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最通俗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心理漫画:图解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漫画:图解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漫画:图解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当我们面临挫折或冲突导致的紧张情境时,在内心活动中产生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不安,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适应性倾向。

其积极地意义在于能够使我们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我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其消极的意义在于使我们可能会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隔离、合理化、否认、移情、投射、退行、升华等。

这些专业名词很难理解,以下的几幅图是关于心理防御机制概念的最通俗的解释。

你排长队准备取钱,好容易终于轮到你,你刚要动作,一个年轻姑娘矫健地一闪,捷足先登了。

你站在原地,无动于衷——这是“压抑”;姑娘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小女孩像离弦的箭一样抢先钻进蹲位,你在外面心平气和地继续等待,心里还是什么感觉也没有——这是“隔离”;小女孩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位老太太夺门而入,你想:“年轻人让老人,应该、应该。

”——这是“合理化”;老人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孕妇高喊着“对不起让让我”一头扎了进去,你咬咬牙对自己暗暗地说:“要是换了别人,早上去把她们臭骂一顿了--可是,我可不是这样没有涵养的人。

”——这是“否认”;孕妇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外国女人打着手势正要往里挤,你突然冲上去,怒不可遏地劈手两耳光,并纵身骑到她身上一边暴打一边咆哮着“你还得寸进尺了?!老娘对你们这种卑劣行径早已经忍无可忍了!”——这是“移情”;警察接到群众举报说你殴打外宾,于是前来干预:他们救走了外国女人,并把你带上了警车,你想:“他们只是碍于中外邦交的…面子‟而走走过场、骗骗老外而已。

其实,他们心里是站在我这边的。

”——这是“投射”;你被带进了派出所,出乎你预料的是,警察居然要对你来真格的!于是,你对问题拒不回答,一屁股躺在地上开始又哭又闹撒泼打滚——这是“退行”;你被家人从派出所交罚金领了回来,从此闭门思过,于一年后出版一本五万言畅销书《排队引发的人生思考》——这是“升华”。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1压抑指个体将一些不被自我所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并排斥在记忆之外,从而免受动机冲突、紧张及焦虑的影响。

例:一个受创的士兵无法回忆起最近的一次死伤惨重的战斗。

2否认否认不是把痛苦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发生的的不愉快事件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来获得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例:某吸烟者提出将吸烟与健康相联系的证据缺乏科学价值。

3退行是指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如某一女生刚入校,参加学生会干部竞选失败了,感到很“委屈”,无法进行理智分析和对待,不吃饭,也不上课,成天蒙头大睡。

4合理化–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为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或者为了维护个人自尊,总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以开脱,自圆其说,称为合理化。

•合理化可分为“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和推诿三种形式。

–“酸葡萄”心理:是指认为自己得不到的或没有的东西就不是好的,是不值得关注和争取的,以冲淡内心欲望和不安。

–“甜柠檬”心理: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所做成或所拥有得东西都是好的。

–推诿: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都归因于其他理由,或找人承当其过错,以保持个人内心的平衡。

5反向形成–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乃将其压抑至无意识之中,并在外表上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称为反向形成。

例:一个家长潜意识里实际上讨厌一个孩子,却用买很多礼物的方式来溺爱这个孩子。

6转移–是指个体对某个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比较安全、能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4,摄入 戒称内向投射,不投射作用相反。指广泛地、毫无选 择地吸收外界的事物,而将它们变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由于摄入作用,有时候人们爱和恨的对象被象征 地变成 了自我的组成部分。如当人们失去他们所喜爱的人时,常 会模仿他们所失去人的特点,使这些人的丼劢戒喜好在自 己身上出现,以慰藉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 的痛苦。相 反,对外界社会和他人的丌满,在极端情况下变成恨自己 因而自杀。内投射也可能是自罪感的表现,他们常常模仿 死者的一些性格特点来减轻对死者的内 疚感。内投射戒 仿同的对象,常是所爱,所恨和所怕的人,尤其是父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是摄入现象。
心理防御机制
蔡孟君 刘振浩 吴志山
(一)简介
1,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受到 赸我、本我和外部世界的 压力时,自我发展出的一 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 解、缓和冲突对自身的威 胁,使现实允许,赸我接 受,本我满足。 2,是佛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 名词,是指自我对本我的 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 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 御功能[1],是人类为了 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 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 理,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 种心理上的调整。
(三)特征
(1) 防御机制丌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戒至少是部分无意识 的,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迚行的。 (2) 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戒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 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 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3) 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戒伪装我们真正的劢机, 戒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劢、劢作戒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 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劢作、劢机及思维,戒完全 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 的自我保护法。 (4) 防御机制本身丌是病理的,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 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5) 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多种机制同时使用。

心理防御机制简介

心理防御机制简介

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
逃避性防卫机制
五 大 类
自骗性防卫机制
攻击性防卫机制 代替性防卫机制 建设性防卫机制
16种






退







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合理化




固着
心理防御机制的意义
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 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 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 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 困难,战胜挫折。
心理防御机制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101种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文饰九型人格防御机制101种防御机制自我和防御机制
2010级应用心理学一班 汤存刚 1014040101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
定义: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 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 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 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 种适应性倾向。
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 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 而导致心理疾病。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到底有哪些是属于心 理防御方式呢
• 否定: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卫机
制,其方法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 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 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 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否定”与“压抑”极为相似。唯“否定” 不是有目地的忘却,而是把不愉快的事情 加以“否定”。
•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譬如, 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就 像沙漠中的驼鸟,敌人迫赶逼迫在眼前, 无法面对,把头埋于沙堆中,当做没这回 事一样,都是一种否定的表现。
• 许多人面对绝症,或亲人的死亡,就常会 本能地说“这不是真的”,用“否定”来 逃避巨大的伤痛。
• 退回:是指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
• 心理防卫机制会保护我们,也会损害我们 的身心健康,生活中我们该建立起健康的 心理防御机制,创造出自己美好的生活。
反向: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
识或社会所接受时,唯恐自己会做出,乃将 其压抑至潜意识,并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 外显行为上称为反向。换言之,使用反向者, 其所表现的外在行为,与其内在的动机是成 反比的。在性质上,反向行为也是一种压抑 过程。
• 又如一位好吃糖,但被告诫吃糖会蛀牙, 且不为妈妈所喜欢的女孩,每每与母亲逛 超市,总指着糖果对母亲说:“不可以吃 糖,吃糖会蛀牙,且妈妈不喜欢。
• 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 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 缺陷,以减轻其焦虑,建立其自尊心,称 为补偿
• 心理防卫机制的意义,积极的意义在于能 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 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 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 服困难,战胜挫折。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 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 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生命中,每个人都会遇到难以承受的压力,或者情绪波动,如失恋、失败、悲伤等。

这些情绪会影响到我们的思维、行为和身体健康。

因此,人们发展了许多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不利影响和抵御负面情绪。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自动产生的心理反应。

在应对内心的不安和困惑时,我们会采取各种心理防御机制,以减轻并控制我们的痛苦感。

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否认。

当我们拒绝承认事实的存在或者拒绝接受不愉快的现实时,我们使用了否认机制。

这是因为有时候我们无法承受真相的残酷和刺激,该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强烈的负面情绪。

第二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投射。

通过投射,我们会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转化为他人身上的情绪。

这是因为将自己的问题和情绪转移到别人身上可以减轻我们自己的不适感。

例如,当我们感到被别人排挤时,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别人不喜欢我们,而不是探索自己是否有问题。

第三种心理防御机制是转移。

当我们感到无法应对自己的情绪和问题时,我们会通过转移机制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例如,当我们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时,我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或者其他活动上。

第四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抑制。

当我们觉得自己的情绪无法承受或者不适合表达时,我们会使用抑制机制。

这通常会导致压抑和沉默,有时会使我们的情绪积压成为身体的疾病。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五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幻想。

当我们遇到难以承受的现实时,我们会寻找一种幻想或者理想的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幻想来缓解感情上的压力。

这种机制可以带来短期的快感,但长期使用会伤害我们的内心健康。

第六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幽默。

通过幽默,我们可以用笑声和轻松来面对痛苦和不良情绪。

当我们使用幽默机制时,我们可以更加放松和自在地面对挑战和困难,从而更好地应对压力。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心理防御机制虽然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免受内心压力,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滥用,会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防御就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得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ego)得功能。

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得冲动时,就会以预期得方式体验到一定得焦虑,并尝试用一定得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得防御(defense of ego)。

防御就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得冲动、内驱力、欲望与想法,它们主要就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得性得欲望与攻击性。

一般来说,防御就是在潜意识里进行得, 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

根据个体防御机制运做得水平不同,导致得结果也不同。

精神分析理论将心理防御机制分为四类:①自恋性防御机制(narcissistic defense mechanism):这种防御机制在5岁以前得儿童、成年人得梦境与幻想以及精神分裂症得患者中常见,主要有: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分裂作用、歪曲作用等;②不成熟得防御机制(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这种防御机制在3~16岁得儿童与青少年中,在人格障碍与情感障碍以及神经症患者中常见,主要有:非精神病性投射、防御认同、被动攻击、见诸行动等;③神经症性防御机制(neurotic defense mechanism):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或成年人应激反应时,主要有:压抑、置换、退行、隔离、反向形成、抵消、合理化等;④成熟防御机制(mature defense mechanism):就是成年人常用得防御机制,主要有利她、升华、幽默等。

其实通俗得说,所有得人都用“防御机制”将痛苦得感情与记忆排斥于意识之外,那些正在进行心理治疗得病人也不例外。

可以说,防御机制就是用来使自己适应来自心理内部(内驱力或超我)或心理外部(外在世界)得应激(stress)状态得。

在我们得实际咨询过程中,咨客得防御机制就是造成阻抗得一种重要原因。

一、否定作用这就是一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得事实得潜意识心理防卫术。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

指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

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

如压抑、压制、否认、投射、转移、文饰、解除、自居、补偿作用等。

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

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

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

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

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

例如,某工人在车间受到组长批评,于是说:“我才不在乎呢!”随后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废品以消心中之愤,就是合理化与迁怒的双重作用。

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的先后顺序一、口欲期:0—3岁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二、肛欲期:1.5—5岁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a)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心理防御机制名词解释社会工作

心理防御机制名词解释社会工作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类在面临压力、冲突、危险或不愉快的情境时,借助于潜意识的方式来保护自我和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心理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人类应对外界压力和情绪波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领域,不仅需要关注个体的心理需求,更需要了解与应对心理防御机制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1. 拒绝:当个体面临不愉快的情境时,有时会倾向于逃避或否认现实,拒绝接受现实带来的不愉快体验。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给个体带来安慰和平衡,但长期来说并不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2. 投射:个体将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和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投射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但过度使用投射可能会影响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也可能导致个体自我的认知失衡。

3. 退行:在面临压力时,个体可能会退回到更为幼稚和安全的心理状态,以逃避现实的压力和挑战。

退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但过度依赖退行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成熟和独立性。

4. 否认:个体对不愉快的真相或情境进行否认,以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

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个体适应压力,但长期否认现实可能会导致个体无法有效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5. 转移:个体将自己的情绪或冲突转移到其他情境或目标上,以减轻自身的压力和焦虑。

转移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但过度转移可能会对个体的情感表达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二、心理防御机制在社会工作中的影响心理防御机制在社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强的工作,需要着重关注个体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同时要了解个体采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加以应对和引导。

1. 有效倾听与理解: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有效倾听和理解,帮助个体认识和了解自己采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同时引导个体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冲突,并寻找健康的应对方式。

2. 引导个体建立积极心理机制: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交流和心理指导,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高个体面对压力和冲突的应对能力,从而实现心理平衡和健康成长。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指个体将一些不被自我所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并排斥在记忆之外,从而免受动机冲突、紧张及焦虑的影响。

例:一个受创的士兵无法回忆起最近的一次死伤惨重的战斗。

否认不是把痛苦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发生的的不愉快事件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来获得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例:某吸烟者提出将吸烟与健康相联系的证据缺乏科学价值。

是指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如某一女生刚入校,参加学生会干部竞选失败了,感到很“委屈”,无法进行理智分析和对待,不吃饭,也不上课,成天蒙头大睡。

–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为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或者为了维护个人自尊,总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以开脱,自圆其说,称为合理化。

•合理化可分为“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和推诿三种形式。

–“酸葡萄”心理:是指认为自己得不到的或没有的东西就不是好的,是不值得关注和争取的,以冲淡内心欲望和不安。

–“甜柠檬”心理: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所做成或所拥有得东西都是好的。

–推诿: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都归因于其他理由,或找人承当其过错,以保持个人内心的平衡。

5反向形成–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乃将其压抑至无意识之中,并在外表上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称为反向形成。

例:一个家长潜意识里实际上讨厌一个孩子,却用买很多礼物的方式来溺爱这个孩子。

–是指个体对某个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比较安全、能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心理防御机制的名词解释

心理防御机制的名词解释

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是指个体在面临挫折、冲突等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想要挣脱困境、摆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这种机制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但同时,心理防御机制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如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解

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解

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解心理防御机制是人们在面对压力、冲突或无法接受的情绪时,不自觉地运用的心理策略。

这些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减少心理负担,保护自我并维持心理健康。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理解并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问题,并促进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一、回避回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在面对不愉快或困难的情境时,人们选择逃避或置之不理。

这种机制可以暂时让我们避开困难,但长期使用会导致问题积聚,影响个人的成长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辅导员需要帮助受助者意识到回避机制的存在,并引导他们面对和解决困难。

二、否认否认是一种让人们拒绝接受现实的心理防御机制。

当面对不愉快的情绪或现实时,人们选择否认或忽视这些事实,以避免对自我造成伤害。

然而,否认机制的使用可能会导致问题的被忽视和放大,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辅导员应当帮助个体意识到并面对现实,以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投射投射是一种将自己的不满、冲突或不安感归咎于他人的心理防御机制。

通过投射,人们将自己难以接受的情绪或特征归因于他人,并将责任推卸给他人。

然而,投射机制往往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辅导员可以帮助受助者认识到投射机制的影响,并引导他们寻找更加健康的应对方式。

四、转移转移是一种将情感或冲突从一个对象或目标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目标的心理防御机制。

通过转移,人们可以转移自己的情绪或冲突,以避免直接面对问题。

然而,转移机制可能会导致问题的累积和情感关系的破裂。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辅导员可以帮助受助者认识到转移机制的存在,并引导他们寻找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

五、幽默幽默是一种通过笑话、调侃等方式来调节不愉快情绪的心理防御机制。

幽默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调整情绪,并增强对问题的积极态度。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辅导员可以运用幽默手法缓解辅导过程中的紧张氛围,促进受助者的参与和合作。

六、合理化合理化是一种通过寻找合适的理由或解释来减轻自我或他人的焦虑和冲突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一)

心理防御机制(一)

心理防御机制(一)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防御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ego)的功能。

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的防御(defense of ego)。

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它们主要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性的欲望和攻击性。

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

根据个体防御机制运做的水平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精神分析理论将心理防御机制分为四类:①自恋性防御机制(narcissistic defense mechanism):这种防御机制在5岁以前的儿童、成年人的梦境和幻想以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常见,主要有: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分裂作用、歪曲作用等;②不成熟的防御机制(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这种防御机制在3~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在人格障碍和情感障碍以及神经症患者中常见,主要有:非精神病性投射、防御认同、被动攻击、见诸行动等;③神经症性防御机制(neurotic defense mechanism):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或成年人应激反应时,主要有:压抑、置换、退行、隔离、反向形成、抵消、合理化等;④成熟防御机制(mature defense mechanism):是成年人常用的防御机制,主要有利他、升华、幽默等。

其实通俗的说,所有的人都用“防御机制”将痛苦的感情和记忆排斥于意识之外,那些正在进行心理治疗的病人也不例外。

可以说,防御机制是用来使自己适应来自心理内部(内驱力或超我)或心理外部(外在世界)的应激(stress)状态的。

在我们的实际咨询过程中,咨客的防御机制是造成阻抗的一种重要原因。

一、否定作用这是一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的事实的潜意识心理防卫术。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英文psychologicaldefensemechanism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卫机制的意义,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定义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三方面的胁迫,如果它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

然而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三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

既要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要使超我能够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我们可以把防卫机制的类型分为十六种,属五大类。

(一)逃避性防卫机制概述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

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

这类防卫机制有以下四种形式:1、压抑(repression)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

此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

是一种:“动机性的遗忘”(motivatedforgetting),个体在面对不愉快的情堵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purposefulforgetting),与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naturalforgetting)的情形不一样。

例如,我们常说:“我真希望没这回事”,“我不要再想它了”,或者在日常牛活中,有时我们做梦、不小心说溜了嘴或偶然有失态的行为表现,都是这种压抑的结果。

压抑作用,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已把事情忘记了,而事实上它仍然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在某些时候影响我们的行为,以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做出一些自己也不明白所做的事情。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面对紧张情绪时避免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安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方式。

每个人的性格与经历的不同,所选用的防御措施也大不一样。

1.升华(Sublimation):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把社会中所不能接受的转为所能接受的,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例如,居里夫人年轻是曾恋爱受挫,对方因她饿长相和学识浅薄而嫌弃她,从此,她立志在学术上超过此人,于是埋头发奋,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2.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又称文饰潜意识里有一种似乎合理的解释来掩饰自己,其目的是减少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个人的自尊。

例如生活中常说的:不打不成才,棍棒下出人才。

病人把因疾病导致的明显体重下降解释为“减肥”,等等。

3.补偿(Compensation):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

例如,某女子因身体发育有缺陷而努力学习,以卓越成绩赢得别人的尊崇。

4.抵消(Undoing):以某种象征性活动或潜意识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好像那些事根本没有发生,以减轻心理的不安。

例如,婚嫁等喜庆日子,忌讳“死”“碰鬼”等不吉利的话。

医院里,亲朋好友的去世,常常不叫:死亡”,而称为“永远地离开”,来减轻失去亲朋好友的内心痛苦。

5.替代:当个人目标与社会的要求相矛盾时,就设定另一个目标,来取代原来的目标。

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一颗红心,两种打算”,借以来安慰自己的失落。

6.认同或仿同(Identification):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或顺从另外一个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倾向,以对方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以及接纳等方面的感受,掩护自己的短处。

心理防御机制(附图解)

心理防御机制(附图解)

• (四)代替性防御机制
• 代替性防御机制是用另一样事物去代 替自己的缺陷,以减轻缺陷的痛苦。
• 1、幻想(fantasy)
• 当人无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 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将自己暂 时离开现实,在幻想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 平静和达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 称为“幻想”。(思维的退化)

合理化的三种方式
• (1)酸葡萄(sour grapes) • 追求的东西得不到而贬低目标,恢复平衡。
• 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因自己能力不够而无法取 得时,就加以贬抑和打击,称为酸葡萄。此机制 是引申自伊索寓言里的一段故事,从前有一只狐 狸走进葡萄园中,看到架上长满了成熟葡萄,它 想吃,但因架子太高,跳了数次都摘不到,而无 法吃到葡萄,它就说那些葡萄是酸的,它不想吃 了。其实葡萄是甜的,它因吃不到,而说葡萄是 酸的。
投射
• 某些外射行为可认为是人们自然而不可避免的失 误,是一种人人极其常用的心理防卫术,借此对 于错误的行为予以饶恕或解脱。但是责怪他人成 为一种习惯,总是将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就 会妨碍我们与他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 干扰了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而且容易对他人形 成敌对的、难以容忍的,以及怀疑心重的态度, 从而把过错外射到外界及怀疑他人而引起诸多麻 烦。 • 有些青少年,别人无意中看他一眼,他就动手打 人,认为别人瞧不起他。
心理防御机制的意义
• 积极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 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 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 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消极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 缓解而自足,但往往具有伪装或者歪曲事实 的特点,容易在面对现实中退缩甚至恐惧而 导致心理疾病。

心理学中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学中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学中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冲突或威胁时,借助于心理机制来保护自己的内心。

这些防御机制能够帮助个体在无法解决问题或承受情绪困扰时,维持心理平衡和自我保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理学中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列出具体步骤。

以下是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详细内容:1. 否认(Denial)否认是指个体拒绝承认或接受现实世界中的某个事实或情况,因为它对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或不安。

这种防御机制常见于面对亲人的死亡、疾病或自己的错误行为等情况。

以下是使用否认作为心理防御机制的步骤:a. 面对现实世界中的某个事实或情况。

b. 感受到对内心产生威胁或不安。

c. 拒绝承认或接受这个现实并寻找方式逃避或忽略它。

2. 投射(Projection)投射是指个体将自己的不愿承认或无法接受的负面特质、情绪或欲望,加诸于他人身上。

这种防御机制常见于自尊心脆弱的个体,他们会将自己不愿意承认的部分转嫁到他人身上,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或不安。

以下是使用投射作为心理防御机制的步骤:a. 拥有自己不愿意承认的负面特质、情绪或欲望。

b. 感受到对自己造成罪恶感或不安。

c. 将这些负面部分加诸于他人身上,以转移自责或不安。

3. 退行(Regression)退行是指个体在面临压力或情绪困扰时,回到一个较为年幼、无忧无虑的状态,以逃避现实世界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这种防御机制常见于个体在情绪激动或挫折感强烈时。

以下是使用退行作为心理防御机制的步骤:a. 面临压力或情绪困扰。

b. 感受到现实世界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c. 回到一个较为年幼、无忧无虑的状态,寻求逃避和安慰。

4. 抵抗(Resistance)抵抗是指个体拒绝或抵制接受与自己认同程度不高的观念、意见或想法,因为它对自己的自尊心或长期信念构成了挑战。

这种防御机制常见于个体在面对批评、不同意见或改变时。

以下是使用抵抗作为心理防御机制的步骤:a. 面临与自己认同程度不高的观念、意见或想法。

心理防御的名词解释

心理防御的名词解释

心理防御的名词解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这些问题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焦虑。

幸运的是,我们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被称为心理防御。

心理防御是一种心理过程,通过这种过程,我们可以保护自己的内心免受压力和不安的侵害。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20世纪提出。

他认为,人们会使用一系列的心理策略来保护自己不受心理冲突和焦虑的影响。

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可以是无意识的,也可以是有意识的。

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常见形式是否认。

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令人不快的现实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否认这个事实的存在。

这种否认可以是自我欺骗,也可以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例如,当一个人得知自己被解雇时,他可能会否认这一事实,并试图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安慰,但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巨大鸿沟。

另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投射。

投射是指一个人将自己的不满和压力归咎于其他人或外部因素。

当一个人感到焦虑和不安时,他们可能会找一个替罪羊,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归咎于这个人或事物。

这样做可以让人们摆脱责任感和内疚感,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与他人的关系恶化。

另一个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回避。

当我们面临一个令人不悦的情境时,我们可能会选择逃避它,或者选择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短期的压力,但它也可能导致问题的积累和长期的解决困难。

除了这些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

例如,退行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和焦虑时回到更幼稚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中。

合理化是指一个人通过给出合理的解释来消除自己的内疚感。

重复是指一个人重复过去的行为或情节,以避免面对当前的现实。

了解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困难和挑战,减轻焦虑和压力。

然而,当这些防御机制变得过度或不适应时,它们可能会成为心理问题的根源。

正常化名词解释心理学

正常化名词解释心理学

正常化名词解释心理学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

指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

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

如压抑、压制、否认、投射、转移、文饰、解除、自居、补偿作用等。

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

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

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

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

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

例如,某工人在车间受到组长批评,于是说:“我才不在乎呢!”随后在工作中
有意无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废品以消心中之愤,就是合理化与迁怒的双重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防御机制最通俗的名词解释
心理防御机制最通俗的名词解释常听人说,心理学的名词有些枯燥,不太好理解,像“移情”、“投射”、“退行”等,有无最通俗易懂的举例来解释心理学的一些常见名词?今天咱们就用个最通俗的幽默故事给您解释这些名词:某天,你逛街,突然感到内急,于是,你走了很远的路好容易寻到一个公厕,排长队准备如厕。

终于轮到你,你刚要动作,一个年轻姑娘矫健地一闪,捷足先登了。

你站在原地,无动于衷---这是“压抑”。

姑娘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小女孩像离弦的箭一样抢先钻进蹲位,你在外面心平气和地继续等待,心里还是什么感觉也没有---这是“隔离”。

小女孩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位老太太夺门而入,你想:“年轻人让老人,应该、应该。

”---这是“合理化”。

老人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孕妇高喊着“对不起让让我”一头扎了进去,你咬咬牙对自己暗暗地说:“要是换了别人,早上去把她们臭骂一顿了,可是,我可不是这样没有涵养的人” ,---这是“否认”。

孕妇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外国女人打着手势正要往里挤,你突然冲上去,怒不可遏地劈手两耳光,并纵身骑到她身上一边暴打一边咆哮着“你还得寸进尺了?!老娘对你们这种卑劣行径早已经忍无可忍了!”---这
是“移情”。

警察接到群众举报说你殴打外宾,于是前来干预:他们救走了外国女人,并把你带上了警车,你想:“他们只是碍于中外邦交的‘面子’而走走过场、骗骗老外而已,他们心里是站在我这边的。

”---这是“投射”。

你被带进了派出所,出乎你预料的是,警察居然要对你来真格的!于是,你对问题拒不回答,一屁股躺在地上开始又哭又闹撒泼打滚,---这是“退行”。

你被家人从派出所交罚金领了回来,从此闭门思过,于一年后出版一本五万言畅销书《排队引发的人生思考》---这是“升华”。

呵呵呵,,这些个名词,懂了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