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油气初次运移

合集下载

油气田开发基础第6章-油气运移

油气田开发基础第6章-油气运移
20
烃源岩有效排烃厚度
第2节 初次运移-途径、时间、距离
阿尔及利亚泥盆系母岩抽提物含量、成分与相邻储集层距离关系
距储集层距离 (m) 有机碳/抽提物 烃类/抽提物 沥青类/抽提物 (mg/g) (%) (%)
2
4 7 10.5 14
72
86 90 112 118
54
61 63 63 64
12.2
11.2 7.5 5.7 5.8
② 意义 最优越的生油层是与储集层呈互层式,过厚块状泥岩生油层并不是 最有利,其中会有相当一部分厚度对初次运移排油是无效的,即它们所 生成的烃类是排不出来的(死生油层)。
21
第2节 初次运移
四、初次运移模式
1、正常压实排烃模式 阶段:未熟-低熟阶段, 特点:埋深浅、孔渗高、孔隙水
多、油气少,
相态:水溶相, 动力:压实作用, 途径:孔隙。
11
第2节 初次运移-动力
1)压实作用
(2)压实流体排出方向 从泥岩向砂岩 从深部向浅部 从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
新地层 L0 P0 X 方向 出 排 流体
12
H0 老地层
第2节 初次运移-动力
2)欠压实作用(Undercompaction)
快速沉积
顶部排液受阻 ♂ ♂ ♂ ♂ 老 地 层
新 地 层
8
第2节 初次运移
二、初次运移动力
1、剩余压力概念 指岩层实际地层压力与对应的静 水压力的之差。
埋 藏 深 度 剩余压力=0
地层压力
剩余压力 = 地层压力-静水压力
= P-PA
剩余压力>0
静水压力 地层压力
9
第2节 初次运移-动力
2、剩余压力产生原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6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6

渗透作用对地下孔隙水的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但对油气运移(游离相运移)只是起间接作用的 动力因素。
半渗透膜
水分子
具结合水的离子
盐度低
盐度高
渗透水流方向
D 毛细管压力 阻力 烃类运移 动力(两种情况) 第一种:烃源岩与运载层接触的界面,源 岩一侧孔喉曲率半径较小,毛细管压力较大; 运载层一侧孔喉曲率半径较大,毛细管压力较 小。 毛细管压力差指向运载层,油气向运载层 运移。
异常地层压力:高于或低于静水压力值的地层
压力。 烃岩源成岩压实过程中排液不畅造成异常地层 高压现象;干酪根热降解生烃产生异常高压。
二、初次运移的机制与模式
1、初次运移的动力与阻力 (1)初次运移的动力 动因:力的不平衡。 力的类型:压力、构造应力、分子扩散力和浮 力。 主要动力来源:压实作用及不均衡压实作用; 生烃作用;粘土矿物脱水作 用;流体热增压作用;构造挤 压作用。
初次运移指油气在烃源岩中的运移以及向运 载层或储集层中的运移,又称排烃。 二次运移指引起进入储集层或运载层以后的 一切运移。
沉积有机质
沉积物
甲烷气、低熟油
二次运移 二次运移
地表
油气苗
初次运移
储集层
油气藏 次生油气藏
生油层
干酪根
烃(油气) 二次运移
二、主要内容
油气运移主要研究油气运移的动力学和运动 学机制;主要包括油气运移的动力、相态、通道 和数量等。 解决的基本问题: 油气运移方式; 油气运移动力和阻力; 油气运移途径; 油气运移方向。 强调动态分析和综合研究相结合。
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附着在矿物表面,达饱和后
开始渗入内部产生吸收作用; 紧靠矿物表层的烃分子在静电引力作用下产生
化学吸附,形成有机物--粘土复合体;

《石油地质基础》-10-油气运移

《石油地质基础》-10-油气运移

1.有机质生烃作用 有机质生烃作用 生烃 粘土矿物层
干酪根在热演化 过程中生成的产 物的增压作用
吸水 膨胀
干的膨润性粘土蒙脱石在吸 水后体积有时可增大数倍, 水后体积有时可增大数倍
2.蒙脱石脱水作用 蒙脱石脱水作用 脱水
蒙脱石: 蒙脱石 膨润性粘 土矿物, 土矿物 含大量孔 隙水和结构水. 隙水和结构水 在 压实和热力作用 水分子 下, 将排出其孔隙 水和部分结构水. 水和部分结构水
1 1 ∆Pc = 2σ cosθ( − ) r R 3 固结和重结晶作用
是碳酸盐岩烃源岩排烃的重要动力 碳酸盐岩烃源岩排烃的重要动力
r
R
其他作用
4
扩散作用
在岩性致密、高压地层中对天然气运移有重要作用 天然气运移 在岩性致密、高压地层中对天然气运移有重要作用
岩石发生断裂, 造成地层泄压, 岩石发生断裂, 造成地层泄压, 地层内 的流体沿断裂带向浅部运移
研究意义
1、确定生油岩的排烃有效厚度 生油岩排烃效率是和生储油层的接触面积和压 差有关,而不是生油岩厚度越厚越好, 差有关,而不是生油岩厚度越厚越好,与排烃有效 厚度关系密切。 厚度关系密切。 2 、 根据初次运移的时期 , 确定油气藏形成的主 根据初次运移的时期, 要时期 一般情况下,油气初次运移时期是油气藏形成 的最早时期,在主生油期、主运移期以前形成的圈 闭可能是有效圈闭。
孔隙中心烃网络的形成 (据Barker,1979)
气相运移: 气相运移 油溶于气,以“气溶”方式运移 要求的条件: 游离气烃的数量远大于液烃的 数量; 一定的温压条件。故只可望出现在成熟阶 段的晚期(高成熟期)或以生气为主的烃源岩中 在过成熟阶段, 存在的烃类几乎全为甲烷, 加 之烃源岩中的可动水已极少, 因此气相运移可能 是唯一的运移方式

第五章第一节 油气初次运移

第五章第一节  油气初次运移

第一节油气初次运移初次运移:是指生油层中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从生油层向储集层(或输导层)中的运移。

是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又称为排烃。

争论的焦点:油气是在“什么因素的驱使”下?呈“何种相态”?通过“什么途径”?排出烃源岩的一、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1、压实作用的动力因素正常压实: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沉积物通过不断排出孔隙流体,如果流体能够畅通地排出,孔隙度能随上覆负荷增加而作相应减小,孔隙流体压力基本保持静水压力,则称为正常压实或压实平衡状态。

欠压实: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孔隙流体的排出受到阻碍,孔隙度不能随上覆负荷的增加而相应减少,孔隙流体压力常具有高于静水压力的异常值,这种压实状态就称为欠压实或压实不平衡。

(1)正常压实压实作用过程中流体的排出实际上是由于剩余流体压力的作用。

剩余流体压力是指超过静水压力的地层压力。

沉积物在达到压实平衡的层序之上又沉积了新沉积物,此时颗粒要重新紧缩排列,孔隙体积要缩小,就在这些变化的瞬间,孔隙流体就要承受部分由颗粒产生的有效压应力,使流体产生了超过静水压力的剩余压力。

正是在剩余压力作用下孔隙流体才得以排出,排出后孔隙流体又恢复了静水压力,沉积物又达到新的压实平衡。

可见,这种剩余压力只发生在压实平衡与达到新的压实平衡之间的瞬时,所以应当叫做瞬时剩余压力。

但在一个不断沉降、不断沉积、不断压实的连续过程中也可叫做剩余压力。

因为正常压实过程就是:由压实平衡到瞬时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而孔隙流体压力则是由静水压力到瞬时剩余压力再到静水压力的连续过程。

在这过程中流体不断排出、孔隙体积不断减小,如果流体的排出时烃源岩已经成熟成烃,即可实现初次运移。

其排液的方向视不同的沉积层序而不同。

排液方向均一泥岩的层序剩余压力的大小:El=(ρbo-ρw)glo一般来讲,深部沉积物的剩余流体压力大于浅处的剩余流体压力,在均一岩性的层序里流体一般是向上运移排出的。

如果新沉积物的厚度在横向上有变化,那么由上式不难看出水平剩余流体压力梯度远远小于垂向上的剩余流体压力梯度,往往只是1/200~1/20,因此,大部分流体沿垂直方向向上运移,只有很少一部分流体沿水平方向运移。

油气的初次运移名词解释

油气的初次运移名词解释

油气的初次运移名词解释油气的初次运移是指油气从地质储层向地表运移的过程。

在油气勘探和生产领域中,初次运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理解油气的形成和分布以及勘探开发工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下面将对与油气初次运移相关的几个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说明。

1. 油气源岩油气源岩是指具有一定有机质含量和热成熟度的沉积岩,其中的有机质经过长期埋藏和高温高压作用,发生热解反应,产生大量的油和气。

常见的油气源岩包括页岩、煤系地层等。

这些岩石中的有机质一般富含藻类、藻类残体、植物碎屑等,是油气形成的主要来源。

2. 贮集层贮集层是指油气在地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储集体,主要由多孔介质和裂缝所组成。

这些储集体可以是沉积层的孔隙中积聚起来的,也可以是构造变形过程中形成的裂隙和节理中积聚起来的。

常见的贮集层包括沙岩、碳酸盐岩等。

3. 渗流渗流是指油气在储集层孔隙或裂缝中的流动过程。

在初次运移过程中,油气通过渗流的作用从高渗透区向低渗透区运移,直至最终聚集形成油气藏。

渗流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孔隙度、渗透率、黏度等。

4. 主控因素主控因素是指影响油气初次运移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构造、岩性、层序地层、岩石物性、断裂等。

构造是油气运移的基本条件,它决定了油气在地下的分布形式。

岩性决定了岩石的渗透性和孔隙度,直接影响油气的渗流能力。

层序地层描述了沉积相变化的规律,在勘探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5. 地层圈闭地层圈闭是指使油气局限在储集层内无法向外扩散的地下构造或岩石性质。

常见的地层圈闭包括构造圈闭、岩性圈闭、斜坡圈闭等。

地层圈闭是油气初次运移的关键,只有存在有效的圈闭才能形成油气藏。

6. 迁移路径迁移路径是油气从油气源岩向贮集层运移的路径。

它通常是由含油气源岩、层内滞留、上盖层、储集层等组成。

迁移路径的分布对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勘探开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7. 聚集机制聚集机制是指油气在贮集层中逐渐聚集形成油气藏的过程和机制。

常见的聚集机制包括构造聚集、岩性聚集、断层聚集等。

第11章 油气运移

第11章 油气运移

促使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多种多样,但需要强调的是在烃源岩 有机质热演化生烃过程的不同阶段,其主要排烃动力有差异,即上 述各作用力的作用时间及作用大小是不同的. 在中-浅层深度,压实作用为主要动力; 中-深层以异常压力为主要动力,由于油气大量生成主要发生 在中-深层,因此,异常压力更显得重要.
泥质烃源岩不同阶段的排烃动力 埋藏深度 m 0~1500 1500~4000 4000~7000 温度 ℃ 10~ 50 50~150 有机质 热演化阶段 未 熟 成 熟 油气运移动力 正常压实,渗析,扩散 正常压实-欠压实,蒙脱石脱水, 有机质生烃,流体热增压,渗析, 扩散
F浮力 = V ( ρW ρ O )g
g--重力加速度; ρo--石油的密度.
式中:V--油相体积; ρw--水的密度;
浮力的方向垂直向上.在水平地层 水平地层条件下,油气垂直向上运移至 水平地层 储盖层界面;在地层倾斜 地层倾斜情况下,油气则沿地层上倾方向运移. 地层倾斜
2,水动力 水流的方向性: 水流的方向性: ▲ 压实水流 压实水流的流动方向:是从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 ▲ 地表渗水 地表渗水的方向:是从盆地边缘露头区向盆地内部流动. ▲ 局部地区或局部构造 局部地区或局部构造:水的流动可以沿水平地层作水平运动,也 可以沿倾斜地层向下倾或沿上倾方向运动. 因此,水动力在油 气运移过程中的作 用(阻力 动力) 要 阻力或动力 阻力 动力 看水流动方向与油 气浮力方向是否一 致而定.
膨胀型粘土(蒙脱石) 向非膨胀型粘土(伊 利石)转化的数量随 深度增加的曲线(据 Schmidt, 1978)
蒙脱石
随D T
104.4—110 C, 加入钾云母
脱去层间水和有机质分子(进入粒间孔隙)
伊利石

第5章 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

第5章  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

★粒度越细,孔喉越小,油柱上浮所需临界高度越大。 ★相同条件下,气柱上浮临界高度远小于油柱
静水条件:倾斜地层,油柱可向上倾方向运移的临界长度 Lo≥[2σ (1/rt-1/rp)] / [(ρ w-ρ g)g ]sinα
奇尔曼.A.希尔的一个试验的三个连续阶 段,说明浮力的作用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滴数量的关系
盒子长1.83m,厚约10cm, 宽约30cm,内装满浸水的 砂子: a:将三堆油注入水浸砂 中,每堆油大小约10cm, 互不连结,浮力不足,油 滴停滞不动; b:加入一些油,使三堆 油互相连接汇合,其上部 有指状油流开始向上浮起, 油堆体积增大,浮力随之 增大,足以克服阻力,而 上浮运移; c:几小时后,整个油堆 都上浮运移到盒子的顶部 聚集,在下部只残留了很 少很小的油滴。
——地下流体的渗流是一个机械运动过程;流体总是自发地由 机械能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
在静水环境或流体流动很缓慢(小于1cm/s)时,q2/2可忽略不计,这 样,流体势即为单位质量流体的位能和压能之和:
——地层压力突变带位于蒙脱石转化带内
4、有机质的生烃作用
• 干酪根形成的大量油气和水:体积↑→Pf增大。 • 甲烷等气体的形成:孔隙流体V↑↑ →Pf↑↑。 • →烃源层Pf↑↑→微裂缝→排烃
综上所述:
★ 地层中流体异常高压将使 烃源层和储层之间, 流体异常高压 烃源层和储层之间 烃 源层内部和边部之间形成明显的 流体剩余压力梯度, 源层内部和边部之间 流体剩余压力梯度 从而驱使油气排出(沿微裂缝),实现初次运移。 ★ 能够导致异常高压,产生微裂缝,促使油气进行 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因素有: 压实作用,水热增压、 主要动力因素 粘土矿物脱水增压,有机质成烃。 粘土矿物脱水增压,有机质成烃 ★ 上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 综合作用结果 Pf↑↑→产生微裂 缝,从而达到排烃的目的。 排烃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form与分布规律
第一节 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油气在地壳中的任何移动。油气运移是使油气由分散向集中转化的 过程,是油气从生成到油气藏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 运移的证据:地面油气苗、油气井产量的互相干扰等。 油气初次运移:油气离开生油层的过程。 油气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层以后的所有运移。 油气在力的作用下,既可随生油层紧接成岩过程而发生油气从生油层向储集 层运移的初次运移,也可以在储集层中发生二次运移(后期运移),既可沿着地层 层理方向作侧向运移(横向运移),也可沿断裂、裂隙穿过地层层面作垂直运移, 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内,运移的方式,方向和距离等有所不同而已。总之,油气运 移的过程是很复杂的。
课本:正常、侧变式、顶生、自生自储自盖;
7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
不同的圈闭类型决定了不同的油气藏类型和勘探方法,圈闭的位置和埋藏深度是设计 探井井位、井深的依据之一,而且圈闭容积的大小又直接影响油气藏中油气的地质储量, 所以研究圈闭是非常重要的。 圈闭的最大容积 圈闭的最大容积是指某一圈闭内可以容纳流体的最大容量。决定于储集层的有效厚度、 孔隙度和圈闭的闭合高度以及闭合面积,是评价油气藏的一个重要依据。 以背斜圈闭为例,说明溢出点、闭合高度和闭合面积 a溢出点:流体在圈闭中聚集直到不能再容纳时开始向外溢 出,此时圈闭中容纳的流体量达到其最大容积,
2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第一节 油气运移
1.初次运移primary migration
A运移时间:三种观点①泥岩中期压实阶段(主要是油气生成后必须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必须克服有机质对油 气的吸附)②大港、胜利等油田认为在孔隙度变化大的压实突变阶段③欠压实作用(泥岩中油气生成及蒙-伊转 化脱水可以形成异常高压)。总之,主生油期就是主运移期。 B确定方法: ①根据泥岩压实阶段,大概在1500-4500米; ②根据微裂缝形成时间(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初次运移的时间就是微裂缝形成的时间); ③包裹体。 C运移相态 ①水相(油溶在水中,以水为载体) 依据 有充足的水源:a粘土矿物脱水;b欠压实作用保留一部分滞留水;c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生成一定量的水。

石油天然气地质 43初次运移动力通道及模式PPT课件

石油天然气地质 43初次运移动力通道及模式PPT课件
6
• 剩余流体压力的大小等于上覆新沉积物的负荷与孔
隙水的静水压力之差 :
dPL = (ρbo-ρw)g·L0
式中: dPL—剩余流体压力;ρbo—新沉积的L0沉积层的密度; ρw—地层水的密度; L0—新沉积的沉积层的厚度; g—重力加速度。
• 在剩余压力作用下,孔隙流体排出,流体压力又恢 复为静水压力。
• 上覆沉积层不断增加——瞬间剩余压力与正常压力 交替变化,孔隙流体排出,孔隙体积减小。
7
• 新沉积物横向厚度不变时,横向剩余压力相等: dPl=(ρb0-ρw)gl0
只存在垂向剩余压力梯度: dPl/dH=[(ρb0-ρw)gl0]/l0 =(ρb0-ρw)g
• 压实流体垂直向上流动。
8
当新沉积层横向厚度有变化时,两点间存在横向 压力梯度:
• 含盐量差别越大,渗透压差也越大。
19
美国湾岸地区某井砂岩和页岩孔隙水含盐量随深度变化曲线 (据Schmidt,1971)
20
• 泥岩和砂岩的盐度均随埋深增加而增加. • 渗透流体从含盐量低的部分流向含盐量高的部分。 • 流体从泥岩到砂岩运移。
6. 其它作用
• 构造应力作用 产生微裂缝,吸附烃解吸,构造挤压应力传递 到孔隙流体,流体运移
常高压,有利于排烃。
14
3.有机质的生烃作用
•干酪根所形成的油气的 体积大大超过原干酪根本 身的体积。
• 当流体不能及时排出时, 导致孔隙流体压力增大, 出现异常压力排烃作 用。。
15
4. 流体热增压作用
• 温度增加时,油气水的体积膨胀,即具有热增容 效应。
• 随埋深增加,地温增大,水的密度降低,比容增 大,这种膨胀作用促使流体运移,有助于排烃。

石油地质学第七章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

石油地质学第七章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
③中间润湿的(mixed-wet): 部分亲油,部分亲水的岩石
(4)岩石的润湿性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孔隙中的油水分布、流动方式、残留形式和数量
①亲水岩石中:水附着在孔隙壁上,油在孔 隙中心,油的运动必须克服毛细管力;
②亲油岩石中:油附着在孔隙壁上,水在孔
隙中心,油的运动不受毛细管力的阻碍;
四、地层压力与异常地层压力
埋深(m)
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静水压力
地层压力(MPa)
50
100
150
静岩压力
第二节 石油和天然气的初次运移
油气初次运移(primary migration) 烃源岩的排烃(expulsion) 初次运移的环境:烃源岩环境,低孔隙度、低渗透率
晚期生油带来的初次运移问题:
①石油是如何从低孔低渗的烃源岩中运移出来的, 动力?通道?
②烃源岩中含水很少,初次运移的相态是什么?
一、运移相态
①石油主要是以游离相态运移的; ②水溶相态和游离相态对天然气的初次运移都是 重要的,天然气还可以呈扩散状态运移
③油气可以以互溶(油溶气、气溶油)相态运移
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就能形成垂直裂缝。
第三节 石油和天然气的二次运移
二次运移(secondary migration): 石油和天然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
二次运移环境:储集层环境 ①运移空间:孔隙度、渗透率比烃源岩高得多 ②水介质的存在:储集层中被水充满
一、二次运移的相态
1.石油二次运移相态
游离相态 :油珠、油条、连续油相
(1)输导层
①输导层是具有发育的孔隙、裂缝或孔洞等运移基本空间 的渗透性地层

第四章 油气运移

第四章 油气运移

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1、浮力
石油和天然气密度 比水小,因此游离相的 油气在水中存在浮力, 浮力的大小与油气密度 和体积有关。
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2、水动力
浮力与水动力 方向相反 浮力由 水动力 而增强
浮力由 水动力 而增强
油气运移方 向取决于浮 力与水动力 合力的方向
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3、毛细管力
水源:
主要是粘土矿物蒙 脱石脱水作用
蒙脱石: 结构水较多,按体积计算 可占整个矿物的50%。这些结构水在 压实和热力作用下会成为孔隙水,这些 新增的流体必然要排挤孔隙原有的流 体,从而起到排烃作用。 在蒙脱石脱水过程中,蒙脱石最终 转变为伊利石。
第四章
油气运移及油气藏形成
第一节 油气初次运移
一、-------二、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 压实作用 2、水热增压作用 3、粘土矿物脱水作用 4、甲烷气的作用
第四章 油气运移及油气藏形成
(一)单一圈闭中的油气水分布
含油气边界:外含油边界、内含油边界、油气边界 含油气面积:油藏面积、含气面积 油气藏高度:油藏高度、气藏高度
此等高线 圈定的面 积:含气 面积
此等高线 圈定的面 积:含油 气面积
含 油 边 界
含 水 边 界
气 顶 边 界
内 含 气 边 界
气藏高度 油气藏高度 油藏高度
压实作用:
砾石
沉积物致密程度增大的地质 现象;导致孔隙减少;地层水排出.
砾岩
砾岩
孔隙度
10% 30%
φ0 −φ V = V0 −V1 = V1 1−φ0
Φ Φ
0--
V--
V0---
V1---
1000
深 度
3000

第4章油气运移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第4章油气运移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3.断层:油气二次运移的良好通道
4.地层不整合面:油气二维侧向运移的运载层,是油
气二次运移的重要通道。
三、二次运移的通道和方向★★
二次运移的方向:控制二次运移方向的因素: 1.运载层:控制二次运移方向的基本因素
2.运载层及相关地层的构造起伏:向运载层倾斜斜
率最大的方向运移,构造脊线聚敛的上倾方向
3.封盖层的形态与分布:盖层是油气横向运移的重要条件
实作用、水(流体)热增压作用、粘土矿物脱水作用、 甲烷气(有机质生烃)作用。
渗析作用(盐度差)、胶结和重结晶作用、 扩散作用(浓度差)、毛细管压力(孔吼半径差) 作
用、构造应力作用
三、初次运移的通道★★★
1.较大的孔隙(>100nm)与微层理面:有机质
未熟-低熟阶段
2.构造裂缝与断层
3.微裂缝 <100μm,10-25μm:成熟-过成熟阶
第四章 油气运移
第一节 油气初次运移★★★★ 第二节 油气二次运移★★★★
第三节 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及度量★★★★★ 第四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油气运移
石油或天然气在自然动力作用 下,在地壳内的任何流动。
初次运移
油气从生油层向储集层(或运 载层、输导层)中的运移。
二次运移
指油气进入储集层(或运载层、 输导层)后发生的一切运移。
F=V(ρw-ρo)· g ·sinα
2.水动力
(1)压实水流:
盆地处于持续下沉、大量接受沉积时期,由不 均一的沉积负荷和差异压实作用所产生的水流。 方向:离心状,盆地中心→盆地边缘,深→浅
(2)重力水流:
当储集层出露地表且与大气水相通时,由供水 区流到泄水区的水流。 方向:盆地边缘露头区→盆地内部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高地温区 低地温区 深 浅 盆地中心 盆地边缘
3.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
蒙脱石 失去热结力合水伊利石自由水水载V体(压运力移)
4.甲烷气的作用(有机质的生烃作用)
有机质向烃类转化过程中,伴随有CH4等烃类产生
提供动力和通道:异常高压 产生微裂缝; 提供载体: 促使烃类增溶,与水一起运移出生油层
烃源岩生烃过程也孕育了排烃的动力,由此推断油气的 生成与运移是一个必然的连续过程。
❖欠压实
——泥质岩类在压实过程中由于压实流体排出受阻或来不及 排出,孔隙体积不能随上覆地层压力的增加而减小,导致孔 隙流体承担了部分上覆地层压力,出现孔隙流体压力高于其 相应的静水压力的现象。
欠压实带中异常高压驱动油气水——欠压实中心向上下排出
2.水热增压作用
—温度对流体运移的影响
H,T,泥岩中的 流体体积膨胀,P,促 使烃类初次运移。
一、油气的初次运移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物理状态
石油游离相
为主分连散续状状
水溶相(少量)
水溶相 天 然 气 油 溶 相
游离相
(二)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
1、压实作用
——生成油气的沉积物质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 导致孔隙缩小,流体不断被排出的作用。
❖正常压实:
——在压实过程中,岩石孔隙体积随上覆重力负荷(S)的 增加而相应减小,沉积物密度增大,流体相应排出,此时 孔隙流体基本保持静水压力的现象,即地层压力≈静水压力
4.距离:Tissot研究结果,有效排烃厚度28米。
二、油气的二次运移
(一)油气二次运移的物理相态
运移环境:运移通道粗,多样,毛细管阻力小。
油——游离相(连续的油珠或油条)为主。 气——游离气相为主、可呈溶解相。

第5章 油气运移

第5章 油气运移
注: ( 1)事实上,二次运移和三次运移不易
区分,常常把二次运移和三次运移统称二次运移。
(2)同一油气质点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显然有 先后,但不同油气质点运移可能是交替发生的 。源自5. 垂向运移、侧向运移:
油气运移和聚集示意图 (据Tissot等,1978) 1.初次运移; 2.二次运移; 3.油气苗
6. 穿层运移、顺层运移:
2.热力作用 温度增加对油气初次运移起到以下作用: (1)增加流体压力和孔隙直径,有助于烃 类排出。如:图所示,温度增加水的比容增加, 水的压力势必加大。
(2)烃源岩生成更多的烃类化合物,使烃
类化合物被排出。 (3)降低烃源岩对烃类吸附作用,减小油 水界面张力以减小毛细管阻力。 (4)降低流体黏度,有利于烃类运移。 (5)增加烃类(油)在水中溶解度。
二、油气初次运移机理
油气初次运移动力和相态是一个有争议问题, 一般认为如下。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驱使因素 1.压实作用 压实作用在排水的同时,油气被排出。但是, 有人认为大量正常压实作用和油气主要生成时间 上存在矛盾,因此,欠压实作用可能是烃类初次 运移的一个驱使因素。图5-5。
图5-5 压实不平衡到平衡过程中,最上部lo 沉积前、后页岩孔隙度和深度关系 (据Magara,1977)
2. 烃源岩的孔隙和比表面
(1)烃源岩的孔隙直径与烃类化合物分子直径大致在同一个数量级(如图6-3和图6-4)。 (2)烃源岩的比表面(单位质量沉积物颗粒的表面积)很大,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图5-3 泥质岩石的各种物理参数与埋藏深度的关系 (据Jungten and Karwell et al.,1970)
Eo= - g -▽P/ ρo
Eg= - g-▽P / ρg( p)

油气初次运移(1)

油气初次运移(1)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
2.天然气初次运移相态
(1)水溶相
MP
天然气在水中具有较高的溶解 度,水溶相是天然气运移的重 要要相态
(2)游离气相 (3)油溶气相 (4)分子运移(扩散相)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
3.油气初次运移相态的演变 (1)影响油气初次运移相态的主要因素
①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 ②烃源岩的埋深:孔隙度、渗透率、孔隙喉道直径 ③地层中孔隙水的多少 ④地层的温度、压力状态 (2)油气初次运移相态的演变
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第二节 油气初次运移 (1)
油气初次运移(primary migration) 烃源岩的排烃(expulsion)
初次运移的环境:烃源岩环境, 低孔隙度、低渗透率
初次运移的问题:
①石油是如何从低孔低渗的烃源 岩中运移出来的,动力? 通道?
②烃源岩中含水很少,初次运 移的相态是什么?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
支持游离相运移的证据 ①显微观察的证据:
石油以游离相存在于烃源岩 孔隙系统
煤的孔隙和裂缝中的油滴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
②烃源岩中存在的色层效应 ③否定水溶相运移的证据都 是支持游离相运移的证据 (2)气溶油相 (3)水溶相:十分不重要
(据Tissot和Welte,1978)
(据Tissot和Welte,1978)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
1. 石油初次运移相态 (1)游离相(油相) 水溶相运移存在的问题 ①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 ②生油期烃源岩含水很少; ③无法形成商业性石油聚集; ④无法解释碳酸盐岩油气初次运移问题
(据C. D. McAuliffe,1979) (据Price,1976)
烃类型:湿气

石油地质-第四章-石油运移

石油地质-第四章-石油运移
第四章 石油的运移
第一节 油气运移的概念及其证据 第一节 油气的初次运移 第三节 油气的二次运移
第一节 油气运移的概念及其证据
油气的运移是指石油、天然气在地下因自然因素所引起的位置 转移。一般按油气运移的时间顺序将油气的运移分为初次运移和 二次运移。 初次运移:指石油从细粒的生油岩中向外排出过程。通常指油 气由生油岩向储 集岩的运移过程, 运移的主要通道是 岩石的微孔隙和微 裂缝,也可以是不 整合面和断层面。
4.毛细管力 两种不同的液体或者液体与固体相接触时,在界面上都有表面 张力产生。在充满油、气、水的岩层中,由于流体对岩石的表面张 力不同,润湿程度也不同,在相界面上,毛细管力指向润湿性小的 流体。
2 cos F=
概括说引起砂岩初次运移的因素很多,在上述提到的三种因素 中,压实作用最为重要,另外,还有泥岩的胶结沉淀作用可使孔隙 减少,迫使油气排出。扩散作用只要有浓度差就可发生,但只对气 体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节 油气的初次运移
油气的初次运移研究与有机成因学说密不可分,研究的内容主 要涉及初次运移的因素、油气运移的相态、时间和距离等。 一.引起油气初次运移的因素 油气本身的特性是流体,具有流动性,但在自然地质环境中, 要有促使它们运移的外界动力条件,才能使它们沿着各种通道进行 运移,促使油气发生初次运移的外界动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压实作用 压实作用是引起油气流体从母岩向储集岩运移的主要原因。主 要是静岩压力和静水压力两部分。砂岩由于坚硬,其中的流体接近 于静水压力;泥质岩在压实的作用下,颗粒要重新排列和被压变形, 所以压缩性大,其中的流体压力通常大于静水压力。在同一压力下, 砂岩和页岩的孔隙度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1000m以内是主排水期, 但油气生成的门限深度一般>1000~1500m,显然,主生油期超过 了主排水期,靠均衡压实只能排除少许早期生成的少量烃。随着埋 藏深度的不断增加,泥岩中产生异常高压,此时的孔隙度可达到25 %,如果异常高压中的流体排出正好推迟到主要生油时期,则将对 压 当泥岩埋藏较深时,温度升高,水体发生膨胀,促使流体在地 下深处运移。水热增压作用产生的流体运动方向由地温高区到地温 低区,从深处到浅处,由盆地中心到边缘,这与沉积物压实作用引 起的流体运移方向是相一致的。 3.粘土脱水作用 泥岩中常见的粘土矿物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土。粘土沉积 物含大量的孔隙水和层间水,在成岩压实作用下,孔隙水较易脱出, 而结合水的脱出则需要一定的温度,该温度一般大致在 80~120º C, 由此看来,脱水与成烃高峰温度是相对应的,这些层间水的排出有 几点好处: (1)这些水的矿化度极低,对烃的溶解能力强; (2 )层间水脱出后颗粒体积减小,改善了孔、渗性能,便于流 体排出; (3)蒙脱石转化为伊利石后,减少了对有机质的吸附能力; (4 )粘土矿物转化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结合水转化成自由水,使 微孔隙中流体的体积膨胀,结果形成异常高压,促进油气的初次运 移。

《油气成藏机理》第四章 油气运移-1.初次运移

《油气成藏机理》第四章 油气运移-1.初次运移

一、油气初次运移(一) 连续稳态初次运移模式(二) 泥/页岩天然水力破裂与幕式流体初次运移二、油气二次运移(一) 输导体系(二) 优势运移路径与油气富集/贫化机理1.区域性储集体输导层优势运移路径与油气富集与贫化机理2.超压盆地流体流动机制、流动样式与油气分布3.前陆冲断带超压流体主排放通道与油气富集4.断陷型盆地断裂活动与油气运聚与保存一、油气初次运移(一)连续稳态初次运移模式 油润性网络排烃 水溶相排烃 气溶相排烃(二)泥/页岩天然水力破裂与幕式流体初次运移 天然水力破裂机理 源岩幕式排烃模式稳态流体流动:在地形差异、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等动力驱动下,地下流体通过孔隙、裂隙等空间的持续、缓慢渗流过程。

连续稳态初次运移:烃源岩中的超压流体通过孔隙和先存裂缝,以连续、缓慢的渗流方式从泥页岩中排出过程。

2、泥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及其产物非均质性有机质丰度:TOC<0.1%~30-40%(如某些碳质泥岩)有机质类型:Ⅰ、Ⅱ、Ⅲ型产物非均质性:Ⅰ、Ⅱ型:以液态烃为主Ⅲ型:以气态烃为主3、运移相态(一)连续稳态初次运移模式(1)油润性网络-连续油相:在成岩作用晚期和深成作用早期,生烃作用开始,沥青和烃类向周围的孔隙渗入,在干酪根周围形成油润性网络(oil-wet network),随着越来越多的干酪根转化为烃类,烃类的饱和度增大,在干酪根较丰富的部位形成连续的油相,原油的相对渗透率超过地层水,以独立烃相从源岩中排出(Durand, 1988; Tissot和Ungerer, 1990)。

运移通道:有效孔隙与先存裂隙运移过程:多相流体渗流运移关键:排烃饱和度门限:14-24%(一)连续稳态初次运移模式(2)水溶相——水相运移即油气溶于水中从源岩中排出,是石油地质学家早期提出的用来解释初次运移的主要机制(McAuliffe, 1978, 1980)。

水溶相运移的局限性:z生排烃阶段的水源?z烃类在水中的溶解度?z溶于水中的烃类如何出溶?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13-1-113-1-213-1-413-1-313-1-60 1 2 3 4 5KmGASBennC 6iC 6cC 6YACHENGE 3L 30 1 2KmYA1921 YA1311 YA1312 YA1314YINGHUANGE 3L +N1S 2MEISHANWEN o.1 FA U L T(一)连续稳态初次运移模式水溶相运移研究实例1琼东南盆地崖13-1气田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13-1-113-1-213-1-413-1-313-1-60 1 2 3 4 5Km0 25 50 75 1001 崖13-1气田2 2234 4 46北部湾盆地MSYC 5050752510025 75苯cC 6nC 6莺歌海盆地1 来源于莺歌海盆地的天然气可能主要呈水溶相运移(张泉兴等,1993)甲烷含量(%)乙烷含量(%)(b)(c)灯3段灯4段灯4段灯3段灯3段灯3段灯3段灯4段灯4段灯3段灯3段灯2段灯1段灯1段灯2段灯3段灯4段灯2段序号序号灯2段灯4段高科1井威远地区资阳地区说明:资阳自左向右依次为1-7井 威远自左向右为2、27、28 30、86、100、106、117井安平1井氦气含量(%)氮气含量(%)-资阳天然气氦气-氮气含量远Log(H S%)(b)2Log(CO %)2资阳地区有机包裹体威远地区天然气资阳地区天然气威远地区有机包裹体安平1井天然气资阳天然气二氧化碳-硫化氢含量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煤系轻质原油塔里木盆地轮南正常原油幕式瞬态流动:超压流体通过地层水力破裂和/或先存裂隙/断裂的间歇性排放过程。

第5章油气运移与聚集

第5章油气运移与聚集
(1)水溶相 (2)游离相(油相)
(3)气溶油相
整体看,水溶相不重要! 在烃源岩埋藏早期,生成少量低成熟油阶段,可 能起到一定作用。
水溶相运移存在的问题:
①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 ②生油期烃源岩含水很少; ③无法形成商业性石油聚集; ④无法解释碳酸盐岩油气初次运移问题。
2.天然气初次运移相态
——两相界面张力,N/m;
r ——毛细管半径,m。
第一项: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第二项:克服膨胀力(压力)所做的功 第三项:克服毛细管力所做的功


gz


P
0
dp
p

2
cos
r
水势: w w gz p
油势:
o
= o gz

p

2
w / o cos
r
气势:
成熟-高 成熟阶段
动力
相态
压实作用 瞬时剩余压力
水溶相 游离相
异常高压
游离相 混相
通道
排烃 模式
孔隙
压实排 烃模式
微裂缝 微孔隙
异常高压微 裂缝幕式排 烃模式
过成熟阶段
扩散作用 异常高压
分子
微裂缝 扩散排 微孔隙 烃模式
五、烃源岩的有效排烃厚度
• 受排烃动力、运移通道的 渗透能力等地质条件的限 制,厚层烃源岩只有一定 厚度范围内才能发生完全 有效的排烃。
基准面1
gz p dp v2
o 2
水势:
w

gz
p
w
油势:
o

gz
p
o
气势:
g

p
g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油气初次运移初次运移:是指生油层中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从生油层向储集层(或输导层)中的运移。

是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又称为排烃。

争论的焦点:油气是在“什么因素的驱使”下?呈“何种相态”?通过“什么途径”?排出烃源岩的一、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1、压实作用的动力因素正常压实: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沉积物通过不断排出孔隙流体,如果流体能够畅通地排出,孔隙度能随上覆负荷增加而作相应减小,孔隙流体压力基本保持静水压力,则称为正常压实或压实平衡状态。

欠压实: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孔隙流体的排出受到阻碍,孔隙度不能随上覆负荷的增加而相应减少,孔隙流体压力常具有高于静水压力的异常值,这种压实状态就称为欠压实或压实不平衡。

(1)正常压实压实作用过程中流体的排出实际上是由于剩余流体压力的作用。

剩余流体压力是指超过静水压力的地层压力。

沉积物在达到压实平衡的层序之上又沉积了新沉积物,此时颗粒要重新紧缩排列,孔隙体积要缩小,就在这些变化的瞬间,孔隙流体就要承受部分由颗粒产生的有效压应力,使流体产生了超过静水压力的剩余压力。

正是在剩余压力作用下孔隙流体才得以排出,排出后孔隙流体又恢复了静水压力,沉积物又达到新的压实平衡。

可见,这种剩余压力只发生在压实平衡与达到新的压实平衡之间的瞬时,所以应当叫做瞬时剩余压力。

但在一个不断沉降、不断沉积、不断压实的连续过程中也可叫做剩余压力。

因为正常压实过程就是:由压实平衡到瞬时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而孔隙流体压力则是由静水压力到瞬时剩余压力再到静水压力的连续过程。

在这过程中流体不断排出、孔隙体积不断减小,如果流体的排出时烃源岩已经成熟成烃,即可实现初次运移。

其排液的方向视不同的沉积层序而不同。

排液方向均一泥岩的层序剩余压力的大小:El=(ρbo-ρw)glo一般来讲,深部沉积物的剩余流体压力大于浅处的剩余流体压力,在均一岩性的层序里流体一般是向上运移排出的。

如果新沉积物的厚度在横向上有变化,那么由上式不难看出水平剩余流体压力梯度远远小于垂向上的剩余流体压力梯度,往往只是1/200~1/20,因此,大部分流体沿垂直方向向上运移,只有很少一部分流体沿水平方向运移。

砂页岩互层的层序由于泥质沉积物和砂质沉积物的原始结构不同,其抗压性能也不同,在压实过程中泥岩孔隙度丧失得快,说明在相同负荷下泥岩比砂岩排出流体多,所产生的瞬时剩余流体压力比砂岩大,因此流体运移的方向是由页岩到砂岩。

在砂、泥岩互层的情况下,泥岩中流体的运移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总是指向砂岩,砂岩中的压实流体只能与所排入的压实流体一起沿砂层做侧向运移。

(2)欠压实查普曼(Chapman,1972)指出,泥岩正常压实排水的主要时期和油气大量生成在时间上的矛盾,使通过正常压实水流载出的油气可能是有限的,但可以通过欠压实作用得到调节。

对于较厚的泥岩,由于传导能力的限制,以致在负荷压力下内部的流体不能及时排出,于是造成欠压实,产生异常高压,在油气生成、运移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作用:(1)欠压实使孔隙流体的排出受到不同程度的延缓,如果流体的排出正好被推迟到主要生油时期,则将对油气初次运移起到积极作用。

(2)欠压实还使更多的水较长时期处于高压下,这有利于促进有机质的热成熟,也有利于油气在水中的溶解。

(3)欠压实地层中流体的异常高压是驱使油气进行初次运移的潜在动力,这种异常高压远远超过一般正常压实地层的剩余压力,因此在多相流体运移过程中,它可以推动油气去克服毛细管阻力,而且还有可能进一步使岩层产生微裂隙,给油气运移创造更好的条件。

但如果为非生油层时,它只能成为最好的压力封闭盖层。

2、热力作用的动力因素由于水、油、气的膨胀系数比颗粒的膨胀系数大得多(分别为颗粒的40、200和800倍),所以在热力作用下泥岩孔隙流体体积趋于增大。

这部分由热膨胀而增加的孔隙流体在渗透性好的条件下可及时地排出,否则就推迟排出,而产生异常高压,成为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

热力作用的温度升高,还是烃源岩有机质降解出更多的烃类,促使初次运移的发生。

温度升高,有助于解脱被吸附的烃类;有助于降低流体粘度;有助于降低油水间界面张力;有助于油气在水中的溶等。

3、烃类及非烃气体生成的作用干酪根热降解成烃一方面为初次运移提供了物源,另一方面成烃增压作用也是初次运移内部能量的一个重要来源。

干酪根在热降解生成石油和甲烷气体等烃类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水和非烃气体(主要是CO2),而这些流体的体积大大超过原来干酪根的体积,因此引起页岩孔隙流体压力大幅度的提高,使异常高压进一步增强,这种压力的增加将导致微裂缝的产生(Hedberg,1980),使石油进入渗透性的载岩和储集层。

在地层的温度和压力下干酪根产生的CO2可以大量溶于石油,从而降低石油的粘度和表面张力,改善石油的流动性,提高排烃效率,有利于油气运移。

另外,饱和有CH4和CO2气体的孔隙水,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可以容载更多的烃类以水相方式运移出生油层。

所以说在烃类生成的时候也孕育了排出烃类的动力,石油的生成与运移是一个必然的连续过程。

4、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Powers(1959,1967),Burst(1969)等提出,粘土矿物成岩作用过程中,在热力作用物的下蒙脱石转变为伊利石时,可释放出粘土矿结晶格架水,作为油气运移的载体。

研究表明达到一定深度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蒙脱石向伊利石大量转化释放出大量的结合水,同时也引起泥岩体积的突变。

Schmidt研究了墨西哥湾沿岸一口井中膨胀型粘土(大部分是蒙脱石)与非膨胀型粘土(伊利石)的比例。

从图中表明粘土矿物转化率增加的深度大约是3200米(10500英尺),在这个深度的温度约为93.3C(200F)。

地温梯度也在3200米深处增加,而3200米处又正是异常高压的顶部。

这样看来,脱水与成烃高峰期是能呼应的。

晚期脱水对初次运移的重要性也正在于在关键时刻提供了运载工具—孔隙水。

当然,水的排出仍主要靠压实。

当然,粘土矿物脱水的意义也是局限的,有的盆地几乎不含蒙脱石,如威利斯顿含油气盆地(Dow,1974),碳酸盐岩生油岩粘土矿物也很少。

5、扩散作用自然界中只要有浓度差就有扩散作用,轻烃的扩散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

生油层中含烃浓度比周围岩石大,烃的扩散方向由生油层指向围岩,与油气运移的方向一致,因此它是进行初次运移的一种动力。

虽然,扩散作用在物质转移方面的效率比较低,但是它受客观条件诸如温度、压力、地层的物性以及有机质的成熟度等等的影响比较少。

只要有浓度差存在,扩散作用就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甚至在欠压实和异常高压状态下也能毫无阻碍地进行。

因此,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它仍然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力,尤其是气态烃的扩散作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另外,当地层深埋变得异常致密、流体的渗流很微弱或停止时,扩散作用几乎是流体运移的唯一方式,其重要性就更为突出。

对初次运移来说扩散作用总是一个积极因素。

扩散系数与轻烃的碳原子数是指数关系(Leythaeuser,1980~1984),图为8组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有所差别的气源岩,按累积扩散量与西加拿大的奇韦尔(Chigwell)气田和荷兰的哈令根(Harlingen)气田的甲烷地质储量对比图,因此认为轻烃的扩散方式进行初次运移是一种有效过程。

二、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1、水溶相运移分子溶液即石油或天然气分子完全溶解于孔隙水中成为溶液状态进行初次运移。

主要代表有Admas(1903)、Lewis(1924)、Baker(1960)、McAuliffe(1963~1978)、Price(1976~1989)等。

胶体溶液的分散粒子不是单分子,而是有机酸(R桟OOH)分子聚合体,它们的分子一端有亲油的烃链,另一端有亲水的极性键,极性端因亲水而向外,非极性端因亲油而向内,在胶束中心的亲油部分就可以增溶一部分烃类,以起到对烃增溶的作用,主要代表有Baker(1959)、Cordel(1973)。

水相运移说难以解释的是油气在水中溶解度的问题,在常温下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在同族中随分子量增大而减少,因此,天然气在水中溶解度比石油大;另外是水源问题,由于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加上石油又是晚期生成和运移,溶解烃的水是个关键问题。

至于胶束溶液,除了同样具有上述问题外,还存在胶束在生油层难以存在,胶粒粒径较大,很难通过泥岩的孔隙喉道以及增溶效果有限等问题。

2、游离相运移油相运移是油气呈游离的油相从烃源岩中渗流排出,当孔隙中含油饱和度很低时就呈分散状油相运移,饱和度高时就呈连续油相运移。

烃源岩进入压实的晚期,随着烃类不断生成,烃的饱和度不断增加,相对渗透率也增大。

加上成熟烃源岩内表面还可能有部分是油润湿而不是水润湿的,所以,以连续油相或气相运移会受较小的毛细管阻力,需要的临界含油饱和度也会降低,Dickey认为可低到10%,甚至1%以下。

再者,生油期间产生的CO2溶解于油中还可以降低石油的粘度,增强其流动性(Momper,1978)。

在这些因素作用下,Dickey认为在压实时石油将呈一种极细但连续的油丝运移。

Magara(1981)认为压实中期是最有利于油相运移的阶段。

此观点的问题是石油最初是如何克服毛细管阻力而形成连续油相的,还有能否达到连续油相运移的临界饱和度的问题。

连续烃相运移,还包括气溶于油和油溶于气的情况。

大量天然气溶于石油可使石油密度减小,粘度降低,极大地增加石油的流动性和运移能力。

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液态烃可溶于气体之中,气体溶液运移需要数十倍于液相的气体,因此一般只能发生在深处。

分子扩散是分子本身自由运动的结果,问题在于从数量上看扩散作用到底有多大实际意义。

Leythaeuser(1980)认为,扩散作用是天然气运移中的有效方式。

而对于液态烃,扩散作用的实际意义要小得多。

3、相态演变方式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决定于源岩的温度、压力、生烃量、孔隙度、溶解度以及岩石的组构等条件,也可以说是地下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说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并非唯一的和万能的。

它主要是随源岩的埋深和有机质类型的变化而变化。

Barker和Tissot提出不同埋深以不同方式进行运移的相态演变方式。

在埋藏较浅的未成熟阶段,由于石油还未大量生成而地层孔隙度又较大,此时源岩中含油饱和度很低只可能有水相运移;进入大量生油的成熟阶段后,一方面生油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孔隙度又较小,源岩中的含油饱和度变大以致超过临界运移饱和度而发生连续油相运移,随着源岩进一步埋深,在较高温度下,演化进入高成熟的湿气阶段,此时石油可以呈气溶相运移;再往深处石油发生热裂解产生大量甲烷气体,可以产生游离气相和扩散相运移。

所以初次运移相态随埋深的演变规律主要是水溶相—油相—气溶相。

对于富含Ⅲ型干酪根的腐殖型源岩来说,因为源岩以产气为主,多以气溶相进行初次运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