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广播系统的安装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二、系统设计:1.系统框架:系统由音频源、控制器、功放器、扬声器等组成。

2.音频源:音频源主要包括室内背景音乐、广播电台、紧急通知和公告等。

3.控制器:采用数字控制器,提供集中控制和指挥功能,可以轻松调节音量、选择播放内容等。

4.功放器:选择高质量的功放器,能够输出清晰、稳定的音频信号。

5.扬声器:按照场所的大小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扬声器,确保音频的传播范围和音质。

6.其他辅助设备:如线缆、接头、连接器、支架等。

三、施工步骤:1.确定需求:与用户进行沟通,确定公共广播系统的具体需求和场所范围。

包括场合、大小、需求等。

2.设计规划:根据场所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系统设计和规划,包括设备选型、设备布局等。

3.布线: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布线工作,包括音频源、功放器、控制器等的连接。

4.安装设备:根据布线计划,安装和调试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5.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并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四、注意事项:1.设计和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2.设备的选型和布局应根据场所的需求和用户的要求,确保声音能够覆盖全区域,并保证音质清晰。

3.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设备,防止损坏和污染。

4.施工结束后,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测试,确保各功能正常运行,并进行培训,使用户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设备。

五、预算和时间安排:1.预算:根据具体需求和系统规模确定预算,包括设备采购、人工费用、辅材费用等。

2.时间安排:根据任务分工和施工进度,制定一个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使用。

六、总结:通过本施工方案,可以建立一套高效合理的公共广播系统,为公共场所提供多功能服务。

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及时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保证系统的长期运行。

公共广播系统(兼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施工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兼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施工方案

【国家体育场工程】〖公共广播系统(兼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1)1.1.施工图纸 (1)1.2.相关资料、标准、规范 (1)2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部署.. (2)3.1.总体部署原则: (1)3.2.施工阶段划分 (1)4施工准备 (2)4.1.施工准备流程图 (2)4.2.技术准备 (2)4.3.物资准备 (3)4.4.组织准备 (5)4.5.建立、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 (7)4.6.施工现场及场外的准备 (7)5主要施工方法 (8)5.1.施工工艺流程 (8)5.2.线缆敷设 (8)5.3.分线箱安装 (9)5.4.设备安装 (10)5.5.系统调试 (13)6质量标准和验收 (16)6.1.质量控制标准 (16)7施工、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环保等注意事项 (17)7.1.产品保护 (17)7.2.安全和环保措施 (17)1编制依据1.1. 施工图纸、设计变更1.1.1.《国家体育场电讯工程深化施工图第三册公共广播系统》1.1.2.设计变更:EM_07_**10、DM_07_**10、EM_07_**19、DM_07_**19 1.2. 相关资料、标准、规范2345施工部署5.1. 总体部署原则:1)集中力量保质量、保工期。

在人力、物资、机具上给工程施工以充分保证。

各项管理工作应着眼于促进项目经理部组织好施工工作;2)分阶段施工。

由于施工工序多,我们把整体项目分阶段实施,力争做到忙而不乱,疏而不漏。

3)推行先进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4)按照ISO9001的质量标准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不留任何质量隐患。

5.2. 施工阶段划分第一阶段:施工准备(包括现场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等)及预留预埋;第二阶段:桥架、线槽及管线敷设施工;第三阶段:线缆敷设施工;第四阶段:前端扬声器安装;第五阶段:功放机房、中央机房设备安装;第六阶段:系统调试;第七阶段:系统试运行;第八阶段:系统验收;第九阶段:售后服务。

广播音响安装施工方案

广播音响安装施工方案

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某建筑物内的广播音响系统安装工程,包括背景音乐、公共广播和应急广播等功能。

为确保广播音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广播效果,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明确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3)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2. 主要材料(1)扬声器:选用电动式、静电式、电磁式和离子式等多种扬声器,根据设计要求选择规格型号。

(2)功放:根据扩声系统的音质标准和所需容量选择相应等级和规格的产品。

(3)广播机柜:选用定型产品,符合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

(4)电缆电线、电缆卡子、螺栓、管材、型材等。

(5)测试仪器:数字万用表、声源、声级计、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失真度测量仪、对讲机等。

3. 主要机具(1)升降机、电焊机、切割机、弯管器、电钻、砂轮机等。

(2)测试仪器:数字万用表、声源、声级计、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失真度测量仪、对讲机等。

4. 作业条件(1)已完成机房、弱电竖井的建筑施工。

(2)预埋管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

(3)设备机房施工完毕,机房环境、电源及接地安装已完成,具备安装条件。

三、施工工艺1. 施工工艺流程(1)技术资料复核(2)机房设备安装(3)线路敷设(4)扬声器安装(5)系统测试2. 施工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对广播音响系统进行现场勘查,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和线路走向。

(2)安装广播机柜,确保机柜水平、垂直,并固定牢固。

(3)敷设线路,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线,注意线路的整齐、美观,并做好标识。

(4)安装扬声器,确保扬声器与线路连接正确,并固定牢固。

(5)连接功放,检查功放输出端口和扬声器输入端口是否连接正确。

(6)进行系统测试,调整广播音响系统的音量、音质,确保广播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四、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1)扬声器、功放、广播机柜、电源等设备的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要求。

(完整)公共广播系统施工

(完整)公共广播系统施工

清源县人民法院公共广播系统施工方案由于本工程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和可靠的质量,所以在工程具体实施中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施工,对于本工程而言,其施工内容主要集中在管线敷设和设备安装上。

在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大量的管线敷设与设备安装工作,为了使各方能详细了解本公司的施工环节,下面将分几个方面进行施工内容的介绍。

管线敷设该工程管线敷设数量多,线路复杂,本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及该工程的设计要求来进行。

室内布一般规定:1、布线及敷设方式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要求、用电设备的分布及环境特征等因素确定。

避免因外部热源、灰尘聚集及腐蚀或污染物存在给布线系统带来影响,防止在敷设和使用工程中因受冲击、振动和建筑物的伸缩、沉降等外界应力作用而带来的损害。

2、敷设方式可分为:明敷—-导线直接或者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及桁架、支架等处;暗敷——导线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地坪及楼板等内部,或者在混凝土板孔中敷线等。

3、金属管、塑管及金属线槽等布线。

采用绝缘电线或电缆。

在同一根管或线槽内有几个回路时,所有绝缘电线和电缆都应具有与最高标准电压回路相同的绝缘等级。

4、布线用塑料管(硬质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塑料线槽及附件,采用氧指数为27以上的难燃型制品。

金属管布线:1、建筑的屋顶棚骨,采用金属管布线.2、明敷于潮湿场所或埋地敷设的金属管布线,采用水、煤气钢管。

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布线可以采用电线管。

3、三根以上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其总截面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两根绝缘导线穿于一根管时,管内径不应小于两根导线外径之和的1。

35倍(立管可取1。

25倍).4、穿金属管的交流电路,应将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线和中性线(如果有中性线时)穿于同一根管中.5、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金属管内,但下列情况可以除外:电压在50V及以下的回路;同一设备或同一联动系统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同一照明花灯的几个回路;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绝缘导线的根数不应多于8根.6、金属管明敷时,其固定点的间距,不应大于下面所列数值:7、电线管路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

公共广播施工方案

公共广播施工方案

公共广播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阶段1.确定施工地点:根据需求和规划,确定公共广播设施的具体安装地点。

2.确定施工时间:在合适的时间段内进行施工,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3.编制施工方案:根据现场情况和需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设备选型、材料采购、安装布线等。

4.组织人员和资源:调配合适的专业施工人员和所需的工具设备、材料等资源。

二、施工步骤1.现场勘察:在合适的时间对施工地点进行勘察,确定具体的安装位置和方式。

2.设备安装:根据方案,选择适当的设备进行安装,如广播主机、扩音器、喇叭等。

3.线路布线:根据设备的安装位置,进行合理的线路布置和连接,确保信号传输畅通无阻,并进行必要的隐蔽处理。

4.电源接入:将设备与电源进行连接,确保供电正常,并对电源线进行绝缘处理。

5.联调测试:在设备安装和线路布线完成后,进行联调测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与控制中心建立有效的通信连接。

三、安全措施1.安全防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如佩戴防护头盔、手套等个人防护物品。

2.现场封控:施工期间,对施工现场进行封控管理,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警戒线,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3.电源安全:对电源线路进行正确的接地处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避免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4.设备防护:施工过程中,要保护设备免受损坏,避免外力的冲击和振动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5.环境保护: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处理好产生的废弃物,做到无害化处理,保护周边环境。

四、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施工经验,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施工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调试,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施工结束后,进行验收和测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功能完善。

五、施工后维护1.定期检查:每隔一段时间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2.故障处理: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排除,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减少影响。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 引言公共广播系统是一种用于在特定区域内广播音频信息的系统。

它在各类公共场所广泛应用,如学校、办公楼、商场、车站等。

为确保公共广播系统的良好运行和维护,制定本技术规范。

2. 设计与安装要求2.1 设计要求•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应基于实际需求,考虑到不同场所的特点和使用需求,确保音频信息的清晰传播和广播区域的覆盖范围。

•设计应注意广播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单点故障和系统崩溃的可能性。

•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相关规定等。

2.2 安装要求•安装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装过程安全可靠。

•安装应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合理安排设备的摆放位置和连接方式。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 设备与材料要求3.1 设备要求•所选择的设备应具备较好的声音质量和适应不同场所的音量调节能力。

•设备应具备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并能够稳定运行在长时间和连续广播的情况下。

•设备应支持连接到其他扩音设备,以满足扩展需求。

3.2 材料要求•选择的材料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并具备较好的耐用性和防火性能。

•所使用的线缆应具备良好的传输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天线和扬声器等外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具备适当的防水和防尘能力。

4. 系统运行与维护要求4.1 系统运行要求•系统运行应能适应突发状况和紧急事件广播需求,实现快速响应和有效传达。

•系统应支持远程控制和管理功能,以便于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监控和调整。

•系统应具备自动巡检和故障自动报警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4.2 系统维护要求•系统的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按照规定的维护周期和要求进行维护工作。

•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检查和调试,保持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维护记录应及时填写和备份,包括维护的内容、时间以及维护人员的签名等信息。

5. 安全与防护要求5.1 安全要求•安全要求包括防火、防雷、防水等方面,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

09公共广播系统(兼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施工方案

09公共广播系统(兼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1)1.1.施工图纸 (1)1.2.相关资料、标准、规范 (1)2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2)3施工部署 (4)3.1.总体部署原则: (4)3.2.施工阶段划分 (4)4施工准备 (4)4.1.施工准备流程图 (4)4.2.技术准备 (5)4.3.物资准备 (6)4.4.组织准备 (8)4.5.建立、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 (10)4.6.施工现场及场外的准备 (10)5主要施工方法 (11)5.1.施工工艺流程 (11)5.2.线缆敷设 (11)5.3.分线箱安装 (12)5.4.设备安装 (13)5.5.系统调试 (17)6质量标准和验收 (20)6.1.质量控制标准 (20)7施工、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环保等注意事项 (21)7.1.产品保护 (21)7.2.安全和环保措施 (21)1编制依据1.1. 施工图纸、设计变更1.1.1.《国家体育场电讯工程深化施工图第三册公共广播系统》1.1.2.设计变更:EM_07_**10、DM_07_**10、EM_07_**19、DM_07_**19 1.2. 相关资料、标准、规范序号名称编号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6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6806-1997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16-928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准》GB50150-9110 《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GB/T1548511 《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GB9001-8812 《传声器测量方法》GB9401-8813 《磁带录音机测量方法》GB2018-8714 《收录机相关参数和测量方法》GB4878-8515 《传声器的主要性能测量方法》GB9396-8816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17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S2112-8218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2 分部(分项)工程概况国家体育场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具有背景音乐广播、服务性广播、业务性广播、火灾事故广播功能,共计分为80个广播分区。

声频工程适用标准规范解析(一)——音响扩声、公共广播等系统工程设计中技术标准规范适用性探讨

声频工程适用标准规范解析(一)——音响扩声、公共广播等系统工程设计中技术标准规范适用性探讨
m 声 频 工 程
凹圈6 匡闶 嗡@ 6 ⑥ 6 ⑧护 嗡

声工标解 频程准读
文 章编 号 :0 2 88 (02)5 0 5- 9 1 0— 6 4 2 1 0 - 0 2 0
声频工程适用 标准规 范解析 ( ) 一
— —
・准 读 标解 ・
音响扩声、 公共广播等系统工程设计 中
【 bt c】 o e fh r n ntnl n ds udeg er gehi lt drs r b ey noudA di A s at Sm e ur t aoa adi ut s n ni en cn a s na e rf tdc. n r ot c e i n r o y n i t c a d a il i r n
LIRa n
An ls n sus no o n n ier gA pi beSa d rs( at ) ayi a dDi si f u dE gnei p l a l tn ad P r 1 s c o S n c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h aA a e f r, nsyo utr, eig10 2 ,C ia C i cdmyo At Mi t f l e B in 0 09 hn ) n ir C u j
目一. I一  ̄m频工程 标准 规 范方 面最 典 型 的事例 就 是 U
1 引 言
声频工程本身 是一 项 比较 复杂 的 系统 工程 。而
更 好地满足 不同专业用户 的使用需 求 , 为来宾 大众 的
听音和欣赏 服务 。但 是 , 随着科 学技 术 不 断发 展 , 目
前 国内针对 声频工程相关 的标准规 范 , 还显得 很不 完 善 。且不说 很多急需 的标 准规范未 制定 , 就是 已制 定 完成并颁 布实施 的现行声 频工程相 关 的标 准规范 , 也 常被 曲解 和误 用 。并 没 有 发 挥 其 真 正 的技 术 规 范 作用 。

公共广播系统技术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技术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技术方案第1章系统技术方案1。

1 系统组成而扩声音响系统又称专业音响系统涉及电声,建声和乐声三种学科的边缘科学.所以公共广播系统最终效果涉及合理,正确的电声系统设计和调试,良好的声音传播环境(建声条件)和精确的现场调音三者最佳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不管哪一种广播音响系统,都可以画成如下所示的基本组成方框图.它基本可分四个部分1) 节目源设备2) 信号的放大和处理设备3) 传输线路4) 扬声器系统。

节目源设备:节目源通常为CD/MP3,电脑,此外还有传声器信号放大器和处理设备:,功率放大器和各种控制器及音响加工设备等。

这部分设备的首要任务是信号放大,其次是信号的选择.前置放大器作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信号的选择和前置放大,此外还担负音量和音响效果进行各种调整和控制。

有时为了更好地进行频率均衡和音色美化,还另外单独投入图示均衡器。

这部分是整个广播音响系统的”控制中心”.功率放大器则将前置放大器送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再通过传输线去推动扬声器放声.传输线路:传输线路虽然简单,但随着系统和传输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

对教室,体育场等,由于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的距离不远,一般采用低阻大电流的直接馈送方式,传输线要求用专用喇叭线,而对公共广播系统,由于服务区域广,距离长,为了减少传输线路引起的损耗,往往采用定压传输方式,由于传输电流小,故对传输线要求不高。

扬声器系统:指音源输出设备,扬声器系统要求整个系统要匹配,同时其位置的选择也要切合实际.礼堂,剧场,歌舞厅音色,音质要求高,而扬声器一般用大功率音箱;宾馆酒店公共广播系统,由于环境和建筑特点对音量的限制,一般用3W—6W天花喇叭即好;学校公共广播系统,由于学校通常没有天花板,通常使用10W~20W公园绿化区域等,由于是室外需要考虑防水和与环境的搭配,所以使用草地扬声器为宜.公共广播系统结构图1.2 系统结构1.2.1 学校公共广播现状目前我们各个学校的广播系统差距很大,一般有这么几种:1) 机房有个简单的扩音设备,终端用筒式大扬声器,线路采用拉音频线方式.音质差,功能单一,一般在偏远山区学校还有用到.2)调音台等设备,室内终端用壁挂式音箱,室外用室外音柱,草坪音箱等,线路采用音频线方式。

灯光音响、舞台设备、扩声最新的行业标准、规范及修改说明

灯光音响、舞台设备、扩声最新的行业标准、规范及修改说明

灯光音响、舞台设备、扩声最新标准和规范(2008年以后)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和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主持编写,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广东省电子电器产品监督检验所、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声学研究所等13家单位参与编制。

尤其是其中第3.2.5(1、2)、3.5.6、3.5.7、3.6.7(1)、4.2.4、4.2.5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附:《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强制条款3.2.5 紧急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公共广播系统有多种用途时,紧急广播应具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

公共广播系统应能在手动或警报信号触发的10s内,向相关广播区播放警示信号(含警笛)、警报语声文件或实时指挥语声。

2、以现场环境噪声为基准,紧急广播的信噪比应等于或大于12 dB。

3.5.6 火灾隐患地区使用的紧急广播传输线路及其线槽(或线管)应采用阻燃材料。

3.5. 7 具有室外传输线路(除光缆外)的公共广播系统应有防雷设施。

公共广播系统的防雷和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的有关规定。

3.6.7 用于火灾隐患区的紧急广播扬声器应符合下列规定:1、广播扬声器应使用阻燃材料,或具有阻燃后罩结构。

4.2.4 除用电力载波方式传输的公共广播线路外,其它公共广播线路均严禁与电力线路共管或共槽。

4.2.5 公共广播功率传输线路的绝缘电压等级必须与其额定传输电压相容;线路接头不应裸露;电位不等的接头必须分别进行绝缘处理。

注:本规范如有变化请以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物为准!《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发布国家标准《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4-2010)已于5月3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将于12月1日起实施。

【专业文档】1.3公共广播系统.doc

【专业文档】1.3公共广播系统.doc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工艺标准(BQ-CNCEC J070103-2004)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广播系统的安装。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设备2.1.1 前端部分:主要选用FM/AM调谐器、电唱机、激光唱机、传声器(话筒)、调音台、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频率均衡器、压缩限制器、延时器、混响器等。

2.1.2传输部分:分线箱、控制器、电线电缆等。

电线电缆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可选用屏蔽线或双绞线,其规格参见表2.1.2。

2.1.3 终端部分:扬声器、音箱、声柱、控制开关、音量控制器等设备。

2.1.4 上述设备材料应根据合同文件及设计要求选型,对设备、材料和软件进行进场检验,并填写进场检验记录。

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CCC”认证标识、安装及使用说明书等。

如果是进口产品,则需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

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全部检查,方可安装。

2.1.5 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2.1.6 其他材料:塑料胀管、接线端子、钻头、焊锡、焊剂、绝缘胶布、塑料胶布、接头等。

2.2 机具设备2.2.1 安装器具:手电钻、冲击钻、电工组合具、梯子。

2.2.2 测试器具:250V兆欧表、500V兆欧表、对讲机、水平尺、小线。

2.3 作业条件2.3.1 机房装修已完毕,门、窗、门锁装配齐全完整。

2.3.2 线缆沟、槽、管、盒、箱施工完毕。

2.3.3 吊顶的扬声器预留孔按实际尺寸已经留好,音箱吊架安装完成。

2.3.4 线缆绝缘电阻摇测值必须大于0.5MΩ。

2.4 技术准备2.4.1 施工图纸齐全。

2.4.2 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2.4.3 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

3 施工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3.1 扬声器的布置扬声器的布置根据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要求。

弱电施工技术广播系统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弱电施工技术广播系统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弱电施工技术广播系统安装施工技术交底引言:广播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弱电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公共场所等环境中。

为了保证广播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安装施工工作尤为关键。

本文将重点介绍广播系统的安装施工技术交底,帮助施工人员更好的了解广播系统安装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安装质量和工程进展的顺利进行。

一、施工准备在进行广播系统的安装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为后续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方案,准备好所需的广播设备、电缆、插座、配件等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查。

2. 工具准备:准备好常用的施工工具,如钳子、扳手、电钻、电缆切割工具等。

3. 施工人员准备:确定施工人员的数量和安排,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现场布置: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广播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电缆的走向,并做好标记。

二、安装施工步骤1. 设备安装:按照设计方案和现场布置要求,将广播设备进行安装。

首先,根据天花板、墙壁等位置的要求,用钻孔或螺丝固定底座或支架,然后将设备放置在底座或支架上,并用螺丝固定好。

设备安装时要注意保证设备平稳,以免发生倾斜或摇晃的情况。

2. 电缆敷设: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标记的走向,将电缆进行敷设。

在墙壁或天花板上打洞,将电缆穿过洞口,然后进行固定。

电缆固定时要注意避开水管、电线等其他管线。

3. 连接调试:设备安装和电缆敷设完成后,进行设备之间的连接和调试工作。

首先,根据设备之间的接口要求,用合适的线缆进行连接。

接口连接完成后,进行设备的调试和功能测试,确保设备之间的联动和功能正常。

4. 配电设施:连接调试完成后,对广播系统进行配电。

根据设计要求,将电源线连接到相关设备,并保证电源的合理分配。

5. 调试验收:安装施工完成之后,进行广播系统的调试验收。

通过测试广播效果、声音清晰度、设备的正常运行等,确认安装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安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佩戴好安全帽、工作服等个人防护设备。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工艺方法2016-11-27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工艺方法2016-11-27

前言: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比较简单,但是也有施工工艺,周末和薛哥一起探索一下吧正文:一、施工质量要求广播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是直接关系到该项目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和用户要求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按标准施工,不返工,不窝工,按规定做好施工日志。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线缆的选择及敷设在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相关的器材配套上面,而忽略了对广播传输电缆的选择。

其实,对于一个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来说,要获得令人满意的音响效果,除了应配备高质量的广播器材(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等)以外,广播传输电缆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声音的质量。

由于平行喇叭线存在着线间寄生电容,因而不适宜远距离传输广播信号,否则将衰减声音的高频部分,容易造成高音不清晰、发闷等现象的发生。

双绞线可以有效地克服线间寄生电容,远距离传输广播信号应选用双绞护套线。

带屏蔽的双绞护套传输电缆,由于屏蔽网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广播电缆对同管敷设的其他电缆的辐射影响,更能加强电缆的抗拉伸性能,尤其适用于长距离敷设。

广播传输电缆除了应选用双绞线以外,对线径也有一定要求。

理论上讲,线径愈粗,线路传输损耗愈小,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工程造价上去了,施工难度加大了。

权衡利弊,综合考虑性能价格比,广播传输电缆可以参照下列标准选择:公共广播系统的所有的设备之间的信号连接均采用平衡式连接,端点采用焊接。

若系统具有火灾事故广播功能,则都应采用阻燃型铜芯电缆或耐火型铜芯电线电缆。

线路的敷设方式采用穿钢管或线槽敷设,一般不得与照明、电力线同线槽敷设,火灾事故广播线路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5倍,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

电缆长度应逐盘核对,并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的长度来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

当电缆必须接续时应采用专用接插件,在敷设的电缆两端应留适度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

2、扬声器与广播线的连接在连接放音设备时,特别要注意各扬声器之间与广播线的相位统一问题,否则可能因各扬声器之间声音的相位干涉,造成点与点之间声压级相差很大,整个大厅声音高低起伏的严重后果,所以施工时一定要严格统一线路标记,并规定统一的连接方法。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方案一、引言公共广播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声音传播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类公共场所,如学校、企事业单位、医院等。

它可以向人群传递信息、播放音乐、发出紧急广播等,具有重要的安全和便利功能。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公共广播系统施工方案,以确保系统在安装和配置过程中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施工前准备1.需求分析:在进行施工前,首先要明确公共广播系统的具体需求。

这包括系统覆盖范围、所需音响数量、音质要求、使用场所的特殊考虑等。

2.预算确定: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公共广播系统的预算,包括音响设备、布线材料、施工人员费用等。

3.人员安排:组建专业的施工团队,包括项目经理、安装工程师、技术支持等。

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

4.材料采购:根据需求和预算确定的公共广播系统材料清单,进行材料采购。

确保采购的设备和材料具有合法的质量认证和保修条件。

三、施工步骤1.布线设计:根据使用场所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布线方案。

确保音响设备的布置位置合理、信号传输畅通无阻。

2.设备安装:按照布线设计的方案,对音响设备进行安装。

确保设备固定牢固、电源连接正确,并进行有效的接地处理。

3.音质调整:通过测试设备进行音质调整,确保音响效果达到预期效果。

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场所的大小、形状等进行音响位置和音质参数的微调,以优化音质。

4.软件配置:根据公共广播系统的要求,进行软件配置,包括音频文件导入、音量调整、频道设置等。

确保软件与硬件的兼容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5.系统测试:在施工完成后,对公共广播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音响设备的工作状态、信号传输的正常性、音质效果等。

确保系统没有任何故障和异常。

四、验收和维护1.验收标准: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合理的验收标准。

包括音响设备的安装质量、音质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软件配置的完整性等。

2.维护方法:建立公共广播系统的定期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软件的升级等。

以确保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技术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技术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1)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

2)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3)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1.2主要材料扬声器、功放、广播机柜、电缆电线、电缆卡子、螺栓、管材、型材等。

1.3主要机具施工机具:升降机、电焊机、切割机、弯管器、电钻、砂轮机等。

测试仪器:数字万用表、声源、声级计、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失真度测量仪、对讲机等。

1.4作业条件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系统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已完成机房、弱电竖井的建筑施工;2)预埋管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3)设备机房施工完毕,机房环境、电源及接地安装已完成,具备安装条件;二、材料质量控制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的设备、材料进场验收要求除遵照相关规定:1. 扬声器(箱)、功放、广播机柜、电源的各项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要求,均应提供生产厂的生产营业执照及相关测试证明。

2. 各类线缆具有出厂合格证等质保资料。

三、施工工艺3.1施工工艺流程3.2施工要点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音箱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施工前设备必须检查,检查设备的稳定性,并做好设备通电检查记录,发现不合格设备及时更换。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正确选定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

1. 机房设备安装音控室内布局按设计要求进行。

1)广播室设备的安装应考虑到维修方便,设备间不应过分密集,控制台与机架间应有较宽的通道,与落地式广播设备的净距一般不宜小于1500mm,设备与设备并列布置时,应保证间隔便于通行,不宜小于1000mm;2)设备安装应平稳、端正,落地式设备应用地脚螺栓加以固定,或用角钢加固在后面墙上;机柜底座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施工;机柜安放应竖直,台面应水平,垂直偏差不大于1‰,水平偏差不大于3mm,控制台之间缝隙不大于10mm;机柜表面应完整,无损伤,螺丝应坚固,每平方米表面凹凸度应小于1mm;柜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良好;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接线端接触应良好;3)设备安装完毕,应对其垂直度进行调整,垂直误差不大于1.5/1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一、施工准备
1. 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

2.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3. 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扬声器、功放、广播机柜、电缆电线、电缆卡子、螺栓、管材、型材等。

施工机具:升降机、电焊机、切割机、弯管器、电钻、砂轮机等。

测试仪器:数字万用表、声源、声级计、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失真度测量仪、对讲机等。

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系统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已完成机房、弱电竖井的建筑施工;
2. 预埋管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
3. 设备机房施工完毕,机房环境、电源及接地安装已完成,具备安装条件;
二、材料质量控制
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的设备、材料进场验收要求除遵照相关规定:
1. 扬声器(箱)、功放、广播机柜、电源的各项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要求,均应提供生产厂的生产营业执照及相关测试证明。

2. 各类线缆具有出厂合格证等质保资料。

三、施工工艺
技术资料复核→机房设备安装→线路敷设→扬声器安装→系统测试
1. 机房设备安装
音控室布局按设计要求进行。

A. 广播室设备的安装应考虑到维修方便,设备间不应过分密集,控制台与机架间应有较宽的通道,与落地式广播设备的净距一般不宜小于1500mm,设备与设备并列布置时,应保证间隔便于通行,不宜小于1000mm;
B. 设备安装应平稳、端正,落地式设备应用地脚螺栓加以固定,或用角钢加固在后面墙上;
C. 设备安装完毕,应对其垂直度进行调整,垂直误差不大于1.5/1000。

2. 线路敷设
A. 音频信号输入的馈电应用屏蔽软线。

a) 话筒输出必须使用专用屏蔽软线。

长度在10m至50m之间应使用双芯屏蔽软线作低阻抗平衡输人连接,中间若有话筒转接插座的必须要求接触特性良好。

b) (2)长距离连接的话筒线(50m以上)必须采用低阻抗(200Ω),平衡传送连接方法,最好采用四芯屏蔽线对绞线对并接穿钢管敷设。

c) 调音台及全部周边设备之间的连接均需采用单芯(不平衡)或双芯(平衡)屏蔽软线连接。

B. 功率输出的馈电是指功放输出至扬声器箱之间的连接电缆,视距离远近进行截面及高或低阻抗的选择。

a) 厅堂、舞厅和其他室扩声系统宜用低阻抗输出,采用截面积为2~6mm2的软发烧线穿管敷设,其双向计算长度的直流电阻应小于扬声器阻抗的0.02~0.01。

b) (2)室外扩声、体育场扩声大楼背景音乐和宾馆客房广播宜用高阻抗定电压传输(70V或100V),馈线宜采用穿管的双芯聚氯乙烯多股软线。

c) (3)宾馆客房多套节目的广播线应每套节目敷设一对馈线,而不能共享一根公共地线,以免节目信号间干扰。

C. 供电线路选择(单相、三相、自动稳压器),宜用隔离变压器(1:1),总用电量<10kVA时,用单相220V;总用电量>10kVA时,用三相电源再分三路输出220V供电。

电压波动超过+5%或一10%时,应采用自动稳压器,以保证各系统设备正常工作。

所有馈电线宜穿管敷设,线路施工应参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 - SGJB303 -2003执行。

D. 接地与防雷应按标准规要求进行安装敷设。

a) 应设有专门的接地地线,不与防雷接地或供电接地共享地线。

b) 音频接地必须为单点,不得形成音频接地环流。

3. 扬声器的安装
A. 扩声扬声器系统宜采用明装,若采用暗装,装饰面的透声开口应足够大,透声材料或蒙面的格条尺寸相对于主要扩声频段的波长应足够小。

B. 无论明装或暗装均应牢固,不得因振动而产生机械噪声。

C. 与火灾事故广播合用的背景音乐扬声器(箱),在现场不得装设音量调节或控制开关。

D. 扩声公共广播系统声特性测量方法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厅堂扩声系统执行《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歌舞厅扩声系统执行《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WH03 01—93,体育馆则执行建设部标准《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2000。

4. 系统测试
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系统检测和功能检测。

A. 系统检测包括以下容:
a) 系统的输入输出不平衡度、音频线的敷设和接地形式,保证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设备之间阻抗匹配合理;
b) 放声系统应分布合理,符合设计要求;
c) 最高输出电平、输出信噪比、声压级和频宽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d) 通过对响度、音色和音质的主观评价,评定系统的音响效果;
B. 功能检测应包括:
a) 业务宣传、背景音乐和公共寻呼插播.
b) 紧急广播与公共广播共用设备时,其紧急广播由消防分机控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在火灾和突发事故发生时,应能强制切换为紧急广播并以最大音量播出;紧急广播功能检测按有关规定执行;
c) 功率放大器应冗余配置,并在主机故障时,按设计要求备用机自动投入运行;
d) 公共广播系统应分区控制,分区的划分不得与消防分区的划分产生矛盾。

四、成品保护
1. 敷设管路时,保持墙面、顶棚、地面的清洁完整;修补铁件油漆时,不得污染建筑物。

2. 施工用高凳时,不得碰撞墙、角、门、窗,更不得靠墙面立高凳,高凳脚应有包扎物,既防划伤地板,又防滑倒。

3. 现浇混凝土楼板上配管时,注意不要踩坏钢筋,土建浇筑混凝土时,应留专人看守,以免振捣时损坏配管及盒、箱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及时修复。

4. 在机房施工,必须采取保护和防尘措施,以免碰撞损伤设备。

5. 音控室的门应加锁,未经许可非安装人员不准入,工程交工前需设专人值班。

五、施工安全、环保措施
1. 应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

2. 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3. 施工中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措施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六、系统检测
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系统的输入输出不平衡度、音频线的敷设和接地形式,保证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设备之间阻抗匹配合理;
2. 放声系统应分布合理,符合设计要求;
3. 最高输出电平、输出信噪比、声压级和频宽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4. 通过对响度、音色和音质的主观评价,评定系统的音响效果;
5. 功能检测应包括:
a) 业务宣传、背景音乐和公共寻呼插播.
b) 紧急广播与公共广播共用设备时,其紧急广播由消防分机控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在火灾和突发事故发生时,应能强制切换为紧急广播并以最大音量播出;紧急广播功能检测按有关规定执行;
c) 功率放大器应冗余配置,并在主机故障时,按设计要求备用机自动投入运行;
d) 公共广播系统应分区控制,分区的划分不得与消防分区的划分产生矛盾。

七、验收项目
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