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历史必修三考点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2019年高考历史必修三考点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北宋学者石介在《中国论》中说:“闻乃有巨人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

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

”其言论意在()A.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B.反对文化交流保护华夏文明C.削弱佛道冲击意图复兴儒学D.宣扬华夷观念维护北宋统治解析:选C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北宋”和材料信息中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得出对中国传统儒学的冲击,意图复兴儒学,故C项正确。

2.《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

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

这表明() A.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B.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C.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D.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解析:选D材料中记载有道家、佛教与儒学,但是其目的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即为政治服务,故D项正确。

3.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对儒教和佛教的论述,特别是“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体现了当时儒学面临来自佛教的冲击,出现了儒、佛合流的现象,故B项正确。

4.东汉末年,关羽是一个带兵的将领,刚傲而缺乏处世的谨慎周详,他不顾利害让自己两面受敌,弄到战败授首。

千年之后,关公被中国人奉为战神、财神,戏曲脸谱中特具枣红色。

这反映了()A.儒学的神学化、宗教化B.理学的社会化、世俗化C.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取向D.戏曲可以体现真实的历史解析:选B宋明理学是国家正统思想,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深刻影响,“财神”等反映出普通人追求财富的价值观念,戏曲是市民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脸谱中……枣红色”体现了正直、正义的人物特点,这正是宋明理学价值观在人们生活中的体现,故B项正确。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第12单元-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第12单元-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真题再现]1. [2014·课标全国卷Ⅰ]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 本质是善B. 本质为恶C. 非善非恶D. 本善习远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存天理,灭人欲”即理学家认为人的本质为善,但是私欲容易蒙蔽人的本性,所以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提高个人修养,才能克服私欲,回归人的本性,由此可知B、C两项错误。

A项只提到人性本善,不全面,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D2. [2014·广东高考]《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相关问题。

B项孔子权威地位动摇,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故排除;题干中并没有涉及经商,C项与题意没有关系;《红楼梦》反映的是清朝时期的生活,所以D项也不正确。

理学大师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3. [2013·课标全国卷Ⅰ]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解析:南宋朱熹将《孟子》一书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由于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因此儒学也就被称为“孔孟之道”,故选C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点解读考点提示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知识清单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1)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___①___”。

宋代儒学发展形成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代表是程颢、程颐,南宋时期的代表是___②___。

(3)二程的基本观点___③__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4)朱熹的理学内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5)评价: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编著的《_____④_____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2.陆王心学(1)南宋时期的陆九渊把“__⑤__”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明代的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提出“___⑥___”和“知行合一”。

(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3.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的形成,使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李贽的离经叛道(1)时代背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禁锢思想,吏治腐败;市民工商业者力量的发展;理学盛行,推崇孔子。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重点识记一、宋明理学
整合知识
夯实基础
1.形成背景 (1) 魏晋南北朝 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隋唐时期,“ 三教合一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3)北宋儒学家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又融合佛道思想解释 儒家义理 。 2.形成过程 (1)创立——北宋“二程”
①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学核心);把天理与 伦理道德 直
2.概况
(1)“离经叛道”的李贽 ①破除对儒家经典的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批判“ 存天理,灭人欲 ”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三位进步思想家 主要思想 作用 代表作 揭露 君主专制 是天下之大害; 对以后的 反专制 . 天下为主 , 君为客 提出“ ” 《明夷待 黄宗羲 斗争起了推动 访录》 的民主思想;反对重农抑商, 作用 提倡工商皆本 提出 经世致用 思想;提出 开一代 朴实学风 . 《天下郡国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顾炎武 “ ”的 的先河 利病书》等 思想 世界是 物质 的,事物是客观 代表
【提示】 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
家,援佛入儒。 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
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体系。
【深化拓展】 宋明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 1.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唐末和五代时期的长 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因此,宋代统治者一开始
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开始。
2.理学的兴起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统一政局后,农业、手 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为理学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3.理学的兴起是儒、佛、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结果。中国思想史在唐 代中后期出现了一个重要转折,韩愈提出儒家“道统”思想,打破了三教并 盛的局面。宋代儒学为了与封建统治相适应,儒家“道统”思想自然成为其

2019届高三历史复习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19届高三历史复习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3理学是儒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融合佛、道思想而进行的 自我完善和调整。
分 点 突 破 高 考 研 究 课时跟踪检测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结 束
4宋明时期理学出现并逐渐走向成熟,使儒学进入了一 个崭新的阶段。
5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是在当时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 化的条件下萌生的,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
分 点 突 破 高 考 研 究 课时跟踪检测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结 束
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 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提出了道德性 的行为规范。例如,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 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 俗文》等。这些读物都是将理学思想世俗化,劝导民众遵循长 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三字经》更为典 型,几乎家喻户晓。



Hale Waihona Puke 破高考研

课时跟踪检测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结 束
(三)地位及影响
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 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 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 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 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分 点 突 破 高 考 研 究 课时跟踪检测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结 束
2.集大成者朱熹的主张
(1) 世界观:理一气二。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 “理”和 “气”两方面构成,“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气”是构 成一切事物的材料。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 但从本原上说,“理”先于“气”而存在。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训练(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训练(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答案)

课时训练25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出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开始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解析:A是理学的积极影响;C与董仲舒的新儒学相符;D是理学与传统儒学的相同之处。

只有B符合题意,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答案:B2.《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解析:据题干可知,孔子的“克己复礼”就是克服私欲归于“仁爱”,后半段所说的“克己复礼”指的是“克服私欲也就能复归于天理”;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认为人性与天理本来一致,但是受到后天欲望的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选B。

答案:B3.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

”朱熹这句话强调的是 ( )A.“理”是世界的本原B.格物才能穷其理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解析:理解题干的内涵,题干大意是克制私欲就能复“礼”,这样就“事皆天理”,德也就归于自身,这就是为仁,故D正确;A、B、C在题干中无从反映,排除。

答案:D4.“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这句话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B.“格物致知”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存天理,灭人欲”解析:据题干材料,材料含义是要穷尽天下之物,探寻其理,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探寻“天理”途径,即格物致知,故选B。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

专题二十五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高频考点解读】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
展。

【热点题型】
题型一宋明理学
例1、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提分秘籍】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比较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不同点本体论“理”是世界本原,理在心外“心即理也”,理在心中体验方法“格物致知”,体验“天理”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相同点代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内容
都是儒学表现形式,都继承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
“理”
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欲”)影响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章节测试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章节测试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含答案)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C.天下为公D.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

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解答本题时应结合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和时代背景理解分析材料大意,其主张建立专门机构限制君权,实行开明君主统治,具有鲜明民主启蒙色彩。

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从材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黄宗羲的天下为公的思想。

故选C项.答案 C2.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支柱。

通过官方建立文庙强化孔子在封建专制统治中的地位,以此强化对人民的统治。

答案 A3.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BCD解析陶渊明、陆修静、慧远三人分属不同时期的人物,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表明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共存共依,体现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答案 A4.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A.B.C.D.解析 B项“只为”为绝对化表述,排除。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针对训练: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针对训练: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针对训练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1、朱熹“还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他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

因此,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

基于此,他主张( )A.格物致知B.正心诚意C.学以致用D.知行合一2、尽管理学从北宋中叶便登上了思想舞台,但对政界的影响并不大,可以说有宋一代,理学一直受到朝廷的压抑。

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在于( )A.理学不为封建统治服务B.理学提倡格正君心C.统治者深受佛道的影响D.理学并未形成系统3、“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这段话意在强调( )A.知行合一B.致良知C.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4、“理学家虽然以政治主体的‘共治者’自待,但毕竟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大原则”。

(摘自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作者在此强调的是宋明理学( )A.维护专制统治的本质B.确立三纲五常的地位C.突出格物致知的目的D.弘扬儒家思想的精神5、《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由此判断该作者应是( )A.孔子B.孟子C.朱熹D.王阳明6、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所具有的一些特征。

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棉花由边疆传入内地沿海港口城市日益繁荣儒学的思辨化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7、中国古人对女性的评价,唐以前推崇美女,四大美女都是唐以前的人物,而宋以后则更多的推崇才女。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合理因素是( )A.社会的进步B.理学的兴起C.女权的发展D.教育的发展8.下图为唐代襄阳城内外里坊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其命名的主要特点是( )A.强调内外有别B.注重风水迷信C.侧重地理因素D.彰显教化功能9.在宋明儒家的眼中,“天理”是( )①宇宙本原②儒家典籍③君王圣谕④伦理纲常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0、宋代的服饰风格趋以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行态上不像唐代的华贵、夸张和开放;色彩质朴洁净,含有理性之美。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热点题型一宋明理学的特点例1、(2018年江苏卷历史21)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

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

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

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

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

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

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

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

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材料二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

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

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

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1)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2019高考历史练习资料: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图文

2019高考历史练习资料: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图文

考点整合
知识研读
3.主要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李贽以异端自居,否定孔子是天生圣 人,儒家经典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2)反封建专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 命题,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 皇帝的“一家之法”,限制皇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李贽认为穿衣吃饭就是 “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空谈仁义道德。 (5)提倡学以致用的经世之学。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强调 “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综上所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和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又 为思想批判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考点整合
知识研读
2.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主要原因 (1)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使他们无法从根本 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 体系。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压制了反清的 民主思想。
考点整合
知识研读
【案例三】(2008·广东)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 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
【解析】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为天下万民服务而并非为君 主实现其专制统治服务,出自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家黄宗 羲《明夷待访录》,反映出其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 【答案】C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规范人们 的行为
地位、 影响
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选编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至尊解析版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选编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至尊解析版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选编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至尊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那么纠绳,大那么伐鼓号于众〞.这说明黄宗羲〔〕A. 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B. 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C. 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D. 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B权力制衡机制强调权力部门之间的制约与平衡,但材料只是提到学校的作用,故A不符题意;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那么纠绳,大那么伐鼓号于众〞,这是强调学校对社会问题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故B正确;近代民权意识,主要是人们争取自由、平等的权力,但材料与此无关,故C 错误;材料也没有显示学校培养实用人才的信息,故D错误.应选B、此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重点是明清儒学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此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明确权力制衡、社会舆论、近代民权意识、实用人才在内涵上的区别.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记载:〝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据此可知作者A. 主张复古格守臣道B. 对君主制度的否定C. 提倡君臣共治天下D. 反对传统君臣之道此题考查黄宗羲思想主张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是对传统君臣之道的批判,由所学可知黄宗羲反对传统的君臣之道,因此D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误,材料信息并非反对君主制度,可以排除;C项说法材料信息表达不出,可以排除。

应选D。

黄宗羲、顾元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 批判君主专制B. 反对经世致用C. 提倡自由平等D.主张学习西方AA、三位思想家都主张反对君主专制,正确;B、明末思想家都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排除;C、提倡自由平的,D、主张学习西方,不是三位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排除;应选:A。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题型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题型专练)含解析

1.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而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玄学家力求排除两汉经学桎梏,探求深沉的哲理,注重义理分析、抽象思维。

玄学的出现反映了()A.道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B.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C.知识分子摆脱儒学束缚的要求D.士人对国家分裂的不满情绪【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诞生的历史背景,从题干中“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玄学家力求排除两汉经学桎梏”的信息分析,玄学的出现反映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

【答案】B2.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下面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答案】D3.理学家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陆九渊强调“本心体悟,发明本心”;王守仁主张“致良知”。

他们探讨的共同主题是()A.净化个人心灵B.树立独立人格C.解决百姓生计D.解释世界本源【解析】本题考查三位理学家思想的共同点。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三人只是论述掌握“理”的方法,B、C、D项与三者均不符;A项符合题意。

【答案】A4.著名思想家李泽厚说: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衡,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索,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

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A.使儒学和皇权更加充满宗教色彩B.得到了当朝统治者的推崇C.提出了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的主张D.进一步稳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答案】C5.他的学说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

在他看来,商人、田夫等皆可为圣为贤,圣贤功夫从庙堂走向市井、村落。

提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虽终日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四民异业而同道”。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二十三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二十三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3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2018哈尔滨十九中模考)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2.(2018河南豫西名校联考)宋代某理学家说:“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

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

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

”由此可见该理学家A.主张求理需循序渐进B.认为育人要因材施教C.倡导教育需有教无类D.强调探寻事物的真理3.(2018河北辛集中学)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宋代商业都市繁盛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D.南宋社会相对稳定4.(2018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王守仁巡抚南、赣、汀、漳等地时,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制订颁布了《南赣乡约》,指出:“今凡尔同约之民,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

死伤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

”这说明A.乡约是社会基层管理组织B.心学已经成为官方正统C.养成了仁厚的乡风民俗D.理学重视教化、知行合一5.(201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模拟)1936年,历史学家范文澜以通俗的语言写成《大丈夫》一书,以“道德与事业并重,而着重点更在道德”的标准,选取了从西汉到明代的25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勇于为国捐躯的大英雄,并“希望每个读者也都学做大丈夫”。

这表明B.史家应适应时代需要不断调整历史解释C.呼应世俗趣味的历史写作才能体现其价值D.史家对叙事对象的选择彰显了其价值取向6.(2018广安三校联考)(题文)中国历史上,明代的言官(负责监督与上谏)声名显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热点题型一宋明理学的特点例1、(2018年江苏卷历史21)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

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

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

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

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

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

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

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

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材料二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

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

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

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1)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2)略。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可以得出,从文化区域的角度看,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是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融合是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三次融合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答案】B【提分秘籍】全面评价宋明理学(1)积极: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消极: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封建伦理,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杀人性、压抑思想进步。

【举一反三】“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这评价的应是()A.荀子思想B.董仲舒新儒学C.宋明理学D.维新思潮【答案】C热点题型三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表现及本质例3.(2018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4) 4.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不论老童、低秀才还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B、C。

【变式探究】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

”“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

”王夫之对“理”的阐述()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D【提分秘籍】【举一反三】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中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

……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

文中的意思是()A.四书、五经是儒学的根本B.孔孟经典是儒学的根本C.《论语》是儒学的根本D.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答案】B1.(2018年江苏卷历史21)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

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

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

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

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

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

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

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

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材料二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

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

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

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1)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2)略。

第(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解答本题,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一、二可知,材料信息主要涉及了佛教对理学产生的影响和宋明理学“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由此得出观点为: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理学的产生(包容力)和发展(生命力)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即可,要求以小论文形式呈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2018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4) 4.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不论老童、低秀才还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B、C。

1.(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这种现象反映了()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答案】C【解析】关羽的个人品德对民众崇拜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故A项错误;历代皇帝的好恶对民间崇拜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决定崇拜关羽的取向,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关羽“神”的地位的不断提升是政府适应民众需求而不断加封的结果,也就是说民间对关羽信仰符合官方的需要,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排除D项。

2.(2015年浙江卷文综12)宇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心外无物”。

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宇宙便是吾心”是陆九渊的观点,“万物始于水”是泰勒斯的观点,“心外无物”是王守仁的观点,塞内卡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他主张人们用内心的宁静来克服生活中的痛苦,没有明确提出题干中观点,塞内卡反对奴隶制度,主张“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的”,其实本题非常简单,就是直截了当考查著名思想家的典型的主张,便于学生入题,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3.(2015年海南卷历史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答案】A4.(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

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

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