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站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工程师站门禁管理制度
![工程师站门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5ae575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f.png)
工程师站门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工程师站的安全和秩序,保护工程师站内的财产和人员安全,维护工程师站的正常运转,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门禁管理范围1. 工程师站内所有出入口均设置门禁设备,对工程师站内人员和访客进行管理。
2. 工程师站内各部门根据需要设立部门门禁权限,对本部门人员和访客实行权限管理。
3. 工程师站内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并积极配合门禁管理工作。
第三章门禁管理权限1. 工程师站管理部门负责对门禁系统的设置和管理,负责对全站门禁权限进行调整和控制。
2. 各部门负责门禁权限的管理,如有特殊需要,必须向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
3. 个人门禁权限由人事部门负责管理,对员工出入的时间和权限进行控制。
第四章出入管理1. 所有员工出入工程师站时必须刷卡或验证指纹,实名登记,否则不得进出。
2. 访客需提前约定来访时间和事由,由接待人员代为登记,领取访客通行证后方可进入。
3. 各部门必须控制好自己的员工和访客,不得擅自放行他人。
第五章异常管理1. 对于未经授权进入工程师站的人员,保安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并立即向管理部门报告。
2. 对于无合理事由逗留、闲逛、损坏设施等异常行为的人员,保安人员有权将其劝离,并向管理部门报告。
3. 对于发生紧急事件需要紧急撤离的情况,全体员工应听从管理部门的指挥,有序撤离。
第六章外来人员管理1. 外来员工需要事先向人事部门提出申请,获得门禁权限后才能进入工程师站。
2. 外来访客需提前向接待人员登记,领取访客通行证后方可进入工程师站。
3. 对于参与工程师站活动的外部合作单位人员,必须由工程师站内部人员引导,不得独自行动。
第七章违规处理1. 对于擅自闯入工程师站的人员,保安人员有权驱逐,并向管理部门报告。
2. 对于无门禁权限人员试图进入敏感区域的,保安人员有权进行制止,情节严重者报警处理。
3. 对于员工违反门禁管理制度的,人事部门有权根据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停职等。
公司工程证书管理制度内容
![公司工程证书管理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8d15f0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5.png)
公司工程证书管理制度内容
一、制度目的
明确工程证书管理的目标和意义,确保所有相关证书的申请、使用、保管和更新等环节符
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工程建设、监理、设计等相关业务的部门和个人,包括但
不限于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三、证书分类与管理责任
详细列出公司所需管理的工程证书类型,如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等,并明确各类型证书的管理责任人或部门。
四、证书申请流程
规定证书申请的标准流程,包括资料准备、申请提交、审核跟进以及证书领取等步骤,并
对每一步骤的负责人和时间节点做出具体要求。
五、证书使用规范
说明证书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必须保证证书的真实性、有效性,严禁伪造、涂改
证书信息,以及在招投标、项目验收等环节正确展示证书的重要性。
六、证书保管与归档
阐述证书的保管条件、保管责任人以及如何进行证书的归档工作,确保证书的安全和便于
查询。
七、证书更新与延续
制定证书到期前的检测、评估和续期计划,防止因证书过期而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和项目
进度。
八、违规处理机制
对于违反证书管理规定的行为,应明确违规的后果和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暂停职务或解除劳动合同等。
九、培训与宣传
定期对员工进行工程证书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管理意识和操作能力,确保
制度的有效执行。
十、监督与评审
设立监督机构,定期对工程证书管理工作进行评审和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持续优化证书管理流程。
分公司工程部管理制度
![分公司工程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5af805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0.png)
分公司工程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分公司工程部的管理行为,提高工程部工作效率,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分公司工程部的工作人员,包括工程部经理、项目经理、工程师等。
所有工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
第三条工程部负责公司工程项目的策划、实施和管理,要求工作人员勤勉、敬业、严谨,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第四条工程部应当按照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目标要求,合理安排工程项目的人员、资源和时间,实现项目的良好运行。
第五条工程部应当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工程项目的资料完整、准确、方便查询。
第六条工程部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职业道德准则,保证工程项目的合法合规。
第七条工程部应当注重团队合作,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实现人员和资源的有机结合。
第八条工程部应当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和专业水平,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第二章工程部的组织结构第九条工程部设立工程部经理一名,项目经理若干名,工程师多名,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也可设立。
第十条工程部经理负责工程部的全面工作,统筹协调各项工作;项目经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程师协助项目经理完成具体工程设计和施工。
第十一条工程部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规模,设立项目组,项目组由项目经理、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组成。
第十二条各级领导要求工程部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清晰,保证工程项目的高效运行。
第三章工程部的职责和权利第十三条工程部经理对工程部全面负责,管理工程部的全体人员,负责工程部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实现。
第十四条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制定项目计划、控制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
第十五条工程师负责工程设计和施工,保证设计图纸准确无误,施工质量合格。
第十六条工程部经理、项目经理和工程师有权组织、领导、指导和监督工程项目的工作,发表重要决策。
第十七条工程部经理、项目经理和工程师要求熟悉公司的相关政策和工程技术,不得违规操作或违规行为。
工程设计分级管理制度内容
![工程设计分级管理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f965ee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12.png)
工程设计分级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规范工程设计管理,提高设计质量,保障项目进度,制定工程设计分级管理制度。
此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涉及工程设计的项目,各部门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二、设计分级管理原则1.按照项目规模、复杂程度、技术难度等因素,将设计工作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等级进行管理。
2.各级别的设计工作都需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保证设计质量。
3.各级别的设计工作必须严格按照项目计划进行,避免超时超预算。
4.设计工作要保证设计人员的安全和劳动条件,遵守相关劳动法规。
三、设计级别划分1. A级设计:涉及国家重点工程、大型基础设施、复杂工艺等项目的设计。
2. B级设计:涉及重要工程、中型基础设施、一般工艺复杂性项目的设计。
3. C级设计:涉及一般工程、小型基础设施、常规工艺项目的设计。
四、设计管理职责1.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项目设计工作,保障项目进度和质量。
2.设计主管:负责制定设计方案、提出设计技术要求,审核设计计划和文件。
3.设计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开展具体设计工作,保证设计质量和进度。
五、设计管理流程1.设计任务的确定:项目经理确定项目设计级别,并明确设计目标和需求。
2.设计方案的编制:设计主管指导设计人员进行方案编制,并提出修改意见。
3.设计计划的制定:设计主管根据设计方案,制定设计计划,并分配具体任务。
4.设计过程的监督:设计主管对设计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设计质量和进度。
5.设计文件的审核:设计主管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确保设计符合要求。
6.设计成果的验收:设计主管组织验收设计成果,确认设计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六、设计质量管理1.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计,不得随意变更设计方案。
2.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遗漏和错误。
3.设计主管必须对设计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设计质量符合要求。
4.设计成果必须按照相关程序进行验收,确保设计达到预期质量水平。
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分类管理办法
![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分类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dc93b8b0717fd5360cdc39.png)
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分类管理办法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已经落下了帷幕,对于备考2018年安全工程师的广大考生来说,新出台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分类管理办法》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呢,下面优路教育就出台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分类管理办法进行详细整理。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注册安全工程师分类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各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完善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经商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同意,现将《注册安全工程师分类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注册安全工程师分类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完善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负责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制定、指导、监督和检查实施,统筹规划注册安全工程师专业分类。
第三条注册安全工程师专业类别划分为:煤矿安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化工安全、金属冶炼安全、建筑施工安全、道路运输安全、其他安全(不包括消防安全)。
如需另行增设专业类别,由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共同确定。
第四条注册安全工程师级别设置为:高级、中级、初级(助理)。
第五条注册安全工程师按照专业类别进行注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或其授权的机构为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注册管理机构。
第六条注册安全工程师可在相应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评价检测等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中执业。
第七条高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采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八条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按照专业类别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负责组织实施。
工程师日常管理制度范本
![工程师日常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cb4518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0.png)
工程师日常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工程师的日常管理,提高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工程师,包括但不限于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
第三条工程师应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的管理和指挥,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完成工作任务。
第四条公司将根据工程师的工作表现和综合素质,适时进行评定和奖惩。
第二章工程师的职责第五条工程师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公司交办的项目任务。
第六条工程师应当积极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及时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工程师应当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第八条工程师应当与同事团结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
第三章工程师的管理第九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的工程师管理体系,包括人事管理、绩效考核、技术培训等。
第十条公司将根据工程师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评定和奖惩。
第十一条工程师应当遵守公司的管理制度,服从领导的管理和指挥。
第十二条工程师应当遵守公司的劳动纪律,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第四章工程师的奖惩措施第十三条公司将根据工程师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第十四条对于工作表现优秀的工程师,公司将给予表扬和奖励,包括但不限于提升职务、加薪、发放奖金等。
第十五条对于工作表现不佳的工程师,公司将给予批评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降职、停薪留职、辞退等。
第五章工程师的培训第十六条公司将定期组织工程师的技术培训,提高工程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第十七条工程师应当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第十八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的知识管理制度,促进工程师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条本管理制度的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以上就是工程师日常管理制度的范本,希望对工程师们的日常工作有所帮助。
工程师站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工程师站分级授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75a3d99b89680202d8252e.png)
工程师站分级授权管理制度1.范围本制度规定了仪控DCS系统工程师站的授权管理内容、管理流程及形成的报告和记录。
本制度适用于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电厂仪控DCS系统工程师站的授权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制度的引用而成为本制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制度,然而,鼓励根据本制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
标准代号或文号标准或文件名称《热工技术监督制度》(2002)《火力发电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导则》《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第二版)3.管理内容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分散控制系统(简称DCS控制系统)在我厂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工程师站作为DC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及使用对确保DCS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在事故及异常工况下的分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使用中应严格管理,确保其运行正常。
为加强对工程师站的管理,结合本厂具体情况制订本制度。
3.1 通则仪控工程师及生产厂家对专责人或允许使用人员的权限应进行分级管理,严禁任何非授权人员擅自操作或越权限操作,一经发现,严肃考核;外专业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使用工程师站及历史站,若有必要必须有仪控人员陪同并对其工作执行批准手续。
消缺、改进过程中凡涉及到工程师站及历史站的工作,必须有获得相应授权的两位及以上工作人员参与方可进行,原则上单人不得进入或在机房内停留;工作人员应相互监护,并做好事故预想,履行工作票制度。
3.2 权限管理为确保设备安全,以下人员可进入工程师站:3.2.1获得授权的仪控人员。
3.2.2其他仪控管理和技术人员。
3.2.3获得授权的电气人员。
3.2.4当班值长。
3.2.5公司领导。
3.2.6公司安监人员。
3.2.7其他得到领导同意的人员可在仪控专业人员或获得授权的电气人员陪同下进入查看相应设备运行状态。
工程技术部二级管理制度
![工程技术部二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dd0634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7.png)
工程技术部二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优化和提升工程技术部的管理水平,确保工程技术部的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程技术部全体员工,包括部门主管、工程师、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工程技术部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工作任务,确定部门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四条工程技术部定期对本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五条工程技术部设主管一名,负责部门的全面工作。
主管直接向公司领导汇报工作。
第六条工程技术部下设若干工程组,每个工程组由一名组长负责,负责具体的技术工作。
第七条工程技术部下设若干技术人员,技术人员负责部门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第八条工程技术部设立综合管理人员,负责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三章职责与权限第九条工程技术部的主管负责部门的整体工作,制定部门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并监督执行。
第十条工程技术部的组长负责组内的技术工作,协调组内人员的协作和配合。
第十一条工程技术部的技术人员负责部门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工作,负责解决技术难题和提供技术方案。
第十二条工程技术部的综合管理人员负责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协调工作,协助主管完成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章工作机制第十三条工程技术部每月召开部门例会,对上月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制定下月工作计划和目标。
第十四条工程技术部根据公司的发展需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履行各项工作任务。
第十五条工程技术部建立健全绩效评估制度,对部门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激励员工提高工作业绩。
第十六条工程技术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技术水平。
第五章岗位设置和分工第十七条工程技术部根据部门的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各类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
第十八条工程技术部要根据部门的工作情况,合理分工,协调各类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九条工程技术部要定期对各类岗位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部门的工作顺利开展。
第六章管理制度和标准第二十条工程技术部制定各类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部门的工作符合公司的要求。
工程师驻场管理制度
![工程师驻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9f1e2c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10.png)
工程师驻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师驻场管理工作,促进工程师与项目的有效沟通与协作,提高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与成功完成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工程师驻场人员,包括全职和兼职工程师。
第三条工程师驻场人员须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服从公司管理;遵循客户现场规定,与客户单位保持良好互动。
第四条工程师驻场人员应当增强团队意识,主动配合项目组成员,协助完成项目目标。
第五条公司将根据工程师在项目中表现的情况,对其进行评估,并据此调整相应的政策和奖惩措施。
第二章工程师驻场工作职责第六条工程师驻场人员应当参与项目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工作,积极与客户单位交流,了解客户需求,并为项目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第七条工程师驻场人员应当及时响应客户单位提出的技术支持需求,解决现场遇到的问题,并向项目组领导及时报告工作进展。
第八条工程师驻场人员应当根据项目计划,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并按时完成项目任务,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第九条工程师驻场人员应当协助项目组成员展开工作,在客户单位与公司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促进项目协作。
第十条工程师驻场人员应当保持工作日志,记录工作内容和所取得的成果,便于公司管理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三章工程师驻场工作标准第十一条工程师驻场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项目中保持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工作表现。
第十二条工程师驻场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无论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礼貌和耐心,与客户单位建立良好关系。
第十三条工程师驻场人员应当始终牢记公司和客户单位给予的机会和信任,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公司规定,损害公司和客户单位的利益。
第十四条工程师驻场人员应当主动学习,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为公司和客户单位带来更多的价值。
第十五条工程师驻场人员应当遵循公司和客户单位的保密规定,妥善保管项目资料和技术资料,确保信息安全。
第四章工程师驻场工作管理第十六条公司将根据工程师驻场人员的实际情况,定期评估其工作表现,对其进行奖惩措施。
工程师站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工程师站分级授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42eafe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6.png)
工程师站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工程师站的管理制度,提高工程师站的管理效率,保障工程师站信息安全,特制定本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二、责任范围1. 工程师站管理部门是本政策的最高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监督实施。
2. 各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的用户权限管理规定,对工程师站内用户权限的合理分配负责。
3. 所有的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不得擅自超越自己权限的操作范围。
三、权限级别划分1. 管理员:拥有最高的权限,具有对所有系统功能进行控制和配置的权限。
2. 高级用户:具备较高的系统访问权限,可以对系统进行一些管理配置操作。
3. 普通用户:只能进行基本的系统操作,无权对系统进行配置和管理。
四、权限管理流程1. 用户申请权限员工在加入工程师站后,需要向所在部门申请相应的系统权限。
2. 部门审核部门负责人对员工的权限申请进行审核,鉴别是否符合员工的职责范围。
3. 系统开通审核通过后,管理员为员工开通相应的系统权限。
4. 权限变更如果员工职责发生变化,需要修改权限时,员工应向部门进行申请,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再进行权限调整。
5. 权限关闭员工离职或者职责调整后,需要关闭相应的权限,由管理员进行处理。
五、权限管理措施1. 记录日志系统应该记录所有用户的操作行为,包括登陆、操作、修改等,以便管理员进行监控。
2. 定期审核管理员应定期对用户的权限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 教育培训对员工进行权限管理方面的培训,使员工理解权限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权限操作。
4. 系统安全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非法入侵和数据泄露等情况发生。
六、违规处理1. 如果员工擅自超越权限操作系统,将视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警告、降级甚至开除处理。
2. 如有员工故意泄露系统信息或者篡改数据,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及其具体实施细则由工程师站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此为工程师站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由工程师站管理部门负责执行。
信息中心授权审批制度
![信息中心授权审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ef658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6.png)
信息中心授权审批制度一、工程师分级:(一)助理工程师1、低年资助理工程师:获得初级专业技术职称≤1 年。
2、高年资助理工程师:获得初级专业技术职称≥1 年。
(二)工程师1、低年资工程师: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3 年。
2、高年资工程师: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3 年。
(三)正、副高级工程师及科主任。
二、信息中心业务工作按难度系数分级:(一)一级:普及和宣传计算机基础知识,指导有关科室及部门开展计算机使用工作,检查各服务器操作系统的运行情况等。
(二)二级:各类应用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集成工作,落实各项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用户管理,做好客户端操作系统权限控制、应用系统操作权限分级控制、数据库操作权限分级控制等。
(三)三级:各种影响面广的业务工作,如审核软件使用权限的设定、监督超级用户权限使用以及控制条件的设定、核查修改数据的异常情形等。
三、各级工程师参加业务工作范围:(一)助理工程师:低年资者,在上级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一级业务工作的完成及担任二级业务工作的助手;高年资者负责一级业务工作的完成,在上级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二级业务工作,担任三级业务工作的助手。
(二)工程师:低年资者负责二级业务工作的完成,在上级工程师的帮助下熟练掌握三级业务工作技能;高年资者可担任部分三级业务工作的完成,在科主任或上级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及新技术新业务工作。
(三)正、副高级工程师及科主任:参加重大难度业务工作的完成,负责监督检查工作完成质量,指导下级工程师完成业务工作。
(四)实习、进修员工无权单独完成工作。
四、信息中心工作批准权限:(一)各级业务工作原则上由正、副科主任审批。
(二)节假日、听班,超出值班工程师业务工作范围时应请示上级工程师或向科主任或医院总值班报告,以求得到审批或帮助。
部分影响面广的业务工作必要时须报请分管院长审批后方可实施。
工程师站管理制度
![工程师站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52e731f650e52ea55189875.png)
电子设备间及工程师站管理和登记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电子设备间和工程师站是支持信息系统、DCS自动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场所。
为保证设备和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明确日常维护管理、准入登记、安全保护等工作有序开展,有章可循,结合公司要害部位管理规定和设备划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日常维护管理规定第二条电子设备间巡视检查工作、清洁卫生和环境温度调整由发电部负责。
集中空调、所有DAS柜、控制柜、保护柜、采集柜及内部组件和工程师站清洁卫生由检修部负责。
第三条电子设备间和工程师站必须保持无尘洁净环境,通风良好。
环境温度和湿度符合设备运行规范要求。
任何时候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不得有水、汽、烟、灰等进入电子设备间和工程师站。
第四条严禁易燃、易爆、酸、碱和强磁物品进入电子设备间和工程师站。
第五条进出电子设备间和工程师站必须换鞋,防止磨坏地板。
短时进入应穿拖鞋,长时间进入工作应穿鞋套(检修自备)。
第六条电子设备间和工程师站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严禁运行人员在DAS柜、保护柜、辅助柜等内插接电源。
检修临时用电应选用电子间试验电源或检修电源,不得在设备工作电源或备用电源接入。
第七条电子设备间和工程师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配备规定的消防器材,消防物品要放在指定位置,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工作人员要掌握防火技能,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是否正常。
第八条工程师站只允许公司安监部批准的人员进入,应设置工程师站工作记录本,详细记录工作人员开始操作时间、设置参数、修改逻辑功能、投退保护、DCS控制逻辑组态调试、处理过程等操作情况。
第九条生技部应制定工程师站操作权限管理和数据管理制度。
(一)制定数据保密及数据备份时间和套数。
工程师站计算机软件要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与备份,备份至少保持一式两套。
(二)对操作权限和数据实施严格的安全与保密管理,防止系统数据的非法生成、变更、泄露、丢失及破坏。
(三)根据机组岗位设置和工作分工,确定站内各计算机密码、操作权限和范围,屏蔽或开启操作员权限应履行审批手续。
风力发电场电力安全标准化评分表(控制系统)评审
![风力发电场电力安全标准化评分表(控制系统)评审](https://img.taocdn.com/s3/m/92c37d8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d.png)
5.6生产设备设施
5.6.1设备设施管理
检查人陪同人员
检查项 6 应得分100 实得分查评项数 31 不合格项数
5.6.2设备设施保护
检查人陪同人员
检查项 4 应得分30 实得分查评项数 13 不合格项数
5.6.3设备设施风险控制
检查人陪同人员
检查项 2 应得分30 实得分查评项数 10 不合格项数
5.6.4设备设施风险控制
5.6.4.1电气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
检查人陪同人员
检查项 1 应得分10 实得分查评项数 3 不合格项数
5.6.4.2热控、自动化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
检查人陪同人员
检查项 2 应得分20 实得分查评项数 14 不合格项数。
工程主管工程师管理制度
![工程主管工程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a080a6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2.png)
工程主管工程师管理制度一、职责明确工程主管工程师需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规划、设计审核、施工监督、质量控制、成本预算、进度管理、团队协调等。
每一项职责都应具体到人,确保责任到人,避免职责交叉或遗漏。
二、规范流程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包括项目启动、执行、监控到收尾的全过程。
流程中应包含关键节点的审批机制,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减少人为失误和效率低下。
三、培训与发展企业应为工程主管工程师提供持续的培训机会,包括最新的工程技术、管理技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同时,鼓励他们参与专业认证和继续教育,以提升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
四、绩效考核建立公正客观的绩效考核体系,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对工程主管工程师的工作进行评价。
考核内容应涵盖项目质量、进度、安全、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确保全面评估其工作表现。
五、激励与奖惩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工程主管工程师给予物质奖励或职业晋升的机会。
对于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工程师,应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惩罚,以此来维护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六、沟通与反馈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鼓励工程主管工程师与上级领导、团队成员以及合作伙伴之间的有效沟通。
同时,应有定期的反馈环节,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调整管理策略。
七、安全与合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确保所有工程项目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同时,注重合规管理,确保所有活动都在法律法规和企业政策的框架内进行。
八、技术支持为工程主管工程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包括先进的工具设备、软件应用等,以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甲方工程师内部管理制度
![甲方工程师内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06fc45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d.png)
甲方工程师内部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甲方工程师的内部管理,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甲方工程师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设计师等岗位。
第三条甲方工程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规章制度,提高专业素养,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第四条甲方工程师应服从公司安排,配合项目部门的工作,做好项目的策划、实施、监督和验收等工作。
第五条甲方工程师应当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对项目中的技术资料和相关数据保密,不得擅自泄露给他人。
第六条甲方工程师在工作中要遵守工期和质量要求,做到及时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第七条甲方工程师应当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公司的工作任务。
第八条甲方工程师应当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规定,做到主动、积极、勤奋。
第九条甲方工程师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参加学习培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
第十条对于违反公司规定的甲方工程师,公司将进行相应处理,情节严重者将被辞退。
对于表现优秀的工程师,公司将予以嘉奖。
第十一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如有需要调整,将另行通知。
工程师的技术部管理制度
![工程师的技术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f89f57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f.png)
工程师的技术部管理制度一、组织结构与职责技术部门的组织结构应当清晰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要划分得当。
部门通常由部门负责人领导,下设若干团队,如研发组、测试组、技术支持组等。
每个团队应有明确的团队负责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和协调沟通。
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技术部门的核心工作之一。
应采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如敏捷开发、Scrum 等,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项目立项时,需明确项目目标、预算、时间表和资源分配。
项目进行中,要定期召开进度会议,及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
三、代码管理代码是技术部门的宝贵资产。
应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如Git,来管理代码。
同时,建立代码审查制度,确保代码质量和统一编码风格。
鼓励工程师撰写清晰的文档和维护良好的注释,以便日后维护和迭代。
四、质量保证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
技术部门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测试人员应与开发人员紧密合作,确保问题在早期被发现和解决。
五、知识共享与培训知识的积累和共享对技术部门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应定期组织技术分享会,鼓励工程师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为工程师提供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和适应新技术。
六、绩效评估公正客观的绩效评估能够激励工程师的工作热情。
绩效评估应结合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评价标准要公开透明。
优秀表现的工程师应得到相应的奖励,而表现不佳的工程师则需要提供改进计划。
七、沟通与协作有效的沟通是团队合作的基石。
技术部门应建立开放的沟通文化,鼓励工程师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
定期的团队建设活动也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
八、创新与改进技术部门应不断追求创新和改进。
鼓励工程师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对于有潜力的创新项目,应给予支持和资源。
同时,定期回顾流程和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
九、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
技术部门应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这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
电力工程师管理站制度
![电力工程师管理站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febfb9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9.png)
电力工程师管理站制度为了更好地规范电力工程师管理站的运行,确保工程师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电力工程师管理站的工作人员;2. 电力工程师管理站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业主需求,设计电力系统的规划、构建和维护,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3. 电力工程师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4. 电力工程师管理站负责人应对本制度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所有工作人员了解并遵守制度规定。
二、岗位设置1. 电力工程师管理站设总经理一名,副总经理若干名,主管工程师若干名,工程师若干名,技术员若干名等岗位;2. 各岗位的职责分工应明确,互相协作、互不干扰,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三、工作职责1. 总经理:负责电力工程师管理站的整体工作,制定发展规划和经营策略,监督和检查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2. 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处理日常事务,跟进各项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协调各部门协作;3. 主管工程师: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规划和实施,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和创新,确保工程质量;4. 工程师:根据工程项目要求,参与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5. 技术员:负责技术资料的整理和管理,协助工程师做好项目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工作流程1. 项目申请:业主申请电力工程服务,工程师管理站接到申请后进行评估,确定项目可行性;2. 设计规划:主管工程师组织团队进行项目设计规划,明确施工方案和工作内容;3. 施工实施:工程师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实施,确保施工过程按照规定进行;4. 质量检查:工程师完成项目后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5. 项目验收:主管工程师组织验收工作,确定项目是否合格,交付业主使用;6. 后期维护:工程师定期对已完成项目的电力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工作纪律1. 工作人员应按时上班,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请假;2. 工作人员应遵守工作秩序,不得私自处理公事,不得泄露工作机密;3. 工作人员应遵守规章制度,如有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4. 工作人员应保持团队合作精神,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共同完成任务。
发电公司设备维护部DCS系统工程师站分级授权制度和生产现场检修配电箱使用管理规定
![发电公司设备维护部DCS系统工程师站分级授权制度和生产现场检修配电箱使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901ee02524de518974b7db9.png)
设备维护部DCS系统工程师站分级授权制度1.范围为加强设备维护部热工专业分散控制系统软件的管理,使其规范化和标准化。
为使控制设备更好、更安全、更长久的运行,服务于机组,制定本制度。
此制度适用于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热工专业的分散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
2.管理内容2.1禁止非授权人员更改电子设备间内各工控机内部组态;2.2热控检修人员以“写”状态进入组态软件修改组态,需经过热工专业主任或专工批准(紧急工况下由值长批准),由班组班长安排2人进行工作,一人操作,一人监护;2.3机组主要热工保护和联锁装置、主要热工自动调节系统组态软件修改应先执行相应审批手续,经专业主任或专工同意,运行值长及主值同意并在《联锁及保护投退本》上签字后,热工专业专工及班组技术员进行监护,才能修改;2.4修改任何设备控制逻辑组态都必须逐条记录,登记清楚;2.5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不得将系统修改密码告知非检修人员。
2.6DCS系统“超级工程师级密码”应由热工专业主任修改及保管。
2.7DCS系统“工程师级密码”应由班组技术员修改及保管。
2.8DCS系统“操作员级密码”由普通班员修改及保管。
设备维护部生产现场检修配电箱使用管理规定1.总则1.1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生产现场检修工作过程中使用临时电源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现场工作中涉及的所有检修配电箱临时电源的使用、运行及维护。
1.3本规定适用于参加本厂工程项目施工的所有企业(单位),包括本厂的各部门、单位(以下称为施工单位)。
2.管理规定2.1生产现场所有检修配电箱由设备维护部电气专业负责维护、管理。
安全监察部对检修配电箱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2检修配电箱内除直接使用电源插头接线外的所有接线工作应由有电工资质的人员负责。
2.3临时电源采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固定式电气设备应标志齐全。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78ffef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a.png)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适用范围为了规范公司工业控制系统的使用和操作,防止发生人为或意外损坏系统事故以及误操作引起的设备停运,保证工控系统的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DCS及DEH系统以及辅控网DCS。
2计算机使用管理2.1工程师站严格按照权限进行操作,无关人员不准使用。
2.2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等人机接口系统应分级授权使用。
严禁非授权人员使用工程师站的系统组态功能,工程师站用户的权限可以实施逻辑修改和系统管理工作;操作员站用户权限,查看运行状态画面,实施监控。
2.3每三个月更改一次口令,同时检查每一级用户口令的权限设置应正确。
口令字长应大于6个字符并由字母数字混合组成。
修改后的口令应填写《DCS系统机器密码记录》,妥善保管。
2.4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当前操作,通知集控室负责人和相关维修人员。
如服务器发生故障,按各《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操作,维修人员记录《软件故障处理和修改记录》。
2.5使用工程师站计算机后,需详细填写《工程师站出入及机器使用记录》后方可离开。
3软件保护3.1严禁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使用其他无关软件。
除非软件升级或补丁的需要,严禁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使用U盘、光盘等。
3.2禁止向DCS网络中连接系统外接计算机、手机。
3.3在连接到DCS中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时,使用的可读写存储介质必须是固定的一个设备,并且在每次使用前对其进行格式化处理,然后才可以接入以上计算机。
4软件的修改、保存及维护4.1更新、升级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或下载数据,其存储介质须是本计算机控制系统专用存储介质,不允许与其他计算机系统交换使用。
4.2进行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态、设定值等修改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审批手续后方可工作,同时填写《组态及参数修改记录》,并及时做好修改后的数据备份工作。
5软件和数据库备份5.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和数据库、历史数据应定期进行备份,完全备份间隔三个月一次,系统备份必须使用专用的U盘备份,并且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相关操作。
授权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授权人员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e0c83a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9.png)
授权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授权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授权人员的安全运行,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为公司进行授权操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支持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网络运维人员等。
三、授权人员安全管理的原则1.依法合规:授权人员的安全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操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责任明确:授权人员应按照工作职责和权限范围内的权限进行操作,凡事必须履行明确的职责。
3.资质合格:授权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专业知识,确保能够胜任相关操作。
4.保密负责:授权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的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外部人员。
5.反馈及时:授权人员在发现安全问题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配合调查和处理。
四、授权人员安全管理的责任1.公司负责人应制定授权人员安全管理方案,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和责任分工。
2.部门负责人应负责对授权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日常检查和督促。
3.授权人员应遵守公司相关制度和规定,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授权人员安全管理的措施1. 控制权限范围:公司应根据授权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范围确定其操作范围,并建立权限分级制度。
2. 加强技能培训:公司应定期对授权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3. 设定安全警报:公司应建立安全警报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威胁。
4. 定期检查:公司应定期对授权人员的操作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操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5. 灾难备份:公司应建立灾难备份机制,保障关键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六、授权人员安全管理的监督与检查1.公司应建立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授权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授权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公司应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授权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违规处理若授权人员违反相关规定,公司将视情节轻重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通报、暂停或撤销授权等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华润热电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Q/CRPTS-FP-299.037-2012工程师站分级授权制度
2012-3-15发布2012-3-15实施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管理细则 (1)
5. 管理目标 (3)
Q/CRPTS-FP-299.037-2012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热控工程师站DCS系统计算机分级授权管理,明确热控DCS系统计算机的分级,细化热控DCS授权管理的工作范围,具体的工作内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本标准由唐山华润热电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唐山华润热电有限公司标准化办公室组织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希东
本标准主要审核人:刘军
本标准主要审定人:陈卫国
本标准批准人:李广恩
本标准由唐山华润热电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工程师站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我厂主机、脱硫岛DCS计算机分级授权的管理细则、管理目标。
本制度适用于唐山华润热电有限公司主机、脱硫岛DCS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时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L/T 774-2004 《火力发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
3.术语和定义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
4.管理细则
4.1.1热控DCS系统计算机包括工程师站、操作员站计算机设备及系统。
4.1.2热控工程师站计算机由热控专业管理维护,热控各级人员在工程师站计算机上从事系
统维护工作,热控人员禁止在其上从事任何操作工作。
4.1.3操作员站计算机系统由运行操作人员使用,运行人员只能进入操作级环境完成所有设
备系统的画面浏览、参数监视、正常操作、建立各种趋势、报警确认功能,严禁进入工程师环境进行参数、组态修改、通道强制等工作,更不允许进行任何影响计算机系统的任何工作,如启停计算机、安装软件、系统设置、插拔计算机辅助设施等。
4.1.4各种流量积算数据清零由公司相关领导批准后授权热控人员在运行人员监护下在工程
师站进行清零工作。
4.1.5操作员站操作台是放置计算机显示器、键盘、轨迹球(鼠标)、各种运行记录本的场
所,禁止放置其他无关物品在操作台上,严禁将盛有油、水等流体的容器放置在操作台上,避免流体的外泄造成操作员站计算机失灵、损坏。
4.1.6热控人员负责操作员站的日常维护工作,热控人员在操作员站除系统维护外不得进行
任何操作,如确因工作需要进行操作时,须征得运行值班员授权,在值班员监护下进行授权范围内的操作。
4.1.7热控人员进行系统维护时禁止以强行断电的方式让计算机重新启动,应按正常的关闭程序进行,计算机以热启动为宜,以免造成硬件损坏。
禁止带电插拔计算机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外设,以免造成硬件损坏。
4.1.8工程师站、操作员站进入工程师环境密码应由热控班组长、系统维护人员管理,热控主管负责监督。
不得授权任何人越级操作。
各密码拥有人员不得随意改变系统逻辑、调节参数,不得传播系统密码。
4.1.9热控工程师站显示器开启屏幕保护功能,屏保恢复时设置恢复密码,由班组长、系统维护人员管理密码。
操作员站的计算机不得有屏幕保护功能。
4.1.10热控工程师站计算机软件管理采用授权方式进行。
非授权人员不得进行各种系统设置、组态修改等工作;授权人员可以在其授权范围内进行软件的修改完善工作,软件的修改完善工作必须依据方案执行,谨慎小心,避免差错,工作时两人以上,专人监护。
4.1.11严格软件管理,各授权人员在软件修改时应做好记录,普通的错误修正、逻辑完善、参数优化(如量程修改、连接更正、报警设置、画面显示错误更正、画面颜色修改等)需经班长或技术员出具书面方案,热控工作人员根据方案执行;涉及重要保护、控制的逻辑修改和调节参数修改需经班长或技术员出具书面方案,经热控主管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
各种工程师站的维护工作必须形成记录存档备查。
4.1.12热控专业建立DCS系统软件库,负责整个系统软件、驱动程序的备份工作。
各班组在程序发生改变后应及时更新专业的软件库。
整个系统的软件备份至少在两个不同计算机的硬盘备份、光盘备份。
大修后的软件备份应交资料室存档。
停机前和软件修改后都要进行备份,每次备份均应注明备份日期、原因及说明,同时更新专业软件库。
4.1.13禁止在DCS系统计算机内安装、运行其他软件,确有必要时应征求生产厂家专业人员意见,专业批准,在生产厂家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4.1.14严格计算机软盘使用管理制度,未经杀毒处理过的任何第三方软盘、U盘、移动硬盘严禁在DCS系统各个计算机上进行读写操作,从源头上杜绝DCS系统感染病毒。
4.1.15热控工作人员在工程师站工作,不得随意退出、投入保护、联锁及自动装置模拟量、开关量点。
上述工作须依据《热控保护投退管理制度》执行。
4.1.16热控工作人员在DCS系统计算机上的工作,凡进行系统维护、程序修改、硬件维护、
回路维护、数据传送等,须按规定办理工作票,将相关操作向运行人员交代清楚,做好事故预想。
工作中不少于两人,设置专人监护。
4.1.17热控工作人员在工程师站工作时禁止打开设备软操窗口进行操作,如工作需要必须打
开设备软操窗口时,只能查看软操窗口特定功能,禁止对设备进行启停、更改设定值等操作。
4.1.18热控工作人员在工程师站工作时严禁将鼠标放在强制按钮区游离。
强制某一通道时,
要确认对应通道编号,专人监护,严格禁止同时强制多个通道的操作。
4.1.19热控维护工作结束后工程师站所有窗口退出到初始状态。
5.管理目标
通过对热控DCS系统计算机的管理使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确保热控计算机设备系统一直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保证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热控设备处于正确运行状态,为企业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