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加深对汽车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理解,培养和锻炼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拆装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分析教学任务——提出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条件——实施课程教学——不断持续改进3.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常用发动机维修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1)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熟练分析。
3)能按装配工艺对发动机进行装配和调整。
职业素质目标: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4.课程内容和要求5.实施建议⑴教材编写1)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教材,将本专业知识分解成若干任务进行学习。
2)教材在实际使用中,要以实际的师资、学生、场地和设备等条件进行调整,并结合本地区企业生产实际、具体学习任务对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进行修改。
⑵教学建议1)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教学场所中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操教学区,最好在理论教学区中还能设置学习讨论区,配备课程中各学习任务所需的挂图、维修手册、维修资料等。
3)为保证教学安全和实践效果,建议每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15-20个学生,学生分组控制在4-5人/组。
4)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发动机拆装台架及零部件等教学辅助设备。
5)本课程的教学是认知教学,“教”与“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工作情境,尽可能采用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式参观教学模式。
⑶教学评价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调控作用。
汽车拆装与装配课程标准

《汽车拆卸与装配》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实训课程的性质
本实训课程主要以实训演示为辅,学生动手为主,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汽车各部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2实训课程的任务
本实训课程主要完成汽车发动机拆装、汽车传动系统拆装、汽车离合器拆装、汽车主减速器拆装、汽车万向传动装置拆装、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拆装、汽车转向油泵拆装、汽车独立悬架总成拆装等任务。
2.课程目标
2.1本实训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是汽车类专业基础课程,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汽车各部分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具备一定的汽车维修及操作能力。
2.2本实训课程的要求:
本课程教学环节较多,实践性较强,教学中应激励学生创新精神,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维修技巧。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4.课程实施
本课程主要以实践考核为主,勤及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实训报告占总成绩的10%,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60%。
按总成绩定为“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共5个成绩等级。
从所学的实训项目中随机抽出3个实训项目进行考核,考核学生对结构原理的掌握情况,考核学生对拆装步骤是否熟悉,考核学生对故障检测方法是否熟悉,根据考核情况,对于学生操作熟练、无错误出现成绩可评为优秀;操作熟练,仅有1个小错误出现,且不影响实验结果可评为良好;操作基本熟练,有1-2个小错误,基本不影响实验结果,成绩可平为中;操作基本熟练,操作过程有1较大
错误出现,成绩可评为及格;操作不熟练且操作过程中出现多次错误,基本不能单独完成操作,成绩可评为不及格。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拆装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拆装》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拆装【适用专业】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拆装》是中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拆装工艺,会使用各种拆装所需的常用工具、专用工具;能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安全、规范的拆卸和安装,增加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动手能力。
1.2设计思路该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产任务中的工作能力,着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塑造。
课程设置的主要是依据“实际生产内容”来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以职业能力为重点”进行教学目标确定。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生产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形成理论知识的构架,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构建是根据具体的生产任务来摄取,并融合了相关发动机性能标准对知识、技能的强化。
2.课程目标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会使用各种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拆卸和安装工艺;能对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进行更换、调试。
职业能力目标:1)能熟练识别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和结构关系。
2)能熟练拆装汽缸盖、气门组的零部件。
3)能熟练拆装曲柄连杆机构的零部件。
4)能熟练更换冷却系统的零部件。
5)能熟练更换润滑系统的零部件。
6)能熟练进行发动机总装调试。
4.教学活动设计以教学项目二为例说明。
教学项目二-2 更换活塞环4.1项目内容专业知识:活塞环的作用、活塞环的种类、活塞环的“三隙”实践内容:活塞环的拆卸、活塞环的测量与更换、活塞环的安装4.2项目要求(1)能够熟识活塞环的作用、种类;(2)能够熟识活塞环的“三隙”;(3)会使用活塞环专用钳;(4)能正确拆卸、更换、安装活塞环;(5)具有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的能力;(6)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7)具有协调工作与人合作的能力;(8)学生分组操作,进行安全、规范的拆装,全面贯彻5S现场管理;(9)撰写实习心得,总结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10)能进行准确、有效的沟通。
发动机拆装课程标准

《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发动机拆装实训》是汽车类各专业的专业平台课,宜安排专门的实践周集中进行。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汽车拆装的基本知识入手,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与安全操作方法,掌握发动机的拆卸、清洗、检测、装配与调整的方法步骤和技术要求。
进一步熟悉巩固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单元:发动机拆装操作演示对一台完整的发动机进行拆卸、装配、调整、起动的操作演示和穿插讲解完成。
要求学生了解工量具正确使用方法,发动机拆装步骤与安全规范操作内容。
重点:操作规程及安全规范。
第二单元:发动机的解体和零件清洗通过对发动机的解体操作,掌握拆卸方法、步骤和技术要求;熟悉发动机各零部件构造原理。
重点:曲轴连杆机构及配气机构。
第三单元:发动机零部件的清洗与检验了解各类零件正确选用清洗液及其清洗方法,熟悉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检验方法。
重点:掌握曲轴及气缸的检验方法。
第四单元:发动机的装配与调整对清洗吹于后各零部件进行组装和总装,掌握装配规范和技术要求;熟悉发动机装配后点火正时,供油提前角、气门间隙等项目调整方法。
重点:掌握各主要零部件安装时上紧力矩要求和正时安装方法。
第五单元:起动试验对装配齐全后的发动机进行起动试运转,检验装配质量,掌握安全规范。
了解发动机竣工验收方法。
重点:起动操作安全规范。
第六单元:实操考核考核独立完成拆装及调整发动机实训项目,并要求相关知识答辩。
第七单元:总结就本实习周的课题或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实习体会,提出见解。
三、教学顺序四、几点说明1、先修课程:汽车构造(发动机)。
2、设备配套:六台以上不同种类型号的完整发动机及拆装台架,常用工量具每机一套,专用工具共用2—3套。
3、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综合表现,考核情况和实习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分,最后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分级评定。
《发动机拆装实习》课程标准

《发动机拆装实习》课程标准《汽车发动机拆装》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中专(职业中专、中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汽车发动机正确拆装和检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适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课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式教学。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90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20课时,实践课时为70课时。
本课程的总学分为4学分。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课程所对应的工作任务要求而制定,以汽车发动机总装与调试岗位为载体,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特点编排模块。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掌握发动机总装与调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发动机总成的清洗、解体、零件的清洗、检验、修理、总成装配及调试等。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发动机总装与调试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会正确使用和保养工量具、检测维修设备。
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2.知识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学会识别发动机零部件及相关配件知识;3)熟悉根据发动机的技术要求拆装发动机;4)能检查、调整、测试发动机运行状况,诊断和排除发动机的故障;5)能填写发动机检查记录表和发动机大修竣工报告。
3.能力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大修内容和发动机总装与调试技术要求,包括发动机总成的清洗、解体、零件的清洗、检验、修理、总成装配及调试等,掌握发动机大修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会正确使用和保养工具、量具、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初步具备大修国产常见发动机(如EQ6100、桑塔纳JV1.8等)的能力。
(二)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议:考核方式可多样化,有计划地、灵活地进行。
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任务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等评价方法,以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拆装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拆装》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拆装【适用专业】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拆装》是中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拆装工艺,会使用各种拆装所需的常用工具、专用工具;能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安全、规范的拆卸和安装,增加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动手能力。
1.2设计思路该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产任务中的工作能力,着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塑造。
课程设置的主要是依据“实际生产内容”来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以职业能力为重点”进行教学目标确定。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生产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形成理论知识的构架,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构建是根据具体的生产任务来摄取,并融合了相关发动机性能标准对知识、技能的强化。
2.课程目标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会使用各种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拆卸和安装工艺;能对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进行更换、调试。
职业能力目标:3)能熟练识别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和结构关系。
4)能熟练拆装汽缸盖、气门组的零部件。
5)能熟练拆装曲柄连杆机构的零部件。
6)能熟练更换冷却系统的零部件。
7)能熟练更换润滑系统的零部件。
8)能熟练进行发动机总装调试。
9.课程内容和要求10教学活动设计以教学项目二为例说明。
教学项目二-2更换活塞环10.1目内容专业知识:活塞环的作用、活塞环的种类、活塞环的“三隙”实践内容:活塞环的拆卸、活塞环的测量与更换、活塞环的安装10.2目要求(1)能够熟识活塞环的作用、种类;(2)能够熟识活塞环的“三隙”(3)会使用活塞环专用钳;(4)能正确拆卸、更换、安装活塞环;(5)具有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的能力;(6)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7)具有协调工作与人合作的能力;(8)学生分组操作,进行安全、规范的拆装,全面贯彻5s现场管理;(9)撰写实习心得,总结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10)能进行准确、有效的沟通。
发动机拆装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学期】:第一、二学期【参考课时】:该门课程的参考课时16节0【前导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编制人员】: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课程内容设置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按项目化模式设计内容。
同时遵循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涉及的汽车结构基础知识内容,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将本课程内容分为12个项目,共17个活动内容。
在拆装和检修活动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整个课程中理论知识以够用、实用为原则,突出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为重点。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汽车发动机个总成的拆装和检修。
.会初步判断和处理一些简单的发动机机械故障。
3学(二)能力培养目标1.正确熟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器具设备。
2.能正确拆装发动机主要总成和分解总成的零部件。
3.会分析判断零部件的好坏,能修复一些简单的零件。
(三)职业素养目标: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肃的工作纪律。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以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工作任务为线索进行设计,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总成拆装、曲柄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汽油机构造、故障诊断、常见故障分析、电控发动机等12个学习项目。
课程内容与要求的确定充分考虑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要求。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出相关专业知识;以典型的网络为基础,展开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的教学过程。
《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标准

《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汽车拆装实训课程作为卓越技师的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以汽车结构为载体,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内容对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原理及基本检测维修方法、通过安排学生参加工程训练,以实现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素质的培养与塑造。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作为训练内容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与建立工程意实训是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发动机实训课程前导课程有汽车机械基础、钳工技能实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后续课程有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汽车综合性能诊断技术实训、汽车维修师培训与鉴定。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进一步理解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学会识别发动机零部件及相关配件知识。
(3)熟悉根据发动机的技术要求拆装发动机。
(4)能检查、调整、测试发动机运行状况,诊断和排除发动机的故障。
(5)能填写发动机检查记录表和发动机大修竣工报告。
(6)掌握电控发动机的检测维修基本技术。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大修内容和发动机总装与调试技术要求,包括发动机总成的清洗、解体、零件的清洗、检验、修理、总成装配及调试等,掌握发动机大修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会正确使用和保养工具、量具、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初步具备大修国产常见发动机的能力。
具备电控发动机的检测维修基本技能。
3.素质目标(1)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职业核心能力。
(2)具有根据岗位变化和工作需要学习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3)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一定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职业能力。
(4)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即能根据生产条件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应变对策的能力。
(5)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术工作者所必需的发动机总装与调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练有机结合。
《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标准

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220389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汽车电子课程所属:工程技术教研室学时:30 编写执笔人: 于天秀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性质与作用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是汽车电子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它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综合技能实训课程。
主要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发动机的结构;具备汽车发动机正确拆装和检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发动机拆装维修的工、量具及仪器;增强文明安全生产意识,能很快适应汽车维修岗位,为学生毕业实习及维修技能等级考证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
本课程将结合本专业教学大纲中的《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机械基础》、《金工实习》等课程进行,同时该课程也为学生今后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课程奠定了基础。
1.2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发动机拆装实训》作为汽车电子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采用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课程模式,以培养学生汽车发动机拆装的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使之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在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基础上,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本课程课时为30学时,总学分为2学分。
2.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掌握发动机拆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发动机总成的清洗、解体、零件的清洗、检验、修理、总成装配及调试等。
35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标准-48课时

35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标准-48课时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课程类型:职业技能实训模块。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汽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技能课程,在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专业技能训练的首要和基础环节,是学习后续其它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
课程特点: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课程作用:学生在学习《汽车发动机、底盘构造与维修》等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拆装与调整的技能训练,加深对汽车的发动机、整车及各部分总成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技能了解和掌握,初步了解和熟悉汽车典型总成正确的拆装与调试方法,熟练掌握汽车拆装工具的正确使用,为后续汽车诊断、检测、维修和技术服务打下扎实基础。
学生学完本课程之后,有助于考取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汽车类行业协会颁发的中、高级《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
授课对象与基础:本课程服务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应用电子专业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
学生在接触该课程前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具备机械制图、金工实训、汽车发动机底盘构造与维修等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总体目标:通过工作任务引领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变速器拆装与调整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发动机总成、变速器总成装配和整套工艺流程,在课程中学会工具和检测量具的使用,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同时,锻炼学生专业拆装与调整技能,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协调工作的团队精神。
(一) 基本素质教育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4.(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职业人所必需的发动机拆装与调整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兴趣,锻炼学生团队精神;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6(具有角色及利益的定位、顾及他人的能力。
09《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核心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核心课程标准二零一九年十月《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核心课程标准目录一、前言 (1)(一)课程性质 (1)(二)设计思路 (2)二、课程目标 (3)(一)能力目标 (3)(二)知识目标 (4)(三)素质目标 (4)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4)(一)教学内容选取依据 (4)(二)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5)四、实施建议 (6)(一)教材建议 (7)(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7)(三)考核与评价 (8)五、其它说明 (10)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核心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是中职阶段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综合性技能训练课程,是针对先修专业课程和后续顶岗实习课程的强化训练课。
本课程主要面向汽车维修服务企业的汽车机电维修工、服务顾问的工作岗位,通过仿效企业工作任务的真实演练,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汽车维修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企业维修工作流程,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以提高学生排除汽车故障、恢复汽车性能的专业能力,着重培养专业知识、技能、态度和综合素养,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服务意识的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性实训可有效地缩短毕业生到企业由学生向员工角色过渡的适应时间。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可作为汽车维修相关专业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面向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的机电维修和服务顾问岗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汽车专业知识及维修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具有持续担当汽车售后服务与维护使命,德技并修的时代工匠。
通过本课程的专业学习,增强学生对汽车维修、使用、管理与服务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工作过程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节能意识、质量意识与客户服务意识,负有汽车维修与安全运用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中职阶段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具备车辆的维修保养等综合技能,并以典型学习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提高综合执业能力。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考核方案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考核方案1、实训目标(1)了解常用机具和工具的种类和作用。
(2)掌握各种扳手、榔头、撬棒、铜棒等常用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汽车举升器、吊车、千斤顶等举升机具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4)学会使用吊车从车上拆下发动机(附离合器)总成。
(5)认识发动机附属装置,了解其安装位置。
(6)掌握发动机附属装置的拆卸方法和要求。
2、实训条件各种扳手、活塞环装卸钳、气门弹簧装卸钳、千斤顶、黄油枪、汽车举升器、吊车、完整汽车、解剖汽车、汽车发动机、常用机具、工具。
3、实训组织形式根据实训的具体项目任务确定。
按照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需要组成的工作小组或项目小组形式;4、实训内容及时间分配(表1)表1 实训内容及时间分配表5、实训指导要求1、根据教学计划和实验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编写实验、实训指导书或教案,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2、在每次学生实验实训开始前指导教师要根据实验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详细讲解本次课的目的和要求、内容、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并按要求做好示范操作,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3、每个实验实训项目结束前,指导教师要进行讲评,评述学生本次课的情况,分析实训项目的重点、难点并做好学生答疑工作。
4、指导教师要积极巡视学生实验实训的整个操作过程,随时解答学生的提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耐心细致地为学生做好实践教学服务,保证实训课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
5、指导教师要及时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用于实践教学,研究、探索和改革实践教学及技能训练方法,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6、要重视和研究实训室仪器设备功能的开发利用,做好仪器设备及测量工具的计量、校准,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7、要重视技术标准的使用,树立标准化意识,教育学生养成尊重事实,重视标准依据,善于分析的良好习惯。
8、认真做好学生实验实训成绩的考核,综合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能力和水平,实训报告或作业,总结报告的质量及考试成绩等几个方面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102346课程承担单位(部门):汽车专业部制定人:制定日期:2021年12月审核人:审核日期:2021年12月批准人:批准日期:2021年12月一、适用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年级学生二、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实习课。
本课程是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汽车维修类人员、营销员、汽车保险从业人员、二手车评估人员等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后续课程有《汽车底盘构造检修》、《汽车空调系统检修》、《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检修》、《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检修》。
四、课程目标通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实训的学习,能够叙述汽车发动机各系统主要组成、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能完成对汽车发动机拆装、维护、保养、维修工作任务,并进一步使学生学握以下知识能力、专业技能和素养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总体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术工作者所必需的发动机拆装、维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正确对汽车发动机基本故障的判断及排除。
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1.知识目标(1)学生能描述汽车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2)学生能描述汽车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工作原理。
(3)学生能掌握规范对汽车发动机各系统零部件的拆装、调试的方法。
(4)学生能制订具体的检测与修复的实施方案。
2.技能目标(1)能正确规范使用发动机拆装的常用工具。
(2)能正确规范对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进行拆装。
(3)能正确规范对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进行拆装与调试。
(4)能正确规范对汽车发动机五大系统进行拆装。
(5)能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基本的维护和修理。
(6)能对汽车发动机基本故障的判断及排除。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二、实训性质与目的《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是汽车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本课程将结合本专业教学大纲中的《发动机构造》和《汽车维修》进行,以此作为基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发动机结构;掌握发动机拆装流程、工具量具和仪器的使用、拆装发动机的技术要求等。
同时也为以后汽车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训课任务是以丰田3Y发动机和大众捷达AJR发动机作为实训样品,通过拆卸、分解、清洗、装配、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了解发动机构造。
三、实训基本要求1、实训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发动机和翻转式发动机固定架倒下砸伤人,不准擅自动仪器设备,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程和注意事项。
2、学生在做实训之前要先预习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指导书,实训过程中要按拆卸和分解顺序摆放零件并作好纪录。
见附件一:学生工作页。
3、学生4~6人分成一组,每组同学必须严格按照实训操作步骤,每个人都要动手完成发动机的拆卸和装配工作。
4、编写实训报告(学院标准格式),掌握编制拆装发动机工艺文件的基本方法。
四、前修后续课程前修课程:汽车机械基础、金工实习、汽车发动机构造等。
后续课程: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五、实训方法与手段1、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发动机拆装视频,并现场讲解和演示。
2、学生实物操作。
3、实训以分组方式、利用分层教学法进行实施。
即在班里选几名成绩优秀且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由老师先对组长进行培训,达到要求后再由各组长指导各组成员,期间有问题直接由老师指导。
4、同时上3~4台发动机,每组一台,学生4~6人分成一组,每组设一组长,再由一个实训老师负责指导和监督。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教师评定与学生评定相结合,小组与个人表现相结合。
即由每个小组的组长给组成员进行评定,再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组长评定给每一个学生进行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分组教学
1.学习成果(60%)+工作态度(20%)+纪律遵守
(20%); 考核方式
2.评价主体:教师评价(60%)+小组互评(30%)+学生
自评(10%)
子情境名称
学习目标
参考 学时
任务1:安全教育和车间 观看录像,安全教育,发动机操
2
管理
作规程和实训室6S管理规范等。
任务2:发动机的基本操 熟悉发动机、变速器的拆装步
在课程设计中,以培养“学工交替,角色转变,能力递增”的高素
质、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能在实践中发现
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拓宽
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的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有明显的
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
4. 借力于专业群建设,构建“教学工厂”实训室 积极与企业合作,让企业参与到专业实训室的规划和建设中来,营 造出与生产现场相同的教学环境,同时积极引入企业进校园,构建“教 学工厂”,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产环境下训练,较好地掌握核心技能和 产品质量意识。在学生训练过程中,将企业的质量管理引入到课程的教 学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规范作业以及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等“软技 能”的培养。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在实训现场进行的实际操作训练,进一步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组成、性能、结构和特点,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 原理,达到中级工的职业资格水平的职业资格水平,并通过职业资格考
4
分的拆装
拆装工具进行拆装
任务7:变速器液压部 能够对发动机的液压部分正确选择
4
分的拆装
拆装工具进行拆装
任务8:变速器控制部 能够对发动机的控制部分正确选择
4
分的拆装
拆装工具进行拆装
任务9:变速器传动部 能够对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的部分正
5
分的拆装
确选择拆装工具进行拆装
4.课程实施
4.1.教师基本要求
教学团队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
任务5:发动机正时部分的拆 装
任务6:发动机曲轴部分的拆
学习情境2: 装
2 汽车发动机的拆
装
任务7:变速器液压部分的拆
装
参考学 时 2 4 4
6 4 6 4
任务8:变速器控制部分的拆
6
装
任务9:变速器传动部分的拆 4
装
总计学时
40
3. 2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 情境1:发动机认知
参考学时 10学时
主要
设备名称
单位 最低数量
备注
各型号汽车
台
10
配备多种工具和量具
4.3教学方法建议 1.教师应依据工作任务中的典型产品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 动。 2.本课程教学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学校专任教师与企 业兼职教师相结合,注重学做结合,“教”与“学”互动,做中学,学 中做,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的提高。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境,强化实际操作训练,要紧密 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使学生掌握汽车拆装的各种基本能力的相关 知识。 4.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 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者信心与成就感。教学活动可根 据内容特点选择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或实训基地进行,引入企业对 应工作岗位,采用任务驱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 生主动思考完成项目任务。 5.教学中应当多联系工程案例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教 师应指导学习者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 感有机融合。 4.4教学评价 对学生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考核,通过各种不同的考试形式激 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获取新知识、 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团队活动的合作能力;职业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 到体现。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 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定标准,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
原理、通过安排学生参加工程训练,以实现对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工
程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作为训练内容体系不可或缺
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与建立工程意实训是高技能人才培养
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1.2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核鉴定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课程内容设计与要求 3.1课程内容 1.课程开发以汽车工业的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课程内容均来自
工作任务模块的转换,建立的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 2.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每个项目或任务
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和职业态度等内容,是相对完整的一个系 统。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汽车拆装实训
课程代码
01941
课程总学时 40
适用专业和岗位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
业
课程负责人
周炳强
参与编审人员:
(校内)
(校外)
廖新山
机械工程系 2013年9月
汽车拆装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01933
课程类别: 专业课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授课系(部):机械工程系
3.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项目”或“任务”设置上,充分考 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保留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兼顾学生的职业发展。
序号
学习情境
工作任务
任务1:安全教育和车间管理
学习情境1: 任务2:发动机,变速器拆装
1 汽车发动机的认 的基本操作
知
任务3:发动机、变速器的维
护保养
任务4: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 装
1.校内任课教师均应具有技能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或者企业
相关岗位工作经历,均应具备机床加工操作技能,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
能。
2.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具备技师以上的技术职称,专门从事机械
技能岗位工作,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
合素质。
4.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1、校内实训基地条件要求
学分学时:学分/40学时
编写执笔人:周炳强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审核日期:
系主任审定签字:
审定日期: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的定位:汽车拆装技能实训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的专业技能必修课和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
过发动机技能实训,对学生进行基本劳动技能、基本思想作风等方面的
学生到汽车维修企业见习,了解实际工作情景, 3. 借鉴企业工业案例,进行项目载体的选择 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以“案例化”为目标,以来自企业并经
过教学加工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按照案例的工作过程整合 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并按照其工作过程实施教学,充分采用行动导向的 教学方法,融知识、技能、素养于案例训练之中,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 化的教学,以先会后懂为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 时,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使以教师指导为主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转 变。
教育;让学生了解汽车的结构与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
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
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后续的理论课程和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的作用:汽车拆装实训课程作为汽车专业的的一门必修课程,
以汽车结构为载体,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内容对接国家职业技能鉴
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发动机拆装的安全操作规程,
学习 掌握基本操作及步骤,熟练掌握发动机拆装工具使用方
目标 法,掌握发动机的拆装步骤,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
工作任务 了解发动机的构造,各部件的用途
1. 教学场所:汽车实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
教学条件 2. 教学设备:发动机8台、变速器6台及辅助工具
3. 教学资料: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
作精神。 1.3课程设计思路 1. 根据课程体系赋予本课程的地位作用,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体系赋予本课程的地位作用,本课程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机械制造技能夯实基础。 2. 采用“感知一理论学习一示范一练习一反馈一强化一总体评
价”七步教学法。 规范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学习汽车拆装技能课前,组织
工作任务 完成发动机的拆装
1. 教学场所:汽车实训基地
教学条件 2. 教学设备:发动机10台及辅助工具
3. 教学资料: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
采用“感知一理论学习一示范一练习一反馈一强化一总
教学方法 体评价”七步教学法。规范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潜
能。
1.学习成果(60%)+工作态度(20%)+工作规范
(10%)+团队合作(10%); 考核方式
2.评价主体:教师评价(60%)+小组互评(30%)+学生
自评(10%)
子情境名称
学习目标
参考 学时
任务4:发动机配气机 能够对发动机的配气部分正确选择
4
构的拆装
拆装工具进行拆装
任务5:发动机正时部 能够对发动机的正时部分正确选择
4
分的拆装
拆装工具进行拆装
任务6:发动机曲轴部 能够对发动机的曲轴部分正确选择
4
作
骤,规范操作过程。
任务3:发动机的维护保 发动机、变速器的拆装的注意要
1
养
点,维护方法。
学习情境 情境2:发动机的拆装
30 参考学时
学时
主要 学习 目标
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发动机、变速器拆装的安全操作规 程,掌握基本操作及步骤,熟练掌握发动机拆装工具使 用方法,掌握发动机的拆装步骤,培养良好的职业习 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