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国、水浒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灯新话》成书于洪武十一年(1378)前
后,此书共4卷20篇,另有附录一篇。这些 小说大都写元末天下大乱时的一些故事,具 有幽冥怪奇的色彩。其中不少作品以荒诞的 形式,记录了乱世士人的心态以及市民生活 的气息。《剪灯新话》一出,响应者甚众, 推动了明初文言小说的复兴。
2、李昌祺的《剪灯余话》: 《剪灯余话》共五卷22篇。故事多以元明之间的 动乱年代为背景。以历史故事或灵怪幽冥为题材. 明初后期的赵弼的《效颦集》也是较著名的文言 小说集,三卷二十五篇。 3、明初文言小说的创作趋向: 若按时间顺序考察上述三部作品集,可以清楚看 到唐代传奇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在逐渐减 弱,而宋代传奇的“多讲古事”、“多教训”的 形式主义影响在逐渐增强。 三灯:指明代的三部文言小说,它们是瞿佑的 《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詹 (明代中期人)《觅灯因话》(二卷八篇)。
封建时代女性的悲歌
• • • • • • • 潘金莲原也是坚贞不屈、正派的。 没有情的爱:武大“人物猥琐,不会风流。” 错乱的爱:遭武松拒绝。灵与肉的分裂。 红杏出墙的爱:王婆“十分光”、西门庆。 两难选择:离不了婚,又奸情暴露。 悲剧产生:杀人与被杀。 思考:女性的平等、自由与爱情婚姻问题
(三)小说的结构设计与叙事 艺术
• • • • • • 1、《三国演义》的结构设计: 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 汉亡为引线;晋国一统天下为终局; 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衰。 中心: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 诸葛亮:隆中决策——全书的主脑。
2、《水浒传》的结构设计:
• 以梁山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为主线。
• 以第一回作为开端;然后由一个人物引出另— 个人物,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有相对独立性和完 整性,扣在一起就是有机的整体。梁山主要英 雄就这样环环相扣地逐个引出,推动了情节的 发展(环状结构)。一百零八将都上了梁上, 情节达到了高潮,最后以失败结局。
《三国演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七实三虚”,虚实结合的辨证艺术: 1、“移花接木”。如“怒鞭督邮” 。 2、“妙手生发”。如诸葛出山。 3、“善于穿插,巧于构思”。 如“失、 空、斩”
(四)《三国演义》、《水浒传》 的语言特点
• 1、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三国演义》语 言的一大特点。 “演义体小说语言” 。 • 作者把古代规范化的文言和当前运用的方言口语 汇于一书,熔于一炉,达到互相取长补短,雅俗 共赏的效果。 • 2、《水浒传》语言洗炼明快、朴素优美,富于民 间色彩和口语化,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特点。 • “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金人瑞《读第五 才子书》)。
《水浒传》英雄人物的塑造——有别于《三国》
1、人物性格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林冲:忍——逼上梁山。 2、通过行动刻画人物。 鲁达:粗鲁、爽直、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拳 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痛打小霸王、大闹野 猪林 武松:勇武、机警。打虎、杀嫂、醉打蒋门神、 血溅鸳鸯楼。 3、注重细节描写:武松打虎;
• 4、不该增的增了。电视剧增加了大相国寺 菜园子的一班泼皮设计把高衙内骟了 。 • 得:如林冲在宋江的招安时活活气死,就 符合人物性格的一致性。剧中让燕青和李 师师最后一起离开,双双遁入江湖,有清 风拂面的感觉。
第二节 《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及 明初文言小说创作
1、瞿佑与《剪灯新话》:
2、正统观念。对朝廷抱有幻想,要名正言顺地
做官。
3、故事发生的时代。北宋末,顺天、护国。 4、作者所处的时代。元末,希望复宋。
忠贞和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 :千古贤相的典型
于建安十二年(207)从隆中出山(27岁),至建兴 十二年去世(54岁)。前后27年的活动。 隆中对策; 火烧博望坡; 力促孙刘联盟、草船借箭、借东风 ; 三气周瑜,稳定荆襄,智取汉中; 辅佐刘禅、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病死五丈原。 忠于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有志气、没规划,依附、忍耐。
体式 取材 渊源 人物 内容 语言
称“传”
多从史书 七实三虚
多取民间传说 虚多实少
“说话”中的讲史 “说话”中的小说
多写百度文库王将相 性格固定
多写草莽英雄 性格变化
多反映政治、军事 多涉及市井百姓生活 多书面语言 多生活语言
四、《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是供案头阅 读的通俗小说的开山之作。
• 1、通俗小说内涵的规定 • ①语言浅显。 ②形式符合广大群众的欣赏习惯和 审美趣味:体例格式为章回体 、结构单纯、故事 情节紧凑、连贯与完整,并具有传奇性 、运用白 描手法 。③内容为人们喜闻乐见。 • 2、“教化为先”的传统的确立。朱元璋提出“治 国之要,教化为先” 。 • 3、“世代累积型”作品和以改编为主的原因 。 当时的人们观念中,小说与历史无严格区别,甚 至认为写小说就应该写历史故事 。
比较、讨论
• 一、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比较。 • 二、讨论:43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改 编的得失 。 • 3、了解《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及明初文
言小说创作。
三、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比较
历史演义 1 2 3 4 5 6 7
目的
英雄传奇
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 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 记述一代兴废。
编年史 称“演义”、“志” 纪传体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的“义”
1、刘、关、张的“义气”。 2、梁山好汉的行侠仗义。 《史记》释“侠”:救人于厄,振人之赡,二
者有采,不既信,不背言,义者皆取焉。 共同点:重友谊、重然诺。起凝聚力的作用。 不同点:刘、关、张的“义气”多在于为共同 理想而团结奋斗。梁山好汉的行侠仗义多在于 济困救危,铲除不平。 局限性:容易受个人恩怨支配。如关羽释曹。
讨论:43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 改编的得失
• • • • 失:1、对“宋江怒杀阎婆惜”的改编。 阎婆、阎婆惜嫡亲母女——刘婆,养女。 迫于无奈——无情 2、电视剧中的潘金莲不仅漂亮温柔,而且 勤劳善良:她爱美、爱洁,很有几分可爱。 这与武松的复仇不太和谐。 • 3、该删的没删。如孙二娘卖人肉包子;武 松血溅鸳鸯楼 。
宋江的词
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 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 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作于江州浔阳楼)
念奴娇(赠李师师)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
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鲛绡笼玉, 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销得。
(二)《三国演义》 《水浒传》的人物形象 塑造
1、宋江
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忠义的化身——体现了小说教
化为先的思想。 孝义黒三郎——忠义堂首领——受招安的英雄—— 受奸臣迫害的冤魂 性格的矛盾又统一:反抗性、妥协性。 私放晁盖、杀阎婆惜、刺配江州、浔阳楼题反诗、 上梁山。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授官楚 州安抚,兼管总领兵马;不到半年,魂归寥儿洼。
潘金莲命运留给后人的思考
• 第24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三段写到: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 使女,小名唤作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 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她,这使女只是去告主 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记恨在心, 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 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后,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 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烦恼。原来这妇人见 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这婆娘倒 诸般好,为头的是爱偷汉子。有诗为证:
任选两题做成作业
1.《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有什么相似 点? 2.分析曹操、刘备的人物形象,说明“拥刘反曹”主 题的内涵。 3. 宋江坚持要招安的文化原因是什么? 4. 有人说,三国故事是奋斗的故事,是励志的故事。 谈谈刘备(曹操)的成功之道。 5.刘备在诸葛亮出山之前的境遇思考。 6.我对潘金莲悲剧命运的看法。
• 金莲容貌实堪题,笑蹙春山八字眉。 • 若遇风流清子弟,等闲云雨便偷期。 • 却说那潘金莲过门之后,武大是个懦 弱依本分的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 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 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 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 • 如何理解“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是爱 偷汉子。”(显然是过早下评论。败笔。)
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 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 头白。 (第72回,柴进簪花入禁苑,李逵元夜闹东京)
宋江为什么一定要坚持招安?
1、传统的忠义思想。 九天玄女法旨: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
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 正。
下一讲:
• • • • 第三章 明中叶通俗小说的重新起步 《西游记》与《金瓶梅》 请大家提前预习! 谢谢大家,再见!
宋江的招安
第32回宋江送别武松时说:“如果朝廷招安……日后
但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 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要求招安时一再宣称:“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 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 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 死前对李逵说:“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 不肯半点欺心。今天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 我忠心不负朝廷。”“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 天行道忠义之名。”
后,此书共4卷20篇,另有附录一篇。这些 小说大都写元末天下大乱时的一些故事,具 有幽冥怪奇的色彩。其中不少作品以荒诞的 形式,记录了乱世士人的心态以及市民生活 的气息。《剪灯新话》一出,响应者甚众, 推动了明初文言小说的复兴。
2、李昌祺的《剪灯余话》: 《剪灯余话》共五卷22篇。故事多以元明之间的 动乱年代为背景。以历史故事或灵怪幽冥为题材. 明初后期的赵弼的《效颦集》也是较著名的文言 小说集,三卷二十五篇。 3、明初文言小说的创作趋向: 若按时间顺序考察上述三部作品集,可以清楚看 到唐代传奇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在逐渐减 弱,而宋代传奇的“多讲古事”、“多教训”的 形式主义影响在逐渐增强。 三灯:指明代的三部文言小说,它们是瞿佑的 《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詹 (明代中期人)《觅灯因话》(二卷八篇)。
封建时代女性的悲歌
• • • • • • • 潘金莲原也是坚贞不屈、正派的。 没有情的爱:武大“人物猥琐,不会风流。” 错乱的爱:遭武松拒绝。灵与肉的分裂。 红杏出墙的爱:王婆“十分光”、西门庆。 两难选择:离不了婚,又奸情暴露。 悲剧产生:杀人与被杀。 思考:女性的平等、自由与爱情婚姻问题
(三)小说的结构设计与叙事 艺术
• • • • • • 1、《三国演义》的结构设计: 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 汉亡为引线;晋国一统天下为终局; 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衰。 中心: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 诸葛亮:隆中决策——全书的主脑。
2、《水浒传》的结构设计:
• 以梁山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为主线。
• 以第一回作为开端;然后由一个人物引出另— 个人物,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有相对独立性和完 整性,扣在一起就是有机的整体。梁山主要英 雄就这样环环相扣地逐个引出,推动了情节的 发展(环状结构)。一百零八将都上了梁上, 情节达到了高潮,最后以失败结局。
《三国演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七实三虚”,虚实结合的辨证艺术: 1、“移花接木”。如“怒鞭督邮” 。 2、“妙手生发”。如诸葛出山。 3、“善于穿插,巧于构思”。 如“失、 空、斩”
(四)《三国演义》、《水浒传》 的语言特点
• 1、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三国演义》语 言的一大特点。 “演义体小说语言” 。 • 作者把古代规范化的文言和当前运用的方言口语 汇于一书,熔于一炉,达到互相取长补短,雅俗 共赏的效果。 • 2、《水浒传》语言洗炼明快、朴素优美,富于民 间色彩和口语化,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特点。 • “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金人瑞《读第五 才子书》)。
《水浒传》英雄人物的塑造——有别于《三国》
1、人物性格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林冲:忍——逼上梁山。 2、通过行动刻画人物。 鲁达:粗鲁、爽直、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拳 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痛打小霸王、大闹野 猪林 武松:勇武、机警。打虎、杀嫂、醉打蒋门神、 血溅鸳鸯楼。 3、注重细节描写:武松打虎;
• 4、不该增的增了。电视剧增加了大相国寺 菜园子的一班泼皮设计把高衙内骟了 。 • 得:如林冲在宋江的招安时活活气死,就 符合人物性格的一致性。剧中让燕青和李 师师最后一起离开,双双遁入江湖,有清 风拂面的感觉。
第二节 《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及 明初文言小说创作
1、瞿佑与《剪灯新话》:
2、正统观念。对朝廷抱有幻想,要名正言顺地
做官。
3、故事发生的时代。北宋末,顺天、护国。 4、作者所处的时代。元末,希望复宋。
忠贞和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 :千古贤相的典型
于建安十二年(207)从隆中出山(27岁),至建兴 十二年去世(54岁)。前后27年的活动。 隆中对策; 火烧博望坡; 力促孙刘联盟、草船借箭、借东风 ; 三气周瑜,稳定荆襄,智取汉中; 辅佐刘禅、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病死五丈原。 忠于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有志气、没规划,依附、忍耐。
体式 取材 渊源 人物 内容 语言
称“传”
多从史书 七实三虚
多取民间传说 虚多实少
“说话”中的讲史 “说话”中的小说
多写百度文库王将相 性格固定
多写草莽英雄 性格变化
多反映政治、军事 多涉及市井百姓生活 多书面语言 多生活语言
四、《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是供案头阅 读的通俗小说的开山之作。
• 1、通俗小说内涵的规定 • ①语言浅显。 ②形式符合广大群众的欣赏习惯和 审美趣味:体例格式为章回体 、结构单纯、故事 情节紧凑、连贯与完整,并具有传奇性 、运用白 描手法 。③内容为人们喜闻乐见。 • 2、“教化为先”的传统的确立。朱元璋提出“治 国之要,教化为先” 。 • 3、“世代累积型”作品和以改编为主的原因 。 当时的人们观念中,小说与历史无严格区别,甚 至认为写小说就应该写历史故事 。
比较、讨论
• 一、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比较。 • 二、讨论:43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改 编的得失 。 • 3、了解《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及明初文
言小说创作。
三、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比较
历史演义 1 2 3 4 5 6 7
目的
英雄传奇
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 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 记述一代兴废。
编年史 称“演义”、“志” 纪传体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的“义”
1、刘、关、张的“义气”。 2、梁山好汉的行侠仗义。 《史记》释“侠”:救人于厄,振人之赡,二
者有采,不既信,不背言,义者皆取焉。 共同点:重友谊、重然诺。起凝聚力的作用。 不同点:刘、关、张的“义气”多在于为共同 理想而团结奋斗。梁山好汉的行侠仗义多在于 济困救危,铲除不平。 局限性:容易受个人恩怨支配。如关羽释曹。
讨论:43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 改编的得失
• • • • 失:1、对“宋江怒杀阎婆惜”的改编。 阎婆、阎婆惜嫡亲母女——刘婆,养女。 迫于无奈——无情 2、电视剧中的潘金莲不仅漂亮温柔,而且 勤劳善良:她爱美、爱洁,很有几分可爱。 这与武松的复仇不太和谐。 • 3、该删的没删。如孙二娘卖人肉包子;武 松血溅鸳鸯楼 。
宋江的词
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 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 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作于江州浔阳楼)
念奴娇(赠李师师)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
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鲛绡笼玉, 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销得。
(二)《三国演义》 《水浒传》的人物形象 塑造
1、宋江
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忠义的化身——体现了小说教
化为先的思想。 孝义黒三郎——忠义堂首领——受招安的英雄—— 受奸臣迫害的冤魂 性格的矛盾又统一:反抗性、妥协性。 私放晁盖、杀阎婆惜、刺配江州、浔阳楼题反诗、 上梁山。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授官楚 州安抚,兼管总领兵马;不到半年,魂归寥儿洼。
潘金莲命运留给后人的思考
• 第24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三段写到: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 使女,小名唤作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 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她,这使女只是去告主 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记恨在心, 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 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后,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 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烦恼。原来这妇人见 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这婆娘倒 诸般好,为头的是爱偷汉子。有诗为证:
任选两题做成作业
1.《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有什么相似 点? 2.分析曹操、刘备的人物形象,说明“拥刘反曹”主 题的内涵。 3. 宋江坚持要招安的文化原因是什么? 4. 有人说,三国故事是奋斗的故事,是励志的故事。 谈谈刘备(曹操)的成功之道。 5.刘备在诸葛亮出山之前的境遇思考。 6.我对潘金莲悲剧命运的看法。
• 金莲容貌实堪题,笑蹙春山八字眉。 • 若遇风流清子弟,等闲云雨便偷期。 • 却说那潘金莲过门之后,武大是个懦 弱依本分的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 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 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 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 • 如何理解“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是爱 偷汉子。”(显然是过早下评论。败笔。)
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 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 头白。 (第72回,柴进簪花入禁苑,李逵元夜闹东京)
宋江为什么一定要坚持招安?
1、传统的忠义思想。 九天玄女法旨: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
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 正。
下一讲:
• • • • 第三章 明中叶通俗小说的重新起步 《西游记》与《金瓶梅》 请大家提前预习! 谢谢大家,再见!
宋江的招安
第32回宋江送别武松时说:“如果朝廷招安……日后
但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 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要求招安时一再宣称:“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 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 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 死前对李逵说:“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 不肯半点欺心。今天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 我忠心不负朝廷。”“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 天行道忠义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