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轮联合测评卷附答案解析
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轮联合测评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网络文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当代文艺建设的主力军和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并逐渐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战略。
然而,飞速发展的网络文艺在高度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轨迹上仍存在低俗、庸俗、媚俗、原创匮乏等问题,其整体的艺术追求和美学要素仍无法完全做到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当前网络文艺的紧迫使命就是要深耕时代沃土,回答时代课题,创作出与时代主流价值观共鸣共振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描幕时代现实画卷。
我国正处于飞速变革的新时代,网络文艺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文化语境去表达和传达数字空间的虚幻想象,而必须立足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描摹时代画卷。
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到产业赋能都对网络文艺下半场的发展提出现实性和经典化诉求,网络文艺的现实题材也逐渐增多,体现出网络文艺创作的观念调整和美络小说《大国重工》连载于起点中文网,聚焦我国重型装备领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是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的重要代表作。
这类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皆因关注时代现实生活及人物命运起伏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成为全民热烈讨论的文艺形式。
描摹时代现实画卷成为网络文艺书写新时代伟大变革伟大实践的紧迫任务,同时必须指出的是,现实题材数量的简单增加还不能真正改变现有的文艺创作格局,网络文艺要真正有一番作为,需要在数量积累的基础上呈现质的提升。
我们要警惕当前网络文艺现实题材的泡沫化、同质化,以及一些所谓的“冲奖文”对现实的机械排列。
同时还应看到,一些被归入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作品看似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却也是自带网络写作惯有的金手指、操作系统、随身空间等升级技能,不免重复着凡人修仙、穿越重生的游戏套路。
这样的想象无疑是一种白日梦般的欲望叙述,无法触及现实生活的坚硬和痛感,也就无从谈及把握时代生活脉搏,不能传达出作者对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
2020届四川天府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轮联合质量测评卷附答案解析
2020届四川天府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轮联合质量测评卷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网络文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当代文艺建设的主力军和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并逐渐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战略。
然而,飞速发展的网络文艺在高度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轨迹上仍存在低俗、庸俗、媚俗、原创匮乏等问题,其整体的艺术追求和美学要素仍无法完全做到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当前网络文艺的紧迫使命就是要深耕时代沃土,回答时代课题,创作出与时代主流价值观共鸣共振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描幕时代现实画卷。
我国正处于飞速变革的新时代,网络文艺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文化语境去表达和传达数字空间的虚幻想象,而必须立足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描摹时代画卷。
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到产业赋能都对网络文艺下半场的发展提出现实性和经典化诉求,网络文艺的现实题材也逐渐增多,体现出网络文艺创作的观念调整和美络小说《大国重工》连载于起点中文网,聚焦我国重型装备领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是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的重要代表作。
这类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皆因关注时代现实生活及人物命运起伏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成为全民热烈讨论的文艺形式。
描摹时代现实画卷成为网络文艺书写新时代伟大变革伟大实践的紧迫任务,同时必须指出的是,现实题材数量的简单增加还不能真正改变现有的文艺创作格局,网络文艺要真正有一番作为,需要在数量积累的基础上呈现质的提升。
2024年四川省金太阳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高三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土中国农耕社会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劳动的发生场域离不开广袤的乡村及土地,文学作品对劳动形态的描述、劳动情感的表达、劳动逻辑的揭示往往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对以“乡村”为写作基点的新乡土文学而言,厚积的乡村劳动经验更是支撑作品乡土价值和理想的精神资源。
因此,新乡土文学的劳动经验书写,不仅可以为社会生活及历史文化研究提供鲜活可感的文学素材,也能从中窥见劳动群体的精神世界和作家的创作心态。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之下,劳动问题凸显了建构新乡土中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贺享雍的《苍凉后土》讲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民劳动观念的解放,新一代农民渴望摆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方式,彻底改变过去对劳动只能依附于土地的单一理解。
王跃文的《家山》则将理想社会的劳动生活照进沙湾现实,劳动成了沙湾群众生存繁衍的符码。
由于劳动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人们开始逐渐脱离繁重的体力劳动,机械化生产提醒人们重新思考“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挖掘劳动伦理赓续与变迁背后内蕴的诸如家庭伦理、生态伦理等演变的合法性依据,积极探求劳动主体背后潜藏的社会实质。
新乡土文学志书式的叙事模式有效继承了史传叙事传统和地方志的“述体”体例,这种叙事模式将全景式观察细化到微观事物之中,由“面”及“点”,用事实说话。
如龚静染的《昨日的边城》聚焦1589年到1950年之间的“马边”一地,贺享雍的《乡村志》详细描绘了家乡賨人故里渠县的风貌。
这些作品均聚焦于“点”,实际上发挥了故乡这一枚“小小的邮票”的放大作用,如何由“点”辐射整个中华大地,使文学的“当下”与“历史”实现隔空对话,也许可以再一次向“高密东北乡”“湘西世界”等原乡地标看齐。
四川省高三语文5月教学测试试卷
四川省高三语文5月教学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8分)1. (3分)(2016·杭州模拟)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 . 毗邻(pí)山岚(lán)市侩(huì)前倨后恭(jù)B . 氛围(fēn)靓妆(liàng)考量(liáng)酩酊大醉(dǐng)C . 尺牍(dú)揶揄(yé)剽悍(piāo)提纲挈领(qì)D . 摒弃(bìng)悚然(sǒng)翘首(qiáo)剑拔弩张(nǔ)2. (5.0分) (2019高二上·合肥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美两国自1979年建交以来,合作与矛盾长期并存。
面对两个大国之间全面且复杂的关系,我们不能幻想两国关系发展会一帆风顺,但也不能对正在发生的新变化________。
过去一年,中美关系的紧张气氛从贸易外溢到其他领域。
有人认为,美国对华看法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
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大国,探索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美国进行任何调整都会需要一段时间,这一点________。
在这个过程中,中美不可避免会出现摩擦甚至对抗,但双方应避免全面对抗情况的发生。
从2018年3月到现在,中方既没有因为对方的霸凌而失去理智,更没有因史无前例的贸易摩擦规模而________。
最近,中美关系出现了转圜。
美方暂停了原先的加税节奏。
中方临时降低了美国汽车的进口关税。
但是,考虑到过去9个多月美方在谈判中表现出的反复无常,我们仍不能________。
面对贸易摩擦,我们有底气。
我们有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13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
搞好对美关系确实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四川省天府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轮联合质量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轮联合质量测评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古代中国,戏曲演出常在广场、寺庙、草台或院坝。
成千上万的观众聚拢,如潮的人声夹着摊肆的嘈杂,艺人们为了不让戏剧在这喧嚣之中,不得不苦心孤诣地寻求突出自己存在和影响的有效手段,从而摸索出以远离生活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规则。
戏曲的对话是音乐性的,动作是舞蹈性的,(),使表演者无论在化妆服饰还是动作语言上都颇有“矫情镇物,装腔作势”之感:高亢悠扬的唱腔配以敲击有力的锣鼓,镶金绣银的戏衣衬着勾红抹绿的脸谱……为此,中国的戏剧艺术家长期说白、咏歌、舞蹈(身段)、武打的表现技巧和功能,乐此不疲。
在戏曲表演过程中,的人间生活铺展于小小的舞台,使平素过着单调枯燥日子的百姓在观剧时感受到种种意想不到的精神刺激。
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从而做到形神兼备。
脸谱、水袖、兰花手以及奇奇怪怪的道具等,都凝固为程式的东西,共同增加了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造成了赏心悦目、的审美效应。
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淹没揣测五光十色荡气回肠B.淹没揣摩五光十色勾魂摄魄C.湮没揣测五颜六色荡气回肠D.湮没揣摩五颜六色勾魂摄魄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外在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的,戏曲音乐和舞蹈本身决定了这一特点B.外在就表现出来了远离生活、变异生活的形式,决定于戏曲音乐和舞蹈本身的这一特点C.而音乐和舞蹈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戏曲的外在形式表现为远离生活、变异生活D.而音乐和舞蹈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戏曲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勤于观察,又精于提炼。
成都市2020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为文明的异质性,所以每个国家依据自身发展和社会结构的需要而缔造出了不同类型的文明体系和文化形态。
B.在一个开放、接纳、包容的社会背景下,树立本民族的文化自稳,就可以形成充满生命力的文明体系。
C.现在国际文明交流存在的“自说自话”现象,导致了“不同不和的无效沟通和“阿而不和”的话语霸权。
D.基于文明异质性的“和而不同”的对话理念,可以让不同的文明在现代社会中达成完全一致的认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前两段论述文明的异质性以及文明异质性的意义,为下文论述中国对待文明的立场做了铺垫。
B.文章论述层层深入,介绍了中国拥有真正的文化自信、对待文明异质性的中国方式和中国智慧。
C.文章第四段引用黑格尔的理论,为中国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平等对话理念提供了哲学依据。
D.文章以茶与咖啡为例,说明受不同文明或风俗习惯影响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现象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明的异质性是客观存在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基于自身的历史经验和民族记忆而探索出的一套独特的文明体系。
B.树立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与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之间并不矛盾,这种自信是建立在与各种人类文明的平等交流对话之上的。
C.文明异质性问题从本质上讲关涉交往领域的主体意识和话语转向问题,因此国际交往中各国要有主体意识,把握住话语权。
D.“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契合了“君子周而不比”和“君子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从历史上看,建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石构建筑,一类是木构建筑。
前者遍及世界各大洲,包括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和西亚诸国;后者则主要存在于中国以及朝鲜和日本。
石构建筑由于材质的原因,不易腐朽或毁坏;即使因客观原因如雷击或战争等毁坏了,也能留下残垣断壁或曰废墟,几千年而不灭。
【KS5U解析】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训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②“一个医学家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终身追求。”“虽然退休了,但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投入战斗!”吴孟超说。
(2019年1月15日《文汇报》)
4. 下列表述不能用来支撑吴孟超是“肝胆外科之父”的一项是
A. 年岁已高的吴孟超不顾众人的反对,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并获得成功。
D. 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 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
吴孟超下定决心,要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即使一人之力不能救祖国于水火,也要和亿万同胞共赴汤蹈火。吴孟超走了一个月的水路、旱路,来到昆明,却发现去延安的路只会更加漫长凶险。同学劝他,与其送死,不如科学救国。于是,吴孟超暂时按下自己内心的激愤,投入了考取同济高中的复习中。后来,吴孟超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有幸听到了“当代中国外科之父”、在二战中挽救无数生命的裘法祖教授的课,顿时被他的渊博知识、精湛医术所折服,用吴孟超自己的话说,“成了他的铁杆粉丝”。后来吴孟超在医院当住院医生,才得以近距离地跟裘法祖查房、看他手术,真正如愿以偿地成为他的学生。到今天,中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百分之八十是吴孟超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和第三代、第四代学生。
⑤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语文-全国名校2020年高三5月大联考(新课标I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全国名校2020年高三5月大联考(新课标I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2.D3.B4.B5.A6.①顺应自然法则,保护自然环境,避免病原体跨物种传播到人类身上。
②积极研制各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暴发和蔓延。
③讲究个人卫生,避免病原体感染。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7.D8.线索:明线是吉米•瓦伦汀出狱后由再次盗窃到重新做人的过程;暗线是本•普赖斯准备抓捕瓦伦汀,被他救人感动的过程。
(2分)好处:设置本•普赖斯这一暗线,虽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人性之美,丰富了小说的主题;(2分)明暗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2分)9.同意。
①从情的角度看,瓦伦汀明知会暴露自己,还选择去救人,表现了他的良善,本•普赖斯的宽容是对这种良善的肯定,符合人心向善的人情。
②从法的角度看,瓦伦汀的行为属于救人,并非犯罪,侦探并没有当场抓住瓦伦汀的犯罪证据,放了他也是合理的。
(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不同意。
①从情的角度看,本•普赖斯对瓦伦汀网开一面的宽容之情,伤害了那些被盗窃者的切身利益,所以放了瓦伦汀是不对的。
②从法的角度看,瓦伦汀虽然改过救人,但之前多次盗窃,触及法律,不能因为救人而逃避法律的制裁。
作为侦探,本·普赖斯的职责就是抓捕罪犯,他应该搜集嫌疑人的作案证据,维护正义,无权决定“抓”还是“放”。
(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10.C11.D12.C13.(1)河北民间的军器,请求权宜放宽禁令,仍然命令堡寨相互团聚,防御外敌进犯。
(关键词“弛禁”“团结”“备”各1分,大意2分)(2)如果能够蒙恩洗刷罪名,就会放弃险阻,自己捆缚着来当面请罪,其余没有投降的贼人保证全部招降。
(关键词“险”“面缚”“保”各1分,大意2分)14.D15.①运用白描手法,近处写景,勾勒出一幅山家幽居图。
②鸟雀因山中人烟稀少、无人惊扰而落在草房之上,写出山家的幽静。
③篱笆中种满象征高洁的松、菊,写出山居者的幽趣。
2020届四川省天府名校语文高考5月模拟试题
2020届四川省天府名校语文高考5月模拟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太阳、流水、钟声都是时间的象征,那么我们所说的“时间”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时间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时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②人类对时间的认识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
一方面,天体运动造就的昼夜、月相和季节等有着近似固定的周期,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也形成了与之和谐的节律,古人据此设置历法规则,创造了以年、月、日(以及后来无关天象的时、分、秒)为标度的时间体系。
当这些标度被数学化后,自然的时间就成为测度的时间。
另一方面,能够感知“自我”和“现在”的生命,都难逃生老病死的命运。
古人先验地意识到自己“向死而生”,联想到现在进入过去,未来进入现在,人死不能复生,覆水不能再收﹣﹣“时间之关”仿佛是一条线性均匀、“逝者如斯”的河流。
③上述两种经验,奠定了数学化、空间化的时间观的基础。
它们对应不同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启发了人类对时间本质的思考。
古印度和古希腊人觉得时间是循环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则基于上帝和创世的观念,主张有始有终的线性时间。
到了中世纪后期,线性时间观已经深入欧洲社会。
16 世纪新式钟表诞生,其结合了两种时间观念:指针的运动既模拟循环,也呈现流逝。
钟表时间进入城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重构了人与时间的关系,推动了关于时间本质的思考。
德国科普作家托马斯•德•帕多瓦认为,这是现代时间及其观念被“发明”的年代,甚至是“近现代/新时代”的开端。
④以新式的钟表时间为参照,所有社会活动都变得可预期、可规划,能够像钟表机械那样运转有序。
同时,新式时间也将效率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效率本身就是由测度时间所定义。
时间如影随形﹣﹣效率无处不在;时间愈发精确﹣﹣效率更加珍贵。
当效率成为市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和技术装置的基本参数,时间也被赋予价值。
⑤然而,尽管效率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时间始终属于稀缺资源。
高三试卷语文-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3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统一监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0级高三第二次统一监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古代小说每每被视为史余、史补而受轻视,大方之家每不屑道及。
“戊戌变法”前后,一些较早接触域外文学文化的知识分子,基于小说可以化民成俗的认识,开始译介欧美及日本的小说,并充分肯定小说的社会价值和教化功用。
梁启超首倡“小说界革命”,他肯定了小说的“载道”功用,以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者,适应了晚清维新派改良群治的愿望。
兼之借助日渐兴盛的报纸刊物等快捷面广的传播媒介,动摇和瓦解了以往歧视小说的正统文学观,使得小说的译印和创作风起云涌。
这就改变了中国文学场域的格局,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语境。
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一些有新思想、用新方法的学人开始以空前的热情对古代小说开展了学术研究。
1918年3月15日,胡适首先在北大文科研究所作了《论短篇小说》的演讲,讲稿修改后发于《新青年》。
该文虽只6000余字,却昭示了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研究的系统性。
不过让胡适付出更大热情的是中国章回小说的考证研究。
1920年8月,上海亚东图书馆推出汪原放标点版的《水浒传》,胡适撰写的《水浒传考证》置于卷首作为前言。
此后8年中,胡适先后为《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章回小说撰写了20余篇考证及序跋文章。
在胡适的系列考证中,影响最大的首推1921年5月置于亚东版《红楼梦》卷首的《<红楼梦>考证》。
四川省天府教育大联考2023-2024学年语文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天府教育大联考2023-2024学年语文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共享经济,是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对使用权进行临时性转移,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使供需双方从中受益。
比如房屋主人把多余的房间租给短期住客,既给他人提供了经济实惠的服务,也更好地利用了自己的闲置资源。
其核心是信誉,它能够提高社会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对共享经济的一个准确概括。
以前,人与人之间是熟人社会,今天,互联网能让我们从当下的陌生人社会重回准熟人社会。
共享经济,它导致了有些产品的销售量会降低,但是整体公共总福利会提高,让好多根本就买不起这个东西的人,他能用得起。
最重要的是它还可能会增加一个审美意义,即伦理意义上的东西。
共享带来的惊喜、亲密感和沉浸感,是过去在传统社会里才能体会到的东西。
鉴于此,甚至有专家说:“‘共享经济’就是一场精神的还乡。
”(摘编自《中国民商》 2017年12期,张立栋《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打破封闭》)材料二:“共享”到底有多火?继共享单车后,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产品纷纷面世。
其中,不少都获得了投资,比如共享篮球平台“猪了个球”宣布完成千万级Pre-A融资,共享充电宝“街电”获得3亿元的投资,还有共享雨伞、共享玩具、共享服装等纷纷出世,一时间好不热闹。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语文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太阳、流水、钟声都是时间的象征,那么我们所说的“时间“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时间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时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②人类对时间的认识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
一方面,天体运动造就的昼夜、月相和季节等有着近似固定的周期,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也形成了与之和谐的节律,古人据此设置历法规则,创造了以年、月、日(以及后来无关天象的时、分、秒)为标度的时间体系。
当这些标度被数学化后。
自然的时间就成为测度的时间。
另一方面,能够感知“自我”和“现在”的生命,都难选生老病死的命运。
古人先验地意识到自己“向死而生”,联想到现在进入过去,未来进入现在,人死不能复生,覆水不能再收——“时间之关”仿佛是一条线性均匀、“逝者如斯”的河流。
③上述两种经验,奠定了数学化、空间化的时间观的基础。
它们对应不同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启发了人类对时间本质的思考。
古印度和古希腊人觉得时间是循环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则基于上帝和创世的观念,主张有始有终的线性时间。
到了中世纪后期,线性时间观已经深入欧洲社会。
16 世纪新式钟表诞生,其结合了两种时间观念:指针的运动既模拟循环,也呈现流逝。
钟表时间进入城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重构了人与时间的关系,推动了关于时间本质的思考。
德国科普作家托马斯·德·帕多瓦认为,这是现代时间及其观念被“发明”的年代,甚至是“近现代/新时代”的开端。
④以新式的钟表时间为参照,所有社会活动都变得可预期、可规划,能够像钟表机械那样运转有序。
2020年重庆天府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0年重庆天府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朱显谟生长在上海农村,早早体验稼穑之苦,看到古老耕作方法的艰苦和收获甚微的悲凉,萌发了长大后改变农业落后状况的念头,立志当一名科学农民。
于是他在大学选择了土壤肥料专业。
1940年大学毕业后,朱显谟考入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随指导老师侯光炯开展土壤调查工作。
侯先生提醒,做土壤调查工作必须做到四到一问,即:走到、摸到、看到、访问到和最后问一个“为什么”。
朱显谟凡事都要探个究竟。
前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提出的成土过程与风化过程同时同地进行的理论,曾是指导中国学者进行土壤发生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朱显谟对它不迷信,而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该理论仅适于块状岩体上进行的与陆生生物进化相一致的原始成土阶段。
1959年,为了国家建设大西北的需要,朱显谟毅然告别工作条件优越的南京,举家来到地处西北农村的中科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
在黄土高原工作的50多年中,朱显谟实地考察了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20多遍,三次跨越昆仑,两度入疆。
他积40余年黄土高原土壤科学研究成果和结合群众的实践经验,于80年代初提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其内容是: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
目前,经过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黄土高原基本变绿,黄河流失土壤泥沙由13亿吨减少为3亿多吨。
朱显谟的学生吴普特说。
(摘编自《102岁朱显谟院士逝世:为黄河清奉献半个多世纪》,2017年10月12日凤凰网)材料二:据黄河志卷一《黄河大事记》所载,把黄河泛滥、决堤的情况统计为:(摘编自朱显谟《再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材料三:为落实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目标,时任国务院总理亲自视察陕北,提出退耕还林的措施。
朱先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给总理上书表达激动之情,也进一步从科研角度为国家宏观决策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太阳、流水、钟声都是时间的象征,那么我们所说的“时间“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时间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时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②人类对时间的认识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
一方面,天体运动造就的昼夜、月相和季节等有着近似固定的周期,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也形成了与之和谐的节律,古人据此设置历法规则,创造了以年、月、日(以及后来无关天象的时、分、秒)为标度的时间体系。
当这些标度被数学化后。
自然的时间就成为测度的时间。
另一方面,能够感知“自我”和“现在”的生命,都难选生老病死的命运。
古人先验地意识到自己“向死而生”,联想到现在进入过去,未来进入现在,人死不能复生,覆水不能再收——“时间之关”仿佛是一条线性均匀、“逝者如斯”的河流。
③上述两种经验,奠定了数学化、空间化的时间观的基础。
它们对应不同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启发了人类对时间本质的思考。
古印度和古希腊人觉得时间是循环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则基于上帝和创世的观念,主张有始有终的线性时间。
到了中世纪后期,线性时间观已经深入欧洲社会。
16 世纪新式钟表诞生,其结合了两种时间观念:指针的运动既模拟循环,也呈现流逝。
钟表时间进入城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重构了人与时间的关系,推动了关于时间本质的思考。
德国科普作家托马斯·德·帕多瓦认为,这是现代时间及其观念被“发明”的年代,甚至是“近现代/新时代”的开端。
④以新式的钟表时间为参照,所有社会活动都变得可预期、可规划,能够像钟表机械那样运转有序。
同时,新式时间也将效率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效率本身就是由测度时间所定义。
时间如影随形——效率无处不在;时间愈发精确——效率更加珍貴。
当效率成为市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和技术装置的基本参数,时间也被赋予价值。
⑤然而,尽管效率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时间始终属于稀缺资源。
甚至,人们在相互竞争之外,还要与时间竞争,如同赛场上的跑者。
在越收越紧的时间之网里。
“人们对过去充满了悔恨,对未来充满了恐惧,试图拼命地抓住现在",甚至需要刻意打发富余的时间。
就在这并驱争先、熙熙攘镶之中.世人陷入一种集体焦虑,在抱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同时,绝望地怀念过去:“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⑥时至今日,我们的时间经验依然受到钟表的主导。
但是,与太阳、流水和钟声一样,钟表时间只是时间的具象。
想要探索真正的时间,我们必须追根溯源,寻找那个独立于物质、运动和观察者的时间本身。
托马斯·德·帕多瓦在《菜布尼茨、牛顿与发明时间》中讲述的故事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时间经验、时间工具和时间观念,分辩于躁动的时间之网,我们才能少一点无措和迷茫,多一分自信与坚强。
(摘编自《<菜布尼茨、牛顿与发明时间>序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线性时间被看作是一条匀速流逝单向延伸的河流.它具有不可逆性,体现为现在成为过去,未来成为现在。
B.钟表的出现重构了人与时间的关系,标志着现代时间及其观念被“发明”,“近现化/新时代”由此开始。
C.在忙碌熙攘的生活中,世人悔恨过去,恐惧未来,抓住现在,这样的集体焦虑皆来源于时间的稀缺,越收越紧。
D.对日升月落等自然现象的观察是人类认识时间的萌芽,而钟表等计时工具则主导了人们对时间本质的认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从逻辑上看是递进关系。
B.文章第③段列举不同的时间观,意在强调不同时期内人们对时间本质思考的迥异。
C.文章第④段在论述时间与效率的关系时,以时间与效率的相互作用论证了时间的价值。
D.文章第⑤段以人们对过去、未来、现在的态度论证了时间始终属于稀缺资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书·尧典》曰“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反映的正是通过观察天象,为协调社会各项活动而设置的历法规则。
B.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是运动的数目”,这体现了自然时间的流逝性及可测度性。
C.从苏轼在《赤壁赋》“水”与“月"的意象中,读者可以寻找到那个独立于物质、运动和观察者的时间本身。
D.“时间就是金钱”,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理解,即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来获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构建了内外联动、协同推进的立体“减负”体系。
同时,指导各地加快制定减负实施方案,大部分省份出台了方案,明确了减负目标和任务。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认为,我国义务教育和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科学设置了学生应当完成的课业内容,减负不是降低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
合理的课业负担是必需的,学习不可能没有负担。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不能简单地縮短在校时间、减少作业量、降低课业难度,而是要“有增有减”。
“减”是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校外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负担,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增”是增加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着力激发培养学生兴趣,促遗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19年6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等15个专项行动。
11月5日,教育部召开的“教育奋进看落实”新闻通气会介绍了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有关情况,重申了科学减负的“增与减”,着力增加体育课、课外锻炼和健康教育,减轻中小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从加强师资、场地、设施、制度等方面,保障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摘编自《增加体育课、减少学业负担教育部着力促进中小学健康》)材料二2015年之前。
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持续下降,提高青少年体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此后教育部等多部门出台政策,为体育课保驾护航,多地中考重新设立体育科目,近90所自主招生高校制定了体育科目测试方案并组织开展测试。
政策的引导、基层的实施和社会观念的转变让体育教育的软件和硬件都得到了迅速提升。
最新教据显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6.6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65.3万人;中小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率从2015年的68.6%增长到2018年的89.6%;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比率从2015年的72.9%增长到2018年的94.6%“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进一步明确了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至少达到50%和60%。
而近日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复核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学生体质达标测试合格率为91.91%。
从2016、 2017、2018三年调查数据来看,学生体质健康的整体优良率分别为26.5%、 29.3% 、30.57% ,虽然呈上升趋势,但距离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摘编自《学生减负,体有却为何还要加码》)材料三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是通过对有规律和有规则的身体运动进行知识传授,并指导学生参与活动.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仅是四肢发达的身体健壮的人,还是心理健康,带有正能量,并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沟通融洽的人。
通过参与体育竞赛活动,学生经受成功兴奋、失败沮丧等心理锻炼,更易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表示,学校应该组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除了要做到“教会、勤练" ,还要“常赛”。
“过去我们的学校体育并不重视竞赛。
一说起竞赛,就是运动员的事,少数人的事。
这次改革对学校体育来讲,最大的革命就是要常赛,要组织经常性的全员参与的校内体育竞赛活动,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上场竞赛的机会,能够感受竞技运动所带来的魅力;新疆克拉玛依的小学体育老师赵羿淞获得了“课外体育教学创新奖”。
赵羿淞老师设计采用篮球升级卡的模式组织了校内最基础的篮球比赛。
通过篮球比赛。
他欣慰地发现学生们的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都在加强,而且他们也没有因为经常比赛耽误学习。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卢元镇认为。
过去清华大学曾推行过一个“七加一大于八”的口号,就是7个小时的工作或学习,加上1个小时的锻炼,效果大于八个小时的工作或学习。
所以体育。
不应该成为与智育对立的一个环节,恰恰应该互相促进,使人全面发展。
(摘编自《体,如何育》)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减负并不是降低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而应“有增有减“,减去强化应试、校外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负担,增加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
B.从中小学体育运动场馆与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比率的显著上升,可以看出政策引导、基层实施和社会观念转变已初见成效。
C.无论是着力增加体育课、课外锻炼,减轻中小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还是加强师资、场地、设施、制度等措施,都是为了保障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D.因为经受成功兴奋、失败沮丧等心理锻炼,能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所以学校才鼓励组织全员参与体育竞赛活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体育教学是通过对有规律和有规则的身体运动进行知识传授,并指导学生参与活动,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是肌体的建构过程。
也是精神成长的建构过程。
B.从2016年—2018年三年调查数据来看,虽然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指标已经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未来仍然不可松懈。
C.体育科目重新被纳人中考考查,部分自主招生高校也制定了体育科目测试方案。
由此可知,教育部不仅希望用测试带动学生对体有的重视,更希望学生增强自主健康意识。
D.新疆克拉玛依的体育老师赵羿淞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卢元镇教授的观点都在启示我们体育与智育并不冲突,它们都属于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6.在大力提倡为学生减负的背景下.体育教育为何还要加码?请结合材料作简要分析。
(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开罗那个年幼的城市漫游者蔻蔻梁开罗是个见鬼的城市。
太古老的文明像太多灰尘累积成壳,令这个总是炎热的城市有种无法擦拭的陈旧感,所有的秩序都在暗中执行。
对于一个游客而言,开罗总有种持历史自傲,看着你出笑话的距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