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教学反思、课后习题答案)
10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开始逐步吞并其他六国,由此而展开了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的斗争,涌现出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唐雎便是一位载入史册的外交英才,今天就让我们领略一下他的外交风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
(重点)2.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体会唐雎有胆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难点)一、文本导入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想吞并一个弱小的国家,便假惺惺地提出要以10倍的土地来换取弱国的疆土。
如果你是这个小国的使者,你能用什么办法保住自己国家的疆土和尊严呢?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一个叫唐雎的人,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使自己弱小的国家免遭强大秦国的吞并。
那么,他是怎样做的呢?好,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唐雎不辱使命》。
二、预习交流1走近作者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
其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2相关知识《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策。
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成为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标志,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
3背景探源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
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
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4文言知识梳理(1)生字注音唐雎.(jū) 怫.然(fú) 徒跣.(xiǎn)抢.地(qiāng) 休祲.(jìn) 缟.素(ɡǎo)韩傀.(guī) 色挠.(náo) 谕.(yù)(2)词语解释加惠:给予恩惠。
10《唐雎不辱使命》(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10《唐雎不辱使命》(附答案解析)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色挠.(ráo) 弗.敢易(fú) 天下缟.素(gǎo)B.唐雎.(jū) 庸.夫(yōng) 以头抢.地(qiǎng)C.休祲.(jìn) 韩傀.(guī) 免冠徒跣.(xiǎn)D.怫.然(fú) 夫.专诸(fū) 寡人谕.矣(yù)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弗敢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王加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头抢地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休祲降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秦王色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寡人谕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故不错意也B.乡为身死而不受C.以头抢地尔D.仓鹰击于殿上4.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长跪而谢.之B.轻.寡人与C.请广.于君D.天下缟素..5.与“以头抢地尔”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徒以有先生也B.因以匕首刺王僚C.计日以还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
(每点不超过六个字)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
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10唐雎不辱使命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0 唐雎不辱使命课前预习记录月日星期★我来读课文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习题(含答案)
10唐雎不辱使命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ɡuǎ)色挠.(náo)弗.敢易(fú)大义凛.然(lín)B.唐雎.(jū)缟.素(ɡāo)魏襄.王(xiānɡ)以头抢.地(qiānɡ)C.休寝.(jìn)韩傀.(ɡuī)夫.专诸(fú)免冠徒跣.(xiǎn)D.怫.然(fú)侵.犯(qīn)长跪.(ɡuì)寡人谕.矣(yǔ)1.答案 C A.凛lǐn。
B.缟ɡǎo。
D.谕yù。
2.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B.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平民)D.休.祲降于天(休息)2.答案 D “休”是“吉祥”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故不错意也B.徒以有先生也C.长跪而谢之 D.秦王怫然怒3.答案 A “错”同“措”。
4.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
) B.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
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C.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
今义:成直线的。
)D.秦王色挠.(古义:变化。
今义:轻轻地抓。
)4.答案 D “挠”的古义是“屈服”。
5.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B.天下缟.素.(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穿缟素)C.虽千.里.不敢易也(数词用作名词,方圆千里的土地)D.与臣而将四.矣(数词用作动词,变成四个人)5.答案 B “缟素”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不同意义或用法。
(1)怒①此庸夫之怒.也( )②怀怒.未发( )(2)使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与①轻寡人与.( )②与.臣而将四矣( )6.答案(1)①动词,生气,发怒②名词,愤怒(2)①派遣②出使(3)①语气词,相当于“吗”②连词,和、同,此处可引申为“加上”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含答案版)
1.解释下文中加粗的字词。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唐雎不辱使命》选自《__________》。
《战国策》是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人名)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__________(体例)史书。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唐雎.(jū)色挠.(náo)怫.然(fú)以头抢.地(qiāng)B.长跪.(guì)休祲.(qìn)庸.夫(yōng)彗.星袭月(huì)C.王僚.(liáo)韩傀.(guī)缟.素(gǎo)免冠徒跣.(xiǎn)D.加惠.(huì)弗.敢易(fú)易.安陵(yì)寡人谕.矣(yù)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怫然(fú)休祲(jìn)熠(yù)B.鄢陵(yān)韩傀(guī)色挠(ráo)C.唐雎(jū) 徒跣(xián) 缟素(gǎo) D.抢地(qiǎng) 抢夺(qiāng) 辱没(mò)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一定)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派)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以:因为) D.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知道)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A.发闾左逋戍渔阳B.度已失期C.仓鹰击于殿上D.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7.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8.对下列文言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即使这样(优惠),这地是继承先王的,(我)愿意一辈子守护着它,不敢交换!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虽然是千里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是五百里呢?C.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普通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D.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
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祸福的征兆就从天上降下来了。
9.下面是对秦王的三句话的不同理解,从中分别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不错意”( A )A.因为安陵地方太小,不值得用武力吞并。
B.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
(2)“轻寡人”( A )A.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认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
B.希望你们尊重我的建议,不要采取顽固的态度。
(3)“先生坐!何至于此!”( A )A.请您坐下来谈判!何必用动武的方式来解决这么一个小问题呢!B.请您坐下来!你们不愿“易地”就算了吧,何必动武呢!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下列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色挠.(ráo)弗.敢易(fú)大义凛.然(lǐn)B唐雎.(jū)缟.素(gǎo)以头抢.地(qiǎng)C休祲.(jìn)韩傀.(guī)免冠徒跣.(xiǎn)D怫.然(fú)夫.专诸(fū)寡人谕.矣(yù)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唐雎不辱.使命()(2)大王加惠..()(3)秦王怫然..怒()(4)休祲..降于天()(5)秦王色挠.()(6)寡人谕.矣()3、解释下列每组句子中的多义词。
(1)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徒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3)夫此庸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4)与轻寡人与.()与.臣而将四矣()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D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5、翻译下列句子。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按要求填空。
(1)秦王形容“天子之怒”为“--------------,-------------”,形容“布衣之怒”为“-------------------------------,---------------------------”,唐雎形容“士之怒”为“--------------------------,--------------------------;----------------------------,-------------------------------;-------------------------,---------------------------。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含答案)
10.唐雎不辱使命A组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秦王不说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且秦灭韩亡魏D.仓鹰击于殿上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渔人甚异.之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苦.其心志D.策.之不以其道B组3.下列句子分别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态度?将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前倨后恭B.以势压人C.恐吓威胁D.不可一世E.虚伪狡诈(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安陵君其许寡人!()(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5)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是()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C.皆布衣之士也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5.辨析下列句子中“于”字的含义。
(1)受地于.先王__________________(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____________(3)请广于.君__________________(4)仓鹰击于.殿上__________________(5)休祲降于.天__________________(6)何至于.此__________________A组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教学反思、课后习题答案)
教案:唐雎不辱使命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重要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唐雎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古代礼仪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思考。
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简要介绍唐雎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 发布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读课文,理解大意,找出学习中遇到的疑问。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
三、合作探讨(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唐雎的形象特点。
2. 分享成果: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课文重点内容:分析唐雎的言行举止,阐述其不辱使命的精神品质。
2. 解析课文中的古代礼仪和文化背景。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唐雎的形象特点。
但在课堂上,对于古代礼仪和文化背景的讲解还不够深入,今后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课后习题答案:1. 唐雎是谁?他有什么历史背景?答:唐雎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外交家。
他曾出使秦国,成功地说服秦王放弃了侵略魏国的计划,被后人称为“不辱使命”。
2. 唐雎在课文中展现了哪些品质?答:唐雎展现了机智勇敢、临危不惧、忠诚爱国等品质。
3. 课文中的唐雎是如何说服秦王的?答:唐雎运用了智慧与勇气,先是自残以示忠诚,以理服人,最终说服秦王放弃了侵略魏国的计划。
《唐雎不辱使命》习题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习题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秦王怫然怒()亦免冠徒跣()()唐雎()聂政之刺韩傀()天下缟素()寡人谕矣()庸夫()色挠()抢地()休祲降于天()2、解释下面加粗词的意思。
唐雎不辱使命辱:且秦灭韩亡魏且:寡人谕矣谕:岂直五百里哉直非士之怒也士秦王色挠挠长跪而谢之谢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尝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因使徒以有先生也徒以大王加惠加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欲以以头抢地尔抢请广于君广而君逆寡人者逆秦王怫然怒怫然亦免冠徒跣免冠徒跣3、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虽千里不敢易也虽以大易小,甚善易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谓非若是也是太守谓谁谓今日是也是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故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故不为苟得也故野芳发而幽香发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⑴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通。
⑵仓鹰击于殿上通。
6、通读全文,联系秦王的态度,简洁地概括他“易地”的目的。
答:7、根据文中秦王对唐雎态度变化的句子,并简析他的性格。
答:8、读唐雎回答秦王的句子,并简析他的性格。
答:9、第3段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简析他这样做的目的。
答:二、根据课文内容,用文中原句回答。
1、唐雎有意激怒秦王,以,,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的尊严。
2、秦王恼羞成怒,以,,,相胁。
3、唐雎慷慨陈词,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歌颂其壮举。
四、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古今义。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
今义:。
2、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
今义:。
3、挺剑而起古义:。
今义:。
4、秦王色挠古义:。
今义:。
5、徒以有先生也古义:。
今义:。
6、长跪而谢之古义:。
今义:。
五、阅读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
1、翻译下面句子。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0《唐雎不辱使命》课后同步练(有答案)
10 唐雎不辱使命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休祲.( ) 唐雎.( ) 韩傀.( ) 色挠.( )gǎo()素fú()然免冠徒xiǎn() 以头qiāng()地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大王加.惠 (2)因使.唐雎使.于秦(3)故不错.意也(4)秦王怫然..怒(5)亦免冠徒.跣(6)以头抢.地尔(7)休祲....降于天(8)天下缟素(9)挺.剑而起(10)寡人谕.矣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D.军士吏被甲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D.与/臣而将四矣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真无马邪B.天下缟素.可以调素.琴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休祲降于.天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6.下列句子分别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态度?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子后的括号里。
A.前倨后恭B. 以势压人C. 恐吓威胁D. 不可一世E. 虚伪狡诈(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安陵君其许寡人! ( )(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5)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7.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课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C.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残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D.课文第2段是文章的高潮部分。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课文第1段中描写秦王的神态的词语是“”,表现了秦王盛气凌人的特点。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1 (含答案)
2唐雎不辱使命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错意..也(在意)B.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C.天下缟素..(白色的丝织品)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道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B.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徒以.有先生也D.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聂政之.刺韩傀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唐雎的形象鲜明,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了他怎样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
《唐雎不辱使命》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九下】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①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不辱使命,意思是没有辜负出使任务。
辱,辱没、辜负。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②【秦王】指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
③【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
④【易】交换。
⑤【其】表示祈使语气。
⑥【加惠】给予恩惠。
⑦【错意】在意。
错,同“措”。
⑧【请广于君】意思是让安陵君扩大领土。
广,增广、扩充。
⑨【岂直】何况只是。
⑩【怫然】愤怒的样子。
⑪【公】对人的敬称。
⑫【伏尸】横尸在地。
⑪【布衣】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⑫【免冠徒跣】摘下帽子,光着脚。
徒,裸露。
跣,赤脚。
⑬【抢】碰,撞。
⑭【士】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⑮【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⑯【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时,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⑰【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扑到宫殿上。
⑱【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休祲,吉凶的征兆。
这里偏指凶兆。
休,吉祥。
祲,不祥。
⑲【与臣而将四矣】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
⑳【缟素】白色丧服。
这里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㉑【挺】拔。
㉒【色挠】神色变得沮丧。
挠,屈服。
㉓【长脆而谢之】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
㉔【谕】明白,懂得。
㉕【徒】只,仅仅。
二、重点句子翻译: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翻译: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翻译: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翻译:安陵君于是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翻译: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看不起我吗?5、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翻译: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翻译: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7、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2 (含答案)
10唐雎不辱使命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休祲.()唐雎.()韩傀.() 色挠.()gǎo()素fú()然免冠徒xiǎn() 以头qiāng()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D.对镜帖花黄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唐雎认为安陵君“不易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秦王认为“天子之怒”的结果是“,”,“布衣之怒”的结果是“,”。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收获平台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加点字注意:⑴唐雎()⑵韩傀.()⑶免冠徒跣.()⑷休祲.()降于天⑸天下缟.素()⑹寡人谕.矣()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
⑴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五()⑵唐雎不辱.使命()⑶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⑷长跪而谢.之()⑸以.君为长者()⑹徒以.有先生也()3.指出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轻寡人与?()⑵故不错意也()⑶仓鹰击于殿上()4.《唐雎不辱使命》选自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末年_________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
二、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答:*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解释加点的词①故不错意..也()②轻.寡人与()③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④请广.于君()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什么词,表示什么么语气。
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②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③岂直五百里哉.? ()4、按原文内容填空:①选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选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空间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答案1.词汇理解1唐雎不辱使命2以大易小,甚善3而君逆寡人者4长跪而谢之5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6轻寡人与7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8秦王色挠2.一词多义1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两者皆为动词,前者意为派遣,后者意为出使2徒亦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3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词,用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以君为长者介词,把4而挺剑而起连词,表修饰,不译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连词,表顺承,不译5之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愿终守之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长跪而谢之曰3.古今异义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
2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3虽千里不敢易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虽然。
4长跪而谢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感谢;花或叶子脱落。
4.翻译句子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 下面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唐雎不辱使命(jū)秦王怫然怒(fó)B.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地(qiǎng)C.聂政之刺韩傀也(guī)天下缟素(gāo)D.要离之刺庆忌也(yāo)秦王色挠(náo)2.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课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3.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年与时驰译文:年龄随同时光而逝去。
B.意与日去译文: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C.多不接世译文:对社会没有任何的贡献。
D.将复何及译文:又怎么来不及!4. 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C.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二、填空题5.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________(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之________呼尔而与⋅生者________(2)所欲有甚于⋅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3)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6.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同________ [释]________(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同________ [释]________(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同________ [释]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 [释]________(4)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同________ [释]________7.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文言词语。
10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0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熟读课文,找出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说说秦王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参考答案:不悦、怫然怒、色挠。
秦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安陵君识破骗局,婉言拒绝了,因此秦王不悦。
之后唐雎出使秦国,秦王再次提出“易地”要求,并用“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于他,但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不易地”的坚定立场,不给对方留下余地,这必然引起秦王“怫然怒”。
秦王随之以“天子之怒”施以恐吓,但他错误地估计了这个小国使者的反抗程度,所以当唐雎反过来问他什么是“布衣之怒”时,他还说什么“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依然是一副骄态。
直到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他才气焰顿减,“色挠”,“长跪而谢之”,并极力称颂唐雎的胆识。
二、本文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了唐雎这一“士”的形象。
仿照示例,另选一处人物语言加以分析。
示例: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面对秦王的傲慢自大和咄咄逼人,唐雎沉着应对。
先重复之前已经说过的理由“受地于先王”——不肯易地是要守先人之土;进而以“虽……岂……”的措辞,强化了“守土不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
不过,作为外交辞令,唐雎的话只说己方态度,并未直斥暴秦,义正辞严,有理有节。
参考答案: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安陵君十分清楚“易地”是个骗局,但在强秦面前只能婉言坚拒:一面称“加惠”“甚善”,恭敬有加;一面则以“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为由,明确表示“弗敢易”,有理有节,委婉中表示坚决的态度。
可见他意志坚定,善于应对,勇于维护国家尊严。
三、朗读下列各组句子,体会加点词的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与臣而将四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10《唐雎不辱使命》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熟读课文,找出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说说秦王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参考答案:
本文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有:不说、怫然怒、色挠。
当安陵君委婉地拒绝了秦王使者易地的欲求后,秦王“不说”,表现出极为失落不满的情绪;当唐雎重申安陵君的立场,坚决表示不易地时,语带讥讽,让秦王侵吞安陵国的野心再一次受到打击,所以秦王“怫然怒”;当唐雎的“布衣之怒”战胜了秦王的“天子之怒”时,“秦王色挠”,神情沮丧,完全失去了唯我独尊的威严。
秦王情绪的变化,是对安陵国君臣坚强不屈、英勇斗争行为的反应,他从“不说”到“怒”,最后到沮丧(色挠),从自以为是、不可一世到赔礼道歉,情绪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颇富戏剧性。
二、本文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了唐雎这一“士”的形象。
仿照示例,另选一处人物语言加以分析。
示例: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面对秦王的傲慢自大和咄咄逼人,唐雎沉着应对。
先重复安陵君已经说过的理由“受地于先王”——不肯易地是要守先人之土;进而以“虽……岂……”的措辞,强化了“守土不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
不过,作为外交辞令,唐雎的话只说己方态度,并未直斥暴秦,义正辞严,有理有节。
参考答案: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明言易地,暗为巧取豪夺,安陵君当然明白其中的诈伪。
但他却不做正面驳斥和申辩,而是顺着秦王的“好意”说下去。
他首先肯定这是秦王的恩惠,是非常好的事;然后,语意陡转,表明坚守先王土地,定不可移、誓不可夺的决心。
这样的外交辞令,言辞虽卑,意志不衰。
既没有过分激怒秦王,也表明了自己守土不易的严正立场,可谓敏于应对,善于言谈。
三、朗读下列各组句子,体会加点词的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与臣而将四矣.。
甚矣.,汝之不惠!
参考答案:
1.“也”表示反问语气;“也”表示陈述语气。
2.“哉”表示反问语气;“哉”表示疑问语气。
3.“乎”表示疑问语气;“乎”表示感叹语气。
4.“矣”表示陈述语气;“矣”表示感叹语气。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意义。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
..寡人!
2.虽然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4.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参考答案:
1.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易:交换。
其许:其,表示祈使语气;许,答应。
2.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的封地,(我)愿意终生守护它,不敢交换。
虽然:即使这样。
3.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思,是轻视我吗?广:增广、扩充。
逆:违背。
4.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徒:只,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