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理论及其问题

合集下载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中国道德教育启示x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中国道德教育启示x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中国道德教育启示x通过整理的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中国道德教育启示x相关文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观看!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一、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劳伦斯• 科尔伯格( Lawrence Kohlberg ,1927—1987)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道德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指出: “我的道德研究是从皮亚杰的阶段概念和他认为儿童是一个哲学家的看法出发的。

”[1]在此基础上,科尔伯格建立了自己的道德发展理论,其道德教育理论是其道德发展理论的扩展、延伸和实践,他主张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儿童的积极思维,发展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使道德思维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以推进道德行为的完善。

批判之上的建构科尔伯格在对美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的品格教育和价值澄清学派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发展儿童的道德水平为目的的道德教育模式。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是可教的,但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道德条目,不能以权威身份向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

正确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冲突进行基本判断,在积极的思索中,使学生不断发展或建构自身的道德观,将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从而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

他对价值澄清学派的观点进行了批评。

价值澄清学派的基本出发点是,现代青少年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容易陷入价值混乱。

因此,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是帮助青少年澄清和形成自己的价值。

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价值是个人关心、反省和选择的个人经验之结果,而不是社会外部力量强加和影响的结果。

科尔伯格对这种价值相对论和个人主义立场进行了激烈的批评。

首先,他从道德心理学和道德哲学的研究出发,指出无法证明“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个人的”这个条件成立;其次,他认为,如果接受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相对主义价值观,学校则无法也不应该将任何特定的价值教给学生。

因此,科尔伯格指出:“道德发展的方法――一方面不同于相对论的个人主义,另一方面又不同于灌输方法。

中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中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中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分析一、存在的问题(一).学生生活世界的“失真”从我们当前的中学道德教育来看,权威主义道德的影响仍然十分强大。

这使得教师在很多情况下,扮演着社会、集体利益代言人的角色,从现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去评价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以社会、集体利益为标准让学生接受一整套道德规范,不允许表达与现有的主流价值相违背的价值观。

这种教育无形中却把学生真正的想法、真实的情感给掩盖或被扼杀掉。

如果教师能鼓励学生诚实地表达真情实感并去分析学生错误想法背后的原因和蕴涵的意义,也许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二)学生在教育中失去自我国家在制定教育政策和教育目标时,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利益通过教育得以实现。

面对来自社会的舆论、兄弟学校的竞争、上级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的压力,学校也会更多地从如何维护自身的声誉和利益出发,考虑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教育教学的管理;而家长则更多地从孩子能否实现自己曾经的理想和将来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考虑对孩子进行教育以及对学校教育施加压力。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学生的考试成绩优秀和突出,表明教师是优秀的,工作绩效高,各种奖励也就多。

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能够占用学生更多的课外时间,就布置尽可能多的作业,还美其名曰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

由于中学生的独立能力不强,世界观、人生观、自我意识还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意愿的基础上,去发掘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意志和创造力,是对教育能够施加影响的各方必须考虑的问题,不要让学生继续成为不同利益的牺牲品,而是让学生能够成为他自己。

(三)灌输总是欲罢不能灌输不仅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思想的独立,还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创造能力的不信任。

长此以往,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对教师的依赖,进入社会后产生对权威的依赖,丧失了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意识,每当碰到困难不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把心思更多地花在为自己不合理行为找借口上,消极、颓废的心理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形成了。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道德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演变,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目标也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

理解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中的有效策略,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学科。

哲学上,许多西方和东方道德哲学家提出了关于道德的基本理论,如康德的义务论和功利主义理论,后者强调行为的结果对评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礼仪的重要性,倡导“自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国的道德观念。

这些理论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多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在教育学的视角下,道德教育被视为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许多教育学者认为,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更关键的是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从这一角度看,道德教育必须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实现全面育人。

比如,通过德育课程、班会、主题活动等系列活动,形成内外合力,共同推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不仅关乎课堂的教育,更与学校的整体环境、家庭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学校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道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

教师的道德素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

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需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在行为中培养道德感。

同时,课堂教授的知识内容也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道德规范。

在中小学阶段,德育课程通常分为三个层次:知识、情感和行为。

在知识层面,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道德理论、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在情感层面,教育者应关注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反应和价值观念,通过讨论、分享和交流,培养对道德现象的敏感性;在行为层面,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班级管理等实践,践行道德规范,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导语:道德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众多的道德教育理论中,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备受重视。

本文将介绍诺丁斯的道德教育理论,并探讨其对实践中的道德教育的启示。

第一部分:诺丁斯的道德教育理论一、诺丁斯简介阿尔比恩诺丁斯(Albion F. Small),1864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1926年去世。

他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其道德教育理论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关怀是教育的核心诺丁斯的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关怀”。

他认为,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应当对学生关怀备至,以关怀为基础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

只有通过有效的关怀,才能够真正传递道德教育的内容。

三、养成“试性人格”诺丁斯主张培养学生的“试性人格”,即拥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格。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决策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道德观。

四、道德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诺丁斯强调道德教育与社会的密切关联。

他认为,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个体内在品质的培养,更是与社会的关系紧密相连。

只有通过真实的社会体验,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和应用道德规范。

第二部分:诺丁斯道德教育理论的启示一、关怀是培养道德品质的基础诺丁斯强调关怀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和帮助,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教育环境。

只有教育者真正关怀学生,学生才会感受到教育的真诚和温暖,从而对道德教育抱有积极的态度。

二、培养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诺丁斯主张养成“试性人格”。

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决策。

只有通过实践和尝试,学生才能够建立起独立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从而真正成为有自由意志和责任担当的人。

三、将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诺丁斯提倡将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应当给予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中的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

社会发展中的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

社会发展中的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在当今社会,道德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道德的引领,而道德的塑造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进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对道德的认识和行为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如何加强道德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呢?一、社会发展中的道德教育问题1. 文化的“浅尝辄止”在技术进步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仅仅停留在皮毛层面。

他们会用花哨的外表来掩饰空洞的内心,只会追求表面的享乐,却对内在的精神世界缺乏了解和关注。

这样的人群缺乏文化素质,无法对尊严、权利、传统和历史等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也难以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

2. 道德观念的淡化道德观念的淡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在处理问题时仅仅考虑到自身利益,缺乏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认识。

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时刻,往往会抛弃正义和道德,以达到个人的目的。

3. 社会治理的不完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许多问题也随之涌现。

例如,社会治安问题、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社会治理的不完善,无法有效地保障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这样的局面不仅削弱了公民的信心和信仰,还容易导致道德观念的混乱。

二、解决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1. 加强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道德教育是强化人们道德意识的必要手段。

这一教育应该涵盖人类文明史、社会道德、家庭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领域应该合力开展道德教育,提高社会各层次人员的道德意识。

2. 建设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合理完善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可以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增强社会对个人行为的管控力度。

特别是在保护人权、推动公正、保障稳定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合理稳定的社会治理体系是道德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这样的体系应该包含公共安全、卫生、环境、教育、文化、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建设多元化、社群化、公益性社会组织等形式,构建更加有效的社会组织体系,提升社会的治理能力和效率,维护社会的平稳和谐。

浅论我国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论我国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论我国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首先对德育的内涵做了界定,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解决我国德育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标签:德育;问题;途径一、德育的内涵“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

德育概念的界定一直以来是我国大陆德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论争的一大“有中国特色”的问题。

争论主要体现在对德育范畴的不同理解,研究德育概念学者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甚至还包括民主法制教育等等,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指的就是道德教育,即提升人的素质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即狭义的德育。

作者比较认同后者。

这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认为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moraleducation)相一致的,英语中也只有“moraleducation”与之相对。

只有研究狭义的德育才是有意义的,如果德育无所不包,那将会是没有任何研究价值的。

二、我国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盲目对待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我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道德滑坡”甚至严重的道德缺失问题。

这足以说明我国的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

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局势,也出现了青少年面对多元化社会陷入了价值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

在价值选择和究竟信仰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念方面陷入迷茫和困惑。

造成这样的结果反映了我国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我们对待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和西方道德教育的态度有失偏颇,或全盘复古或封闭视野。

特别是80后以及90后存在的对传统文化包括传统道德教育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的可悲状况。

“忘掉了自己的根”的状况。

这也是我国道德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的关键因素。

2.德育严重忽视学生成长规律各国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非常注重层次性,即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

而我国一直以来存在小学大量涉及大学都很难理解的共产主义,而到了中学、甚至大学我们的道德教育却在给学生讲怎样形成良好的习惯,做文明礼貌的学生等等这些本应该在小学就应该进行的道德教育。

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报告 (3)

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报告 (3)

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报告一、引言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良好道德素养以及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德育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有效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改进德育教育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内容需求1:教师思想观念不统一或传统化1.1 传统观念限制了思维方式部分教师仍沉浸于传统的德育理念中,过于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使得德育教育难以与时俱进,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

1.2 教师缺乏专业化知识储备有研究显示,部分教师在专业知识层面上存在欠缺,无法给予学生恰当引导并解答相关问题。

这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在学生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从而使得德育教育难以顺利开展。

解决方案:为了提高教师思想观念的统一性和专业化水平,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研修。

通过推动教师自主学习、参与跨校交流与合作等措施,提升他们整体素质与职业发展意识。

此外,还可以开设德育岗位专业化课程,并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在线平台和虚拟实验室等,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三、内容需求2: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2.1 偏重于形式主义评价目前的评价体系普遍偏重于形式主义指标,如追求活动的量化结果而忽视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成长。

这导致了德育工作过度强调表面功效,并影响了德育工作在实质上取得可持续进步。

2.2 缺乏科学定量指标衡量当前缺乏科学定量指标来准确衡量德育工作的成效。

仅依靠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主观评价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德育水平,也限制了对德育工作的有效监测和改进。

解决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方式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通过引入客观标准与定量指标,如考察学生在公益活动中的参与度、社会责任感等具体数据;同时结合定性指标,例如学生自我反思和家长意见收集,形成全面且客观的评价结果。

使用先进技术手段和大数据分析,为德育评估提供可行方案。

道德教育中的困难与挑战

道德教育中的困难与挑战

道德教育中的困难与挑战引言: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是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然而,道德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道德教育中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

第一部分: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的多元化,这对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不同家庭、地域、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道德的定义和评判标准存在差异,这使得道德教育面临着困难。

解决之道:1. 强调共同的价值观:道德教育应强调共同的人类价值观,如尊重、公正、责任和关爱等。

这些价值观是普遍认可的,可以跨越不同文化和背景,为道德教育提供共同的基础。

2. 多元文化教育:道德教育需要兼顾多元文化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增强他们的文化包容性和综合素养。

第二部分:信息时代的挑战在当今信息时代,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给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和负面影响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且难以监管和控制。

解决之道:1. 加强家庭教育:在面对网络信息的冲击时,家庭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家长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培养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批判思维,以及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

2. 学校的道德教育课程:学校应将道德教育纳入正式课程,设计针对网络时代的道德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规范,提高他们在面对网络诱惑时的自我约束能力。

第三部分:教育体制的挑战教育体制的种种问题也阻碍了道德教育的开展。

过于强调功利主义和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关注分数而忽略了道德品质的培养。

此外,师资力量和教育手段的不足也是制约道德教育的困难之一。

解决之道:1. 改革评价体系:教育部门应提倡多元评价体系,在评价中适当权衡道德教育与学术成绩的关系,使道德品质的培养得到应有的重视。

2. 培训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加强对教师的道德教育培训,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看法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看法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看法一、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德育不仅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还有助于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人。

然而,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寻找解决办法。

二、德育存在的问题1. 教育内容单一化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德育往往只是教育的一个边角,主要的教学内容仍然以学科知识为主。

这种单一化的教育使得学生更加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道德的培养。

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品德成为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2. 德育课程缺失在一些学校中,德育课程并不是优先考虑的课程,往往只是在零散的时间里被安排。

这导致了德育课程的内容不够充实和系统,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培养。

3. 德育方式单一传统的德育方式多以道德讲座、道德故事以及道德规范为主,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对德育课程缺乏兴趣和参与度。

德育需要全面的教育方式,例如通过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实际行动,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实践道德行为。

4. 道德模范缺失在社会上,道德模范的形象和崇尚奉献精神的价值观正在逐渐淡化。

这使得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具体的榜样来学习。

找回道德模范的重要性,激励学生为之努力,也是当前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德育的解决办法1. 整合德育资源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合作,整合德育资源,形成强大的德育网络。

学校可以邀请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和志愿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讲座和活动。

同时,学校和家庭也应加强沟通,形成联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2. 设计多样化的德育课程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德育课程,例如劳动教育、社区服务、情感教育等。

适时地加入游戏与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互动和体验的方式,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

同时,科技手段也可以被运用到德育课程中,例如通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

3.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方法,对于德育教师的培训和发展也要予以重视。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看法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看法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看法一、德育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德育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德育内容缺乏新颖性和开放性。

传统的德育教育更注重灌输和规范,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多元化发展需求。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容易导致学生对于道德理念的机械背诵而缺乏深入理解与积极参与。

第二个问题是德育方法单一化。

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许多学校缺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体验式学习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有效措施。

这种单一化的方法限制了德育效果的最大化。

第三个问题是考核方式过于重视形式功利化。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着升学压力过重、竞争环境过于激烈等现象,使得部分学校将评价对象局限于“有成绩”的学生,并且将德育的考核方式简化为“奖罚”制度。

这种做法使得德育教育成了一项纯粹“为了升学而存在”的功能。

二、德育改革的看法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推进德育改革,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本人对于德育改革的几点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要有情怀”,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并非只是停留在理念灌输上,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培养学生的自觉、责任、友爱等素质。

2.强化家庭与学校共同合作。

“家庭教育不可缺失”,通过与家庭密切合作,形成合力,让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起培养孩子品德和价值观的责任。

3.开展多元化的德育课程。

“题材丰富多样性”,通过采用多样化、新颖性的教材及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

4.激励机制与评价体系改革。

“奖罚相结合”,通过完善的奖惩机制及评价体系,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德育环境。

5.增强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

“教师是灵魂工程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使其具备教育创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引导学生道德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6.加强社会力量参与。

“社会大家庭”,建立多元化的社团组织以及与外界相关单位、社区等展开深入合作,让道德教育融入到学校和社会之间。

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并分析其对我们现代道德教育实践的启示。

诺丁斯,作为一位杰出的道德教育学者,她的理论强调关怀在道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提倡建立在关怀关系基础上的道德教育模式。

本文将首先概述诺丁斯道德教育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思想,然后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当前道德教育领域的启示。

通过深入了解诺丁斯的理论,我们期望能够推动道德教育理念的更新,提升道德教育实践的效果,培养更具有关怀精神和道德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二、诺丁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诺丁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以关怀为核心,她强调道德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情感的培养和关怀的实践。

她认为,关怀是道德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对他人需要和感受的敏感和回应。

诺丁斯认为,关怀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关系,它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如家庭、朋友、师生等,并通过这些关系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领域。

在诺丁斯看来,关怀道德教育应该从培养个体的关怀能力入手,这种能力包括对他人的认知、情感共鸣和实际行动。

她主张教育者应该通过情感交流、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怀能力。

同时,诺丁斯也强调关怀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她认为只有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个体才能真正体验到关怀的力量,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关怀能力。

诺丁斯还提出了“关怀伦理”的概念,她认为关怀伦理是一种基于关爱的道德原则,它强调个体在关怀关系中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她认为,关怀伦理能够弥补传统道德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不足,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中复杂多变的道德挑战。

诺丁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以关怀为核心,通过培养个体的关怀能力和实践关怀伦理,促进个体和社会的道德发展。

这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框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道德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三、诺丁斯道德教育理论的实践应用诺丁斯的道德教育理论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更强调在实践中的应用。

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道德教育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

道德教育不仅涉及到学生个人的道德水平,更涉及到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道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那么,什么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道德教育的理论1、人的道德天性人的道德天性是指人类在与生俱来的道德内核,它既是人类伦理价值观的根基,也是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原则的前提。

故而,人的道德天性可以看作是人类所有道德活动的基础和根本。

2、应试教育与道德教育现代教育中,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了主流,这种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学习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从教育理论的层面上,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并切实推进道德教育的实践。

3、传统道德思想的解读和传承传统道德思想是人类传承下来的智慧宝藏,其内涵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指导价值。

我们必须通过对传统道德思想的深入解析和传承,极大地丰富我们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推动道德教育的发展。

二、道德教育的实践1、家庭教育家庭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基础。

家庭教育应注重孩子的基础教育,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尊重和感恩,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主要场所。

学校应该注重道德价值观的教育,指导和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态度,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3、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和共享,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年轻人。

4、音乐、艺术等学科教育音乐、艺术等学科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美的追求和艺术的研究,让学生感受到温情和美好,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度道德素质的年轻人。

总之,道德教育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理论和实践都至关重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努力推动道德教育的发展,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社会中的道德教育问题

社会中的道德教育问题

社会中的道德教育问题现代社会发展快速,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随着社会进步,个人的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社会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第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是培养社会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必要手段。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缺乏道德素质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增多,危害社会稳定与和谐。

因此,加强道德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二,家庭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是培养儿童良好道德的第一课堂。

然而,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改变和父母忙碌的生活方式,家庭教育的力度和质量正在下降。

因此,为了有效地推动家庭教育,社会应该加强对父母的教育与引导,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支持与资源。

第三,学校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

在学校中,通过课程设置和师生互动,学生可以接受道德价值观念的教育与引导。

然而,目前学校教育更多地侧重于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将其纳入全日制教育体系,并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和价值观念。

第四,社会环境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塑造个人道德观念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积极地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而负面的社会环境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提升社会的道德素质,社会应该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加大对不良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倡导正能量的传播。

第五,媒体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媒体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然而,不少媒体内容存在负能量的问题,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消极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挥媒体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媒体应该积极宣传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呈现健康、正义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形象。

综上所述,道德教育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只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体等多种途径的努力,我们才能全面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每个个体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身作则,在社会中传递正能量。

教育中的道德教育问题

教育中的道德教育问题

教育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道德教育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良好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系列的道德教育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育中的道德教育问题。

一、道德教育的缺失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价值观多元化,道德教育的缺失成为一大问题。

许多学校在教学中重视学术成绩而忽视了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逐渐淡化。

这种现象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上,例如缺乏责任心、对他人缺乏尊重等。

二、道德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问题在教育课程中,道德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

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培养。

然而,只有将道德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教育者的道德素质问题教育者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教育效果。

然而,教育界也存在一些道德素质的问题。

有些教育者可能存在针对某个学生的偏见,或者对学生的行为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加强教师的道德教育培训,对于改善道德教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四、家庭教育的缺失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在道德教育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实中有许多家庭存在着教育缺失的问题。

一些家长过分重视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导致孩子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因此,家庭教育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形成联动的道德教育模式。

五、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为了有效解决教育中的道德教育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

首先,学校应该将道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能力。

其次,教育者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榜样。

再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形成有效的衔接,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最后,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关注道德教育问题,提供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和资源。

品德教育反思

品德教育反思

品德教育反思一、引言品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品德教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品德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品德教育进行反思,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向。

二、问题分析1. 单一的评价体系当前,品德教育往往以分数和奖惩作为评价体系,忽略了品德培养的过程。

学校通常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品德教育的忽视,使得品德成绩成为一纸空文。

2. 缺乏系统性教育方法品德教育往往采取被动教育方式,缺乏系统性的教育方法。

很多学校将品德教育融入其他学科中,但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但目前的教育方式往往偏重于灌输知识,忽视了品德的塑造。

3. 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品德教育往往以理论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规范和规则的讲解,而忽视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道德观念,否则只会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

因此,品德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4. 教育资源不足品德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充足的教育资源。

然而,现实情况下,品德教育的资源往往不足。

学校经费有限,教师数量不足,无法满足高质量的品德教育需求。

因此,加强对品德教育的资源投入是当务之急。

三、改进方向1.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为了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品德发展,我们可以尝试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除了传统的分数和奖惩,可以引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评估学生的品德发展情况。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内在品德。

2. 引入实践教育品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需要更多地引入实践教育。

学校可以设置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道德观念。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品德判断力和道德决策能力。

幼儿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实践与理论探讨

幼儿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实践与理论探讨

幼儿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实践与理论探讨道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幼儿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实践与理论进行探讨。

一、幼儿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1. 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要培养幼儿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 儿童心理学理论: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对幼儿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注重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幼儿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家庭是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家长是幼儿道德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要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道德成长,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2. 创设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幼儿园要创设一个充满爱心、尊重、公平、正义的道德教育环境,使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开展丰富多样的道德教育活动: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道德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道德故事、道德游戏等,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道德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4.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幼儿道德教育的引导者和示范者,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使他们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5. 注重德育评价:幼儿园要建立科学的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对幼儿的道德表现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幼儿的道德自觉性和主动性。

幼儿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道德教育理论及其问题

道德教育理论及其问题

道德教育:理论及其问题周作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5)摘 要:本文从“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出发,讨论了图瑞尔、纽希关于道德与习俗二分的域论。

在此基础上,对皮亚杰、柯尔伯格、吉利根关于道德发展阶段说及其批判的德育意义进行了讨论。

最后,从关系、互动的角度对德育的一般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作者认为,美德可教;需要一种“互动式”的“教”。

在这个互动关系链上,教者同时也是学者。

关键词:道德;习俗;德育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3)01-0021-06Moral Education :Theories and IssuesZHOU Zuo -yu(School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A bstract :Tracing back to the classical question with regard to whether morality can be taught ,the articleanalyses the moral educational implication of the theories by Turiel ,Nucci ,Piaget ,Kolber gh and Gilligan .It gives a positive answer to the classical question in the terms of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In practice ,it is asserted that those who teach ar e to learn in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morals ;convention ;moral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02-10-14作者简介:周作宇(1964— ),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浅谈我国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在改革中求发展,以发展促改革,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理论建设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我国德育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德育教育缺乏实效,缺乏魅力,师生关系失调等,究其原因是德育定位问题、德育价值取向问题、德育目标与评价等问题。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源于德育思想观念的陈旧和模糊。

一、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1.德育定位问题长期以来,受形式主义和认知主义思维的影响,在德育理论与实践中一直存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德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它可以脱离其他教育、脱离学生的整体生活。

一是把德育与生活相分离。

学校里所搞的德育与现实生活差距太大,使德育教育脱离活生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空疏的特征,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具体道德情景时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帮助不大,学生很难形成实际的道德体验,因而对现行德育不感兴趣。

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实际德育工作定位偏移和游移不定。

一方面存在把德育与其他各科教育割裂对待的工作格局。

同时,学校德育脱离社会生活整体大系统,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及配合不密切,单纯依靠学校,提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德育要求。

另一方面,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落实,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虽然素质教育推行了多年,但学校仍没有摆脱应试和升学教育的模式。

2.德育的价值取向问题我国传统的德育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两个方面:一是在学生基础道德的培养方面,过多地强调了既定道德规范知识的传递。

二是在学生独立判断能力的培养方面,不是去积极大胆地激励引导学生,而是设法约束、防范学生。

这样的德育在信息传输上带有明显的单向灌输性,其动力系统是外在的,学生不会产生内在需求。

3.德育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性较差,缺乏魅力,实效不高。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育者认识不够;二是中小学德育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

道德教育问题与解决方案

道德教育问题与解决方案

道德教育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在不断变化,但是道德教育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道德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切实解决当前的道德教育问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存在的道德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道德教育问题1.家庭道德教育不足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

当今社会中,不少家长因为忙于工作或失去了信仰,忽视了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许多孩子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范,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恶劣行为。

2.学校道德教育不够学校在道德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学校仅把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形式化的教育来完成,缺乏有效的执行和监督。

学校很少向学生讲述实用的道德知识,而更多地依赖对道德标准的刻板传授,缺乏启发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教育方式。

3.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失衡社会的道德观念影响着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但是目前的社会中,许多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意识,且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这种价值观的流行,会对广大人民的道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4.青少年自我管控能力差青少年正处在成长中,每天都得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然而,他们往往跟不上这种变化的步伐,缺乏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些青少年会因此对外界存在恐惧和不合理的焦虑感,导致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和行为。

二、解决方案1.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加强道德教育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负责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

家庭应该加强亲子关系,给孩子传递正能量,督促家庭成员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学校应该把道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措施,确保教育效果。

2.加强对社会道德价值观的传递社会应该加强对道德价值观的传授和普及,推动全社会把握正确的价值判断、激发公民道德意识。

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社会道德价值观的规范管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3.加强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

道德教育根源问题探究

道德教育根源问题探究

道德教育根源问题探究道德教育根源问题探究从理论上分析,道德教育当然应该由“掌握了道德教育资源,具备道德教育资质”的人来从事,而现实中德育实践者的选拔要么根据智育原则经由考试成绩确定,要么没有明确的选拔条件,甚至也不排除存在根据智育教学能力进行的逆向“选拔”的情况。

以下是yjbys小编收集整理的道德教育根源问题探究论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摘要:德育实践中的典型困惑亟待澄清和德育信心有待加强,都说明了德育需要正视深层的根性问题。

从学科视角出发,德育需要深化对上游学科的挖掘和跟踪研究,从而加强自身的解释力和实践能力。

从文化传统视角出发,德育需要从先秦儒道合一的道德文化中吸取营养,使之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道德信仰的重要资源。

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重视中外德育理论的比较研究,更有利于道德信仰、哲学观、科学性三者融合目标的达成。

德育寻根呼唤对德育研究与实践根本问题的正视,但也需要将其作为一种过程而理性对待。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信仰;本土化;儒道合一一、德育需要正视深层问题(一)典型困惑亟待澄清较长一段时期以来,在一线德育实践者中间产生了一些比较普遍的理念困惑。

这既是由“德育困境”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德育实效性受限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德育实践中,虽然很少有人会认为道德仅仅是由道德规范组成,但是提到道德,人们头脑中往往会呈现很多与道德规范有关的印象,而且在情感上表现出一定的抵制与纠结的情绪。

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忽视目的和条件的追求“圣人”人格,让人们觉得圣人标准难以达到,而且受约束太多,缺少了自由。

对“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提倡,如果忽视了道德发展的自然过程和行为本身的目的性与自主性,可能会给人们造成“德福背反”的误解,即要成为有道德的人或者道德高尚的人,就要付出高昂的身心和物质代价。

因此,“什么是道德”的困惑是道德教育需要首先正视的问题。

从理论上分析,道德教育当然应该由“掌握了道德教育资源,具备道德教育资质”的人来从事,而现实中德育实践者的选拔要么根据智育原则经由考试成绩确定,要么没有明确的选拔条件,甚至也不排除存在根据智育教学能力进行的逆向“选拔”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教育:理论及其问题周作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5)摘 要:本文从“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出发,讨论了图瑞尔、纽希关于道德与习俗二分的域论。

在此基础上,对皮亚杰、柯尔伯格、吉利根关于道德发展阶段说及其批判的德育意义进行了讨论。

最后,从关系、互动的角度对德育的一般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作者认为,美德可教;需要一种“互动式”的“教”。

在这个互动关系链上,教者同时也是学者。

关键词:道德;习俗;德育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3)01-0021-06Moral Education :Theories and IssuesZHOU Zuo -yu(School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A bstract :Tracing back to the classical question with regard to whether morality can be taught ,the articleanalyses the moral educational implication of the theories by Turiel ,Nucci ,Piaget ,Kolber gh and Gilligan .It gives a positive answer to the classical question in the terms of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In practice ,it is asserted that those who teach ar e to learn in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morals ;convention ;moral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02-10-14作者简介:周作宇(1964— ),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 对当前道德状况的估计应持两点论:从道德生成的知性上看,理性的解放和复归使道德认知在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上达成成为可能。

而作为道德同一层次概念的价值观问题,也因人们的理性的复苏而变得可讨论。

道德不再是可以随意灌输、盲目接受的东西。

由于一切都在理性面前暴光,同样,道德教育也在理性面前暴光,这就使道德律令成为可辩论的东西。

从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的角度来看,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在旧有的道德范式、范畴内已走向对立面,即所谓的滑坡。

这既是道德重建的必然结果,也是新的道德规范建立的必然过程。

关于道德和德育讨论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

虽然文献在日渐增加,但德育低效的呼声一点也没有因为理论界的关注甚至介入而降落。

实践中的问题虽不能完全由理论加以裁决,但跳出实践的多重约束和裹挟,反思诸问题所卷入的人和思想,对思考一些终极性的问题是有意义的。

对道德和德育这样古老的问题,我们既拥有丰富的理论资源,也不乏丰富的实践资源。

比之于实践来,理论具有跨越历史和跨越文化的性质。

对理论的梳理,对反思德育实践、探索实践出路无疑是必要的。

一、道德与习俗学校德育背后的一个基本的假设是:美德是可教的。

对美德的教授是学校应有的职责。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输出,学生的道德状况是一个基本的衡量指标。

由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道德不景气现象反推①,判定学校德育没有尽责似乎是自然的归因理路。

人是环境的函数。

人的状态如何,可以从其所有经历中找到相关的自变量。

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么,假设确实有道德不景气的现象存在,那么,学校教育也只是这种现象出现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变量。

退一步说,由于学校本身承担着道德教育的使命,比之于其他因素来,学校教育在道德教育上的职责更专门。

为此,可假设学校在个人道德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因而,问题就成为:从途径上说,学校第1卷第1期2003年1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Vol .1,No .1Jan .2003德育如何实施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个人形成理想的道德。

这就把一个古老的问题推到前台:美德可教吗?在《美诺篇》中,柏拉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美诺问:“苏格拉底,请告诉我,美德可教吗?或美德是由实践而生的吗?或它既非教而所得,也非实践所得,而是天生的性向或本能?”苏格拉底否定了道德教育可以由关于习惯或本能的心理学理论导出的谬论。

他回答说:“你一定以为我个人会那么幸运,以致懂得美德是否可教或美德怎样获得。

事实是,我根本不知道美德是否可教。

我甚至根本不知道美德是什么。

”苏格拉底问题为思考道德及道德教育的人们设置了一个基本的问题域。

“美德是什么”和“美德是否可教”是构成德育问题域的两个根本问题。

①这两个问题哪个在先,在苏格拉底那里已有答案:连美德为何都无定论,遑论美德可教否?事实上,道德是什么?道德如何产生?价值是否可以传递?这一直是西方思想家们致力探索的伦理问题。

1960年福兰克纳(W.K.Frankena)在为《哲学辞典》撰写伦理学辞条时指出:伦理学是关于判断的学问,是对同意与反对、正确与错误、好与坏、美德与邪恶、行动的欲望与智慧、意向、目的、物品或事态等的判断的研究。

研究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心理学或社会学的路径,其着眼点是对我们的伦理判断做出分析和解释,以揭示我们赞同什么、反对什么,以及为什么如此。

一般认为,伦理学的目标是理论的建构而非实践行动。

当然,理论也是为了实践,而非纯粹是为了理论而理论;认知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的认知。

另一条路径旨在建立和推崇一定的行动纲领、目标或生活方式。

所推崇的被认为是正确的、好的、有德性的或聪明的,因而是值得拥有的,值得追求的。

其兴趣点在于行动而非赞同,在于对行动的指导,而非解释,其目的是寻找或建立行动的理想目标或品格标准、基本的伦理信条或第一原理。

持第二种思考路径的一些伦理学家根本否认伦理学是一门学科或科学,毋宁说伦理原理乃是决断或偏好,而非真假命题。

[1]像尼采所说的那样,“根本就没有道德现象,有的只是对现象的道德解释”。

两条路径都涉及到对伦理陈述的意义考量。

陈述的对与错、客观与主观、是否有可能系统化从而纳入到一个或多个第一原理的框架之内,这些是二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伦理判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判断,包括对好与坏、对特定物品、事态、经历、意向和目的的判断;一是义务判断,包括对各种行动方式和行为的责任感、正确与错误、聪明和愚蠢的判断。

由是,价值理论与义务理论构成了伦理学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关于价值理论,首要的问题是价值语词的意义与善的形态。

对前者而言,问题是:善可定义吗?如果是,那么如何定义?对后者,问题是:善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对此,可以举出各种不同的观点。

情感意义理论认为,“善”和其他价值语词只有情感性意义。

直觉主义者和非自然主义者认为,“善”是不可定义的,是实在的、绝对的和客观的。

形而上学和自然主义伦理学家则认为“善”可以用形而上学或心理学的术语来加以定义。

关于价值理论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事物是好的?”“什么是善?”“什么是至善?”从历史上看,对这样的问题有两大类回答。

善是幸福、快乐、满足,或某种情感状态,此为其一。

其二,善是美德,是一种意志或知识状态、或智力状态。

义务是否可以定义,义务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哲学史大体有类似价值说的对应流派。

对于什么样的事值得做,或什么样的行动是正确的,这类问题往往依照事物的价值来定。

如蒙台涅(Martineau)认为,行动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动机的善的相对程度。

还有的本体论伦理学家认为,行动能够带来或可能带来的利益的可比数量决定行动的正确性。

自我中心的本体论者把正确的行为局限在能够为代理人带来好处的行为上。

而普救主义的本体论者则考虑的是世界整体的利益,正确的行为应能给整个世界带来好处。

福兰克纳的上述总结概括了伦理学的一般问题。

其特点是非历史性。

如果把历史作为一个考虑的维度,那么,纯粹的语义学分析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

事实是,每当社会改朝换代,总会伴随着道德话语的变化。

陈寅恪先生在论道德变迁时指出:“纵览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

各是其是,而互非其非也。

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如何者。

虽然,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易之时,此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而其22①对“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黄向阳已作过非常好的梳理和分析。

参见黄向阳著《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鲁洁、朱小蔓主编《德育教育论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 贤者拙者,常感受痛苦,终于消灭而后已。

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

其故何也?由于善利用或不善利用此两种以上不同之标准及习俗,以应付此环境而已。

”陈寅恪先生看到了道德问题与历史的关系。

同时,行文中把道德与习俗区分开来。

其中蕴涵的德育意义是深刻的。

类似的想法,在美国心理学家图瑞尔(Elliot Turiel)和纽希(Larr y Nucci)等人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20世纪70年代,柯尔伯格研究小组为了探寻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反常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实证研究。

一类是保持柯尔伯格的基本框架,通过适当的调整来解决反常问题。

另一类则通过对原来的理论框架本身的实质性调整来对反常问题做出全面的解决。

其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瑞尔的域论(domain),就是颇有影响的一个分支。

[2]按照域论的观点,儿童的道德发展的概念和其他领域的社会知识(如社会习俗)可分在两个不同的域内。

当努力解释与两类社会事件相关的社会经验在性质上具有不同的形式时,儿童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习俗观念的分野便产生了。

道德域内的行动对别人的利益具有内在影响。

如无缘无故地袭击别人就给别人带来伤害(内在影响),不管特定社会的规则的性质如何,这样的影响终究会产生。

因此,道德认知所关心的焦点是:行动对别人的利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伤害、利益和公平等概念是道德构成的基本要素。

相比较而言,与社会习俗相关的行动没有内在的人际间不良后果。

比如,是称呼大学老师为“教授”好呢,还是“先生”好,或是干脆直呼其名?究竟怎样更好,取决于一定社会所认同的规则。

这样的法则即社会习俗的组成部分。

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这样的习俗带有任意性,但它对社会群落的功能的正常发挥是非常重要的。

习俗为群体成员提供了一种方法,成员们借此通过一套彼此认可的、可预测的行为编码进行社会交换。

社会习俗的观念由儿童对社会组织的理解构成。

①域论的德育意义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道德认知的领域与人们的社会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