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优化总结》相互作用——力课件PPT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必修1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小结课件 (共27张PPT)

新人教版必修1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小结课件 (共27张PPT)
3.一个依据:把力分解时常常先依据其作用效果确定两个 分力的方向,再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图,结合相关的几何知 识求解两分力的大小。
4.三种方法——作图法、计算法、正交分解法
(1)力的合成与分解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很多题目将其与 一些数学方法,如图解法、图象法、解析法等结合在一起使 用。
(2)力的正交分解是在物体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 的情况下求合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分解”的目的是 为了更方便地“合成”,正交分解的优点就在于避免了对多 个力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多次进行合成,分解后只处理一条直 线上的力的合成问题就可以了。
D.F1变小,F2变小
解析:本题考查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解题的关键是正 确分析木板的受力。木板共受重力和两根轻绳对它的拉力作 用,静止时合力F1总为零,保持不变。两轻绳剪去一小段后, 它们的夹角变大,合力等于重力,两绳的拉力F2将变大,故 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注意题目中的合力是指所 有力的合力,不要误认为只是两绳的合力。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THE END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法四:力的封闭三角形法:如图(丁)所示,滑块受的三个 力组成封闭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得: F=tmangθ,FN=smingθ
答案:A
从近几年高考看,单独考查本章内容的题型多以填空,选择 为主,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生活中的静力学材料 为背景,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和共点力的平衡的综合应用; 一种是以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考查力的概念的理解 和计算。

高中物理第二章力章末优化总结课件教科必修1教科高一必修1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第二章力章末优化总结课件教科必修1教科高一必修1物理课件

[规律总结] (1)对于三力平衡问题,一般根据“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的关系, 借助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等手段求解;或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 得到的这两个分力必定与另外两个力等大. (2)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则在任一方向上物体所受的合力都为零,如果把物体所受的 各个力进行正交分解,则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还可以表示为:Fx 合=0,Fy 合 =0.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物体的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12/12/2021
规律总结归纳
核心素养构建
4.弹力
(1)产生:物体直接接触;接触处产生了弹性形变.
(2)方向: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与
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同.
①在接触面上产生的弹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5)等效替代法、数形结合法
12/12/2021
3.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记录纸如甲图所示,O 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 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 F1 和 F2 的方向分别过 P1 和 P2 点; 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 F3 的方向过 P3 点.三个力的大 小分别为:F1=3.30 N、F2=3.85 N 和 F3=4.25 N.请根据图中给 出的标度作图求出 F1 和 F2 的合力.
12/12/2021
[解析] 法一:正交分解法 小球 m2 受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由二力平衡条件得 T =m2g.以小球 m1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以 N 的方向为 y 轴,以垂直于 N 的方向为 x 轴建立坐标系.N 与 T 的夹角为 60°,m1g 与 y 轴成 30°角. 在 x 轴方向上有 m1gsin 30°-Tsin 60°=0 解得mm21= 33.

《章末复习课》相互作用PPT

《章末复习课》相互作用PPT
第3章 相互作用
章末复习课

固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PPT素材:www.1ppt .com/suc ai/ PPT图表:/tub 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 nwen/ 教案下载:/ji aoan/ PPT课件:/ke jian/ 数学课件:/kej 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 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 ian/wul i/
美术课件:/kej 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 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 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 ian/lishi/
(2)绳子拉力沿绳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 趋势的方向相反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 ian/lishi/

2
知 识整合
栏导航
[体系构建]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www.1ppt .com/suc ai/ PPT图表:/tub 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 nwen/ 教案下载:/ji aoan/ PPT课件:/ke jian/ 数学课件:/kej 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 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 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 an/she ngwu/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章末整合提升课件必修第一册高中第一册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章末整合提升课件必修第一册高中第一册物理课件

[解析] 对物块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静摩擦 力;①若拉力的最大值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则静摩擦力沿 着斜面向下,F-Ff-mgsinθ=0,故拉力减小后,静摩擦力先 减小后反向增加;②若拉力的最大值小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 静摩擦力沿着斜面向上,F+Ff-mgsinθ=0,故拉力减小后, 静摩擦力一直增加,选项 D 正确.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例 6] 如图所示,小圆环 A 吊着一个质量为 m2 的物块并 套在另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有一细线,一端拴在小圆环 A 上,另一端跨过固定在大圆环最高点 B 的一个小滑轮后吊着一 个质量为 m1 的物块.如果小圆环、滑轮、细线的大小和质量以 及相互之间的摩擦都可以忽略不计,细线又不可伸长,若平衡 时弦 AB 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α,则两物块的质量之比mm12应为 (C )
章末整合(zhěnɡ hé)提升
第一页,共三十四页。
相互作用
第二页,共三十四页。
第三页,共三十四页。
第四页,共三十四页。
专题一 受力分析 1.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 任何物体的运动变化,都跟它受到的力的大小、方向有 关.因此,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研究物体运动变化的 基础,也是学好力学的先决条件.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如果将外力 F 撤去,因为斜面对物块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 Gsinθ,则物块仍然静止于斜面上,这时在斜面所在平面上,它 受两个力的作用:物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Gsinθ 和斜面对 物块的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Gsinθ).其中,在撤去外 力 F 的时刻,静摩擦力发生了突变:方向由原来沿斜面的右上 方变为沿斜面向上,大小由大于 Gsinθ 变为等于 Gsinθ.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高中物理第3章力与相互作用本章优化总结课件必修1高中必修1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第3章力与相互作用本章优化总结课件必修1高中必修1物理课件
反向(方向相反)、共线(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12/9/2021
第十五页,共二十页。
在航空展开幕式上,飞行员驾驶新研制的战机在空中进 行十分钟飞行表演.由于战机安装喷管可改变方向的新型矢量 发动机,能任意改变推进方向,在飞行表演中,飞行员向公众 展示了独一无二的飞行动作,飞行中,战机像直升机一样突然 悬浮在天空.当喷气飞机悬浮在空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由于 B 受绳的拉力,大小等于 A 的重力,其水平分量 必然使 B 物体产生沿地面向左运动的趋势,因此 B 必受地面 向右的静摩擦力,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B 与地面间必有相互 作用的弹力,所以 B 共受四个力作用,选项 A 错误,B、C、 D 正确. [答案] BCD
12/9/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页。
12/9/2021
第五页,共二十页。
已知:M 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Fmax=4.5 N,滑轮上的摩擦不 计,g 取 10 N/kg,求在以下情况中,M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只挂 m0 处于静止状态时; (2)只挂 m0 但在 M 上再放一个 M′=3 kg 的物体时; (3)只在桶内加入 m1=0.33 kg 的砂子时; (4)只在桶内加入 m2=0.5 kg 的砂子时.
内容 作用力,不可单独存 无依赖关系,不一定同时产
关系 在,同生同灭,瞬时对应 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叠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 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相
加 用效果各自产生,不可叠 互抵消,可以叠加,可以求

加,不可合成
合力,并且合力必为零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均是等大(大小相等)、 共性
12/9/2021
第六页,共二十页。
[解析] (1)因为 m0g=1 N<Fmax,M 处于静止状态,受静摩擦 力作用,由二力平衡得 F1=m0g=1 N. (2)在 M 上再放一个 M′=3 kg 的物体,M 仍静止,仍受静摩擦 力 F2=F1=m0g=1 N. (3)因为(m0+m1)g=4.3 N<Fmax,故 M 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 摩擦力 F3=(m0+m1)g=4.3 N. (4)因为(m0+m2)g=6 N>Fmax,故 M 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 用,所以 F4=μFN=μMg=4 N. [答案] (1)1 N (2)1 N (3)4.3 N (4)4 N

相互作用章末总结 课件

相互作用章末总结 课件
3.假设法:即某个力不易判断时,可假设该力不存 在,看物体运动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
4.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当某一力不易直接分析 时,可以转换研究对象,分析该力的反作用力,根据其反作 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来确定该力的大小和方向.
如图2-1所示,小车M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 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
3.三角形法: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 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封闭力三角形,进 而处理物体平衡问题的方法叫做三角形法;力的三角形法在 处理动态平衡问题时方便、直观、容易.
4.受力对称法:研究对象所受力若具有对称性,则求 解时可把复杂的运算转化为简单的运算,或者将复杂的图形 转化为直观而简单的图形,所以在分析问题时,首先应明确 物体受力是否具有对称性.

受力分析的方法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主要依据力的概念以及物体所处 环境(和多个物体相接触)和运动着手,分析它与所处环境的 其他物体的相互联系.其分析方法主要有:
1.条件法:即根据力的性质或其产生条件是否满足来 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
2.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从物体平衡或牛顿 第二定律入手分析.
图2-1
A.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B.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 D.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
【解析】 先分析重力和已知力F,再分析弹力,由于 F的竖直分力可能等于重力,因此地面可能对物体无弹力作 用,则A错;F的竖直分力可能小于重力,则一定有地面对 物体的弹力存在,若地面粗糙,小车受摩擦力作用,共四个 力作用,B错;若小车做匀速运动,那么水平方向上所受摩 擦力和F的水平分力平衡,这时小车一定受重力、恒力F、 地面弹力、摩擦力四个力作用,则C对;若小车做加速运 动,当地面光滑时,小车受重力和力F作用或受重力、力 F、地面支持力作用,选项D正确.

《本章优化总结》相互作用PPT课件

《本章优化总结》相互作用PPT课件
栏目 导引
第3章 相互作用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 P 在支撑点 M、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 MN 方向 D.N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栏目 导引
第3章 相互作用
解析:选 A.支持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所以 M 处的支持力的 方向与地面垂直,即竖直向上,N 处支持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 直,即垂直 MN 向上,故选项 A 正确,B 错误;摩擦力的方向 与接触面平行,与支持力垂直,故选项 C、D 错误.
联系 必然的联系;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但有弹力,
并不一定有摩擦力
栏目 导引
第3章 相互作用
2.三种性质力是否存在的判断 (1)在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2)弹力是被动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作用. ①对有明显形变的情况,我们可由弹力的产生条件直接判断, 如弹簧发生形变,弹簧就会产生弹力. ②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通常用假设法判断.
栏目 导引
第3章 相互作用
解析:选 B.首先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f=μkt,随时间的增 加而从零开始增加.开始时,f<G,物体向下做加速运动;当 f =μkt=G 时,物体的速度最大;当 f>G 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当速度减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 力,大小突变为与重力大小相等,故选项 B 正确.
栏目 导引
第3章 相互作用
[解析] 水平推力 F≤2.5 N 之前,物体未 动,物体受静摩擦力 FA=F.当 F>2.5 N 后, FA 发生突变,变成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 FA 滑=μFN=μG=0.2×10 N=2 N.作出图像如图所示. [答案] 见解析图

《章末优化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PPT课件

《章末优化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PPT课件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μmgcos θ 可得:物体的速度为零后,沿斜面下滑,下滑加速度 a2=gsin θ-μgcos θ=4 m/s2,物体上滑的最大距离 s=2vaB21= 4 m;物体上滑的时间 t1=vaB1=1 s;物体下滑的时间 t2,由位移 公式得 s=12a2t22,解得:t2= 2 s;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t =t1+t2=( 2+1) s. [答案] (1)4 m/s2 (2)8 m/s (3)( 2+1) s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2)小球不沿斜面滑动,两者加速度相同,临界条件是细线对小 球的拉力恰好为 0,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 37°=ma′ a′=gtan 37°=7.5 m/s2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m)a′=67.5 N. [答案] (1)120 N (2)67.5 N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1)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1; (2)物体运动到 B 处的速度大小 vB; (3)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思路点拨] (1)根据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从 A 到 B 的 加速度; (2)根据匀加速运动规律求得速度; (3)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上滑的加速度,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求 得上滑最大位移,然后根据受力分析求得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由运动学公式可求得时间.
意义 的物理量,是矢量
理量,是标量
区 分类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平均速率 瞬时t→0 时 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的 路程
极 限 值 =时间
瞬时速度的 大小,常称 作速率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速度 物体在某点的
区别 方向 与位移方向相同 运动方向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章末总结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章末总结

解析
静摩擦力
FN
分析乙受力,根据平衡条件:
Ff=FB=34m1g 方向:水平向左
Ff
FB
m2g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专题整合区
四、力的动态问题分析——图解法 图解法的一般步骤 (1)首先画出力的分解图.在合力、两分力构成的 三角形中,一个是恒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两 个是变力,其中一个是方向不变的力,另一个是大 小、方向均改变的力. (2)分析方向变化的力在哪个空间内变化,借助力 的矢量三角形,利用图解法判断两个变力大小、方 向的变化. (3)注意:由图解可知,当大小、方向都可变的分 力(设为F1)与方向不变、大小可变的分力垂直时, F1有最小值.
专题整合区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 木块P 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ab
解析
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 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
F f
F' f
板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木块P 与长木板ab 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
Ff 地
P 受滑动摩擦力:
F f
u2mg
a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C)
学习知识的能力 (学习新知识 速度、质量等)
长久坚持的能力 (自律性等)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网络构建区
什么是学习力-常见错误学习方式
案例式 学习
顺序式 学习
冲刺式 学习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网络构建区
什么是学习力-高效学习必备习惯
积极 主动
以终 为始
分清 主次
不断 更新
网络构建区
超级记忆法-记忆规律
记忆前
选择记忆的黄金时段 前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先进入大脑的信息抑制了后进 入大脑的信息 后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因为接受了新的内容,而把前 面看过的忘记了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章末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x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章末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x
12
(3)相似三角形法:对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先正确 分析物体的受力,画出受力分析图,再寻找与力的三角形 相似的几何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建立比例关 系,把力的大小变化问题转化为几何三角形边长的大小变 化问题进行讨论。
13
[例2] 如图3,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
墙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N1,木板对球的弹力大小 为 FN2 。 以 木 板 与 墙 连 接 点 所 形 成 的 水 平 直 线 为 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 间的相互作用力
一般隔离受力较少 的物体
5
[例1] 如图1所示,在水平粗糙横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 A,用一细线悬吊一个质量为m的球B。现用一水平拉力缓 慢地拉起球B,使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此时环A仍保 持静止。求: (1)此时水平拉力F的大小; (2)横杆对环的支持力的大小; (3)杆对环的摩擦力。
A.μ11μ2
B.1-μ1μμ12μ2
C.1+μ1μμ12μ2
D.2+μ1μμ12μ2
图2
9
解析 设水平作用力为 F。滑块 B 刚好不下滑,根据平衡 条件得 mBg=μ1F;滑块 A 恰好不滑动,则滑块 A 与地面之 间的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把 A、B 看成一个整体,根 据平衡条件得 F=μ2(mA+mB)g,解得mmAB=1-μ1μμ12μ2,选项 B 正确。 答案 B
实验探 探究 究弹 求力 合和 力弹 的簧 方伸 法长量的关系
4
一、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
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物体作 概念
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
选用 原则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 体的作用力或系统整体的加 速度
注意 受力分析时不要再考虑系统 问题 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总结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总结
F合 G
D.小球对薄板的压力不可
F1
能小于球的重力
θ=90°时,F2min=G
G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自我检测区
1.(摩擦力的计算) 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
解析 FN
F
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
G1
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则斜看运面动作趋用势于物块的静摩
G
G2
擦力( B)CD A.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解析
静摩擦力
FN
分析乙受力,根据平衡条件:
Ff=FB=34m1g 方向:水平向左
Ff
FB
m2g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专题整合区
四、力的动态问题分析——图解法 图解法的一般步骤 (1)首先画出力的分解图.在合力、两分力构成的 三角形中,一个是恒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两 个是变力,其中一个是方向不变的力,另一个是大 小、方向均改变的力. (2)分析方向变化的力在哪个空间内变化,借助力 的矢量三角形,利用图解法判断两个变力大小、方 向的变化. (3)注意:由图解可知,当大小、方向都可变的分 力(设为F1)与方向不变、大小可变的分力垂直时, F1有最小值.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专题整合区
2.力的效果分解法:一般用于受力个数为三个时 (1)确定要分解的力; (2)按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分力的方向; (3)沿两分力方向作平行四边形; (4)根据平衡条件确定分力及合力的大小关系; (5)用三角函数或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3.正交分解法:一般用于受力个数较多时 (1)建立坐标系; (2)正交分解各力; (3)沿坐标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专题整合区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 木块P 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ab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章末总结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章末总结
自高中我物检理测 ·必区修1·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章末总结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网络构建区
相互作用
矢量
相互作用
摩擦力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网络构建区
相互作用
坚直向下






弹性形变

形变方向

垂直


伸长(或缩短 )的长度
kx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网络构建区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专题整合区
(3)抓住力的本质,不盲目“添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所以物体所受的每个力都应该有相应的施力物体,找 不出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是凭感觉分析的.有 些人常常会错误地把物体的惯性表现认为是物体在运 动方向上的受力.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专题整合区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 木块P 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ab
解析
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
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
板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木块P 与长木板ab 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
P 受滑动摩擦力:
a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C )
因为:
A.μ1Mg B. 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 方法三:正交分解
FA
FB m1g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专题整合区
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 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 水平且B 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 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37°,物体 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 37°= 0.6,cos 37°= 0.8, tan 37°=0.75,g取10 N/kg.)求: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各多大?(试用三种方法求解) (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

相互作用章末高效整合ppt课件

相互作用章末高效整合ppt课件

答案: C
物理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网络构建
专题突破
体验高考
章末自测
动摩擦因数的测定 1.方案一:利用砝码和弹簧测力计借助动态平衡法测量滑动摩擦力和动摩擦 因数。 如图甲所示,向砝码盘 C 内放入砝码,轻推铁块 P,使其恰能在水平木板 B 上向左匀速滑动,铁块 P 处于平衡状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P 和 C 受到的重力 GP 和 GC,则 P 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Ff=GC,可求出 P、B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GGCP。
物理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网络构建
专题突破
体验高考
章末自测
3.方案三: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木板 A 和木块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在水平力 F 作用下,只要使木板 A 相对木块 B 滑动(做 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都行),就可由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得到 A、B 间的滑 动摩擦力 Ff,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 B 受到的重力 GB,即可由 μ=FFNf =GFBf 求 出动摩擦因数 μ(此方案不要求 A 做匀速直线运动,只要 A 相对 B 沿直线滑动就 行,故切实可行)
物理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网络构建
专题突破
体验高考
章末自测
体验高考
物理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网络构建
专题突破
体验高考
章末自测
1.(2013·重庆卷·1)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
有固定倾斜角 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 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 A.G
B.Gsin θ
网络构建
专题突破
体验高考
章末自测
物理 必修1

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答案:(2)(ⅰ)见解析 解析:(1)由图可知,F 的大小为 4.0N (2)(ⅰ)如图所示
(ⅱ)用刻度尺量出 F 合的线段长为 19.8mm,所以 F 合大小为 3.96N,F 合与拉力 F 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0.05。
二、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项目 力的种类
产生原因或条件
大小
重力
与物体的质量 由于地球的吸引 成正比,G=
mg
弹力
物体之间接触且 由弹性形变的 发生弹性形变 大小决定
摩擦力
物体之间接触且 发生弹性形变、 接触面粗糙、发 生相对运动或有 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与引 起相对运动趋 势的切向外力 相等,滑动摩 擦力f=μFN
(ⅰ)用5 mm长度的线段表示1 N的力,以O点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 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形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
(ⅱ)F合的大小为__3_.9_6___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__0_._0_5__。若F合 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 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法三:正交分解法:将滑块受的力水平、竖直分解,如图(丙)所示。
mg=FNsinθ F=FNcosθ 联立解得:F=tmangθ FN=smingθ
法四:力的封闭三角形法:如图(丁)所示,滑块受的三个力组成封闭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得: F=tmangθ,FN=smingθ
触及高考
从近几年高考看,单独考查本章内容的题型多以填空,选择为主,考查形 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生活中的静力学材料为背景,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和 共点力的平衡的综合应用;一种是以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考查力的概 念的理解和计算。
趋势的方向相反

《章末优化总结》相互作用——力PPT

《章末优化总结》相互作用——力PPT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如图甲所示,轻绳 AD 跨过固定的水平横梁 BC 右端的 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 M1 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 HG 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 G 通过细绳 EG 拉住, EG 与水平方向也成 30°,轻杆的 G 点用细绳 GF 拉住一个质 量为 M2 的物体,求: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状态
临界条件
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
相互作用力为 0(主要体现为两 物体间的弹力为 0)
绳子断与不断
绳中张力达到最大值
绳子绷紧与松弛
绳中张力为 0
存在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间发 生相对滑动或相对静止
静摩擦力达到最大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2.极值问题:也就是指平衡问题中,力在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 和最小值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常用以下三种方法:
物体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1.临界问题 (1)临界状态:物体的平衡状态将要发生变化的状态. (2)当某物理量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 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这类问 题的描述中经常出现“刚好”“恰好”等词语. (3)处理这类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是假设推理法,也就是先假设, 再根据平衡条件及有关知识列平衡方程,最后求解. (4)常见的临界状态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物体受到的外力发生变化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就有可能 发生突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 运动状态分析,从而找到物体摩擦力的突变“临界点”.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如图甲所示,A 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动摩擦因 数为 0.2,物体 A 重 10 N,设物体 A 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 力为 2.5 N,若对 A 施加一个由零均匀增大到 6 N 的水平推力 F, 请在图乙中画出 A 所受的摩擦力 FA 随水平推力 F 变化的图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如图甲所示,轻绳 AD 跨过固定的水平横梁 BC 右端的 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 M1 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 HG 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 G 通过细绳 EG 拉住, EG 与水平方向也成 30°,轻杆的 G 点用细绳 GF 拉住一个质 量为 M2 的物体,求:
滑动摩擦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分类
说明
案例图示
滑块以 v0 冲上斜面做减速 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 运动,当到达某位置静止 用下,做减速运动的物 时,滑动摩擦力“突变”为 动—静“突 体突然停止滑行时,物 静摩擦力 变” 体将不受摩擦力作用,
或滑动摩擦力“突
变”为静摩擦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图 2 中,根据平衡方程有 FTEGsin 30°=M2g, FTEGcos 30°=FNG, 所以 FNG=tanM32g0°= 3M2g,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 (1)2MM12 (2)M1g 方向和水平方向成 30°指向右上方 (3) 3M2g 方向水平向右
章末优化总结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对杆、绳弹力的进一步分析 1.杆的弹力 自由转动的杆:弹力一定沿杆方向,可提供拉力,也可提供推 力. 固定不动的杆:弹力不一定沿杆方向,由物体所处的状态决定.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2.绳的弹力 (1)“死结”绳: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结点不可沿绳滑动, 两侧看成两根独立的绳子,弹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2)“活结”绳:一般是由绳跨过滑轮或绳上挂一光滑挂钩,实 际上是同一根绳子.结点可沿绳滑动,两侧绳上的弹力大小相 等.
分类
说明
案例图示
动—动 “突 变”
某物体相对于另一 物体滑动的过程 中,若突然相对运 动方向变了,则滑 动摩擦力方向发生
水平传送带的速度 v1 大于滑块 的速度 v2,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 力方向向右,当传送带突然被卡 住时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 向“突变”为向左
“突变”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1)轻绳 AC 段的张力 FTAC 与细绳 EG 的张力 FTEG 之比; (2)轻杆 BC 对 C 端的支持力; (3)轻杆 HG 对 G 端的支持力. [解析] 题图甲和乙中的两个物体 M1、M2 都处于平衡状态,根 据平衡条件,首先判断与物体相连的细绳,其拉力大小等于物 体的重力;分别取 C 点和 G 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1 和 2 所示,根据平衡规律可求解.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1)绳杆支架问题中一定先判断绳是“死结”还是“活结”,杆 是“自由杆”还是“固定杆”,一般选结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 析. (2)杆的弹力与绳的弹力不同,绳的弹力始终沿绳指向绳收缩的 方向,但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其大小和方向的判 断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可以理解为“按需提供”, 即为了维持物体的状态,由受力平衡求解得到所需弹力的大小 和方向.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由平衡条件知: Fcosα+F1sin 37°+F2=0 Fsinα+F1cos 37°=G 代入数据解得: F≈15.5 N,α=π-arctan145. 即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约为 15.5 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arctan145斜向左上方. 答案:见解析
栏目 导引
把一重为 G 的物体,用一个水平的推力 F=kt(k 为恒量,t 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面上, 如图所示,从 t=0 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Ff 随 t 的变 化关系是图中的哪一个( )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解析] 由于物体受的水平推力为 F=kt,由二力平衡得,墙与 物体间的压力 FN=kt.当 F 比较小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f 小于 物体的重力 G,物体将沿墙壁下滑,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 动摩擦力.由 Ff=μFN 得,滑动摩擦力 Ff=μkt,当摩擦力 Ff 大 小等于重力 G 时,由于惯性作用,物体不能立即停止运动,物 体受到的摩擦力仍然是滑动摩擦力.随着摩擦力的增大,摩擦力 将大于重力,物体做减速运动直至静止,摩擦力将变为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跟重力始终平衡. [答案] B
向的夹角为 α,小球受力如图甲所示.
由平衡条件知:
Fcos α+F1sin 37°=F2 Fsinα+F1cos 37°=G 代入数据解得:F≈5 N,α=53° 即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约为 5 N,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53°角斜向右上方.球受力如图乙所示,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1)图 1 中轻绳 AD 跨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 M1 的物体,物体处 于平衡状态,轻绳 AC 段的拉力 FTAC=FTCD=M1g, 图 2 中由 FTEGsin 30°=M2g,得 FTEG=2M2g. 所以FFTTAECG=2MM12. (2)图 1 中,三个力之间的夹角都为 120°,根据平衡规律有 FNC =FTAC=M1g,方向和水平方向成 30°,指向右上方.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如图所示,水平轻杆的一端固定在墙上,轻绳与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7°,小球的重力为 12 N,轻 绳的拉力为 10 N,水平轻弹簧的弹力为 9 N,求 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解析:(1)弹簧向左拉小球时,设杆的弹力大小为 F,与水平方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摩擦力突变的常见情况
分类
说明
案例图示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 下处于平衡状态,当作用在 静—静 物体上的其他力发生突变 “突 时,如果物体仍能保持静止 变” 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
在水平力 F 作用下物体 静止于斜面,F 突然增大 时物体仍静止,则所受静 摩擦力大小或方向将 “突变”
力的大小或方向将会发生
“突变”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分类
说明
案例图示
静—动 “突 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 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 水平作用力 F 从零逐渐增大, 态,当其他力变化时, 物体开始滑动时,物体受到 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 地面的摩擦力由静摩擦力 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 “突变”为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将“突变”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