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物种名录编制和生活型谱调查统计普查法实验报告1
做身边的植物名称和分类调查完成调查报告
![做身边的植物名称和分类调查完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8feba1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d.png)
做身边的植物名称和分类调查完成调查报告1、科属习性白芨为兰科白芨属,别名呼良姜、高良姜,当地暂时没有名称。
白芨喜荫亦耐荫,较耐寒也较耐旱,以不积水的苔藓层或石壁腐殖质土最佳。
2、形态特征白芨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具V字形块状假鳞茎,株高30-50厘米。
叶革质、全缘、淡绿色、宽带形急尖,长30-40厘米、宽3-7厘米,一株仅具3-4片叶,具有较长的叶鞘,平行脉互生。
总状花序于叶丛中抽出,常着花3-13朵,小花淡紫色,花瓣带状,径约3厘米雌雄蕊合生。
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蒴果长圆形,有棱。
种子黄白色,粉末状极微小,靠风传播。
3、生活方式在当地,休眠鳞茎于2月开始出芽,并在芽的基部开始长新根。
芽被叶鞘所包裹,内有幼叶和花序。
3月,叶子和花序一起长大,4月份开始开花,花后假鳞茎开始膨大,逐渐生长为V字形。
在秋季,V形鳞茎的2个尖端开始花和叶的分化并生长为可见的芽。
在冬季经几次轻霜后地上部分枯死,假鳞茎休眠接受春化作用。
白芨在自然状态下靠一分为二式分株繁殖,虽然能产生大量的种子(每个果荚10-30万粒),但是不易发芽。
种子是自然状态下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种子发芽后要经过4-6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
花后如果生长良好则年年开花。
4、野生环境及多样性(1)白芨的野生环境特点白芨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
在石壁上,常常有泉水渗出,所以它也一样可以得到充足的水分。
白芨也常生长于有山泉的地方,那里阴暗潮湿,空气湿度也较高,比较适宜白芨的生长。
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才能牢牢地吸在上面。
(2)白芨的生物多样性白芨具有V字形的块状假鳞茎,可以为春天萌发提供大量能量及营养物质,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抗旱、抗寒能力。
白芨可以地生也可以附生,跟可以吸在石头上生长,根常常埋于苔藓层的下方。
白芨的种子极细小,似粉末,状没有胚乳,只有几个细胞构成的发育不完全的胚。
发芽则要在湿润的苔藓上发芽,而且长时间不干燥。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实验)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09016b984868762cbaed51f.png)
幼儿中班家园共育内容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园共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幼儿中班家园共育的内容。
一、生活习惯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家庭中,家长要引导幼儿养成按时作息、自己穿衣、刷牙、洗脸等自理能力。
例如,每天固定的起床和睡觉时间,让幼儿逐渐形成规律的生物钟。
在幼儿园,老师会教导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整理玩具等。
家园需要保持一致,共同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比如,家长在家中要鼓励幼儿饭前便后洗手,幼儿园老师则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强化幼儿对洗手步骤的记忆。
二、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是幼儿品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幼儿诚实、友善、尊重他人等品质。
比如,家长在与家人和朋友相处时,展现出友善和互助的行为,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幼儿园则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和践行良好的品德。
例如,讲《狼来了》的故事,让幼儿明白诚实的重要性。
三、学习能力的培养中班幼儿开始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有了更强的学习欲望。
家庭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如阅读绘本、玩益智游戏等。
家长在陪伴幼儿的过程中,要鼓励他们提问和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幼儿园则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如科学实验、手工制作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家园要相互沟通,了解幼儿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和需求,共同制定适合幼儿的学习计划。
四、社交能力的培养社交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多带幼儿参加社交活动,如家庭聚会、社区活动等,让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和分享。
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打招呼,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幼儿园,老师会组织合作游戏、小组活动等,让幼儿在集体中学会合作、协商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搭积木的活动中,引导幼儿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作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5886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f.png)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植物群落是指具有相似物种组成和相互关系的一群植物在确定地点生长的特定区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该区域的生态特征、植物物种组成和相互关系等,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实验将进行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一定区域内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和稀有种,以及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等。
下面将从实验设计、调查方法和结果分析三个方面介绍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设计:1.确定调查区域:选择一个相对封闭、不受外界干扰的区域作为调查区域,如一个森林、草原或湿地等。
2.制定调查方案:根据调查目的和可行性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时间、样方设置和数据收集等。
3.标定样方:在调查区域内确定若干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相同,并记录下样方的位置和编号,以便后续的调查。
4.进行调查:在每个样方内进行植物的物种调查,包括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
可以使用物种清单、标本采集或摄影等方式记录数据。
5.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以了解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调查方法:1.物种清单法:在样方内对所有出现的物种进行记录,包括植物名称、数量和分布等。
可以使用直接观察、标本采集或图像比对等方式记录物种信息。
2.采样法:在样方内随机选择若干个固定面积的小区域进行采样,并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分类。
通过统计每个样方内的物种数量和出现频率来了解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3.调查工具:可以使用手提式GPS仪、量角器、采样网、标本工具和数字相机等工具进行调查和记录。
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显微镜、显微摄影仪和物种鉴定手册等。
结果分析:1.物种组成: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每个样方内的物种数量和丰富度指数,得出每个样方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2. 物种多样性:计算每个样方内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从而了解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cd93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17.png)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一、背景
在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我们决定进行一次植物调查。
二、调查地点
我们选择了一座位于城市外围的工业园区作为调查点。
这个地
方拥有大片绿化带和公园,是城市绿化面积较大的地方之一。
三、调查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了解这个区域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分布情况,为
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四、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实地走访和拍照的方式进行调查。
在实地走访时,我们仔细观察和记录了每一株植物的外观特征和环境生长条件,拍摄了每株植物的照片。
五、调查结果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这个区域内共有20余种植物,其中常见的有红枫、黄金树、紫薇等。
这些植物生长良好,环境适宜。
我们还发现,有些植物品种比较罕见,需要特别保护和研究。
六、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植物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个区域内的植物资源情况。
我们建议城市规划部门增加对这个区域内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鼓励对罕见品种进行研究和保护。
七、结语
通过这次植物调查,我们深入认识了自然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意识到了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希望能更多地开展植物调查
活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撑。
植物调查报告_3
![植物调查报告_3](https://img.taocdn.com/s3/m/ed1f78f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9.png)
植物调查报告植物调查报告(集锦15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植物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植物调查报告1一、调查概况通过教师教学效果反馈分析,虽然初一初二生物成绩理想,但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方面还稍有欠缺,就这个问题我于xx年4月份,对我校的学生就生物课学习方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对初中生的学习生物的学习发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准确把握初中生对生物这一非主课的课程的一般学习方法,就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情况,对课堂教育作出改善,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改进需要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学生在课前与课后预习复习情况;2、学生上课情况;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初一、初二共6个班进行调查共有310名学生进行了这次调查,接近理想的随机样本数量,使调查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更加可靠。
调查内容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这三个时候学生所采取的学习方法,并包括学生对现今生物课的看法和建议等几方面内容。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部分学生在生物的学习方法上依然存在着问题。
(一)课前预习情况1、上课的预习情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多能在课前自觉预习,但是19%的学生则是在课前翻一下书,对这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有个大体的印象;而13%的学生是想起来就预习,12%的学生则是把预习当成是一种任务,老师要求就预习,若老师不要求就不预习;最后剩下4%的学生上课前不预习。
2、预习方法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会找疑难点进行复习,而25%的学生则是选择找侧重点;18%的学生会先发现问题,然后就根据问题来预习课本内容找出解决的答案;8%的学生会对照参考资料进行预习;最后16%的学生看一遍书。
通过这些数据,侧面反映了学生不知道预习的目的,这就导致学生不知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这种情况使学生分不清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进一步使课堂效果黯然失色,教学效果不明显。
实验二常见植物识别与样方调查
![实验二常见植物识别与样方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1ad860693169a4517723a3cc.png)
实验二常见植物识别与样方调查1实验要求1、认识150~200种实验地区常见的园林植物,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压制、记载、定名的基本方法;2、掌握植被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3、能初步分析植被与环境要素(如坡度、海拔、土壤、小地形等)之间的关系;4、掌握实验区植被分布规律,对实验区地理格局有初步的认识。
2实验必备工具1、大皮尺(50米)、标本夹、枝剪、罗盘、放大镜、望远镜(除望远镜外以上工具每组必备一份)2、样方本、标签、钢卷尺、实验地区植物检索表(或植物志)(以上工具每组必备若干)3、野外记录簿、橡皮、小刀、铅笔(以上工具人手一份)3 样方法简介如何测定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以及评价它们在群落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为了分析组成某一植物群落的种类,必须在该植物群落分布的范围内选取一定数目的样地进行统计,这种方法称为样地法。
一般说来,样地应该选择在植物分布比较均匀、有代表性的地段。
取样可以分为主观取样和客观取样两种。
主观取样一般是在对一定地区的植物群落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研究者的研究目的进行的。
客观取样又可以分为规则取样和随机取样两种,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研究者对当地植物群落缺乏了解,或研究者需要用概率统计的手段来支持他们的结论时。
(1)样地设置样地形状可以是方形的或圆形的,前者称为样方法。
样地的大小一般需要事先进行实验。
对于草本群落,一般最初用10cm×10cm的面积,对于森林群落,一般最初用5m×5m或者更大的面积,登记这一面积内所有的植物种类,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扩大样地边长,每扩大一次,登记新增加的种类,扩大样地的方式如图2-1所示。
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种类数目逐渐增加。
在一定的样地面积以上,种类数目基本保持稳定(图2-2)。
我们把植物种数不再有明显增加时的样地面积称为群落的表现面积,也称最小面积,也就是说至少要有那么大的空间才能包含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表现群落的主要特征。
植物检索表实验报告
![植物检索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5c5cc876eeaeaad1f330b9.png)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基础生物学实验项目名称:常见植物的分类、识别校园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学院: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专业:生物工程指导教师:刘国宝老师报告人:学号:班级:实验时间:2017年11月8日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7年11月15日教务部制校园15种常见植物平行植物检索表1.植物以孢子繁殖......................................................圆盖阴石蕨Humata tyermannii 1.植物以种子繁殖 (2)2. 胚珠裸露,为子房壁所包被;种子裸露,不包于果皮内………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2. 胚珠为子房壁所包;种子包被于果皮内 (3)3. 种子具子叶一枚 (4)3. 种子具子叶两枚 (7)4. 茎部细长,不能直立…………………………………………………绿萝Epipremnum aureum4. 茎部细长,能直立 (5)5. 花轴上生无柄小花………………………………………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 Schott5. 花轴上生有柄小花 (6)6. 主轴被较长柔毛……………………………………………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 Beauv.6. 主轴不被柔毛……………………………………………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 Levl.7. 茎无发达的木质部,比较柔软 (8)7. 茎有发达的木质部,比较坚硬 (10)8. 花序有鱼腥草味……………………………………………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8. 花序无鱼腥草味 (9)9. 植物全体被毛……………………………………………………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9. 植物部分被毛…………………………………………………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10. 植物没有明显主干 (11)10. 植物有明显主干 (12)11. 苞叶红色…………………………………………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 et Kl.11. 苞叶非红色……………………………………………………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12. 株高10-15米………………………………………小叶榄仁Terminalia neotaliala Capuron12. 株高10米以下 (13)13. 叶常绿………………………………………………………………米兰Aglaia odorata Lour13. 叶冬季脱落 (14)14. 枝条粗壮,带肉质,具丰富乳汁,绿色………………鸡蛋花Plumeria rubra L. cv. Acutifolia 14. 枝条扩展,小枝圆柱形,褐色,粗糙…………………美洲合欢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关于的植物调查报告
![关于的植物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e1a5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d.png)
关于的植物调查报告一、引言本次植物调查报告旨在对其中一特定地区的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并给出对该地区植物生态环境的评估。
二、调查背景1.调查目的:了解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情况。
2.调查区域:本次调查区域市郊区的自然保护区,范围包括森林、草原、湖泊等多种生态环境。
三、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调查团队,利用三天的时间对该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采集标本、拍摄照片、记录观察等。
2.数据分析:我们根据采集到的标本和观察记录,结合相关资料,对植物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
四、调查结果1.植物物种:我们在调查区域共发现了300余种植物。
其中,叶子植物占绝大部分,其次是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
2.植物分布: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植物分布情况不同。
森林区域主要以乔木和灌木为主,其中常见的树种有松树、柏树等;草原区域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包括牧草、花卉等;湖泊区域则有一些特定的水生植物,如莲花、浮萍等。
3.植物生态特点:调查发现,该地区植物以适应干旱和寒冷气候为主,具有较强的耐旱、耐寒能力。
同时,由于该地区的土壤酸碱度较高,一些植物适应了这种特殊环境,并发展出了特有的生长方式和适应机制。
五、调查评估1.植物多样性评估: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认为该地区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
2.生态环境评估:尽管该地区的植物适应了特殊的生态环境,但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监测,以保护和恢复该地区的植物生态环境。
六、结论通过本次植物调查,我们对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植物丰富度较高,植物生态环境存在着一定的破坏。
鉴于此,我们呼吁全社会关注和保护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共同努力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贡献。
注: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实际调查报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植物调查报告(通用3篇)
![植物调查报告(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aaa07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a.png)
植物调查报告(通用3篇)植物篇1一、课题研究背景自然界中现在已知的植物,大约有40万种左右,为了识别、利用和保护它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分类。
植物的分类系统有人为分类系统(artificialsystem)和自然分类系统(naturalsystem)。
人为分类系统仅就形态、习性、用途上的不同进行分类,往往用一个成少数几个性状作为分类依据,而不考虑亲缘关系和演化关系。
自然分类系统或称系统发育分类系统(phylogeneticsystem),自19世纪后半期开始,它力求客观地反映出自然界生物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发展。
植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
根据植物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许多的植物不仅可以作为药材,而且可以净化空气、吸附灰尘、吸收有害气体等,在环境保护和改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学校当前正值创重之际,在校园环境方面应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着力改善并美化校内环境,这就得对当前校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了解。
通过对一些同学的调查所知,同学们对植物的了解甚少,名字不知道,更不用说它是属于哪一科的。
对于植物的用途呢,他们所了解的就是老师所讲的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外,其他的用途也难说了。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调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了解植物,让更多的同学也来了解植物,爱护植物,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的和谐、美丽。
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1、确立研究课题(校园植物的调查)2、组成研究小组(第一组:田小燕、石旭第二组:唐菊、黄源第三组:冉陶、谢四川)3、请示学校领导对校园内植物的调查研究4、确定调查计划:20xx年10月1——4号,通过随机调查同学,提出问题。
20xx年10月5——9号,对校园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统计。
20xx年10月10——15号,总结、讨论、形成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1、课题在20xx年9月底提出,我们在国庆节放假前确立了调查小组成员,并初步制定调查计划。
植物调查报告
![植物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48a6d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e.png)
植物调查报告植物调查报告(集锦15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植物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植物调查报告1一、调查概况通过教师教学效果反馈分析,虽然初一初二生物成绩理想,但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方面还稍有欠缺,就这个问题我于xx年4月份,对我校的学生就生物课学习方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对初中生的学习生物的学习发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准确把握初中生对生物这一非主课的课程的一般学习方法,就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情况,对课堂教育作出改善,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改进需要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学生在课前与课后预习复习情况;2、学生上课情况;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初一、初二共6个班进行调查共有310名学生进行了这次调查,接近理想的随机样本数量,使调查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更加可靠。
调查内容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这三个时候学生所采取的学习方法,并包括学生对现今生物课的看法和建议等几方面内容。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部分学生在生物的学习方法上依然存在着问题。
(一)课前预习情况1、上课的预习情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多能在课前自觉预习,但是19%的学生则是在课前翻一下书,对这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有个大体的印象;而13%的学生是想起来就预习,12%的学生则是把预习当成是一种任务,老师要求就预习,若老师不要求就不预习;最后剩下4%的学生上课前不预习。
2、预习方法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会找疑难点进行复习,而25%的学生则是选择找侧重点;18%的学生会先发现问题,然后就根据问题来预习课本内容找出解决的答案;8%的学生会对照参考资料进行预习;最后16%的学生看一遍书。
通过这些数据,侧面反映了学生不知道预习的目的,这就导致学生不知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这种情况使学生分不清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进一步使课堂效果黯然失色,教学效果不明显。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52832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a.png)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目的本次植物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某公园内的植物种类、数量、分布情况以及生长环境,为公园的植物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时间和地点调查时间为2021年5月10日至5月15日,调查地点为某市中心的XX公园。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查询相结合的方法。
实地调查主要是通过对公园内各个区域进行步行巡查,记录下各个植物的名称、数量、分布情况以及生长环境等信息。
文献资料查询主要是通过查询相关的植物学书籍和互联网资料,了解各个植物的生长特点、生态环境等信息。
四、调查结果1. 植物种类和数量经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询,我们共发现了公园内植物种类共计50余种,其中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不同类型的植物。
具体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如下表所示:植物名称科名数量榆树榆科20 枫树枫科15 松树松科10 桂花桂花科5紫薇紫薇科3植物名称科名数量红枫枫科 2石榴石榴科12. 植物分布情况公园内的植物分布情况比较分散,不同类型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其中,乔木主要分布在公园的中央区域,灌木和草本植物则分布在公园的边缘区域。
具体的植物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此处插入植物分布图)3. 植物生长环境公园内的植物生长环境比较适宜,大部分植物都能够良好地生长。
其中,乔木和灌木植物主要生长在公园内的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空气湿润的区域,草本植物则主要生长在公园内的草地和花坛中。
但是,也有部分植物生长环境较为苛刻,比如石榴树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才能生长。
五、调查结论通过本次植物调查,我们了解了某公园内的植物种类、数量、分布情况以及生长环境等信息。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公园内的植物种类比较丰富,但是数量不是很多,需要加强植物的引种和培育工作。
2.公园内的植物分布比较分散,需要加强植物的布局和规划工作。
3.公园内的植物生长环境比较适宜,但是需要注意对生长环境苛刻的植物进行特殊管理和保护。
六、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公园内的植物资源,我们建议:1.加强植物引种和培育工作,增加公园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
2021年植物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2021年植物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d0f7ec43323968001c9201.png)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植物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想要知道一些情况或 ___时,我们有必要仔细地调查清楚,最后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写进调查。
那么什么样的才合适呢?以下是帮大家的植物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园是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绿色”校园是每一位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
安静、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置身于清新和谐的绿色校园内,不仅可以让师生观赏到各种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消除大脑疲劳,而且更让学生 ___到美的熏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优秀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时,绿色植物,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美化环境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城建筑群中。
它不仅使学校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2、净化空气绿色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产生750公斤氧气,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
如果以成年人每日呼吸需要0.75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计算,则每人有10平方米的树林 ___,就可以消耗掉每人因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供给所需要的氧气。
据 ___地区对一些常见的绿化植物进行了吸硫测定,发现臭椿和夹竹桃不仅抗二氧化硫能力强,并且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也很强。
臭椿在二氧化硫污染情况下,叶中含硫量可达正常含硫量的29.8倍,夹竹桃可达8倍。
其它如珊瑚树、紫薇、石榴、广玉兰、棕榈、银杏、桧柏、粗榧等也有较强的对二氧化硫的抵抗能力,刺槐、女贞、泡桐、梧桐、大叶黄杨等树木抗氟的能力比较强。
XXXX新校区植被组成及生活型谱研究的开题报告
![XXXX新校区植被组成及生活型谱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3046054a7302768e9939d5.png)
[5]武吉华,张绅,江源,等.植物地理学[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59- 165.
[6]曲仲湘.植物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7]刘守江,苏智先,张璟霞.陆地植物群落生活型研究进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24(2):156-158.
参考文献:
[1]高贤明,陈灵芝.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的修订及中国暖温带森林植物生活型谱分析[J].植物学报,1998 (40): 553-559.
[2]颜忠诚.生态型与生活型[J].生物学通报,2001,36(5):4-5.
[3]孙儒泳,李博,诸葛阳,等.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进度安排
查找课题相关文献、整理、准备开题
进行开题答辩
进行论文相关的实验和资料的总结、整理,中期报告阶段
实验调整、撰写毕业论文
论文修改,制作ppt、准备答辩
6、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XXXX新校区内的植被丰富,区域较大,所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如皮尺、线等,实验室中都已具备。此外,实验较为简单,只要认真细心,尽量减少对植被的损害,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就能够使整个实验顺利进行。
4、课题的研究方法
研究调查在2013年4月—6月进行,在XXXX新校区内,按照选择不同植物群落,每个群落类型设置1m×1m样方5个,进行植被种类与群落结构调查。根据XXXX新校区内植物群落和校内调查样方统计数据,建立XXXX新校区的植物名录,记录新校区内植物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结构,采用Raunkiaer生活型分类系统,确认各种植物的生活型并进行分类,计算各生活型植物种类的结构比例,编制XXXX新校区植物群落植物生活型谱。
校园植物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0072d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7.png)
校园植物调查实验报告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和守护的家园,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
为激发广大学生学习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兴趣,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校园植物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邀请植物学专家走进南京十余所国际生态学校、环保小局长学校等环保特色中小学和幼儿园,结合校园植被分布情况,调查了解校园内或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孩子们从与自然的交流中,培养一种自然情怀,拥有一双感受美的眼睛,感悟生命的伟大,保护生物多样性,守护自然生态安全屏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一、课题的提出我们的校园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黄土不见天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设计特色。
每当我们漫步于树荫下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
同时作为四十四中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大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
为此我们高一年级生物兴趣小组对学校各种花木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植物。
野生类不列为次研究范围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2017 年4 月到2017 年5 月五、研究成员生物兴趣小组六、指导老师:xxx七、研究过程1、实地调查由指导老师分次带领各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学校花工师傅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另外还请花工师傅到实地介绍各类树木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植物的经验。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记录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1b1961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a.png)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记录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记录————————————————————————————————作者:————————————————————————————————日期: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
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
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
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
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
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
生态学实习报告--植物群落样方法的调查[21页].docx
![生态学实习报告--植物群落样方法的调查[21页].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67accd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60.png)
生态学实习报告--植物群落样方法的调查[21页].docx《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学院:专业:组员:指导老师:日期:植物群落样方法的调查摘要:通过实习掌握森林群落的调查方法,掌握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的测定方法,加深对群落基本特征的理解,了解分析群落结构的方法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得到群落中各成份的重要值,达到认识群落的目的。
关键词:样方法、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重要值、辛普森指数前言:生物群落作为种群与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生物集合体,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是有别于种群和生态系统的根本所在。
种类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
本实习根据实际情况,将所观测的乔木层的最小面积定为20 5m2,灌木层定为5×5m2 ,草本层定为1×1m2。
植物种类不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不相同,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
因此,可以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而划分群落成员型。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植物群落,在查清了它的种类组成之后,还需要对种类进行定量分析,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是近代群落分析技术的基础。
数量特征包括:多度、密度、盖度、频度、重要值。
利用最小面积法来确定群落的数量特征的方法,就是本实习所用的样方法。
同时,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生态现象,例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种类组成,群落结构(成层性),季相等。
植物与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干扰。
通过此调查方法加深对植物群落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一、实习时间2013年7月3日— 4日二、实习地点①兔耳关小哨②大板桥宝象河三、实习内容(一)参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1)实习过程参观云南亚热带牧草种质资源圃,了解相关草本植物的生长类型及生活习性,同时认识植物种类,为后期实习做准备。
(2)实习结果本次参观中收集到的植物种类包括:砖子苗、非洲狗尾草、隐花狼尾草、紫冠马鞭草、百合花、木兰、鸭茅、遏蓝菜、曼陀罗、金银花、白花丹参、扁穗雀麦、杭白菊、稗草、橘梗、党参、甘草、白茅草、兔子草、紫花苜蓿、菊苣、马鞭草、红三叶、皱叶狗尾草、棕叶狗尾草、黑麦草、铁扫帚、鬼针草、鱼黄草、弯叶画眉草、长叶车前草、多变小冠花、异燕麦属、垂穗披碱草、鼠尾草、毛连菜、丝毛雀稗、酸模叶蓼、云南甘草、象牙红(刺桐属)、落花生(豆科)、光叶紫花苕、草木犀(黄花或白花)、沙打旺(豆科)。
植物物种名录编制和生活型谱调查统计普查法实验报告1
![植物物种名录编制和生活型谱调查统计普查法实验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1c2278eaf705cc175427090d.png)
植物物种名录编制和生活型谱调查统计普查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划分植物生活型的方法2、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生活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划分植物生活型的生态意义3、了解生活型谱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二、实验原理1.生活型 (life form) :•生物对外界环境综合适应的外在表现形式。
•植物生活型是植物对环境特别是对气候的适应而在外貌上的反映。
•特定环境下不同科属的植物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活型。
•生活型是植物对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同一类生活型中包括在分类系统上地位不同的许多种,只要物种对某一类环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而且在外貌特征上相似,它们就属于同一生活型。
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按植物的越冬休眠芽的位置与适应特征,将高等植物分为五大生活型类群:①高位芽植物(Ph)。
其芽离地面高,完全受气候的影响。
在温暖和潮湿地区很多,不需要保护。
5个亚型是:大高位芽植物(MG)(植物体超过30米以上的大乔木)、中高位芽植物(MS)(高8~30米的中乔木)、小高位芽植物(M)(高2~8米的小乔木和灌木)、矮高位芽植物(N)(高2米以下的灌木及小灌木)、攀援植物(S)(没有高度限制,在温暖潮湿地区占优势);②地上芽植物(Ch)。
草本或木本植物,芽紧贴地面,冬季被雪覆盖保护,包括北极地区和高山寒冷气候下的植物,温带也有分布;③地面芽植物(HK)。
芽的一半埋在土层顶部或腐殖质层中,地上部分冬季全部死亡。
温带多年生草本大多属此类;④隐芽植物(K)。
芽完全埋在土中或水中,以适应寒冷或干旱的气候,冬季地上部分和一部分地下部分死亡。
如球茎、块茎、根茎植物;⑤一年生植物(T)。
植物生活型图解2.生活型谱(life form spectrum):•生长在同一地区的所有植物中各生活型的数量比例(百分数)就是该地区的植物生活型谱(life form spectrum)。
植物种类社会实践报告
![植物种类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6da32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f.png)
一、前言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植物多样性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情况,提高公众对植物保护的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植物种类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本次报告将详细记录我们的调查过程、发现和体会。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1. 背景介绍植物是地球上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植物种类繁多。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植物多样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我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情况,提高公众对植物保护的意识,我们决定开展此次社会实践调查。
2. 调查目的(1)了解我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情况;(2)调查不同地区植物种类多样性;(3)提高公众对植物保护的意识;(4)为我国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考察、文献查阅、访谈等方法,对植物种类、分布、生长环境等进行全面了解。
2. 调查过程(1)前期准备在调查前,我们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了解我国植物种类、分布、生长环境等信息。
同时,我们还联系了相关专家,请教他们在调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包括森林、草原、湿地、农田等不同生态系统。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记录了植物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等信息,并拍摄了照片和视频资料。
(3)文献查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对植物种类、分布、生长环境等进行深入研究。
(4)访谈我们与当地居民、植物学家、环保志愿者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植物保护的看法和做法。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植物种类及分布我国植物种类繁多,已知的植物种类有3万多种,其中高等植物约2.8万种。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了多种珍稀植物,如金毛狗、红豆杉、银杏等。
(1)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丰富,分布广泛。
我们考察了多个森林类型,如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
在针叶林中,以松、杉、柏等为主;在阔叶林中,以栎、桦、杨等为主。
北方植物调查实验报告
![北方植物调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9e1db5daef5ef7ba0d3c96.png)
北方植物调查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草本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草本群落调查与分析二、实验目的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植物种类不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也不相同,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来更好地认识群落的组成,变化,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状况。
同时掌握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群落分析方法。
三、采集方法1、仪器和材料样方框(50cm×50cm),皮尺,卷尺2、测定方法(1)样地调查:采用样方法进行野外调查,于2011年3月2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络学院门口的草坪上选好样地,在样地中每隔2m 设臵1个50cm×50cm的样方,共计19个样方。
调查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的植物名、株数、盖度、高度及物候相等。
(2)数据分析:本次实验采用重要值作为多样性指数计算和群落划分的依据,而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选用Simpson 多样性指数D 和Shannon – Weiner多样性指数H 。
四、实验材料皮尺、卷尺、25cm*25cm的铝合金取样框。
五、实验步骤在华南师范大学络中心旁的草地上,采取东西走向每3米取一样方,每组取3个样方,且实验小组间距离为两米。
样方取好后即可统计草本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各自的盖度,频度等数据。
六、实验结果1、草本植物群落样方测定记录(1)物种组成根据调查统计,春季华南师范大学络学院旁草坪共有草本植物15科24种。
其中,主要优势科是禾本科。
呈现出整体科数多,但种类稀少、单种科较多的分布特点。
表1 华师络学院旁草坪草本植物的种类构成统计(取样地点:华南师范大学络学院旁草坪记录时间:2012510)科禾本科菊科伞形科炸酱草科秋海棠科苋科玄参科荨麻科种 8 2 2 2 1 1 1 1科车前草科大戟目蝶形花豆科爵床科鳞毛蕨科蔷薇科种 1 1 1 1 1 1 1(2)相对多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重要值相对多度。
植物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植物调查报告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d83ce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7.png)
植物调查报告优秀范文2、中期调查:国庆节期间,在经学校同意后,我们首先查阅了为什么要对植物进行分类,通过什么方法分类,植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等相关资料。
然后我们各小组分工对学校各区域植物进行了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带回不认识的植物的样品继续考证,对统计结果作了具体的分析。
3、最后,我们就调查结果和得到的资料进行了讨论、总结、形成报告。
四、调查研究结果报告1、经调查、统计,并对校园的主要和珍贵植物进行了分科分属。
如果我们依据形态学分,乔木中桑科种类最多,其次是木犀科、豆科等。
数量最多的是桑科的小叶榕,总计56棵,其次是木犀科的桂花有27棵,珍贵植物如锦葵科的木芙蓉有3棵(见附表)。
灌木中数量最多的是木犀科的小叶女贞,其次是黄杨科的鹊舌黄杨。
草本中麦冬的数量最多。
最后结果校园植物种类(我们熟悉的)总计44种,共有41属,34科。
我们还对以下表格中的植物进行了挂牌。
3、校园植物的分布校园植物主要分布在体育场,学生宿舍前及食堂下面。
体育场接近后校们的地方主要栽种了三种灌木植物及蔷薇,篮球场四周主要是栽种的小叶榕和小叶女贞,生长状况良好,而灌木太多由于是新栽培的长势不佳,土壤需增加肥力和水分。
广场花园里有大量的桂花树和黄槐间种,铁树主要栽培于办公大楼前,共计17盆,长势良好。
冬青卫矛和塔柏多种植于学生宿舍前,其中冬青较多。
()刺桐主要分布在食堂侧下方,数量较多而很密集,生长状况良好。
除此以外,原学校行政楼摆放了些盆栽的橡皮树和苏铁,刚从外地引进不久,生长状况不是很好,还需加强管理。
4、据调查表明:学校内植物种类欠缺,各种植物的数量不够,生长状况良好,对植物管理不佳,土壤环境不断改善,以适宜植物的正常生长。
五、课题思考与建议1、通过本次我们小组对校园内植物的调查,发现植物种类不丰富,而且每种植物的数量不足,离美化校园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其中乔木类,除小叶榕及桂花树外,其它种类的数量都很少,而灌木类的种类和数量也较少,草本植物就更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物种名录编制和生活型谱调查统计普查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划分植物生活型的方法
2、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生活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
的关系及划分植物生活型的生态意义
3、了解生活型谱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1.生活型 (life form) :
•生物对外界环境综合适应的外在表现形式。
•植物生活型是植物对环境特别是对气候的适应而在外貌上的反映。
•特定环境下不同科属的植物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活型。
•生活型是植物对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同一类生活型中包括在分类系统上地位不同的许多种,只要物种对某一类环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而且在外貌特征上相似,它们就属于同一生活型。
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按植物的越冬休眠芽的位置与适应特征,将高等植物分为五大生活型类群:
①高位芽植物(Ph)。
其芽离地面高,完全受气候的影响。
在温暖和潮湿地区很多,不需要保护。
5个亚型是:大高位芽植物(MG)(植物体超过30米以上的大乔木)、中高位芽植物(MS)(高8~30米的中乔木)、小高位芽植物(M)(高2~8米的小乔木和灌木)、矮高位芽植物(N)(高2米以下的灌木及小灌木)、攀援植物(S)(没有高度限制,在温暖潮湿地区占优势);
②地上芽植物(Ch)。
草本或木本植物,芽紧贴地面,冬季被雪覆盖保护,包括北极地区和高山寒冷气候下的植物,温带也有分布;
③地面芽植物(HK)。
芽的一半埋在土层顶部或腐殖质层中,地上部分冬季全部死亡。
温带多年生草本大多属此类;
④隐芽植物(K)。
芽完全埋在土中或水中,以适应寒冷或干旱的气候,冬季地上部分和一部分地下部分死亡。
如球茎、块茎、根茎植物;
⑤一年生植物(T)。
植物生活型图解
2.生活型谱(life form spectrum):
•生长在同一地区的所有植物中各生活型的数量比例(百分数)就是该地区的植物生活型谱(life form spectrum)。
•生活型谱不但反映当地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而且反映该地区气候特点。
温暖潮湿地带高位芽植物丰富,干燥寒冷地带一年生植物居多。
有相近植物生活型谱的地区,气候类型也相近。
•生活型谱可反映植物环境的气候特征,是群落对外界环境最综合的反映指标。
因而可以通过不同植物群落生活型谱的比较,得出不同群落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洞察控制群落的重要气候特征。
•在研究群落演替过程时,结合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化,生活型谱分析在阐明群落的演替动态、环境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和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气候-植被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 Raunkiaer将不同地区植物区系的生活型谱进行比较,归纳得出4种植物气候(phytoclimate):①潮湿地带的高位芽植物气候;②中纬度的地面芽植物气候(包括温带针叶林、落叶林与某些草原);③热带和亚热带沙漠一年生植物气候(包括地中海气候);④寒带和高山的地上芽植物气候。
三、实验器材
记录本、笔
四、实验步骤
对校园中的绿化区域进行植物物种普查,记录至少100种植物并拍摄图片,通过询问老师及查阅资料的方式对所记录的植物进行鉴定,明确植物中文名以及拉丁名、所属的科、生活型和生长型,并编制该区域的植物生活型谱。
对植物生活型谱进行分析,总结济南(中心校区)的气候类型,并讨论调查样地植物生活型谱的适应性和影响因素。
参考资料: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中国植物志》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
五、实验结果
分析图表可知中心校区的植物生活型中高位芽植物所占比重最大,超过所记录物种的一半;占第二位的是一年生植物,但是种类远不如高位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六、讨论与分析
中心校区植物生活型类型中,高位芽植物种类最多,这些植物主要是人工移栽种植的植物,这不能客观地反映中心校区的气候类型;相比之下,一年生植物大多为野生种,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中心校区的气候特点,然而由于园艺工作人员的维护修剪,校园内的一些一年生植物没有被计入我们的实验结果中,一年生的植物较多,反映了济南虽然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但由于偏向内陆而具有了一定的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春夏季较为干燥,气温偏高,降水较少;对于所统计到的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其中既有栽培种又有野生的物种,但是整体上数量较少,能够部分反映济南冬季时间持续较长,气温较低。
从整体上看,本次植物物种名录中所记录的植物人工栽培的物种多于野生天然的物种,因此中心校区的植物生活型谱并不能十分客观的反映济南(中心校区)当地的气候。
影响不同生活型植物分布与生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包括人工种植、对草坪绿地的修剪、校园基础设施的规划等等;此外还有气候因素,中心校区所处地区春季气温偏高,降水较少,一些对水要求较高的植物无法在中心校区找到合适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人工喷灌,在一些小生境中也会有一些喜欢阴湿的植物生长;在校园中还有许多生物因素对植物分布产生影响,比如灰喜鹊、一些蚂蚁、蜂类,它们帮助一些特定种类的植物传播花粉、种子等繁殖体,帮助植物扩展生境,适应不同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