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制药-总复习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要点与重点
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生物药物的概念及21世纪生物药物的分类2.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概念及现代生物技术的组成和特点3.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定义4.基因诊断、基因治疗概念5.生物技术在药学应用中的两类方式6.生物药物的两大来源及生物药物的特点7.生物制药的特点、生物制药基本过程及生物制药基本方法第五章发酵工程制药1.发酵定义及发酵类型2.菌种的选育方法3.培养基概念和培养基的配制原则4.发酵的基本过程5.微生物发酵方式6.发酵过程影响因素及控制7.代谢工程定义8.简述发酵工程下游加工过程的的特点和一般程序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基因的概念及基因的一般特性2.基因工程药物的概念3.基因工程药物制药的主要流程4.基因工程药物建立分离纯化工艺的根据5.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的一般流程6.基因工程产品的质量控制内容7.基因工程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特殊性8.蛋白质工程的概念第三章动物细胞工程制药1.细胞定义、细胞的特征和细胞的化学组成2.细胞培养定义、细胞培养基本条件和基本过程3.细胞融合技术定义和基本过程4.细胞工程技术概念和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基本概念5.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特点6.细胞株、细胞系、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概念7.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方法8.转基因动物概念(transgenic animal)及转基因的技术方法9.转基因动物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10.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mammary gland bioreactor)概念第四章植物细胞工程制药1.植物细胞工程制药的两大内容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定义和原理3.植物细胞特点——外植体(explant)、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愈伤组织(callus culture)概念4.植物细胞的培养方法5.转基因植物概念及主要方法6.植物细胞工程制药应用于哪些方面第六章酶工程制药1.酶工程概念和现代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2.酶固定化概念、方法和固定化酶的特点3.细胞固定化概念和固定化细胞的特点4.酶反应器(Enzyme reactor)的概念第七章新型生物制药技术抗体工程制药1.概念——抗体(antibody)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cAb)、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杂交瘤细胞(hybridoma) 技术、抗体工程2.单抗制备的基本流程3.HA T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杂交瘤细胞的原理4.单克隆抗体的鉴定与检测项目5.基因工程抗体概念和基因工程抗体的类型———嵌合抗体(Chimeric Antibodies),改形抗体(reshaped Antibodies),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antigen binding protein,ScFv) 等6.噬菌体抗体工程和转基因动物表达抗体的优点7.反义核酸( ribozyme) 、核酶(antisense nucleic acide)、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概念8.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又称基因疫苗(gene caccine)或DNA疫苗(DNA vaccine)概念和核酸疫苗的优点9.基因治疗概念、基因治疗的必要条件和主要方式10.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的概念及应用11 生物芯片基因芯片,蛋白芯片12.。
生物技术制药考试复习资料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1. 生物技术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称为生物技术制药。
2. 生物技术药物: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称为生物技术药物。
3. 生物药物: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4. 现代生物药物四大类型:⑴应用重组DNA技术制造的基因重组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⑵基因药物⑶来自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天然药物;⑷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
5. 生物药物功能用途分类:⑴治疗药物,⑵预防药物⑶诊断药物。
6. 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⑴高技术⑵高投入⑶长周期⑷高风险⑸高收益7. 生物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⑴基因工程制药:①基因工程药物品种的开发、②基因工程疫苗、③基因工程抗体、④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⑤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建立新药的筛选模型、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菌种,产生新的微生物药物、⑦基因工程技术在改进药物生产工艺中的应用、⑧利用转基因动、⑨植物生产蛋白质类药物⑵细胞工程制药:①单克隆抗体技术、②动物细胞培养⑶酶工程制药⑷发酵工程制药8. 我国生物技术制药现状和发展前景(自己阐述观点)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基因工程生产哪些药:⑴免疫性蛋白,如各种抗原和单克隆抗体。
⑵细胞因子,如各种干扰素、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及凝血因子。
⑶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心钠素⑷酶类,如尿激酶、链激酶、葡激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2.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品的优点在于:⑴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大量生产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理活性蛋白和多肽(如胰岛素、干扰素、细胞因子等),为临床使用建立有效的保障。
⑵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以便对其生理、生化和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扩大这些物质的应用范围。
(完整版)生物技术制药考试题复习
(完整版)⽣物技术制药考试题复习⼀:选择题1、酶的主要来源是( C)A、⽣物体中分离纯化B、化学合成C、微⽣物⽣产D、动/ 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2、所谓“第三代⽣物技术”是指(A)A、海洋⽣物技术B、细胞融合技术C、单克隆技术D、⼲细胞技术3、菌体⽣长所需能量与菌体有氧代谢所能提供的能量在什么情况下,菌体往往会产⽣代谢副产物⼄酸:(A)A、⼤于B、等于C、⼩于D、⽆关4、促红细胞⽣长素( EPO)基因能在⼤肠杆菌中表达,但却不能⽤⼤肠杆菌的基因⼯程菌⽣产⼈的促红细胞⽣长素,这是因为:( E)A、⼈的促红细胞⽣长素对⼤肠杆菌有毒性作⽤B、⼈促红细胞⽣长素基因在⼤肠杆菌中极不稳定C、⼤肠杆菌内毒素与⼈的促红细胞⽣长素特异性结合并使其灭活D、⼈的促红细胞⽣长素对⼤肠杆菌蛋⽩⽔解酶极为敏感E、⼤肠杆菌不能使⼈的促红细胞⽣长素糖基化5、⽬前基因治疗最常⽤的载体是:(B)A、腺病毒B、反转录病毒C、腺相关病毒D、痘苗病毒E、疱疹病毒6、cDNA第⼀链合成所需的引物是:( D)A、Poly AB、Poly CC、Poly GD、Poly TE、发夹结构7、为了减轻⼯程菌的代谢负荷,提⾼外源基因的表达⽔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A将宿主细胞⽣长和外源基因的表达分成两个阶段D、当宿主细胞快速⽣长时诱导重组质粒的复制8、基因⼯程制药在选择基因表达系统时,⾸先应考虑的是:(A) A、表达产物的功能B、表达产物的产量 C.表达产物的稳定性 D.表达产物分离纯化的难易9、疫苗出产前需进⾏理化鉴定、效⼒鉴定和(安全性鉴定)。
10、基因⼯程药物的化学本质属于:(C)A. 糖类B.脂类C.蛋⽩质和多肽类D.氨基酸类11、⽤聚⼆⼄醇( PEG)诱导细胞融合时,下列错误的是:(C) A、PEG的相对分⼦量⼤,促进融合率⾼B、PEG的浓度⾼,促进融合率⾼C、PEG 的相对分⼦量⼩,促进融合率⾼D、PEG的最佳相对分⼦量为400012、以⼤肠杆菌为⽬的基因的表达体系,下列正确的是:(C) A、表达产物为糖基化蛋⽩质B、表达产物存在的部位是在菌体内C、容易培养,产物提纯简单 D 、表达产物为天然产物13、⼈类第⼀个基因⼯程药物是:(A)A、⼈胰岛素B、重组链激酶C、促红细胞⽣成素D、⼄型肝炎疫苗14、下列不属于加⼯改造后的抗体是:(C)A、⼈-⿏嵌合抗体B、单链抗体C 、⿏源性单克隆抗体D、单域抗体15、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D)A. 最适pH为7.2-7.4B. 最适温度为37±0.5CC.最理想的渗透压为290-300mOsm/kgD.氧浓度为100%16、第三代抗体是指:(D)A、B 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球蛋⽩B、多发性⾻髓瘤细胞产⽣的免疫球蛋⽩C、融合细胞产⽣的单克隆抗体 D 、利⽤基因⼯程技术制备的基因⼯程抗17、现代⽣物技术的标志是:(C)A、DNA互补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B、DNA测序技术的诞⽣C、第⼀只克隆⽺“多莉”的诞⽣D、⼈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18、获得⽬的基因最常⽤的⽅法是:(B)A、化学合成法D、DNA探针技术19、疫苗组成是由抗原和(佐剂)组成20、鸟枪法克隆⽬的基因的战略适⽤于( A)A、原核细菌 B 、酵母菌 C 、丝状真菌D 、植物E 、⼈类21、cDNA法获得⽬的基因的优点是:( B) A. 成功率⾼B.不含内含⼦C.操作简便 D.表达产物可以分泌 E. 能纠正密码⼦的偏爱性22、有机相酶反应的优点:1.有利于疏⽔性底物的反应;2.可提⾼酶的热稳定性;3.从低沸点的溶剂中易分离纯化产物;4.热⼒学平衡向产物⽅向移动如脂合成和肽合成;5.减少由⽔引起的副反应,如⽔解反应;6.酶易于实现固定化;7.酶和产24、25、凝胶过滤层析进⾏分离的依据是:分⼦⼤⼩26、质粒载体必备三要素:复制⼦、选择标记、多克隆位点。
生物制药复习资料
生物技术制药总复习(11级制药工程)一、名词解释1.生物技术:,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
2.生物技术制药:3.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采用4.细胞工程:地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操作,从而达到改良或产生新品种的目的,以及使细胞增加或重新获得产生某种特定产物的能力,从而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大量培养、增殖,并提取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5.cDNA文库:cDNA文库是指某种生物基因组转录的全部mRNA经反转录产生的cDNA片段分别与克隆载体重组,并将其引入到相应的宿主细胞中繁殖和扩增,理论上此群体就包含有该物种的全部mRNA 信息,称该生物基因组的cDNA文库。
6.限制酶 : 是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对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核酸内切酶。
7.PCR :是指聚合酶链式反应,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组成。
8.模拟酶:在分子水平上模拟酶活性部位的形状、大小及其微环境等结构特征,以及酶的作用机制和立体化学等特性,用各种方法人为制造的具有酶性质的催化剂。
9.抗体酶:抗体酶是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和酶的高效催化能力巧妙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类具有催化活力的免疫球蛋白,在其可变区赋予了酶的属性。
10.外植体:外植体是指用于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的器官或组织(的切段),植物的各部位如根、茎、叶、花、果、穗、胚珠、胚乳、花药和花粉等均可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
11.微生物和植物的原生质体:是指去除细胞壁的微生物和植物细胞。
12.免疫:机体一种生理功能,机体依靠这一功能识别“自已”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拆进入机体的抗原物质或机体产生的异构物质。
13.抗原:凡能激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相结合的物质。
对人有重要性的抗原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异物血清、异型红细胞、异体组织等。
14.抗体:机体内B淋巴细胞在抗原剌激下所合成的具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抗体与相应抗原能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微生物失去致病性。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Biotech nological Pharmaceutics )第一章绪论一、概述1.概念:生物药物(生物制药)是泛指包括生物制品在内的生物体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甚至整个生物体用作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药品。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叫做生物技术制药。
2.技术范畴: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第二代、第三代的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糖链工程和海洋生物技术等。
3.相关学科:有生物学(含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化学、工程学(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等)、医学、药学、农学等。
但从基础学科来讲,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是其主要的学科。
4.应用范围:(1)医药;(2)农业;(3)食品;(4)工业;(5)环境净化;(6)能源。
二、生物技术的发展简史1.传统生物技术阶段主要产品:乳酸、酒精、丙酮、丁酸、柠檬酸、淀粉酶。
生产的特点:过程简单,大多属兼气发酵或表面培养,生产设备要求不高,产品化学结构简单,属初级代谢产物。
2.近代生物技术阶段主要产品:抗生素、维生素、甾体、氨基酸;食品工业的工业酶制剂、食用氨基酸、酵母、啤酒;化工业的酒精、丙酮、丁醇、沼气;农林业的农药;环境保护业的生物治理污染。
生物技术的特点:(1)产品类型多,初级(氨基酸、酶、有机酸)、次级(抗生素)、生物转化(甾体);(2)生物技术要求高,纯种、无菌、通气,产品质量要求也高;(3)生产设备规模大;(4)技术发展速度快。
3.现代生物技术主要产品: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
生物技术的内容包括:(1)重组DNA技术及其它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2)细胞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细胞工程);(3)酶或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酶工程);(4)植物脱毒和快速繁殖技术;(5)动物细胞大量培养技术;(6)动物胚胎工程技术;(7)现代发酵技术;(8)现代生物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技术;(9)蛋白质工程技术;(10)海洋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题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题1、白细胞介素多数均来自于白细胞,并参与白细胞间的信息交通,故将它们统称为白细胞介素2、细胞代谢负荷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内的大量表达,必然会影响宿主西把你正常的生长代谢,有些产物对宿主还会有毒害作用,将细胞杀死。
可以采取将细胞的生长和外源基因的表达分成两个阶段的方法;另外,可以将宿主细胞的生长与重组质粒的复制分开。
3、等电点沉淀法蛋白质、多肽及氨基酸都是两性电解质,在一瓶pH环境中,某一种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或解离成两性离子,其静电荷为0,此时环境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性质比较稳定。
4、基因载体基因载体是一类能自我复制和功能基因表达的DNA分子,其中一段DNA切除而不影响其复制,可以置换或插入外源(目的)DNA而将目的DNA带入宿主细胞。
载体的分类:从构建载体的DNA来源分,有质粒载体病毒或噬菌体载体,质粒DNA与病毒或噬菌体的DNA组成的载体,以及质粒DNA与染色体DNA片段组成的载体。
克隆载体按功能分胞内表达载体表达载体分泌表达载体原核细胞表达载体从表达所用的受体细胞分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作为载体的条件:①载体在细胞中必须能够进行独立自主的复制,因此载体应是一个独立的复制子,具有复制起始序列,可在细胞中进行有效扩增②载体必须具有若干限制酶的单一切割位点,便于外源DNA的插入,并且由于这些酶切位点位于载体复制的非必需区,插入适当大小的外源DNA片段后载体依然能够进行正常的复制。
③载体必须具有可供选择的遗传标记,例如具有抗生素的抗性基因,便于对成功导入载体的受体的识别。
5、发酵工程制药发酵工程制药是指利用生物代谢过程生产药物的技术。
此类药物有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核酸有关物质、有机酸、辅酶、酶抑制剂、急速、免疫调节物质以及其他生理活性物质。
主要研究微生物的菌种筛选、选种改良、发酵工艺的研究。
产品后处理即分离纯化的问题。
当今重组DNA技术在微生物菌种改良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题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题生物技术制药复习题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物技术的发展史1、生物技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与其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程结合,利用这样的新物种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服务的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
它的范畴: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核心。
P12、蛋白质工程第二代基因工程;海洋生物技术第三代生物技术P13、生物技术发展史:传统、近代(抗生素、发酵罐)、现代(重组)P3 1974年,和建立了重组技术1975年,和建立了单克隆抗体技术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胰岛素被批准上市1989年,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干扰素批准上市2003年,中国的重组腺病毒53注射液成为石阶上第一个正式批准的基因治疗药物。
第二节生物技术药物1、生物技术制药:生物技术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
P42、生物技术药物:采用重组技术活其他生物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
它与天然生化药物、微生物药物、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共同归为生物药物。
3、现代生物药物分为4类:重组技术制造的基因重组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基因药物;天然药物;合成与部分合成药物。
4、生物药物按用途分为:治疗药物;预防药物;诊断药物。
5、生物技术药物的特征:(1)分子结构复杂;(2)具有种属特异性;(3)治疗针对性强、疗效高;(4)稳定性差(5)基因稳定性;(6)免疫原性;(7)体内半衰期短;(8)受体效应;(9)多效性和网络性效应;(10)检验的特殊性。
第三节生物技术制药1、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
P52、生物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有哪些?P7(1)基因工程制药:①开发基因工程药物,如干扰素()、红细胞生成素()等②基因工程疫苗,如乙肝基因工程疫苗③基因工程抗体,它可以作为导向药物的载体④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⑤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建立新药的筛选模型⑥应用极影工程激活素改良菌种,产生新的微生物药物⑦改进药物生产工艺⑧利用转基因动、植物生产蛋白质类药物。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知识点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生物制药的研究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制药, 细胞工程制药, 酶工程制药和发酵工程制药。
2.生物技术制药, 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 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
3.生物技术药物, 是采用DNA 重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治疗性抗体或核酸类药物。
4.生物药物, 指包括生物制品在内的生物体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 甚至整个生物体用作诊断和治疗的医药品。
5.现代生物药物四种类型: ①应用DNA重组技术制造的基因重组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
②基因药物, 如基因治疗剂、基因疫苗、反义药物和核酶等。
③来自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天然生物药物。
④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
6.生物药物按功能用途分为三类: 治疗药物, 预防药物和诊断药物。
7.生物技术药物的特性:分子结构复杂, 具种属特异性, 治疗针对性强、疗效高, 稳定性差, 基因稳定性, 免疫原性、重复给药会产生抗体, 体内半衰期短, 受体效应, 多效性和网络效应, 质量控制的特殊性, 生产系统的复杂性。
8.生物技术制药特征:高技术, 高投入, 长周期, 高风险, 高收益。
9.基因诊断: 指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在DNA水平或RNA水平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从而对特定的疾病进行诊断。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品的优点: (1)可以大量生产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理活性蛋白和多肽(如胰岛素、干扰素、细胞因子等), 为临床使用提供有效的保障;(2)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 以便对其生理、生化和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 从而扩大这些物质的应用范围;(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发现、挖掘更多的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4)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在作为药物使用时存在的不足之处, 可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进行改造和去除;(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新型化合物, 扩大药物筛选来源。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
第二章生物药物概论一、生物药物生产原料选择的主要原则、生物药物的特性及种类。
主要原则:有效成分含量高,原料新鲜;来源丰富,易得;原料产地较近;杂质含量少;原料本钱低;易提取。
特性:〔1〕药理学特性:治疗的针对性强;药理学活性高;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生理副作用常有发生。
〔2〕生产、制备中的特殊性:原料中的有效物质含量低;稳定性差;易腐败;注射用药有特殊要求。
〔3〕检验上的特殊性:要有理化检验指标,和生物活性检验指标。
分类:按药物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1〕氨基酸及基衍生物类〔2〕多肽和蛋白质类〔3〕酶和辅酶类〔4〕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类〔5〕糖类〔6〕脂类〔7〕细胞生长因子类〔8〕生物制品类〔9〕小动物制剂〔10〕动物器官或组织制剂。
按原料来源分类:〔1〕人体组织〔2〕动物组织〔3〕植物组织〔4〕微生物〔5〕海洋生物来源的药物。
按生理功能和用途分类:〔1〕治疗药物〔2〕预防药物〔3〕诊断药物〔4〕其他。
二、生物药物提取别离制备方法的工艺过程。
在对生物药物进展提取操作时,选择提取试剂需注意的问题。
工艺流程:1、生物药物原料的选择、预处理与保存〔保存方法: 冷冻法,-40℃;②有机溶剂脱水法;③防腐剂保鲜,多用于液体〕。
2、生物药物的提取:〔1〕生物组织与细胞破碎:磨切法,压力法,反复冻融法,超声波震荡破碎法,自溶法,酶溶法〔2〕选择适宜的溶剂进展提取〔考虑提取剂的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注意温度、变性剂等因素〕。
3、生物药物的别离纯化:〔1〕蛋白质类药物的别离纯化:沉淀法,亲和层析法,疏水层析法〔2〕核酸类药物的别离纯化:提取法,发酵法〔3〕糖类:沉淀法,离子交换层析法〔4〕脂类:沉淀法,吸附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5〕氨基酸类: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
试剂的选择:1、对所需要提取的活性成分溶出度较高,对杂质较低。
2、不破坏活性成分。
3、利于后续预处理。
4、对环境影响较小,有利于回收和处理。
生物技术制药-总复习
②生化和生物学方法:欲确定生物大分子的分子 质量、特定的空间立体结构和特定的生理功能还 需要结合生化和生物学方法加以确定。包括电泳 方法、受体结合试验、免疫学分析方法等。 (2)安全性评价 通过动物试验来鉴定其安全性。 ①一般安全性要求:无菌、无病毒、无热原、无 致敏原等。 ②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 ③致突变、致癌和致畸等遗传毒理性质的考察。
(3)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ose chain reaction)技术,简称PCR技术,是一种用 于在体外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 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该技术可在很短的时间 内得到数百供体生物的细胞或组织 中提纯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DNA。 ②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将含有目的基因的供体 基因组DNA切割成许多片段。 ③用能产生互补粘性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将载体 (噬菌体)DNA切开并去除其中的填充片段。
5、简述RT-PCR技术合成目的基因的基本 步骤。 ①从供体生物特定分化型组织或细胞中提取纯化 总RNA,其中目的mRNA为高丰度mRNA。 ②以Oligo(dT)为引物,以总RNA中的总mRNA为 模板,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互补的总cDNA。 ③变性:升温至94~95℃加热5min,使总mRNA ﹕ cDNA的杂交链由于热变性而分开成单链。 ④退火:降温至40~60℃,加入“上游”寡核苷 酸引物和“下游”寡核苷酸引物,进行退火,使 引物与单链mRNA和cDNA结合。 引物应是与目的基因3‵端互补的核苷酸序列。
(6)基因载体:在细胞内具有能进行自我复制的独 立DNA分子作为外源DNA片段的运载体,简称基因 载体,又称分子克隆载体或无性繁殖载体。 (7)粘粒:是一种有λ噬菌体粘性末端的杂种质粒, 由λDNA的cos区段与质粒DNA重组构建而成。 2、基因工程技术的优点。 (1)它能从极其复杂的各种生物细胞内获得所需的 目的基因,并将此目的基因在体外进行剪切、拼接、 重组,并转入到受体细胞中,从而合成出人们所需 的新产物。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重点
生物技术制药重点一、名解1、载体:携带外源目的基因或DNA进入宿主细胞,实现外源基因或DNA的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主要有粒载体和入噬菌甾体。
2、铁壁培养:大多数动物细胞进行培养时需要贴附因子,内细胞自身分泌或认为在培养基中加入,使细胞在支持物表面贴附伸展和生长繁殖的培养方法。
3、基因工程制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菌或细胞进行大规模培养以获得蛋白质药物的过程。
4、人鼠嵌合抗体:利用DNA重组技术,将鼠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插入含有人体抗体恒定的表达载体中,转化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抗体。
5、转化细胞系:正常的细胞经过某个轻化过程,失去正常细胞的转点而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得到的细胞系称为轻化细胞系。
6、离子交换层析:利用蛋白质等电点的差异来实现不同蛋白质间的分离和纯化。
7、生物技术制药:指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生物技术来研究、开发和生产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药物。
8、人源化抗体:CDR移植即把鼠抗体的CDR移植到人抗体的可变区内,所得到的抗体称CDR移植抗体或改型抗体,也就是人源化抗体。
9、前体:在药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被菌体直接用于药物合成而自身结构无显著改变的物质。
10、接种量:移种的种子液体和接种后发酵罐培养夜体积之比。
11、次级代谢产物:微生物从合成代谢的中间产物出发合成一些生理功能不明确,化学结构特殊,且对细胞生命并非必须的产物。
12、固定化酶,是将具有一定的胜利功能的酶或生物细胞,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固定,作用固定生物催化而加以利用的一种技术。
13、凝胶过滤层析:凝胶是一种惰性的不带电荷具有三维结构的多孔网状物质,当样品随流动相经过凝胶柱时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微孔而被洗脱出来,小分子能进入微孔流出速度慢,从而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
二、问答题1、疏水层析的原理是什么?需要进行几步操作?洗脱顺序是什么?答:原理:利用蛋白质分子表面上的疏水区域(非极性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和介质的疏水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技术制药期末复习提纲
生物技术制药期末复习提纲
一、分子生物学
1.克隆技术:反应机理、克隆流程以及克隆技术的应用
2.基因工程:基因分子的识别、基因突变以及基因工程的应用
3.基因转录与转译:基因转录反应的步骤、转录末端修饰以及基因转录和转译的应用
4.基因表达:基因表达技术的基本原理、转录组研究方法以及应用
二、制药技术
1.生物技术制药:生物技术制药的优势、研发流程以及生物技术制药的应用
2.双孢制药:双孢药物的原理、双孢药物的药动学以及双孢药物的应用
3.化学合成制药:化学合成制药的优势、合成流程以及化学合成制药的应用
4.生物制药:生物制药的优势、研发流程以及生物制药的应用
三、制药公司
1.实验室:实验室设备、实验室运行方式以及实验室的重要性
2.生物制造:生物制造原理、生物制造过程以及应用
3.GMP质量控制:GMP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GMP系统的运行原理以及GMP的应用
四、再生医学
1.再生植入物:再生植入物的分类、再生植入物的研发过程以及再生植入物的应用
2.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细胞培养的研究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的应用
3.细胞治疗:细胞治疗的优势、细胞治疗的产品开发过程以及细胞治疗的应用
五、细胞分子生物学。
生物技术制药 复习
1.生物技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组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程相结合,利用这样的新物种(品系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核心与关键,细胞工程是生物技术的基础,酶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条件,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获得最终产品的手段。
2. 生物技术药物:一般来说,采用DNA 重组技术或者其他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者核酸类药物,称为生物技术药物。
3.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1 高技术2高投入3长周期4高风险5高收益4. 逆转录法1 、mRNA 的纯化2 、cDNA 第一链的合成3 、cDNA 第二链的合成4 、cDNA 克隆5 、将重组体导入宿主细胞6 、cDNA 文库的鉴定7 、目的cDNA 克隆的分离和鉴定5.表达载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载体能独立地进行复制2应具有灵活的克隆位点和方便的筛选标记,3应具有很强的启动子4 应具有阻遏子5应具有很强的终止子6所产生的mRNA 必须具有翻译的起始信号6. 影响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因1 外源基因的剂量2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3表达产物的稳定性4细胞的代谢负荷5工程菌的培养条件7. 分批培养:是指在一个密闭系统内投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菌种进行培养,使菌种生长繁殖,在特定条件下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一般为了获得高密度菌体,需要将溶氧控制和流加补料相结合,延长对数期;补料分批培养:间歇或连续补加培养基使菌体进一步生长;连续培养:菌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动进料和出料泵,以一定的稀释率不间断培养;透析培养:利用膜的半透性原理使培养物和培养基分离,以去除代谢产物产生的不利影响;固定化培养:将工程菌固定化后再进行连续培养。
8. 细胞破碎:物理破碎法:高压匀浆,高速珠磨,超声破碎,高压挤压;化学破碎法:渗透冲击,增溶法,脂溶法;生物破碎法:酶溶法9. 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依据流动相中组分离子与交换剂上的平衡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时结合力的大小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疏水层析是利用蛋白质表面疏水区域与固定相上疏水基团相互作用力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优秀范文5篇]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Biotechnological Pharmaceutics)第一章绪论一、概述1.概念:生物药物(生物制药)是泛指包括生物制品在内的生物体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甚至整个生物体用作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药品。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叫做生物技术制药。
2.技术范畴: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第二代、第三代的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糖链工程和海洋生物技术等。
3.相关学科:有生物学(含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化学、工程学(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等)、医学、药学、农学等。
但从基础学科来讲,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是其主要的学科。
4.应用范围:(1)医药;(2)农业;(3)食品;(4)工业;(5)环境净化;(6)能源。
二、生物技术的发展简史 1.传统生物技术阶段主要产品:乳酸、酒精、丙酮、丁酸、柠檬酸、淀粉酶。
生产的特点:过程简单,大多属兼气发酵或表面培养,生产设备要求不高,产品化学结构简单,属初级代谢产物。
2.近代生物技术阶段主要产品:抗生素、维生素、甾体、氨基酸;食品工业的工业酶制剂、食用氨基酸、酵母、啤酒;化工业的酒精、丙酮、丁醇、沼气;农林业的农药;环境保护业的生物治理污染。
生物技术的特点:(1)产品类型多,初级(氨基酸、酶、有机酸)、次级(抗生素)、生物转化(甾体);(2)生物技术要求高,纯种、无菌、通气,产品质量要求也高;(3)生产设备规模大;(4)技术发展速度快。
3.现代生物技术主要产品: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
生物技术的内容包括:(1)重组DNA技术及其它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2)细胞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细胞工程);(3)酶或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酶工程);(4)植物脱毒和快速繁殖技术;(5)动物细胞大量培养技术;(6)动物胚胎工程技术;(7)现代发酵技术;(8)现代生物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技术;(9)蛋白质工程技术;(10)海洋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组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程相结合,利用这样的新物种(品系)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
生物技术药物:采用DNA重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治疗性抗体或核酸类药物。
生物技术制药: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来研究和开发药物,用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⑴高技术⑵高投入⑶长周期⑷高风险⑸高收益1.生物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技术特征和代表产品(1)传统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酿造技术,所得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属于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
代表产品如酒、醋、乙醇,乳酸,柠檬酸等。
(2)近代生物技术阶段的技术特征是微生物发酵技术,所得产品的类型多,不但有菌体的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还有生物转化和酶反应等的产品,生产技术要求高、规模巨大,技术发展速度快。
代表产品有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氨基酸,工业酶制剂等。
(3)现代生物技术阶段的技术特征是DNA重组技术。
所得的产品结构复杂,治疗针对性强,疗效高,不足之处是稳定性差,分离纯化工艺更复杂。
代表产品有胰岛素,干扰素和疫苗等。
2.生物技术制药分为哪些类型?生物技术制药分为四大类:a应用重组DNA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的基因重组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
b基因药物,如基因治疗剂,基因疫苗,反义药物和核酶等c来自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天然生物药物d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3.生物技术制药具有什么特征?(1)分子结构复杂(2)具有种属特异性(3)治疗针对性强,疗效高(4)稳定性差(5)基因稳定性(6)免疫原性(7)体内的半衰期短(8)受体效应(9)多效性(10)检验的特殊性生物药物功能用途分类:⑴治疗药物,⑵预防药物⑶诊断药物。
生物技术制药考试题复习
一:选择题1、酶的主要来源是(C)A、生物体中分离纯化?B、化学合成?C、微生物生产?D、动/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2、所谓“第三代生物技术”是指 (A)A、海洋生物技术?B、细胞融合技术?C、单克隆技术?D、干细胞技术3、菌体生长所需能量与菌体有氧代谢所能提供的能量在什么情况下,菌体往往会产生代谢副产物乙酸:(A)?A、大于?B、等于?C、小于?D、无关4、促红细胞生长素(EPO)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但却不能用大肠杆菌的基因工程菌生产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这是因为:(E)A、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对大肠杆菌有毒性作用?B、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极不稳定?C、大肠杆菌内毒素与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特异性结合并使其灭活D、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对大肠杆菌蛋白水解酶极为敏感E、大肠杆菌不能使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糖基化?5、目前基因治疗最常用的载体是:(B)A、腺病毒?B、反转录病毒?C、腺相关病毒?D、痘苗病毒?E、疱疹病毒6、cDNA第一链合成所需的引物是:(D)A、Poly?A?B、Poly?C?C、Poly?G?D、Poly?T?E、发夹结构7、为了减轻工程菌的代谢负荷,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A将宿主细胞生长和外源基因的表达分成两个阶段?B、在宿主细胞快速生长的同时诱导基因表达?C、当宿主细胞快速生长时抑制重组质粒的表达?D、当宿主细胞快速生长时诱导重组质粒的复制8、基因工程制药在选择基因表达系统时,首先应考虑的是:(A)?A、表达产物的功能?B、表达产物的产量?C.表达产物的稳定性?D.表达产物分离纯化的难易?9、疫苗出产前需进行理化鉴定、效力鉴定和(安全性鉴定)。
10、基因工程药物的化学本质属于:(C)A.糖类?B.脂类?C.蛋白质和多肽类?D.氨基酸类?11、用聚二乙醇(PEG)诱导细胞融合时,下列错误的是:(C)?A、PEG的相对分子量大,促进融合率高?B、PEG的浓度高,促进融合率高?C、PEG的相对分子量小,促进融合率高?D、PEG的最佳相对分子量为400012、以大肠杆菌为目的基因的表达体系,下列正确的是:(C)?A、表达产物为糖基化蛋白质?B、表达产物存在的部位是在菌体内?C、容易培养,产物提纯简单D、表达产物为天然产物?13、人类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是:(A)?A、人胰岛素?B、重组链激酶?C、促红细胞生成素?D、乙型肝炎疫苗?14、下列不属于加工改造后的抗体是:?(C)A、人-鼠嵌合抗体?B、单链抗体C、鼠源性单克隆抗体?D、单域抗体?15、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D)?A.最适pH为7.2-7.4?B.最适温度为37±0.5C?C.最理想的渗透压为290-300mOsm/kg?D.氧浓度为100%?16、第三代抗体是指:(D)A、B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球蛋白?B、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C、融合细胞产生的单克隆抗体D、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基因工程抗体17、现代生物技术的标志是:(C)A、DNA互补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B、DNA测序技术的诞生C、第一只克隆羊“多莉”的诞生?D、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18、获得目的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B)A、化学合成法?B、PCR技术?C、逆转录法?D、DNA探针技术?19、疫苗组成是由抗原和(佐剂)组成20、鸟枪法克隆目的基因的战略适用于(A)A、原核细菌B、酵母菌C、丝状真菌D、植物E、人类21、cDNA法获得目的基因的优点是:(B)A.成功率高?B.不含内含子?C.操作简便?D.表达产物可以分泌?E.能纠正密码子的偏爱性22、有机相酶反应的优点:?1.有利于疏水性底物的反应;2.可提高酶的热稳定性;3.从低沸点的溶剂中易分离纯化产物;4.热力学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如脂合成和肽合成;5.减少由水引起的副反应,如水解反应;6.酶易于实现固定化;7.酶和产物易于回收;8.可避免微生物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连接酶:能将两段DNA拼接起来的酶叫DNA 连接酶。这类酶的发现和分离纯化,使两个DNA 片段在体外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成为可能。
(4)同裂酶: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但切割后 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这样一类限制酶称同切口限 制酶或同裂酶。
▪ ⑦目的cDNA与载体DNA进行体外重组,构建重 组克隆载体。
▪ ⑧带有目的cDNA的重组载体转导进入宿主细胞。
▪ 作业五:
▪ 1、目的基因DNA与载体DNA体外重组的定向克 隆法和粘性末端连接法各有何特点?如何克服酶 切后同一DNA片段自身环化?
▪ (1)定向克隆法:当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如 用BamHⅠ和HindⅢ)消化同一DNA基因组时, 切下来的同一DNA片段带有非互补的突出末端, 这样供体DNA片段只能以一个方向很容易地连接 到同样用BamHⅠ和HindⅢ进行消化而产生相匹 配粘性末端的载体DNA当中。
▪ ④引入由多种限制酶单一识别序列组成的多克隆 位点。
▪ ⑤引入多种用途的辅助序列。
▪ 作业四:
▪ 1、名词解释(1)基因:将供体生物的DNA用限制酶切 成许多片段,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分别与克隆载体 进行体外重组,这种含有供体生物全部不同基生物的总mRNA为 模板,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核苷酸序列互补的 DNA(cDNA),将全部cDNA分别与克隆载体进 行体外重组,这些含有供体生物全部不同基因的 重组克隆载体的总体称供体生物的cDNA基因文 库。
▪ 作业二:
▪ 1、阐述生物药物的特性。 ▪ (1)药理学特性 ▪ ①治疗的针对性强,疗效可靠。 ▪ ②药理活性高。 ▪ ③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 ▪ ④生理副作用常有发生。 ▪ (2)在生产、制备中的特性 ▪ ①有效物质含量低,杂质种类多且含量高。 ▪ ②稳定性差,易变性、易失活。 ▪ ③易腐败。
▪ ④对环境条件敏感,生产条件的变化对产品质量 的影响较大。
▪ ⑤相对分子量较大,组成分复杂,常以多组分存 在,大多是复杂蛋白质的混合物。
▪ ⑥用量少,价值高。 ▪ ⑦注射用药有特殊要求。 ▪ (3)检验上的特殊性
由于生物药物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因此生 物药物不仅要有理化检验指标,更要有生物活性 检验指标,这是生物药物生产开发的关键。
(5)限制酶星活性:在标准条件下,每种限制酶 都有严格的识别序列。在非标准条件下,会导致限 制酶识别序列的特异性发生改变,在DNA内产生 附加切割,称限制酶的第2活性或星活性。
(6)基因载体:在细胞内具有能进行自我复制的独 立DNA分子作为外源DNA片段的运载体,简称基因 载体,又称分子克隆载体或无性繁殖载体。 (7)粘粒:是一种有λ噬菌体粘性末端的杂种质粒, 由λDNA的cos区段与质粒DNA重组构建而成。
4、 PCR技术的基本程序。
▪ ①变性:首先使双链DNA在反应液中经热变性 (94~95℃)而分开成单链(或使反转录合成的 cDNA:RNA杂交链分开成单链)。
▪ ②退火:然后降温至40~60℃,在低温下与两个 引物进行退火,使引物与单链DNA配对结合。
▪ ③延伸:再在中温72℃下利用Taq DNA聚合酶的 聚合活性和热稳定性进行聚合(延伸)反应。
▪ ⑥当制备的克隆数多到足以把某种供体生物的全 部基因都包含在目的基因的DNA重 组体时就可以从中筛选而不必重复地进行全 部操作。
3、简述cDNA基因构建的基本步骤。 ①从供体生物细胞或组织中提取纯化得总RNA。 ②从总RNA中分离纯化出mRNA。 ③cDNA的合成。 ④cDNA选
①一种是限制酶错位切断DNA双链而形成彼 此互补的单链末端,称粘性末端。
②另一种是限制酶在同一位点平齐切断DNA 两条链而形成的双链末端,称为平整末端。 (4)在标准条件下,每种限制酶都有严格的识别 序列。在非标准条件下,会导致限制酶识别序列 的特异性发生改变,在DNA内产生附加切割,称 限制酶的第2活性或星活性。
▪ 特点:该法的优点是由于载体DNA片段两突出末 端不互补,不能自身环化,但与目的基因DNA片 段定向重组率却较高。
▪ (2)粘性末端连接法:用一种限制酶酶切,会 产生带有相同粘性末端的外源目的DNA片段,必 须与用同一种限制酶消化而形成具有相同匹配末 端的质粒载体相连接。
▪ 特点:质粒载体DNA和外源DNA片段都可能发生 自身环化,也有可能形成串联寡聚物。
▪ (3)用碱性磷酸酶去除载体DNA两端的5‵磷酸 基团以尽量减少载体DNA的自身环化或连接。经 去磷酸化的载体DNA仍然可有效地与具有5‵末端 磷酸的外源DNA相连接。
▪ 2、目的基因DNA与载体DNA体外重组的平端连 接法所用的合成街头和衔接头各有何特点?
▪ (1)合成接头是化学合成的两个自相互补的核 苷酸寡聚体(8~12bp),而两个寡聚体可形成带 一个或一个以上限制酶切位点的平整末端双链体。 因此,在平整末端目的DNA上加合成接头可为其 增加一个以上限制酶酶切位点。从而易于与载体 末端相匹配而连接。
▪ (4)酶工程制药 是指利用游离或固定化的酶为 催化剂生产药物的技术。
主要研究酶的来源,酶的分离制备,酶的固 定化,酶反应器及相应操作条件的优化等。
▪ (5)生化工程制药 是指利用生化分离技术从生 物反应液或天然生物资源中提取分离制备药物的 技术。
主要研究药用生物资源的选择,药用成分的 种类、含量及其分布,药物的结构、性质及其提 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②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将含有目的基因的供体 基因组DNA切割成许多片段。
③用能产生互补粘性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将载体 (噬菌体)DNA切开并去除其中的填充片段。
▪ ④用专一性强的DNA连接酶将供体DNA片段分别 与载体DNA连接(供体DNA片段克隆到载体中)。
▪ ⑤经包装繁殖而产生重组噬菌体克隆、鉴定和克隆, 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与导入,目的产物的表达及 其分离纯化等问题。
▪ (3)细胞工程制药 在细胞和细胞器水平上对生 物的遗传物质改造的基础上,利用动、植物细胞 的大规模培养来生产药物的技术。
主要研究动、植物细胞高产株系的选育、培 养条件的优化、新型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应用以 及产物的分离纯化等问题。
▪ 2、生物技术制药涉及的技术领域
▪ (1)发酵工程制药 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 生产药物的技术。
主要研究微生物优良菌种的选育、发酵工艺 优化和产品的分离纯化等问题。
▪ (2)基因工程制药 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改造 生物物种的遗传物质结构,借助重组生物细胞以 生产药物或预防、治疗疾病的综合技术。
(3)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ose chain reaction)技术,简称PCR技术,是一种用 于在体外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 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该技术可在很短的时间 内得到数百万个特基因的供体生物的细胞或组织 中提纯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DNA。
▪ (2)安全性评价 通过动物试验来鉴定其安全性。
▪ ①一般安全性要求:无菌、无病毒、无热原、无 致敏原等。
▪ ②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
▪ ③致突变、致癌和致畸等遗传毒理性质的考察。
▪ 作业三:
▪ 1、名词解释
(1)基因工程:又称DNA重组技术(DNA recombination technology),是指按人的意志, 将某一生物体(供体)的遗传信息(目的基因) 在体外经人工与载体DNA重组,构成重组DNA, 然后转入到另一生物体(受体)细胞中,使被引 入的外源DNA片段(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得 以表达和遗传。
4、 Taq DNA聚合酶有哪些特性和用途? Taq 酶是一种耐热的DNA聚合酶。该酶具有
5‵→3‵聚合酶活力和依赖于聚合作用的5‵→3‵外切 酶活力。该酶最佳作用温度75~80℃。
该酶可用于对DNA进行测序,但主要用于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对DNA分子的特定序 列(目的基因)进行体外扩增。
5、基因载体有哪些特性? ▪ ①要有复制子(Replicom)功能,且复制起始区
▪ ⑥应属于松弛型复制,能在氯霉素存在下扩增其 拷贝数。
▪ ⑦从安全防治考虑,载体应为非传递性,有较小 的宿主范围,不为传递性载体所诱导。
▪ 6、如何将天然的原始载体改造成理想的基因载 体?
▪ ①引入强启动子。 ▪ ②引入选择性标记基因。 ▪ ③切除大部分多余序列段,以提高容纳外源DNA
片段的能力。
中没有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 ②要含有强启动子,要有能促进外源DNA高水平
表达的调控区。
▪ ③要有多种限制酶的单一切点,以适用于多种限 制酶产生的DNA片段的插入。
▪ ④具有两种以上易被检测的选择性遗传标记,作 为对重组与非重组转化体的选择标记。
▪ ⑤载体DNA的分子量要尽可能小,以利于容纳较 长区段的外源DNA片段。
引物应是与目的基因3‵端互补的核苷酸序列。
▪ ⑤延伸:升至中温72℃,在反应体系中(扩增缓 冲液)加入Taq 聚合酶和四种dNTP,分别以目 的mRNA和目的cDNA单链为模板进行聚合(延 伸)反应。
▪ 如此按变性、退火、延伸进行约30次重复循环, 得到目的cDNA大量拷贝(10 6倍)。
▪ ⑥从反应液中分离提取出双链目的cDNA扩增产 物。
2、基因工程技术的优点。 (1)它能从极其复杂的各种生物细胞内获得所需的 目的基因,并将此目的基因在体外进行剪切、拼接、 重组,并转入到受体细胞中,从而合成出人们所需 的新产物。
(2)它能使带有各种各样遗传信息的DNA 片段 越过不同生物物种间特异的细胞壁而转入到完全 不同的生物体内,定向地控制、修饰和改变受体 的遗传和变异,从而创造出自然界所未有的具有 新的遗传性状的生物新种,并增产出数百数千倍 人们所需的生物新药。 3、限制酶有哪些特性? (1)不同限制酶能专一地识别不同的特异核苷 酸序列(核苷酸序列不同,序列大小不同)。 (2)各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都具有回文结构。 (3)各种限制酶的切割类型是各式各样的,切 后形成各种粘性或平整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