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化学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基础检验考试答案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基础检验考试答案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基础检验考试答案真题1、单选伤寒、副伤寒感染引起白细胞总数()A.减低B.增多C.正常D.不定E.明显增多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在某些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时,白细胞计数减低(江南博哥),与细菌内毒素、病毒作用使边缘池粒细胞增多,循环池粒细胞减低,或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关。

2、单选魏氏法血沉测定使用的抗凝剂是()A.双草酸盐B.草酸钠C.乙二胺四乙酸钠D.草酸钾E.枸橼酸钠正确答案:E3、单选HiCN转化液不能贮存于塑料瓶中的原因是()A.延长血红蛋白转化时间B.Hi生成减少,结果偏低下降,结果偏低D.可出现浑浊现象升高,结果偏高正确答案:C4、单选血小板计数是研究()A.止血障碍的重要揩标B.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C.止血和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D.毛细血管壁完整性指标E.血管内皮完整性指标正确答案:C5、单选正常精液液化时间不超过()A.5分钟B.10分钟C.20分钟D.25分钟E.30分钟6、单选有关静脉采血步骤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穿刺时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B.扎止血带→穿刺,见回血后→解除止血带→抽血C.抽血完毕后,立即将血液通过针头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中D.注射器中最后带有血泡的血不宜进入E.肘正中静脉采血时,肘关节应伸直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抽血完毕后,应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适当容器,并防止产生泡沫。

7、单选不能用24小时尿标本定量测定的物质是()A.糖B.蛋白质C.尿胆原D.电解质E.激素正确答案:A8、单选妊娠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达到高峰的时间是()A.1周B.2周C.4周D.5周E.10周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妊娠后尿液HCG增高,35~40天时,为200μg/L以上,到60~70天时,出现高峰,达6.4~25.6μg/L。

9、单选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哪一种红细胞()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棘形红细胞正确答案:D10、单选体内的铁主要分布在()A.血红蛋白B.运铁蛋白C.肌红蛋白D.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贮存铁)E.肌红蛋白11、单选不会造成血沉加快的因素是()A.血沉管倾斜B.室温高于25℃C.标本有血凝块D.标本溶血E.测定管的内径比标准管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标本中有血凝块时,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减少,使血沉减慢。

临床化学

临床化学

临床化学[单项选择题]1、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哪个部位进行()。

A.滑面内质网B.粗面内质网C.核糖体D.高尔基复合体E.胞浆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2、显性黄疸病人的血清胆红素含量高于(μmol/L)()。

A.34B.78C.68D.158E.178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3、诊断原发性肝癌特异性指标是()。

A.前清蛋白B.血红蛋白C.纤维连接蛋白D.甲胎蛋白E.癌胚抗原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生物转化反应分为两相反应,下列哪相不属于第一相反应的是()。

A.脱氢反应B.还原反应C.单加氧反应D.水解反应E.结合反应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5、胆红素在血浆中与下列哪种物质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A.葡萄糖醛酸B.Y蛋白和Z蛋白C.清蛋白D.血红蛋白E.球蛋白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6、胆红素经下列哪种酶催化转变为结合胆红素()。

A.血红素加氧酶B.甲基转移酶C.乙酰基转移酶D.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E.还原酶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7、尿胆原是()。

A.结合胆红素排入尿中B.重吸收的胆素原排入尿中C.结合胆红素在尿中被氧化而成D.未结合胆红素排入尿中E.正常人尿中无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8、肝功能损伤对蛋白质合成影响较小的是()。

A.免疫球蛋白B.纤维蛋白原C.清蛋白D.前清蛋白E.凝血酶原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9、酗酒者最有可能增高的是()。

A.清蛋白B.前清蛋白C.球蛋白D.纤维蛋白E.γ-GT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10、吲哚绿滞留百分率在45min后,正常为()。

A.无B.<5%C.<10%D.<15%E.<25%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11、反映肝纤维化的酶是()。

A.ASTB.ALTC.ALPD.CRPE.MAO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12、血氨水平下降的是()。

A.贫血B.尿毒症C.消化道出血D.肝炎E.肝癌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3、梗阻性黄疸时()。

医学检验知识点总结

医学检验知识点总结

医学检验知识点总结一、临床化学临床化学是医学检验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体内各种生化物质及其代谢产物。

临床化学检验的常用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电解质、心肌酶等。

常见的临床化学检验包括血糖、血脂、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尿酸、钠、钾、氯、钙等的检测。

临床化学检验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二、免疫学免疫学检验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机体对抗外源性致病因子的一门学科。

免疫学检验常见的项目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细胞因子检测等。

免疫学检验在临床上常用于诊断和鉴别各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

三、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检验是检测和研究各种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学科。

微生物学检验的常见项目包括细菌培养鉴定、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真菌培养鉴定、病毒抗体检测、快速细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微生物学检验在临床上常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四、分子诊断分子诊断是通过对人体遗传物质DNA或RNA的检测,来进行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一门学科。

分子诊断的常见项目包括基因突变检测、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测等。

分子诊断在临床上常用于慢性疾病、遗传病和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五、遗传学遗传学检验是通过对人类遗传物质DNA和RNA的检测分析,来研究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和进行遗传病诊断的一门学科。

遗传学检验的常见项目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突变检测、遗传代谢病鉴定等。

遗传学检验对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介绍了医学检验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但是实际上医学检验的内容十分广泛,每个学科都有大量的检验项目和技术。

医学检验的发展将继续不断涌现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临床化学

临床化学

临床化学1.糖化血红蛋白种类多种,不正确的是:HbE。

2.糖原分子中主要的化学健是:1,4-糖甘键。

3.有关葡萄糖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葡萄糖代谢可迅速提供能量的是有氧氧化。

4.血浆胆固醇酯约占血浆胆固醇的:70%。

5.机体调节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不包括:肝脏生成尿素的作用。

6.对等渗性脱水解释不正确的是:细胞内液随外液量减少而减少。

7.微量元素是指其含量少于人体总重量的:1/10 000。

8.有关心肌标志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RI值需超过10%,才表示有心肌损伤。

9.乳酸脱氢酶属于酶类是:氧化-还原酶类。

10.分子量最小的心肌标志物是:Mb。

11.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主要发生在:滑面内质网。

12.肝脏在蛋白质代的作用不包括:合成和分泌γ-球蛋白。

13.尿酸是:在氧参与下由黄嘌呤生成。

14.与肾脏诊断有关的微量尿酶,不包括:THP。

15.成人每天胰腺分泌的胰液量大约为:1200ml。

16.胰腺分泌的胰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为:Na+。

17.胰腺分泌的胰液中最主要的阴离子为:HCO3-。

18.胰液的PH值:7.8—8.4。

19.下列物质可激活胰蛋白酶活性的是:Ca2+。

20.胰液分泌的脂肪类消化酶不包括:脂蛋白脂肪酶。

21.淀粉酶的特征不包括:可作用于淀粉ɑ-1,4糖甘键和ɑ-1,6糖甘键。

22.正常胰液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不包括:Cu2+。

23.胰泌素释放的刺激因子不包括:生长抑素。

24.淀粉酶的生化特症不包括:淀粉酶以Mg2+为必须因子并作为稳定因子。

25.以下受采血时间影响最明显的测定项目是:皮质醇。

26.下列激素的血液浓度随体位而改变的是:醛固酮。

27.以下也可以引起甲亢的疾病是:肺癌。

28.可引起TT4测定结果明显升高的是妊娠。

29.对于初诊需明确甲亢诊断的患者,最合理的组合是:FT3,FT4,TSH。

30.新生儿甲减筛查一般一起检测的组合是:T4,TSH。

31.作为甲亢(Graves病)治疗后停药最重要的指标是:TSAb。

临床化学第七章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讲义

临床化学第七章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讲义

第七章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考纲要求》1.钙、磷、镁代谢(1)钙、磷、镁的生理功能掌握(2)钙、磷、镁代谢及其调节熟悉(3)钙、磷、镁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及方法评价熟练掌握2.微量元素熟悉(1)微量元素分布及生理功能(2)锌、铜、硒、铬、钴、锰、氟、碘的生理作用与代谢(3)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

99%以上的钙和86%以上的磷以羟磷灰石的形式构成骨盐,和胶原纤维结合在一起使骨牙组织具有特殊的硬度和韧性。

一、钙、磷、镁代谢(一)钙、磷、镁的生理功能1.钙的生理功能(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

(4)是重要的调节物质:①作用于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②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③是许多酶的激活剂。

2.磷的生理功能(1)血中磷酸盐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

(3)构成核苷酸辅酶类的辅酶。

(4)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维持膜的功能和在代谢调控上均起重要作用。

还可以通过化学修饰起代谢调控作用。

3.镁的生理功能镁一半以上沉积在骨中。

(1)Mg2+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

(2)Mg2+是近300种酶的辅助因子。

(3)与体内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并且和ATP、DNA、tRNA、mRNA的生化反应有关系,参与氨基酸的活化等。

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1.钙、磷、镁的代谢(1)钙:吸收:吸收部位:十二指肠,是在活性D3调节下的主动吸收。

影响吸收的因素:①肠管的pH:偏酸时促进吸收。

②食物成分: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

排泄:主要由肠道排出其次是肾脏排出。

肾小球滤过钙约10g/天,由尿中排出的仅约150mg/天,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了。

临床化学检查项目

临床化学检查项目

临床化学检查项目表3—1 人体营养水平鉴定生化检验参考指标及临界值营养水平生化检验参考指标及临界值蛋白质 1.血清总蛋白>6g%2.血清白蛋白>3.6g%3.血清球蛋白>1.3g%4.白/球(A/G)1.5-2.5:15.空腹血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量>26.血液比重>1.0157.尿羟脯氨酸系数(mM/L/尿肌酐系数)>2.0—2.58.游离氨基酸4—6mg/d1血浆6.5—9.0mg/dlRBC9.每日必然损失N(ONL)男58mg/kg女55mg/kg血脂 1.总脂4500-7000mg/l2.甘油三酯200-1100mg/l3.a-脂蛋白30%一40%4.в—脂蛋白60%-70%5.胆固醇1100—2000mg/L(其中胆固醇酯70%-75%)。

6.游离脂酸0.2—0.6mM/L7. 血酮<20mg/l钙、磷、VD 1.血清钙90—110mg/L(其中游离钙45—55mg/l)2.血清无机磷儿童40—60mg/l,成人30-50mg/L3.血清Ca×p>30—404.血清碱性磷酸酶成人1.5—4.0,儿童5—15菩氏单位5. 血浆25-OH-D310-30mug/ml;1.25(OH)2-D3 30-60uug/ml铁 1.全血血红蛋白浓度(g/1):成人男>130,成人女>120,儿童>120,6岁以下小儿及孕妇>1102,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成人>16%;儿童>7%一10%3.血清铁蛋白>10—12mg/l4。

血液红细胞压积(HCT或PCV)男40%一50%,女37%一48%5,红细胞游离原叶啉<70ug/m1RBC6.血清铁500—1840ug/l7,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90um38.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6—32uug9.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4+-2%锌发锌125—250ug/g(各地暂用:临界缺乏<110ug/g,绝对缺乏<70ug/g) 血浆锌800—1100ug/L红细胞锌12—14ug/m1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见上维生素A血清视黄醇儿童>300ug/L,成人>400ug/l血清胡萝卜素>800ug/l24小时尿4小时负荷尿任意一次尿/g肌酐血 RBC转羟乙醛酶活力 (5mg负荷)维生素B1 >100ug >80ug >66ug TPP效应<16% 维生素B2 >120ug >800ug >80ug >14ug/d1RBC 烟酸(N,-Me) >1.5mg >2.5mg(5m8负荷) >1.6mg维生素C >10mg >3mg >10mg >3mg/L血浆(500mg口服)叶酸 >3ug/l血浆>0.16ug/mlRBC尿糖(一);尿蛋白(一);尿肌酐0.7—1.5G/24h尿;其他尿肌酐系数,男23mG/kg体重,女17mg/kg体重;全血丙酮酸4—12.3mg/l。

临床化学

临床化学

临床化学1. 活性葡萄糖的葡糖糖基在糖原合酶下可转移到糖原引物的糖链末段,可使糖链延长。

2. 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主要是测定NADPH的生成量。

3. GOD法测定血糖时用到的酶有葡萄糖氧化酶。

4.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量过多会出现胰岛素升高。

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一般不需进行尿糖测定。

6. 糖化血红蛋白不存在HbE,有HbF。

7. 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为胰岛素的3%,胰岛素在体内的半衰期为5~10min。

8. VLDL的代谢主要作用于内源性TG。

9. 血浆胆固醇酯约占血浆胆固醇的70%,游离胆固醇约占30%。

10. 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将胆固醇升高定义为胆固醇水平高于L。

11. HDL胆固醇中主要的脂质是磷脂。

12. 血浆脂蛋白经电泳分析,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α-脂蛋白分别对应的是LDL\VLDL\HDL。

13. HDL-C升高可见于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4. 血脂预防的首要靶标为LDL。

15. 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主要是VLDL,外源性甘油三酯的是CM。

16. 血清电泳图谱上出现宽β带的高脂血症为;深β带和深前β带的为Ⅱb型。

17. I型高脂血症的主要病因LPL活性降低;Ⅱa型的主要病因是LDL受体缺陷或活性降低;Ⅳ型主要病因是VLDL合成亢进。

18. 血浆至于4度冷藏10h,可见上层为奶油样,下层浑浊的样本为Ⅴ型。

19. 脂肪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20. Lp(a)可以对纤溶酶原和纤维蛋白及细胞表面的结合进行竞争,而抑制纤维蛋白水解作用。

21. 主要载脂蛋白是Apo AⅠ,其是血浆中浓度最高的载脂蛋白;Apo CⅡ为LPL必须的辅助因子;Apo CⅢ是LPL的抑制剂。

22. Apo AⅠ主要分布在HDL;Apo AⅣ主要分布在HDL;Apo CⅠ主要分布在VLDL;Apo B48主要分布CM。

23.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血脂指标不包括Apo A。

24. 生化全自动分析仪测定HDL-C的方法是遮蔽直接测定法。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考试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考试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考试试题1、单选?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浆总蛋白的定量测定有多种方法,如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酚试剂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比浊法等,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在进行临床(江南博哥)检测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确定蛋白质标准溶液浓度的最经典方法是A.凯式定氮法B.双缩脲法C.酚试剂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溴甲酚绿法正确答案:A2、单选?病毒是引起机体感染性疾病的一大类病原体,常见的病毒包括HAV、HBC、HCV、CMV、RV等,它们各有特点。

双链DNA病毒是A.HAVB.HBVC.HCVD.HDVE.HEV正确答案:B3、单选?传感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为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

应当掌握生物传感器的结构及检测原理,并熟悉其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

生物传感器选择性测定的部位是在A.换能器部位B.信号放大部位C.信号输出部位D.生物敏感膜部位E.信号控制单元正确答案:D4、单选?血液乙醇检测方法通常有酶法、呼气法、干化学法和气相层析法,这些方法由于原理、应用技术不同,其用途不同。

适合于自动分析仪检测的方法是A.酶法B.呼气法C.干化学法D.气相层析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正确答案:A5、单选进行个人识别最常用的遗传标记是A.SNPB.STRC.DNA指纹D.血型E.HLA正确答案:B6、单选?实验室质量管理中涉及到较多的图形,如方法决定图、质控图、差异图等,灵活掌握这些图形的使用条件和规则,将大大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能力。

以比较方法结果为Y轴,参考方法结果为X轴的是A.方法决定图B.质控图C.ROC曲线图D.功效函数图E.差异图正确答案:E7、单选?可用于肝癌辅助诊断的实验室指标较多,如AFP和异质体、GGTⅡ、DCP、AFU、α1-AT、5'-NPD、ALD-A等,但其灵敏性、特异性均不满意,所以要注意合理应用。

临床化学检验基本操作

临床化学检验基本操作

临床化学检验基本操作一、引言临床化学检验是医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通过对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健康状况、诊断疾病以及指导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临床化学检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二、样本采集与处理1. 血液样本采集: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要求患者空腹采集,避免进食、饮水和药物的影响。

采集后,将血液样本转移到试管或离心管中,使用离心机离心10分钟,分离血清或血浆。

2. 尿液样本采集:要求患者清洁干净的容器收集中段尿液。

尿液样本应该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避免样本变质。

3. 体液样本采集:根据不同的体液类型,采取相应的采集方法。

例如,胸腹水可以通过穿刺吸引的方式采集。

三、常规化学检验1. 血液化学检验:包括血糖、血脂、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项目。

根据检测项目不同,可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如酶法、光度法、电极法等。

2. 尿液化学检验:主要检测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尿酮体等项目。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比色法、电极法、免疫法等。

3. 体液化学检验:包括胸腹水、脑脊液、关节液等样本的化学成分分析。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电解质测定、蛋白质定量、细胞计数等。

四、仪器操作1. 光度计操作:根据不同检测项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波长,并将试管中的样本放入光度计中进行测量。

2. 电极法操作:将电极插入样本中,根据仪器的指示进行测量。

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可能需要进行校准和调整。

3. 离心机操作:根据样本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离心速度和时间进行离心。

离心后,将上清液或上清液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五、质量控制1. 内部质量控制:通过每天运行内部质控样本,检验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根据质控样本的结果,评估仪器的性能,及时调整仪器参数。

2. 外部质量控制:参加外部质量评价计划,定期将样本送到指定实验室进行检验,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1. 数据分析: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临床化学检验的常用技术有哪些?

临床化学检验的常用技术有哪些?

临床化学检验的常用技术有哪些?临床化学检验是化学利用物理学、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化学检验,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对其进行疾病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使患者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

本文针对临床化学检验的重要性、常用的临床化学检验技术、影响化学检验结果的因素及化学检验前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简单概述,希望您对临床化学检验方面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

1临床化学检验1.1临床化学检验的重要性临床化学检验是检验医学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验室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临床化学检验通俗而言,就是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患者体液当中的化学成分予以详细分析,通过相应的医学仪器分析后得出化学检验结果,该数据可以为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如何预防该疾病的发展、如何有效治疗等,为促进患者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化学检验也越来越先进化、成熟化,现阶段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技术之一。

1.2临床化学检验技术临床化学检验技术是指在自动化生化仪器的广泛应用基础上对化学检验技术给予推动的一种检验技术,目前医学技术中化学检验的频率逐步增加,现阶段科学技术与化学技术的不断融合,继而产生了一些新兴的、适合临床切实需求的检验技术。

如生物传感、光谱分析等,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中光谱分析技术、电化分析技术、电泳及离心技术是临床化学检验当中最常用的技术。

1.2.1光谱分析技术发射光谱分析技术主要包括荧光分析与火焰光谱两种方法。

其中,荧光分析是充分利用荧光强弱对物质的含量予以测定,此种方法的灵敏度较高,可以对复杂组分予以微量分析,但是对仪器和测定条件要求是比较高的。

而火焰光谱主要是在火化与电弧的作用之下,让物质在高温的状态离解为原子或离子以后,继而发射出光谱线,然后依据强度在试样品中的含量为标准,最终得出具体的含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待测元素灯的特征谱线穿过供试品,经过试原子化产生原子蒸汽以后,将蒸汽中需要测量的元素基态原子吸收,并对辐射光的强度减弱状况予以检测,最终得出供试品内元素的含量。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考点巩固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考点巩固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考点巩固1、单选尿液蛋白质定性的确证试验是()A.双缩脲法B.磺柳酸法C.加热醋酸法D.考马斯亮蓝法E.试带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定性试验是用以筛选和粗略估计尿蛋白含量(江南博哥)的方法。

试验的方法有三种:试纸法、磺柳酸法和加热醋酸法。

相对来说磺柳酸法比加热醋酸法用的多些。

2、单选患者,男性在手腕部的剧烈运动后感觉踝关节疼痛,1个月后又发生阵发性左下腹绞痛而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肝功能和血清淀粉酶正常,血清尿素和肌酐正常。

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肾结石。

关于该患者踝关节疼痛,以下哪项不对()A.其踝关节疼痛与运动无关B.急性关节炎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C.可能由尿酸钠结晶沉积于关节腔内引起D.最易受累部位是躅跖关节E.踝关节、跟关节等其次受累正确答案:A3、单选磷主要的排泄途径为()A.肝脏B.肾脏C.呼吸道D.皮肤E.消化道正确答案:B4、单选有关2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β细胞的功能减退B.胰岛素相对不足C.常见于肥胖的中老年人D.常检出自身抗体E.胰岛素抵抗正确答案:D5、单选正常代谢中肾小管对HCO3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A.远曲小管B.近曲小管C.集合管D.肾盂E.髓襻正确答案:B6、多选下列关于电化学分析技术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电极电位和浓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物质含量B.利用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物质含量C.其根据的是Nernst(能斯特)方程式D.其根据的是朗伯化耳定律E.离子选择电极法属于是电化学分析技术正确答案:A, C7、单选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不会有如下几项表现,但例外的是哪一项()A.血尿B.蛋白尿C.不同程度高血压D.糖尿E.水肿正确答案:D8、单选下列有关胰岛素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血糖合成糖原B.使血糖浓度升高C.加速血糖分解D.调节糖代谢E.促进糖吸收正确答案:B9、单选钙在血液内有很多种存在形式,临床上由于血清钙异常引起症状时,多由于哪种形式的变化所致()A.白蛋白结合钙B.磷酸钙C.柠檬酸钙D.离子钙E.以上任何一种形式变化都可以引起临床症状正确答案:D10、单选钙作为重要的调节物质,其功能为()A.作用于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及转运B.细胞内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C.是脂肪酶、ATP酶等的激活剂D.是维生素D3–1α–羟化酶的抑制剂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1、单选免疫比浊法不能测定以下哪种蛋白质()A.铜蓝蛋白B.清蛋白C.IgGD.结合珠蛋白E.黏蛋白正确答案:E12、单选细胞间液与血浆组成成分的主要差别是()A.阴离子种类B.阴离子含量C.阳离子种类D.阳离子含量E.蛋白质含量正确答案:E13、单选下列何者最具血管收缩作用()A.肾素B.血管紧张素原C.血管紧张素ⅠD.血管紧张素Ⅱ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正确答案:D14、单选患者,18岁,男,为SARS患者,发病早期因病情比较严重,使用了人工呼吸器。

临床化学检验技术标准

临床化学检验技术标准

临床化学检验技术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临床化学检验技术是临床实验室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通过对人体血液、尿液、体液等生理指标的检测和分析,为医生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临床化学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一、标本采集1. 血液标本采集: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化学检验的第一步,正确的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至关重要。

标本采集时要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空气污染和外界杂质的进入。

采集的血液标本应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避免标本变质或凝固影响检测结果。

2. 尿液标本采集:尿液也常用于临床化学检验中。

尿液标本采集时应遵循尿样本的采集方法和保存条件,避免尿样本被污染或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尿样本的采集时间、采集方法和保存条件应根据具体检验项目来确定。

二、仪器设备临床化学检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分光光度计、电化学计、色谱仪、质谱仪等。

这些仪器设备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临床化学检验的仪器设备应具备以下特点:1. 精度高:仪器设备应具备高精度的测量功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稳定性好:仪器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性能,避免因仪器设备的不稳定性导致检验结果的误差。

3. 操作简便:仪器设备的操作应简单易懂,且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4. 维护方便:仪器设备应具备方便维护和保养的特点,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三、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保证临床化学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质量控制应包括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两个方面:1. 内部质控:内部质控是指实验室自身对检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估的过程。

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内部质控体系,包括日常质控和定期评估,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外部质控:外部质控是指实验室通过参加外部质控组织的质控方案,与其他实验室比对检验结果,评估实验室的检验水平。

临床化学

临床化学

第一章绪论一、A11、临床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阐述疾病的生化基础B、阐述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生化变化C、结合临床病例的研究D、开发临床生化检验方法与技术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临床化学的主要作用有两个基本方面:①阐述有关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②开发应用临床化学检验方法和技术,对检验结果及其临床意义作出评价,用以帮助临床作出诊断和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2、临床生物化学为下列哪些医疗方面提供信息和理论依据()。

A、疾病诊断B、病情监测C、疗效评估D、预后判断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第二章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一、A1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出现溶血的原因是缺乏()。

A、FMNB、NAD+C、FADD、NADPHE、NADP+【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G6PD缺乏病人红细胞中磷酸戊糖途径的代谢速度则不能相应增加,提供的NADPH不能保证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所应有的水平,可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2、肾上腺素的分泌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控制()。

A、ACTHB、交感神经兴奋性C、副交感神经兴奋性D、血糖E、血容量【正确答案】:B3、以下关于血红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成人体内约有97%的血红蛋白是HbAB、HbA由α2β2组成C、成人体内血红蛋白还可由HbA2组成D、HbF主要在胎儿期合成E、HbF在成人体内可占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成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HbA(占95%~97%以上)、HbA2(占2.5%)、HbF(占0.2%)。

4、正常条件下脑组织唯一利用的能源来源是()。

A、甘油B、氨基酸C、葡萄糖D、蛋白质E、酮体【正确答案】:C5、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酸伴有()。

A、FMN的还原B、NADH的氧化C、NAD+的还原D、NADPH的氧化E、NADP+的还原【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在己糖激酶催化下,葡萄糖和ATP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与ADP。

临床化学检验包括哪些?

临床化学检验包括哪些?

临床化学检验包括哪些?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化学检验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那么,临床化学检验包括哪些内容,各项检验都有什么意义呢?本文将为您介绍临床化学检验的基相关知识。

1.肝功能检验肝功能化学检验是评估肝脏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受检者的肝脏代谢、分泌、排泄等功能,还能帮助其诊断和治疗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等肝脏疾病。

肝功能化学检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肝脏的合成能力和代谢功能。

(2)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测,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和排泄功能。

(3)胆汁酸代谢功能检测,包括总胆汁酸、直接胆汁酸、间接胆汁酸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肝脏对胆汁酸的合成、代谢和排泄功能。

(4)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包括透明质酸、III型前胶原肽、IV型胶原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和肝脏的炎症反应。

(5)肝细胞受损情况检测,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2.肾功能检验肾功能化学检验是通过检测尿液和血液中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尿酸、血清胱氨酸、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化学物质,对肾脏的滤过功能、分泌功能和酸碱平衡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

肾功能化学检验的临床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肾脏滤过功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肾功能受损时,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会升高。

(2)评估肾脏分泌功能,血清尿酸、血清胱氨酸水平可反映肾脏的分泌功能,尿酸血症、高胱氨酸尿症等疾病均与肾脏分泌功能受损有关。

(3)发现肾结石和肾脏感染,肾功能化学检验可发现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异常,提示可能存在肾结石、肾脏感染等疾病。

3.电解质检验电解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它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调节酸碱平衡、参与神经肌肉传导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基础检验必看题库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基础检验必看题库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基础检验必看题库知识点1、单选关节炎症时引起滑膜液黏稠度减低的原因是()A.白蛋白降低B.球蛋白降低C.透明质酸酶聚合物分解D.葡萄糖减低E.尿酸减低正确答案:C(江南博哥)参考解析:正常关节腔液高度黏稠,其高低与透明质酸的浓度和质量成正相关。

2、单选Ehrlich法,尿胆原测定结果为假阴性,可能标本中存在()A.胆红素B.卟胆原C.吲哚D.维生素E.亚铁血红素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Ehrlich法,尿胆原测定结果为假阴性,可能标本中存在维生素,为阻止反应。

3、单选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E.NaCl的浓度正确答案:B4、单选下列有关尿干化学试带反应原理正确的是()A.粒细胞中的酯酶作用于吲哚酚酯,使其产生吲哚酚,吲哚酚与重氮盐发生反应形成紫色的化合物B.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C.尿葡萄糖用特异性酶法测定D.尿红细胞检测一般用隐血试验原理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5、单选重度核异质细胞和癌细胞的鉴别要点,前者是()A.核大小异常B.核形态异常C.核染色质改变D.核浆比例无明显改变E.核边界不齐正确答案:D6、多选红细胞膜的功能包括()A.屏障作用B.半透性C.免疫性D.可变性E.受体特性正确答案:A, B, C, D, E7、单选红细胞膜变形起主要作用的是()A.收缩蛋白B.膜脂质C.膜糖类D.膜酶类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A8、单选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A.脾细胞和红细胞B.肝细胞和脾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红细胞和肝细胞E.单核——巨噬细胞和红细胞正确答案:D9、单选血液保存液ACD的抗凝作用原理主要是试剂能结合()A.纤维蛋白原B.Mg2+C.补体D.Fe3+E.Ca2+正确答案:E10、多选脱落细胞学检查时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有()A.在病变区直接采集B.标本必须新鲜C.避免血液混入标本D.避免黏液混入标本E.操作应轻柔正确答案:A, B, C, D, E11、单选新生儿作血常规检查,多在下列哪个部位采血()A.颈静脉B.耳垂C.足跟D.肘部静脉E.头皮血管正确答案:C12、单选关于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转化液的毒性问题,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有一定毒性,因含氰化钾B.上述浓度100ml即可致死C.集中处理可用漂白粉除毒D.在农村中特别要注意不可倒入鱼池E.废液不能与酸性溶液混合正确答案:B13、单选患者,男,35岁,溃疡病出血,贫血貌,MCV85fl,MCH28pg,MCHC32%,贫血性质()A.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正确答案:C14、单选下列哪种疾病滑膜积液的细胞计数值<2000×106/L()A.类风湿关节炎B.退行性关节炎C.风湿热D.痛风E.结核性关节炎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关节腔积液白细胞计数对诊断关节疾病是非特异的,但可筛选炎症性和非炎症性积液,退行性关节炎为非感染性疾病。

临床化学检验

临床化学检验
全、高血压、痛风、甲亢、白血病。 2. 降低:见于肌病和截瘫。
肌酐(Cr)
医学决定水平: 1. 600umol/L:高于此值几乎毫无例外旳考
虑严重旳肾脏疾病。 2. 140umol/L:此值高于正常成人旳参照值
上限应做全方面旳肾功检验。 3. 54umol/L:对于婴儿,此值以高于该年龄
组旳参照值上限,必须进一步检验。
主要项目: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 (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VLDL-c)、载脂蛋白-A1 (APO-A1)、载脂蛋白-B(APO-B)。
脂类测定
1、甘油三脂(TG)
临床意义: 1. 升高:见于Fredrickson分型中旳Ⅳ型、Ⅰ
预后不良。
肝功能试验
7、总胆红质(TBiL) 参照值:2-20umol/L 临床意义:
升高见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 肝转移癌、肝坏死、溶血、胆道阻塞等。
总胆红质(TBiL)
医学决定水平: 1. 340umol/L以上:是新生儿换血疗法旳决
定界线,一般伴有核黄疸。 2. 50umol/L以上:高于此值肉眼可见黄疸。 3. 25umol/L:此值为参照值上限应考虑先天
区别是多克隆还是单克隆蛋白质,然后作 特殊蛋白质定量。 2. 60g/L左右:应做补充检验、尤其是蛋白 电泳及定量。 3. 45g/L下列:一般存在水肿。
肝功能试验
6、白蛋白(ALB) 参照值:38-45g/L 临床意义: 1. 升高:见于尿崩症、大量体液丢失、脱水等。 2. 降低:见于ALB合成降低(先天性无白蛋白血症、
中毒性肝炎、血氧降低造成旳肝损害、阻 塞性黄疸、肝硬化、肝癌。 2. 降低:见于肝脏旳终极状态、肾透析、肾 功能不全。

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方法

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方法

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方法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临床诊断的需求越来越高,临床化学分析技术也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临床化学分析是一种通过检测人体血液、尿液、体液等样品中的化学指标,来评估疾病状态及疗效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临床化学常用的分析方法,以及它们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一、血液分析方法1. 血常规分析血常规分析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临床血液分析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贫血、感染、炎症和血液病等疾病。

通过对血液中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血液状态和疾病情况。

2. 血糖测定血糖测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化学分析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糖尿病和血糖代谢紊乱等情况。

目前常用的血糖测定方法有血糖试纸法、酶试剂法和生化分析仪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便捷地、准确地检测患者的血液中的血糖浓度。

二、尿液分析方法1. 尿常规分析尿常规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临床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生理性和病理性成分,可以评估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以及各种感染症的情况。

常用的尿常规指标有尿液的颜色、酸碱度、蛋白质、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尿液比重等。

2. 尿蛋白测定尿蛋白测定是一种针对尿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用于判断肾功能紊乱、泌尿系统疾病和炎症等情况。

目前常用的尿蛋白测定方法有比色法、浊度法和免疫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

三、其他体液分析方法1. 全血气分析全血气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酸碱平衡和气体交换功能的分析方法,通过测定动脉血液中的血氧饱和度和酸碱平衡指标,可以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和代谢状况。

目前常用的全血气分析方法有电化学分析法和光学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地测量出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2. 血浆脂质分析血浆脂质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的血脂代谢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分析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可以判断患者的脂质代谢状态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基础检验(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基础检验(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临床基础检验(题库版)1、单选患阻塞性黄疸时尿中胆红素()A.阴性B.正常C.增加D.减少E.不定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阻塞性黄疸时,因胆汁淤积使肝胆管内压增高,导致毛细胆管破裂,(江南博哥)结合胆红素不能排入肠道,逆流入血,由尿中排出,故尿胆红素增加。

2、单选下列物质中非造血的成分是()A.铁B.钙C.叶酸D.维生素B12E.珠蛋白正确答案:B3、单选下列哪种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的颜色是错误的()A.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呈鲜红色B.高铁血红蛋白呈红褐色C.碳氧血红蛋白呈樱红色D.还原血红蛋白呈暗红色E.氧合血红蛋白呈鲜红色正确答案:A4、单选Rothera法检测尿酮体的主要试剂是()A.浓氨水B.氰化高铁水溶液C.3%过氧化氢D.亚硝基铁氰化钠E.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ROTHERA法检查测尿酮体的原理:在碱性条件下,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中乙酰乙酸、丙酮酸起反应呈现紫色,但不与β–羟丁酸反应。

5、单选缺铁性贫血细胞形态学表现是()A.大红细胞性贫血B.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正常低色素性贫血正确答案:B6、单选妊娠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达到高峰的时间是()A.1周B.2周C.4周D.5周E.10周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妊娠后尿液HCG增高,35~40天时,为200μg/L以上,到60~70天时,出现高峰,达6.4~25.6μg/L。

7、单选人类体细胞具有多少对染色体()A.1B.22C.23D.46E.48正确答案:C8、单选不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A.支气管哮喘B.猩红热C.伤寒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肠寄生虫正确答案:C9、单选伤寒、副伤寒感染引起白细胞总数()A.减低B.增多C.正常D.不定E.明显增多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在某些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时,白细胞计数减低,与细菌内毒素、病毒作用使边缘池粒细胞增多,循环池粒细胞减低,或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关。

临床化学-(3)

临床化学-(3)

临床化学-(3)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胰岛素在肝脏被分解的百分比是A.11%~20%B.20%~30%C.31%~40%D.41%~50%E.>50%答案:E2. 肝糖原能分解为葡萄糖是因为肝内存在有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葡萄糖激酶C.磷酸化酶D.葡萄糖-6-磷酸酶E.磷酸果糖激酶答案:D3. 糖尿病导致白内障是由于A.葡萄糖大量进入晶状体,山梨醇与果糖在晶状体内积蓄B.山梨醇脱氢酶活性降低C.醛糖还原酶缺乏D.葡萄糖在晶状体内大量氧化分解E.葡萄糖在晶状体内转变成为脂肪答案:A4. 糖尿病的代谢变化是A.肌糖原合成增加B.肌肉蛋白分解增加C.肝糖原分解增加D.肝合成胆固醇减少E.肝合成脂肪增加答案:B5. 低血糖时可出现A.胰高血糖素抑制B.胰岛素分泌加强C.生长激素分泌加强D.生长激素分泌抑制E.生长激素抑制素加强答案:C6. 肝内糖酵解的功能主要是A.进行糖酵解B.对抗糖异生C.提供合成的原料D.分解戊糖磷酸E.对糖进行有氧氧化以供应能量答案:E7. 葡萄糖在合成糖原时,每加上1个葡萄糖残基需消耗A.7个高能磷酸键B.3个高能磷酸键C.5个高能磷酸键D.6个高能磷酸键E.4个高能磷酸键答案:B8. “蚕豆黄”的病因主要是A.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B.丙酮酸激酶缺乏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D.葡萄糖-6-磷酸酶缺陷E.磷酸化酶缺乏答案:C9. 在评价血液葡萄糖水平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低5%~10%B.血清是测定葡萄糖的较好样品C.抗凝剂一般用草酸钾加氟化钠D.分析前放置一段时问会使结果偏高E.毛细血管内血液葡萄糖低于静脉血答案:C10. 血清蛋白电泳出现β-γ桥,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急性肝炎B.肾病综合征C.急性肾小球肾炎D.肝硬化E.胆囊炎答案:D[解答] 肝硬化时免疫球蛋白多克隆性增加,包括IgA、IgG和IgM等,IgA电泳位置在β与γ球蛋白之间,故使β与γ球蛋白两区带之间也有蛋白染色,在光密度扫描图谱上则显示两峰之间像架了一座桥,故名β-γ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NAS-CL3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Accreditation Criteria for the Medical Laboratory Quality and Competence in the Field of Clinical Chemistry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CNAS根据临床化学检验的特点,对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所作的进一步说明,并不增加或减少该准则的要求。

本文件与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同时使用。

在结构编排上,本文件章、节的条款号和条款名称均采用CNAS-CL02:2012中章、节条款号和名称,对CNAS-CL02:2012应用说明的具体内容在对应条款后给出。

本文件的附录A、B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的序号及内容与CNAS-CL02:2012不对应。

本文件为于2012年制定,本次为第1次修订换版。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CNAS对医学实验室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认可要求。

适用时,医学实验室临床免疫学定量检验领域的认可,应符合本文件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468-2006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WS/T 407-2012 医疗机构内定量检验结果的可比性验证指南CNAS-RL02 能力验证规则CNAS-CL31 内部校准要求3 术语和定义4 管理要求4.1 组织和管理责任4.1.1.2医学实验室为独立法人单位的,应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实验室为非独立法人单位的,其所属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证书的诊疗科目中应有医学实验室;自获准执业之日起,实验室开展医学检验工作至少2年。

4.1.2.5应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医学检验工作至少5年的人员负责技术管理工作。

4.2 质量管理体系4.3 文件控制4.4 服务协议4.5 委托实验室的检验4.6 外部服务和供应4.7 咨询服务4.8 投诉的解决4.9 不符合的识别和控制4.10 纠正措施4.11 预防措施4.12 持续改进4.13 记录控制4.14 评估和审核4.15 管理评审5 技术要求5.1 人员5.1.2 临床化学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负责人至少应具备以下资格:中级技术职称,医学检验专业背景,或相关专业背景经过医学检验培训,2年以上临床化学工作经验。

认可的授权签字人应至少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从事相应授权签字领域临床化学工作2年以上。

5.1.5 d) 应实施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的演练,并记录。

5.1.6 应制定员工能力评估的内容、方法、频次和评估标准。

评估间隔以不超过1年为宜;新进员工在最初6个月内应至少接受2次能力评估,并记录。

当职责变更时,或离岗6个月以上再上岗时,或政策、程序、技术有变更时,员工应接受再培训和再评估,合格后方可继续上岗,并记录。

5.2 设施和环境条件5.2.1应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如果设置了不同的控制区域,应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及相应的警示。

5.2.3用以保存临床样品和试剂的设施应设置目标温度和允许范围,并记录。

实验室应有温度失控时的处理措施并记录。

5.2.6应依据所用分析设备和实验过程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制定温湿度控制要求并记录。

应依据用途(如:试剂用水、生化仪用水),制定适宜的水质标准(如:电导率、微生物含量等),并定期检测。

必要时,可配置不间断电源(UPS)和/或双路电源以保证关键设备(如需要控制温度和连续监测的分析仪、培养箱、冰箱等)的正常工作。

5.3 实验室设备、试剂和耗材5.3.1.4 应按国家法规要求对强检设备进行检定。

应进行外部校准的设备,如果符合检测目的和要求,可按制造商校准程序进行。

应至少对分析设备的加样系统、检测系统和温控系统进行校准。

分析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内部校准应符合CNAS-CL 31《内部校准要求》。

使用配套分析系统时,可使用制造商的溯源性文件,并制定适宜的正确度验证计划;使用非配套分析系统时,实验室应采用有证参考物质、正确度控制品等进行正确度验证或与经确认的参考方法(参考实验室)进行结果比对以证明实验室检验结果的正确度。

如以上方式无法实现,可通过以下方式提供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信度的证明:参加适宜的能力验证/室间质评,且在最近一个完整的周期内成绩合格;与使用相同检测方法的已获认可的实验室、或与使用配套分析系统的实验室进行比对,结果满意。

5.3.1.5 设备故障修复后,应首先分析故障原因,如果设备故障影响了分析性能,应通过以下合适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检测、验证:(a)可校准的项目实施校准验证,必要时,实施校准;(b)质控物检测结果在允许范围内;(c)与其他仪器的检测结果比较,偏差符合附录A.3的要求;(d)使用留样再测结果进行判断,偏差符合附录A.5的要求。

5.4 检验前过程5.5 检验过程5.5.1.2 检验方法和程序的分析性能验证内容至少应包括正确度、精密度和可报告范围。

5.5.1.3 如果使用内部程序,如自建检测系统,应有程序评估并确认正确度、精密度、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等分析性能符合预期用途。

5.5.2生物参考区间评审内容应包括:参考区间来源、检测系统一致性、参考人群适用性等,评审应有临床医生参加。

临床需要时,宜根据性别、年龄等划分参考区间。

如果建立参考区间,样品数量应不少于120例,若分组,每组的样品数量应不少于120例。

验证参考区间时,每组的样品数量应不少于20例。

5.6 检验结果质量的保证5.6.2.1 应制定室内质量控制程序,可参照GB/T 20468-2006《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内容包括:(a)使用恰当的质控规则,检查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b)质控物的类型、浓度和检测频度;(c)应通过实验室实际检测,确定精密度质控物的均值和标准差;更换质控物批号时,应新旧批号平行测定,获得20个以上数据后,重新确定新批号质控物的均值。

5.6.2.3 绘制室内质控图,可使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和(或)Z分数图。

质控图应包括质控结果、质控物名称、浓度、批号和有效期、质控图的中心线和控制界线、分析仪器名称和唯一标识、方法学名称、检验项目名称、试剂和校准物批号、每个数据点的日期和时间、干预行为的记录、质控人员及审核人员的签字。

应制定程序对失控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检查失控对之前患者样品检测结果的影响。

5.6.3.1应按照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的要求参加相应的能力验证/室间质评。

应保留参加能力验证/室间质评的检测结果、回报表和证书。

5.6.3.2 替代方案对没有开展能力验证/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应通过与其他实验室(如已获认可的实验室、使用相同检测方法的实验室、使用配套系统的实验室)比对的方式,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接受性,并应满足如下要求:(a)规定比对实验室的选择原则;(b)样品数量:至少5份,包括正常和异常水平;(c)频率:至少每年2次;(d)判定标准:应有≥80%的结果符合要求。

5.6.4 检验结果可比性实验室用两套及以上检测系统检测同一项目时,应有比对数据表明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实验方案可参考WS/T 407-2012《医疗机构内定量检验结果的可比性验证指南》,或比对频次每年至少1 次,样本数量不少于20,浓度水平应覆盖测量范围;比对结果的偏倚应符合附录A.1 或A.4 的要求。

比对结果不一致时,应分析原因,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及评估纠正指施的有效性。

使用不同参考区间的检测系统间不宜进行结果比对。

比对记录应由实验室负责人审核并签字,并应保留至少2年。

5.7 检验后过程5.8 结果报告5.8.2 报告特性实验室应与临床相关部门协商并制定常规检验、急诊检验、危急值等结果的传达方式。

5.9 结果发布5.10实验室信息管理附录A(规范性附录)临床化学检验分析性能要求A.1 适用时,性能指标应不低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法规的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03-2012 。

A.2 检测系统不精密度要求:以能力验证/室间质评评价界限作为允许总误差(TEa),重复性精密度<1/4TEa;中间(室内)精密度<1/3TEa;或小于规定的不精密度。

A.3 实验室内分析系统间不定期比对(如设备故障修复后)要求:样品数n≥5,浓度应覆盖测量范围,包括医学决定水平,至少4份样品测量结果的偏差<1/2TEa;或小于规定的偏倚。

A.4 实验室内分析系统间定期比对要求:样品数n≥20,浓度应覆盖测量范围,包括医学决定水平,计算回归方程,计算在医学决定性水平下的系统误差(偏倚%),应<1/2TEa。

A.5 留样再测判断标准:依据检测项目样品稳定性要求选取长期限样品,n≥5,覆盖测量范围,考虑医学决定水平,至少4份样品测量结果的偏差<1/3TEa;A.6 没有标准和室间质评要求时,实验室间结果比对合格标准可依据制造商声明的性能标准而制定。

附录B(规范性附录)临床化学检验项目认可要求以下临床化学检验项目,每一组项目为完整能力,如果实验室开展以下项目组合,则申请该组中任一项目时,应同时申请其它项目;同一项目使用不同仪器/方法报告结果时,全部方法均应申请认可。

1、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肌酐、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

2、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肿瘤抗原199(CA199)、肿瘤抗原125(CA125)、肿瘤抗原153(CA15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

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睾酮(T)、雌二醇(E2)、沁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

5、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 (AS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