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民间故事

合集下载

短篇民间故事五篇-经典民间故事

短篇民间故事五篇-经典民间故事

短篇民间故事五篇-经典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主题的类型化指许多故事表达同样的主题,如表达生活变富或弱者获胜的愿望,对于机智善辩的赞扬、对于愚蠢呆笨的讽刺等。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民间传说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民间传说故事1很多人都知道《西游记》中有一个曾经与孙悟空称兄道弟的牛魔王,本领也十分的高强。

但是很多人也许还不晓得,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民间就开始祭祀牛神,就是牛的保护神。

根据《列异传》记载,武都故道县(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有祭祀牛神的怒特祠。

传说该牛神原来是一棵大梓树。

秦文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39年),秦文公派人砍伐。

但是树砍了又合。

秦文公就派了四十人轮流砍伐,但还是砍不断。

这些人只好离去。

一个人因为脚伤暂时无法行走,就躺在树下休息。

他突然听见有人在说话。

一个问:“这样挨砍下去,你疲劳吗?”另一个回答说:“是够疲劳的。

”一个又说:“秦公一定不会罢休的。

”第二个回答道:“他能奈我何?”又问:“拿灰敷在你身上怎么办?”另一个沉默不语。

躺在树下的人听到后,回去禀告了秦文公。

秦文公就让砍树的人光着上身,边砍边用灰敷在树上。

树断后,化成了一头牛,钻入了水中。

秦文公于是在这个地方建造了怒特祠,以祭祀牛神。

后人认为这是“牛王庙”的开始。

宋代,出现了将保护耕牛责任于一身的牛王的记载。

宋何薳撰写的《春渚纪闻》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在梦中被人追到了一个悬着“牛王之宫”匾额的地方,看见了自己已经去世的姨母。

姨母说:“我生前喜欢吃牛肉,因此多杀了不少牛,现在在这里受苦,最苦的是每天被迫吃一升铁蒺藜饭。

”刚说完,就有牛首人拿着铁蒺藜饭走了進来。

宋代以后,民间又奉冉伯牛为牛王。

冉伯牛为春秋时孔子的门生,以其字“伯牛”而奉为牛王。

民间风俗要在牛王生日这一天祭牛王。

《新搜神记》记载,清代时,人们多在十月初一这天祭牛王。

按照《大玉匣记》:牛王生辰在七月二十五日,今用十月初一者,以七月农方收获,故相沿改期,以便民也。

民间故事五百字

民间故事五百字

民间故事五百字
马良自从用神笔画出许多东西帮助穷人之后,名声大噪。

坏心眼的县令被惩处后,来了一个更贪婪的县官。

这个县官听闻马良的神笔,一心想据为己有。

他派人把马良抓来,威逼马良给他画出金山银山。

马良不肯,县官就把他关进了黑暗的牢房,还不给饭吃。

马良在牢房里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对看守说愿意给县官画金山。

县官一听,大喜过望,赶忙把马良带到大堂上,给他准备了最好的笔墨纸砚。

马良拿起笔,开始画。

他先画了一片大海,大海波涛汹涌。

县官着急了,喊道:“我要金山,画海做什么?”马良不慌不忙地说:“金山在海的那一边,没有海怎么过去取金子呢?”县官觉得有道理。

接着马良又画了一艘大船。

县官迫不及待地跳上大船,让马良赶紧画金山。

马良又画了一座金山,金光闪闪,县官眼睛都直了。

他让马良再画些风,好让船快点驶向金山。

马良于是画了几笔风,风呼呼地吹,船快速前行。

眼看就要到金山了,县官贪心不足,让马良再画大些风。

马良就不停地画,结果风越来越大,浪也越来越高,船被浪打翻了,县官掉进了海里,被大海淹没了。

马良拿着神笔离开了县衙,他继续游历四方,用他的神笔帮助那些善良的穷人,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民间文学重点

民间文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一、民间文学的含义: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它运用口语的形式传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

它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理想、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

二、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新发展 (试述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五四运动将中国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也使中国民间文学的命运发生了根本变化。

1.1920年北大成立歌谣研究会,学术界有意识将民间文学看做种科学研究的对象认真搜集。

2.1928年起,蔡元培主持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开展了对广西瑶族、台湾高山族、黑龙江赫哲族、湖南苗族等民族的实地调查。

3.20世纪30年代起,吴文藻、费孝通等从国外归来,从事民间文学教学或研究工作。

4.从20年代到40年代,一些学者实地调查记录了很多有价值的民间文学资料,如马长寿的《苗瑶之起源神话》5.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6.1950年3月,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成立,郭沫若为会长,老舍、钟敬文为副会长。

7.1979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恢复活动,民间文学领域迅速出现繁荣景象。

8.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间文艺协会联合签发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全国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民间文学普查工作9.2003年,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2005年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了定为“文化遗产日”,将文化遗产的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三、民间文艺学的性质。

1.从学科性质来看,它是一门兼具交叉性和独立性的学科。

交叉性: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关系密切,是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一般文艺学更需要历史学的帮助;和民族学也有很大关系;也需要紧紧依靠语言学,因为民间文学是以口语为载体的;还与哲学、人类文化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关系密切。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_民间故事五篇中篇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_民间故事五篇中篇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_民间故事五篇中篇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们⼝头流传的⼀种以奇异的语⾔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与⼈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泛⽽⼜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中国民间故事阅读,供⼤家参考。

中国民间故事1⽩⾐仙姑(鄂伦春族)在兴安岭图库热⼭的顶峰上,有⼀个天池,池⽔清澈,四季不变,池岸的鲜花四季常开,整年红艳艳的。

它们⽩天红得像给图库热⼭戴了⼀顶艳丽的霞冠,⿊夜红得像图库热⼭喷出的⼀团耀眼的⽕环。

毒蛇猛兽因为怕这些宝花,⼀年四季不敢挨近天池。

⽩⾐仙姑们因为这⾥环境优美、安全,池⽔碧绿、澄清,所以都愿意经常来这⾥沐浴。

有⼀天,风和⽇丽,穿着乳⽩纱衫的仙姑们,⼜来到天池边准备洗澡。

忽然听到⼭坡下传来⼀阵阵悲哀的哭声。

⽩⾐仙姑⼀向⼼地善良,可怜的哭声使她们⼼神不安,她们商量着决定变成⼀群⼩⽩雀,飞下⼭去看个究竟。

⼩⽩雀们轻盈地从天池上空掠过,落到⼭坡的⼀棵⾼⼤的松树上。

她们看清哀哭的不是别⼈,正是仙母常提到的勤劳勇敢、忠厚正直的青年猎⼿基才其。

他⾝旁躺着三个⼫体——祖⽗忠凡莫、岳母索克苏元和美丽娴雅、⼼爱的未婚妻⽶才伦。

看到这情景,⽩⾐仙姑们⽴刻就明⽩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基才其和⽶才伦劳动⽣活在⼀个部落⾥,他们⼼连⼼,⾝随⾝,形影不离。

⼀天,他俩在歇⼈柱前,对照⼤森林盟誓,定下了百年姻缘。

就在结婚的前⼀天,他们偕同两位⽼⼈,来到图库热⼭森林⾥狩猎、采集野果⼭菜。

讷耶喜讷耶,讷耶喜讷耶,骑上狩猎马,钻进⼤森林。

匹匹狩猎马,满满驮⿅麂。

…………正在他们翻过⼗⼆道⼩⼭梁,冲破⼀千道林层,找到兽群,找到菜厚果密之处,唱着歌采集的时候,猛然狂风⼤作,旋风把太陽都刮暗了。

原来很久就想霸占美⼥⽶才伦的⼭中恶魔,妒恨他们喜⽇来临,赶来兴妖作怪。

这是⼀条三头⼭蛇,赶散了兽群,喷毒汁害死了⽼⼈和姑娘,只是因为基才其的⼸箭厉害,才没敢轻易碰他。

⼣陽西下,百鸟归林,暮⾊苍茫。

基才其泣不成声,渐渐地昏睡⼊梦。

民间故事短篇(精选10篇)

民间故事短篇(精选10篇)

民间故事短篇(精选10篇)1.民间故事短篇篇一白蛇传相传在南宋绍兴年间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条小白蛇被捕,快要被杀死的时候一个小牧童救了他,白蛇发誓要报答自己的恩情,在千年之后白蛇化成人形取名白素贞,寻找救命恩人的途中结识了小青蛇青青,两人结为主仆关系。

在西湖的断桥上遇到了许仙,白素贞知道这就是自己前世的救命恩人,利用法力帮助自己投入了许仙的怀抱。

在二人结婚之后,白素贞屡次施法帮助许仙,还开了一间药铺,白素贞肚子里也怀上了许仙的骨肉,这时金山寺的和尚法海找到了许仙,并告诉许仙这二人为蛇妖所化,许仙半信半疑,在清明节时让白素贞喝下了雄黄酒,喝下雄黄酒之后白素贞现出了原型,许仙直接被吓死。

白素贞前去天庭偷取仙草将许仙救活,法海把许仙骗去了金山寺,并与前来救人的白素贞展开了战斗,水漫金山寺也由此来。

后来因为偷取仙草触犯了天条,白素贞生下孩子后被法海关进了雷峰塔,永不见天日。

白素贞的儿子许仕林长大后考中了状元,前去雷峰塔祭奠母亲,将白素贞救了出来,一家人最终得以团聚。

2.民间故事短篇篇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我国西晋时期有一女子祝英台,她非常喜欢读书,梦想是外出求学,但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没有办法祝英台就用了女扮男装的方法,求学途中遇到了同为背井离乡外出学习的男子梁山伯,两人相见恨晚,意气相投,就在一草桥上结拜为兄弟,两人一同到了书院就读。

读书期间,白天两人如影随形、寸步不离,晚上就同枕共眠,一读就是三年,祝英台在朝夕相处中爱上了梁山伯。

这三年,祝英台从没当着梁山伯的面解下衣裳,而他却一点也没有怀疑,直到英台接到家里的书信,要她速速返回,临走前,两人依依不舍,十八里相送,在英台的暗示下,梁山伯才发觉其是一女子。

之后,梁山伯前去祝家提前,不料英台已经许配给了马家,痛不欲生的梁山伯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被葬在了两人约定过的南山。

祝英台假装同意了马家的婚事,并要求迎亲队伍必须经过南山,在路过梁山伯的坟墓时,祝英台下车趴在上面悲恸欲绝,突然间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墓碑裂开了一道口子,祝英台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之后墓碑合上,雨过天晴之后,墓碑里飞出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为梁山伯与祝英台所化。

62《插秧歌》课件【新教材】2020

62《插秧歌》课件【新教材】2020

62《插秧歌》课件【新教材】2020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插秧歌》,该内容位于新教材的第五章“童谣与民间故事”中的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插秧歌》的歌词内容,体会其节奏和韵律,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并学会演唱这首歌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插秧歌》的歌词和旋律,能独立演唱。

2. 使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农耕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韵律和节奏,以及插秧动作的模仿。

教学重点:《插秧歌》的歌词、旋律和背后的文化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插秧动作示意图。

学具:歌词单、音乐课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农民插秧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插秧的了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学习:a. 播放《插秧歌》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韵律。

b. 分组讨论歌曲的歌词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歌词中所描绘的农耕场景。

c. 教唱《插秧歌》,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d. 学习插秧动作,让学生模仿并体验农耕劳作的辛苦。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特殊韵律,如“啦哩啦”的运用,讲解其作用和演唱技巧。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动作表演,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插秧歌》2. 歌词:展示《插秧歌》的完整歌词。

3. 重点:特殊韵律、节奏、插秧动作示意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插秧歌》,并记录自己的演唱心得。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农耕相关的歌曲和民间故事,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组织一次农耕文化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韵律和节奏,以及插秧动作的模仿。

2.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特殊韵律,如“啦哩啦”的运用,讲解其作用和演唱技巧。

云南自考 民间文学教程00508(z)

云南自考 民间文学教程00508(z)

民间文学教程注:本篇民间文学知识重点为准备自学考试个人整理,时间仓促,可能存在知识点不够详尽、文字或标点符号缺陷,仅供参考,详细知识请以课本教材为主(亲测课本认真看三遍以上有效)。

教材: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版)刘守华陈建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云南自考编码:00508民间文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一、民间文学的性质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口语;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然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民间文学的范围:主要题材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谚语、民间谜语、俗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共同之处只是形式上的通俗易懂;差别表现三个方面:创作者不同,民间俗个人创作一,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口语,通俗书面创作和流传二,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是一个民族集体的创作,反映了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思想与情趣,通俗个人创作,反应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创作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故其思想与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

第二节中国民间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一、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民间文学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口头文学活动。

原始形态民间文学主要三个方面:一、建立在劳动节奏基础之上,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的歌谣活动;二、宗教活动中与仪式行为相伴随的神圣叙事,我们今天称之为神话;三、休闲时借于消遣的民间传说与故事。

神话也是原始社会中十分繁盛的民间文学形式之一。

神话的起源,既与先民们为争夺生存而与大自然的斗争有关,也与人类心理的特定发展阶段联系在一起。

古籍神话记载:《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原始人关于神的故事,即神话,其讲述多与特定的宗教活动有关。

二中国民间文化的丰富遗产从周代起,中国已有采录民歌的制度。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民间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国民间文学概论课程编码:095528课程类别:专业限选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开课学期:第四学期课程学时:32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并修课程:无教学方法:多功能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

课堂讲授、视听、观看教学录像、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相结合。

选用教材:黄涛编著《中国民间文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2版参考书:1 .段宝林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4版。

2 .田兆元敖其主编《民间文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 月第1版。

3 .万建中主编《新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5月第1 版。

二、课程教学目标民间文学是与作家文学并驾齐驱的两大文学组成部分之一。

民间文学概论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

它的主要教育目标是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认识民间文学的地位和价值;掌握民间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民间文学的重要作品;并初步掌握进行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分析鉴赏民间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丰富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民间文学概述(共4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民间文学的概念知识要点:什么是民间文学,是和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创作。

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民间文学的范围与性质,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民间文学的民俗学属性第二节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知识要点:民间文学的功能,生产生活的独特伴侣:劳动生产中的知识传授;阶级斗争中的精神武器;社会交往中的礼俗功能;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娱乐。

民间文学的价值,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人类文化学(语言、民族);民间文学与哲学;民间文学与历史学;民间文学与自然科学(农业、气象、水文、地理、医学、心理学)。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绪论1.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2.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1)民间文学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方式,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也是民众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化的手段。

2)民间文学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

3)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

4)民间文学是了解民情民风的有效途径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资料。

3.民间文学与民俗的关系:1)民间文学与各种活动相融合2)民间文学活动本身形成娱乐民俗3)民间文学反映了民俗生活4.民间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1)民间文学与生产劳动的关系2)民间文学与宗教信仰的关系3)民间文学与阶级斗争的关系5.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法2)历史追溯法3)共时比较法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的关系1.民间文学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表演性。

2.群体性又叫“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相对于作家文学而言最具区别性的特征。

1)民间文学的群体性体现在它是群体创作、群体流传的。

2)民间文学的群体性表现在其内容上,反映着特定群体的生活、思想、感情、观念等。

3)民间文学集中体现特定群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众人智慧和才艺的结晶。

3.群体性的表现:1)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合作式、综合式)2)在流传过程中3)在民间艺术创作、表演方式上4)在思想内容上5)在艺术形式上4.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

5.变异的原因:1)口耳相传,难保原样2)讲究著作权,传播者可以改动3)作品异地流传,因环境不同而变异4)因时代变化而变异6.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1)创作主体不同2)创作流传的形成不同3)思想、情趣有所不同4)功能作用有所不同7.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1)民间文学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影响。

比如中国第一个大诗人屈原的创作在题材和内容等方面就受到民间文学的很大影响。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版)复习资料(第一至第十一章)汇总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版)复习资料(第一至第十一章)汇总

第一章绪论1、定义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2、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不同①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②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主要以口语来创作和流传,通俗文学则是书面创作和流传③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的创作,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个群体的思想与情趣,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它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故其思想和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

3、民间文学的发展阶段:(1)发轫阶段:①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作为一门学问,滥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启蒙思潮,并成为稍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兴起是中国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学术思想相撞击的结果。

②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的歌谣研究会,(有意识将其看做科学研究对象,以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等人为中坚,)发行《歌谣周刊》,并宣称搜集民间歌谣的目的有两个,一为学术,即将民歌作为民俗学的一种重要资料,另一个是为文艺的,从民歌中引出将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道路。

③歌谣研究会中断后,1927年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成立了“民俗学会”,发行《民俗周刊》,以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为基础的20世纪30年代民俗学运动,把民间文艺的搜集和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民俗学会、北京中央研究院民间文艺组和中国民俗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间文艺学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④20世纪40年代,“俗文学派”与社会-民族学派等的成立,均对民间文学的发展造成影响,而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文艺界树立起重视民间文艺、尊重劳动人民艺术创造的新风尚,(许多解放区的文艺家,后来都成为新中国建立后从事民间文艺工作的骨干力量,)把这一事业推向了新的发展。

(2)发展阶段: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大革命以前,即“17年”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历程,民间文学各类机构成立,如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使民间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文艺学科。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绪论一、☆民间文学:(名词解释)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情感的自发流露;又是他人关于科学、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二、folklore英国威廉。

约翰。

汤姆斯首次使用folklore一词,指“大众古俗”,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有了一个正式名称。

三、民间文学的范围1、民间散文作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歇后语2、民间韵文作品:名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绕口令3、民间说唱作品:民间曲艺、民间小戏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1、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愿望,传达政治见解的方式,它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是民众交流思想的一种艺术化手段。

2、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3、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工具4、是了解民风民情和进行相关研究的的参考资料五、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历时追溯法共时比较法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的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表演性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差别1、作者的差异。

最显著的标志是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作者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2、民间文学是口传文艺,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家文学以文字为载体3、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作家文学是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和慰藉物4、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

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并成为一种生活手段,作家文学通过培育人的的精神来实现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论述)钟敬文说:民间文学和一般作家文学,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

民间文学本是作家文学的源头或母体,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1、民间文学在题材、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产生影响。

民间口头作品往往成为作家再创作的题材。

民间文学孕育了作家文学,它表面上虽没有采用民间口头作品的内容,但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却接受了民间文学作品的影响。

中国民间故事书本内容

中国民间故事书本内容

中国民间故事书本内容“哎呀,奶奶,快给我讲个故事嘛!”我缠着奶奶说道。

奶奶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好好好,那奶奶就给你讲个《牛郎织女》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呀,有一个放牛郎,叫牛郎。

他呀,从小就父母双亡,跟着哥哥嫂嫂过日子。

可是他的哥哥嫂嫂对他可不好啦,让他干很多很多的活儿,还经常打骂他。

牛郎每天都要去放牛,那些牛就像是他的好朋友一样。

有一天,牛郎在湖边看到了一群仙女在洗澡。

他偷偷地拿走了一件红色的衣服。

仙女们洗完澡要飞走的时候,有一个仙女找不到自己的衣服啦,急得直哭。

这个仙女呀,就是织女。

牛郎这时候就出来了,把衣服还给了织女。

织女很感激牛郎,他们俩就这么认识啦,还互相喜欢上了对方呢。

后来呀,织女就嫁给了牛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生了一儿一女呢。

可是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了这件事,可生气啦!她怎么能允许仙女嫁给凡人呢!于是呀,王母娘娘就派天神把织女给抓走了。

牛郎急坏了呀,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候老牛说话啦,老牛说:“牛郎呀,你把我的皮披上,就能飞到天上去追织女啦。

”牛郎含着眼泪,披上了老牛的皮,挑着两个孩子就去追织女了。

王母娘娘看到牛郎追来了,就用她的簪子在天上划了一道银河,这下牛郎和织女就被隔开啦,只能隔河相望。

“哎呀,那他们多可怜呀!”我忍不住说道。

奶奶点点头说:“是呀,不过后来呀,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每年的七月初七,喜鹊都会飞来给他们搭成一座桥,让他们相会呢。

”“哇,那太好了!”我开心地拍起手来。

我靠在奶奶的怀里,心想:这故事可真好听呀,牛郎织女的爱情真让人感动。

那银河是不是真的很漂亮呢?喜鹊搭的桥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好想亲眼去看看呀。

这就是中国民间故事里的《牛郎织女》,一个充满爱和神奇的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五篇】

中国民间故事【五篇】

【导语】民间故事是民间⽂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也是中华⽂化博⼤精深、源远流长的组成的⼀部分。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中国民间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中国民间故事:药泉⼭ 在⼭东莱阳县有座美丽的⼩⼭,叫药泉⼭。

⼭上,⼀股清清的泉⽔在⽇夜不停地流着。

这⽔和⼀般的泉⽔可不⼀样,不但⼜清⼜甜,⽽且喝了以后还会使⼈⽿聪⽬明,⾝体健壮。

所以⼈们都叫它“药泉"。

传说在许多年以前,有个猎⼈打伤了⼀只野兔,那野兔⾛到药泉边跌倒了,可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野兔喝了⼏⼝泉⽔后,伤⼝转眼长好,爬起⾝⼀溜烟向⼭下跑去。

猎⼈见了⼗分奇怪,便捧起泉⽔喝了⼏⼝,⽴刻感到疲劳没了,浑⾝充满了⼒⽓。

“啊!原来我找到了⼀股神奇的药泉。

”猎⼈飞快地跑下⼭去,把这好消息告诉了村⾥的⼈。

⼈们都⾼兴地来到药泉取⽔喝,治好了许多病。

可这事被财主知道了,他便勾结县官把药泉给霸占了,派⼈看守着,并贴出了出卖药泉⽔的告⽰。

⼈们为了治病,只好拿钱来买⽔喝。

后来,财主⼜想出了坏主意,他为了卖更多的钱,便和县官⼀起决定把泉眼开⼤,让⽔流得多⼀些。

这天,财主和县官带⼈到药泉⼭,叮叮哨哨凿起泉眼来。

忽然,“轰”的⼀声响,⼭⽯塌了下来,两块⼤⽯头不偏不歪,正砸在财主和县官的瞎袋上,把他们砸死了。

打这以后,泉⽔就失去了那神奇的治病效⼒,不过仍然是⼜清⼜甜。

2.中国民间故事:蓝⾊的伞 后街有家⼩⼩的伞店,伞店⽼板是个很勤劳的⼈,他常常从早到晚不停地替⼈修伞。

⼀天,当伞店⽼板去集市买东西时,遇见了⼀个穿着浅蓝⾊⾐服的⼩⼥孩,她站在⾬中。

好⼼的伞店⽼板见⼩⼥孩没有⾬伞,就决定为⼩⼥孩做⼀把漂亮的⾬伞。

在集市上,⼩⼥孩挑选了⼀块浅蓝⾊的布料。

这⼀块布料价格不菲,伞店⽼板⽤完了所有的钱,但他相信⽤这块布料能做⼀把好伞。

回到家,伞店⽼板⼀夜没睡。

他⽤这块布料精⼼制作了⼀把浅蓝⾊的⾬伞,送给了⼩⼥孩。

从那以后,伞店的⽣意越来越好,⼈们争着请伞店⽼板为他们制作浅蓝⾊的⾬伞。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第一章民间文学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有四个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表演性。

口头性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其含义主要有三点:一是口头创作,二是口头流传,三是口头保存、可以说民间文学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文学、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低,有很大比例的劳动者是不识字的,造成口头创作的发达局面、第二,民间文学具有口头性还在于,它的创作和表演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民间文学的传统艺术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口头性造成的、把握口头性是理解民间文学艺术特色的一把钥匙、群体性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形成方式上,民间文学是民众群体创作,群体传播,群体加工,群体保存的、第二,在内容上,民间文学反映特定群体的生活,思想,感情,观念等、第三,民间文学集中体现特定群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众人智慧和才艺的结晶、传承性指民间文学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内容上的传承性,如一个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标准,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都有其主流倾向和较强的稳定性,不会骤然发生根本,彻底的变化,这使民间文学有一些常见的主题和人物类型、第二,指民间文学长期以来惯用的艺术形式,包括情节构造,讲述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都有相对稳定的传统形式,成为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

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产生变异性的原因,首先在于民间文学的存活方式是口传心记,没有固定的文字形式,它所经过的每一个人既是传播者,也是再创作者,这使作品必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第二,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主要是时代,地域,民族等因素的不同,会使作品有显著的差异,造成作品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第三,作品在某一社群的流传过程中,传播者的个人因素和在场听众的反应也会造成表述语言,情节构成等方面的变异。

_汉语言文学_民间文学概论试题2006

_汉语言文学_民间文学概论试题2006

一、复习重点和难点绪论: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的范围。

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第二章:中国古代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第三章:神话的含义、历史上的主要神话学派及其对神话的解释、神话的种类及其代表作品第四章:传说界说、传说的种类与思想内容、四大传说第五章:民间故事的界定、故事的特点、提出AT分类法的人物及其著作、故事的价值、童话、生活故事、寓言、笑话第六章:民间歌谣的含义、民间歌谣的起源与演进、民歌的思想内容与分类、六类民歌的名称与定义、民歌的形式与分类第七章:本章重点掌握史诗的特征与三大英雄史诗第八章:民间叙事长诗的概念、特点与类别、中国民间叙事长诗概况、《哭嫁歌》作品分析第九章:谚语、谜语、歇后语第十章:民间说唱概说、评书、快书与快板、相声第十一章:什么是民间小戏、民间小戏的类型、民间小戏的源流。

二、练习题1.关于杨家将与契丹人作战的传说可归为()。

A.农民起义传说B.起义英雄传说C.反抗外来侵略传说D.革命历史事件传说2.1846年,发明了“Folklore(民俗)”一词的英国考古学家名叫()。

A.阿兰·邓迪斯B.威廉·汤姆斯C.马林诺夫斯基D.斯密斯·汤普森3.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它长()。

A.10多万行B.50万行以上C.20余万行D.30万行以上4.鬼故事属于()。

A.魔法故事B.变形故事C.动物故事D.生活故事5.河北农村流传的表述农民传统婚姻观念的谚语“休前妻,毁稚苗,后悔到老”,在内容的类型上可归为()。

A.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B.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C.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D.其它6.民间文学在民俗学的学科体系中属于()。

A.精神民俗B.社会民俗C.物质民俗D.语言民俗7.段成式《酉阳杂俎》是一个笔记体作品集,记录了大量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复习题

民间文学复习题

民间文学复习题民间文学第一章绪论一、学习民间文学的意义1.了解世界性的文化现象类同性(泥巴造人神话、洪水神话、天鹅型故事)2.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以口头、行为存在3有助于我们开发创新文化和提高创新素质二、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由定义:1把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区别开来,前者是个人创作,后者是集体创作2创作方式是口头创作和传承,不需要依赖文字,所以是口语化的、方言化的3是民众传承的一种生活文化三、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的区别1、民间文学不等于通俗文学,但通俗性是民间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2、吸取民间文学素材重新改编和再创作的属于作家文学。

四、民间文学的价值实用性审美性科学价值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存在的四大基石)一、集体性(p19)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征1、集体性的三种形态:a集体情境中的集体创作集体劳动、纤夫拉纤号子、信天游b个人创作出作品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孟姜女的传说互文性: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改编c个人创作,集体流传2、民间文学集体性的意义a往往是一个民族集体意识的载体,民间文学具有释放潜意识的功能b反映了民族的某些共同心理结构二、口头性(p23)1、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活态的、活在民众口头上的作品2、帕里·洛德口头程式理论和理查德·鲍曼的表演理论a口头程式理论以史诗为对象,细致讨论了口头传唱史诗的规律,认为口头程式对于史诗创作和传承具有突出价值,“在口头史诗中,学习通过口头——听觉来完成,作品在口头现场创编中完成,并通过口头——听觉渠道即时完成传播,这几个方面是彼此交融的,他们构成了同一过程中的不同侧面。

民间文学复习

民间文学复习

民间文学复习民间文学复习绪论关键概念1、民间文学: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表演的文学样式。

2、田野调查法:民俗学工作者包括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它是社会调查的一种,是民俗学领域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方法。

3、采风:用一天到几天的时间到民间去采集民间文学作品,称为“采风”。

4、历史追溯法:在研究现代的民间文学现象时,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它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以获得对这种现象的更全面的认识。

5、共时比较法:在研究某个地方的一种民间文学现象时,将它与别的地方的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主讁特征、传承规律、演变情况等。

思考题1、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从根本上说,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艺现象,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这就是它的双重属性。

(一)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民间文学首先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其文艺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性。

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

(二)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对此,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着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于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属性来看,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2、民间文学有什么社会价值?同作家文学相比,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更具有多样性。

(1)民间文学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方式,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也是民众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化的手段。

(2)民间文学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

(3)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

(4)民间文学是了解民情民风的有效途径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民间故事(重点)
一、民间故事的含义。

民间故事是广大民众创作并传承的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以及民众理想愿望的口头文学作品。

二、民间故事的特征。

❶内容特征:
若按故事的发展脉络来看,民间故事的内容具有以下特征:
①在人类社会早期形成并传承下来的故事,内容多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在古老的故事继续流传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表现阶级社会矛盾
冲突的故事。

③大量故事直接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一种立足于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幻想和虚构,
对纷纭繁复的世间生活、人生百态,进行了全景式勾描。

❷艺术特征:
①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多是泛指的,故事的时间、地点也多是模糊含混的。

②民间故事的人物设置与情节结构具有程式化特点。

③民间故事的情节构思具有类同性特点,形象塑造多体现“二元对立”的美学原则。

三、民间故事分类方法。

目前,我国民间文艺学界比较通用的一种简要的分类方法是将故事划分为四个大的门类: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

❶幻想故事:
幻想故事又称“童话”、“神奇故事”、“魔法故事”等。

这类故事的幻想色彩十分浓厚,是以丰富的想象及虚构为手段,来表现人类的生活和理想愿望的故事。

❷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又称“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

这类故事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而展开的叙事,是对民间观念与意识及社会底层生活的一种形象化叙述,表面上其现实性较强,幻想性较少或看似没有幻想,而实则仍带有一定的想象与虚构。

❸民间笑话:
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

它通过辛辣的讽刺和机趣的调侃,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画龙点睛地凸显出民众的智慧和才干,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❹民间寓言:
民间寓言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四、民间故事的价值。

❶文化价值:
①民间故事作为民众心理结构的一种物化形态,向我们真实地展示了特定历史阶段民众
的生活风貌及心路历程。

②民间故事内容包罗万象,涉猎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民族、民俗、哲学、宗教以及
天文、地理、气象、生态、生物等各个领域。

这部浩大的人类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具有多重文化的复合形态。

❷教育价值:
民间故事的内容切近民众的日常生活,形式又为人们喜闻乐见,因而它自然成为民众进行自我教育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教科书。

❸心理补偿价值:
民间故事在讲述和听取的过程中,在人们的心理上可以形成一种审美的愉悦之感,对民众具有一种心理补偿的价值。

五、综合应用:运用本章所学有关民间故事的基本知识具体分析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