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2《李白诗四首》课件(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清幽寂静 壮美奇绝
手法
想象 夸张
离奇险怪
神仙洞府
壮丽辉煌

梦境解读1
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 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 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 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 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 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 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不得开心颜!”(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 视权贵,傲岸不屈)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 霞”。
全诗的思路
一、梦游之
由(起)——
叙述
二、梦游之
景(观)——
描写
三、梦游之
吟(叹)—— 议论、抒情
梦中仙境写了哪些图景?用 了哪些表现手法表现了仙境 的什么特点?请完成下列表 格。
梦境画面 梦到剡溪 白天景象 夜间景象
夸 张 手 法
鉴赏全诗
• 齐读第一节 • 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 瀛洲”? “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 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 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 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 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 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 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事:名词,事情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梦游天姥”
留别。借“梦游天姥” 抒发感慨,向东鲁朋友 及自己人生过去告别, 以诗明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我不得开心颜。
入梦之由
(8句)
梦游历程
(16句)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笔落惊秋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写纤夫的悲苦,并寄予深切的同情。
越女词 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人物形象 一群采莲姑娘,她们见有陌生 的客人过来,便唱着渔歌,掉 转船头,笑着躲进荷花丛里去, 装着怕难为情就不出来了。 棹:摇船时还唱着歌,可见行 船之轻松欢快;入: “笑”着 划船钻入荷花里面,欲出不出, 越女形象,活泼可爱。 语言特点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题解:《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 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 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 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 鲁诸公》
听朗读思考:
• ⑴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 虚(梦)?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 渡性语句。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1
千岩: 重叠的岩。
万转:山路弯曲不断。
迷花:迷恋于花,
被花迷住。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栗: 使……颤栗,形容词作使动词。
惊: 使……震惊,形容词作使动词。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青青:黑沉沉的。
一夜之间就飞过了洒满月光的镜湖。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点明了“梦游”。浪漫主义手法。 湖月照我影,
清清的溪水荡漾,岸边的 猿猴发出凄清的啼叫。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谢公屐: 《南史· 谢灵运》记载:谢灵运游山, 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 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 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哭晁卿衡
寄哀情于景物, 借景物以抒哀情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 赋
直接点明人和事。 飘泊远航,归途凶险。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比
暗喻晁衡遇难
白云愁色满苍梧。 拟人 愁云笼罩 ,心情沉痛
表现诗人失去好友后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 别的真挚友情。
丁都护歌
诗眼: 苦
怎样层层深入地表现 纤夫之苦的? 1.与富商对照、时令 衬托、细节表现、心 理描写、夸张渲染。 处处以形象的画面来 具体展示纤夫之苦。 2.本诗在描写上全用 白描
信 确实
语 谈到、说起。 或 有时
瀛洲

陪衬 天姥山 实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赤城: 山名,在现在浙江天台北,因为山上
赤石罗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所以 叫赤城。 拔:超出、超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⑴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 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 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 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 了些什么呢”谈谈你对这些感叹 的理解。
• ①“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是作者 在当时社会里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表现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反映了 作者的消极面。 • ②“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 访名山”——是诗人向东鲁诸公表示决心,与当时 的恶势力势不两立,决不妥协。 • ③最后一句——是“诗眼”,“卒章显志”,显示 了诗人的反抗精神,表现李白追求个性自由、蔑视 权贵的傲岸性格和豪迈气概。 • ④进步性:反映诗人傲视权贵、渴望自由的精神。 写神仙世界的美丽,反衬出现实世界的丑恶,表明 对现实、对权贵的的憎恶。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 的立场服务。 • ⑤局限性:流露出了人生如梦幻,行乐须及时的消 极避世思想。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 水。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 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 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 “赐金还乡”为名,把他体面地赶出了京城 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 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 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 《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给友人,借以排谴 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 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诗仙”
《丁都护歌》 《越女词五首》(其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 人,“安世济民”“功成身
退”
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李白经友人吴 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 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 现 “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 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 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
目睹仙境
(10句)
梦醒神伤
(4句)
临别寄语
(7句)
艺术手法
1、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 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 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 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 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 抗精神。 2、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 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 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通俗 平易,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缚。
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 山?有何作用? • 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 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 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学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 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 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 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府的天空 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 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 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 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 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也数不 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水波摇动的样子 澹澹: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中: 名词作状语,在中间 开: 动词,打开
鼓: 名词wenku.baidu.com动词,弹奏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心惊 悸:
感叹 嗟:
忽魂悸以魄动, 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 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 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是诗中的思 想精华。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 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 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 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 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梦境解读2
隐喻了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就 是对他 42岁入朝为官的两年多生活 的经历。这是对自己从年轻时代就 开始了的“愿为辅弼”的政治理想 幻灭的一个概括。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 对天 此台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欲四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倒万 将进酒(节选) 东八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南千 奔流到海不复回。 倾丈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朝如青丝暮成雪。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