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论文

合集下载

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修改版]

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修改版]

第一篇: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一)、食品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1、价格低廉的劣质食品充斥农村市场。

受农村地域、经济条件和消费观念的多重限制,农民的消费水平目前还比较低下,质量意识较差,他们购买食品时往往先考虑价格因素,而忽视了成分、品牌、生产日期等诸多重要的因素,为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在利益的驱使下,众多小食杂店、小商店、小作坊也更愿意购进或利用劣质原材料生产价格低廉、市场广阔的劣质食品,加之一些正规厂家和商家不愿将触角伸向农村地区,这都是造成劣质食品充斥农村市场的重要原因。

2、无标识、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的产品普遍存在。

因为这类产品往往售价低廉,农村消费者又缺乏安全意识,使这类产品有了很大的生存空间。

调查中,笔者发现,有的产品虽然有生产厂家,但是厂址含糊笼统,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追根溯源。

有的产品虽然有生产厂家、厂址,但是没有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日期标注模糊,根本无法辨认。

有的小作坊、小加工点随食品配送自己印制的生产日期标签,让销售点自行张贴,这无疑给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过期食品大量出现。

受利益驱使,很多农村小食杂店、小商店销售的食品过期后,往往不能主动下架处理,而是单独放臵,抱着“能卖则卖”的侥幸心理继续销售,消费者选购这种食品时,销售人员多数不会主动提醒该食品已过期。

一旦工商执法人员要求下架,销售者就会强调该食品已经单独存放,是等待退换、不再出售的。

因为没有证据,执法人员就陷入了明知是过期食品却不能收缴的尴尬境地。

还有部分商店主,对不能退换的过期食品,宁愿自己当场食用也不交给工商人员收缴,既给执法造成了阻力,也臵自身健康于不顾。

在执法监管中,笔者还发现,有个别的商店主,竟然自己涂改过期食品的生产日期,使之模糊难辨,以图继续销售。

上述种种行为都说明,广大农民的消费习惯、销售人员的销售意识都和食品安全的要求相去甚远,食品质量安全之路任重道远。

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现状及对策

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现状及对策

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现状及对策【摘要】农村食品流通安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农村食品流通现状、安全隐患、对策建议、监管机制和宣传教育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农村食品流通现状分析中,我们看到存在着食品安全问题,供应链不透明等情况。

而在农村食品流通安全隐患分析中,我们指出了食品添加剂乱用、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加强监管机制和宣传教育。

我们呼吁政府加大对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与溯源体系。

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农村食品流通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全面分析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现状及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和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

【关键词】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现状、农村食品流通安全对策、农村食品流通现状分析、农村食品流通安全隐患、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机制、农村食品流通安全宣传教育、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现状总结。

1. 引言1.1 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现状及对策概述农村食品流通安全一直是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农村食品流通安全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隐患,如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销售环节监管不力等。

为了保障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管理。

通过加强监管机制、提高宣传教育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村食品流通安全水平,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对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食品流通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努力保障农村食品流通安全。

2. 正文2.1 农村食品流通现状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食品流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在农村地区,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导致农产品的价格虚高或虚低,使得农户的利益受损。

农村发展中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

农村发展中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

农村发展中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对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并为其解决提供一些建议。

一、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较低。

一方面,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食品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不合规操作,导致食品受到污染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贫困农民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监控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其次,农村地区农产品市场监管不力。

市场监管部门的力量薄弱,监管手段和手段相对简单,缺乏科学和规范的监管方法,导致食品市场上存在大量假冒伪劣农产品。

农民缺乏购买合格农产品的渠道和选择,导致食品安全风险难以控制。

此外,农村地区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也较低。

农民对于食品加工、保存和烹饪方面的知识了解不深,容易在食品加工处理过程中出现不合理操作,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难以杜绝。

二、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十分落后,没有规范的农产品储存仓库和冷藏设施,导致食品在储运过程中易受污染,降低了食品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是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农村地区的食品监管机构力量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导致食品安全监管缺位,从而出现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

另外,农村居民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和相关知识是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居民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宣传推广不足,并且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预防和解决。

三、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产品储存和运输设施,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性保障,确保农产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

浅谈乡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困境和对策

浅谈乡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困境和对策

浅谈乡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困境和对策一、食品安全监管现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无小事,要始终坚持严字当头,严格监管。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式总体来看是朝着良好的形式发展,我国打击食品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不断加大,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管。

但是,目前乡村食品安全问题复杂,由于工业的污染,农药的乱使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的乱用,造成了食品安全的诸多问题。

对于监管人员和资源需求大,却存在食品安全监管资源配置力度小,监管人员配备不足的现象,使乡村地区食品安全风险仍然存在。

二、乡村食品安全面临的几大问题在食品安全整体形势不断向好的新阶段,乡村食品安全相对薄弱的问题更加明显。

因监管体系的薄弱或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乡村地区成为假劣食品倾销和伪劣食品生产加工的“重灾区”。

乡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城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首先会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城市食品的原料主要来源于乡村地区,如果乡村地区食品安全发生问题,将会影响整个社会层面的食品安全。

1、乡村食品安全监管形势严峻从近年食品抽检不合格结果分析来看,乡村地区的食品风险因素多来自于食品小作坊、农贸市场和小餐饮店。

对于食品小作坊,生产设备陈旧,制作工艺落后,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经营规模一般以家庭作坊形式为主,加上采购的原辅料存在农药、添加剂超标,直接导致了食品源头存在安全风险。

对于农贸市场领域,即便是市场内部摊贩,也存在健康证过期,索证索票意识不强,进货查验把关不严的现象,同时在市场周边存在大量流动摊贩,贩卖自己种植的农产品,食品安全无法保障,出现问题难以溯源。

对于小餐饮经营领域,乡村集镇的小餐饮普遍卫生环境较差,食物加工规范执行不到位,餐饮具消毒不合格等现象,同时农村家宴等集中聚餐场所卫生状况堪忧,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实际监管效能较差。

2、经营者与消费者安全意识淡薄当前乡村食品经营主体绝大部分是小规模的经营方式,经营场所环境较差,设施设备陈旧,食品经营者多为留守老人,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参差不齐,导致乡村食品安全存在潜在风险。

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现状及对策

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现状及对策

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食品的流通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农村食品流通安全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计,也关乎到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加强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监管,制定相应的对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来看看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的现状。

目前,农村食品流通安全面临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监管不到位。

部分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监管机构,导致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不到位。

一些生产加工环节控制不严,农村小作坊私自加工食品,质量无法保证。

二、信息不透明。

农村食品流通信息不透明,居民难以获取真实的食品信息。

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假冒伪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流通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变相售卖过期食品、添加有害物质等行为。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农村地区存在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比如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建立健全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体系。

完善农村食品流通监管机构,加大对农村食品流通的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

加大对农村食品流通市场的执法力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惩农村食品流通中的不法行为。

二、加强农村食品流通信息公开和监督。

建立健全农村食品流通信息公开制度,确保食品流通信息的透明度,让消费者能够清晰了解到所购食品的真实信息。

加强农村食品流通市场的监督,建立消费者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投诉,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加大对农村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的溯源管理,及时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的改进也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为农村食品流通安全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大对农村食品流通的监管力度。

农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自律管理,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广大消费者也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农村食品流通市场进行监督,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杜绝假冒伪劣食品。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第一篇: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宁化县泉上卫生院游瑞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农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更是食品安全卫生网络的重要部分,农村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由于农村地域广、人口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差等原因,使农村食品安全成为监管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近期,本人在对农村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中发现,因各相关部门职能分散,力量薄弱,农村食品市场已经出现脱管状态,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就农村食品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当前农村食品安全现状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商品市场日益繁荣活跃,各种小商店、小卖部、小超市在农村遍地开花。

而随着城市维权力量的增强,假冒伪劣商品开始大量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这些农村小商店、小卖部、小超市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倾销地,小商店里备受农民欢迎的是廉价的各类小食品,这些琳琅满目而又廉价的各类小商品大多是一些劣质、过期、“三无”食品,在这些食品中,有许多加入了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等添加剂,一些儿童吃的棒棒糖、饮料等食品,颜色鲜艳得令人发毛。

2、由于农民食品安全意识较弱,对买到的食品一般很少有人注意食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等内容。

加之农村执法力量薄弱,致使一些“三无”过期不合格食品大量流向农村市场。

3、经营主体的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和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理念。

4、农村无证照经营依然存在,卫生质量差。

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村几乎没有正规的超市、连锁店等较具规模且信誉度较高的商业企业入住,市场摆摊、设点的经营户的销售主要针对农村弱势消费群体,经营场所的卫生质量比较差,给农村的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从管理上来看,这些小摊点没有固定的经营门店,卫生主管部门无法核发“卫生许可证”,工商部门也就无法核发《工商营业执照》。

食品安全与农村地区食品质量监管

食品安全与农村地区食品质量监管

食品安全与农村地区食品质量监管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食品质量监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的食品质量一直受到质疑。

因此,如何加强农村地区的食品质量监管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原因以及改进措施三个方面来探讨食品安全与农村地区食品质量监管。

一、现状分析目前,农村地区的食品质量监管存在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的食品生产主要依赖于农户个体经营,缺乏统一的生产管理。

这给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难以直接监控和掌握食品生产过程。

其次,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地区的食品贮存和运输条件较为简陋,容易导致食品质量的下降。

再者,由于农户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很多生产环节的疏漏,从而使食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二、问题分析农村地区食品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监管机构的力量相对不足,导致监管工作无法覆盖所有农村地区。

其次,监管手段和技术落后,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农民对于食品生产环节缺乏了解,存在着盲目追求利润的行为,导致食品质量出现问题。

三、改进措施为了加强农村地区的食品质量监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监管机构的建设与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监管水平。

其次,推行食品追溯体系,建立起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体系。

这将增加食品供应链的透明度,方便监管部门对食品质量进行监控。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他们对于食品质量的责任感和自我监管能力。

同时,农村地区也应加大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通过加工技术的改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安全性,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此外,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支持力度,鼓励农民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与农村地区食品质量监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手段和技术,同时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技术,以保障农村地区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浅析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浅析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浅析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第一篇:浅析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浅析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摘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与焦点。

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农村食品安全越来越突显。

随着城市维权力量的增强,假冒伪劣商品开始大量由城市转向农村,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就成为了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倾销地。

由于农村地域广、人口多,农民自我保户意识差等原因,使农村食品安全也成为监管的难点和薄弱环节,甚至已经出现脱管状态,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食品安全安全监管对策一、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农村食品安全状况令人担忧1、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维权意识差。

农村有句俗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反映了农村消费者对食品卫生的认识水平,加上很多农村消费者不识字,导致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匮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防范意识很弱。

对买到的食品很少有人注意食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等内容,加上农村执法力量薄弱,致使一些“三无”过期不合格的食品大量流入农村市场。

从而使得农村消费者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大多自认倒霉,即使觉得该用法律来维权,可又不知道要去哪里申诉,所以当买了假劣食品时,只要不危及生命,一般采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因此助长了假冒伪劣食品的横行。

2、食品经营业主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

农村的食品经营者主要是当地的农民或居民,缺乏必要的食品专业知识。

部分经营者只求经济利益,不管商品质量,更不会去考虑人们食用不合格食品所造成的后果。

有些经营者为了不让自己亏本,即使食品已经超过保质期,或是明明知道是劣质食品,仍然将其摆在货架上想办法销售出去。

经营者卫生意识普遍较差,无《食品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从事食品经营的现象大量存在。

经营的商品互相混杂,有的食品商店甚至同时经营化肥、农药、饮料,为农村食品消费安全留下了隐患。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能力提升的建议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能力提升的建议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能力提升的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食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而农村食品安全现状的不容乐观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将探讨农村食品安全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提高监管能力的建议。

一、农村食品安全的现状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一方面,农村食品生产的规模和数量庞大,但是产地散乱、生产条件差,管理薄弱,导致了许多食品安全隐患。

一些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不择手段,加工生产一些劣质食品,从而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健康风险。

这些都直接威胁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加剧了农村食品安全的隐患。

在农村,一些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条件下进行加工,往往使用劣质原料和添加剂,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而这些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往往通过农村集市、小商店等渠道进入市民家中,对社会的整体食品安全构成了威胁。

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地区的一些公共餐饮场所、农贸市场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普遍较差,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责任心不足,导致了食品安全风险的频发。

二、农村食品监管能力的不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主要是由于农村食品监管能力不足所致。

一是监管力量不足,大多数地方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仍然比较薄弱,监管人员数量一般不足,监管所需的技术装备、专业知识和经费等方面也相对不足,难以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进行有效监管。

二是监管手段落后,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换代,给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许多农村地区的监管部门仍然采取传统的监管手段,无法满足对生产加工环节的全程监管需求。

三是监管制度滞后,我国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相对滞后,缺乏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导致对食品安全行为的监管力度不够,不能有效地遏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探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问题与措施

探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问题与措施

探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问题与措施第一篇:探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问题与措施调研文章探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问题与措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农村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同样也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我们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现就结合实际情况浅析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食品安全监管对策措施。

一、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在地方党委、政府和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食品安全各项制度。

如成员单位职责、信息发布制度以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二是推进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

即“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现代流通网”,把食品安全工作向农村推进;三是积极组织创建活动。

先后开展了“食品安全示范市、示范镇、放心店”创建,以此提升保障水平,增强安全放心度;四是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市室外烧烤、夜市排档、熟食摊点、豆制品加工、儿童食品、小酒坊、纯净水、农村食品、肉制品、奶制品和保健食品等10多项专项整治。

通过整治,食品安全形势有所改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加强。

二、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食品安全点多、线长、面广,涉及到从农田到餐桌的诸多环节,一些深层次问题没能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1、源头污染问题没有完全控制。

工业化大生产引起环境污染加剧,农业灌溉用水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

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特别是农村种植、养殖大户,为减少虫害、降低成本,使用违禁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另外,农药的滥用,还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加,农产品施药频次越来越多,用药量越来越大。

2、食品生产加工业整体水平不高。

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为10人以下小作坊。

一是产业比重小,二是规模小,三是作坊式企业多,四是质量管理状况不容乐观。

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质量意识差、卫生状况差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小作坊从业人员素质低、工艺落后、加工设备简陋,不具备检验能力。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本文分析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问题及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标签: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原因;对策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尤其近几年曝光出“三聚氰胺”、“地沟油”、“山寨食品”,食品安全相关新闻总能引起人们的恐慌。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食品消费大头,农村食品市场日益繁荣,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

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事关村民的人身健康与切身利益,直接影响村民生活质量,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重要作用。

如何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有效性,进一步规范农村食品市场,各地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引起重视。

一、当前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当今全国正掀起食品安全管理的高潮,农村人口多食品安全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

因此要解决好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得到较好落实,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严厉打击,农村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得到明显好转,但是该地区食品安全基础薄弱,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周期较短,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一)食品生产环节问题一是农村地区存在较多生产白酒、食用植物油、豆制品等食品小作坊,小作坊未按生产规范和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原辅料进货验收、生产过程关键点控制、食品添加剂使用、产品出厂检验及销售等4项台账记录不全,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严;二是存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等严重违法行为;三是从业人员素质低,工厂设备简陋,“五防设施”不健全。

(二)食品流通環节问题农村食品销售者在食品采购过程中,未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及索证索票制度,记录销售台账也不规范,未主动向配送食品的上游食品经营者索取许可证书和销售票据;农村食品销售者未定期开展自查,及时清理过期变质食品,“三无”食品,“傍名牌”,假冒伪劣食品乘机流入农村市场。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在农村地区变得日益突出。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有限,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

农村地区存在大量无证无照的小作坊,以及使用农药和化肥不合规范的现象,这些都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二、农村经济发展对食品生产方式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农田种植方式逐渐被大规模工业化农业替代。

这种转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使得农产品中残留农药超标现象频发,进而影响食品安全。

三、农村市场发展中的食品安全问题随着农村市场的兴起,许多小商贩和小作坊加入了食品销售领域。

然而,由于监管力度不足,这些销售渠道的食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食品安全问题难以解决。

四、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要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相关部门可通过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并倡导居民多食用绿色、有机食品。

五、政府的监管力度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小作坊和市场的日常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确保农产品和食品安全。

六、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型升级。

农村地区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转向科学、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同时,发展农村电商和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减少低质量食品生产。

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对农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监测,并及时发布监测结果。

同时,重点关注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八、加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提高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培养专业的食品安全检测人员,并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投入。

中国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五篇范文)

中国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五篇范文)

中国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五篇范文)第一篇:中国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我国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前言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好转,但面临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微生物污染、环境污染、种植和养殖过程的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食品经营秩序不规范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食品无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食品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尚未全面形成,大量“三无”、过期、不合格食品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纷纷流向农村市场。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投诉解决方案的满意度仅为30%左右;部分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不愿意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方面加大投入,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市场准入制度,但只是挂在墙上而已,并未付诸实施。

农村市场经销的食品中,散装食品所占比重达30%以上,23.8%的包装食品没有标明保质期,19.2%的店主对过期食品选择降价销售,生肉销售大多没有保鲜措施,落市后第二天继续拿出来出售。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农村食品安全状况不容忽视。

一、我国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商品市场日益繁荣活跃,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再是以往的商品短缺,流通不畅,取而代之是较为便捷的乡村交通网络,遍布于城乡结合部及各乡镇的各类小商店、小卖部。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大有成“消废市场”之势。

一是经营者素质不高。

由于近年来农民负担加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从而导致了农村食品经营主体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有的甚至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法律意识极端淡薄,观念老、思想旧。

只追求纯粹的利益,唯利是图思想严重,对食品的质量几乎没有安全意识,“有吃总比没吃好,吃了只要死不了”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是放纵了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市场泛滥的主要原因。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能力提升的建议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能力提升的建议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能力提升的建议农村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凸显。

由于农村地区相对落后,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提升监管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能力提升的建议进行探讨。

一、农村食品安全现状1. 产地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地区受到农业生产方式的限制,很难像城市那样严格保护环境。

许多农村地区的土壤、水源受到污染,导致农产品受到了污染。

2. 加工环节不规范农村地区的食品加工企业大多规模小、设备简陋、缺乏标准化管理和规范流程,这些都为食品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3. 监管不到位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食品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监管手段和技术力量都存在不足之处,导致监管不到位。

1. 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包括成立监管部门,制定监管政策,建立监管网络等。

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 增加监管投入增加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投入,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加强技术装备,提升监管水平。

为监管部门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包括资金、技术、装备等。

3. 强化法律法规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明确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及其责任,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

4.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者的自律意识,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责任感。

5. 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包括建立投诉举报渠道、开展食品抽检等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和处罚。

6. 加强技术支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环节进行全程监控,保障食品的安全,包括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建立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等。

7. 促进产业升级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农村食品产业升级,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再说说那些蔬菜,长得快的好像是喝了药水一样。

看到那些绿油油的西红柿和菜心,心里不免会想:“这东西有毒吗?”种菜的农民,可能为了追求那一时的利益,忘记了健康这件事。

肥料用得多,农药喷得勤,结果把本该清新的食材弄得不堪入目,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家里的老人常说,吃得不安全,日子再好也是白搭。

说到这里,咱们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得让农民们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一些讲座、培训,让他们知道怎么种地、怎么养殖。

这些知识可不能小看,有了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方式,才能保证咱们吃的东西是健康的。

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这种模式,农民们听了后,纷纷表示:“这招不错,我得学学!”再有,得增加一些监督机制。

相关部门可以派一些专业人员到农村,帮助农民检查他们的作物、养殖情况。

就像个“食品安全小卫士”,把关把关,确保每一颗菜、每一只鸡都是健康的。

这样一来,农民朋友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卖自己的产品,消费者也能安心购买。

此外,农民合作社也是个好办法。

大家一起合作,共同监督,互相帮助。

通过合作社,农民们可以学习到更好的种植技术,还能统一标准,减少不合格产品的出现。

这样的模式不仅能提高食品安全性,还能让农民的收入稳步增长,真是一举两得。

咱们消费者也不能落下。

每次去市场,不妨多问问:“这蔬菜是哪里来的?有没有打过药?”多一点关注,少一点懈怠。

看到不干净的食品,要敢于说“不”,不买就是了。

要记住,买菜的时候,咱的选择权和发言权可是杠杠的。

不能因为便宜就随便买了,得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呀!媒体的宣传也很重要。

通过一些节目、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形成全社会的关注。

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警报”,提醒大家关注健康饮食。

多一些讨论,多一些反馈,让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大家的重视。

技术的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现代科技可以帮助农民们改进种植和养殖方法,比如使用无人机喷药、土壤检测仪器等等。

科技就是力量,让农村食品安全问题迎来新的希望。

试论我国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论我国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论我国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摘要由于法律意识缺乏、监管难度大、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我国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现状令人堪忧,一些问题食品专供农村市场,严重威胁了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农村食品安全法律意识近年来,从“三鹿奶粉”到“瘦肉精”,从“地沟油”到“毒豆芽”,频繁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敲打着人们的神经,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

在媒体的广泛报道、执法部门的大力查处下,城市的食品安全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不良商家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成本正在逐步增加。

而在广大农村地区,一些“问题食品”专供农村市场,形成了“城里有城里货,农村有农村货”的局面,这已经严重威胁了农民尤其是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一、我国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消费者普遍缺乏食品安全意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在购买食品的过程中往往图便宜,简单地追求低价格、好口感和分量足,至于所购买的食品是否是正规食品企业生产的,是否使用过量色素、防腐剂、增香剂等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相关强制性规定,消费者并不在乎,缺乏对食品安全性的考虑,这就使得一些“傍名牌”或者是在城市市场淘汰的过期、劣质食品流向广大农村地区。

造成了品质好、价格高的正规食品在农村没有市场,买得起、吃着香的劣质食品在农村占领了市场。

(二)缺乏规范的食品生产和流通体系,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当前,我国农村食品经营者多为家庭作坊、小卖部、小摊点等分散经营模式,食品经营者整体素质偏低,守法经营意识不强,食品加工户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现象普遍存在,生产条件差、卫生环境不达标、加工水平低等问题严重,甚至一些违法经营着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违禁成分进行食品加工,严重危害了公众的健康安全,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缺乏法制宣传教育,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我国《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随后还颁布了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条例,在我国《刑法》中也对食品安全犯罪的量刑标准和出发标准予以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摘要】目前,由食品所导致的疾病即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对人类身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疾病,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农村食品卫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卫生不仅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还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搞好食品卫生、保障食品安全是当前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食品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44-02
1 食品安全现状
1.1 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维权能力不足。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其根本还是在于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够。

农村人口经济文化水平不发达,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工业生产环节和质量标准不了解,不知道劣质食品的具体危害,在选购食品时,往往只注重食品的价格、外形等,对食品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采取忽略态度;其次,农村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没有明确、正确的观念和标准,且缺乏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和鉴别能力,对食品安全问题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加上农村群众法律知识相对匮乏,当自身合法利益受到不法行为的侵犯时,不知道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大多选择自认倒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和做法,使得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也从
另一方面助长了农村食品市场中的不法行为,成为农村食品安全违法事件生长和发育的土壤。

同时,由于机制、体制的制约,使得农村群众面对维权时,受到技术的阻碍,不知道向哪些部门,以及怎样反应自己的利益诉求,所以一旦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因为维权成本高等因素,大多表现消极被动,甚至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利。

广大农民对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的淡薄,成为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

1.2 农副产品污染、添加问题突出。

农业生产品不外乎种植产品和饲养产品两种,在种植产品方面,随着化工业的发展,化工产品的推广使用,农村在种植业方面也在改变传统生产中使用有机肥的习惯,加大了化工肥料、农药的投放,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种植作物的产量,但是难免会有许多不利于人体的化学元素沉积在作物本身,使农作物产品受到化学污染;在养殖业方面,农村普遍增加了饲料的使用,改变了原始农村养殖产品的体质结构,而大量的现代化药品的普及,在保障了养殖产品数量的同时,也使其质量有所下降,而畜牧业的疫情传播情况也比较严重;更有一些不法商户,受利益驱动人为添加人工色素、瘦肉精、催熟剂等;另外,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量的城镇工业污染开始向农村扩散,使农村的水质、土壤、空气受到影响,不被自然环境快速消解的污染物在农村环境中积淀起来,并渗入到人体和农副业产品中。

1.3 农村食品生产卫生不达标,流通过程存在较大纰漏。

在生
产环节方面:一是生产者自身的卫生安全意识薄弱,只注重产量而忽略了卫生标准和质量等,造成生产产品不达标,对人们造成伤害;二是农村食品生产大多是小作坊,产业规模较小较为分散,生产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更不能保证;三是农村群众对这种小作坊式的生产已经普遍接受了,同时受价格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小作坊式的生产还有相当大的市场。

食品的流通过程,既是食品的运输和销售过程,农村食品在这个环节上存在较大问题。

首先是食品的销售者素质比较低下,往往只看到了直接的利益,只能做到销售量的重视,而对于物品来源、质量的重要性不够了解,在进货时不能做到对物品质量的严格把关,致使很多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市场,更有甚者,违背法律规定,主动制假造假售假扰乱农村市场秩序,危害农村人群的生命健康;其次,在食品运输保管和库存保管时,保管环境卫生条件出现“脏、乱、差”的情况,使食品包装乃至于食品内部受到污染,或是致使食品提前过期等。

1.4 监管力度不够。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多头领导、重复执法的问题,管理职能划分不合理,管理混乱,如对农村食品安全具有执法权的部门有卫生部门、农业部门、质监部门、工商部门、畜牧兽医部门等,各个部门在不同的领域行使职权。

由于归多个部门管理,结果导致,一方面各部门相互越界,竞相争夺职权,而在出现问题时又互相推诿,另一方面则形成了同一种食品有多个部门同时执法,但又各自为政的局面,从而导致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政府部门缺位、越位和错位的问题,导致政府应该作为而不作为,
不该作为的却处于部门利益违规作为。

食品安全关系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但这种“多龙治水”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无法达成预期的效果,消弱了法律的权威,无法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2 食品安全对策
2.1 加大食品安全危害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地社会环境。

农村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对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需要建设好新生活、新环境,只有解决农村食品安全,提高农村食品质量,才能改善农民的衣食住行条件,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要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让老百姓了解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中容易出现的危害因素、防范措施、鉴别方法等,同时加强对生产经营者的教育和培训,要主动上门开展培训指导,使这些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知识、卫生知识得以提高,努力营造依法经营光荣、违法经营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方面要使宣传活动深入群众,营造人人喊打的社会舆论环境,让造假者无立足之地,使之失去造假土壤。

作为基层政府,街道、乡镇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接触最为直接,了解得相对清楚,能在治理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及时掌握动态、防微杜渐,同时可在居委、村镇一级建立举报制度,形成密集有效的管理整治网络,
在地方政府牵头协调下,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督执法链接。

2.2 加强食品污染、添加、残留及食品营养成分含量的检验监测力度。

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管理机构硬件设施建设,如: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便于管理者快速了解市场动态、食品流通情况、食品来源等,加强机动能力建设,能使管理者更快地应对突发事件,增强管理者的处置力度;加强专用设施设备配备,配备适合现场快速检测检验食品、农副产品的污染、添加、残留及食品营养成分含量的检验监测设备等。

随着科技水平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造假者甚至利用高科技进行造假,鱼目混珠,误导、欺骗消费者,以低廉的违法成本获取暴利,严重的是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不可逆的健康危害;除此以外,政府还应当着重监督和规范城镇工业的生产和发展,加强对环境污染单位和企业的惩治,减少农村的污染源,保护农村这块净土。

2.3 加强农村食品各个环节监管。

食品从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到最终消费涉及的环节多、牵扯的主体也多,监管的难度大,因此食品安全监管必须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更加明确了食品安全预防为主的原则。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违法成本过低也是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有利于促进消费者维护权益的信心,使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事故中得到足额的赔偿,当然最重要的是使食品生产者、经营者丧失再次违法的能力。

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中,食品生产、加工、储存、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监管部门要切实肩
负起自己的职责,实行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溯源追究制,各监管部门之间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建立统一、有效的监管体系。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人身权利和生命健康,对我们的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杜绝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才能维护人民利益,保障社会稳定。

2.4 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频次,最终达到统一监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计民生,食品安全工作做不好,甚至影响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家信誉,对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

针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制定适合农村地区的可行性的监管法规,对农村食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卫生和安全进行明确而细致的规定,从源头上保证农村食品安全,改变农产品安全生产无法可依的局面,从立法上弥补食品的安全漏洞,努力研究和制定适合农村市场的管理制度,充分协调政府内部各相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使农村市场形成一种信用、公平、自愿、公开的交易信息和良好风气,对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查处和惩戒,对推动市场良性发展,照顾农村群众身心健康的市场行为给予鼓励和表扬,积极开展专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不诚信交易等违法行为的执法活动,用实际行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需要从不同侧面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因此,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有重点、分层次、分步骤地持续推进,不能一蹴而就,要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确定逐步统一监管的思路,
制定阶段方案,逐步推进实施,逐步减少监管部门,达到最终全面整合,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综合监管的目标,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 贾敏,基层农村食品安全问题调查,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作者简介:
崔海珍,公共卫生主管医师,山东省利津县利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利津街道卫生院副院长,利津街道卫生监督所所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