(整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在GIS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指用于构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数据,包括地理位置、地貌、地形、地势、地貌等信息。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对其进行分类和编码是必要的。
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1. 地理位置分类: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分类,包括国家、省份、城市、县区等级别的划分。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和查找特定地理位置的数据。
2. 地貌分类:按照地貌特征进行分类,包括山地、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等。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表的地貌特征,为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参考依据。
3. 地形分类:按照地形特征进行分类,包括高山、平原、盆地、峡谷等。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表的地形特征,为交通规划、城市规划等提供参考依据。
4. 气候分类:按照气候特征进行分类,包括寒带气候、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热带气候等。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农业生产、旅游规划等提供参考依据。
5. 土地利用分类:按照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城市建设用地等。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地利用情况,为土地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代码为了方便管理和使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通常会对其进行编码。
编码可以使数据更加规范、统一,便于数据的管理和交换。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代码:1. 国家代码:国家代码是用来标识不同国家的编码。
常见的国家代码有ISO国家代码和UN M.49国家代码。
ISO国家代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用两个字母表示国家,如中国的代码是CN。
UN M.49国家代码是由联合国制定的,用三位数字表示国家,如中国的代码是156。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

21703
21704
海洋油气开发要素 海港与航运资源及其开发利 用
海洋资源评价与资源规划管 理要素
其他海洋资源管理的要素 气候资源要素 气候资源区划 气象观测台、站、点及其配 套设施 气象动态监测评价与天气预 报 气象资源开发及工程设施 其他气候资源要素 其他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要素 土壤资源要素 生态环境要素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区划
地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 乡级行政区 其他区域 地貌 等高线 高程注记点 水域等值线 水下注记点 自然地貌 人工地貌 其他地貌 植被与土质 农林用地 城市绿地 土质 其他基础地理要素 数字栅格地图 数字正摄影图 数字高程模型 地层与岩体(带)要素 地层地址观测点 地层单元 地层剖面 地层界线 地层分区 其他地层要素 岩浆岩侵入岩体 岩浆岩脉岩体 岩浆岩火山岩体 岩浆岩火山机构 岩浆岩接触带 其他岩浆岩要素 变质岩体 变质岩蚀变带 其他变质岩要素 地质构造 大地构造单元 构造单元 构造单元界限 产状 不整合界面 褶皱 断层 破碎带 其他地质构造要素
22202
22203
22204 22205 22206
22207
22299
22300 22301 22302 22303 22304 22305 22306 22399 22400 22401 22402 22403 22404 22405 22406 22407 22408 22409 22499 22500 22501
大类中类代 码
11100 11101 11102 11103 11199 11200 11201 11202 11203 11204 11205 11206 11207 11300 11301 11302 11303 11304 11305 11306 11307 11308 11400 11401 11402 11403 11404 11405 11406 11407 11408 11409 11500 11501 11502 11503 11504 11599 11600 11601 11602 11603
常用CC码与GB码对照表

附录A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代码对照表
尽管地理国情信息分类码(CC码)和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码(GB 码)之间没有严格的一对一关系,但正确建立两者的关联关系,有助于后续生产过程中统筹考虑数据更新与维护工作。
为便于参考,本文件列出了常用要素类型的对应关系。
使用时对于具体的某一个要素,GB码应填写表中与其类型对应的最低(细)一级代码。
例如,对于一个具体的电厂,填写GB码时,应填写320101,而不是320100。
1.道路要素
11:50000基础数据库中的“其它公路”代码(420700)与GB/T 13923-2006中“公路
控制点”代码冲突。
1:50000基础数据库中“其它公路”GB码赋值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尽
可能归入420100~420600中,确实无法对应的,赋值为420000。
2.水域要素
3.构筑物要素
4.地理单元要素
2特别行政区(1113)的面层和线层数据,GB码均赋值630400。
地理实体数据图元分类代码

植物园 剧场、电影院 体育 露天小型体育场 高尔夫球场 体育馆 游泳场、池 跳伞塔 露天舞台 公共传媒与通讯 电视台 电信局 邮局 电视发射塔 移动通信塔 微波塔 环卫设施 厕所 垃圾台(场) 殡葬设施 公墓 坟地 独立大坟 殡葬场所 名胜古迹 古迹、遗址 烽火台 碑、像、坊、楼、厅 纪念碑、柱、墩 北回归线标志塔 牌楼、牌坊、彩门 钟鼓楼、城楼、古关塞 亭 文物碑石
地面河流 地下河段 地下河段出入口 消失河段 时令河 干涸河(干河床) 河道干河 漫流干河 沟渠 运河 干渠 地面干渠 高于地面干渠 支渠 地面支渠 高于地面支渠 地下渠 地下渠出水口 坎儿井 渠首 输水渡槽 输水隧道 倒虹吸 涵洞 干沟 湖泊 常年湖、塘 湖泊 池塘 鱼塘 时令湖 干涸湖 水库 库区
451002 451003 460000 460100 460101 460102 460103 460104 460105 460106 460200 460300 460400 460401 460402 460403 460404 460405 460406 460407 460408 460500 460501 460502 460503 460504 460600 470000 470100 470200 480000 480100 490000 490100
广场、空地 工矿及其设施 工矿企业 发电厂(站) 水厂 污水处理厂 矿井 竖井井口 斜井井口 平峒洞口 露天采掘场 乱掘地 管道井(油、气) 盐井 废弃矿井 海上平台 地质勘探设施 探井 探槽 钻孔 液、气贮存设备 工业塔形、塔类建筑 散热塔 蒸馏塔 瞭望塔 水塔 水塔烟囱 烟囱 烟道 放空火炬 盐田、盐场 窑 露天设备 装卸设备
321501 321502 321503 321504 321505 321506 321600 330000 330100 330101 330200 330300 330400 330500 330600 330601 330602 330603 330604 330605 330606 340000 340100 340101 340102 340103 340200 340201 340202 340300 340301 340302 340303 340304
国家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说明与代码

国家1:25万数据说明与代码由ouyangjunxiang于 2004-05-18 9:05国家最新1:25万数据量太大,不便共享,这里先提供国家最新1:25万数据说明1:25万更新后数据说明一、概述1、覆盖范围全国1:25万更新数据库共包含按照1:25万地形图分幅的数据816幅,覆盖整个国土范围。
二、更新数据说明1、数据源:国家测绘局于1995年组织,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建立而成的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数据库的内容是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整个国土范围的共816幅,每幅图的经差为1.5度,纬差为1度。
2、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3、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地图投影:采用经纬度坐标----以度为单位5、现势性:本次建立的数据库的内容现势情况最低达到2000年底,有的资料现势性情况要更好,达到2002年6、更新资料:更新的基本资料有1:5万卫星数字影象数据;全国骨干交通网数据;1:5万地名数据;最新勘界成果。
以及一些更新参考资料,如各省测绘局收集的现势资料、1:1万数据库成果、其他满足1:25万数据库更新要求的资料、图件、图集等。
7、更新内容:更新内容涉及主要更新要素如全部铁路;全部境界;省道及以上等级道路;乡镇及以上等级点状居民地、县级及以上等级真形居民地;五级及以上等级河流;大型工程设施等重要地物。
一般更新要素如县乡级道路;行政村级点状居民地、乡镇级真形居民地;六级河流等。
8、存储方式、内容:内容是地理要素以经纬度表示的ARC/INFO1:25万更新数据分为13层存放,各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属性表,是以ARC/INFO COVERAGE格式分层存放的。
要素名层名属性表主要内容政区 BOUNT PAT 政区界、海岸线、岛屿REGION 省、地、县政区AAT 县界BOUPT PAT 国界界牌居民地 RESPY PAT 乡、镇及以上等级真形居民地REGION 乡、镇及以上等级真形居民地RESPT PAT 居民地铁路 RAILK AAT 铁路、铁路桥等ROUTE 铁路路线PAT 火车站公路 ROALK AAT 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乡村路、小路、公路桥等ROUTE 国道路线、省道路线PAT 山隘、码头、轮船停泊场等水系 HYDNT AAT 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PAT 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REGION 主要湖泊ROUTE 六级以上河流HYDLK AAT 水库坝、水闸、丛礁等PAT 泉、井、不依比例尺水库、明礁、暗礁等地貌 TERLK AAT 等高线、等深线、冲沟等PAT 高程点、水深点土地覆盖 TERNT AAT 沙漠、雪被边线等PAT 沙漠、雪被其它要素 OTHNT AAT 自然保护区边线等PAT 自然保护区辅助要素 ATNLK AAT 山脉、群岛、海口等名称PAT 山脉、岛屿等名称数据质量 QUAPY PAT 地形图编绘资料情况9、各层数据对应属性表的属性项定义以及内容描述:各层有一个或多个属性表,各表的非定义属性项略,自定义的属性项及内容如下:i. 各表中的CODE项是在数据采集中为方便采集而定义的临时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张坤肖学年周一马晓萍段怡红吕玉霞(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 710054)摘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在当前采用的多种分类编码标准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其修订背景、编制原则,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关系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该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内容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基础标准;比较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省市都在积极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在省级数据库建设中可供1:10 000 DLG要素使用的分类编码标准或方案多达4种,而各省自订演变的版本则更多,在横向上明显地表现出1:10 000 DLG数据的不一致性。
与此同时,国家1:1 000 000、1:250 000 DLG数据库已经建成,1:50 000 DLG数据正在采集,并即将完成。
目前1:10 000、1:50 000、1:250 000、1:1 000 000以及1:500~1:2 000 DLG的要素内容、分类代码各自独立,从纵向上体现出不同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不一致性。
除分类代码外,DLG 数据还在其他更多方面体现了各省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DLG数据的用途定位不一致(制图,建库,制图与建库);2)DLG数据选择的要素内容不一致;3)DLG数据的要素数学模型不一致(面向制图,面向对象);4)DLG数据的结构体系不一致;5)DLG数据的取舍原则不一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DLG的标准化问题,国家测绘局于2003年6月立项,形成了以上述1:10 000 DLG要素分类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系列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此外,国家测绘局于1998年立项对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进行修订,该项目于2003年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形成了2套方案(方案一和方案二),而该项标准的分类代码也是立足于全系列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地理信息是指通过地理空间数据来描述和分析地球表面上的现象、特征和关系的一种信息。
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则是构建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空间分析的基础,它包括了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水系分布等方面的数据。
为了方便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和使用,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与代码。
一、按照地理要素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按照地理要素的类型进行分类。
常见的地理要素包括地块、建造物、道路、水系、地形等。
对于每一个地理要素,可以根据其属性和特征进行编码。
例如,对于道路,可以根据道路等级、道路类型、道路宽度等属性进行编码,以方便数据管理和查询。
二、按照地理空间关系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还可以按照地理空间关系进行分类。
地理空间关系包括邻近关系、包含关系、相交关系等。
通过对地理空间关系进行编码,可以方便地进行空间分析和查询。
例如,对于地块数据,可以通过编码来表示地块之间的邻近关系,以便进行土地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分析。
三、按照地理坐标系统分类地理坐标系统是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它用于确定地理要素在地球上的位置。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地理坐标系统进行分类。
常见的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坐标系统、UTM坐标系统等。
通过对地理坐标系统进行编码,可以方便地进行地理数据的转换和集成。
四、按照数据格式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按照数据格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数据格式包括矢量数据格式和栅格数据格式。
矢量数据格式适合于描述点、线、面等几何要素,而栅格数据格式适合于描述连续分布的数据,如高程数据、遥感影像等。
通过对数据格式进行编码,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的存储和交换。
五、按照数据精度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按照数据精度进行分类。
数据精度是指地理信息数据与真实地理现象之间的误差程度。
常见的数据精度包括高精度数据和低精度数据。
高精度数据适合于需要高精度定位和分析的应用,如导航系统和精细地形分析。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一、引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指描述地球表面上地理实体及其属性的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
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和编码。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与代码,包括分类的原则、分类体系的建立、代码的编制与管理等内容。
二、分类的原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客观性原则:分类应基于地理实体的客观属性,而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2. 一致性原则:分类应具有一致性,即相同属性的地理实体应被归类到同一类别中。
3. 可比性原则:分类应具有可比性,即不同类别之间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和相似性。
4. 可扩展性原则:分类应具有可扩展性,即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加新的类别。
5. 实用性原则:分类应具有实用性,便于数据管理和应用。
三、分类体系的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体系应根据地理实体的属性和关系进行建立。
常见的分类体系包括行政区划、地貌、水系、土地利用等。
以下以行政区划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1. 国家级行政区划国家级行政区划是指国家政权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通常由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等级别组成。
代码编制可采用数字编码,如国家级行政区划代码为1、2、3等。
2. 省级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划是指国家下设的行政区域,通常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别组成。
代码编制可采用数字编码,如北京市为11、上海市为31等。
3. 市级行政区划市级行政区划是指省级行政区划下设的行政区域,通常由市、自治州、地级市等级别组成。
代码编制可采用数字编码,如北京市下辖的东城区为110101、西城区为110102等。
4. 县级行政区划县级行政区划是指市级行政区划下设的行政区域,通常由县、市辖区、县级市等级别组成。
代码编制可采用数字编码,如北京市东城区下辖的东华门街道为110101001、景山街道为110101002等。
四、代码的编制与管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代码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唯一性原则:每个地理实体应有唯一的代码,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地理信息是指以地理坐标系统为基础,对地球表面和空间进行描述、分析和处理的信息。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地理信息要素是对地理现象的描述,是构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地理信息要素通常被分类为点、线和面,每种要素都有特定的代码来表示和区分。
1.点要素:点要素通常表示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特定点或位置,可以是一个建筑物、河流的源头、地名等。
点要素的代码通常由字母或数字表示,如A1、B2、C3等。
点要素的特征通常包括坐标、名称、属性等。
2.线要素:线要素通常表示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特定线段,可以是一条道路、河流、铁路等。
线要素的代码通常由字母或数字表示,如L1、L2、L3等。
线要素的特征通常包括起点、终点、长度、名称、属性等。
3.面要素:面要素通常表示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特定区域,可以是一个国家、城市、湖泊等。
面要素的代码通常由字母或数字表示,如P1、P2、P3等。
面要素的特征通常包括边界、面积、名称、属性等。
除了点、线和面要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地理信息要素,如文本要素、网络要素、栅格要素等。
这些要素通常用于表示和描述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特定对象或现象。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分类和代码有助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通过统一的分类和代码体系,可以方便地对地理信息要素进行识别、查询和分析。
同时,基于分类和代码可以建立地理数据库,将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要素进行组织和管理。
总结起来,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主要包括点、线和面要素,每种要素都有特定的代码来表示和区分。
地理信息要素的分类和代码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基础,有助于地理信息的管理和应用。
不同的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和代码体系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和应用。
DB33_T 817-201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

字体特征
4 要素分类
4.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采用线分类法,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和子类。 4.2 大类包括: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 8 类;中类在上述各大类基础上划分出 44 类,见附录 A。地名要素作为隐含类以特殊编码方式在小类中 具体体现。 4.3 小类、子类按照 1:500 1:1 000 1:2 000、1:5 000 1:10 000、1:25 000 1:50 000 1:100 000、 1:250 000 四个比例尺段进行类别划分,见附录 B。 4.4 大类和中类不得重新定义和扩充。小类和子类不能重新定义,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充。
6.2 要素注记表达编码
6.2.1 要素Biblioteka 记表达代码结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注记表达采用6位十进制数字码,分别为按数字顺序排列的类别码、字体码、字 型码、颜色码和字大码,具体代码结构见图3。
图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注记表达代码结构
a) 左起第一位为类别码,用“9”表示; b) 左起第二位为字体码,用于标识注记文字的字体特征,代码参见表 2; c) 左起第三位为字型码,用于标识注记文字的字型特征,代码参见表 3; d) 左起第四位为颜色码,用于标识注记文字的颜色特征,代码参见表 4; e) 左起第五、六位为字大码,用于标识注记文字的字大特征,代码参见表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之一基础地理数据分类编码标准

项目编号: ZXPR-SU020-2003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Version: 2.5本文档使用部门:■主管领导■项目组□客户(市场)□维护人员■用户■监理方执行CMMI三级过程文档标准南通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评审、分发和版权编制:国土项目组编制日期:批准:批准日期:提交:提交日期:评审:评审日期:分发编号:分发日期: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
Copyright 2000-2005 by Zhengxian Cyber Technology (Shenzhen) Ltd.All Rights Reserved.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Zhengxian Cyber Technology (Shenzhen) Ltd.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2参考标准 (3)3分类、编码原则 (3)3.1 科学性、系统性 (3)3.2 相对稳定性 (3)3.3 不受多比例尺地形图的限制 (3)3.4 完整性和可扩展性 (4)3.5 兼容性 (4)3.6 适用性 (4)4基础地理数据集的名称及代码 (5)5比例尺代码 (6)6基础地理数据分类编码方法 (7)7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表 (8)附录A 图层命名规范 (37)(1)图层名称结构 (37)(2)基础地理数据子集及特征代码 (37)附录B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国土基础数据分类对照表 (39)附录C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对照表 (59)附录D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1:5000 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对照表 (81)附录E 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层及数字化作业指导书 (99)附录F 1:5000 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层及数字化作业指导书 (117)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市基础地理数据是指市城市地表和地下的自然地理形态和社会经济概况基础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及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及代码一、引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指描述地球表面特征和地理实体的数字化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
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和代码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及代码化的标准格式。
二、数据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根据其所描述的特征和实体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地形地貌、水系、土地利用、交通、行政区划等。
1. 地形地貌:该分类描述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如山脉、丘陵、平原、河谷等。
每一个地形地貌特征都可以用一个惟一的代码进行标识。
2. 水系:该分类描述地球表面的水体分布,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
每一个水体都可以用一个惟一的代码进行标识。
3. 土地利用:该分类描述地球表面的土地利用情况,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建造用地等。
每种土地利用类型都可以用一个惟一的代码进行标识。
4. 交通:该分类描述地球表面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航线等。
每一个交通网络都可以用一个惟一的代码进行标识。
5. 行政区划:该分类描述地球表面的行政区划划分,包括国家、省份、城市等。
每一个行政区划都可以用一个惟一的代码进行标识。
三、数据代码化为了方便数据管理和查询,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需要进行代码化。
代码化可以采用数字代码、字母代码或者组合代码的形式。
1. 数字代码:使用数字对不同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编码。
例如,地形地貌分类中,1表示山脉,2表示丘陵,3表示平原,4表示河谷等。
2. 字母代码:使用字母对不同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编码。
例如,水系分类中,A表示河流,B表示湖泊,C表示水库等。
3. 组合代码:使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对不同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编码。
例如,交通分类中,1A表示公路,1B表示铁路,1C表示航线等。
代码化的好处是可以快速识别和查询地理信息数据,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
四、标准格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标准格式应包括数据分类和代码化信息,并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组织。
1. 数据分类:首先列出不同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如地形地貌、水系、土地利用、交通、行政区划等。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是指构成地理空间框架和空间信息网络的一系列地理空间实体或特征。
它表示地理空间属性和地理环境中各元素特征,如主要水资源、土地利用、自然灾害、社会空间结构等。
它被广泛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地理数据的调查、收集、存储、
表达及操作的基本对象,从而提供空间化的理解和支持。
根据其具体特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可分为五大类:
(一)植被要素。
植被是指以植物体现出地表性状的各种植被形态,其主要特征有植
物物种、植被类型、植被分层、植被重要性等,分类代码为PVI01~PVI50。
(二)水文要素。
水文要素是指水资源相关的要素、以及水系及其分布规律性的真实
体现,其主要特征有河流名称、湖泊名称、水库名称、水文区代码、水位特征相关内容等,分类代码为HVI01~HVI50。
(三)土地利用要素。
土地利用指地表空间面上经过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态活动而
造成的各种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分布情况,其主要特征有土地利用类别、盖度、利用方式、
根据周围地域影响程度等参数来表征划分地类,分类代码为LUI 01~LUI50。
(四)社会经济要素。
社会经济要素是指具体区域内的社会状况和经济特征信息,如
行政区划、人口及出生率等,其主要特征有行政划分、人口普查、经济指标、公共服务区域、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等,分类代码为SES001~SES050。
(五)自然灾害要素。
自然灾害也叫天灾,是指因自然条件发生的危害人类、宠物、
农作物等生命及其财产安全的灾害事件,如洪水、地震、滑坡等灾害的发生位置、特征、
强度等,分类代码为HZI01~HZI5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2009年2月
吉林省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培训
10
• 引入了面向实体对象而非地形图的对象 概念;
• 各级比例尺地形要素统一考虑,并对原3 个标准中要素分类以及同一要素名称的 不同进行了统一和适当的调整;
• 要素的分类及其要素代码具有唯一性;
• 对要素重新进行六位编码。
2009年2月
吉林省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培训
2009年2月
吉林省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培训
9
2.特点
• 在我国现有1﹕500 1﹕1 000 1﹕2000, 1﹕5 000 1﹕10 000 1﹕25 000 1﹕50000 1﹕100 000,1 ﹕250 000 1 ﹕500 000 1﹕1 000 000地形图图式及其相关的地形要素 分类与代码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分类体系, 从基础地理信息角度对地理信息要素进行了系 统而全面的整理、归类与补充。通过要素的分 类和编码,确定类别、等级明确的代码结构, 最终形成我国统一和协调一致的基础地理信息 要素分类代码标准文本。
2009年2月
吉林省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培训
6
2,关于地理信息的分类与编码问题
地理信息分类就是对地理实体的本质特征进 行分类。地理实体的最根本特征是任何一个 实体都可按某种空间坐标进行数字化表达,并 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定量以及拓扑关系的 描述。地理实体可以是客观存在、能看得见 的或纯粹是概念上的实体( 如行政区)。因此, 地理实体是抽象意义上的现实世界地理系统 中的事物和现象。
2009年2月
吉林省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培训
13
➢ 【释义】本条对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分类与编码 作出了规定并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和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和代码1.地物类型分类:a.水体:代码为1,代表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水体。
b.土地:代码为2,代表陆地表面的各种类型,如耕地、林地、草地等。
c.建筑:代码为3,代表各种建筑物,如房屋、工厂、学校等。
d.交通:代码为4,代表交通设施,如道路、桥梁、铁路、机场等。
e.边界:代码为5,代表各种区域间的边界,如国家边界、地区边界等。
f.地形:代码为6,代表地表的各种地形特征,如山脉、丘陵等。
g.植被:代码为7,代表各种植被类型,如森林、草原等。
h.气候:代码为8,代表不同气候区域,如热带、温带、寒带等。
i.水位:代码为9,代表水位标高、水位线等水文要素。
j.地下:代码为10,代表地下水、地下岩层等地质要素。
2.地物属性分类:a.名称:代码为11,代表地物的名称。
b.面积:代码为12,代表地物的面积。
c.高度:代码为13,代表地物的高度。
d.人口:代码为14,代表地物所容纳的人口数量。
e.温度:代码为15,代表地物的温度。
f.降雨:代码为16,代表地物的年降雨量。
g.土壤:代码为17,代表地物的土壤类型。
h.矿产:代码为18,代表地物所包含的矿产资源。
i.水质:代码为19,代表地物的水质状况。
j.土地利用:代码为20,代表地物的土地利用类型。
这些分类和代码是根据国际标准和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可以在GIS软件中使用,方便地进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通过对地理信息要素进行分类和编码,可以提高地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方便用户对地理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同时也方便地理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

生态环境观测站网
全球气候变化及响应要素 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与保护要 素 重点地区生态环境考察与评 价要素 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及其评价 要素 流域综合整治要素 其他生态环境要素 环境污染监管与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站网及其配套设施
21705 21706
21707
21799 21800 21801 21802 21803 21804 21899 21900 21901 22100 22101 22102
15403
信号源及其覆盖区
其他航道及助航设备要素 海底管线与设施 海底电缆 海底管道 捕鱼设施 海底遗址和保护区 其他海底设施 海上区界
海上利用区界
遥感遥测 要素
海洋管辖区界
海上限制区界
其他海上区界
卫星遥感遥测要素
卫星平台
轨道
像幅/景
像元/最小采样单元
其他卫星遥感遥测要素
航空遥感遥测要素
航空遥感遥测区
21599 21600 21601 21602 21603 21604 21605 21699 21700 21701 21702
21703
21704
海洋油气开发要素 海港与航运资源及其开发利 用
海洋资源评价与资源规划管 理要素
其他海洋资源管理的要素 气候资源要素 气候资源区划 气象观测台、站、点及其配 套设施 气象动态监测评价与天气预 报 气象资源开发及工程设施 其他气候资源要素 其他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要素 土壤资源要素 生态环境要素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区划
基础要素类
基础地质 要素
1
土地与房 产宗地要
素
区域地质调查要素 区域地质调查区 区域地质观测要素 区域地质剖面 区域地质钻孔 采样点 其他区调要素 12 水文地质 含水层 隔水层 水文地质单元 地下水区划单元 地下水观测站 水文观测孔 抽水漏斗 岩溶地主要素 其他水文地质要素 工程地质 区域工程骶椎要素 城市工程地质要素 岩土工程要素 其他工程地质要素 地球化学 测区 采样点 元素量等值线 异常区 背景区 分散区 其他地球化学探测 地球物理 地面地球物理勘查 航空地球物理勘查 地下地球物理勘查 海洋地球物理勘查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重、磁 、电、地震和测井 地球物理勘查图件 地球物理异常 其他地球物理探测 其他基础地质要素 地质工作程度要素 土地宗地 地籍单元 地籍宗地界址线 地籍宗地界址点
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一、国家和地区代码在国际上,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独特的代码标识符,这些代码通常由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的组合组成。
这些代码可以用来标识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以便在数据交换、统计分析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使用。
例如,中国的国家代码是CN,美国的国家代码是US,法国的国家代码是FR。
二、地理区域代码为了更具体地划分地理区域,国际上还制定了一套地理区域代码。
这些代码通常由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的组合组成,用于标识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
地理区域代码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而有所不同,比如按照行政区划划分、按照地理特征划分等。
例如,中国的地理区域代码可以根据行政区划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一个独特的代码标识符。
三、自然地理要素代码自然地理要素是指地球表面上的自然形成的地理实体,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
为了方便对这些自然地理要素进行标识和管理,国际上还制定了一套自然地理要素代码。
这些代码通常由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的组合组成,用于标识一个特定的自然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代码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要素类型进行,比如山脉代码、河流代码、湖泊代码等。
四、人文地理要素代码人文地理要素是指地球表面上的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地理实体,如城市、村庄、道路、桥梁等。
为了方便对这些人文地理要素进行标识和管理,国际上还制定了一套人文地理要素代码。
这些代码通常由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的组合组成,用于标识一个特定的人文地理要素。
人文地理要素代码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要素类型进行,比如城市代码、村庄代码、道路代码等。
五、地理坐标系统代码地理坐标系统是指用于描述地球表面上的点的位置的一种系统。
为了方便对地理坐标系统进行标识和管理,国际上还制定了一套地理坐标系统代码。
这些代码通常由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的组合组成,用于标识一个特定的地理坐标系统。
地理坐标系统代码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坐标系统进行,比如经纬度坐标系统代码、UTM坐标系统代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便轨道、缆车道
41050
架空索道
41060
车站
41061
地道
41062
机车转盘
41063
车挡
41064
信号灯、拄
41065
天桥
41066
站线
41070
站台位置不明的车站
42000
公路
4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3)公众对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意见;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也称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即估算某一项目、规划或政策所引起的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并将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纳入项目、规划或政策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中去,以判断这些环境影响对该项目:规划或政策的可行性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对负面的环境影响估算出的是环境费用,对正面的环境影响估算出的是环境效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地形数据库数据分类编码执行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 13923-92)。代码为五位数字码,其结构如下:
乡级以下居民地
31100
政企合一单位(农、林、牧场等)
32000
居民地建筑物
32010
街区
32011
高层建筑区
32020
零散建筑物
32021
普通房屋(独立房屋、零星房屋)
32022
突出房屋
32023
高层建筑
32024
已损坏房屋
32025
地面上的窑洞
32026
地面下的窑洞
32027
蒙古包、牧区帐棚、放牧点
27012
石(底质注记定位点)
27013
泥(底质注记定位点)
27020
河宽、河深定位点
27030
河流流向
27031
一般河流
27032
有潮汐河流
27040
潮流流向
27041
涨潮
27042
落潮
27050
海流流向
27051
一月海流
27052
七月海流
27060
水深点
27070
等深线
27080
当地平均海水面
30000
21022
双线时令河左岸
21023
双线时令河右岸
21030
消失河段
21031
单线消失河段
21032
双线消失河段左岸
21033
双线消失河段右岸
21040
地下河段
21041
地下河段出入口
22000
运河、渠道
22010
运河
22020
主要渠道
22021
高于地面的(主要渠道)
22030
一般渠道
22031
高于地面的(一般渠道)
危险岸
26070
明礁
26071
单个的(明礁)
26072
丛礁(明礁)
26080
暗礁
26081
单个的(暗礁)
26082
丛礁(暗礁)
26090
干出礁
26091
单个的(干出礁)
26092
丛礁(干出礁)
26100
珊瑚礁
26110
水产养殖场
27000
水系附属说明
27010
底质注记定位点
27011
沙(底质注记定位点)
32028
特殊建筑物
40000
交通
41000
铁路
41010
电气化铁路
41011
复线(电气化铁路)
41012
单线(电气化铁路)
41013
建筑中的(电气化铁路)
41020
普通铁路
41021
复线(普通铁路)
41022
单线(普通铁路)
41023
建筑中的(普通铁路)
41030
窄轨铁路
41031
建筑中的(窄轨铁路)
24080
拦水坝
24081
内侧坡顶
24082
外侧坡顶
24083
内侧坝坡脚线
24084
外侧坝坡脚线
24090
防波堤、制水坝
24100
加固岸
24110
水井
24111
机井
24120
坎儿井
24121
废坎儿井
24130
地热井、地热池
24140
自流井
24150
池塘
24151
基塘区鱼塘
24152
贮水池
24153
净化池
22040
废弃沟渠
22050
干沟
22060
渠首
22070
输水隧道(洞)
22080
输水渡槽
22090
沟堑
23000
湖泊
23010
常年湖
23011
淡水湖(常)
23012
咸水湖(常)
23013
苦水湖(常)
23020
时令湖
23021
淡水湖(时)
23022
咸水湖(时)
23023
苦水湖(时)
24000
水利设施
24010
24160
台田
24170
条田
24180
蓄洪区(分洪区)
25000
其它水系要素
25010
泉
25011
矿泉
25012
温泉
25013
毒泉
25014
间歇泉
25020
瀑布
25030
跌水
25040
石滩
25050
水中滩
25060
有滩陡岸
25061
土质有滩陡岸
25062
石质有滩陡岸
25070
无滩陡岸
25071
土质无滩陡岸
13023
一等重力点
13024
二等重力点
13025
加密点
13030
GPS点
13040
多普勒点
13050
其他基础控制点
13051
小三角点
13052
埋石图根点
20000
水系
21000
河流
21010
常年河
21011
单线常年河
21012
双线常年河左岸
21013
双线常年河右岸
21020
时令河
21021
单线时令河
水库
24011
建筑中的水库
24020
水库出水孔
24030
水库溢洪道
24031
水库溢洪道左岸
24032
水库溢洪道右岸
24040
主要堤
24041
内侧堤顶
24042
外侧堤顶
24043
内侧堤坡脚线
24044
外侧堤坡脚线
24050
一般堤
24060
水闸
24061
能通车的水闸
24062
不能通车的水闸
24070
滚水坝
12010
水准原点
12020
水准点
12021
一等水准点
12022
二等水准点
12023
三等水准点
12024
四等水准点
13000
其它控制点
13010
天文点
13011
天文主点
13012
一等天文主点
13013
二等天文主点
13014
三等天文主点
13015
四等天文主点
13020
重力点
13021
基准点
13022
基本点
(三)环境价值的定义
代码
要素名称
10000
测量控制点
11000
平面控制点
11010
大地原点
11020
三角点
11021
一等三角点
11022
二等三角点
23
三等三角点
11024
四等三角点
11030
导线点
11031
一等导线点
11032
二等导线点
11033
三等导线点
11034
四等导线点
12000
高程控制点
25072
石质无滩陡岸
25080
岸垄
25090
高水界
26000
海洋要素
26010
海岸线
26020
干出线
26030
干出滩
26031
沙滩
26032
沙砾滩、砾石滩
26033
岩石滩
26034
珊瑚滩
26035
淤泥滩
26036
沙泥滩
26037
红树林滩
26038
贝类养殖滩
26040
干出滩中的河道
26050
潮水沟
26060
居民地
31000
居民地行政等级
31010
首都
31020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驻地
31030
省辖市(地级市)政府驻地
31040
地区、自治州、盟政府驻地
31050
市辖区、地辖市(县级市)政府驻地
31060
县,自治县,旗政府驻地
31070
省直辖行政单位政府驻地
31080
镇政府驻地
31090
乡政府驻地
3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