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课件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社会与社会学

一、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概念的来源

古汉语中,社指祭祀土地的地方,“封土立社,示有土也”。

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对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爱重之,必然神化之,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们的祭祀对象。

会是聚集在一起。

“社会”就是因祭祀土地而聚集在一起。

重点祭祀的日子,称为"社日",这是古代重大的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

现在社会的概念,是从西方传入的,源于英语中的“Society”。

严复的翻译是“群”(《群学肄言》)。

翻译成“社会”,是从日本译文中直接借用过来的。(二)“社会”的涵义

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社会”概念有不同含义。

人类社会

西方社会、城市社会

农耕社会、工业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上流社会、黑社会

社会人、社会青年

广义的“社会”是指“人们各种活动和生活的总和”。

如:社会系统、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社会现代化等。

狭义的“社会”是指与市场、国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人们生活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社会。

经济领域由市场调节

政治领域由国家(政府)主导

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由公众自我管理

(三)“社会”的功能

整合功能

社会观念、规范、制度将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

调整各种矛盾冲突和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交流功能

社会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交往工具(语言、符号)

提供交往场所(家庭、组织、群体)

交往的规范等

导向功能

有形和无形的社会观念、规范能够

维护正常的秩序;

调整人际关系;

规定思想行动方向。

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个体生命短暂,社会长存,社会传承文明。

人生的“三不朽”。

二、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就是从社会事实出发,研究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

个人如何形成社会

社会总体运行规律

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

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

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

……

(一)社会学的特征

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社会学要求我们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说明我们为什么会是如此这般地生活,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行动。

对个人成功的解释。

社会学还教我们去了解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确凿无疑和真实的事情,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二)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1、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

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民族、职业结构等,强调整体把握,多用定量研究。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和《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微观社会

指社会的个体结构,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

细致研究个体生活状况、行为、差异等特征;

多为定性研究。

林耀华:《金翼》;

费孝通:《江村经济》。

刘倩:《南街社会》

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从社会关系的层次、水平划分)

个人关系: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和互动。如同事、上下级、朋友、买卖、邻里、家庭等。

它是一种较低层次社会关系;

其特点为非正式、不稳定、数量多、直接体验等。

群体关系:

在社会群体和组织层面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属中间层次。如社会团体、利益群体、阶级阶层等。

1

受社会群体规范的约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社会制度: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如公共政策。

它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层次最高,持久性。

3、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

(从联系纽带分)

血缘关系: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种族、氏族、宗族、家族、家庭等。

它是人类先天的、最早的社会联系;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下,其紧密程度及地位作用不同。

地缘关系:

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或空间地理位置关系。

可分为:封闭型、开放型;

我国地缘系统的分级。

业缘关系:

人们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反映社会的面貌,促进发展。

其负面影响:

存在技术垄断、技术定型,以及影响个人的全面发展(《单向度的人》)。

三、关于社会的主要理论

虽然社会学家在一些基本的原则上是一致的,但在当代社会学中没有一种单一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观点。

由于对社会研究的研究假设不同、侧重点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理论视角。

第一,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这又分两种情况:有的学者假定社会的常态是稳定的、协调的,形成功能主义;有的学者假定社会矛盾和冲突是永恒,形成冲突论。

第二,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更关心小群体内部的人际互动,这形成了互动论。

1、功能主义的视角

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社会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每一部分也维持着平衡状态,这也是系统平稳运转所必须的。

斯宾塞:社会像人类的机体或任何活的有机体。像身体的各个部分(比如四肢、心脏、大脑)一样,社会的构成部分(比如家庭、商业机构、政府)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对整体发挥着好作用。

社会变迁是外部力量干扰了系统的平稳运行。

特别适合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社会。

2、冲突论的视角

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

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

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永远不是做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平稳运行的,而是相互冲突的;社会秩序是社会冲突的结果,是力量和强制的产物,秩序是暂时的;社会冲突是社会变迁的源泉。

马克思的阶级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工业社会批判。

3、互动论的视角

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交往以及如何使得这种交往产生实际意义的。

更关注社会微观方面——个人或小群体。

人们具有行动自由,社会群体、组织由互动产生。

研究人们行为的动机、目的、资源、互动方式等。

戈夫曼戏剧理论、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功能论的观点:多个群体组成的统一体,对社会的促进;相互联系,共同维持活动的开展;活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混乱;基于认同和合作,不断调整和适应,走向平衡。

冲突论的观点:体现地位的不平等;充满了冲突,各个群体都面临着压力;秩序是表面的、暂时的。

互动论的观点:运动员、教练、管理者、组织者、辅助工作者的个人看法、经历、价值观;遵从一些共同的规范和价值取向;个体、群体之间相互作用,体现拚搏、团结、友谊等;促进规则的不断完善、合理,适应现实发展。

专题二:社会文化

一、文化概述

Culture,源于拉丁语,原意为耕耘、耕作;引申为人对自然的开拓。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文化的特性

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通过生理遗传;

个人虽有接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个人。

复合性:文化是多种要素的复合。

象征性:文化具有广泛的意义。如白(一穷二白、白旗、白衣战士、白区),黑(黑社会、黑帮、黑市、黑人等)。

传递性: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人所模仿、效法和利用。

纵向的文化传承,薪尽火传;横向的文化交流与扩散,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