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基于组态软件环境下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ModBus协议的中央空调温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ModBus协议的中央空调温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ModBus协议的中央空调温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研究意义1、目的这次毕业选题的目的主要是让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掌握系统设计的流程,方案的论证,选择,实施与完善。

通过对空调变频温控系统的设计,制作,了解信息采集,测试,控制的全过程,提高在电子设计和实际操作方面的综合能力,初步培养在完成设计当中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要求,通过对电子电路的设计,初步掌握在给定一定条件和要求下,如何用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巧妙地完成工程系统中某一部分电路的设计,并将其连接到系统中,提高查阅资料,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

2、依据中央空调目前在国内已经普遍使用,传统中央空调的控制方式有一定的滞后,造成室内温度波动性较大,影响空调的控制精度和空调环境的舒适;同时,传统空调对温度的条节是一种断续变化过程,不能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空调器工作状态,因此不能实现完全自动控制,在人们追求舒适的前提下空调自身也在不断进步提高,所以变频空调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舒适。

3、理论意义变频空调是在原有空调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变频器,压缩机是变频空调的心脏,变频空调通过变频器改变压缩机的概念股点频率,调节压缩机的转速,依靠压缩机转速的快慢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室温波动小,电能消耗少,相较于普通空调舒适量大大提高。

而运用变频控制技术的变频空调,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制热、制冷和除湿运转方式,使居室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并在低转速、低能耗状态下以较小的温差波动,实现了快速、节能和舒适控温效果,深受消费者喜爱,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现实意义虽然变频空调好处多多,但是其结构复杂,而且变频控制系统这一技术在我国生产厂家尚未成熟,许多厂家引进国外生产的变频器进行组装,而且价格相对较高,为了更好清楚的认识变频空调,了解空调变频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我就这一模块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用相对经济实惠的方法模拟展现变频技术的工作原理,该系统具有简洁,操作简单,实用方便的特点为以后技术的发展做铺垫为我国技术领域科研做一个小步的进步。

运用PLC和组态技术开发中央空调实训控制系统

运用PLC和组态技术开发中央空调实训控制系统

OCCUPATION2013 08102案例CASES运用PLC和组态技术开发中央空调实训控制系统文/杜燕敏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PLC、组态技术、变频器等在中央空调控制技术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全面掌握智能控制对中央空调节能调节的应用,引入新组态软件设计一种模拟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央空调实训控制系统 PLC 组态王软件 温度传感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高科技技术不断应用到各个方面,智能控制技术也已经完全融入到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中。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电子和制冷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并创造一个生动直观的模拟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在原有旧继电器控制的中央空调系统基础上,引入PLC、组态王和变频器控制技术对旧系统进行了改造,经过一年多的教学试用,教学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央空调的主要系统组成1.中央空调主要系统的构成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冷冻机组、冷却水塔、冷却风机、冷冻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等构成。

2.中央电气控制系统组成系统所需的主要硬件有工控屏、变频器、冷水泵机组、传感器、PLC及扩展模块等,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中央空调系统电气组成(1)工控屏及温度传感器。

工控触摸屏是一个HMI(人机对话界面),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做监控和操作使用,即监控和演示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情况,实时控制,并设置触摸按钮代替现实中的按钮进行操作使用。

触摸屏包含HMI硬件和相应的专用画面组态软件,连接到PLC。

而组态软件是运行于PC硬件平台、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一个通用工具软件产品,和PC机或工控机一起可以组成人机对话界面的控制。

传感器作为PLC输入控制端子的一部分,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输入信息的采集。

在中央控制系统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将实时检测到的温度这一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提供给控制器,以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这里主要讨论用于室温的检测。

(完整版)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完整版)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未经允许切勿外传毕业设计课题名称可编程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姓名孙成彩学号所在系电子电气工程系专业年级P10电气七班指导教师张德迪职称讲师二O一三年四月十四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摘要中央空调现已广泛的应用在各大商场、办公大厦等场所中,传统控制系统中在控制较适宜的温度的同时,却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央空调的舒适性和节能性,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央空调冷冻泵机组控制系统,为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及有效节能提供了技术条件。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央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总结了传统中央空调的缺点,即冷冻泵、冷却泵不能自我调节负载,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随着变频技术日趋成熟,利用变频器、PLC、数模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等器件的有机结合,构成温差闭环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水泵的输出流量达到节能目的。

该系统采用西门子的S7—200PLC 作为主控制单元,利用传统PID 控制算法,通过西门子MM440 变频器控制水泵运转速度,保证系统根据实际负荷的情况调整流量,实现恒温控制,同时又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通过对中央空调的理论分析,验证了以出回水温差为根据对其进行变流量控制的可靠性。

对变频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为实现温度信号远距离传送,设计了基于USS 协议的RS-485总线通讯的网络。

通过西门子TD200 文本显示器实现人机界面的设计,最后使用MCGS 工控组态软件进行了系统的组态设计研究。

关键词中央空调;PLC;变频器;PID;RS-485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目录摘要 (I)第1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中央空调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2)1.2.1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发展 (2)1.2.2 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发展 (3)1.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工作 (4)第2章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原理 (5)2.1 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5)2.1.1 概述 (5)2.1.2 制冷原理 (5)2.1.3 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 (5)2.2 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原理及特点 (5)2.2.1 变流量空调系统概述 (5)2.2.2 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实现方式 (7)2.2.3 中央空调系统变流量系统的特点 (9)2.3 电机的软启动原理及应用 (10)2.3.1 软启动设备介绍 (10)2.3.2 软启动器的应用场合 (10)2.3.3 软启动器与变频器之间的区别对比 (10)2.4 PID控制的设计 (11)2.4.1 PID控制原理 (11)2.4.2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12)2.4.3 PID的反馈逻辑 (12)2.4.4 P、I、D参数调整原则 (13)2.4.5 对空调系统的PID变频控制 (13)2.4.6实现设定值的自动调节 (13)2.4.7 PID控制器设计及实现 (13)2.5 本章小结 (15)第3章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6)3.1 变频器的原理 (16)3.2 西门子MM440变频器性能介绍 (16)3.2.1 主要特征 (17)3.2.2 控制性能的特点 (17)3.2.3 保护功能 (17)3.2.4 变频器运行的环境条件 (17)3.2.5 使用变频器设计系统时需注意的问题 (18)3.3 PLC选型 (18)3.3.1 PLC简介 (18)3.3.2 PLC控制功能的选择 (18)3.3.3 西门子S7-200PLC介绍 (20)3.3.4 模拟量IO模块的种类 (20)3.3.5 EM231技术指标 (21)3.3.6 EM232技术指标 (21)3.3.7 EM231 RTD接线及注意事项 (21)3.4 PT100温度传感器 (21)3.5 PT100温度变送器 (22)3.6 人机界面设计 (22)3.7 系统硬件设计 (23)3.8 本章小结 (25)第4章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26)4.1 设备间通讯 (26)4.1.1 RS-485介绍 (26)4.1.2 USS协议 (26)4.2 PLC的初始设定 (27)4.3 PLC主程序流程图 (29)4.4 PLC编程软件 (30)4.5 程序设计 (30)4.5.1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IO分配表 (30)4.5.2 程序中使用的存储器及功能 (31)4.6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MCGS组态 (32)4.6.1 MCGS组态软件简介 (32)4.6.2 MCGS 6.2通用版介绍 (32)4.6.4 系统脚本程序编写 (34)4.6.5 组态运行界面 (35)4.7 本章小结 (36)结论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附录C (40)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了保证温度恒定,中央空调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例如酒店、宾馆、办公大厦、商场、工厂厂房等场所。

基于PLC和组态王的中央空调水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基于PLC和组态王的中央空调水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建筑 智 能化 ・
基于 P LC 和 组 态 王 的 中央 空 调 水 控 制 系统 设 计 与 应 用
刘敏 层 , 张 峰
( 西安建 筑科技 大学 信控 学 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5 5 )
摘 要 :根据中央空调水 系统 组成和运 行原理 , 结合 实验 室空调 系统的特 点 , 提
水平 。上位 机 采用 组 态 王软 件 开发 的人 机 界 面 ,
实现 集 中控 制 和 实 时 监 控 , 使 系统操作简单 , 且 减 少 人工 工作 量 。
1 中央 空调 水 系统 的组 成
图 1 中央 空 调 水 系统 组 成
中央 空调 水 系统 主要 由主 机制 冷 机 组 、 冷 却 水循 环 系 统 、 冷 冻 水 循 环 系统 等 组 成 , 如 图 1所 示 。其 中主机制 冷 系统 是 中央 空调 系统 的 核心 , 由制 冷机组 、 压缩机 、 蒸 发器 和冷凝 器组 成 。 压缩 机将 液 态 制 冷 剂 送 蒸 发 器 中与 冷 冻 水
0 引 言
设计 了一 种 基 于 P L C和组 态 王 的 中 央 空 调
水 控 制 系 统 ,下 位 机 使 用 可 编 程 控 制 器 ( P r o g r a mm a b l e L o g i c C o n t r o l l e r , P L C) 软件程序 , 使 控 制系统 功 能更加 完 善 , 提 高 系 统 自动 化 控 制
气进 行热 交换 , 降低 房 间温度 。参 与热 交 换 的冷 冻水 ( 回水 ) 升 温后 流 向集 水器 , 再 由集 水 器 流 向 冷 冻主机 , 形成 冷 冻水循 环 系统 。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书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一.课程设计题目 (2)二.设计目的及意义 (2)三.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2)四.空调系统组成 (2)五.主界面的设计 (2)六.组态王的运行 (8)七.心得与总结 (13)八.参考文献 (14)一、课程设计题目: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仿真二、设计目的及意义:本次课程设计对于提高智能楼宇空调监控系统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了解空调的物理模型,同时针对空调监控系统进行控制,该系统具有报警和查询功能。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用组态软件进行主界面的设计、编程以及仿真,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从事楼宇智能方面的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中央空调的自动监控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1)室温度和湿度的监测;(2)设备的启停自动控制;(3)根据室温度的高低实现冷热源控制系统和加湿器控制系统的全面自动调节与控制;四、空调系统组成:中央空调系统主要包括通风管道、回风机控制系统、新风机控制系统、加热盘管控制系统、加湿器控制系统、制冷控制系统、控制按钮等。

五、主界面的设计:1、构建组态画面本次设计的中央空调系统主要针对水系统的制冷系统、加热系统及加湿系统的监控,故组态画面由空调监控主画面、温度指示、湿度指示、阀门指示组成。

主画面如图1所示。

图1 主画面2、组态王与现场的I/O设备直接进行通讯I/O设备的输入提供现场的信息,例如:产品的位置、机器的转速、炉温等等。

I/O设备的输出通常用于对现场的控制,例如启动电动机、改变转速、控制阀门和指示灯等等。

有些I/O设备,其本身的程序完成对现场的控制,程序根据输入决定各输出值。

输入输出的数值存放在I/O设备的寄存器中,寄存器通过其他地址进行引用。

大多数I/O设备提供与其他设备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通讯端口或数据通道,组态王通过这些通讯通道读写I/O设备的寄存器,采集到的数据可用于进一步的监控。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

自动化控制• Automatic Control122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关键词】组态软件 中央空调 电气自动控制系统1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功能目前,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内主要包括冷冻机结构、冷冻水控制系统、冷却水控制系统以及热水控制系统等,要维持中央空调运行的稳定性,就必须从机组基本参数的监测出发,有效对设备的启停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完成冷热源以及水管的调节应用,确保能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节约运行成本。

基于此,有效结合组态软件对中央空调进行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空调系统的监控点位要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文/唐海波求,在设计过程中增加或者是删除对应的监控点位,确保能维持系统运行的管理。

因此,基于组态软件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是提升中央空调整体运行效率的根本。

2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在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中,结合系统的规模以及控制系统的特点、技术要求等进行数字控制系统的管理,具体DDC 系统组成见图1。

结合图中型号参数可知,I-7520,I-7017,7024,7050均为数据采集设备,能有效对温度、湿度、压差以及流量进行测定。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基本原理是结构传感器对现场环境变量进行集中测定,并且保证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模块能有效将收集的书传输输出,此时,会将电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完成与计算机的通信互动。

并且,计算机要对采集到的数据予以及时的检索和计算处理,利用标准控制算法就能对数据予以整合,确保能制定对应的实时性决策,从而形成对应的控制指令,确保输出控制信号的同时能对执行机构予以控制,完成中央空调的调控和自动管理。

在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中,通信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以及模拟量输出模块发挥重要的作用,保证系统运行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相应处理工序更加完整。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中央空调已经广泛应用于商用与民用建筑中,用于保持整栋建筑温度恒定。

传统的设计中,无论季节、昼夜和用户负荷的怎样变化,各电机都长期固定在工频状态下全速运行,所以会造成极大的的能源浪费。

本设计采用变频器、PLC、温度传感器等器件的有机结合,构成温差闭环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水泵的输出流量到达节能目的。

该系统采用西门子的S7—200PLC作为主控制单元,利用传统PID 控制算法,通过西门子MM440 变频器控制水泵运转速度,保证系统根据实际负荷的情况调整流量,实现恒温控制,从而最大程度的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本设计通过采用基于USS 协议的RS-485总线通讯的网络,通过西门子TD200文本显示器实现人机界面的设计,使用MCGS 工控组态软件,对系统进展理论分析。

通过分析该设计,验证了该设计的可靠性,可以解决中央空调的能源浪费问题。

关键词:中央空调,PLC,PID,变频器ABSTRACT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ercial and civil buildings, which are used to maintain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the building. In traditional design, regardless of the season, day and night, and how the user load changes, the motor is fixed to run at full spe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condition of power frequency. It will cause great waste of energy.This design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bination of frequency converter, PLC, temperature sensor. It makes up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losed-loop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nd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output flow of pump to achieve energy saving. The system adopts the Siemens S7-200 PLC as the main control unit, using the traditional PID to control algorithm, using Siemens MM440 inverter to control of pump speed, to guarantee system adjust load flow 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 All of these will bring out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ergy waste to a great extent.This design use RS - 485 bus munication networks which is based on USS protocol and using the Siemens TD200 to realize the human-puter interface design, and using the software made from MCGS, to carries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the system. Verifi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esign, the design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energy wast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KEY WORDS: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PLC, PID, frequency converter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绪论11.1 中央空调的开展11.1.1 中央空调现在状况11.1.2 中央空调开展趋势11.2 本设计的意义11.2.1 设计的主要容11.2.2 设计的意义2第2章中央空调系统介绍32.1 中央空调构造32.1.1 中央空调概述32.1.2 中央空调构造32.2 中央空调系统工作原理42.2.1 制冷原理42.2.2 工作原理42.2.3 中央空调的控制原理42.3 中央空调的评价52.4 本章小结5第3章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63.1 变频器63.1.1 变频器的介绍63.1.2 变频调速的原理63.1.3 变频器的选择93.1.4 使用注意的问题103.2 电机的软启动原理及应用113.2.1 软启动的介绍113.2.2 软启开工作原理113.2.3 软启动的优点113.2.4 软启动与变频器的比照123.3 PLC选型123.3.1 PLC的工作原理123.3.2 西门子S7—200介绍133.4 温度传感器143.5 温度变送器153.6 人机界面选型方案153.7 总体硬件设计163.8 本章小结18第4章软件设计204.1 PID控制204.1.1 PID控制简介204.1.2 PID参数整定204.1.3 对中央空调的PID控制214.2 应用软件STEP7214.3 plc编程224.3.1 程序流程图224.3.2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I/O分配表244.3.3 程序中使用的存储器及其功能254.3.4 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程序254.4 设备通讯264.4.1 RS-485介绍264.4.2 USS协议软件与S7—200间的通讯264.5 MCGS组态软件274.5.1 MCGS组态软件简介274.5.1 MCGS组态画面274.6 本章小结29第5章结论30致31参考文献32附录33第1章绪论1.1 中央空调的开展1.1.1 中央空调现在状况中央空调行业现在存在着巨大的竞争,这种竞争是产品革新所产生的,产品革新主要围绕低碳环保进展,低碳环保在这个时代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1.绪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空调系统在建筑家具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着节能降耗的要求,对空调监控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亚控科技产品组态王软件和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作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优秀控制软件和控制器,在非工业领域如空调监控系统等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本次空调监控系统就是采用组态王作为上位机监控软件和人机交互界面,PLC作为下位机和空调系统控制器,实现对空调系统的实时监控。

2.系统设计原理空调监控系统主要利用PLC的控制功能,通过执行装载在PLC部的预先设定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上位机实时的命令语句,调节空调系统中的阀门开度、控制水泵启停、监控并采集空调系统中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等现场仪器仪表的数据,转换为组态王可用的数据格式传送给组态王软件。

组态王接收PLC采集的现场数据并实时的在组态画面中动态实时显示,此外,组态王可接收组态画面中的有操作人员输入的命令并下传给下位机PLC,实现对空调系统的调节控制。

2.1.空调系统原理空调系统主要就是调节室空气的冷、热、干、湿,并起净化空气的作用,使人们工作、生活在比较舒适的环境中。

空调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空气调节系统、制冷系统、供热系统。

2.1.1空气调节系统监控原理A.新风机组监控原理新风机组主要靠包括进口挡板、加热器、表冷器、过滤器、加湿器、送风机及各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

使得在夏季通过表冷器湿新风降温、除湿,冬季通过加热器、加湿器使空气加热、加湿。

新风机组监控的主要容如下:(1)监控送风温度。

由送风通道的温度传感器实测送风温度,信号送入控制器,与送风温度设定值进行比较,采取控制算法生成控制指令调节冷、热水供水阀门开度,用以调节热水(或冷水)流量,是送风温度控制在设定值围,保持室温度恒定。

(2)送风湿度控制。

由送风通道的湿度传感器检测湿度信息送入处理器经运算后控制冷水阀或蒸汽阀开度,使被调环境的湿度保持恒定。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介绍:
中央空调系统已经在城市的商业和住宅建筑中广泛使用,但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的控制方式有限,难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也无法智能地进行控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设计一套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能源管理和故障诊断,同时提高空调系统在能效、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表现。

研究方法:
本系统将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传感器采集房间内的环境数据,在后台通过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处理,并实现自主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达到节能和舒适度的最佳平衡。

论文结构:
本文分为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央空调系统智能控制方法、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能效与环境保护实验、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和结论七个章节。

计划进度:
1. 文献综述和分析,明确研究方向:1周
2.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设计:2周
3. 系统实现及性能测试:2周
4. 论文写作及论文初稿:2周
5. 论文修改及终稿提交:1周
预期研究成果:
本系统将实现中央空调运行的自主调节,大大提高中央空调的能效和
舒适度。

通过采用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空调运行的智
能管理,较大地提高了中央空调在能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表现。

同时,开发本系统将启迪中央空调领域的智能化研究,提高中央空调
技术的水平和应用价值。

中央空调开题报告

中央空调开题报告

中央空调开题报告中央空调开题报告一、引言中央空调是一种集制冷、制热、通风、除湿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办公楼、医院、酒店等场所。

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性要求的提高,中央空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报告将探讨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二、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中央空调系统由制冷机组、冷却水系统、送风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制冷机组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流动,实现室内空气的制冷。

冷却水系统则通过循环水的供应,将室内的热量带走。

送风系统负责将处理过的冷风送入室内,实现空气的循环。

控制系统则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监测和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以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

三、中央空调的应用范围1. 商业建筑:中央空调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已成为标配。

它能够为商场、超市、办公楼等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提高顾客和员工的工作效率。

2. 医院:中央空调在医院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它能够为手术室、病房等提供洁净、温度适宜的环境,为医疗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3. 酒店:中央空调在酒店中的应用能够提供舒适的客房环境,提高客人的入住体验,增加酒店的竞争力。

4. 工业厂房:中央空调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有助于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中央空调对环境的影响1. 能源消耗:中央空调系统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因此其能源消耗量较大。

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应选择能效比较高的中央空调系统,并合理运用节能措施。

2. 制冷剂泄漏: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如氟利昂等,如果泄漏到大气中,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加剧全球变暖。

因此,中央空调的运行和维护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以减少制冷剂的泄漏。

3. 噪音污染: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造成干扰。

合理的隔音设计和运行管理可以减少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五、结论中央空调作为一种重要的室内环境控制设备,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医院、酒店等场所。

它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基于PLC的变频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变频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唐山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的变频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系别: 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12电本班
姓名:
学号:4120208xxx
辅导教师:田丽欣
2016年3月4日
二、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中央空调广泛应用于商用与民用建筑中,本设计应用PLC和变频器实现对中央空调的温度控制。

该设计涉及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变频器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知识及应用,应用PLC 作为核心控制器,与变频器、温度传感器有机结合构成温差闭环自动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中央空调的温度控制。

在设计中以PLC作为主控单元,采用PID控制算法,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运转速度,实现恒温控制,并完成上位机设计。

三、设计(研究)方案
本次设计利用PLC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接收电信号,进行PID处理,通过变频器对水泵进行驱动,以水泵的加速减速控制冷冻水的流量,从而控制空调的温度。

空调工作时,通过制冷主机将冷冻水的水温降低,然后传送到各个房间的盘管,利用风机将室内的热空气经盘管冷却降温,再送回室内,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温度升高的冷冻水再回到空调主机再次制冷,以此循环。

空调主机的散热设备产生的热量由冷却水吸取后,经冷却塔冷却,再回到空调主机循环。

中央空调工作原理图如下所示:
PLC连接温度传感器和变频器,温度感应器将出/回水温度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PLC,PLC以此控制变频器的转速控制,变频器改变冷冻泵电机的转速,来改变水的流速,以调节温度,再由温度感应器将出/回水温度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PLC,执行循环过程。

中央空调设计开题报告

中央空调设计开题报告

中央空调设计开题报告中央空调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现代化建筑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室内舒适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中央空调设计的相关问题,包括设计原则、系统组成、节能技术和环境影响等方面,以期为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设计原则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一系列原则,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舒适性。

首先,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特点确定合适的供冷和供暖负荷,并结合气象条件和使用时间进行合理的负荷计算。

其次,应合理选择空调设备,包括冷水机组、风机盘管和空气处理机组等,以满足负荷需求并提高能效。

此外,空调系统的管道布置、风道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设置也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和使用特点,以确保空气流通和温湿度控制的效果。

三、系统组成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冷热源设备、空气处理设备、输配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冷热源设备包括冷水机组和锅炉,它们通过冷却水和热水分别提供冷热源。

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空气处理机组和风机盘管,它们对空气进行过滤、调节和分配。

输配系统包括冷热水管道、风道和水泵等,它们将冷热源和空气处理设备与建筑各个区域连接起来。

控制系统则负责监测和控制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以实现舒适环境和节能效果。

四、节能技术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首先,通过合理的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可以避免过大或过小的供冷供暖负荷,从而减少能耗。

其次,利用空气换气和新风预处理等技术,可以减少室内空气负荷,提高系统的能效。

此外,采用变频调节和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设备运行状态,降低能耗。

最后,对于冷热源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也是节能的重要手段,定期检查和清洁设备,及时修复故障,可以保持设备的高效运行。

五、环境影响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空调系统的能耗和碳排放是对环境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中央空调系统开题报告

中央空调系统开题报告

中央空调系统开题报告中央空调系统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室内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在实现室内舒适度的过程中,中央空调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央空调系统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设备和管道,将空气进行处理和输送,以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新风量的系统。

它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能够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设备。

二、中央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中央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来实现室内空气的调节。

首先,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室内热量,使室内空气温度下降;然后,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升高了温度和压力;接着,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使室外空气温度升高;最后,制冷剂经过膨胀阀减压,回到蒸发器,循环往复。

三、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中央空调系统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制冷机组、冷却塔、风机盘管、空气处理机组等。

制冷机组负责制冷剂的循环和热量的转移;冷却塔用于散热,将制冷剂冷却;风机盘管通过风机将冷却后的空气送入室内;空气处理机组则用于处理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

四、中央空调系统的优势中央空调系统相比于分散式空调系统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中央空调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多个室内空间的需求,实现集中控制和管理,提高了空调的效率和节能性;其次,中央空调系统可以通过风管将空气输送到各个室内空间,避免了室内机组的占用空间和噪音问题;此外,中央空调系统还可以根据室内空间的需求进行灵活的调节,提供个性化的舒适度。

五、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领域中央空调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商业建筑、办公楼、医院、酒店、工厂等。

在商业建筑中,中央空调系统可以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顾客并提高销售额;在医院中,中央空调系统可以保持手术室和病房的洁净度和温湿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环境;在工厂中,中央空调系统可以调节车间的温度和湿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六、中央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央空调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基于PLC和变频器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开题报告

基于PLC和变频器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开题报告

基于PLC和变频器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基于PLC和变频器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设计学院: 电气信息学院专业: 自动化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一(前言中央空调是现代大型建筑物如宾馆、商场、办公楼、居民小区、工厂和其它大型建筑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它能带给人们四季如春,温馨舒适的每一天。

中央空调是一种通过集中制冷,然后分别将冷量输送到各空调房间的设备,以调节各个空调房间内温度达到适合人办公或者生活。

作为建筑内部重点耗能设备,中央空调系统的耗电一般要占整座建筑电耗的40%以上。

而中央空调机组是以满足使用场所的最大冷热量来进行设计的,而在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用户在使用时,冷热负荷是变化的,一般与最大设计供冷热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系统各部分90%以上运行在非满载额定状态。

传统的中央空调水、风系统均采用调节阀门或风门开度的方式来调节水量和风量,这种调节方式的缺点不仅是消耗大量能量,而且调节品质难以达到理想状态而导致空调的舒适度不良。

基于DCS的中央空调制冷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

基于DCS的中央空调制冷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
(三)、数据采集以及监控
基于DCS中央空调制冷系统通过上位机对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温度、压力及流量的实时监测和调节。如果运行参数出现异常情况,则可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对设备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处理解决。CPU用于对中央空调进行各个控制设备运行参数设置, GPIO用于对中央空调各个生产设备的温度和流量等数据进行采集监控, PC机用于对中央空调生产设备和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等数据进行存储、显示与打印。通过不同部件间相互配合及连接方式对中央空调进行监测与调控,通过对中央空调生产操作程序进行修改和处理,达到中央空调制冷系统自动控制的目的
(二)、DCS软件模块设计
系统软件模块包括:控制模块、图形化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数据传输与处理模块以及控制单元的配置软件等几部分。根据以上对中央空调制冷控制系统的介绍,其系统软件主要包括实时数据传输和图形化显示模块两部分。根据中央空调制冷控制系统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DCS控制器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主节点采用串口通信与现场总线通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讯。实时数据传输主要是通过 GPRS网络实现与中央空调控制器之间以及与现场总线之间实时通信,在该系统中实时数据传输是最主要的功能。实时数据传输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对现场总线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实现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数据保存、打印、查询等功能
关键字:DCS;中央空调制冷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引言:如今中央空调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由于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和噪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烦恼。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央空调的设计,这不仅是因为其能带来舒适,还因为中央空调能为人们带来健康与安全。由于中央空调设备的特殊性,传统空调控制器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运行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由此本文对DCS技术下中央空调制冷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

基于ARM的嵌入式机房空调远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的嵌入式机房空调远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ARM的嵌入式机房空调远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而核心的处理器单元大多采用了ARM架构,ARM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也日渐增多。

而在机房管理中,空调调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常见的机房温度要求在20℃~25℃之间,不同的硬件和设备运行需要的温度也不同。

为了更好地控制机房的温度、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根据温度变化及时地进行调节。

为了更好地实现机房空调的远程控制,降低管理成本,本文将基于ARM嵌入式系统设计一套机房空调远程控制系统,旨在提供一个高效可靠的机房管理方案。

二、选题意义1.提高机房管理效率传统的机房空调控制方式需要人员驻守,对管理效率有很大影响。

通过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远程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地域的机房空调的集中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2.实现节能减排通过对机房空调温度的实时监测,结合系统自动控制,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冷气过度调节,减少浪费现象,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3.提高机房安全性机房的正常运行需要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对于某些特殊设备来说,甚至需要达到特定的温度条件,通过嵌入式系统实现的远程空调控制,可以减少人员调节空调带来的温度偏差,从而提高机房安全性。

三、选题方法本文选用了ARM嵌入式系统,并结合温度传感器、继电器等硬件设备实现机房空调的远程控制。

首先需要设计相应的硬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接口、继电器控制接口等,然后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实现对空调的控制。

最后,通过网络连接将不同地域的机房连接到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

四、论文结构1.前言:介绍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2.相关技术:介绍ARM嵌入式系统、温度传感器、继电器等硬件设备以及相关技术原理。

3.系统设计:详细设计机房空调远程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4.系统实现:介绍如何将不同地域的机房连接到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

5.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系统性能和稳定性,并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

基于组态王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组态王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设计

第12期2010年12月机械设计与制造M achi ner y D es i gn&M anuf act ur e35文章编号:100l一3997(20l O)12枷35—02基于组态王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设计王欢严良文徐凤平李文(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200072)D es i gn of t he ce nt r a I ai r二c O ndi t i O ni ng SU per V i s or y syst e m baSed O n ki ngV i ewW A N G H u龃,Y A N U粕g-w en,X U Feng_pi ng,U W en(S ch001of M echani cal E ngi neer i ng锄d A ut om at i on,S hangh ai U ni ver si t y,Shanghai200072,C hi na)中图分类号:T H l6文献标识码:A1引言中央空调系统是现代大型建筑物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之一,电能的消耗非常大,约占建筑概总电能消耗的50‰由于中央空调系统都是按最大负载并增加—定余量设计,而实际匕在—年中,满负载下运行最多只有十多天,甚至十多个小时,几乎绝大部分时间负载都在70殇以下运行【l】,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基于PLC、变频器和工控组态软件的变频节能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工控组态软件(i ndus踊al co nt m l co曲g哪t j彻纠m a陀)是利用系统软件提供的工具,通过简单形象的组态工作,构成系统所需的软件[2】。

目前,国外流行的组态软件有I nl'ouch、i Fi x、Fi】【等,国内的组态软件有组态王、世纪星、M cG S等【3】,基于组态王适应性强、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经济、开发周期短、具有良好图形界面、丰富的驱动程序和网络功能等优点,本系统采用安川变频器为执行元件,西门子S7-200P LC为下位机(调节器),工控机为上位机,设计开发了基于组态王6.51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作者:唐海波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年第10期本文分析了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功能和原理,并对系统开发设计予以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组态软件中央空调电气自动控制系统1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功能目前,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内主要包括冷冻机结构、冷冻水控制系统、冷却水控制系统以及热水控制系统等,要维持中央空调运行的稳定性,就必须从机组基本参数的监测出发,有效对设备的启停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完成冷热源以及水管的调节应用,确保能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节约运行成本。

基于此,有效结合组态软件对中央空调进行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空调系统的监控点位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增加或者是删除对应的监控点位,确保能维持系统运行的管理。

因此,基于组态软件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是提升中央空调整体运行效率的根本。

2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在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中,结合系统的规模以及控制系统的特点、技术要求等进行数字控制系统的管理,具体DDC系统组成见图1。

结合图中型号参数可知,1-7520,1-7017,7024,7050均为数据采集设备,能有效对温度、湿度、压差以及流量进行测定。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基本原理是结构传感器对现场环境变量进行集中测定,并且保证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模块能有效将收集的书传输输出,此时,会将电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完成与计算机的通信互动。

并且,计算机要对采集到的数据予以及时的检索和计算处理,利用标准控制算法就能对数据予以整合,确保能制定对应的实时性决策,从而形成对应的控制指令,确保输出控制信号的同时能对执行机构予以控制,完成中央空调的调控和自动管理。

在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中,通信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数字量输入1输出模块以及模拟量输出模块发挥重要的作用,保证系统运行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相应处理工序更加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基于组态软件环境下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并向建筑行业的渗透与融合,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增长,智能建筑应运而生。

中央空调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空调的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50%~70%,因此中央空调系统的监控是楼宇自动化系统研究的重点。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的实现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能源利用率,较少能源的浪费,是建筑智能化的标志。

近年来,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已经成为节能的重点和热点。

但是,国内现有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大部分为开环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不能根据温湿度的变化实施精确控制,难以真正实现节能的目的。

而另外一部分虽然能够达到较高的自动控制水平,但是系统设计较为复杂,系统成本较高。

如果有一种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组态软件进行系统设计,不仅能够实现精确的自动控制,而且构造简单,建设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基本内容:1、查找文献数据,了解中央空调的结构、组成,以及控制的方案;2、在组态环境下建立水系统及风机系统的模型;3、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采用系统集成技术各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综合、资源共享,在一个计算机平台上进行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4、对本设计进行总结。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能够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能源利用率,较少能源的浪费,实现精确的自动控制,构造简单,建设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 系统概况1. 1 控制系统的功能与要求中央空调整个系统包括冷冻机、冷冻水控制系统、冷却水控制系统、热水控制系统、补水控制系统、新风机控制系统等。

中央空调的自动监控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机组基本参数的监测(2)设备的启停自动控制(3)冷热源及水管的全面调节与控制现场监控站监测空调机组的工作状态对象有:过滤器阻塞(压力差), 过滤器阻塞时报警,以了解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调节冷热水阀门的开度,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送风机与回风机启停;调节新风、回风与排风阀的开度,改变新风∕回风比例,在保证卫生条件要求下,降低能耗,以节约运行费用;检测回风机和送风机两侧的压差,以监测风机的工作状态;检测新风、回风与送风的温度与湿度,由于回风能近似反映被调对象的平均状态,故以回风温湿度为控制参数。

根据设定的空调机组工作参数与上述监测的状态数据,现场控制站控制送、回风机的启停,新风与回风的比例调节,盘管冷热水的流量,以保证空调区域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既能在设定范围内满足舒适性要求,同时空调机组也以较低的能量消耗方式运行。

以上为空调系统的一般监控点位, 在设计时,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在上述监控点位的基础上再增加或删减一些监控点位即可得到较为满意的设计方案。

中央空调的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

1. 2 系统总体结构根据系统的规模、控制系统的特点、技术要求和投入成本,本系统采用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即DDC系统),控制系统组成如图2 所示。

由于集中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以IPC工业控制计算机为硬件核心,并直接参与过程控制,从而可以完成复杂的控制和管理功能。

系统的被控对象是室内的温度、湿度、新风等,测量装置是各种传感器,执行机构是电磁阀、压差开关、风门驱动器等。

系统的工作原理:由传感器测量现场的环境变量,现场数据采集模块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与计算机进行通信,计算机将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并按照一定的控制算法进行实时决策,产生控制指令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执行机构,从而实现中央空调的自动控制。

2 系统硬件组成2. 1工控机本监控系统的主控计算机选用研华公司的IPC-610H工控机,其优点是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满足控制系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不间断工作的要求。

2. 2 通信模块采用泓格公司的I-7520 通信模块,用于实现RS-485与RS-232通信协议的转换,实现计算机与远程模块的通信。

2. 3 模拟量采集模块采用泓格公司的I-7017 远程数据采集模块,它具有8 路差分电压输入,分辨率为16位,通信接口为RS-485,用于采集现场传感器的电压信号。

2. 4 数字量输入/ 输出模块采用泓格公司的I-7050 继电器输入输出模块,它具有7路数字量输入和8路数字量输出,通信接口为RS-485,用于控制电磁阀、压差开关、风门驱动器等。

2. 5 模拟量输出模块采用泓格公司的I-7024模拟量输出模块。

该模块具有4 路模拟量输出输出电压为0~10V,输出电流为4~20mA,用于控制冷热水阀门、排风阀等的开度大小。

2. 6 传感器一是温度传感器:感测温室内的空气温度,选用二线制电流输出型温度传感器,其输出为4~20mA标准电流模拟信号,其量程为- 50℃~+50℃,精度为±0. 5℃。

二是湿度传感器,其接口与温度传感器相同,输出为电流模拟信号,量程为0~100%RH,精度为±3%RH。

三是压差传感器,量程为- 300- 1500Pa,最小误差为±0. 3Pa。

3 系统软件设计工控机的系统软件平台选用Windows xp 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人机界面和数据库由HMI/SCADA自动化软件平台“MCGS”开发,后台的控制程序由“Vi sual C++ 6.0”编写。

MCGS 具有数据采集与控制功能,可以通过硬件驱动程序或OPC接口与现场设备通信,完成数据采集和控制任务。

其具有图形化用户接口,允许开发者使用图形化的组态方式进行系统配置,并可以定义图形对象的动态特性。

MCGS还提供了安全权限、报警及报警管理等功能。

软件的结构如图3 所示。

3. 1 实时数据库实时数据库是整个系统数据处理的核心。

为了使现场数据状况以动画的形式反映在屏幕上,同时操作人员在计算机前发布的指令要迅速地到达现场,必须建立实时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是联系上位机和硬件设备的桥梁,它包含了全部数据变量的当前值。

数据库中的变量,包括I/O 变量和中间变量在MCGS的数据词典中进行配置。

当系统运行时,I/O变量的数据通过I/O 驱动程序从硬件设备获取或向硬件设备输出。

3. 2 控制程序由于用MCGS所提供的编程语言在脚本程序中编写控制程序不够灵活,另外大量的参数和中间变量会占用MCGS的点数,会使软件成本大幅提升。

因此,控制程序和参数设置部分由VC编写,在后台运行,它与人机界面之间通过DDE(Dynamic Data Exchange)进行数据交换。

系统运行时的应用程序,即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的流程图,如图4 所示。

系统运行时分为两种控制状态: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当选择手动控制模式时,操作人员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直接用电脑鼠标点击操作图上控制电磁阀、压差开关、风门驱动器的图标控制调节过程,此时图标为活动状态。

当选择自动控制模式时,有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

开环控制即定时控制,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制定控制计划,系统根据设定的时间参数自动地控制电磁阀;闭环控制以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气温、湿度以及压差信号作为反馈,系统根据智能控制算法(决策专家系统)实时地控制电磁阀、压差开关、风门驱动器,从而使室内的温湿度、新风量达到目标值。

此时,操作图上电磁阀、压差开关、风门驱动器的图标为只读状态,不能进行手工操作。

3. 3 人机界面系统的人机界面由操作运行窗口、实时曲线窗口、历史曲线窗口、报警信息窗口、数据报表窗口、参数设置窗口及帮助信息窗口等组成。

为了安全、避免误操作,人机界面各窗口均全屏显示。

(1) 操作运行窗口系统操作运行窗口显示整个系统的全景画面,画面可以实时地显示出每个测量点的空气温湿度及压差,以动画的形式模拟显示控制过程中气流、水流、电磁阀和驱动器等执行机构的运行状态。

(2) 趋势曲线窗口实时曲线窗口显示空气温、湿度、压差的实时变化趋势曲线,通过该曲线可以形象地观察到各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趋势。

历史曲线窗口显示空气温湿度和压差的历史曲线,通过该曲线可以观察到各环境因子的历史变化规律。

(3) 报警信息窗口软件的报警系统可以处理模拟量的越限报警、变化率报警、开关量的变位报警等多类型的报警。

在报警信息窗口既可以实时地显示各类报警信息,还可以对报警历史记录进行查询,此时现场操作人员可根据窗口提供的信息进行人工控制干预。

(4) 数据报表窗口在此窗口可以查阅系统的实时数据报表,或根据条件查询历史数记录并生产历史数据报表,还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和打印。

(5) 其他窗口如参数设置窗口,在此窗口可以对系统的自动控制运行参数进行设置,包括环境条件参数设置和计划的时间参数设置;帮助信息窗口,此窗口提供系统的在线帮助。

4 结束语该系统设计合理、投入成本较低、开发周期短,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明显,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自动化管理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11.30-12.30:查找文献资料,了解中央空调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并开题。

2011.1.1-2.30在MGCS环境下,设计水系统及风机系统的模型;2011.3.1-3.30设计控制系统;2011.4.1-4.30:完成整个中亚空调系统的调试;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1、林永进,中央空调水系统中变频控制技术的应用,机电工程,2009(9);2、刘姜涛,周珺,基于Simulink的中央空调系统建模与仿真[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8);3、郑卓王树东,基于Profibus网络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J].电子测量技术,2009(3)4、刘云辉.中央空调水系统设计中的若干技术问题[J].制冷,2001,20(03):72-74.5、刘青泉,鄢光辉,徐名霞.变频器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节能应用[J].电气技术,2006(8):73-75.6、Frank Doyle.Control System Technology and IEEE Transactions on [J].Control System Technology,2006.12-13.7、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FX2N Series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Hardware Manual.20008、THEMESHA.M,ROGER P.Extraction of an Object Model for Video Tracking[J].IEEE ARFICON,2002,(1):3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