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衡水重点中学同步精讲精练(数学必修5)第一章 章末测试题(B)
《高考调研》衡水重点中学同步精讲练数学数学详解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2
第三章
3.2 3.2.2
高考调研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2
探究3
对于复数运算,除了应用四则运算法则之外,对于
一些简单算式要知道其结果,这样起点高,方便计算,达到迅 1+i 1 速简捷、少出错的效果.比如(1± i)2=± 2i, i =-i, =i, 1-i 1-i a+bi 1 3 1 3 =-i, =b-ai,(- ± i)3=1,( ± i)3=-1,等 i 2 2 2 2 1+i 等.
第16页
第三章
3.2 3.2.2
高考调研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2
【解析】
i1-i 1+i 1 1 i 因为z= = = = + i,所以 1+i 1+i1-i 1+1 2 2
1 1 对应点(2,2)在第一象限.故选A.
【答案】 A
第17页
第三章
3.2 3.2.2
高考调研
题型二 共轭复数
) 要点2 设z=a+bi,那么z的共轭复数 z = a-bi(a,b∈R.
第 5页
第三章
3.2 3.2.2
高考调研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2
1.复数乘法满足怎样的运算律?
答:①z1· z2=z2· z1;②(z1· z2)· z3=z1· (z2· z3);③z1(z2+z3)=z1· z2 +z1· z3
复数的乘方
1+i7 1-i7 3-4i2+2i3 (1) + - ; 1-i 1+i 4+3i 2+2i 3 1 (2)(- 2 -2i)12+( )8. 1- 3i
第24页
第三章
3.2 3.2.2
高考调研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2
《高考调研》衡水重点中学同步精讲练数学数学1-2课件1-1
第14页
第一章
1.1
高考调研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2
授 人 以 渔
第15页
第一章
1.1
高考调研
题型一 概念辨析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2
例1 在下列各组量中:①正方体的体积与棱长;②一块农 田的水稻产量与施肥量;③人的身高与年龄;④家庭的支出与 收入;⑤某户家庭的用电量与电价.其中量与量之间是相关关 系的是( ) B.③④ D.②③④
0.2
2.6 -0.4 -2.4 -4.4
5
所以 (yi- yi) =0.3, (yi- y )2=53.2.
i=1 i=1
第34页
第一章
1.1
高考调研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2
i=1
yi-yi2
5
5
∧
R2=1-
≈0.994.
i=1
yi- y 2
因为R2≈0.994,所以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
【答案】
第17页
D
第一章 1.1
高考调研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2
探究1 (1)相关关系是指当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的取 值带有一定随机性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应注意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它和函数关系不 同. 判断两个变量是否具有相关关系,应先看它们是否有关, 再看这种关系是否是确定的函数关系.
第18页
第一章
1.1
高考调研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1-2
思考题1
有下列说法:
①线性回归分析就是由样本点去寻找一条直线,使之贴近 这些样本点的数学方法; ②利用样本点的散点图可以直观判断两个变量的关系是否 可以用线性关系表示; ③通过回归方程 y=bx+a,可以估计和观测变量的取值和变 化趋势;
高考调研衡水重点中学同步精讲精练数学必修52 4 1
要点 1 等比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二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比 等于
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要点 2 通项公式
(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qn-1 . (2)公式的推广: an=am· qn-m .
第4页
第二章 2.4 第一课时
高考调研
新课标 A版 ·数学 ·必修5
高考调研
新课标 A版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 列
第1页
第二章 数 列
高考调研
新课标 A版 ·数学 ·必修5
2.4 等比数列(第一课时 ) 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第2页
第二章 数 列
高考调研
新课标 A版 ·数学 ·必修5
授人以渔
课后巩固
课时作业
第3页
第二章 2.4 第一课时
高考调研
新课标 A版 ·数学 ·必修5
要点 3 等比中项
(1)定义:如果在 a 与 b 中间插入一个数 G,使 a,G,b 成 为 等比数列 ,那么 G 叫做 a 与 b 的等比中项.
(2)关系式: G2=ab,即 G= ± ab .
第5页
第二章 2.4 第一课时
高考调研
新课标 A版 ·数学 ·必修5
1.等比数列中是否有等于 0 的项?公比是否能为 0? 答:没有;不能.
??a
?
??a
1+a 3=5, 1a 3=4,
解得 a1=1,a3=4 或 a1=4,a3=1.
当 a1=1 时,q=2;当 a1=4 时,q=12.
故 a n=2n-1 或 a n=23-n.
第20页
第二章 2.4 第一课时
高考调研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五调考试试卷文(含解析)
数学(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个小题 , 每题 5 分 , 共 60 分 .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则()A. B. C. D.【答案】 A【分析】【剖析】求出会合 B 对应不等式的解集,而后求其与会合 A 的交集即可 .【详解】由于, 又,所以.应选 A.【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交集的运算,属于基础题型.2. 知足(是虚数单位)的复数()A. B. C. D.【答案】 A【分析】【剖析】将原式子变形为,再由复数的除法运算获得结果 .【详解】∵,∴,即,应选 A.【点睛】这个题目考察了复数的除法运算,复数的常考内容有:z= a+ bi(a ,b∈R)与复平面上的点 Z(a , b) 、平面向量都可成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此中 O是坐标原点 ) ;复平面内,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虚轴上的点除原点外都表示纯虚数.波及到共轭复数的观点,一般地,当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复数z 的共轭复数记作.3.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若,,成等比数列,则等于().A. B. C. D.【答案】 D【分析】剖析:利用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 a1, a3,a4成等比数列,求出a1,即可求出a2详解::∵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 a1, a3,a4成等比数列,∴( a1+4)2=a1(a1+6),∴a1=-8,∴a2=-6.应选 D.点睛:此题考察等比数列的性质,考察等差数列的通项,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4. 某教育局为认识“跑团”每个月跑步的均匀里程,采集并整理了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11 月时期“跑团”每个月跑步的均匀里程(单位:公里)的数据,绘制了下边的折线图.依据折线图,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 月跑步均匀里程的中位数为 6 月份对应的里程数B. 月跑步均匀里程逐月增添C. 月跑步均匀里程顶峰期大概在8、 9 月D. 1 月至 5 月的月跑步均匀里程相对于 6 月至 11 月,颠簸性更小,变化比较安稳【答案】 D【分析】由折线图知,月跑步均匀里程的中位数为 5 月份对应的里程数;月跑步均匀里程不是逐月增添的;月跑步均匀里程顶峰期大概在9,l 0 月份,故A,B, C错.此题选择 D选项.5.在直角坐标系 xOy中,角α的始边为 x 轴的非负半轴,其终边上的一点 P的坐标为(此中),则A. B.C. D.【答案】 C【分析】【剖析】依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再由余弦的倍角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可知角中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且,则,因此,又由,应选 C.【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了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此中解答中依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的值,再由余弦的倍角公式求解是解答的重点,侧重考察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6.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作圆的切线,交双曲线右支于点,若,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A. B. C. D.【答案】 A【分析】【剖析】作OA⊥于点A,于点B,可得,,,联合双曲线定义可得从而获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详解】如图,作OA⊥于点A,于点B,∵与圆相切,∴,,又点 M在双曲线上,∴整理,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应选: A【点睛】此题考察了双曲线渐近线方程的求法,解题重点成立对于a, b 的方程,充足利用平面几何性质,属于中档题.7.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数目单位为,它的体积是()A. B. C. D.【答案】 C【分析】【剖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依据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如下图,三视图复原成直观图为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应选 C.【点睛】此题考察由三视图求几何体体积,解答此类问题的重点是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几何尺寸 .8. 如图,已知三棱柱的各条棱长都相等,且底面,是侧棱的中点,则异面直线和所成的角为()A. B. C. D.【答案】 A【分析】【剖析】由题意设棱长为a,补正三棱柱ABC-A2B2C2,结构直角三角形A2BM,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M,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2M,从而求解.【详解】设棱长为 a ,补正三棱柱 ABC-A 2B 2C 2(如图).2 1与 BM 所成的角,平移 AB 1 至 A 2B ,连结 A 2M ,∠ MBA 即为 AB在△A 2BM 中,.应选: A .【点睛】 此题主要考察了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和勾股定理的应用, 计算比较复杂, 要认真的做.9.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点 为 所在平面上一动点,且知足, 求的取值范围A.B.C.D.【答案】 D【分析】【剖析】成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用坐标表示向量, 用参数方程表示点P 的坐标,从而求出的取值范围.【详解】依据题意,成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则 A ( 0, 2), B ( 2, 0), C (0, 0),由| |=1 知,点 P 在以 B 为圆心,半径为 1 的圆上,设 P(2+cosθ, sin θ),θ∈ [0 ,2π);则 =(cosθ, sin θ),又 + =(2, 2);∴?(+ )=2cosθ+2sin θ=2 sin (θ+ ),当θ+ = ,即θ=时,?(+ )获得最大值 2 ,当θ+ = ,即θ=时,?(+ )获得最小值﹣ 2 ,∴?(+ )的取值范围是 [ ﹣ 2 , 2 ] .应选: D.【点睛】此题考察了平面向量的数目积与应用问题,是中档题.向量的两个作用:①载体作用:重点是利用向量的意义、作用脱去“向量外套”,转变为我们熟习的数学识题;②工具作用:利用向量可解决一些垂直、平行、夹角与距离问题.10. 如图,平面四边形中,,,,将其沿对角线折成四周体,使平面平面,若四周体的极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 B. C. D.【答案】 A【分析】【剖析】设 BC的中点是E,连结 DE,由四周体A′-BCD 的特点可知,DE即为球体的半径.【详解】设BC的中点是E,连结 DE,A′E,由于 AB= AD= 1, BD=由勾股定理得: BA⊥AD又由于 BD⊥CD,即三角形BCD为直角三角形因此 DE为球体的半径应选 A【点睛】求解球体的表面积、体积的问题,其本质是求球体的半径,解题的重点是结构对于球体半径R的方程式,结构常用的方法是结构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成立对于半径R 的方程.11. 已知抛物线线与圆:交于的焦点为两点.若,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则直线的斜率为两点,且直A. B.C. D.【答案】 C【分析】【剖析】由题意得圆心即为抛物线的焦点,故直线过圆心,于是为圆的直径,因此.设直线,将其代入抛物线方程消去x 获得对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而后依据弦长公式可得,于是获得.【详解】由题设可得圆的方程为,故圆心为,为抛物线的焦点,因此因此.设直线, 代入得,设直线则l 与抛物线C的交点坐标为,,则,因此,解得.应选 C.【点睛】( 1)此题考察直线和抛物线的地点关系、圆的方程、弦长的计算,意在考察剖析推理和计算能力.(2)弦长公式对有斜率的直线才能使用,此时公式为率,是直线和椭圆的方程组消去化简后是的鉴别式.对于斜率不存在的直线,则弦长为,此中表示直线的斜中的系数,.12.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若函数恰有2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C. D.【答案】 B【分析】【剖析】将函数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由题意函数两函数恰有与2 个零点转变为两函数与有两不一样交点,作出函数图恰有 2 个零点,即是方程有两不等实根,即是有两不同交点,作出函数图像如下图,易适当时,有两交点,即函数恰有2个零点.应选【点睛】此题主要考察数形联合思想办理函数零点问题,只要将函数有零点转变为两函数有交点的问题来办理,作出函数图像,即可求出结果,属于中档试题.B.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某机构就当地居民的月收入检查了1 万人,并依据所得数据画出了样本频次散布直方图(如图)在. 为了深入检查,要从这 1 万人中按月收入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元)段应抽出____________________ 人.100 人,则月收入【答案】 25【分析】【剖析】利用频次散布直方图的纵坐标是频次除以组距,因此频次等于纵坐标乘以组距,求出段的频次,联合样本容量即可求出结果.【详解】由题意,月收入在(元)段的频次为,因此月收入在(元)段应抽出的人数是.【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分层抽样,属于基础题型.14.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则的面积等于 __________.【答案】【分析】【剖析】先由正弦定理得a=b,而后由余弦定理求得【详解】a、 b,在用面积公式求得的面积 .化解得:即: A=B又解得: a=b=【点睛】此题考察了正、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解题中主要利用正、余弦定理对边角进行转变 .15. 已知函数,若对于的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分析】∵函数的定义域为,恒成立 ,即等价于,令,则,令,则在上恒成立,∴在上单一递加,故当时,,函数单一递减;当时,,函数单一递加,则,故,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察了函数的单一性、最值问题,考察导数的应用,是一道中档题;考察恒成立问题,正确分别参数是重点,也是常用的一种手段.经过分别参数可转变为或恒成立,即或即可,利用导数知识联合单一性求出或解;在该题中最大的难点是运用二次求导来求函数的最小值 .16. 如图,在正方体中,点是棱上的一个动点,平面交棱点.以下命题正确的为_____. 即得于①存在点,使得// 平面;②对于随意的点,平面平面;③存在点,使得平面;④对于随意的点,四棱锥的体积均不变.【答案】②④【分析】①为棱上的中点时,此时也为棱上的中点,此时;知足// 平面,∴①正确.②平面,∴不行能存在点,使得,∴②错误.③连结则平面,而平面,∴平面平面,成立,∴③正确.④四棱锥 B1-BED1F 的体积等于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1,∵不论在何点,三角形的面积为为定值,三棱锥的高,保持不变.三角形的面积为为定值,三棱锥的高为,保持不变.∴三棱锥和三棱锥体积为定值,即四棱锥的体积等于为定值,∴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70 分 .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求的值;中,角 A,B, C的对边分别为a, b, c,,,面积,求 b.【答案】 (1) (2)3【分析】【剖析】(1)化简,依据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即可求出的值2)由( 1)知,. 由,求得,再依据的面积,解得,最后由余弦定理可求出.【详解】( 1)故函数的最小正周期,解得.(2)由( 1)知,. 由,得().因此(). 又,因此.的面积,解得. 由余弦定理可得,因此.【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三角形等基础知识;考察运算求解能力,考察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联合思想,属于中档题.18. 等差数列的公差大于0,且是方程的两根,数列的前项的和为,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记, 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 1),;( 2)【分析】【剖析】(1)由已知条件得a3=5,a5=9,由此求出 a n=a5+( n-5 )d=2n-1 ;由,推导出 {b n} 是等比数列,,,由此求出.(2)由( 1)知,由此利用错位相减法能求出数列{c n} 的前 n 项和 T n【详解】( 1)∵是方程的两根,且数列的公差,∴,公差∴又当时,有1-当∴数列是等比数列,∴(2)由( 1)知∴T n=,①,②①- ②,得即【点睛】此题考察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考察数列的前 n 项和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错位相减法的合理运用.19. 如图,三棱柱中,平面,,.(1)求证:;(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答案】( 1)看法析;( 2)【分析】【剖析】(1) 先证从而可得(2) 由平面平面平面, 可得,从而可得可得是直线,再由四边形为正方形可得;与平面所成的角,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A,OB,即可得出.【详解】证明(1)平面,平面,又,即,,平面,平面,.,四边形为正方形,平面,又,又,平面,.(2)设由( 1)得是直线设,则,连结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 ,,在直线中,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点睛】此题主要考察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以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属于中档题型. 20.为提升衡水市的整体旅行服务质量,市旅行局举办了旅行知识比赛,参赛单位为本市内各旅行协会,参赛选手为持证导游. 现有来自甲旅行协会的导游 3 名,此中高级导游 2 名;乙旅行协会的导游 3 名,此中高级导游 1 名 . 从这 6 名导游中随机选择 2 人参加比赛 .(1)求选出的 2 名都是高级导游的概率;(2)为了进一步认识各旅行协会每年对当地经济收入的贡献状况,经多次统计获得,甲旅游协会对当地经济收入的贡献范围是(单位:万元),乙旅行协会对当地经济收入的贡献范围是(单位:万元),求甲旅行协会对当地经济收入的贡献不低于乙旅行协会对当地经济收入的贡献概率.【答案】( 1);( 2)【分析】【剖析】(1)用列举法求出基本领件数,即可计算所求的概率值;(2) 依据题意知,所求概率为几何概型问题,由几何概型计算公式即可求出结果.【详解】( 1)设来自甲旅行协会的 3 名导游为,此中为高级导游,来自乙旅行协会的 3 名导游为,此中为高级导游,从这 6 名导游中随机选择 2 人参加比赛,有以下基本状况:,,,,;;;;共 15 种,此中选出的 2 名都是高级导游的有,,,共 3种因此选出的 2 人都是高级导游的概率为.(2)依题意,设甲旅行协会对当地经济收入的贡献为(单位:万元),乙旅行协会对当地经济收入的贡献为(单位:万元),则且,则,属于几何概型问题作图,由图可知,,所求概率为.【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属于惯例题型.21. 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且椭圆上一点到其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直线:()与椭圆交于不一样两点,,且,若点满足,求的值.【答案】( 1);(2)的值为或.【分析】【剖析】(1)由已知求得,又由,由此能求出椭圆的方程;(2)由,得,由此利用根的鉴别式、韦达定理、中垂线的性质,联合已知,即可求出的值.【详解】( 1)由已知,得,又,∴,∴椭圆的方程为.(2)由得①∵直线与椭圆交于不一样两、,∴,得,点设,,∴.又由,得,解得.据题意知,点为线段的中垂线与直线的交点,设的中点为,则,,当时,,此时,线段的中垂线方程为,即.令,得.当时,,∴此时,线段中垂线方程为,即.令,得.综上所述,的值为或.【点睛】此题主要考察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地点关系的应用问题, 解答此类题目,往常利用的关系,确立椭圆(圆锥曲线)方程是基础,经过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圆锥曲线)方程的方程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获得“目标函数”的分析式,确立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此类问题易错点是复杂式子的变形能力不足,导致错漏百出,此题能较好的考察考生的逻辑思想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2. 已知函数,此中.(1) 试议论函数的单一性;(2) 若,且函数有两个零点,务实数的最小值.【答案】( 1)看法析;( 2) 2【分析】【剖析】⑴求出⑵等价于调性,研究零点问题【详解】 (1) ,分别议论的范围,求出单一性有两个零点,联合⑴中的结果求导后判断函数的单,则当时,,因此函数在上单一递加;当时,若,则,若,则因此函数在上单一递减,在上单一递加;综上可知,当时,函数在上单一递加;当时,函数在上单一递减,在上单一递加;(2) 函数有两个零点等价于有两个零点 .由(1) 可知,当时,函数在上单一递加,最多一个零点,不切合题意。
衡水重点中学同步精讲精练(数学必修5)2-1-1
思考题 1 下列数列哪些是有穷数列?哪些是无穷数列? 哪些是递增、递减数列?哪些是摆动数列?哪些是常数列?
(1)1,0.84,0.842,0.843,…; (2)2,4,6,8,10,…; (3)7,7,7,7,…; (4)13,19,217,811,…; (5)0,0,0,0,0,0; (6)0,-1,2,-3,4,-5,….
【解析】 (5)是有穷数列; (1)(2)(3)(4)(6)是无穷数列; (2)是递增数列; (1)(4)是递减数列; (6)是摆动数列; (3)(5)是常数列.
题型二 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 2 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12,34,78,1156,3312,…; (2)12,2,92,8,225,…; (3)0,1,0,1,0,1,…; (4)-1,32,-13,34,-15,36,…; (5)3,33,333,3 333,….
【解析】 (1)是无穷递减数列(1n>n+1 1). (2)是无穷递增数列(项随着序号的增加而增大). (3)是无穷数列,由于奇数项为正,偶数项为负,故为摆动数 列. (4)是有穷递增数列. (5)是无穷数列,也是摆动数列. (6)是无穷数列,且是常数列.
探究 1 数列的主要特征是有序性,观察数列的前 n 项的变 化规律,考查数列的项随序号的变化趋势、符号特征,是刻画数 列性质的重要方面.
1.{an}与 an 有何区别? 答:{an}表示一个数列,而 an 表示数列的第 n 项.
2.数列与数集有何区别?
答: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而数列中 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次 序对于数列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有几个不同的数,由于它们的排 列次序不同,构成的数列就不同.
(4)13,1,95,83,….
高考调研北师大版数学必修51-1-2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高考调研 ·北师大版 ·数学必修五
●思考题 2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2n-53,则此数列
为( )
A.递增数列
B.递减数列
C.摆动数列
D.常数列
【答案】 A
第16页
高考调研 ·北师大版 ·数学必修五
题型三 求数列的最大项 9n(n+1)
例 3 已知 an= 10n (n∈N*),试问数列{an}中有没有 最大项?如果有,求出这个最大项;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第14页
高考调研 ·北师大版 ·数学必修五
探究 2 函数的性质在数列中的应用: (1)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数列的项数和项类似于函数的定义域 和值域中的元素,通项公式类似于函数解析式. (2)可以利用研究函数的方法研究数列的相关性质,如单调 性,但要注意数列中定义域为从 1 开始的无穷正整数集或其一部 分组成的集合.
π 2π 3π B.sin 7 ,sin 7 ,sin 7 ,… C.-1,-12,-41,-18,… D.1, 2, 3,…, 21
第28页
高考调研 ·北师大版 ·数学必修五
答案 C 解析 D 是有穷数列,A 是递减数列,B 是摆动数列,故选 C.
第29页
高考调研 ·北师大版 ·数学必修五
4.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58+16n-n2,则( ) A.{an}是递增数列 B.{an}是递减数列 C.{an}先增后减,有最大值 D.{an}先减后增,有最小值
第32页
高考调研 ·北师大版 ·数学必修五
答案 3 解析 对于①,令 an=n(n+1 2)=1120,则 n=10,易知最 大项为第一项,①正确;对于②,an=kn-5 且 a8=11,则 k=2, an=2n-5,故 a17=34-5=29,②正确;对于③,an+1=an+3 得 到 an+1-an>0,故③正确.
《高考调研》衡水重点中学同步精讲精练(数学必修5)
A 为钝角 或直角
图形
a<bsi 关系式
nA
解个数 无解
a= bsinA 一解
bsinA a≥b a>b a≤b
<a<b 二解 一解 一解 无解
第35页
第一章 1.1 1.1.1 第一课时
高考调研
新课标A版 ·数学 ·必修5
思考题 3 (1)已知△ABC 中,a= 2,b= 3,B=60°,那
么角 A 等于( )
要点 2 三角形内的诱导公式
sin(A+B)= sinC ;cos(A+B)= -cosC ;
tan(A+B)= -tanC ;
sin(A+2 B)=
C cos 2
;cos(A+2 B)=
C sin2 ;
tan(A+2 B)=
C cot 2
.
第7页
第一章 1.1 1.1.1 第一课时
高考调研
新课标A版 ·数学 ·必修5
3 3× 2
3 2=
2 2.
第30页
第一章 1.1 1.1.1 第一课时
高考调研
新课标A版 ·数学 ·必修5
∴B=45°或 135°,但 B=135°时,135°+60°>180°,这与 A
+B<180°矛盾,∴B=45°.
(3)由正弦定理,得
sinB=bsianA=4×3
3 2=
2 3>1.
∴这样的角 B 不存在.
第10页
第一章 1.1 1.1.1 第一课时
高考调研
新课标A版 ·数学 ·必修5
2.在△ABC 中,由 sinA>sinB 一定能推出 A>B 吗?
答:能推出. ∵sianA=sibnB,又∵sinA>sinB, ∴a>b,根据大角对大边这一结论,得 A>B.
《高考调研》衡水重点中学同步精讲精练(数学必修5)1-2-1
例 3
新课标A版 ·数学 ·必修5
测量角度
某货船在索马里海域航行中遭海盗袭击,发出呼叫信
号, 我海军护航舰在 A 处获悉后, 立即测出该货船在方位角为 45° , 距离为 10 海里的 C 处,并测得货船正沿方位角为 105° 的方向, 以 10 海里/小时的速度向前行驶,我海军护航舰立即以 10 3 海 里/小时的速度前去营救,求护航舰的航向和靠近货船所需的时 间.
第19页
第一章
1.2
第一课时
高考调研
新课标A版 ·数学 ·必修5
【讲评】
求距离问题一般要注意:
(1)基线的选取要准确恰当(在测量上,我们根据测量需要适 当确定的线段叫做基线,如例中的 CD). (2)选定或创建的三角形要确定.
第20页
第一章
1.2
第一课时
高考调研
新课标A版 ·数学 ·必修5
探究 1
第22页
第一章
1.2
第一课时
高考调研
新课标A版 ·数学 ·必修5
【解析】 在△ACD 中,∠CAD=180° -∠ACD-∠ADC= 60° ,CD=6 000,∠ACD=45° . CDsin45° 根据正弦定理有 AD= = sin60° 2 CD, 3
同理, 在△BCD 中, ∠CBD=180° -∠BCD-∠BDC=135° , CD=6 000,∠BCD=30° . CDsin30° 2 根据正弦定理有 BD= sin135° = 2 CD. 又在△ABD 中,∠ADB=∠ADC+∠BDC=90° ,
1.2
第一课时
高考调研
新课标A版 ·数学 ·必修5
2.下表是测量高度的基本类型及方案,请你根据所给图形, 填写相应结论. 类别 点 B 与点 C、D 共线 点 B 与 C、D 不共线
《高考调研》衡水重点中学同步精讲精练数学必修5112 .ppt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2 余 弦 定 理
授人以渔 课后巩固 课时作业
要点 1 余弦定理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
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 a2=b2+c2-2bccosA,b2= a2+c2-2accosB , c2= a2+b2-2abcosC .
题型四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 4 在△ABC 中,cos2A2=b+ 2cc(a、b、c 分别为角 A、B、C 的对边),判断△ABC 的形状.
【解析】 方法一 在△ABC 中,∵cos2A2=b+ 2cc, ∴1+2cosA=2bc+12,∴cosA=bc. 又由余弦定理知 cosA=b2+2cb2c-a2, ∴b2+2cb2c-a2=bc,∴b2+c2-a2=2b2.∴a2+b2=c2. ∴△ABC 是以 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பைடு நூலகம்
探究 4 已知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式,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有两条思路:①化边为角,再进行三角恒等变换求出三个角之间 的关系式;②化角为边,再进行代数恒等变换求出三条边之间的 关系式.两种转化主要应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思考题 4 (1)在△ABC 中,a=2,b=3,c=4,能判断△ ABC 的形状吗?
(a+b)2-c2=3ab,a2+b2-c2+2ab=3ab. 即 a2+b2-c2=ab,由余弦定理,得 cosC=12. 而 0°<C<180°,∴C=60°. 又∵A=B,∴△ABC 为等边三角形.
课后巩固
1.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是 a,b,c,下列
等式不成立的是( ) A.a2=b2+c2-2bccosA C.cosA=b2+2cb2c-a2 答案 D
《高考调研》衡水重点中学同步精讲精练(数学必修5)1-1-2 (2).ppt
cos75°=cos(30°+45°)=cos30°cos45°-sin30°sin45°=
2 2(
23-12)
=14(
6-
2),所以 b2-2b(
6+
2)cos75°=b2-2b(
6+
1 2)·4(
6
- 2)=b2-2b=0,解得 b=2 或 0(舍去).故选 A.
课时作业(三)
∴a=3.
探究 2 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和一角,有两种解法.可比较两 种解法,从中体会各自的优点,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已思维的解题 规律和方法.方法一利用余弦定理列出关于 a 的等量关系建立方 程,运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 a 边的长,这样可免去判断取舍的麻 烦.方法二直接运用正弦定理,先求角再求边.
思考题 2 在△ABC 中,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6+ 4
2,
sin15°=sin(45°-30°)=
6- 4
2,
由余弦定理,得 c2=a2+b2-2abcosC=4+8-2 2×( 6+ 2)
=8-4 3.∴c= 6- 2.
又 b>a,∴B>A.∴A 为锐角.由正弦定理,得 sinA=acsinC=
2 6-
× 2
6- 4
2=12.∴A=30°.
方法二
方法二 (边化角) ∵A+B+C=180°,∴sinC=sin(A+B). 又∵2cosA·sinB=sinC, ∴2cosA·sinB=sinA·cosB+cosA·sinB. ∴sin(A-B)=0. 又∵A 与 B 均为△ABC 的内角,∴A=B. 又由(a+b+c)(a+b-c)=3ab,得
b、c,若 A=3π,a= 3,b=1,则 c 等于(
)
新课标版数学必修五(A版)单元卷1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第一章 章末测试卷(A)[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ABC 中,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 A .c =a 2+b 2-2abcosC B.a sinA =bsinB C .asinC =csinA D .cosB =a 2+c 2-b 22abc答案 D解析 很明显A ,B ,C 成立;由余弦定理得cosB =a 2+c 2-b 22ac ,所以D 不成立.2.已知锐角△ABC 的面积为33,BC =4,CA =3,则角C 的大小为( ) A .75° B .60° C .45° D .30° 答案 B解析 由S △ABC =33=12×3×4sinC ,得sinC =32,又角C 为锐角,故C =60°.3.已知△ABC 中,c =6,a =4,B =120°,则b 等于( ) A .76 B .219 C .27 D .27 答案 B解析 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cosB =76,所以b =219. 4.已知△ABC 中,a =4,b =43,A =30°,则B 等于( ) A .30° B .30°或150° C .60° D .60°或120° 答案 D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a sinA =b sinB .所以sinB =b a sinA =434sin30°=32.又a<b ,则A<B ,所以B=60°或120°.5.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a 2+ab +b 2,则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 ) A .135° B .120° C .60°D .90°解析a 2+ab +b 2>a ,a 2+ab +b 2>b ,则长为a 2+ab +b 2的边所对的角最大.由余弦定理,得cos α=a 2+b 2-(a 2+b 2+ab )2ab =-12,所以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120°.6.△ABC 的三内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设向量p =(a +c ,b),q =(b -a ,c -a),若p ∥q ,则角C 的大小为( ) A.π6 B.π3 C.π2 D.2π3答案 B解析 由p ∥q ,得(a +c)(c -a)=b(b -a),则b 2+a 2-c 2=ab.由余弦定理,得cosC =a 2+b 2-c 22ab=12,所以C =π3. 7.在△ABC 中,已知a =2bcosC ,那么△ABC 的内角B ,C 之间的关系是( ) A .B>C B .B =C C .B<C D .关系不确定答案 B8.在△ABC 中,B =60°,b 2=ac ,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不等边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答案 B9.在△ABC 中,cosAcosB>sinAsinB ,则△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答案 C10.在△ABC 中,已知sinB =1,b =3,则此三角形( ) A .无解 B .只有一解 C .有两解 D .解的个数不确定 答案 D11.在△ABC 中,若A<B<C ,b =10,且a +c =2b ,C =2A ,则a 与c 的值分别为( ) A .8,10 B .10,10 C .8,12D .12,8解析 ∵C =2A ,∴sinC =sin2A =2sinA ·cosA. 由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可得c =2a·100+c 2-a 22×10c,将a =20-c 代入上式整理,得c 2-22c +120=0,解得c =10(舍去)或c =12,∴a =8. 12.在△ABC 中,已知b 2-bc -2c 2=0,a =6,cosA =78,则△ABC 的面积S 为( )A.152B.15C.8155D .6 3答案 A解析 由b 2-bc -2c 2=0,b 2-c 2=c 2+bc , 即b -c =c ,b =2c.cosA =b 2+c 2-a 22bc =4c 2+c 2-64c 2=78,得c 2=4,c =2,b =4.又sinA =158, ∴S =12bcsinA =12×2×4×158=152.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在△ABC 中,A =30°,C =105°,b =8,则a =________. 答案 4 2解析 B =180°-30°-105°=45°,由正弦定理,得a =sinA sinB b =sin30°sin45°×8=4 2. 14.在△ABC 中,已知BC =8,AC =5,三角形面积为12,则cos2C =________. 答案725解析 由题意得S △ABC =12·AC ·BC ·sinC =12,即12×8×5×sinC =12,则sinC =35. cos2C =1-2sin 2C =1-2×⎝⎛⎭⎫352=725.15.甲、乙两楼相距20 m ,从乙楼底望甲楼顶的仰角为60°,从甲楼顶望乙楼顶的俯角为30°,则甲楼高为________m ,乙楼高为________m. 答案 2034033解析 如图所示,甲楼高为AB ,乙楼高为CD ,AC =20 m.则在△ABC 中,∠BAC =90°,AC =20(m),所以AB =ACtan60°=203(m),在△BCD 中,BC =40(m),∠BCD =90°-60°=30°,∠CBD =90°-30°-30°=30°,则∠BDC =180°-30°-30°=120°.由正弦定理,得BC sin ∠BDC =CD sin ∠CBD ,所以CD =sin ∠CBD sin ∠BDC BC =4033.16.在△ABC 中,D 为边BC 上一点,BD =12DC ,∠ADB =120°,AD =2.若△ADC 的面积为3-3,则∠BAC =________. 答案 60°解析 由∠ADB =120°,知∠ADC =60°.又因为AD =2,所以S △ADC =12AD ·DCsin60°=3- 3.所以DC =2(3-1).又因为BD =12DC ,所以BD =3-1.过A 点作AE ⊥BC 于E 点, 则S △ADC =12DC ·AE =3-3,所以AE = 3.又在直角三角形AED 中,DE =1, 所以BE = 3.在直角三角形ABE 中,BE =AE , 所以△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BC =45°. 在直角三角形AEC 中,EC =23-3, 所以tan ∠ACE =AE EC =323-3=2+ 3.所以∠ACE =75°,所以∠BAC =180°-75°-45°=6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个内角,且其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osBcosC -sinBsinC =12.(1)求A ;(2)若a =23,b +c =4,求△ABC 的面积. 解析 (1)∵cosBcosC -sinBsinC =12,∴cos(B +C)=12.∵A +B +C =π,∴cos(π-A)=12.∴cosA =-12.又∵0<A<π,∴A =2π3.(2)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cosA. 则(23)2=(b +c)2-2bc -2bc·cos2π3. ∴12=16-2bc -2bc·⎝⎛⎭⎫-12.∴bc =4. ∴S △ABC =12bc ·sinA =12×4×32= 3.18.(12分)在△ABC 中,∠B =45°,AC =10,cosC =255.(1)求BC 边的长;(2)记AB 的中点为D ,求中线CD 的长. 解析 (1)由cosC =255,得sinC =55.sinA =sin(180°-45°-C)=22(cosC +sinC)=31010. 由正弦定理,知BC =AC sinB ·sinA =1022×31010=3 2. (2)AB =AC sinB ·sinC =1022×55=2.BD =12AB =1.由余弦定理,知CD =BD 2+BC 2-2BD·BC·cosB =1+18-2×1×32×22=13.19.(12分)在△ABC 中,C -A =π2,sinB =13.(1)求sinA 的值;(2)设AC =6,求△ABC 的面积.解析 (1)由C -A =π2和A +B +C =π,得2A =π2-B ,0<A<π4.故cos2A =sinB ,即1-2sin 2A =13,sinA =33.(2)由(1)得cosA =63. 又由正弦定理,得BC sinA =AC sinB ,BC =sinAsinB ·AC =3 2.所以S △ABC =12AC ·BC ·sinC =12AC ·BC ·cosA =3 2.20.(12分)已知△ABC 顶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A(3,4),B(0,0),C(c ,0). (1)若c =5,求sinA 的值;(2)若∠A 是钝角,求c 的取值范围. 解析 (1)方法一:∵A(3,4),B(0,0), ∴|AB|=5,sinB =45.当c =5时,|BC|=5,|AC|=(5-3)2+(0-4)2=2 5.根据正弦定理,得|BC|sinA =|AC|sinB ⇒sinA =|BC||AC|·sinB =255. 方法二:∵A(3,4),B(0,0),∴|AB|=5. 当c =5时,|BC|=5,|AC|=(5-3)2+(0-4)2=2 5. 根据余弦定理,得cosA =|AB|2+|AC|2-|BC|22|AB||AC|=55.sinA =1-cos 2A =255.(2)已知△ABC 顶点坐标为A(3,4),B(0,0),C(c ,0), 根据余弦定理,得cosA =|AB|2+|AC|2-|BC|22|AB||AC|.若∠A 是钝角,则cosA<0⇒|AB|2+|AC|2-|BC|2<0,即52+[(c -3)2+42]-c 2=50-6c<0,解得c>253.21.(12分)如图,A ,B ,C ,D 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内,B ,D 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测量船于水面A 处测得B 点和D 点的仰角分别为75°,30°,于水面C 处测得B 点和D 点的仰角均为60 °,AC =0.1 km.试探究图中B ,D 间距离与另外两点间距离哪个相等,然后求B ,D 间的距离(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km ,2≈1.414,6≈2.449).解析 在△ADC 中,∠DAC =30°,∠ADC =60°-∠DAC =30°, 所以CD =AC =0.1.又∠BCD =180°-60°-60°=60°, 故CB 是△CAD 底边AD 的中垂线,所以BD =BA. 在△ABC 中,AB sin ∠BCA =ACsin ∠ABC,即AB =ACsin60°sin15°=32+620,因此,BD =32+620≈0.33 (km).故B ,D 间的距离约为0.33 km.22.(12分)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a ,b ,c 满足cosB cosC +b c =2ac .(1)求角C 的大小;(2)若边长c =3,求a +2b 的最大值.解析 (1)因为cosB cosC +b c =2ac,故cosBsinC +sinBcosC =2sinAcosC.也即sinA =2sinAcosC ,又sinA ≠0,所以cosC =12.又C ∈(0,π),故C =π3.(2)a +2b =c sinC (sinA +2sinB)=2[sin(B +C)+2sinB]=2⎣⎡⎦⎤12sinB +32cosB +2sinB =5sinB +3cosB ,令cos φ=528,sin φ=328,则a +2b =28sin(B +φ),当B +φ=π2时,(a +2b)max =28=27.。
度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必修5
衡水中学08—0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2页,第Ⅱ卷共4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 设M={y︱y=2x +1,xR ∈} N={y︱y=x+1,xR ∈},则M∩N=( )A .{(0,1),(1,2)}B .{(0,1)}C . {(1,2)}D .),1[+∞ 2. 已知a,b,c,d 成等比数列,则a+b,b+c,c+d ( )A .成等比数列B .成等差数列C .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D .既可能成等差数列又可能成等比数列3. 已知命题A :1=x 是方程022=+-c bx ax 的一个根, 命题B :a,b,c 成等差数列。
则A 是B 的什么条件 ( )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 D .非充分非必要4. 在3600- 间与35-终边相同的角是 ( )A . 325B . 125-C . 35D .235 5. 已知k180cot -=,则80sin 的值等于 ( ) A.21kk + B. 21kk +-C.kk21+ D. kk21+-6. 函数]2,3[,12)(2-∈+--=x x xx f ,则)(x f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 A .]1,(--∞ B .[-1,2] C .[-3,-1] D .[-3,1] 7. 若21<<a ,则函数1)2(log )(-+=x x f a 的图像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8. 已知 2))(()(---=b x a x x f ,m 、n 是方程0)(=x f 的两根,且a<b,m<n,则实数a ,b,m ,n 的大小关系是 ( ) A. m<a<b<n B. a<m<n<b C. a<m<b<n D. m<n<a<b 9. 要得到函数xy 213-=的图像,只需将函数xy )91(=的图像 ( )A .向左平移1个单位B .向右平移一个单位C .向左平移21个单位 D .向右平移21个单位 10. 已知函数)(x f 在),0[+∞上是增函数,|)(|)(x f x g -=,若)1()(lg g x g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0,101(B .)10,0(C .),10(+∞D .),10()101,0(+∞ 11. 已知n a n ++++=.....321,则数列⎭⎬⎫⎩⎨⎧n a 1的前5项和为( ) A .35 B .58 C .65 D .5412. 设数集M={},31|{},43|n x n x N m x m x ≤≤-=+≤≤且M,N 都是集合{}10|≤≤x x 的子集. 如果把b-a 叫做集合{}|b x a x ≤≤的“长度”,,那么集合N M 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 ) A.31 B. 32 C. 121 D. 127.卷Ⅱ(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2020年衡水市高中必修五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2020年衡水市高中必修五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数列121,,,4a a 成等差数列,1231,,,,4b b b 成等比数列,则212a ab -的值是 ( ) A .12B .12-C .12或12-D .142.若正实数x ,y 满足141x y +=,且234y x a a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4-B .()1,4-C .[]4,1-D .()4,1-3.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70a >,390a a +<,则{}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为( ) A .4SB .5SC .6SD .7S4.若正项递增等比数列{}n a 满足()()()243510a a a a R λλ+-+-=∈,则89a a λ+的最小值为( ) A .94-B .94C .274D .274-5.若直线()100,0ax by a b ++=>>把圆()()224116x y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122a b+的最小值为( ) A .10B .8C .5D .46.已知数列{}n a的首项110,1n n a a a +==+,则20a =( ) A .99B .101C .399D .4017.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112n n a S a +=,=, 则n S =( )A .12n -B .13()2n -C .12()3n - D .112n - 8.数列{}n a 中,对于任意,m n N *∈,恒有m n m n a a a +=+,若118a =,则7a 等于( ) A .712 B .714 C .74D .789.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sin (12cos )2sin cos cos sin B C A C A C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2a b =B .2b a =C .2A B =D .2B A =10.已知正项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3,若229m n a a a =,则212m n+的最小值等于( )A .1B .12C .34D .3211.已知变量x , y 满足约束条件13230x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小值为( )A .1B .2C .3D .612.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50{03x y x y x -+≥+≥≤,则24z x y =+的最小值是( )A .6-B .5C .10D .10-二、填空题13.数列{}n a 满足11,a =前n 项和为n S ,且*2(2,)n n S a n n N =≥∈,则{}n a 的通项公式n a =____;14.在等差数列{}n a 中,首项13a =,公差2d =,若某学生对其中连续10项进行求和,在遗漏掉一项的情况下,求得余下9项的和为185,则此连续10项的和为 . 15.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1,3,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6.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41y x y x y ≤+≥-≤,则3z x y =+的最小值为_____.17.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10S =,105S =-,则公差d =(___). 18.已知0,0a b >>,且20a b +=,则lg lg a b +的最大值为_____. 19.若log 41,a b =-则+a 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20.已知()()0f x kx k =>,若正数a 、b 满足()()()()f a f b f a f b +=,且4a b f f k k ⎛⎫⎛⎫+ ⎪ ⎪⎝⎭⎝⎭的最小值为1,则实数k 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21.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 ,B ,C的对边,且sin cos 20A a B a --=.(Ⅰ)求B 的大小;(Ⅱ)若b =ABC ∆的面积为2,求a c +的值. 22.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且2222cos cos b c a ac C c A +-=+.(1)求A ;(2)在ABC ∆中,3BC =D 为边AC 的中点,E 为AB 边上一点,且DE AC ⊥,6DE =,求ABC ∆的面积. 23.已知000a b c >,>,>,函数().f x a x x b c =-+++ (1)当1a b c ===时,求不等式()3f x >的解集; (2)当()f x 的最小值为3时,求111a b c++的最小值. 24.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54,12,16n S a a S +==. (1)求{}n a 的通项公式; (2)数列{}n b 满足141n n n b T S =-,为数列{}n b 的前n 项和,是否存在正整数m ,()1k m k <<,使得23k m T T =?若存在,求出m ,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已知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a 1>0,a 8﹣a 4﹣a 3=1,a 4是a 1和a 13的等比中项.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 .有1211134n S S S +++<L L . 26.已知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485S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1)}n n a -的前n 项和n T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由题意可知:数列1,a 1,a 2,4成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 , 则4=1+3d ,解得d =1, ∴a 1=1+2=2,a 2=1+2d =3.∵数列1,b 1,b 2,b 3,4成等比数列,设公比为q , 则4=q 4,解得q 2=2, ∴b 2=q 2=2.则21221122a ab --==. 本题选择A 选项.2.B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1444y y x x x y ⎛⎫⎛⎫+=++ ⎪ ⎪⎝⎭⎝⎭,结合基本不等式可求得44yx +≥,从而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解不等式求得结果. 【详解】 由题意知:1442444y y x yx x x y y x⎛⎫⎛⎫+=++=++ ⎪ ⎪⎝⎭⎝⎭ 0x Q >,0y > 40x y ∴>,04yx>424x y y x ∴+≥=(当且仅当44x y y x =,即4x y =时取等号) 44yx ∴+≥ 234a a ∴-<,解得:()1,4a ∈- 本题正确选项:B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和的最小值问题,关键是配凑出符合基本不等式的形式,从而求得最值.3.C解析:C 【解析】先通过数列性质判断60a <,再通过数列的正负判断n S 的最小值. 【详解】∵等差数列{}n a 中,390a a +<,∴39620a a a +=<,即60a <.又70a >,∴{}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为6S .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和的最小值,将n S 的最小值转化为{}n a 的正负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 【解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q >1),1+(a 2-a 4)+λ(a 3-a 5)=0,可得λ=24531a a a a +--则a 8+λa 9=a 8+666929498385888222535353111a a a a a a a a a q q q a a a a a a a q a a q q --+=++=+-=------令21t q =-,(t >0),q 2=t+1,则设f (t )=()()()()()()3232622213112111t t t t t t q f t q t t t++-+-+=='=∴-当t >12时,f (t )递增; 当0<t <12时,f (t )递减. 可得t=12处,此时q=2f (t )取得最小值,且为274,则a 8+λa 9的最小值为274; 故选C.5.B解析:B 【解析】 【分析】由于直线将圆平分,故直线过圆的圆心,将圆心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利用“1”的代换的方法以及基本不等式,求得所求和的最小值. 【详解】圆的圆心为()4,1--,由于直线将圆平分,故直线过圆心,即410a b --+=,即41a b +=,故()121284448222b a a b a b a b a b ⎛⎫+=++=++≥+= ⎪⎝⎭,当且仅当82b aa b =,即11,82a b ==时,取得最小值为8.故选B.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利用“1”的代换和基本不等式求解和式的最小值问题.直线能将圆平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则这条直线是经过圆心的.要注意的是,圆的标准方程是()()222x a y b r -+-=,圆心是(),a b ,所以本题的圆心是()4,1--,而不是()4,1.6.C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11n n a a +=+,可得)21111n a ++==,是以1为公差,以1为首项的等差数列.2,1n n a n ==-,即220201399a =-=.故选C.7.B解析:B 【解析】 【分析】利用公式1n n n a S S -=-计算得到11323,2n n n n S S S S ++==,得到答案. 【详解】由已知1112n n a S a +==,,1n n n a S S -=- 得()12n n n S S S -=-,即11323,2n n n n S S S S ++==, 而111S a ==,所以13()2n n S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求法,利用公式1n n n a S S -=-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 【解析】因为11,8m n m n a a a a +=+=,所以2112,4a a == 42122a a ==,3123,8a a a =+= 73478a a a =+=.选D.9.A解析:A 【解析】sin()2sin cos 2sin cos cos sin A C B C A C A C ++=+所以2sin cos sin cos 2sin sin 2B C A C B A b a =⇒=⇒=,选A.【名师点睛】本题较为容易,关键是要利用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恒等变形. 首先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转化为含有A ,B ,C 的式子,用正弦定理将角转化为边,得到2a b =.解答三角形中的问题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经常用到的一个隐含条件,不容忽视. 10.C 解析:C 【解析】∵正项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3,且229m n a a a =∴2224222223339m n m n a a a a --+-⋅⋅⋅=⋅=∴6m n +=∴121121153()()(2)(2)62622624m n m n m n n m ⨯++=⨯+++≥⨯+=,当且仅当24m n ==时取等号. 故选C.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解题的注意点:(1)首先要判断是否具备了应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即“一正、二正、三相等”,且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成立.(2)若不直接满足基本不等式的条件,需要通过配凑、进行恒等变形,构造成满足条件的形式,常用的方法有:“1”的代换作用,对不等式进行分拆、组合、添加系数等. (3)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只有同时满足等号成立的条件才能取得等号.11.A解析:A 【解析】 【分析】画出可行域,平移基准直线20x y +=到可行域边界的点()1,1C -处,由此求得z 的最小值. 【详解】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平移基准直线20x y +=到可行域边界的点()1,1C -处,此时z 取得最小值为()2111⨯+-=. 故选:A.【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问题,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基础题. 12.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作出不等式50{03x y x y x -+≥+≥≤所表示可行域如图所示,作直线:24l z x y =+,则z 为直线l 在y 轴上截距的4倍, 联立3{x x y =+=,解得3{3x y ==-,结合图象知,当直线l 经过可行域上的点()3,3A -时,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最小, 此时z 取最小值,即()min 23436z =⨯+⨯-=-,故选A. 考点:线性规划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根据递推关系式可得两式相减得:即可知从第二项起数列是等比数列即可写出通项公式【详解】因为所以两式相减得:即所以从第二项起是等比数列又所以故又所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关系式解析:21,12,2n n n a n -=⎧=⎨≥⎩【解析】 【分析】根据递推关系式()*22,n n S a n n N=≥∈可得()*1123,n n Sa n n N --=≥∈,两式相减得:122(3,)n n n a a a n n N *-=-≥∈,即12(3,)nn a n n N a *-=≥∈,可知从第二项起数列是等比数列,即可写出通项公式. 【详解】因为()*22,n n S a n n N=≥∈所以()*1123,n n S a n n N--=≥∈两式相减得:122(3,)n n n a a a n n N *-=-≥∈即12(3,)nn a n n N a *-=≥∈ 所以{}n a 从第二项起是等比数列, 又22221+S a a ==,所以21a =故22(2,n n a n -=≥ *)n N ∈,又11a =所以21,12,2n n n a n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关系式,等比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属于中档题.14.200【解析】试题分析:等差数列中的连续10项为遗漏的项为且则化简得所以则连续10项的和为考点:等差数列解析:200 【解析】试题分析:等差数列{}n a 中的连续10项为*+129,,,,,()x x x x a a a a x N ++⋯∈,遗漏的项为*+,x n a n N ∈且19,n ≤≤则9()10(18)10(2)22x x x x x n x a a a a a a n +++⨯++⨯-=-+,化简得4494352x n ≤=+≤,所以5x =,511a =,则连续10项的和为(1111+18)10=2002+⨯.考点:等差数列.15.【解析】由三角形中三边关系及余弦定理可得应满足解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答案:点睛:根据三角形的形状判断边满足的条件时需要综合考虑边的限制条件在本题中要注意锐角三角形这一条件的运用必须要考虑到三个内角的 解析:2210a <<【解析】由三角形中三边关系及余弦定理可得a 应满足22222222224130130310a a a a <<⎧⎪+->⎪⎨+->⎪⎪+->⎩,解得2210a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2,10). 答案:(22,10) 点睛:根据三角形的形状判断边满足的条件时,需要综合考虑边的限制条件,在本题中要注意锐角三角形这一条件的运用,必须要考虑到三个内角的余弦值都要大于零,并由此得到不等式,进一步得到边所要满足的范围.16.8【解析】【分析】【详解】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得到如图的△A BC 及其内部其中A (22)B ()C (32)设z=F (xy )=3x+y 将直线l :z=3x+y 进行平移当l 经过点A (22)时目标函数z 达解析:8 【解析】 【分析】 【详解】作出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得到如图的△ABC 及其内部,其中A (2,2),B (53,22),C (3,2)设z =F (x ,y )=3x +y ,将直线l :z =3x +y 进行平移, 当l 经过点A (2,2)时,目标函数z 达到最小值 ∴z 最小值=F (2,2)=8 故选:C17.【解析】【分析】根据两个和的关系得到公差条件解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可知即又两式相减得【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和项的性质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解析:1-【解析】 【分析】根据两个和的关系得到公差条件,解得结果. 【详解】由题意可知,10551015S S -=--=-,即67891015a a a a a ++++=-, 又1234510a a a a a ++++=,两式相减得2525d =-,1d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和项的性质,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18.【解析】【分析】由为定值运用均值不等式求的最大值即可【详解】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而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的最大值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不等值求积的最大值对数的运算属于中档题 解析:2【解析】 【分析】由0,0a b >>,20a b +=为定值,运用均值不等式求ab 的最大值即可. 【详解】0,0a b ∴>>,20a b +=,20a b ∴=+≥当且仅当10a b ==时,等号成立,即100ab ≤,而lg lg lg lg1002a b ab +=≤=,当且仅当10a b ==时,等号成立, 故lg lg a b +的最大值为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不等值求积的最大值,对数的运算,属于中档题.19.1【解析】试题分析:由得所以(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所以答案应填1考点:1对数的运算性质;2基本不等式解析:1 【解析】试题分析:由log 41,a b =-得104a b=>,所以114a b b b +=+≥=(当且仅当14b b =即12b =时,等号成立) 所以答案应填1.考点:1、对数的运算性质;2、基本不等式.20.9【解析】【分析】由求出满足的关系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的最小值再由最小值为1可得【详解】∵∴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解题时需用凑配法凑出基本不等式所需的解析:9 【解析】 【分析】由()()()()f a f b f a f b +=求出,a b 满足的关系,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4()()a bf f k k+的最小值,再由最小值为1可得k .∵()()()()f a f b f a f b +=,()f x kx =,∴ka kb ka kb +=⋅,即11k a b+=,∴4()()a b f f k k +111144()(4)(5)a b a b a b k a b k b a =+=++=++19(5k k≥+=,当且仅当4a b b a=时等号成立. ∴91k=,9k =. 故答案为:9. 【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解题时需用凑配法凑出基本不等式所需的定值,然后才可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同时还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等号成立的条件取不到,这个最值也取不到.三、解答题21.(1) 23B π=;(2) 3a c +=. 【解析】试题分析:(1)正弦定理得sin sin cos 2sin 0B A A B A --=,sin 16B π⎛⎫-= ⎪⎝⎭,所以23B π=;(2)根据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得()27a c ac =+-,所以3a c +=. 试题解析:sin sin cos 2sin 0B A A B A --=,因为sin 0A ≠ cos 20B B --=,即sin 1,6B π⎛⎫-= ⎪⎝⎭又()50,,,666B B ππππ⎛⎫∈∴-∈- ⎪⎝⎭, 62B ππ∴-=,所以23B π=.(Ⅱ)由已知11sin 222ABC S ac B ac ac ∆===∴=, 由余弦定理得 2222cos b a c ac B =+-,即()217222a c ac ac ⎛⎫=+--⋅- ⎪⎝⎭, 即()27a c ac =+-,又0,0a c >>所以3a c +=.22.(1) 3A π=【分析】(1)由余弦定理得2cos cos cos b A a C c A =+,再由正弦定理得2sin cos sin()B A A C ⋅=+,进而得1cos 2A =,即可求解(2)在Rt AED ∆中,求得2AD =,AC =,再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4B π=,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由余弦定理有22cos cos cos bc A ac C c A =+, 化简得2cos cos cos b A a C c A =+,由正弦定理得2sin cos sin cos cos sin sin()B A A C C A A C ⋅=⋅+=+ ∵A B C π++=,∴2sin cos sin B A B ⋅=,∵0B π<<,∴sin 0B ≠,∴1cos 2A = ,又由0A π<<,∴3A π=. (2)在AEC ∆中,D 为边AC 的中点,且DE AC ⊥,在Rt AED ∆中,2DE =,3A π=,所以2AD =,AC =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AC BC B A =,得sin B 4B π=,512C π=,所以1sin 2ABC S AC BC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其中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可以很好地解决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熟练掌握定理、合理运用是解本题的关键.通常当涉及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或两角及其中一角对边时,运用正弦定理求解;当涉及三边或两边及其夹角时,运用余弦定理求解.23.(1){|11}x x x <->或;(2)3 【解析】 【分析】(1)通过讨论x 的范围,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2)先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求出最小值为a +b +c =3,然后用基本不等式可得. 【详解】(1)()111f x x x =-+++,∴1123x x ≤-⎧⎨->⎩或1133x -<<⎧⎨>⎩或1213x x ≥⎧⎨+>⎩, 解得{|11}x x x 或-.(2)f x x a x b c =-+++ a x x b c a b c ≥-+++=++ 3a b c =++=,()11111113a b c a b c a b c ⎛⎫++=++++ ⎪⎝⎭ 133b a c a c b a b a c b c ⎡⎤⎛⎫⎛⎫⎛⎫=++++++ ⎪ ⎪ ⎪⎢⎥⎝⎭⎝⎭⎝⎭⎣⎦()1322233≥+++=. 当且仅当1a b c ===时取得最小值3. 【点睛】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法一: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法二: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法三: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象求解,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24.(1)*21,n a n n N =-∈(2)存在,2,12m k ==【解析】 【分析】(1)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得112512238a d a d +=⎧⎨+=⎩,解得112a d =⎧⎨=⎩,从而求出21n a n =-; (2)由(1)得()2122n n n S n n -=+⨯=,由211114122121n b n n n ⎛⎫==- ⎪--+⎝⎭,利用裂项相消法得21n n T n =+,若23k m T T =,则()2232121k m k m =++,整理得223412m k m m =+-,由1k m >>得11m <<+,从而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1)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 由2541216a a S +=⎧⎨=⎩得112512238a d a d +=⎧⎨+=⎩,解得112a d =⎧⎨=⎩,()*12121,n a n n n N ∴=+-=-∈;(2)()2122n n n S n n -=+⨯=,211114122121n b n n n ⎛⎫∴==- ⎪--+⎝⎭,1211111111111123352321212122121n n n T b b b n n n n n n ⎡⎤⎛⎫⎛⎫⎛⎫⎛⎫⎛⎫∴=++⋅⋅⋅+=-+-+⋅⋅⋅+-+-=-= ⎪ ⎪ ⎪ ⎪ ⎪⎢⎥---+++⎝⎭⎝⎭⎝⎭⎝⎭⎝⎭⎣⎦ ,若23k m T T =,则()2232121k m k m =++,整理得223412m k m m=+-, 又1k m >>,2234121m m m m m ⎧>⎪∴+-⎨⎪>⎩,整理得222104121m m m m m ⎧-->⎪+-⎨⎪>⎩,解得11m << 又*m N ∈,2m ∴=,12k ∴=, ∴存在2,12m k ==满足题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与求和,考查裂项相消法求和,属于中档题. 25.(1)a n =2n +1;(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利用等比中项的性质,结合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求得1,a d ,由此求得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先求得n S ,然后利用裂项求和法证得不等式成立. 【详解】(1)解: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由题意,()12111121(3)120d a a d a a d a -=⎧⎪+=+⎨⎪>⎩,解得132a d =⎧⎨=⎩, ∴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3+2(n ﹣1)=2n +1; (2)证明:由(1)知,()()12322n n n S n n n -⨯=+=+.∴()()()1211111111132435112n S S S n n n n +++=+++++⨯⨯⨯-++L L L12=[111111111132435112n n n n -+-+-++-+--++L ]3111342124n n ⎛⎫=-+< ⎪+⎝⎭.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考查等比中项的性质,考查裂项求和法,考查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属于中档题. 26.(1)14n n a -=,*n N ∈;(2)4(34)49nn n T +-⋅=.【解析】 【分析】(1)设公比为q ,运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解方程可得首项,进而得到所求通项公式;(2)求得1(1)(1)4n n n a n --=-⋅,由数列的错位相减法求和,结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化简可得所求和. 【详解】(1)设公比q 为4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485S =,可得41(14)8514a -=-,解得11a =,则14n n a -=,*n N ∈;(2)1(1)(1)4n n n a n --=-⋅,前n 项和2310142434(1)4n n T n -=+⋅+⋅+⋅+⋯+-⋅,23440142434(1)4n n T n =+⋅+⋅+⋅+⋯+-⋅,两式相减可得23134444(1)4n nn T n --=+++⋯+--⋅14(14)(1)414n n n --=--⋅-,化简可得4(34)49nn n T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运用、数列的错位相减法,考查化简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章末测试题(B)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ABC 中,已知a =3,b =1,A =130°,则此三角形解的情况为( )A .无解B .只有一解C .有两解D .解的个数不确定答案 B解析 因为a >b ,A =130°,所以A >B ,角B 为锐角.因此该三角形只有一解.2.在△ABC 中,若B =120°,则a 2+ac +c 2-b 2的值( ) A .大于0 B .小于0 C .等于0 D .不确定 答案 C解析 根据余弦定理,得cos120°=a 2+c 2-b 22ac =-12, 即a 2+c 2-b 2=-ac .故a 2+ac +c 2-b 2=0.3.已知△ABC 中,sin A ∶sin B ∶sin C =1∶1∶3,则此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是( )A .60°B .90°C .120°D .135° 答案 C解析 ∵在△ABC 中,sin A ∶sin B ∶sin C =a ∶b ∶c ,∴a ∶b ∶c =1∶1∶ 3.设a =b =k ,c =3k (k >0), 则cos C =k 2+k 2-(3k )22×k ×k=-12.故C =120°,应选C.4.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a ,b ,c 满足(a +b )2-c 2=4,且c =60°,则ab 的值为( )A.43 B .8-4 3 C .1 D.23答案 A解析 由(a +b )2-c 2=4,得(a 2+b 2-c 2)+2ab =4.① ∵a 2+b 2-c 2=2ab cos C , ∴方程①可化为2ab (1+cos C )=4. 因此,ab =21+cos C.又∵C =60°,∴ab =43.5.设a ,b ,c 为△ABC 的三边,且关于x 的方程(a 2+bc )x 2+2b 2+c 2x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度数是( )A .120°B .90°C .60°D .30°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知题中方程的判别式Δ=4(b 2+c 2)-4(a 2+bc )=0,∴b 2+c 2-a 2=bc ,cos A =12.又∵0°<A <180°,∴A =60°.6.若△ABC 的三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b 2=ac,2b =a +c ,则此三角形是(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答案 D解析 ∵2b =a +c ,∴4b 2=(a +c )2. 又∵b 2=ac ,∴(a -c )2=0.∴a =c . ∴2b =a +c =2a .∴b =a ,即a =b =c . 故此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7.已知在△ABC 中,a =x ,b =2,B =45°.若此三角形有两解,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2B .x <2C .2<x <2 2D .2<x <2 3 答案 C解析 方法一 要使三角形有两解,则a >b ,且sin A <1. ∵由正弦定理可得a sin A =b sin B , 即sin A =a sin Bb =2x4,∴⎩⎪⎨⎪⎧x >2,24x <1.∴2<x <2 2.方法二∵要使三角形有两解,则⎩⎨⎧b <a ,b >a sin B ,即⎩⎨⎧2<x ,2>x sin45°,∴2<x <2 2.8.某人站在山顶看见一列车队向山脚驶来,他看见第一辆车与第二辆车的俯角差等于他看见第二辆车与第三辆车的俯角差,则第一辆车和第二辆车之间的距离d 1与第二辆车和第三辆车之间的距离d 2之间的关系为( )A .d 1>d 2B .d 1=d 2C .d 1<d 2D .不能确定大小答案 C 解析设山顶为点P ,山高为PD ,第一、二、三辆车分别为A ,B ,C ,俯角差为α,作出图像如右图,由题知∠CPB =∠BP A =α,由正弦定理,得d 2sin α=PB sin ∠PCB ,d 1sin α=PB sin ∠P AB,即PB sin α=d 2sin ∠PCB =d 1sin ∠P AB , 又∵sin ∠P AB >sin ∠PCB ,∴d 1<d 2.9.已知锐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a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1<a <5B .1<a <7 C.7<a <5 D.7<a <7答案 C解析 由锐角三角形及余弦定理知:⎩⎨⎧32+a 2-42>0,32+42-a 2>0,a >0⇔⎩⎨⎧a 2>7,a 2<25,a >0⇔7<a <5.10.(2013·新课标全国Ⅰ)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23cos 2A +cos2A =0,a =7,c =6,则b =( )A .10B .9C .8D .5答案 D解析 由23cos 2A +cos2A =0,得cos 2A =125. ∵A ∈(0,π2),∴cos A =15.∵cos A =36+b 2-492×6b =15,∴b =5或b =-135(舍).故选D 项.11.如图,一货轮航行到M 处,测得灯塔S 在货轮的北偏东15°方向上,与灯塔S 相距20 n mile ,随后货轮按北偏西30°的方向航行30 min 后,又测得灯塔在货轮的东北方向,则货轮的速度为( )A .20(2+6) n mile/hB .20(6-2) n mile/hC .20(3+6) n mile/hD .20(6-3) n mile/h 答案 B解析 在△MNS 中,∠SMN =45°,∠MNS =105°,∠MSN =30°,于是MN sin30°=20sin105°,解得MN =10(6-2)(n mile).故所求货轮的速度为10(6-2)12,即20(6-2)(n mile/h) 12.(2012·天津)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8b =5c ,C =2B ,则cos C =( )A.725 B .-725 C .±725 D.2425答案 A解析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b sin B =c sin C . ∴sin C sin B =c b ,∴sin2B sin B =85,cos B =45. ∴cos C =cos2B =2cos 2B -1=72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已知在△ABC 中,7sin A =8sin B =13sin C ,则C 的度数为________.答案 120°解析 由a sin A =b sin B =c sin C 及7sin A =8sin B =13sin C ,得a ∶b ∶c =7∶8∶13. 设a =7k ,b =8k ,c =13k (k >0), 则有cos C =(7k )2+(8k )2-(13k )22×7k ×8k =-12.又∵0°<C <180°,∴C =120°.14.在△ABC 中,已知D 为BC 边上一点,BC =3BD ,AD =2,∠ADB =135°,若AC =2AB ,则BD =________.答案 2+ 5 解析如图,设AB =k ,则AC =2k . 再设BD =x ,则DC =2x . 在△ABD 中,由余弦定理,得k 2=x 2+2-2·x ·2·(-22)=x 2+2+2x .①在△ADC 中,由余弦定理,得2k 2=4x 2+2-2·2x ·2·22=4x 2+2-4x , 即k 2=2x 2+1-2x .②由①②得x 2-4x -1=0,解得x =2+5(负值舍去). 故BD =2+ 5.15.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2,b =2,sin B +cos B =2,则A 的大小为________.答案 π6解析 ∵sin B +cos B =2sin(π4+B )=2, ∴sin(π4+B )=1.又∵0<B <π,∴B =π4. 由正弦定理,得sin A =a sin B b =2×222=12. 又∵a <b ,∴A <B .∴A =π6.16.在△ABC 中,已知(b +c )∶(c +a )∶(a +b )=4∶5∶6,给出下列结论:①由已知条件,这个三角形被唯一确定; ②△ABC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③sin A ∶sin B ∶sin C =7∶5∶3; ④若b +c =8,则△ABC 的面积是1532.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②③解析 由(b +c )∶(c +a )∶(a +b )=4∶5∶6,可设a =7k ,b =5k ,c =3k (k >0),a ,b ,c 随着k 的变化而变化,可知结论①错误.∵cos A =(5k )2+(3k )2-(7k )22×5k ×3k <0,∴结论②正确.∵sin A ∶sin B ∶sin C =a ∶b ∶c =7∶5∶3, ∴结论③正确.∵cos A =-12,sin A =32,若b +c =8,不妨设b =5,c =3,a =7,则S △ABC =1534,∴结论④不正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解答下列各题:(1)在△ABC 中,已知C =45°,A =60°,b =2,求此三角形最小边的长及a 与B 的值;(2)在△ABC 中,已知A =30°,B =120°,b =5,求C 及a 与c 的值.解析 (1)∵A =60°,C =45°,∴B =180°-(A +C )=75°. ∴C <A <B .∴c <a <b ,即c 边最小.由正弦定理可得a =b sin A sin B =2sin60°sin75°=32-6, c =b sin C sin B =2sin45°sin75°=23-2.综上可知,最小边c 的长为23-2,a =32-6,B =75°. (2)∵A =30°,B =120°,∴C =180°-(A +B )=30°.∴A =C .∴a =c .由正弦定理可得a =b sin A sin B =5sin30°sin120°=533. 综上可知,C =30°,a =c =533.18.(12分)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2C =-14.(1)求sin C 的值;(2)当a =2,2sin A =sin C 时,求b 及c 的长. 解析 (1)∵cos2C =1-2sin 2C =-14,0<C <π, ∴sin C =104.(2)当a =2,2sin A =sin C 时, 由正弦定理a sin A =csin C ,得c =4. 由cos2C =2cos 2C -1=-14及0<C <π,得cos C =±64.由余弦定理c 2=a 2+b 2-2ab cos C ,得b 2±6b -12=0(b >0),解得b =6或b =2 6.故⎩⎨⎧b =6,c =4或⎩⎨⎧b =26,c =4.19.(12分)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 sin A +c sin C -2a sin C =b sin B .(1)求B ;(2)若A =75°,b =2,求a ,c .解析 (1)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得a 2+c 2-2ac =b 2.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 cos B ,故cos B =22.又B 为三角形的内角,因此B =45°.(2)由于sin A =sin(30°+45°)=sin30°cos45°+cos30°sin45°=2+64.故a =b sin A sin B =2+62=1+3, c =b sin C sin B =2×sin60°sin45°= 6.20.(12分)在锐角△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3a =2c sin A .(1)求角C 的值;(2)若c =7,且S △ABC =332,求a +b 的值.解析 (1)由3a =2c sin A 及正弦定理,得a c =2sin A 3=sin A sin C . ∵sin A ≠0,∴sin C =32.又∵△ABC 是锐角三角形,∴C =π3.(2)方法一 c =7,C =π3,由面积公式,得12ab sin π3=332,即ab =6.①由余弦定理,得a 2+b 2-2ab cos π3=7,即a 2+b 2-ab =7.②由②变形得(a +b )2=3ab +7.③将①代入③得(a +b )2=25,故a +b =5.方法二 前同方法一,联立①②得⎩⎨⎧ a 2+b 2-ab =7,ab =6⇔⎩⎨⎧a 2+b 2=13,ab =6,消去b 并整理得a 4-13a 2+36=0,解得a 2=4或a 2=9,即⎩⎨⎧ a =2,b =3或⎩⎨⎧ a =3,b =2.故a +b =5.21.(12分)已知△ABC 的面积是30,其内角A ,B ,C 所对边长分别为a ,b ,c ,且cos A =1213.(1)求AB →·AC →;(2)若c -b =1,求a 的值.解析 由cos A =1213,得sin A =1-(1213)2=513.又∵12bc sin A =30,∴bc =156.(1)AB →·AC →=bc cos A =156×1213=144.(2)a 2=b 2+c 2-2bc cos A =(c -b )2+2bc (1-cos A )=1+2×156×(1-1213)=25.又∵a >0,∴a =5.22.(12分)(2013·山东)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a +c =6,b =2,cos B =79.(1)求a ,c 的值;(2)求sin(A -B )的值.解析 (1)由余弦定理b 2=a 2+c 2-2ac cos B ,得b 2=(a +c )2-2ac (1+cos B ).所以ac =9,解得a =3,c =3.(2)在△ABC 中,sin B =1-cos 2B =429. 由正弦定理得sin A =a sin B b =223.因为a =c ,所以A 为锐角.所以cos A =1-sin 2A =13.因此sin(A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