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功能的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
6
血清蛋白测定的正常值
方法:总蛋白 (STP)— 双缩脲法
球蛋白 (G)— 溴甲酚绿法
清蛋白 (A)— 溴甲酚绿法
总蛋白(STP)= 清蛋白+球蛋白
参考值(成人):
STP 60 ~80 g/L
(6.0~8.0g/dl)
A 40 ~55 g/L
(4.0~5.5g/dl)
G 20 ~30 g/L
持续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清蛋白减少常伴有γ球蛋白增加,清蛋白含量与
有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呈正比,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 坏死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治疗后清蛋白上升,提 示肝细胞再生,治疗有效。
总蛋白<60g或清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 临床上常出现严重浮肿及胸,腹水。
--
11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
风病及慢性血吸虫病等。
--
13
4.球蛋白降低 主要是合成减少 ①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儿 ②免疫功能抑制: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③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5.A/G倒置 可以是清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增高 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如慢性肝炎、
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 蛋白血症等。
--
14
㈣血清蛋白电泳
原理:
血清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在PH8.6(碱性)的 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泳动。由于血清中 各种蛋白质颗粒大小、等电点和分子量的不同,泳动 速度也不同。电泳后,从阳极开始,依次分为清蛋白 (小、多、快)、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 γ球蛋白五个区带,这种方法称为血清蛋白电泳。
方法:醋酸纤维膜法及琼脂糖凝胶法
--
15
肝胆疾病的肝功能实验室检查ppt文档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1.胆红素的来源 ▪ 正常成人每天可生成250-300mg胆红素。 ▪ 其来源有:
①衰老红细胞破坏、降解:由血红蛋白分子中的 辅基--血红素,在肝、脾和骨髓等网状内皮系统 内降解而产生胆红素,约占人体胆红素 总量的80%,称主流胆红素;
②无效红细胞生成:即在造血过程中,骨髓内作 为造血原料的血红蛋白或血红素,在未成为成熟 红细胞成分之前有少量分解而形成;
(2) 转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滑面内质网上 进行。在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的催化下,胆红素迅速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ic acid,UDPGA)反 应,通过其丙酸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极性较 强的水溶性结合物——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单酯和 双酯,此即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双酯是主要 产物,约占95%。这种转化既有利于胆红素随胆 汁排泄,又限制其通过生物膜而起到 解毒作用。
▪ 清蛋白分子中存在两个可以和胆红素结合的位点, 一般情况下,胆红素与清蛋白分子中的第一位点 结合,分子比为1:1;当胆红素浓度增大时,则 第二位点发生结合,但这种结合的紧密度不及前 者,很容易被某些有机阴离子如磺胺类、脂肪酸、 胆汁酸、水杨酸等从清蛋白分子中置换出来,增 加其透入细胞的可能性,因此,临床发生高胆红 素血症时,这些药物应慎用。
并可氧化为尿胆素,成为尿的主要色素。
正常人每天排出约0.85~6.8μmol,
见
图9-1。
(二)胆红素代谢紊乱与黄疸
1.黄疸的定义与分类 ▪ 正常人血清胆红素总量不超过17.2μmol/L
(1.0mg/100ml),其中4/5是未结合胆红素,其 余是结合胆红素。 ▪ 凡能引起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 摄取、结合和排泄过程发生障碍等因素均 可使血中胆红素增高,而出现高胆红 素血症。
肝脏疾病常用检查PPT课件
(七)肝功能实验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检验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损害、查明原因、 判断预后以及鉴别黄疸等。因此,肝功能试验的临床 应用对于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肝 功能试验种类繁多,不下数百种,但是一种试验只能 探查肝脏的某一种功能,没有一种试验能全面反映肝 脏的一切功能。因此,为了得到比较正确的结论,应 做若干种试验,必要时要反复复查。同时对肝功能试 验的评价,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全面考虑,避免片面性 及主观性。此外,也要注意节约人为物力及财力,有 的放矢地选择性做必要的肝功能试验是重要的。
尿中胆素原
增多
不定或升高
减少或消失
粪中胆素原
增多
减少
减少或消失
血清 蛋白
电泳谱 脂蛋白X
正常 阴性
Alb减少,γ-球蛋白
升高 一般阴性
球蛋白明显升高 明显增高
血
谷丙转氨酶
正常,稍高
清 酶
碱性磷酸酶
正常
类
γ-谷氨酰转肽酶
正常
肝炎急性期增高 正常或轻度增高 可增高
正常或增高 明显增高 明显增高
其
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值:
成人
40-110u/L(金-阿氏法)。
儿童
<250u/L
(五)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临床意义: A)ALP分布 肝、骨、肠等,主要在肝 B)ALP分布在肝细胞血窦侧和毛细胆管侧的微 绒毛上,经胆汁排入小肠,当胆汁排出不畅, 毛细胆管压力增加时,可诱发产生大量ALP, 故胆汁淤滞时,ALP升高。 C)骨骼疾病时,骨瘤、骨折恢复期ALP也可升高
肝病预后。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延长见于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
4、血氨测定
肝功能PPT医学课件
26
27
【临床应用】 判断黄疸程度: ☆TB 19.0~34.2μmol/L为隐性黄疸。 ☆ TB34.2~170μmol/L为轻度黄疸。 ☆ TB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 ☆ TB>340μmol/L为重度黄疸。 判断黄疸的类型: ☆溶血性黄疸:一般<85μmol/L。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20% ☆肝细胞性黄疸:一般<200μmol/L。直接胆红 素/总胆红素>35% ☆阻塞性黄疸:一般>340μmol/L。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60%
10
【异常结果分析】 白蛋白降低: ☆肝细胞病变: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 肝癌,肝功能严重受损等。 ☆蛋白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 浆膜渗出性损害等。 ☆蛋白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慢性腹泻, 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结核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慢性发热等。
16
血清蛋白电泳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静脉采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正常参考值最好应根 据各实验室自己条件作出。国内常用参考值 如下: 白蛋白 0.60~0.71 或(60%-71%) α1球蛋白 0.03~0.04 或(3%~4%) α2球蛋白 0.06~0.10 或(6%~10%) β球蛋白 0.07~0.11 或(7%~11%) γ球蛋白 0.09~0.18 或(9%~18%)
28
29
【正常参考值】
总胆红素 5.1~19.0 μmol/L
直接胆红素 1.7~6.8 μmol/L
血清间接胆红素 3.4~12 μmol/L
30
【异常结果分析】 ☆总胆红素增高,直接胆 红素、间接胆红素也增高, 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性 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慢 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如 胆道结石、胆道梗阻、肝癌、 胰头癌等。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升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疸如 血型不合的输血、溶血性贫 血、恶性疟疾等。
27
【临床应用】 判断黄疸程度: ☆TB 19.0~34.2μmol/L为隐性黄疸。 ☆ TB34.2~170μmol/L为轻度黄疸。 ☆ TB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 ☆ TB>340μmol/L为重度黄疸。 判断黄疸的类型: ☆溶血性黄疸:一般<85μmol/L。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20% ☆肝细胞性黄疸:一般<200μmol/L。直接胆红 素/总胆红素>35% ☆阻塞性黄疸:一般>340μmol/L。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60%
10
【异常结果分析】 白蛋白降低: ☆肝细胞病变: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 肝癌,肝功能严重受损等。 ☆蛋白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 浆膜渗出性损害等。 ☆蛋白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慢性腹泻, 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结核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慢性发热等。
16
血清蛋白电泳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静脉采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正常参考值最好应根 据各实验室自己条件作出。国内常用参考值 如下: 白蛋白 0.60~0.71 或(60%-71%) α1球蛋白 0.03~0.04 或(3%~4%) α2球蛋白 0.06~0.10 或(6%~10%) β球蛋白 0.07~0.11 或(7%~11%) γ球蛋白 0.09~0.18 或(9%~18%)
28
29
【正常参考值】
总胆红素 5.1~19.0 μmol/L
直接胆红素 1.7~6.8 μmol/L
血清间接胆红素 3.4~12 μmol/L
30
【异常结果分析】 ☆总胆红素增高,直接胆 红素、间接胆红素也增高, 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性 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慢 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如 胆道结石、胆道梗阻、肝癌、 胰头癌等。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升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疸如 血型不合的输血、溶血性贫 血、恶性疟疾等。
肝功能实验室检查PPT演示课件
可见肝细胞的上述特点赋予它在全身物质代谢及生 物转化中显示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故有“物质代谢中枢” 之称。
6
二、肝脏生物化学代谢
①接受来自消化道吸收的各种物质,如氨基酸、糖、脂肪酸、胆固 醇、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并进行加工和储存。 ②合成除了λ -球蛋白以外的几乎所有的血浆蛋白质,如清蛋白、a 和B球蛋白、凝血因子和转运蛋白质等。 ③合成并分泌胆汁酸,调节胆固醇代谢并促进脂肪的吸收。 ④加工处理体内产生(如氨、胆红素等)和外界进入(如药物、毒物、 致癌物等)的非营养物质,保护机体免遭侵害。 ⑤肝脏也是多种激素(如甲状腺素、甾族化合物激素等)在发挥调节 作用后降解的主要部位,借此可调节血浆激素水平,这一此过程称 激素的灭活。
7
三、肝细胞损伤时的代谢改变
肝细胞的代谢功能极为复杂。在肝脏结构和 功能受损时,众多物质的生物化学反应将会 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进而产生相应的病理 生理和病理化学改变。现主要介绍蛋白质、 糖和脂类物质在肝细胞损伤时的代谢变化。
8
蛋白质代谢变化
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能合成和分泌血浆蛋白质。除了λ 球蛋白外,几乎所有的血浆 蛋白质均来自肝脏。 ②转化和分解氨基酸。除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外,其余氨基酸尤其是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 酸主要在肝内代谢,调整血液中的氨基酸比例。 ③合成尿素以解氨毒。肝脏功能受损时血浆蛋白质浓度将发生改 变,其变化取决于肝损害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持续的时间。
9
蛋白质代谢变化
由于肝脏的储备能力及蛋白质的半衰期相对较长, 故在急性肝损害时,血浆蛋白质浓度变化不大;而在 慢性肝病时血浆清蛋白降低,λ -球蛋白升高,出现清 蛋白与球蛋白(A/G)的比值降低,甚至倒置。λ -球蛋 白增多可能部分因抗原刺激肝外网状内皮系统并诱发 免疫反应(如增加抗体产生)所致。晚期肝病患者,尿 素合成能力低下,血浆尿素水平呈低值;血氨增高, 成为肝性脑病(肝昏迷)的诱因;血中氨基酸平衡紊乱, 表现为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下降。
6
二、肝脏生物化学代谢
①接受来自消化道吸收的各种物质,如氨基酸、糖、脂肪酸、胆固 醇、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并进行加工和储存。 ②合成除了λ -球蛋白以外的几乎所有的血浆蛋白质,如清蛋白、a 和B球蛋白、凝血因子和转运蛋白质等。 ③合成并分泌胆汁酸,调节胆固醇代谢并促进脂肪的吸收。 ④加工处理体内产生(如氨、胆红素等)和外界进入(如药物、毒物、 致癌物等)的非营养物质,保护机体免遭侵害。 ⑤肝脏也是多种激素(如甲状腺素、甾族化合物激素等)在发挥调节 作用后降解的主要部位,借此可调节血浆激素水平,这一此过程称 激素的灭活。
7
三、肝细胞损伤时的代谢改变
肝细胞的代谢功能极为复杂。在肝脏结构和 功能受损时,众多物质的生物化学反应将会 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进而产生相应的病理 生理和病理化学改变。现主要介绍蛋白质、 糖和脂类物质在肝细胞损伤时的代谢变化。
8
蛋白质代谢变化
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能合成和分泌血浆蛋白质。除了λ 球蛋白外,几乎所有的血浆 蛋白质均来自肝脏。 ②转化和分解氨基酸。除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外,其余氨基酸尤其是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 酸主要在肝内代谢,调整血液中的氨基酸比例。 ③合成尿素以解氨毒。肝脏功能受损时血浆蛋白质浓度将发生改 变,其变化取决于肝损害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持续的时间。
9
蛋白质代谢变化
由于肝脏的储备能力及蛋白质的半衰期相对较长, 故在急性肝损害时,血浆蛋白质浓度变化不大;而在 慢性肝病时血浆清蛋白降低,λ -球蛋白升高,出现清 蛋白与球蛋白(A/G)的比值降低,甚至倒置。λ -球蛋 白增多可能部分因抗原刺激肝外网状内皮系统并诱发 免疫反应(如增加抗体产生)所致。晚期肝病患者,尿 素合成能力低下,血浆尿素水平呈低值;血氨增高, 成为肝性脑病(肝昏迷)的诱因;血中氨基酸平衡紊乱, 表现为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下降。
肝脏功能检查ppt课件
3、胆红素变化说明机体可 能出现什么样的改变?
4、胆汁酸的改变?
7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肝脏酶学检查
主要内容 蛋白质代谢检查 胆红素代谢 胆汁酸代谢
肝脏纤维化检查
8
一、肝脏酶学检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Aminotransferase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Alkaline Phosphatase
碱性磷酸酶(ALP)
γ- glutamyl transpeptidase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Cholinesterase
胆碱酯酶(CHE) 9
(一)转氨酶
1、生理分布
ALT
AST
10
(一)转氨酶
1、生理分布
ALT AST
11
(一)转氨酶
2、临床意义 重点
急性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硬化时蛋白电泳图谱呈β-γ桥)
41
血清蛋白电泳
临床意义
② M蛋白血症 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 白血症等,白蛋白浓度 降低,单克隆 γ球蛋白 明显升高。可见结构均 一、基底窄、峰高尖的 M蛋白。
42
血清蛋白电泳
临床意义
③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肾病可致α2、β球蛋白 增加; 白蛋白及γ球蛋白减少。
43
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 病ALP明显升高,且与血清 胆红素升高相平行;累及肝 实质细胞的肝胆疾病(如肝 炎、肝硬化),ALP仅轻度 •升AL高P。和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同 时测定有助于黄疸鉴别诊断 19
20
(二)碱性磷酸酶(ALP)
5、评价 ALP为肝细胞内功能酶
肝细胞内ALP浓度比血中ALP的浓度高5~10 倍
4、胆汁酸的改变?
7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肝脏酶学检查
主要内容 蛋白质代谢检查 胆红素代谢 胆汁酸代谢
肝脏纤维化检查
8
一、肝脏酶学检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Aminotransferase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Alkaline Phosphatase
碱性磷酸酶(ALP)
γ- glutamyl transpeptidase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Cholinesterase
胆碱酯酶(CHE) 9
(一)转氨酶
1、生理分布
ALT
AST
10
(一)转氨酶
1、生理分布
ALT AST
11
(一)转氨酶
2、临床意义 重点
急性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硬化时蛋白电泳图谱呈β-γ桥)
41
血清蛋白电泳
临床意义
② M蛋白血症 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 白血症等,白蛋白浓度 降低,单克隆 γ球蛋白 明显升高。可见结构均 一、基底窄、峰高尖的 M蛋白。
42
血清蛋白电泳
临床意义
③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肾病可致α2、β球蛋白 增加; 白蛋白及γ球蛋白减少。
43
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 病ALP明显升高,且与血清 胆红素升高相平行;累及肝 实质细胞的肝胆疾病(如肝 炎、肝硬化),ALP仅轻度 •升AL高P。和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同 时测定有助于黄疸鉴别诊断 19
20
(二)碱性磷酸酶(ALP)
5、评价 ALP为肝细胞内功能酶
肝细胞内ALP浓度比血中ALP的浓度高5~10 倍
肝功能检查ppt课件
4.球蛋白降低
主要是合成减少: ①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 儿 ②免疫功能抑制:长期应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③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5.A/G倒置
可以是白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增高。 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 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 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 症等。
①肝细胞损害: 常见肝脏疾病有亚急性重症肝炎, 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 肝癌等。 白蛋白减少常伴有γ球蛋白增加, 白蛋白含量与有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呈 正比,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坏死进 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治疗后白蛋白 上升,提示肝细胞再生,治疗有效。
2.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 ①肝细胞损害: 总蛋白<60g或白蛋白<25g/ L称为低蛋白血症。 临床上常出现严重浮肿及胸、 腹水。
2.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
②营养不良: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 ③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蛋白 丢失性肠病,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 等。 ④消耗增加:结核、甲亢、恶肿瘤等。 ⑤血清水分增加:水钠潴留或静脉补充 过多的晶体溶液。较少见有先天性低 白蛋白血症。
3.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
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 称为高蛋白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 总蛋白增高主要是球蛋白增高, 其中又以γ球蛋白增高为主。
第一节 肝脏的基本功能
肝脏是人体内的最大腺体,基本功 能有物质代谢功能,分泌、排泄、生 物转化及胆红素有以下一些功能:
制造胆汁
解毒
合成凝血因子
储存糖分
合成蛋白质
维持生命
一、代谢功能
蛋白代谢:90%以上的蛋白质及全部 白蛋白、多种凝血因子都是由肝细胞合成, 部分球蛋白也由肝脏合成。 糖代谢:肝脏能使血糖浓度保持恒定。 脂类代谢:参与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 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 维生素及激素代谢: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激素的灭活;胆红素、铁、铜及其他金属 的代谢等。
肝脏功能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三、HBV五项指标结果的意义: -----------------------------------------------------------------------------------------HbsAg HbeAg 抗HbcIgG 抗HbcIgM 抗Hbe 抗HBs 检测结果分析 -----------------------------------------------------------------------------------------+ + (+) + 急或慢性HB,HBV 复制活跃,大3阳 + + + 急或慢性HB,HBV 复制减弱 + + + HBV复制停止, 小3阳 + 既往HBV感染, 未产生抗HBs + 病后或接种HB 疫苗后获得性免疫
四、胆汁酸代谢检查 [临床意义]血清胆汁酸增高见于 1、肝细胞损伤时。 2、胆道梗阻时。 3、存在门脉分流。 4、进食后一过性增高。
六、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器官。肝胆疾病 时血清酶变化的机制有: 1、肝细胞损伤时细胞内的酶释放入血,使 血清中这些酶活性升高。如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ALT )等。 2、肝合成的酶,当患肝病时,这些酶活性 降低,如凝血酶。
三、血清前清蛋白测定:比白蛋白更能 早期反映肝细胞损伤。 四、血浆凝血因子测定:肝损害的较早 期,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就可降低, 纤维蛋白原降低。 五、血氨测定:严重肝损害、上消化性 出血、尿毒症及肝外门脉系统分流形成 时增高。
三、胆红素代谢检查 (一)胆红素肠肝循环复习: 胆红素→入肝→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结合 胆红素→胆道排泄→在细菌作用下生成 尿胆素原→大部经肠道排泄,约20%经门 脉入肝,重新转变为结合胆红素→重新 随胆汁排入肠腔。 极少量尿胆原入体循环从尿中排泄。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PPT课件
7
7、γ-谷氨酰转移酶(GGT)
【参考值】 <50U/L 血清中的GGT主要来自肝胆系统,在肝脏内广泛分布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侧和
整个胆管系统。 ① 肝内、外胆汁淤积:GGT与STB、ALP平行增高。 ②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时GGT中等度增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
活动期GGT正常;若GGT活性持续增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 ③ 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显增高。 ④ 脂肪肝、胰腺炎、胰腺肿瘤、前列腺肿瘤等GGT亦可轻度增高
疸进行性加深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
② 慢性病毒性肝炎:ALT、AST轻度增高或正常,ALT/AST>1,如AST增高较ALT显著,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
期可能。பைடு நூலகம்
③ 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ALT、AST轻度增高或正常,且ALT/AST<1;酒
精性肝病AST显著增高,ALT基本正常。
表2 黄疸的鉴别诊断
黄疸类型
血清胆红素
转氨酶
ALP
胆汁淤积性黄疸
↑↑↑
肝细胞性黄疸
↑↑
肝内局限性胆道阻塞﹡
多正常
注:↑轻度增高;↑↑中度增高;↑↑↑显著增高。
↑
↑↑↑
↑↑↑
正常或↑
正常或↑
↑↑↑
﹡如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脓肿等。
③ 骨骼疾病:如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愈合期,ALP增高。 ④ 生长发育的儿童、妊娠中晚期血清ALP可有生理性增高。
肝癌、胆汁淤积性黄疸)。
9
11、血浆凝血因子
【参考值】凝血酶原时间(PT) 11~14秒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0~42秒 凝血酶时间(TT) 16~18秒
肝病的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量依次升高。 2.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较敏感的血清指标。 3.动态检测用于监测肝硬化的预后。 4.用于判断抗纤维化药物疗效。 5.且于酒精性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诊断。 6.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中CIV明显升高。
5.CG(甘胆酸)[正常参考值] :空腹 (注意:餐后测定值大大
升高!) 血清参考值:。
胆道梗阻,酶排泄受阻,使血清酶浓度 ALP、GGT 升高
肝脏纤维组织增生时某些酶活性升高 MAO、PH、PⅢP、HA
肝脏病常见的血清酶
ALT 80% AST
20%AST GGT
ALP
血清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 因肝内该酶活性较血清约高100倍,故只要有1% 肝细胞坏死,即可使血清中的ALT增高1倍,因此, 它是最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之一。
INR已用于监测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目前INR也 用于评价终示末期肝病患者的病情,但是否适合 于所有的肝病患者仍有争议。
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 PT和PTA可以敏感地反映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
• PTA<40% 时提示肝损伤严重,是判断重型肝炎的重要 依据,也是判断其预后最敏感的指标。 PTA<20%者提示预后不良。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心肌含量最高, 肝脏是其次,在肝损害时,其漏出量也较ALT低。
两种转氨酶的特点
分布
脏器
肝细胞
半衰期 (小时)
ALT
肝脏、骨骼肌、 肾脏、心肌等
主要在胞质
47
AST
心肌、肝脏、 骨骼肌、肾脏 等
80%在线粒体 20%在胞浆
17
转氨酶的临床意义
疾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脂肪肝 肝硬化
5.CG(甘胆酸)[正常参考值] :空腹 (注意:餐后测定值大大
升高!) 血清参考值:。
胆道梗阻,酶排泄受阻,使血清酶浓度 ALP、GGT 升高
肝脏纤维组织增生时某些酶活性升高 MAO、PH、PⅢP、HA
肝脏病常见的血清酶
ALT 80% AST
20%AST GGT
ALP
血清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 因肝内该酶活性较血清约高100倍,故只要有1% 肝细胞坏死,即可使血清中的ALT增高1倍,因此, 它是最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之一。
INR已用于监测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目前INR也 用于评价终示末期肝病患者的病情,但是否适合 于所有的肝病患者仍有争议。
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 PT和PTA可以敏感地反映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
• PTA<40% 时提示肝损伤严重,是判断重型肝炎的重要 依据,也是判断其预后最敏感的指标。 PTA<20%者提示预后不良。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心肌含量最高, 肝脏是其次,在肝损害时,其漏出量也较ALT低。
两种转氨酶的特点
分布
脏器
肝细胞
半衰期 (小时)
ALT
肝脏、骨骼肌、 肾脏、心肌等
主要在胞质
47
AST
心肌、肝脏、 骨骼肌、肾脏 等
80%在线粒体 20%在胞浆
17
转氨酶的临床意义
疾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脂肪肝 肝硬化
肝功能实验室检查
临床意义
• 1.急性肝炎 TBA显著增高,可以达到正常人水 平的10-100倍,若持续不降者常转化为慢性肝 炎
• 2.慢性肝炎 TBA明显增高,若空腹胆汁酸> 20umol/L,应考虑在活动期
• 3.肝纤维化 肝脏对胆汁酸的代谢能力减弱, TBA在肝纤维化的不同阶段均会增高,程度一 般在4倍以上。
临床意义
• 1.血清胆红素测定的意义 • 黄疸 • 隐性黄疸:总胆红素17.1-34.2 umol/L • 轻度黄疸:总胆红素34.2-171 umol/L • 重度黄疸:总胆红素大于342 umol/L
2.黄疸的鉴别
• 3.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和判断预后 不灵敏, 但如果肝脏疾病中胆红素浓度明显增高提 示有严重的肝细胞损害。如果病毒性肝炎 时,血清胆红素愈高,肝细胞损害往往愈 严重,而且病程较长
• 可特异性的反映肝损伤,是药物中毒引起肝损害的 敏感指标,其特异性与敏感性高于其他肝功能检测。 在病毒性肝炎中,有30%患者血清ALB正常而PA降低, 多数患者血清PA下降超过。肝脏有疾病时血清PA的 变化较ALB的变化更为敏感。
• PA的检测同时用于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而白蛋白 经常用于检测肝脏疾病或者肾脏疾病
• 4.乙醇性肝病 当乙醇性肝病发生严重肝损伤, TBA明显增高,而轻、中度肝损伤时增高不明 显。中毒性肝病时也会增高。
• 5.胆汁淤积 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胆 管阻塞初期,胆汁分泌减少,TBA增高显著
• 各类肝胆疾病的TBA的增高:急性肝炎和 肝癌均为100%,肝纤维化为87.5%,慢性肝 炎、胆道疾病也达65%以上。说明肝胆疾病 中TBA测定比传统肝功能指标任何一项都敏 感。
• 2.AST/ALT比值:
• ①.<1,急性肝炎
肝功能ppt课件
18
凝血酶原时间(PT)
PT与凝血因子 I 、II 、V、VII 和 X 相关, 而它们全由肝脏合成,故 PT可反映肝脏的 合成功能。较明显延长者表明有严重肝病
II 、VII、X因子为Vit K依赖性, Vit K 缺乏时 PT延长
慢性胆汁郁积伴脂肪吸收不良时亦间延长 严重肝病而出现DIC时,PT延长
安替比林血浆清除率 14C氨基比林呼气试验 静脉色氨酸耐量试验 利多卡因代谢试验
25
反映胆汁淤积
胆红素 胆汁酸 γ- 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 碱性磷酸酶(AKP) 5’- 核苷酸酶(5’-NT)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血清总胆红素(TB)>17.1μmol/L, 称黄疸
17.1~34.1μmol/L,称隐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CB)约占TB的1/5 溶血性黄疸CB/TB<0.2;梗阻性黄疸
CB/TB >0.5;肝细胞性黄疸介于两 者之间
6
尿胆红素
尿液中胆红素阳性表示CB增高,见 于胆系梗阻性病变
CB为水溶性,梗阻性病变时,CB “返入”血液,经肾脏排出
10
总胆汁酸(TBA)
生理情况下,餐后血清TBA会一过性增高 本参数可反映肝细胞的摄取、合成和分泌功能 肝细胞轻度损害时,血清TBA就可增高,且较敏感 存在门体分流时,经肠道吸收的胆汁酸直接进入
体循环,使血清TBA增高 胆道排泄功能下降、小肠疾病也可增高
11
胆酸和鹅脱氧胆酸
胆道梗阻时,CA和CDCA均升高, 但CA/CDCA>1
如肾脏功能损害,尿胆红素可能阴 性
7
尿胆素原
UCB产生过多(溶血)和肝功能不全时, 从肠道吸收的胆素原不能被完全处理 掉,于是经肾脏排出,使尿胆素原增 多
凝血酶原时间(PT)
PT与凝血因子 I 、II 、V、VII 和 X 相关, 而它们全由肝脏合成,故 PT可反映肝脏的 合成功能。较明显延长者表明有严重肝病
II 、VII、X因子为Vit K依赖性, Vit K 缺乏时 PT延长
慢性胆汁郁积伴脂肪吸收不良时亦间延长 严重肝病而出现DIC时,PT延长
安替比林血浆清除率 14C氨基比林呼气试验 静脉色氨酸耐量试验 利多卡因代谢试验
25
反映胆汁淤积
胆红素 胆汁酸 γ- 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 碱性磷酸酶(AKP) 5’- 核苷酸酶(5’-NT)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血清总胆红素(TB)>17.1μmol/L, 称黄疸
17.1~34.1μmol/L,称隐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CB)约占TB的1/5 溶血性黄疸CB/TB<0.2;梗阻性黄疸
CB/TB >0.5;肝细胞性黄疸介于两 者之间
6
尿胆红素
尿液中胆红素阳性表示CB增高,见 于胆系梗阻性病变
CB为水溶性,梗阻性病变时,CB “返入”血液,经肾脏排出
10
总胆汁酸(TBA)
生理情况下,餐后血清TBA会一过性增高 本参数可反映肝细胞的摄取、合成和分泌功能 肝细胞轻度损害时,血清TBA就可增高,且较敏感 存在门体分流时,经肠道吸收的胆汁酸直接进入
体循环,使血清TBA增高 胆道排泄功能下降、小肠疾病也可增高
11
胆酸和鹅脱氧胆酸
胆道梗阻时,CA和CDCA均升高, 但CA/CDCA>1
如肾脏功能损害,尿胆红素可能阴 性
7
尿胆素原
UCB产生过多(溶血)和肝功能不全时, 从肠道吸收的胆素原不能被完全处理 掉,于是经肾脏排出,使尿胆素原增 多
肝功能PPT课件
血液浓缩:严重脱水、休克、饮水量不足艾迪生(Addison)病(又称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内分泌病,由英国医生Addison首先描述,故名。系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由于自身免疫、结核等严重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严重破坏双侧肾上腺的绝大部分,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所致。临床表现 全身皮肤弥漫性色素沉着,尤以暴露、压迫、摩擦部位最为明显。)
胶原纤维合成酶,与脏器和组织纤维化发生有关【参考值】 39.5±11.87ug/L【临床意义】——反映肝纤维化指标1.诊断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及血吸虫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轻型慢性肝炎:正常,慢性中重度肝炎↑2.肝脏疾病随访及预后判断:
【参考值】 12-40U/ml(比色法)【临床意义】——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之一肝脏疾病重症肝硬化及肝硬化伴肝癌,明显↑(肝硬化阳性率>80%,增高程度与纤维化程度呈正比)早期肝硬化:MAO↑不明显爆发性肝炎、严重脂肪肝:亦可↑其他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结缔组织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蛋白质代谢检测胆红素代谢检测胆汁酸代谢检测血清酶检测
肝脏疾病的生化检查
1、肝功能检查正常不能否认肝病的存在2、某项肝功能只能反映该项肝功能的情况3、肝功能障碍与病理形态学改变可不平行4、缺乏特异性
蛋白质的合成
血浆蛋白
清蛋白Albumin
凝血因子
水肿
凝血障碍
合 成
功能 (1)维持胶体参透压,稳定血容量 (2)体内物质的运载工具每天合成: 成人120mg/kg/日半衰期: 19-21天,非急性
摄入不足: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合成不足:慢性肝损(肝炎)、肝硬化、肝癌:A↓G↑,比例倒置急性肝炎:无改变;暴发型:不变或略低消耗增多:甲亢、慢性消耗性疾病丢失增多:失蛋白性胃肠疾病 肾病综合征血液稀释:水钠潴留
肝脏功能检查 PPT课件【52页】
45
(四)单胺氧化酶测定
[临床意义]MAO主要作用是使胶原和弹性硬蛋白结 合、促进结缔组织成熟,MAO能反映肝纤维化的 过程,因此MAO活性测定在肝硬化及早期肝硬化 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肝脏病变: 80%以上的重症肝硬化病人及伴有肝 硬化的肝癌患者MAO活性增高,急性肝炎MA0 大多正常。
13
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 称为高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 [G降低] 生理性、免疫抑制、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A/G倒置]
可以是清蛋白降低亦可因球蛋白增高引起, 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等。
14
(二)血清蛋白电泳
[原理] 蛋白质PI、分子量的不同及所带电荷的差异 不同蛋白有不同的电泳迁移率 从而把血清蛋白分为不同的区带,然后进一 步对其定量分析。
49
肝脏检查项目的选择:
1、体检可选择项目
再加做乙肝两对半等,排除病毒性肝炎
50
2、黄疸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时应查血清胆红 素、尿胆原与尿胆红素、ALP、GGT、TBA。
3、怀疑为原发性肝癌时,除查一般肝功能外,应 加查AFP、GGT及其同工酶,ALP及其同工 酶和LDH。
4、怀疑为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时应加查MAO、 肝纤维谱。
或清蛋白<25g/L 称为低蛋白血症。
12
[球蛋白增高]
总蛋白增高主要是球蛋白增高,其中又以γ 球蛋白增高为主。
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M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风湿热、类风关等。
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等。
51
本节重点
掌握: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胆红素检测对黄 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肝脏酶谱检测及常见肝 脏病检测指标变化特点。 名词解释:低蛋白血症、高蛋白血症、胆酶分离、 β- γ 桥、 M蛋白血症 熟悉:TP、ALB参考范围、A/G比值
(四)单胺氧化酶测定
[临床意义]MAO主要作用是使胶原和弹性硬蛋白结 合、促进结缔组织成熟,MAO能反映肝纤维化的 过程,因此MAO活性测定在肝硬化及早期肝硬化 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肝脏病变: 80%以上的重症肝硬化病人及伴有肝 硬化的肝癌患者MAO活性增高,急性肝炎MA0 大多正常。
13
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 称为高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 [G降低] 生理性、免疫抑制、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A/G倒置]
可以是清蛋白降低亦可因球蛋白增高引起, 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等。
14
(二)血清蛋白电泳
[原理] 蛋白质PI、分子量的不同及所带电荷的差异 不同蛋白有不同的电泳迁移率 从而把血清蛋白分为不同的区带,然后进一 步对其定量分析。
49
肝脏检查项目的选择:
1、体检可选择项目
再加做乙肝两对半等,排除病毒性肝炎
50
2、黄疸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时应查血清胆红 素、尿胆原与尿胆红素、ALP、GGT、TBA。
3、怀疑为原发性肝癌时,除查一般肝功能外,应 加查AFP、GGT及其同工酶,ALP及其同工 酶和LDH。
4、怀疑为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时应加查MAO、 肝纤维谱。
或清蛋白<25g/L 称为低蛋白血症。
12
[球蛋白增高]
总蛋白增高主要是球蛋白增高,其中又以γ 球蛋白增高为主。
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M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风湿热、类风关等。
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等。
51
本节重点
掌握: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胆红素检测对黄 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肝脏酶谱检测及常见肝 脏病检测指标变化特点。 名词解释:低蛋白血症、高蛋白血症、胆酶分离、 β- γ 桥、 M蛋白血症 熟悉:TP、ALB参考范围、A/G比值
肝功能图文精PPT课件
3.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
常见原因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 斑狼疮、风湿热
④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 核病、疟疾、黑热病、麻风病 及慢性血吸虫病等。
4.球蛋白降低
主要是合成减少: ①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
儿 ②免疫功能抑制:长期应用肾
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③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5.A/G倒置
[原理]
非结合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屏障,因 此不能在尿中出现,而结合胆红素为水 溶性能够透过肾小球基底膜在尿中出现。 正常成年人尿中含有微量胆红素,大约 为3.4μmol/L ,通常的检验方法不能 被发现,当血中结合胆红素浓度超过肾 阈(>34 μmol/L )时,结合胆红素可自 尿中排出。
[参考值] 正常为阴性反 应。
肝细胞性黄疸胆红素代谢特点
• 结合胆红素可由肾小球滤过,尿中出现胆 红素。
• 结合胆红素在肝内生成减少,粪便颜色变 浅。
• 尿中胆素原含量变化不定。一方面是从肠 吸收的胆素原不能有效地随胆汁排出,使 血中胆素原增加,尿中胆素原增加;另一 方面是肝实质性损伤及炎症、肿胀等造成 肝、胆管阻塞,结合胆红素不能排入肠道, 尿中胆素原减少。
4.碱中毒时胆红素分泌增加,可出现尿胆红 素试验阳性。
★四、血清酶学检查
★1、血清转氨酶测定
1)ALT、AST转氨酶是将α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α-酮酸
的酮基上的一种酶 用于肝功能检查者主要是:
谷氨基丙酮酸转移酶(GPT)现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GOT)现名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 维生素及激素代谢: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激素的灭活;胆红素、铁、铜及其他金属 的代谢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营养不良: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 ③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
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 ④消耗增加:结核、甲亢、恶性肿瘤等。 ⑤血清水分增加:
水钠潴留或静脉补充过多的晶体溶液; 较少见有先天性低清蛋白血症。
14
3.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
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称为高蛋白 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总蛋白增高主要是球蛋白增高, 其中又以γ球蛋白增高为主,常见原因: ①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
5.A/G倒置 可以是清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增高 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如慢性肝炎、
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 蛋白血症等。
16
㈣血清蛋白电泳
原理: 血清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在PH8.6(碱性)的
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泳动。由于血清中 各种蛋白质颗粒大小、等电点和分子量的不同,泳动 速度也不同。电泳后,从阳极开始,依次分为清蛋白 (小、多、快)、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 γ球蛋白五个区带,这种方法称为血清蛋白电泳。 方法:醋酸纤维膜法及琼脂糖凝胶法
了解肝脏有无损害及损害程度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判断预后 选择用药和观察药物疗效 协助诊断病毒性肝炎和肝癌 评价肝脏的储备能力(如术前检查)
5
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
一、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血清蛋白电泳
血浆凝血因子测定
血氨测定
二、脂类代谢功能检测
三、胆红素及胆汁酸代谢功能试验
四、染料排泄功能试验-靛青绿滞留率试验(ICG)
急性或局灶性肝损伤时STP、A、G 及A/G多为正常, 因此,此项常用于检测慢性肝损伤,并可反映肝实 质细胞储备功能。
10
血清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肝脏病变 1.肝功能代偿期: STP、A、G、A/G 均正常。 2.肝功能失代偿期:STP 正常/减低;A减少<25g/L G↑>40g/L;A/G 倒置。 3.病情加重:A↓;G↑;A/G 降低/或倒置 4.判断预后:A持续<30g/L;A/G 持续倒置预后差
肝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1
肝脏的基本功能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器官,由肝实质细胞、 胆道系统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组成,功能繁多: •代谢功能:如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激素、
白蛋白、凝血因子、铁、铜。 •分泌功能:胆汁(胆汁酸盐、胆红素及胆固醇) •排泄功能:胆汁、药物及解毒产物的排泄 •生物转化功能(氧化 还原 水解和结合):解毒作用
17
蛋白电泳的血清正常值
清蛋白 α1球蛋白 α2球蛋白 β 球蛋白 γ 球蛋白 AFP M带
0.62~0.71 (62%~71%) 0.03~0.04 (3%~4%) 0.06~0.10 (6%~10%) 0.07~0.11 (7%~11%) 0.09~0.18 (9%~18%)
7
蛋白质代谢功能撿查
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测定 原理:
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和全部的血清清蛋白在肝脏合 成,因此,血清总蛋白和血清清蛋白的含量是反映 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清蛋白是人体血清中的 主要蛋白质组分,每天合成约120mg/kg,半衰期为 19-21天,分子量66 000,属于非急性时相蛋白,维 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转换及营养等方 面起重要作用。
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②M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
白血症等。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 ④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黑热病、麻
风病及慢性血吸虫病等。 15
4.球蛋白降低 主要是合成减少 ①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儿 ②免疫功能抑制: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③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8
血清蛋白测定的正常值
方法:总蛋白 (STP)— 双缩脲法
球蛋白 (G)— 溴甲酚绿法
清蛋白 (A)— 溴甲酚绿法
总蛋白(STP)= 清蛋白+球蛋白
参考值(成人):
STP 60 ~80 g/L
(6.0~8.0g/dl)
A 40 ~55 g/L
持续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清蛋白减少常伴有γ球蛋白增加,清蛋白含量与
有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呈正比,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 坏死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治疗后清蛋白上升,提 示肝细胞再生,治疗有效。
总蛋白<60g或清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 临床上常出现严重浮肿及胸,腹水。
13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
五、血清酶学检查
六、其他检查
血清甲胎蛋白测定(AFP)
乙型肝炎的免疫学检查
6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肝脏合成与分泌除γ球蛋白、von Willebrand因子以 外大多数血浆蛋白,如清蛋白、糖蛋白、脂蛋白、凝 血因子、抗凝血因子、纤维蛋白溶解因子及各种转运 蛋白。肝脏广泛受损时,上述蛋白质合成障碍,尤其 清蛋白,出现低清蛋白血症→水肿、胸腹水和出血倾 向。体内氨基酸及核酸代谢产生的氨在肝脏通过鸟氨 酸循环合成为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维持血氨水平正 常。当肝硬化患者肝细胞严重损伤,尿素合成排泄减 少,血氨升高,临床上表现为肝性脑病。
(2.0~3.0g/dl)
A/G 1.5~2.5:1
9
血清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降低一般与清蛋白减少相平行,总蛋白升 高同时有球蛋白升高。清蛋白含量与有功能的肝细胞
数量成正比,清蛋白减少常伴有γ球蛋白升高
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强、清蛋白的半衰期较长,故只有 当肝脏病变达到一定程度和在一定病程后才能出现血 清总蛋白的改变
肝外病变 1.STP 、A↓: 肾病综合征、甲亢、恶性肿瘤等 2.γ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SLE、疟疾等。
11
1.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
主要由于血清水分减少,总蛋白浓度增加, 而全身总蛋白量并未增加,如急性失水、肾上腺 皮质功能减退等。
12
2.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
①肝细胞损害: 常见肝脏疾病有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中度以上
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 ④消耗增加:结核、甲亢、恶性肿瘤等。 ⑤血清水分增加:
水钠潴留或静脉补充过多的晶体溶液; 较少见有先天性低清蛋白血症。
14
3.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
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称为高蛋白 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总蛋白增高主要是球蛋白增高, 其中又以γ球蛋白增高为主,常见原因: ①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
5.A/G倒置 可以是清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增高 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如慢性肝炎、
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 蛋白血症等。
16
㈣血清蛋白电泳
原理: 血清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在PH8.6(碱性)的
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泳动。由于血清中 各种蛋白质颗粒大小、等电点和分子量的不同,泳动 速度也不同。电泳后,从阳极开始,依次分为清蛋白 (小、多、快)、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 γ球蛋白五个区带,这种方法称为血清蛋白电泳。 方法:醋酸纤维膜法及琼脂糖凝胶法
了解肝脏有无损害及损害程度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判断预后 选择用药和观察药物疗效 协助诊断病毒性肝炎和肝癌 评价肝脏的储备能力(如术前检查)
5
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
一、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血清蛋白电泳
血浆凝血因子测定
血氨测定
二、脂类代谢功能检测
三、胆红素及胆汁酸代谢功能试验
四、染料排泄功能试验-靛青绿滞留率试验(ICG)
急性或局灶性肝损伤时STP、A、G 及A/G多为正常, 因此,此项常用于检测慢性肝损伤,并可反映肝实 质细胞储备功能。
10
血清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肝脏病变 1.肝功能代偿期: STP、A、G、A/G 均正常。 2.肝功能失代偿期:STP 正常/减低;A减少<25g/L G↑>40g/L;A/G 倒置。 3.病情加重:A↓;G↑;A/G 降低/或倒置 4.判断预后:A持续<30g/L;A/G 持续倒置预后差
肝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1
肝脏的基本功能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器官,由肝实质细胞、 胆道系统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组成,功能繁多: •代谢功能:如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激素、
白蛋白、凝血因子、铁、铜。 •分泌功能:胆汁(胆汁酸盐、胆红素及胆固醇) •排泄功能:胆汁、药物及解毒产物的排泄 •生物转化功能(氧化 还原 水解和结合):解毒作用
17
蛋白电泳的血清正常值
清蛋白 α1球蛋白 α2球蛋白 β 球蛋白 γ 球蛋白 AFP M带
0.62~0.71 (62%~71%) 0.03~0.04 (3%~4%) 0.06~0.10 (6%~10%) 0.07~0.11 (7%~11%) 0.09~0.18 (9%~18%)
7
蛋白质代谢功能撿查
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测定 原理:
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和全部的血清清蛋白在肝脏合 成,因此,血清总蛋白和血清清蛋白的含量是反映 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清蛋白是人体血清中的 主要蛋白质组分,每天合成约120mg/kg,半衰期为 19-21天,分子量66 000,属于非急性时相蛋白,维 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转换及营养等方 面起重要作用。
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②M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
白血症等。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 ④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黑热病、麻
风病及慢性血吸虫病等。 15
4.球蛋白降低 主要是合成减少 ①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儿 ②免疫功能抑制: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③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8
血清蛋白测定的正常值
方法:总蛋白 (STP)— 双缩脲法
球蛋白 (G)— 溴甲酚绿法
清蛋白 (A)— 溴甲酚绿法
总蛋白(STP)= 清蛋白+球蛋白
参考值(成人):
STP 60 ~80 g/L
(6.0~8.0g/dl)
A 40 ~55 g/L
持续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清蛋白减少常伴有γ球蛋白增加,清蛋白含量与
有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呈正比,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 坏死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治疗后清蛋白上升,提 示肝细胞再生,治疗有效。
总蛋白<60g或清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 临床上常出现严重浮肿及胸,腹水。
13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
五、血清酶学检查
六、其他检查
血清甲胎蛋白测定(AFP)
乙型肝炎的免疫学检查
6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肝脏合成与分泌除γ球蛋白、von Willebrand因子以 外大多数血浆蛋白,如清蛋白、糖蛋白、脂蛋白、凝 血因子、抗凝血因子、纤维蛋白溶解因子及各种转运 蛋白。肝脏广泛受损时,上述蛋白质合成障碍,尤其 清蛋白,出现低清蛋白血症→水肿、胸腹水和出血倾 向。体内氨基酸及核酸代谢产生的氨在肝脏通过鸟氨 酸循环合成为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维持血氨水平正 常。当肝硬化患者肝细胞严重损伤,尿素合成排泄减 少,血氨升高,临床上表现为肝性脑病。
(2.0~3.0g/dl)
A/G 1.5~2.5:1
9
血清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降低一般与清蛋白减少相平行,总蛋白升 高同时有球蛋白升高。清蛋白含量与有功能的肝细胞
数量成正比,清蛋白减少常伴有γ球蛋白升高
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强、清蛋白的半衰期较长,故只有 当肝脏病变达到一定程度和在一定病程后才能出现血 清总蛋白的改变
肝外病变 1.STP 、A↓: 肾病综合征、甲亢、恶性肿瘤等 2.γ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SLE、疟疾等。
11
1.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
主要由于血清水分减少,总蛋白浓度增加, 而全身总蛋白量并未增加,如急性失水、肾上腺 皮质功能减退等。
12
2.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
①肝细胞损害: 常见肝脏疾病有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中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