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水资源总量计算-2.3
中国水资源公报概述
3.3 用水量调查统计
用水总量 指分配给各类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 量之和,不包括海水直接利用量。
包括: 工业用水 生活用水 农业用水 生态用水
农业用水 指农田灌溉用水、林果地灌溉用水、草地灌溉用 水和鱼塘补水。 工业用水 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制造、加工、冷 却、空调、净化、洗涤等方面的用水,按新水取用 量计,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
人口:城镇人口、乡村人口、总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 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 工业增加值:火(核)电、国有及规模以上、规模 以下
灌溉面积
灌溉面积
农田灌溉面积
林牧渔用水面积
水田 水浇地 菜田 林果地 草场 鱼塘补水
农田灌溉面积按有效灌溉和实际灌溉分别统计。
返回 结束
地表调蓄
土壤入渗
坡面流 地表径流Rs
土壤调蓄 Pr
地下调蓄
壤中流 河川基流Rg
河川径流R
地下潜流Ug
W=R+Pr-Rg=Rs+Rg+Pr-Rg=Rs+Pr
水资源总量(亿m3 )
35000
30000
全国
25000
20000
南方四区
15000
10000 5000
北方六区
0 1997
1998
1999
2000
q农田灌溉耗水量 q工业耗水量 q生活耗水量 q其他用户耗水量
农田灌溉耗水量
农田灌溉耗水量包括作物蒸腾、棵间蒸散发、渠系 水面蒸发和浸润损失等水量,一般可通过灌区水量平 衡分析方法推求。
对于资料条件差的地区,可用实灌亩次乘以次灌水 净定额近似作为耗水量。水田与水浇地、渠灌与井灌 的耗水率差别较大,应分别计算耗水量。
水资源评价ppt
表1—3 2002年各流域片用水消耗量及耗率( 单位:亿m3 )
流松 海 黄 淮 长
其中
内
域 辽 河 河 河 江 陆 太湖 珠江 东南诸河 西南诸河
片河
河
耗 310 279 220 393 762 94 393 165 71 390
水 量
(亿 m3)
耗 55 70 57 64 45 32 46 52 69 68 水 率
相协调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一)供水量及其变化情况 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供水量,接
受水区分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指污水处理再利用量和集 雨工程供水量)统计。海水直接利用量(不包括海水淡化处理量)另 行统计,不计入总供水量中。 根据2002年水资源公报,当年全国总供水量5497亿m3,占当年水资源 总量的19.5%。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0.1%,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9.5%, 其他水源供水量(指污水处理再利用量和集雨工程供水量)占0.4%。 在省级行政区中,地下水源供水超过50%的有河北、北京、山西、河 南、山东和辽宁6个省(直辖市),其中河北省高达81%。另外,海 水直接利用量为216亿m3。主要的跨流域调水情况是:海河流域引黄 河水46.4亿m3,淮河流域从长江、黄河分别引水69.0亿m3和20.3亿m3, 山东半岛从黄河引水12.7亿m3,甘肃河西内陆河从黄河引水1.2亿m3。
从中国大陆水资源总量的趋势看:最近的20多年中,由于 环境变化,如受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 和植被变化的影响,我国的水资源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无 论是降水和水资源数量略有减少,特别在中国北方地区 (如华北地区等),水资源数量减少的趋势比较明显。北 方缺水地区持续枯水年份的出现,以及黄河、淮河、海河 与汉江同时遭、遇枯水年份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北 方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
第五章水资源总量计算
Wp Rp Qp Drgp
Rp—河川径流量;Qp—地下水资源量;Drgp—重复计算量
降水入渗补给量是平原区地下水的重要来源,据统计分
析,我国北方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占平原区地下水总 补给量的53%,而其他各项之和占47%。
第二节 水资源总量计算
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较少的地区(我国南方),降水入
Qm Rgm ugm QCS Qsm Egm Qgm
ugm—河床潜流;QCS—山前侧向流出量;Qsm—未计入河 川径流的山前泉水出露量;Egm—山区潜水蒸发量;Qgm— 实际开采净消耗量
第二节 水资源总量计算
在北方地区,由于河流封冻期较长,10月份以后河川
径流基本由地下水补给,其变化较为稳定,因此稳定 封冻期的河川基流量,可以近似用实测河川径流量来 代替。
渗补给中有一部分要排入河道,成为平原区河川基流, 及称为平原区河川径流的重复量,此部分水量:
Rgp Qsp Rgm / Qp 1Qsp
式中,Rgp—降水入渗补给中排入河道的水量;Qsp—
降水入渗补给量;Qp—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θ1—平 原区河川基流占平原区总补给量的比例;Rgm—平原区 河道的基流量,可通过分割基流或由总补给量减去潜 水蒸发量求得
将区域内水资源总量W定义为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
地下的产水量,则:
W Rs Up P Es
W R Ug Eg
第二节 水资源总量计算
在水量评价中,我们把河川径流量作为地表水资源量,
把地下水补给量作为地下水资源量,由于地表水、地 下水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河川径流量中包括了一部 分地下水排泄量,而地下水补给量中又有一部分来自 于地表水体的入渗,故不能将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 资源量直接相加,而应扣除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
水资源
第三章水资源(water resources)水资源的概念与特性✧水资源(water resources)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对人类活动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
✧水资源(water resources)是指在目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比较容易被人类利用的补给条件好的那部分淡水量,即大陆上由大气降水补给的各种地表、地下淡水水体的动态水量。
水资源的概念与特性✧对于水资源常见的表述还包括:“可以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或多种用途而可被利用。
”(UNESCO和WMO) “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包括水量(水质)、水域和水能资源,一般指每年可更新的水资源。
”(《中国大百科全书》)“逐年可以得到恢复的淡水量,包括河川径流和地下水补给量,而大气降水是它们的补给来源。
”(《中国水资源评价》)“地球上目前和近期人类可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水量,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
”(《水资源导论》)✧对水资源概念的理解应该形成以下几方面的认识:水资源是相对于人类需求有效用的,而且具有多用途性,对水资源的利用应做到一水多用的综合利用。
水资源是相对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条件可控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会引起水资源内涵的变化。
水资源利用是以不引起水量枯竭和水质恶化为前提的,即必须维护水资源的再生性。
水资源在现代社会中具备了资产的特性,水权水市场的建立是现代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水资源的两种特殊存在形式湿地✧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
(《国际湿地公约》)湿地生态系统指的是洪泛区、淡水沼泽地、泥炭地和河口等地的生态系统,它们在水的循环中起着中心作用。
✧湿地的生态功能可以吸收天然水,参与控制水,吸收营养物,滞留沉积物;可以减缓风浪。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水资源平衡分析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水资源平衡分析1设计水平年需水量分析项目区用水量分农作物需水和农村生活用水及畜牧用水三部分。
(1)农作物用水:项目区建设总规模为890公顷,通过整理项目区耕地面积为751.92公顷,种植作物为冬小麦、夏玉米、花生、地瓜,种植比例为1:1:1:1,复种指数1.33。
按照85%的灌溉保证率,项目区综合灌溉采用PVC管,因此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5。
农作物净灌溉定额表(单位:m3/ha)注:引用《山东省XX县水长期供求计划》。
W =S×M综/ηx0.85x10000式中:W—需水量,万m3;S —灌溉面积,751.92ha;M综—综合灌溉定额,1633m3/ha ;η—灌溉水利用系数0.95计算得W =152.06万m3(2)农村居民用水:项目区附近居民点人口4830人,则农村生活用水量:农村生活用水量(单位:升/ 人·天)农村生活用水量为:0.04×4830×365/10000=7.05万m3(3)农村畜禽用水:项目区有羊5000头,家禽20000只。
则畜禽用水量:牲畜用水量(单位::升/ 头·天)项目区畜禽用水总量为:=(0.01×5000+0.005×20000)×365/10000=5.48万m3(4)项目区总需水量为:152.06+7.05+5.48=164.59万m32 年降水量分析2.1年降水量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第五卷》淮河流域XX水文站1955年-1987年的水文资料1,经过频率分析和计算,可知项目区1975年为平水年,出现频率为50%;1973年为干旱年,出现频率为75%;1981年为特旱年,出现频率为95%。
各典型年月降水量见下表。
XX县典型年月降水量表(mm)为此,根据灌溉率设计标准,我们选择1973年为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计算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典型年。
2.2项目区年地表水可利用量分析项目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p=696.3 mm,可利用地表水主要是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满足作物灌溉需要,地表水利用系数α=0.32,汇流面积按项目区整理后耕地总面积计算s=751.92公顷,则当地年径流量:Q=p×s×α×10;Q-每年可利用径流量(万m3)经计算,每年可利用径流量为Q=160.75万m3而项目区的实际汇水面积要比项目区面积大得多,因而项目区年地表水可利用量要远大于160.75万m3。
水资源总量计算
泄量计算,相当于当地降水入渗补给量,两种水量之 间的重复计算量是河川基流量。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式 为:
Wh=Whr+Uh-Dh
(4-15)
Wh:一般山丘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亿m3); Whr:
一般山丘区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亿m3) ;Uh:一般
山丘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亿m3) Dh:一般山丘 区多年平均重复水量(亿m3)
P ( R s R s ) Q rs ( E s E s ) ( E g E g ) (U g U g ) Q mc
Qmc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的净消耗量,Qrs为河流补给地下水量,△
表示相应的减少或增加量,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地下水开发利用水平低与高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使河川基流量变为 河水补给地下水量。
m3) ;qm:多年平均实际开采的净消耗量(亿m3)
重复计算量:
Dh=Whrd
(4-17)
由式(4-15、16、17)可得一般山丘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计算公式 :
Wh=Whr+Uu+Uf+Us+Ehu+qm (4-18)
(二)岩溶山丘区:
岩溶山丘区地下水埋深比一般山丘区大,地表各类岩溶 形态不同程度发育,有利于降雨入渗,地下水向中、 深层入渗量大,在侵蚀基准面上,河流多为干谷,水 资源总量为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和:即
所以,山间盆地区(包括周围山区)水资源总量的计算公式为: Wb=Wbs+Ub-Whrd-Us(1-K’)-Wbr(Ubp/Ut) (4-20) 式中:Wb:山间盆地区水资源总量;Wbs:山间盆地河川径流 量;Ub:山间盆地(包括周围山区)地下水资源量;Us:山
07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3——水资源的质量评价
河流泥沙分析、天然水化学特征
污染源调查评价
水质监测
评价结论
按照一定的数学 方法进行评价
确定评价标准
1.3水资源质量评价要求
评价单元划分
(一)地表水资源质 量现状评价要求
评价区内,应根据河道地理特征、污染源分布、
水质监测站网,划分成不同河段(湖、库区)作为
不可能利用水量:指由于缺少足够的工程调蓄能力 时的汛期弃水量。以及因水质不符合要求,导致水量无 法利用的水量。
不可以利用量:指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也包括 湖泊、沼泽内的生态需水量。
采用多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计算生态环境需水量, 或采用95%频率的月径流量作为生态需水量。
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5.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任务
溶解氧(DO):是溶解于水体中的分子态氧。水
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水质评价标准
3.1.1水质评价标准定义
01 水质好坏的评价,可从前面介绍的化学、 物理、生物学指标中筛选部分指标,并 根据水体实际监测结果来定性分析。
02 为适用于各种供水目的,需要对各种水 质成分制定一个统一标准或界限,这种 数量界限就是水质标准。
3.2.1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
该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 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 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 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 为五类。
3.2.2 地表水五类水域功能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 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 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 用水。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计算题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计算题一、引言水资源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至关重要。
在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且地区分布不均衡。
因此,掌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计算题型及解答方法,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计算题进行解析,以期为大家提供实用的参考。
二、水资源利用计算题类型与解答方法1.水资源总量计算水资源总量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总量。
计算公式一般为:水资源总量= 降水量- 蒸发量。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需注意收集相关地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数据,并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2.水资源利用率计算水资源利用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实际利用的水资源量与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水资源利用率= 实际利用水量/ 可利用水资源总量。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关注实际利用水量和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的数据来源,并进行相应计算。
3.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水资源供需平衡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水资源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计算公式为:水资源供需平衡= 水资源供应量/ 水资源需求量。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收集水资源供应量和需求量的数据,然后进行计算。
三、水资源保护计算题类型与解答方法1.水质保护计算水质保护计算主要涉及污染物排放量、污水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计算。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关注污染源的排放量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并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计算。
2.河道整治与生态保护计算河道整治与生态保护计算主要包括河道整治工程的投资、生态修复工程的费用等。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收集相关工程的投资和费用数据,并进行合理估算。
3.水资源涵养与节水计算水资源涵养与节水计算主要涉及水源地保护、节水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和效益。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关注水源地保护的措施和效果、节水设施的普及率等,并进行相关计算。
四、案例分析与解答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选取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大家演示如何解答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计算题。
2-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第二章(水资源评价)
第二章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评价(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情况作出的分析和评估。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是进行与水有关活动的基础,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供水决策的依据。
1、水资源评价的要求2、水资源数量评价3、水资源质量评价4、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影响评价1 水资源评价的要求⑴技术原则按照行业标准,水资源评价应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三部分内容。
水资源评价工作要客观、科学、系统、实用,遵循的技术原则有:★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水量水质并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协调★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⑵一般要求①水资源评价工作应该调查、搜集、整理、分析利用已有资料,在必要时再辅以观测和试验工作。
②水资源评价应分区进行。
各单项评价工作在统一分区的基础上,可根据该项评价的特点与具体要求,再划分计算区或评价单元。
③全国及区域水资源评价应采用日历年,专项工作中的水资源评价可根据需要采用水文年。
④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环境变化情况,每隔一定时期对前次水资源评价成果进行全面补充修订或再评价。
2 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数量评价主要包括地表水资源量计算、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以及水资源总量计算。
2.1 降水⑴降水资料的收集降水资料的收集主要是通过水文气象部门的水文站、雨量站、气象站、雷达探测、气象卫星云图等观测获取。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对观测值和特征统计资料做合理性检验。
⑵计算要求降水量计算应以雨量观测站的观测资料为依据,且观测站和资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选用的雨量观测站,其资料质量较好、系列较长、面上分布较均匀。
在降水量变化梯度大的地区,选用的站要适当加密,同时应满足分区计算的要求;②采用的降水资料应为经过整编和审查的成果;③计算分区降水量和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应采用同步资料系列;而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应采用尽可能长的资料系列;④资料系列长度的选定,既要考虑评价区大多数观测站的观测年数,避免过多地插补延长,又要兼顾系列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并做到降水系列与径流系列同步;⑤选定的资料系列如有缺测和不足的年、月降水量,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插补延长,经合理性分析后确定采用值。
水资源要素
水资源要素(1)降水量青铜峡市降水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mm。
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尤以7-8月份最多,占全年总量的41%。
见表3-1。
表3-1 雨量代表站降水量逐月分配表(1956~2000年)单位:mm青铜峡市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变差系数C v值0.36。
代表站青铜峡站最大年降水量371.6mm(1961年),最小降水量66.5mm(1980年),极值比高达5.59。
(2)水面蒸发青铜峡市年水面蒸发量变化在1000~1400mm(E601型蒸发皿)之间。
水面蒸发量变化趋势与降水量相反。
黄河左岸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年水面蒸发量在1200~1400mm;引黄灌区受灌溉影响,湿度增大,年水面蒸发量相应较小,在1200mm以下。
水面蒸发量年内最大值出现在5、6、7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月、12月份。
水面蒸发量年际变化较小,一般在20%以下。
逐月分配见表3-2。
表3-2 代表站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E601型)单位:mm由于水面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青铜峡市干旱指数r(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高达6.3。
(3)泥沙青铜峡市黄河左岸各沟道地面坡度相对较缓,水蚀较小,年输沙模数在1000t/km2以下。
引黄灌区地势平坦,年降水量少,受灌溉影响土壤较湿润,水蚀现象少,年输沙模数小于1000t/km2。
3.2.1.2地表水资源量(1)过境水量黄河自南向北从青铜峡镇三趟墩村进入青铜峡市境内,出叶盛镇进入永宁县,根据宁夏入境下河沿水文站和出境石嘴山水文站1919~2004年系列资料,多年平均径流量以1956~2000年45年系列计算,下河沿水文站实测入境水量306.8亿m3,石嘴山站出境水量281.2亿m3,进出境相差25.6亿m3。
据青铜峡水文站实测水文系列资料,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274.6×108m3/a,多年平均实测输沙量1.07×108t,多年平均含沙量3.88kg/m3。
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式
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式
《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式》
一、水资源总量计算原理
水资源总量是指一定时间内流动于各个河流和供给到我国各地居民、企业和农业用水的水量总和。
简单来说,就是以1年为时间范围,在全国各河流以及全国各处水泵站等出水口出来的水总量。
而水资源总量的计算,往往要求以具体事件,特定时间段来确定,它的数据来源一般有抽水设施的实际出水量测量,河流和水库水位测量以及潮位观测资料等
据实测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可以从中得出一个实际可行的总量计算公式。
下面介绍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式。
二、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式
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式一般有两种形式,即静江式的计算公式和泵站式的计算公式,如下:
静江式:总量=陆源总量+静江流量;
泵站式:总量=出水总量+静江流量-补水量。
其中:陆源总量是指河流中生态系统及人工利用活动产生的总量;静江流量是指河流水利构筑物外溢流量;出水总量是指各抽水设施通过泵站流向供水区的流量;补水量是指抽水站补充河流的流量。
三、水资源总量计算的重要性
水资源总量的计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水资源总量的计算是推进现代水资源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水资源数量分配、管理及合理利用的必备基础,对于正确理解水系和水体状况,检测临界补给限度等有重要意义,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式有助于科学准确计算水资源总量,从而有助于开展水资源实用研究、实现水资源分配、管理及合理利用、现代水资源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地表水资源的应用和改造等,对保障水资源的稳定供应起到重要作用。
水资源总量的计算方法
水资源总量的计算方法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了解总量的计算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水资源总量的计算方法。
地表水资源是指江河湖泊、水库、湿地以及人工水体等所有以地表水形式存在的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流域面积的确定: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将水文断面按照所在流域划分,并测定流域面积。
2.年降水量的估算: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和气象模型,估算出流域内的年降水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降水场插值法和统计回归方法。
3.枯水年径流量的估算:通过对流域内历史水文数据的分析,确定枯水年(即降水量最少、径流量最低的一年)的径流量,该值可作为该流域的枯水年径流量。
4.截留蒸发量的计算:截留蒸发量是指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蒸发损失的水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水热平衡法和气候划分法。
通过测量蒸发器内液体的蒸发量,结合气象资料,求得截留蒸发量。
5.基准年流量的计算:基准年流量是指假设各自然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流域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的均值。
一般选择历史水文资料中流量最充沛的年份作为基准年,将这一年的年降水量作为基准年降水量,年径流量作为基准年径流量。
6.地表水总量的计算:将基准年流量减去截留蒸发量,即可得到地表水资源的总量。
地下水资源是指埋藏在地下的地下水体。
地下水资源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地下水埋深的确定:通过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勘探等手段,确定地下水位的位置和地下水埋深。
2.地下水透水层面积的测算:利用地球物理探测和地球化学探测等技术手段,测算透水层的面积。
3.地下水蓄量的计算:利用水井和钻孔等手段,测算地下水的储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影像测井法和底波测井法。
4.地下水再生率的确定:地下水再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地下水的再充实率。
通过地下水位观测和水文监测等手段,测算地下水再生率。
5.地下水总量的计算:将地下水蓄量乘以地下水再生率,即可得到地下水资源的总量。
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计算课件
其中:Q3为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水量;Q为工业废水总 量;γ为工业废水回收率。
计算实例及分析
01
02
03
04
以某地区为例,根据其水源工 程设计来水量和水质情况,计 算出该地区的地表水可用资源
量。
根据灌排工程设计情况,计算 出该地区的灌溉和排水工程可
供水量。
根据工业废水排放情况,计算 出该地区的工业废水可回收利
用量。
分析该地区的水资源可利用量 情况,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
建议。
0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供需平衡的概念及重要性
水资源供需平衡概念
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一定区域内的水资源总需求与总供 给的平衡状况。
水资源供需平衡的重要性
水资源供需平衡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对于保障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02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
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及计算范围
水资源可利用量
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某一时间段内某区域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数量。它 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大气水等。
计算范围
应考虑自然条件、工程条件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具体包括水源工程可供水 量、灌排工程可供水量、污水处理再利用水量、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水量等。
01
水资源总量 = 降水量 + 地表水 + 地下水 + 土壤水 + 生物水等
02
具体计算方法:将各个来源的水 量加总,得到水资源总量。
计算实例及分析
以某地区为例,根据收集整理的降水 量数据、地表水数据、地下水数据等 ,计算该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分析计算结果:分析水资源总量的变 化趋势、影响因素等,为水资源管理 和保护提供参考。
水资源学教程 05第五章水资源的基本理论
2)吸附与解析作用
吸附与解吸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可根据弗 劳德利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的形式可近似推导泥 沙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速率方程:
dS b C k1 k 2 b S dt W
式中:S为泥沙吸附浓度,mg/g;ζ为无量纲化的S值;C 为水体污染物浓度;W为水体的含沙量,g/L;b为与活化能 有关的指数;k1,k2分别为吸附速率系数和解吸速率系数, d-1。
W R
上式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山丘区的河川径流量可以近 似认为是总水资源量;地下径流量就能代表地下水资源量。
(2)下游平原区
在天然状况下,平原区的水量平衡可表示为:
P平 Es 平 Rs 平 Pg 平
降水量 地表蒸发量 地表径流量 降雨入渗补给量
但由于在平原区人类活动频繁、用水量激增,导致平原 区的总耗水量 q 数值较大,不能忽略,因此平原区的水资 源转化关系必须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即
(3)流域水量平衡方程
对于一个天然流域,计算式中:P、R、E分别为计算时段内流域降水量、径流量和 蒸发量;q入为计算时段内从外流域流入本流域的水量; q出为计算时段内本流域流到外流域的水量;ΔW为流域地面 及地下蓄水量的变化量。
第五章 水资源的基本理论
结合水资源学的主要内容,本章介绍了水 量平衡原理、水环境容量理论、水资源价值 理论、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水资源可持续 利用理论等内容。
5.1水量平衡原理
5.1.1水量平衡原理
(1)基本方程 水量平衡(water balance),是指任意选择的流域(或区 域),在任意的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等 于其蓄水量的变化量。即在水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来说水 量收支平衡。 水量平衡的基本方程为:
水资源估算方法
从图(中可看出!重复水量包括以下几项$ "##山丘区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的重复量!即山丘区河川基流量#+* &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0 & "#* ’#6#’ "1* ’16#)2
作用下沿陆地表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而汇入海洋"另一部分沿岩石空隙渗入地下成为地 下水#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又以蒸发形式排入大气圈!以及以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湖$海洋 #这种蒸发$降水$径流的过程形成了自然界水循环系统%见图#&#将这种周而复始的运 行过程称为水循环#
水分蒸发从海洋到陆地!降水后又以径流的形式返回海洋!这种发生在海陆之间的水 循环称为大循环#陆地%或海洋&蒸发的水分!又重新以降水的形式回到陆地%或海洋&!这 种蒸发$降水的循环称为小循环#
!一"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计算
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计算方法有%代表站法’等值线法’年降水径流关系法" #"代表站法 在设计区域内!选择一个或几个基本能够控制全区’实测径流资料系列较长并具有足 够精度的代表站!从径流形成条件的相似性出发!把代表站的年径流量!按面积比的方法 移用到设计区域范围内!推算出区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等值线法 在区域面积不大!并且缺乏实测径流资料的情况下!可以借用包括该区在内的较大面 积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及年径流变差系数等值线!计算区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年降水径流关系法 在代表区域内!选择具有充分实测年降水’年径流资料的分析代表站!统计逐年面平 均降水量’年径流深!建立年降水径流关系"如果设计区域与代表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比 较接近!即可依据设计区域实测逐年面平均降水量!在年降水径流关系图上查得逐年径流 深!乘以区域面积得逐年年径流量!其算术平均值即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2 3水资源总量计算-2.3
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可以逐年更新的动
态水量,用多年平均年河川径流量表示。 地表水资源量=区域内自产水量+入境水量
一、区域自产径流计算
(1)还原计算时段内天然年径流量
式中:W还原-灌溉耗水量、工业耗水量、 生活耗水量、分洪与决口、水库蓄变量、 跨流域调水量(调出、调入)。
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的净消耗量: q1、q2分别为用于农田灌溉、工业及城市 生活的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 为井 灌回归系数、工业用水回归系数。
2.平原区
计算公式:
Q f U p Ur Uk 2 Uc Ud U f U j1 qm
式中:Qf平原地下水资源;Up降水入渗补给量;Ur河道 渗漏补给量;Uk2是山前侧向流入补给量;Uc渠系渗漏补 给量;Ud水库湖泊蓄水渗漏补给量;Uf渠灌田间入渗补 给量;Uj1越流补给量;qm人工回灌补给量。
Wf Rf U p Uj1 Uk 2 Rfg
四、山丘、平原区水资源总量计算
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式:
W Rms Rmg R fs R fg D
重复水量D:
D Rmg Rfg Ur Uc Ud U f qm Uk 2
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变为:
根据地下水的多年平均补给量与多年平均排泄量相等的 原理,在没有外区来水的情况下,区域内地下水的降水 入渗补给量应为河川基流量Rg、潜水蒸发量Eg和地下水 潜流量Ug三项之和。即:
U p Rg Eg Ug
区域水量平衡公式可以改写为:
P Rs Es U p
其中Rs和Up分别地表和地下的产水量之和,这就是区域 的水资源总量W。
降水入渗补给量是平原地下水的重要来源。
水土保持考试
附件: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1 水利水电专业知识1.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1.1.1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水电工程基本建设程序1.1.2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招标、投标的范围招标方法及程序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投标程序及报价依据投标文件的编制方法1.1.3 工程建设监理监理的业务范围及职责监理的基本原理及权利和依据1.1.4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组织形式项目法人责任制与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1.1.5 水利工程管理水利工程项目性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改革主要目标和措施1.2 工程水文1.2.1 水文水文基本资料水文要素频率分析径流分析计算设计洪水计算水位流量关系拟定1.2.2 水资源地表水资源量评价地下水资源量评价水资源总量估算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1.3 工程地质1.3.1 岩(土)体的工程特性土的工程分类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岩石分类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岩体结构类型、风化(卸荷)带及软弱夹层的工程地质特性岩(土)体渗透性特殊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1.3.2 区域构造稳定性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的基本内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本要求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的规定1.3.3 水库工程地质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水库渗漏、浸没、库岸稳定(包括崩塌、滑坡、塌岸)问题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成因类型及工程地质条件1.3.4 水工建筑物工程地质水工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内容覆盖层地基工程地质问题坝(闸)基及拱坝坝肩岩体工程地质问题边坡变形破坏类型及稳定性地下洞室选线(址)及围岩稳定性1.3.5 天然建筑材料天然建筑材料勘察的任务、精度要求和内容各种天然建筑材料质量评价1.4 工程任务和规模1.4.1 防洪、治涝堤防工程水利计算防洪水库和分(蓄、滞)洪工程水利计算治涝工程体系和标准治涝工程规划设计防洪工程体系和控制断面安全泄量1.4.2 水力发电不同调节性能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水电站装机容量水轮机类型及适用范围抽水蓄能电站类型和装机规模1.4.3 水资源配置及供水工程供水量、用水量组成及统计水资源供需分析的基本要求城镇需水量的预测调水工程可调水量分析1.4.4 灌溉工程灌溉工程设计主要内容和设计灌溉保证率灌溉制度和需水过程农业节水和总需水量1.4.5 河道整治河道整治主要任务河道整治规划河道整治主要措施1.4.6 综合利用水库综合利用水库的任务顺序确定原则水库特征水位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的结合水库回水计算1.5 工程总体设计1.5.1工程等级划分及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等别划分工程永久(临时)建筑物级别划分水利水电工程洪水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抗震设防标准1.5.2工程选址及总体布置工程建设场址、坝(闸)址、厂(站)址选定原则工程主要建筑物基本型式的选择工程总布置应考虑的主要因素1.6 水工建筑物1.6.1 碾压式土石坝土石坝布置、设计基本要求及安全标准土石坝筑坝材料选择与填筑标准土石坝断面设计土石坝坝体排水及构造设计土石坝渗流及坝坡稳定计算土石坝基础处理原则和主要方法1.6.2 重力坝重力坝布置、设计基本要求及安全标准重力坝坝体结构设计重力坝坝身泄水建筑物型式重力坝消能防冲结构设计重力坝基础处理原则和主要方法1.6.3 拱坝拱坝布置、设计基本要求及安全标准拱坝坝体结构设计拱坝坝身泄水建筑物型式拱坝消能防冲结构设计拱坝基础处理原则和主要方法1.6.4 水工隧洞水工隧洞的洞线选择与进出口布置隧洞横断面型式及尺寸1.6.5 溢洪道溢洪道布置基本要求进水渠、控制段、泄槽与消能防冲等结构设计地基与边坡处理设计1.6.6 水闸水闸布置、设计基本要求及安全标准水闸防渗排水、消能防冲及两岸连接设计1.6.7 堤防及渠系建筑物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堤岸防护引水枢纽工程的布置、设计基本要求泵站枢纽布置渠线选择1.6.8 水电站建筑物水电站厂房(地面或地下)布置水电站进水建筑物布置及设计水电站压力管道布置及设计1.6.9 水工金属结构闸门的布置、选型启闭设备的选型1.7 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投资1.7.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导流、截流方式施工导流、截流标准主体工程施工方法施工总布置及对外交通施工工期及总进度1.7.2 工程投资工程分类和概(估)算组成费用构成与投资工程概(估)算编制依据与步骤1.8 征地移民1.8.1 法律法规和前期工作程序主要法律法规前期工作程序1.8.2 建设征地范围水库淹没影响范围工程建设区用地范围1.8.3 实物调查实物调查内容实物调查方法1.8.4 移民安置移民安置任务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集(城)镇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专业项目(含企业)复(改)建规划设计库底清理规划设计1.8.5 补偿投资(费用)概(估)算补偿投资(费用)概(估)算编制原则、依据补偿投资(费用)项目划分和投资(费用)构成补偿投资(费用)分析1.9 水土保持1.9.1 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土壤侵蚀类型及其分区土壤侵蚀分级水土流失防治1.9.2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前期工作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前期工作水土保持综合调查1.9.3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水土保持林草措施设计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1.9.4 水土保持管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水土保持验收管理1.10 环境影响评价及水资源保护1.10.1 环境现状调查、预测及评价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10.2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管理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的基本要求和对策措施环境监测和管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及管理1.10.3 水资源保护水功能区划体系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水源地保护1.11 经济评价1.11.1 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的区别与联系国民经济评价中的费用和效益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及准则1.11.2 财务评价盈利性项目和非盈利性项目财务评价财务评价中费用构成和综合利用工程费用分摊财务评价中成本费用及销售收入估算财务评价指标及评价准则1.11.3 资金筹措水利建设项目分类和资金筹措水利工程贷款能力水电工程资本金1.12 法规及管理条例1.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总则;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水域和水工程保护;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使用1.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总则;防洪规划;治理与防护;防洪区和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1.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总则;电力建设;电力生产与电网管理;电价与电费;农村电力建设和农业用电1.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总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护;建设用地1.1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总则;预防;治理;监督1.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总则;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1.1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总则;招标;投标1.12.8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总则;移民安置规划;征地补偿;移民安置1.12.9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总则;资质资格管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发包与承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实施;监督管理;罚则1.13 技术标准(通用)1.13.1 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流域(河流)规划;工程规划与水文水利计算;建筑物级别确定;安全要求;水工建筑物设计;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征地移民1.13.2 强制性条文水力发电部分综合规定;规划;勘测;设计;施工1.13.3 防洪标准(GB50201-94)1.13.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13.5 水电枢纽规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1.13.6 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45-2006)1.13.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2 水利水电专业案例2.1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2.1.1 水文了解主要气象水文要素观测及资料整编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原区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
,即平原区河川基流量,也就是平原区地下水对河道 的排泄量。 平原区地表水入渗补给量,包括河道、渠系、渠灌田 间、水库湖泊、人工回灌等地表水入渗补给量。
计算公式:
Wf R f Q f R fg U
将上式展开:
二、水资源总量估算
在水资源评价中,一般采用下式进行水资源总量估算:
W R Q D
式中:R是地表水资源;Q是地下水资源;D是地表水资 源和地下水资源相互转化的重复量。 分别计算地表水资源R,地下水资源Q,再考虑重复 量D。就可以估算水资源总量。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计算
1.地表水资源定义
降水入渗补给量是平原地下水的重要来源。
降水入渗补给量:
P为多年平均降水量;a为多年平均年降水入渗补给 系数;F为接受降水入渗补给的计算面积。 河道渗漏补给量:
山前侧向流入补给量:计算方法与山丘区方法相 同。
渠系渗漏补给量、渠灌田间入渗补给量:
m为渠系入渗补给系数;W为渠首引水量;r为渠系 渗漏补给地下水系数; η为渠系水利用系数。 为渠灌田间入渗补给系数,W为灌溉进入田间水 量。
直接计算山丘区地下水补给量比较困难,根据多年平
均总补给量等于总排泄量,以山丘区地下水排泄量近 似作为补给量。
Qm Rmg Ru Uk1 Qs Eg q
式中:Qm山丘区地下水补给量;Rmg河川基流量;Ru河 床潜流量;Uk1是山前侧向流出量;Qs山前泉水出露 量;Eg潜水蒸发量;q实际开采的消耗量。
人工回灌补给量:通过井孔、河渠、坑塘 或田面,认为将地表水灌入地下,补给浅 层地下水的水量。
二、山丘区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山丘区水资源量计算公式:
Wm Rm Qh Rmg
山丘区水资源量计算公式,展开式:
Wm Rm Ru Uk1 Qs Eg q
三、平原区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根据地下水的多年平均补给量与多年平均排泄量相等的 原理,在没有外区来水的情况下,区域内地下水的降水 入渗补给量应为河川基流量Rg、潜水蒸发量Eg和地下水 潜流量Ug三项之和。即:
U p Rg Eg Ug
区域水量平衡公式可以改写为:
P Rs Es U p
其中Rs和Up分别地表和地下的产水量之和,这就是区域 的水资源总量W。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及水资源总量计算 地表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可利用量
一、水资源总量概念
1.天然状态下的水资源总量
在一个区域内,如果把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作为一个整 体看待,则天然状态下的水资源总量可广义定义为大气降 水量,它是水资源的总补给量。 地表水主要有河流水、水库、湖泊水,补给源除大气降水外 ,还有地下水、冰川溶水; 土壤水为包气带的含水量,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亦有特殊 区域的河流水入渗补给; 地下水包括河川基流、地下水潜流(含地下水周边流出量)
W Rm Rf Ru Uk1 Qs Eg q U p U j1 Rfg
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式又变为:
W Rms Rfs Qm U p U j1
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等于:山丘区、平原区多年平 均地表径流量、山丘区地下水补给量、平原区降水入渗 补给量、平原地下水越流补给量。
W P Es Rs U p
同时,根据下式可以得出另一个公式:
P Rs Rg Es Eg U g
上面(1)、(2)式的区别:前者把河川基流量归并
入地下水补给量中,后者把河川基流量归入河川径流 量。避免水量重复计算。 可见,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有重复部分。
和地下水储量,由降水和地表水体通过包气带下渗补给。
2.水资源的总排泄量可分为河川径流量、总蒸散发量 和地下潜流量,水资源中三种水体的排泄方式不同:
地表水由河川径流、水面蒸发和土壤入渗三种途径排泄; 土壤水消耗于土壤蒸发、植物散发和下渗补给地下水或以壤 中流形式流入河道; 地下水通过河川基流、地下潜流(包括周边流出量)与潜水 蒸发排泄
E、水库蓄变量: 包括水库在计算时段内的蓄水变量。
二、入境水
天然情况下的入境水,按入境代表水文站 实测资料计算。 经水库调节控制的入境地表水量,按水库 蓄水变化量、水库向下游放水量等实测资 料还原计算。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计算
地下水资源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能提供给 人类使用的,且能逐年得到恢复的地下淡 水量。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通常以地面 入渗补给量(包括天然补给量和开采补给 量)计算其数量。因此,地下水资源的开 采一般不应超过补给量,否则会给环境带 来危害,使生态条件恶化。 三个概念: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
三种水体的关系可用区域三水循环概念模型表示
大气降水
总蒸发
植物截留蒸发 地表水体蒸发
地表调蓄
坡面流
地表及包气 带蒸散发 包气带蒸散发 土壤调蓄
土壤入渗
攘中流
地表径流
潜水蒸发
地下调蓄
下渗补给地下水 河川基流
地下潜流
河川径流
4.水量平衡分析
一定时段内的区域水量平衡公式:
P R E Ug U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以Rmg为主。
河川基流:当地表径流消退完后,由地下 水继续不计河流中的那一部分流量称为基 流。 河床潜流量:当河床中有松散沉积物时, 松散沉积物中的径流量称为河床潜流量。
K渗透系数,I为水力坡度,一般用河底坡度代替,F为垂 直于地下水流方向的河床潜流过流水断面面积,T为河道 或河段过水时间。
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的净消耗量: q1、q2分别为用于农田灌溉、工业及城市 生活的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 为井 灌回归系数、工业用水回归系数。
2.平原区
计算公式:
Q f U p Ur Uk 2 Uc Ud U f U j1 qm
式中:Qf平原地下水资源;Up降水入渗补给量;Ur河道 渗漏补给量;Uk2是山前侧向流入补给量;Uc渠系渗漏补 给量;Ud水库湖泊蓄水渗漏补给量;Uf渠灌田间入渗补 给量;Uj1越流补给量;qm人工回灌补给量。
原水量为引水量减去全部回归水;
② 引水使用范围不在水文站控制范围内- 还原水量为全部引水量; ③ 引水使用范围部分在水文站控制范围内 -还原水量为引水量减去在水文站控制范围
内用水的回归水。
B、工业及城镇生活耗水量:
包括用户耗水量和输排水损失量=取水量—入河废 污水量 C、分洪与决口耗水量: 遇到个别大水年份,可根据分洪口的实测资料及 洪水调查等资料估算。 D、跨流域引调水量: 包括引出水量和引入水量利用后的回归水量
补给量:通过边界层进入含水系统的水量 ,包括大气降水入渗量、侧向地下水流入 量、其他含水层越流不计量、人工增加的 补给量。 储存量:储存于稳定含水层中的重力水体 积。 潜水含水层储水量(容积储存量):
V-含水层内水位变动带以下的体积, u-含水层给水度
承压含水层储水量(弹性存储量):
水库湖泊蓄水渗漏补给量:
W1为进入水库湖泊的流量,Pd为水库水面上的降 水量,Ed为水库水面上的蒸发量,W2为出库水 量, 为水库湖泊的蓄水变量。 越流补给量:深层地下水水头高于浅层地下水水 头的情况下,深层地下水通过弱透水层对浅层地 下水的补给。
为水头差,Ke为越流系数,T为时间(365d)
Wf Rf U p Uj1 Uk 2 Rfg
四、山丘、平原区水资源总量计算
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式:
W Rms Rmg R fs R fg D
重复水量D:
D Rmg Rfg Ur Uc Ud U f qm Uk 2
水资源总量计算公变为:
(2)还原方法决定于所掌握的资料。 A、农业灌溉耗水量
① 有引水、退水量资料
式中:W 还原 -还原水量; W 引 -引水量; W退-退水量。
② 有引水量资料,无退水量资料
式中:
称回归系数
③ 无引、退水量资料,根据实际灌溉面积和 毛灌溉定额计算
式中:m-毛灌溉定额;F-实灌溉面积。
注意退水与水文站控制断面的关系: ① 引水使用范围在水文站控制范围内-还
作业
估算区域水资源量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3月13日交作业)
式中:P为降水量;R为河川径流量;E为总蒸散发量;Ug 为地下水潜流量;ΔU为区域的蓄水变量。 多年平均条件下,蓄变量可以忽略不计,则上式变为:
P R E Ug
将河川径流量R分成地表径流量Rs和河川基流量Rg,将 总蒸散发量E分为地表蒸散发量Es和潜水蒸发量Eg,则上 式变为:
P Rs Rg Es Eg U g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由降水形成的河流、
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可以逐年更新的动
态水量,用多年平均年河川径流量表示。 地表水资源量=区域内自产水量+入境水量
一、区域自产径流计算(1)还原计算时段内 Nhomakorabea然年径流量
式中:W还原-灌溉耗水量、工业耗水量、 生活耗水量、分洪与决口、水库蓄变量、 跨流域调水量(调出、调入)。
五、重复水量计算
山丘区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的重复量,即
山丘区河川基流量Rmg 平原区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的重复量,即 平原区河川基流量Rfg 山丘区河川径流量与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的重复 量,即山丘区河川径流流经平原时对地下水的补给量 ,包括Ur、Uc、Ud、Uf、qm 平原区山前侧向补给量,是山丘区的地下潜水量,即 Uk2
由此可见,降水、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之间存在着一定 转化关系,尤其是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排更是水 循环的重要部分。
补充什么叫河川基流量: 河川基流量(又称地下径流量)是指河川径流量中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