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27页PPT

合集下载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

考纲要求
知识点一 古代商业的发展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 “商人”。 (2)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 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3)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商业总体水平不高。 (4)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为商业 服务的柜坊和飞钱问世。
以史学研究新成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主干知识, 是当前高考命题的一个特点。平时学习中要关注 史学领域的新变化,新观点,以及时补充。
(2011年浙江文综)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 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 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 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解析:会馆是同一区域商人集资建设的活动场所,一所 建筑不可能成为商业中心,B项明显错误。 答案:B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发展途径: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进行土地兼 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 ②抑制土地兼并 a.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b.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按 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 c.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 阻止土地兼并。
2.“重农抑商” (1)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 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等问题。 (2)主要表现 ①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业 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 ②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 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 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③明清时期:政府沿袭“重本抑末”的治国理财 思想,实行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阻 碍了工商业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商业的发展名师精编课件(29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商业的发展名师精编课件(29张)

第六单元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第20课时
理教材
古代商业的发展
析史料 拓视野 练模拟
-7-
四、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表现 (1)西汉: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 展起来。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市舶使专管对 外贸易。 (3)两宋:同亚非许多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 的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清代只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 对外贸易。 2.特点:以朝贡贸易为主;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识清单
第20课时
理教材
古代商业的发展
析史料 拓视野 练模拟
-8-
自主探究 辨一辨区别“市”“草市”“夜市” 提示:(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 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草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是在夜间进行买卖的市场。北宋时期打破了政府对 “市”的时间限制。
第六单元
主题一 主题二
第20课时
理教材
古代商业的发展
析史料 拓视野 练模拟
-11-
真题溯源 〔2014天津文综,13(节选)〕材料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 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 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 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思考 阅读材料,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 响? 提示:扬气:出现于扬州盐商中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影响:冲击 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化。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9.2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9.2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徽商和晋商 ___________。
【误区警示】唐代‚柜坊‛的出现,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并不表明统治者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同时其职能不是兼营旅店、
货栈和交易场所,而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
行雏形。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①宋朝以前:特定位置设市,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 市令或市长 官府设___________,对市场交易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 “草市” ②宋朝时期: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乡村的_______更加 佛山镇、景德镇、 普遍;出现汉口镇、________________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 经营时间限制 旧时日中为市的_____________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
(4)国内外交通是否便利。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材料一 开元之季,天宝以来,法令弛宽,兼并之弊,有逾于汉
成、哀之间。 ——[唐]杜佑《通典》•《食货典•田制下》 材料二 利本事。 ——[战国]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 商君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
(5)宋元。 ①特点: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交子” ②宋代: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_______,商税收入成为重要
财源。
大都 ③元代:_____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6)明清。 ①商业繁荣,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长途贩运贸易 ②区域间_____________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地域性的商人 ③出现了_____________群体,叫做“商帮”,实力最强的是
地位较低。
(3)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的控制,特别是海外贸易基本上 由官府垄断,实行‚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的贡赐贸易,但政 府对商业控制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2.根据史料三,说明婚恋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化的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变化:由重门第转向重财富。 原因: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拜金逐利之风兴起;商人实力 雄厚,市民阶层队伍壮大;早期启蒙思想(李贽等人反正统意识)出现。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 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史料
史料信息
史料 一
史料中图左上角的“东市”“西市”说明城市商业活动受到 严格的空间限制;图中带“宫”字的建筑区域说明城市政治 功能突出
史料 二
史料中“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御街 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说明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 街取代了原来的“市”
市场交易活动不 再受官府的直接 监管
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
镇,至明清汉口镇、 佛山镇、景德镇及朱
仙镇成为四大名镇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3.城市的发展 (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 大运河 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 (2)表现 ①北方: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 军事 重镇 ,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②南方: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 扬一益二 ”的说法。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5)宋元 ①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 交子 ”,商税收入 成为重要财源。 ②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6)明清 ①商业繁荣: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区域间 长途贩运 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加大。 ③出现了 地域性 的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部编版):世界古代的食物生产、商业贸易与居住环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部编版):世界古代的食物生产、商业贸易与居住环境

古罗马
建设的标准
欧洲中 古时期
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4.民居的建造
人们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用木材作支 两河流域
撑屋顶的栋梁 (1)古埃及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 古代埃及 (2)_庭__院___是家庭活动的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1)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 (2)混凝土普及后,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 古希腊罗马 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 (3)3-4世纪时,集体住宅——__复__合__式__公__寓__出现
返回
落实
典题演练
(2022·烟台月考)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 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 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 A.对外交流助推文化趋同 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 C.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 D.丝绸之路造就盛唐气象
美洲 马铃薯
终身使用。
(2)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两年不耕作
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2.影响: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
探究 强化关键能力
视角 古代东西方耕作方式的差异 材料 在罗马帝国时代,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的二田制已在高卢、不列颠部分地 区实行,后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三田制已是西欧 中世纪农业技术的最重要进步之一。与西欧不同,我国战国秦汉时代推广铁犁 牛耕,进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阶段后,没有插入一个普遍化的二田制、三田制 休耕农业发展时期,而是直接过渡到轮作制和复种制。诸子著作留下了当时农 业生产“一年两收”和“四年五熟”的记载。《氾胜之书》记有“区种麦…… 禾收,区种”,说明当时关中地区已实行谷子和冬麦轮作复种。 ——摘编自卢锋《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力系统考察之二》

一轮复习总结: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

一轮复习总结: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
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
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
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
延续到今天。
3
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代已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即:当时工匠和 商贾都是贵族的奴仆,主要为奴隶主贵族 服务,受官府的严密控制,独立经营的手 工业者和商人极少。
材料四 (宋代)农副产品多通过墟市、镇市向城 市集中,形成商品的“求心”运动;一些专业化生 产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由生产地流向各地,呈现为辐 射运动。 ——漆侠《宋代经济史》
表现三:商品交换的总量和品种增加,许 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16
表现四:海外贸易的繁荣。
17
材料六
被认为是世界最早 使用的纸币,发行 于北宋时期1023年 的成都。
10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请同学结合课本, 概述宋朝前后市的发展情况, 并概括宋朝前后市的特点。
11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严格限制阶段(宋朝以前)
发展特点:
①早期的“市”是商业活动场所,是依赖于 “城”而存在。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 而存在。 ②政府对城镇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都有严 格限制。如实行“市坊分开”等。
党建工作,这是医院党建工作的基本 指导思 想。只 有加强 党委和 党支部 的自身 建
设,才能大力推进医院的建设,使医 院在稳 定中求 发展求 改革, 在发展 、改革 中
求稳定。 (一)加强政治教育,提高党员队伍整 体素质
1、建立党员活动室攘 皆为利往 2
1、先秦时期商业发展的成因
环境宽松; 交通发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 (共61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 (共6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时期 商朝 春秋 战国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概况 善于经商 商业繁荣, 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初步发展,但比较艰难 进一步发展 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1、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2、柜坊和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飞 钱 又称便换,类似今天的汇票。
唐后期出现,各地商贾将货款委托给各 道设在京城的办事处进奏院,领取票券 游走四方,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 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 也不用运输税钱。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归纳宋元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政治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经济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政策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交通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金融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尚书•酒诰》

高考一轮复习高三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高考一轮复习高三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癿商业和经济政策
•考纲 1.商业癿发展。2.资本主义萌芽不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 1.古代商业活动
时间 远古 商代 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商业有了初步发展 表 现
西周 春秋战国
交易活劢频繁,货币需求数量增加 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汉代
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劢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 2.读表 • “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 名称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时间 不 同 点
封建社会初期出现,并贯 穿封建社会始终
明代中期出现,到清 朝进一步加强
抑制中外交往,维护 封建专制统治
促进农业发展,稳固封建 目的 统治基础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 在封建社会前期和王朝初 来侵略,维护国家主 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作用 权;但限制了中国与 在封建社会末期对生产力 世界的交流,导致中 发展起阻碍作用 国的落后 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都重视农业、 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 都导致了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下降
含义
沿革
影响
• 2.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出现 表现 特征 明代丝织业发达癿江南地区 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和__________癿发展 雇佣劳动 关系癿存在,地区性、丌平衡性突出 ①政府采取控制和掠夺癿手段压制工商业 雇佣 ②“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癿影响
缓慢原因
古代商业的三“先”与三“后”的变化 • 商业场所:先定时定点,后打破时空界限。 • 交易媒介:先物物交换,后一般等价物,最后 货币固定为金银。 • 商人组织:先亲缘组织,后业缘组织。
影响
①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②新的经济因素和__________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1-2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配套课件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1-2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配套课件

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来的实质 问题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解析:A、C两项是现象,B项是原因,D项是实质问题,即由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 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过渡。 答案:D ( )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
史书记载: 秦汉至隋唐, “法律贱商人, 商人已富贵矣”。 这表明中国古代商业( A.长期停滞不前 B.虽受官府压抑但仍有发展 C.一直非常发达 D.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解析:从所给的材料可以看出“法律贱商人”是抑商,而“商人已富贵矣”反映了 商业有顽强的生命力,虽受压抑,但是仍发展了。 答案:B )
古代的经济政策
提示:统治者解决土地兼并的原因:土地高度集中,激
化了阶级矛盾,往往酿成农民起义,不利于统治的稳定 和社会发展;地主兼并土地后,隐瞒土地数量,逃避赋 税,影响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封建统治的巩固。
归纳提示
3.怎样评价“闭关锁国”政策 提示:(1)积极:作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起 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2)消极: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 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了近代 中国的落后挨打;闭关锁国的政策,也导致了中国航海造船事业的衰落和在海洋 时代的落伍。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各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D.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9.2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必修2)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9.2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必修2)

徽商和晋商 ___________。
【误区警示】唐代‚柜坊‛的出现,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并不表明统治者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同时其职能不是兼营旅店、
货栈和交易场所,而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
行雏形。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①宋朝以前:特定位置设市,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 市令或市长 官府设___________,对市场交易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 “草市” ②宋朝时期: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乡村的_______更加 佛山镇、景德镇、 普遍;出现汉口镇、________________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 经营时间限制 旧时日中为市的_____________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
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 民生自蹙。 ——蓝鼎元《鹿洲初集》•《论南洋事宜书》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兼并之弊”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提示:(1)原因: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其根源在 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社会私有制的发展,导致土地占有 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到后来一般人民所需要 的主要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产品逐渐走向市场,宋代已经显 现。
(3)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出现了以贝壳等为代表的
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特别是北宋时出现 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商业的贸易 往来。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
第2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考试大纲 商业
考 点 搜 索
①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②“市”的变迁 与城市的发展③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高中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ppt2

【高中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ppt2
古代商业的 发展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票号:清代以经营汇 兑为主的信用机构, 由晋商独占经营,在 全国金融市场上曾煊 赫一时,晚清时在外 国银行的冲击下没落。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阶段商业发展的概况、特点及成

时 期 特 先 秦
点 概
况 成

商业产生 初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 繁 荣
秦 汉

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运河开通

表现:城市繁荣:长、洛、益、扬 农村集市发展
对外贸易:广州;市舶使
市场发展:城市中“市”“坊”分开,
金融方面:柜坊和飞钱出现
古代商业的发展
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及成因
阅读课本,归纳宋元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政治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 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古代商业的发展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徽商和晋商
古代商业的发展
先秦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及成因 概 况 成 因


商朝:“商人”出现 货币为贝壳 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 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 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 人
周武王灭商后,商 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 计,东奔西跑地作买 卖,日子一长,便形 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 人”,称他们的职业 为“商业”。这种叫 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红顶商人”胡雪岩。
历经百年,胡庆余堂依然熠熠生辉,保持 “真不二价”的诚信传统。
博大高深的徽文化是"滋养"百年徽商的沃土。
• 乔家大院
清代钱庄的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