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的历史人物..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00ceb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4.png)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工业工程是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为目标的工程学科。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
19世纪末,美国工业革命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浪潮。
随着工厂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这时,泰勒(Frederick W. Taylor)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念。
泰勒的工作重点是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来确定生产流程,并提出了激励员工的办法。
他的工作为工业工程的起步做出了贡献。
20世纪初,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生产线革命性地改变了制造业的面貌。
福特采用了流水线生产模式,将汽车的生产时间从12小时缩短为1.5小时。
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福特的成功对工业工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需品的生产成为各国的首要任务。
为了应对这一需求,军方和工业界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工业工程学家通过分析生产流程、优化工作任务分配和设计工作站等技术手段,提高了军需品的生产效率,确保战争的胜利。
这段时期是工业工程发展的重要时期。
20世纪后半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工业工程提供了新的机遇。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大大简化了数据处理过程,并使得更复杂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此外,随着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兴起,工业工程开始关注如何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流程,以提高整体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工业工程逐渐成为跨学科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到生产流程的改进,还需要考虑产品设计、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工业工程学家通过综合运用数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知识,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并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工程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工业工程师更好地分析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效率和质量。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实时通信和数据共享,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生产管理和决策支持。
1工业工程历史
![1工业工程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f26ae2cfa1c7aa00b52acb13.png)
三 、运筹学时期
40年代中期 40 年代中期 , 英 、 美两国发表了关于运筹学成果的 资料,立刻受到IE工作者的注意。OR是包括数学规划 IE工作者的注意 是包括数学规划、 资料,立刻受到IE工作者的注意。OR是包括数学规划、优 化理论、排队论、存贮论、博奕论、对策论、资源分配、 化理论、排队论、存贮论、博奕论、对策论、资源分配、 运输问题和网络理论等和方法在内的比较系统的学科体系 可以用来描绘、分析和设计多种不同类型的运行系统。 ,可以用来描绘、分析和设计多种不同类型的运行系统。 运筹学是在二战时期应战争的需要而发展起来一门数 主要解决系统规划中的优化问题。 学,主要解决系统规划中的优化问题。
18世纪初期蒸汽机开始促进机械化生产起至20世 世纪初期蒸汽机开始促进机械化生产起至20 从18世纪初期蒸汽机开始促进机械化生产起至20世 30年代中期的这个时期 被称为科学管理年代, 年代中期的这个时期, 纪30年代中期的这个时期,被称为科学管理年代,是工业 工程的萌芽时期。 工程的萌芽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发生了两件大事: 在这个时期中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第一次产业革 二是泰勒(F.W. (1900年前 命;二是泰勒(F.W. Taylor) 的科学管理运动 (1900年前 产业革命促进了大批的技术革新项目, 后)。产业革命促进了大批的技术革新项目,制造企业的 规模和复杂性也大幅度增大了。 规模和复杂性也大幅度增大了。这时在英国兴起的零件可
第三阶段的IE与第一、 第三阶段的IE与第一、二阶段的比较 IE与第一 以定量分析为主。 以经验和定性分析为主 以定量分析为主。 实际上, 从休哈特开始, 实际上 , 从休哈特开始 , 这些方法的发展使管理开始 真正有了科学的依据,而不再只是一种艺术或经验。 真正有了科学的依据,而不再只是一种艺术或经验。 以通过基层生产现场中作业研究来降低劳动成本 以研究整体系统的优化、 为主 以研究整体系统的优化、降低各种资源 消耗、提高整体系统的生产率为主。 消耗、提高整体系统的生产率为主。
工业工程的历史人物
![工业工程的历史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ccb6da050740be1e650e9aba.png)
IE产生的背景——必然性因素
(4)社会背景
• 家庭作坊式下的管理与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 间的矛盾 • 社会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 • 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矛盾
结果: 工人消极怠工、罢工现象 工会组织蓬勃发展 社会不稳定
Frederick W. Taylor——偶然性
¨1856~1915 ¨科学管理之父 ¨1881年, Midvale Steel总工程师, 研究完成 工作的方法 ¨创立效率原理
举例
餐厅的服务流程如下:1、客人就座;2、服务员上 茶、点菜;3、客人等上菜;4、客人进餐;5、买单
制针的制造成本和工序分析
英国制造[(178)针“11号,5546枚,重1磅;12号,6932枚,重20盎司,需用纸6盎司] 工序 工人 单位时间(h) 单位成本(便士) 工人收入 (先令)(便士)
3
制造一枚针个部分价格 (百万分之一便士)
拉线 直线 削尖 切断顶 部 做头 镀锡或 镀白 包装
男工 女工 女孩 男工 男孩 男工 女工 男工 女工 女工
2005年 2006年 10月 11月 12月 01月 02月 03月时间
完成
持续时间
05月 06月 07月 08月 09月
1 2 3 4 5 6 7 8
系统的总体设计与数据采集 万能生产线仿真建模 仿真运行与优化分析 仿真系统详细设计与开发 系统测试与修改 物流制度与规范的制定 成果投入试运行 项目验收
主要贡献: -进一步研究劳动分工理论 -意识到工厂里的管理问题不同与技术问题,提出科学方法可以 应用于管理;倡导直线职能式组织。 -注意到了生产和劳资关系问题,意识到了时间研究与测时的困 难性。 -表现出了对广告、销售和产品开发的关注。
人们开始用新的思考方法来研究提高效率,这些都为 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管理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并孕育了IE 的思想,为IE 的诞生和发展打下基础。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名人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dad521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4.png)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名人
以下是一些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知名人物:
1. 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 前通用电气公司(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被誉为现代管理大师。
2. 威尔·斯密斯(Willard Smith)- 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首位非裔美国人副局长,曾在NASA工作超过30年。
3. 邓百川(Bai-Chuan Deng)- 工业工程的先驱之一,他的研
究领域包括灵活制造系统和智能制造。
4. 欧文·雅各布斯(Irwin Jacobs)- 全球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骚瑞公司(Qualcomm)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5. 陈宝国(Bao-Guo Chen)- 工业工程和管理科学方面的专家,曾获得美国计算科学与工程学会(ACM)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奖。
6. 斯科特·亚当斯(Scott Adams)- 《漫画家与工程师》(The Dilbert Principle)的作者,以对企业文化和管理中的幽默刻画
而闻名。
7.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著名导演和制片人,多次获得奥斯卡奖,他在学生时代也曾就读于工业工程专业。
这些仅仅是一小部分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名人,这个领域还涵盖了众多成功的企业家、学者和领导者。
工业工程的起源与发展
![工业工程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7a55da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9.png)
工业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是一门涉及到生产系统和运作系统优化的工程学科。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随着工商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工业工程不断完善并发展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工业工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美国,当时大量的机械设备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如蒸汽机,纺纱机等。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生产效率往往很低。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早期的工业工程师开始研究如何通过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效率。
其中一个重要人物是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
泰勒是工业工程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标准化和优化工作过程以提高效率。
他的著作《原则管理》(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被公认为是工业工程学的基石之一随着工业工程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学者开始关注如何通过优化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来提高整体效率。
他们研究了工厂布局、员工培训、生产计划和调度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管理和优化方法。
在20世纪初,工业工程学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需要大规模的生产战争物资。
工业工程学的一些方法被用于优化军工厂的生产过程,从而提高了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工业工程学越来越重要。
它不仅仅涉及到工厂和生产线的优化,还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和服务系统的优化等方面。
工业工程学的目标是通过优化资源和过程,提高生产系统的效率和利润。
工业工程学在现代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利润。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优化其运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而言之,工业工程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它不断完善并发展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史上及近代的重要人物
![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史上及近代的重要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91b4d7de770bf78a652954b0.png)
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史上及近代的重要人物泰勒(Frederick Windlow Taylor, 1856-1915)發展工作研究(Work Study)─-方法研究及工作評量(Method study and work measurement)。
泰勒出生在費城﹐賓夕法尼亞州﹐生長于富裕的家庭﹐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哈佛大學﹐但因眼疾聽從醫生的勸告而退學。
泰勒年輕時曾游學法國﹑德國及意大利﹐他在1883年拿到史蒂芬斯學校(Stevens Institute)機械工程學士學位(M.E. degree)。
1878年到1889年他曾受雇于密德瓦鋼鐵公司(The Midvale Steel Company)﹐他從基層的工人做起﹐升到職員﹑機械工﹑組長﹑繪圖主任﹐獲得學位后晉升到總工程師﹐那時他年37歲。
1898年后﹐他當顧問工程師﹐他最輝煌的工作是1898年到1901年服務于伯利恆鋼鐵公司(The Bethlehem Steel Company)的那段時間。
除了顧問的工作外﹐泰勒發展了各種新的制造程序﹐并且獲得上百件專利。
工作研究的目的是要確保個人的時間和才能以及每一部機器的操作時間均能作最有效的利用。
提高生產力及獲利性﹐并維持雇用人員有高的給付薪水及獲得高的工作滿意度。
泰勒著名的論文有﹕"A Piece Rate System(1895)","Shop Management(1903)","One the Art of Cutting Metals(1906)",之后他匯集經驗及思考于1911年出版了一本書叫"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說明科學管理的四原則﹕(1) 將每個人的工作﹑每一單元均以科學方法加以分析﹐取代以往嘗試錯誤所得的經驗法則。
(2) 選擇最適當的作業員﹐而且要訓練作業員以經過研究的方法來改善。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名人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f9199f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8.png)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名人工业工程是一门涵盖了工程、科学和管理领域的专业,以提高效率、生产力和质量为目标。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贡献推动了工业工程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著名人物。
1.亚当·斯密(Adam Smith):斯密是经济学和工业工程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国富论》强调了分工、劳动力的效率和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这些原则在工业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2.泰勒(Frederick W. Taylor):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倡导者。
作为一名工业工程师,他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工具和方法,提出了许多管理和效率改进的原则,如时间与运动研究、任务分工和员工培训。
3.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虽然他最著名的是作为一位流行音乐巨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20世纪60年代获得了工业工程学士学位。
他毕业后,他的专业知识帮助了他管理自己的事业,使他成为经济学和商业领域的创业成功故事。
4.安德鲁·希尔(Andrew Hill):希尔是一位杰出的工业工程师和企业家,他在汽车制造业和供应链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他是著名的杰弗逊北汽车制造公司(Jefferson North Assembly Plant)的总经理,负责经营和改进该工厂的生产流程。
5.等奥克·阿赫列尔妮安(Elon Musk):作为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和工程师。
他的工业工程背景帮助他创造了许多革命性的产品和创新,世界各地的电动汽车和太空探索领域都受益于他的贡献。
6.布鲁斯·默克(Bruce Merrifield):默里菲尔德是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先驱,他的工作对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期间开发了一个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此举为之后的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比尔·古尔迪(Bill Gourdey):古尔迪是一位工业工程师和全球供应链专家,他在许多著名企业担任过重要职位。
工业工程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改)
![工业工程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改)](https://img.taocdn.com/s3/m/cb5bd22ffab069dc5122010f.png)
2.2 经典工业工程
•
经典工业工程是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
继承和发展。在科学管理以后正式出现了工
业工程的名称及有关学术研究团体。经典工
业工程的
• 学
特点是:它运用统计、概率等数
• 理
分析方法,改造了从泰勒科学管
•
继承下来的各种方法和内容,使
之具有定量分析的特征和更高的理论基础;
并且发展了用概率原理的排队论进行生产计
创始人,并且也是一位发明家,一生获得过100多项专利。
当过普通工人、技工、工长、总技师以至总工程师。这
期间,他相信通过对工作的分析,总可以找到改进的方 法,设计出效率更高的工作程序,并致力于研究。他系
统地研究了工场作业和衡量方法,创立了
• “时间研究” (Time Study),改进
• 操作方法,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
取得了进展。运筹学改进了工业工程的传统方法,运筹学
的系统性,可以把工业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加以应用,解
决较大系统的问题。例如设施设计,经典工业工程主要凭
借工业的专门知识和经验设计车间仓库的位置和内容布置;
而把专门知识和经验与OR相结合,用OR的排队分析和数
学规划知识可以更系统、更方便、更精确地进行各种设施
的设计,而且在进行更复杂、更庞大的设施设计时,可以
取得理想的结果。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应把OR作为工业
工程的理论基础。
•
OR与工业工程的结合虽然使工业工程的发展前进了
一步,但OR的各种方法之间及OR方法与工业工程传统方
法之间由于缺少自然联系,因此常被局部、孤立地应用,
继续
•
吉尔布雷斯(Frank B.Giberth,1868~1924)是和
工业工程发展历史
![工业工程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329e76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7.png)
工业工程发展历史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应用科学,旨在提高生产和管理的效率。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
18世纪末,英国工厂主们开始采取措施来提高工人生产效率。
他们开始使用机械和分工技术来改进生产过程,并通过简化工作流程来提高效率。
19世纪初,美国机械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开始研究工人的工作方式以及改进生产流程的方法。
他发展出了科学管理原则,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泰勒的工作被视为现代工业工程的奠基之作。
20世纪早期,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工程的重要性变得日益突显。
在这个时期,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美国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工业工程学校和研究机构。
这些学校和机构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工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工业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军方提高了军事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应用于民用生产,推动了战争后的经济复苏。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为工业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自动化系统和计算机编程的出现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竞争压力的增加,工业工程变得更加重要。
企业迫切需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保持产品质量。
近年来,工业工程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挑战。
如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增加,环境可持续性的关注,以及数字化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工业工程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企业和政府机构在发展工业工程时,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政策。
总之,工业工程作为一门关注生产和管理效率的学科,经历了长期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工业工程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发展演变。
它不仅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也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业工程的起源
![工业工程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e23f662c2f60ddccda38a078.png)
工业工程的起源
吉尔布雷斯(Frank B. G:1breth .1868~1924)是 和泰勒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工业工程奠基人。他也 是一名工程师,其夫人是心理学家。他们主要贡献是创 造了与时间研究密切相关的“动作研究”(Motion Study),就是对人在从事生产作业中的动作进行分解, 确定基本动作要素(称为“动素”),然后作科学分析, 建立起省工省时,效率最高和最满意的工作顺序。 例如:当时按照他的方法培训的砌砖工人,平均 作业 效率由每小时120块提高到350块。
工业工程的起源
甘特(Henry L. Gantt)也是工业工程先驱者 之一,他的重大贡献是发明了“甘特图”(Gannt chart),这是一种预先计划和安排作业活动、检 查进度以及更新计划的系统图表方法,为工作计 划、进度控制的检查提供十分有用的方法和工具, 直到今天它仍然被广泛地用于生产计划与控制这
工业工程的起源
工业工程的起源
• 工业工程是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开始的。
• 工业工程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一般认为是在本世纪 初起源于美国,并且从泰勒(F‧W‧T2y 1or, 1956~1915 )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发展起来的。
• 泰勒系统地研究了工场作业和衡量方法,创立了“时 间研究”(Time Study),改进操作方法,科学地制 定劳动定额,采用标准化,因而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降低了成本。
一工业工程主要领域。
工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的起源
例如:泰勒于1898~1901在伯利恒(Beth1echen)钢 铁公司 工作期,研究了铲煤和铲砂的工作,通 过了试验和 测定发现,
1) 每一铲煤21磅(约9.5kg) 时装卸效率最高。 2) 采用科学方法对工人进行训练,结果:
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四个人
![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四个人](https://img.taocdn.com/s3/m/9ebce9e8f8c75fbfc77db2a2.png)
状元实业家——张謇
张謇(1853年5月25日——1926年7月17日),江 苏海门人,字季直,号啬庵,出生于当时江苏省 海门直隶厅常乐镇,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 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 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 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 为“状元实业家”。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 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创办了 大生纱厂发展了民族工业。 张謇是晚清时期立宪运动的领袖,曾主持发动了 三次国会请愿运动。 物则棉铁,地则江淮,盖其自任天下之重如此。 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凡在后生,宜知勉矣; 早岁文章,壮岁经济,所谓不作第二人想非 耶?孰非有我,孰是我有,晚而大觉,尚可憾乎。 ——黄炎培挽张謇
中国重工业之父——范旭东
范旭东(1883-1945),杰出的化工实业 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作“中国 民族化学工业之父”“中国重工业之父”。 1915年,范旭东在天津创办久大精盐公司,股 本5万元。他在塘沽的渔村开始研制精盐,很 快令纯度达到90%以上,久大以海滩晒盐加工 卤水,用钢板制平底锅升温蒸发结晶,生产出 中国本国制造的第一批精盐,它品质洁净、均 匀、卫生,品种主要有粒盐、粉盐和砖盐等, 传统制盐方法生产出来的粗盐根本不能与之相 比。[1]20年代初,他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 厂——永利化学公司碱厂,突破了外国公司的 垄断,与侯德榜等成功地解决了制碱过程一系 列化学工艺与工程技术问题。30年代,他创办 了我国第一座生产合成氨的联合企业——永利 化学公司錏厂。抗战期间,他在大后方先后创 办了久大川厂和永利川厂,推进了大西南建设, 支援了抗战。他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 重大贡献。
文襄公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 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 (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 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 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 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 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其弟子张继熙曾说:“公常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 才,故以兴学为求才治国之首务。”美国学者威廉· 艾尔斯 在其《张之洞与中国教育改革》一书中对张之洞对中国教 育改革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称赞 “在张之洞的一生中, 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此,他的努力具有 决定性意义” 。台湾学者苏云峰更是高度评价张之洞对中 张之洞题写牌匾 国教育改革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湖北教育改革的成功, 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张之洞的领导,而张之洞,对教育改 酉州 革的贡献,并不限于湖北一地,而是具有全国性意义。正 是由于张之洞的贡献,而使中国教育始走向近代化道路。”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和观点及其代表性实验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和观点及其代表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3874e14b7360b4c2e3f647b.png)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和观点及其代表性实验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劳动分工论。
1812年,英国的巴贝奇(Charles Babbage)初次想到用机械来计算数学表;后来,制造了一台小型计算机,能进行8位数的某些数学运算。
1823年得到政府的支持,设计一台容量为20位数的计算机。
它的制造要求有较高的机械工程技术。
于是巴贝奇专心从事于这方面的研究。
他于1834年发明了分析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前身)的原理。
在这项设计中,他曾设想根据储存数据的穿孔卡上的指令进行任何数学运算的可能性,并设想了现代计算机所具有的大多数其他特性,但因 1842 年政府拒绝进一步支援,巴贝奇的计算器未能完成。
斯德歌尔摩的舒茨公司按他的设计于1855年制造了一台计算器。
但真正的计算机则直到电子时代才制成。
他的主要著作有:《各种人寿保险机构的比较观点》、《关于科学在英国的衰落及其某些原因的思考》、《对数表样本》、《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有关征税原则的思考、关于财产税及其免除》、《一个哲学家生涯的片段》。
主要论文:《机器在数学表计算中的应用》、《论用符号表示机器动作的方法》、《关于调节机器的应用一般原则的论文》。
1910年,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 Gilbreth and Lillian Gilbreth)通过砌墙实验,开始了动作研究和工业心理学研究,他们的主要贡献有:(1)动作研究,坚持“动作经济原则”并把这种原则推广到工人中,使工效大为提高;(2)探讨工人、工作和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3)疲劳研究。
建议在工作中播放音乐,以减轻疲劳,并向社会呼吁把消除疲劳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4)强调进行制度管理。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认为任何工作都有一种最好的管理方法,应该把这些方法系统化为一套制度,人人都遵照执行;(5)重视企业中的人。
1911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通过著名的“铁铲实验”、“搬运实验”和“切削实验”,总结了称为“科学管理”的一套思想。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史、特征、发展趋势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史、特征、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137955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a.png)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史、特征、发展趋势工业工程的发展历史、特征、发展趋势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eering)是世界上发展多年的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的一门工程技术,是一种通过综合治理旨在提高企业生产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工程技术。
一、工业工程发展阶段:工业工程寓于其历史中早在十八世纪,亚当·斯密斯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的劳动分工概念,作为推动当时工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IE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产业革命后,生产力有很大发展,1799年美国的惠特尼提出了"互换性"概念奠定了合理化、专业化、机械化、简单化和标准化的基础,因而能向大量生产发展。
1832年英国的巴比奇在《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中论述了专业分工、工作方法、机器与工具的使用、制造的经济原则等。
人们开始用新的思考方法来研究提高效率,这就孕育了IE的思想,为IE的诞生和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里。
泰勒受"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的思想影响,在机械制造领域发展了这样一个概念:方法设计、时间测定、生产计划安排与控制等都是工程师的职责。
他努力实践这个概念,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等并提出了工作定额原理和标准化原理,从而使生产率提高了几倍。
吉尔布雷斯夫妇致力于动作研究,设定了十七种基本动作要素以及工作流程分析,他为工作与操作的改进和后来的预定时间标准创造了科学的依据,提供了至今人们仍在使用的思维方法。
享利·福特首创了符合标准化、专业化的生产线同步化系统(流水线),使制造领域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这一时期,享利·甘特创造了"计划控制图"或叫"甘特图",艾马逊提出了"奖金计划"和"提高个人效率的十二原则",为生产管理和生产率的提高作出了很大贡献。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77b95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a.png)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工业工程是一门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学科,其目的是通过系统优化和整合各种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但其真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20世纪初,随着大规模生产的兴起,工业工程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是工业工程的重要先驱之一。
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论,通过分析工作流程和流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理论为工业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业工程理论的不断发展,许多工具和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工业工程实践中。
其中之一是工作测量和时间研究,用于确定工作任务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同时,生产线平衡和优化也成为工业工程的研究重点,以确保生产线的高效运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工程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战争期间,工业工程起到了关键作用,优化了军事生产和物资供应链。
战后,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被引入民用领域,例如汽车制造、航空工业和供应链管理。
20世纪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工业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划和控制成为工业工程师的常用工具。
同时,工业工程开始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人机交互等新的领域。
目前,工业工程正逐步向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正被应用于工业工程实践中,以实现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总的来说,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科学管理到技术应用的转变,不断适应和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
工业工程的发展不仅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工具,也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工业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工业历史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f93625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4.png)
中国古代工业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工业历史人物众多,他们以其独特的贡献和才华,为古代中国的工业发展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以下将介绍几位代表性的工业历史人物。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大禹。
作为中国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通过疏导河流、修筑堤坝等工程,成功治理了洪水,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他的治水工作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水利工程的重视,也展现了他们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智慧和勇气。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是鲁班。
鲁班被誉为“木工之祖”,他在木工、机械、建筑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他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和机械装置,如锯、钻、墨斗等,极大地提高了古代木工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同时,鲁班还参与了许多重大工程的建设,如赵州桥等,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和无私奉献精神。
除了大禹和鲁班,古代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工业历史人物。
比如,秦始皇时期的李冰,他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
还有明朝的宋应星,他撰写的《天工开物》一书,详细记载了当时各种工艺技术的制作方法和原理,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百科全书。
此外,还有一些古代的发明家和工匠,如制造指南针的沈括、发明造纸术的蔡伦等,他们的发明创造不仅推动了古代中国的工业发展,也对世界科技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古代工业历史人物的事迹和贡献,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在工业生产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才能和不懈追求,也为我们今天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都是我们今天应该学习和传承的。
总之,中国古代工业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贡献和才华,为古代中国的工业发展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他们的事迹和贡献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工业生产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才能和不懈追求,也为我们今天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我们应该铭记这些历史人物的贡献,传承他们的精神,为推动现代工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业工程的历史人物(精选)PPT72页
![工业工程的历史人物(精选)PPT72页](https://img.taocdn.com/s3/m/f15739c0fc4ffe473268ab19.png)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工业工程的历史人物(精选)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和观点及其代表性实验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和观点及其代表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3874e14b7360b4c2e3f647b.png)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和观点及其代表性实验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劳动分工论。
1812年,英国的巴贝奇(Charles Babbage)初次想到用机械来计算数学表;后来,制造了一台小型计算机,能进行8位数的某些数学运算。
1823年得到政府的支持,设计一台容量为20位数的计算机。
它的制造要求有较高的机械工程技术。
于是巴贝奇专心从事于这方面的研究。
他于1834年发明了分析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前身)的原理。
在这项设计中,他曾设想根据储存数据的穿孔卡上的指令进行任何数学运算的可能性,并设想了现代计算机所具有的大多数其他特性,但因 1842 年政府拒绝进一步支援,巴贝奇的计算器未能完成。
斯德歌尔摩的舒茨公司按他的设计于1855年制造了一台计算器。
但真正的计算机则直到电子时代才制成。
他的主要著作有:《各种人寿保险机构的比较观点》、《关于科学在英国的衰落及其某些原因的思考》、《对数表样本》、《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有关征税原则的思考、关于财产税及其免除》、《一个哲学家生涯的片段》。
主要论文:《机器在数学表计算中的应用》、《论用符号表示机器动作的方法》、《关于调节机器的应用一般原则的论文》。
1910年,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 Gilbreth and Lillian Gilbreth)通过砌墙实验,开始了动作研究和工业心理学研究,他们的主要贡献有:(1)动作研究,坚持“动作经济原则”并把这种原则推广到工人中,使工效大为提高;(2)探讨工人、工作和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3)疲劳研究。
建议在工作中播放音乐,以减轻疲劳,并向社会呼吁把消除疲劳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4)强调进行制度管理。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认为任何工作都有一种最好的管理方法,应该把这些方法系统化为一套制度,人人都遵照执行;(5)重视企业中的人。
1911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通过著名的“铁铲实验”、“搬运实验”和“切削实验”,总结了称为“科学管理”的一套思想。
工业工程的历史人物
![工业工程的历史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ccb6da050740be1e650e9aba.png)
吉尔布雷斯砌砖研究
改善前
改善后
动作数
18
5
工作效率 (砌砖数/小时)
120
350
工业工程100年(孕育期)
1914年,Harry Gantt从事作业进度规划研 究和按技能高低与工时付酬的计件工资制的 研究; 1917年,F. W. Harris研究应用经济批量控 制库存量的理论;
甘 特
制针的制造成本和工序分析
英国制造[(178)针“11号,5546枚,重1磅;12号,6932枚,重20盎司,需用纸6盎司] 工序 工人 单位时间(h) 单位成本(便士) 工人收入 (先令)(便士)
3
制造一枚针个部分价格 (百万分之一便士)
拉线 直线 削尖 切断顶 部 做头 镀锡或 镀白 包装
男工 女工 女孩 男工 男孩 男工 女工 男工 女工 女工
工业工程100年(第一阶段)
1911年,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后更名 为工业工程),标志工业工程的正式诞生。
IE产生的背景——必然性因素
(1)生产力发展
•瓦特(1769)发明蒸汽机--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 (2)经济发展 • 商品经济发展100多年 (3)理论背景 •经济学基础(Adam Smith, 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 •零件互换性和标准化( Eli Whitney,1798) •Babbage的开创性工作(1792-1871)
73d 47d 31d 60d 35d 96d 71d 3d
Gantt Chart
工业工程100年(第二阶段)
1911年美国Purdue大学机械工程系首先开设了工业工程 选修课; 191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工业工程系; 1920年美国成立了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Industrial Engineer ,ASIE;后又成立 AII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 ),工厂 中出现专门从事IE的职业; 1922年马肯著《预算控制》,1924年著《会计管理》; 1924-1931年W.A.Shewhart首创“统计质量管理”; 1924-1933年,G.F.Mayo通过“霍桑实验”首创“人际 关系学说”; J.Fish 首创“工程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工程100年(孕育期)
亚当· 斯密 《国富论》(1776) 劳动分工的三个基本的经济优点 ☆重复完成单项作业会使技能或熟练 程度得到发展 ☆节约由于工作变换而造成的损失时间 ☆当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努力使作业专门化时, 通常会发明出机器或工具来。
工业工程100年(孕育期)
查尔斯· 巴比奇 《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 提出了许多关于生产组织和经济学方面带有启 发性的观点: ☆斯密的三个观点 ☆对技巧订出界限作为报酬依据的原则
主要贡献: -进一步研究劳动分工理论 -意识到工厂里的管理问题不同与技术问题,提出科学方法可以 应用于管理;倡导直线职能式组织。 -注意到了生产和劳资关系问题,意识到了时间研究与测时的困 难性。 -表现出了对广告、销售和产品开发的关注。
人们开始用新的思考方法来研究提高效率,这些都为 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管理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并孕育了IE 的思想,为IE 的诞生和发展打下基础。
IE产生的背景——必然性因素
(4)社会背景
• 家庭作坊式下的管理与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 间的矛盾 • 社会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 • 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矛盾
结果: 工人消极怠工、罢工现象 工会组织蓬勃发展 社会不稳定
Frederick W. Taylor——偶然性
¨ 1856~1915 ¨科学管理之父 ¨ 1881年, Midvale Steel总工程师, 研究完成 工作的方法 ¨创立效率原理
工业工程100年(第一阶段)
F.W.泰勒(1856-1915),被 誉为工业工程之父。通过 1910年,Frank Gilbreth和 Lillian Gilbreth从事动作研 著名的“铁铲实验”、 “搬运实验”和“切削实 究(砌墙实验)和工业心理学研 究; 验”,总结了称为“科学 1913年,Henry Ford发明流水 管理”的一套思想,其内 装配线; 容涉及制造工艺过程、劳 1914年,Harry Gantt从事作 动组织、专业化分工、标 业进度规划研究和按技能高低 准化、工作方法、作业测 与工时付酬的计件工资制的研 量、工资激励制度以及生 究; 产规划和控制等问题的改 1917年,F. W. Harris研究应 进,其科学性和系统性为 用经济批量控制库存量的理论 IE开创了通向今天的道路。;
强调科学管理,从而提高生产率; 创立了”时间研究”,改进了操作 方法; 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管理原理与方法;
泰勒的时间研究(Time Study)
1898年,泰勒工作于伯斯利恒(Bethlehem)钢 铁厂,当时该厂雇有铲手工人400~600名,每日在一长 约2里、宽约1/4里之广场上,铲动各种不同之物料。这 些铲手不用工场所准备的铲子,很多人自己从家中带来 铲子,铲煤时,每铲重仅3.5磅,而铲矿砂时每铲竟重达 38磅。这种自备铲子的情形与每铲重量之差额,引起泰 勒的好奇。他想:“铲子的形状、大小和铲物工作量有没 有关系?”,“究以何种铲重为 最经济最有效?”,“什么样子 的铲子,工人拿了既舒服又铲得 多,铲得快?” 。
工业工程100年(第一阶段)
1911年,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后更名 为工业工程),标志工业工程的正式诞生。
IE产生的背景——必然性因素
(1)生产力发展
•瓦特(1769)发明蒸汽机--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 (2)经济发展 • 商品经济发展100多年 (3)理论背景 •经济学基础(Adam Smith, 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 •零件互换性和标准化( Eli Whitney,1798) •Babbage的开创性工作(1792-1871)
制针的制造成本和工序分析
英国制造[(178)针“11号,5546枚,重1磅;12号,6932枚,重20盎司,需用纸6盎司] 工序 工人 单位时间(h) 单位成本(便士) 一便士)
拉线 直线 削尖 切断顶 部 做头 镀锡或 镀白 包装
男工 女工 女孩 男工 男孩 男工 女工 男工 女工 女工
于是,泰勒选两名优良铲手,分别在场内不同地点作试验 工作,同时用秒表(Stop watch)记录其时间,并分别用大小 不同的铲子去铲比重不同之物料,并分别记录所用铲子的大小 及式样和每铲重量,经多次试验后,发现每铲重量约为21.5磅 时,可得最经济、最有效之结果。既铲重物时用小铲,铲轻物 时用大铲,但每铲重量均约为21.5磅左右。泰勒得此结果后, 于是设计各种尺寸大小不同的铲具,训练工人,并拟定奖工办 法,凡工人能完成规定之工作时,可得日薪60%之奖金,否则 派员授以正确工作方法,务使其亦可得同样奖金。
0.3636 0.3000 0.3000 0.3000 0.0400 0.0400 4.0000 0.1071 0.1071 2.1314 7.6892
1.2500 0.2840 0.1420 1.7750 0.0147 0.2103 5.0000 0.6666 0.3333 3.1973 12.8732
3 0 6 3 4.5 4.5 3 0 0 6
225 51 26 319 3 38 901 121 60 576 2320
1
0 5 0 5
1 6 3
1
雇用人数:男工四人,女工四人,童工2人,共计10人
工业工程100年(孕育期) Charles Babage(查尔斯· 巴比奇 ;1792-1871)
工业工程导论
(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Engineering)
1 工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工业工程100年(孕育期)
管理的意识随着氏族的形成 产业革命促进了大批革新项目,制 造业的规模和复杂性大幅度增加。 就已经产生了 零件互换性(E.Whitney)和劳动分工 工程的概念直到土木、机械、(A. Smith),是促使大量生产成为可 电气、化学四大技术在18、 能的两个重要的IE观念。 19世纪先后发展起来之后, 在德国兴起的标准化同样也是促进 大量生产和工业化的重要IE成就。 才开始萌发 1832年,英国的Charles W. Babbage 早期的工程原理首先是在土 发表了《机械制造业经济论》(On 木建筑方面发展起来的,当 the Economy of Machinery Manufactures),提出了时间研究的重 时叫做民用工程(Civil 要概念。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