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13.2《内能》教学设计】
13.2 《内能》教学设计
1
2
3
4
5
【篇二: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教案】内能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知道物体内
能改变的途径:做功、热传递;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
上是等效的
教学重点:内能以及物体内能改变的因素
教学难点:物体内能改变的因素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1、装着开水的温水瓶有时候会把瓶盖弹起,推动瓶盖的
能量来自哪里?
2、将半杯热水倒进半杯冷水后变成了一杯温水,是因为热水失去了
一种能量,冷水得到了一种能量,从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观点来看,这究
竟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能量呢?
二、内能
观察对比: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
运动的分子咯?结论:运动着的分子也动能
吸引的分子也有势能吗?
结论:互相吸引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有
没有势能呢?结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
对内能的理解:
1、每个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
a.内能跟温度的关系
b.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思考:内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结论: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思考:改变物体的温度有哪些方法呢?
1.热传递(吸热或放热)
2.做功.(摩擦生热、压缩气体做功等)
1.热传递改变内能.
a.物体吸热
b.物体放热温度升高温度降低内能增加内能减少
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转移到
高温物体
内能发生转移
高温部分低温物体低温部分 (不同物体之间) (同一物体之
间)
思考: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
内能改变多少可用传递的热量的多少来量度.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是利用热传递(三种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晒太阳烧水水变热放在热烫中的金属勺子变热了
2.做功改变内能
搓手时手变热了滑下时摩擦发烫了钻木取火
a.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b.物体的内能减小
思考: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相互转化
能的转化关系
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四、总结
1.内能的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改变内能的方法
a.热传递.
b.做功
3.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
a.传递的热量来量度
b.做功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4.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五、课堂练习: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
2.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必定增加,因而这个物体的内能增加.
3.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转移 .两手摩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用做功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在这过程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用打气筒打气时,过一会筒壁会热起来,这是为什么?v
【篇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1】
第二节内能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知识与目标
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分子相互作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2、知道什么是扩散现象,会解释一些简单的扩散现象。
3、知道物体的内能。知道热传递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做功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能
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固体和液体的扩散,分子间的引力、液体和气体膨胀做功等一系列物理实
验,学习观察物理实验现象的方法,提高观察力。
2、通过实验观察活动,学会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归纳、总结出内能的概念。
3、通过分析爆米花的制作过程,逐步学会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某些具体问题的方法。
4、通过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乐于主动探究自然现象中科学道理的意识,通过认识分子
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的看问题的观点。
2、通过内能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情景创设
教师演示:打开一瓶香水的瓶盖
启发:你有什么感觉?
教室不同地方的同学为什么都能闻到香气呢?
二、探究新知
任务一: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分子相互作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启发:教室中的课桌是有什么组成的?墨水是有什么组成的?。
学生总结:
世界上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大量的组成的。启发:物体大量的分子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是有一定的空隙?猜想:学生活动:1、将小米倒入装有绿豆的量筒中,然后轻轻晃动,观察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猜想:
2、将半试管水和半试管酒精混合后,用塞子塞紧,上下用力震荡,观察体积是否发生变化?讨论、分析:绿豆和小米混合体积变(大或小),是因为绿豆之间有空隙;
同理,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思考:1、我们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分子吗?
2、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能直接观察到吗?
3、怎样才能证明分子是否在运动呢?合作探究:观察教材图10-8甲、乙、丙,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
甲、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说明。
乙、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说明。
丙,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