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即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即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即景》导学案【导学案】话题导入:1. 看图,听音乐,活跃课堂气氛。

2. 针对主题:“即景”,提问学生:“你们对‘即景’是什么理解?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即景’?”3.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1. 理解“即景”的含义,并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2. 学会运用五感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即景”,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3. 了解写作的基本要素,如主题、结构、修辞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问答,引出学习目标。

2. 张贴有关“即景”的图片,唤起学生对即景的记忆。

二、新课呈现(20分钟)1. 通过导入图片,给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感官感受它,让学生写下感受。

2. 引出“即景”一词并解释其含义。

3. 给学生展示一些简短的描写文字,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修辞手法。

4. 诵读短文《夜晚的田野》,了解描写即景的特点。

三、讨论与实践(25分钟)1. 分组活动,让学生围绕给出的场景展开讨论,利用五感去感受即景,并记录下来,准备写作:a. 在雨中游泳;b. 约上三五好友,在花海里畅游;c. 站在山顶观赏日出。

2. 学生轮流发言,推选优秀作文,进行集体批评与展示。

四、总结(10分钟)1. 总结课堂内容,核查学生对“即景”的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对写作时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

3. 布置作业:针对个人遇到的即景场景,写一篇300字的作文。

4. 课堂检测:以卡片的形式,让学生写下自己对“即景”的理解,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扩展思考:1. 让学生在家中,用五感感受不同即景,认真写下自己的感受并带到课堂进行交流。

2. 描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并向同学们推荐。

板书设计:课题: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即景》导学案主题:即景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学以致用:用五感感受即景,写下自己的感受写作要素:主题、结构、修辞作业:写一篇300字的即景作文小结:掌握写作的基本要素,善于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艺术性。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
一、教学目的
1.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2.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

三、教学难点
1.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板书及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放映故事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情感的体验)
2.新课讲解
介绍本单元文学作品,并讲解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方法。

3.示范演练
请学生跟读和模仿教师演示情感表达。

4.分组练习
学生分小组进行情感表达训练,共同探讨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5.自主练习
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6.展示分享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班内分享和评价。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七、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习作。

2.阅读文学作品并总结情感表达方式。

八、拓展延伸
结合其他文学作品或实际情境,继续探讨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效果。

以上为本文档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第【1】篇〗设计意图《古诗词三首》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讲读课文,教学内容是《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美好景色的喜爱以及归隐山林的心愿。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范文。

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古诗词知识储备,随着年级的增长,古诗词学习的难度也随之加大,本节课着眼于通过精读引领教学为学生创设语言构建的学习情境,重点进行抓关键词,借助画面,读写结合,读中想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文化自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单元要素,教者制定了本课阅读教学主要策略:1.重视学习内容的一课一得。

初步感知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结合课外古诗,拓展能力。

2.构建系统性的学习梯度,渗透“抓关键词,借助画面,读写结合,读中想象”等学习方法,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感情。

3.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说话、写话,初步掌握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实现“认知——实践——迁移”的整合教学。

学习目标1.运用抓关键词,借助画面想象等方法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初步体会诗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拓展阅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在古诗中的表达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并尝试背诵《山居秋暝》。

学习重点运用抓关键词,借助画面想象等方法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初步体会诗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拓展阅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在古诗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紧扣主题,巧妙导入1.点明主题,复习古诗师:同学们,“四时景物皆成趣”,不同的景物都能构成了一首首美妙的诗,你们学过哪些写景的诗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21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请齐读课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导学案合集15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导学案合集15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导学案合集15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导学案第1篇】《长相思》教案一、教材分析《长相思》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思乡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学习了《忆江南》等诗词,已经接触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对词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词句大意,体会词的意境。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词。

理解词句大意。

?难点: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洁月光,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两岸的徐徐春风。

那么,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读通诗句1..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读四遍,前两遍注意这首词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争取把它读准确,后两遍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争取念出它的节奏来。

)2.指名读。

谁来读一读?(指导句子内部停顿。

)3.再读,解决诗歌节奏。

4.同学们,《长相思》读到这儿你的脑海里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思念家乡)(三)借助注释,读懂词意?1.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

?问题一: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山海关外、崇山峻岭上、船上、营帐里)问题二:作者的心在哪里?用一个词回答。

(故园)2.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作者的内心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四)展开想象,读出词情?1.反复诵读,想象画面:读上阙,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翻山越岭的画面、辗转反侧、风雪交加)读下阙,如果是身在故园,此刻又会是什么样的画面?2.对比引读。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第七单元单元
单元内容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这四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描写景物,体现不同景物的不同的美。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体现景物的美,表达作者的感受。

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体现景物的美。

如《古诗三首》中,对景物描写有动态,有静态,动静结合,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四季之美》中,通过描写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来体现景物的美,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鸟的天堂》中,通过详细描写不同时间看到的不同景物,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月迹》则通过描写不同地点的月亮,来体现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2)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导学案第【1】篇〗【设计说明】《鸟的天堂》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精读课文,作者巴金。

本单元的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单元学习要素是“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本文是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与前两篇课文相比,《鸟的天堂》在“静态”与“动态”描写上更为典型。

教学设计以“鸟的天堂没有鸟(静)——鸟的天堂有鸟(动)——‘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融)”为整体框架,围绕三个聚集点推进:1.以朗读的形式展开“榕树”部分的学习,借助文学化的指导语言,感受课文从多角度描写树的静态;2.自学写“鸟”的部分,同桌互读,讨论:作者是怎样写鸟的动态的?3.由静到动,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两次写“鸟的天堂”的内容,读中感悟榕树的静态美,鸟儿的动态美,体会景物的变化,感受和谐之美;2.交流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深化理解;3.拓展阅读,巩固静态与动态,在朗读交流中欣赏美。

【教学过程】一梳理课文,问题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鸟的天堂》。

在课文里,“鸟的天堂”指哪里?(板书:大榕树),“鸟的天堂”里有没有鸟?(板书:鸟)2.作者最终看到了鸟,这是结果,其实经过更有意思。

你能根据题目和这两个词说说作者去鸟的天堂的经过吗?(根据需要提供支架)傍晚,我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二天早晨,我们又经过鸟的天堂,。

我不禁感叹:“!”3.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带有“鸟的天堂”的句子,一共有几句话?请同学读。

你们有什么发现或疑问吗?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预设最后一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其余都加了引号,为什么?这里的“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设计意图从课题“鸟的天堂”进入文中直接写“鸟的天堂”的句子,梳理出课文的两个板块: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一株大榕树,没有见到鸟;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见很多鸟,作者发出感叹。

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

21、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语文)审核:李志伟王俊霞班级姓名编制王新果编号5yws201871课型课志组名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过程,体会这爱恨交织的情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

(重点)4、通过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壮观。

(难点)自学提示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情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通过反复品读,悟读,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自主学习课文语言优美,我想用心地把课文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我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我还想把这些好词抄写两遍,并会用上其中的一两个造句。

三、通过读文,我理解了一些生词的意思。

我会在书上写下来。

四、通过预习,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我想用自己简练的语言概述一下。

质疑。

读完课文之后,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我想记下来,上课与同学讨论。

合作探究1、通过阅读,圆明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知道了“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我想与大家交流一下。

2、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描写圆明园过去的辉煌?我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小结: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圆明园是在_____年___月_____日至_____日被_________、_____侵略者毁灭的。

他们闯进圆明园,先是掠走______,接着毁坏_________,最后放火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实践我还搜集到了一些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我想与大家分享。

24。月迹(教师版)

24。月迹(教师版)

2022学年下学期五年级语文科第七单元导学案(教师版)主备人:李华艳审核人:班级:姓名:家长签名:日期24* 月迹主题与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第七单元《月迹》课标要求:1.认识“嫦、娥”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悄、累”。

2.默读课文,能说出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学习目标:1.认识“嫦、娥”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悄、累”。

2.默读课文,能说出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资源建议:贾平凹:陕西丹凤人,当代著名作家。

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有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简明自然。

代表作品有《满月儿》《秦腔》《废都》等。

【课前预习】1.读课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内容。

重点关注加点字的读音。

qù shū mù jí dù面面相觑.忽倏.羡慕.嫉.妒.qì cāo xī tān wēi雕栏玉砌.粗糙.清晰.沙滩.偎.依2.标一标:标出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

画出文中描写月亮变化或人物语言等句子并作批注。

3.想一想: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文中哪些属于动态描写,哪些属于静态描写?4.我会多音字组词。

qiāo ( 静悄悄 ) léi ( 果实累累 )悄累 lěi ( 累计 )qiǎo ( 悄然 ) lèi ( 劳累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认读生字,选择正确读音。

袅袅( niǎo liǎo ) 嫦娥( cháng cáng ) 嫉妒( jíjì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会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我们”(堂中赏月),描绘了中秋夜孩子们由盼月到看到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屋中,最后看到月亮爬到镜中的过程。

第七单元作文语文导学案(草案)

第七单元作文语文导学案(草案)

苍梧县京南镇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课题:习作七. 写一篇读后感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小组:______ 学习时间:______主备人:叶锦良复备人:陈清组长审核:______ 教导处审批:______学习目标:1、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

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提高阅读能力,能正确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会写读后感。

教学难点: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炼、感情真挚。

教学准备:1、整理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有关资料;2、两篇优秀例文。

准备工作:亲爱的小朋友们,你已经知道了习作的题目,下一步要了解的就是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这一点可是很重要呢,不然有可能会出现跑题的事情,后果很严重哦。

那么,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请小朋友们注意啦,本次习作有两点要求:1、就课文或读过的其他文章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2、写好后和同学交换看一看,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3、了解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4、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小朋友:写读后感,应该抓住什么来写呢?亲爱的小朋友们,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读后感,每一篇文章各不相同,想一想,你对哪一篇文章的内容最感兴趣,音响最深刻,你就写哪一个。

武老师:写读后感,应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

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

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定稿)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定稿)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定稿)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围绕“多写作,才能写好作文”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传统文化知识。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能够培养写作兴趣,增强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作文写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技巧;2.通过学习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1.学习古诗词,了解传统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技巧;3.练习多种写作形式,如叙事、议论等。

四、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写作水平;3.辅导学生在表达时清晰、流畅。

五、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主题:学习古诗词赏析内容:学习《静夜思》并进行赏析,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活动: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

第二课时主题:探讨写作的重要性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写作的重要性。

活动: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日记等写作作品,相互学习交流。

第三课时主题:练习叙事写作内容:学习叙事写作的基本要领,进行写作练习。

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给定话题,展开叙事写作。

第四课时主题:练习议论文写作内容:学习议论文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提升写作表达能力。

第五课时主题:总结与展示内容:学生展示本单元写作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作品展示,并相互评价、交流。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应该能明确写作的重要性,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心,培养了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多练习、多表达。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语文园地七》教案的定稿,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导学案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导学案
单元情境任务
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16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3个词语。
2.品味、积累课文中遇到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
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渔歌子》。默写《枫桥夜泊》。
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课中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3.能交流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
素养目标:1.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3.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单元评价标准
1.初步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根据描写想象出具体、丰富的画面。2.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学生能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景致独特的韵味。3.能熟读成诵优美的段落或篇章。4.借助交流平台,能够品味、积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5.学生明确观目的,确定观察对象,做好观察记录,为本次习作拓展思路,积累素材。
学习活动寻月
学习活动三:赏客船夜景
学习活动三:品味夏季之美
学习活动三:悟交流探秘感会
学习活动三:在院中寻月
学习活动四:赏边塞雪景
学习活动四:品味秋冬季之美
学习活动四:
学习活动四:在河边寻月
课时学习任务
跟着古人去赏景
走过美丽四季
探秘鸟的天堂
寻找月的足迹
课时学习情境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学习内容与资源
《古诗词三首》
《四季之美》
《鸟的天堂》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第七单元导学案主备人:王孙兵张随东胡丹丹22、人物描写一组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点燃激情,导入新课。

二、独立自主学习——独立探究,潜心会文。

1、我能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会给生字注音。

裤裆()破绽()扳倒()咕咚()趁势()挠( ) 拽()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3、写出写列词语的意思。

精神抖擞:手疾眼快:4、初读课文,我知道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_____,《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___,《“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_____。

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三个人物形象。

5、我能说出这个精彩片段的故事梗概:三、合作互助学习——同伴互助、交流分享四、展示引导学习——主动展示,张扬个性五、评价提升学习——及时测评、促进发展《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仅仅是《小兵张嘎》中一个精彩的片段,刻画的也是其中一个人物,请说说你还对谁感兴趣以及理由。

第二课时一、点燃激情,导入新课。

二、独立自主学习——独立探究,潜心会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难词。

2、这个精彩片段的故事梗概是什么?3、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请画出给你感受的内容。

(用“从......中我读到......”的句式回答)(三)大胆想象学习表达1、交流《临时前的严监生》的学习情况。

严监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2、交流《“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学习情况。

“凤辣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三、合作互助学习——同伴互助、交流分享四、展示引导学习——主动展示,张扬个性五、评价提升学习——及时测评、促进发展1.小练笔:写一段话,把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的外貌特点刻画出来。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7-《珍珠鸟》导学案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7-《珍珠鸟》导学案

7.珍珠鸟课前自学一、读准字音。

你能试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吗?画框.()细腻.()流泻.()信赖.()鸟巢.()葱茏.()瞅.瞅()愈.发()繁.茂()雏.儿()睁.开()蓬.松()柜.子()藤蔓.()眼睑.()深幽.()待.会儿()眸.子()二、辨清字形。

你能给下列形近字组词吗?茏()愈()繁()笼()愉()紫()雏()睁()蓬()皱()挣()篷()柜()泻()赖()距()泄()懒()三、理解词义。

请你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深幽:繁茂:娇嫩:蓬松:细腻:流泻: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

用“”画出我的举动的语句(即我都为珍珠鸟做了什么或为了珍珠鸟我不干什么?)用“”画出每次鸟儿的反应的语句(即小鸟对“我”的态度一步一步有什么变化)?3.作者是怎样把珍珠鸟写得这么可爱的?请你画出你觉得好的地方,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4.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什么?(分段和概括段意完成在书本上。

)5.我能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知识链接。

1.冯骥才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

1942年生于天津。

他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

其中《雕花烟斗》、《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由他的作品《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在海外出版的各种译本达四十种。

2.珍珠鸟“金山珍珠”的别名,其学名叫斑胸草雀,英文名Zebra Finch ,鸟属雀形目梅花鸟科,原产澳洲东部和印尼东部热带森林中。

它的羽毛鲜艳,体态妖小玲珑,动作活泼轻巧,非常可爱,现在正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饲养的观赏鸟。

课堂导学六、自读课文。

1.思考: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2.填空。

当珍珠鸟刚有雏儿时,“我”;当小鸟在“我”屋里飞来飞去时,“我”;当时,“我”……七、细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1)珍珠雏鸟对我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文中的人与鸟最终建立起一种怎样的关系?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产生这种关系的基础是什么?八、课内阅读。

课堂导学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课堂导学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学习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的献身精神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预习任务:
1.划出课文2、3、4、6段中描写五位战士动作、神态的句子,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预习任务: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了解故事的内容。
自主、合作、探究:
1.多读几遍文章,我能解决本课的生字词(把生字词写下来)
日寇龙王庙任务葛振林大吼满腔怒火抡圈绷紧全神贯注崎岖横七竖八尸体棋盘陀悬崖绝壁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居高临下粉身碎骨嗖屹立眺望仇恨叽里呱啦昂首挺胸共产党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我来闯关:
A、用心读一读下边的句子,注意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出来。
⑴ 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chóngzhòng)新学习祖国的文字。
⑵ 接着,他先用闽(mǐngmǐn)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大熟悉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⑶ 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zhūzū)葛(gég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B、课文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情”,有些短语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补充完整:
自主、合作、探究:
1.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壮士”?
2.本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来闯关:
1、先用“√”勾出带点字的读音,读了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再读读。
嗖(sōushōu)的一kǒu)一声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我能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
3、我能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口语交际习作》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口语交际习作》导学案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学案一、基础部分1、请同学们走近圆明园,了解圆明园,搜集相关资料2、自学字词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建筑宏伟奇珍异宝统统掠走销毁罪证一片灰烬损失惨重任意破坏不可估量(1)我会读(2)我要提醒,容易读错的字音有:;容易写错的字有:。

(3)我不理解的词是,通过的方法理解了它的意思是。

(4)读了以后,我发现了两排词语的规律,第一排写的是;第二排写的是。

4、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读了课文,我知道写“圆明园的毁灭”是课文的第自然段,第2—4自然段写的是。

因此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我是用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

二、学习要点学习探究:昔日的圆明园有着怎样辉煌的景观?研读课文第2—4自然段。

(一)学习探究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读了这两句话,我感受到圆明园。

我能用朗读来表达这种感受。

(2)句子中的“众星拱月”一词,用“众星”来比喻,“月”比喻。

“众星拱月”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圆明园布局的。

(3)我能想象昔日圆明园的画面。

(4)我能用朗读来表达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及我的自豪。

(5)总结学法,出示“学习小超市”(二)自主探究,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细读课文3--4段,思考:文章3--4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1)我要把它摘录下来:(2)这是一个句,在文章中起的作用,其中承上的是启示下文的是。

我们曾经学过的三年级课文《赵州桥》中也有一句。

2、我能用“学习小超市”提示的方法学习3、4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1)我最喜欢的句子是。

这个句子中,我从这些关键词体会到圆明园的。

想象理解:读了这个句子,我仿佛看到了。

我能用朗读来表达圆明园景观的辉煌。

(2)这一段中,一共出现了次“有”,这么多的“有”让我体会到(3)整体朗读,再现辉煌。

第四自然段(1)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是:。

(2)我通过这些词感受到。

(3)我能有感情地朗读。

三、小练笔。

文章学到这,你对圆明园的辉煌一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把你的赞美、你的自豪用深情的语言表达出来吧!《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学案一、课前预习(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能从、、这三个方面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古诗三首》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古诗三首》导学案

21 、《古诗三首》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瞑、浣、渔”等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孙”;正确读写课文中“秋瞑”“浣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导学过程:自学提示: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山居秋暝》。

要求借助拼音学会生字,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古诗,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合作交流:1.读古诗,解诗意。

2. 读读首联,说一说:(1).这联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2).这联诗和诗题有什么关系呢?3.颔联和颈联都是具体写景,找出这两联中的景物,想一想,这两联有什么不同?(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景物,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

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景物,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

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课堂检测:一、读背古诗《山居秋暝》,并完成下面练习。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瞑:。

浣女:。

歇:。

王孙:。

2.说一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思。

3.《山居秋暝》这首诗体现出诗人对______________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从古诗《山居秋暝》找出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拓展练习: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2.全班交流,积累古诗:学有所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1. 默写本诗生字词。

2.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泊、愁、寺”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泊、愁、寺”;正确读写课文中“乌啼、渔火”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领悟作者的感情。

《望月》导学案

《望月》导学案

潜心研读文本缔造诗意语文——《望月》第二课时导学案扎西小学王万英学习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析课文,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和丰富的想象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和写作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生活。

学习流程:一、故事导入(4分钟)师:孩子们,看到你们坐姿那么端正,神情那么专注,精神那么饱满,老师相信,今天我们的合作一定会十分愉快!你们有信心吗?(生:有)那就让我们以一个神奇的故事开始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1、师播放动漫课件,边讲天狗吃月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目连”的公子,为人十分善良。

可是他的母亲却生性暴戾,为人好恶。

有一次,目连之母突然心血来潮,想出了一个恶主意:和尚念佛吃素,我要作弄他们一下,让他们开晕吃狗肉。

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个狗肉包子,说是素包子,到寺院去施斋。

目连之母见和尚们吃了包子,十分得意。

这件事被天上玉帝知道后,十分震怒。

就把目连之母变成一只恶狗,永世不得超生。

目连之母变成恶狗后,十分痛恨玉帝,就窜到天庭去找玉帝算帐。

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赶月亮,想将它吞吃了,这只恶狗没日没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将月亮一口吞下去;不过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只要人们一敲锣鼓、燃放爆竹,就吓得赶紧将吞下的月亮吐了出来。

这样一次次的吞,又一次次的吐,就形成了天上的月缺月圆,这就是天狗吃月的故事。

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个美丽的传说吗?在你们心中,一定珍藏着一轮趣味无穷、美轮美奂而神奇的月亮。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和赵丽宏一起走进他的《望月》。

板书课题:25、《望月》二、设疑破题,整体感知(3分钟)生读课题,师:孩子们,课题中说的“望月”,除了指“江之月”,还有别的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看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生默读课文。

边读边作勾画。

指名汇报。

孩子们真了不起,浏览一遍课文就知道这么多,这说明我们的默读是有效的,当我们有了这些收获之后,接下来我们要细致入微地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

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倍受关照的故事。

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文章主要采用前后内容对比的方法,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
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ɡūliánɡxiāo huǐzhuǎn yízhuìluò
()()()()ɡuībǎo yǎn hùháo mài jìn fàn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再接()()任重()()舍生()()众志()()披荆()()力挽()()三、用直线搭配词语。

不屈不挠的精神感情软弱
不可磨灭的障碍性格虚弱
不可逾越的功绩身体脆弱
四、选词填空。

即使……也……既然……就……只要……
就……不仅……还……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爸爸( )技术高明,( )积极肯干。

再难的活儿,一到爸爸的手中,( )能化难为易。

( )是别人不愿干的活儿,他( )从不推辞。

他觉得做难度大的活儿( )人累一点,( ) 能提高自己的技术。

五、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不重复)。

一()水一()西瓜一()学校
一()线一()老马一()圆月
一()战斗一()飞机一()军舰
六、下列四句话,停顿后仍不能排除歧义的一句是()。

A、你了解/我不了解。

B、这个人/谁也不认识。

C、王熙凤/看见林黛玉又哭又笑。

D、你讲不过他/也得讲。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给”比“拿”好
有一年,俄国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养。

他十岁的儿子跟着妈妈去看望爸爸。

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不久,儿子就跟着妈妈回俄国了。

春天,儿子栽下的花开放了。

高尔基看着窗下怒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意思是这样的:
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下来了。

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好的思想啦,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

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小朋友,你喜欢这封信吗?我愿每个小朋友都能随时随地做好事,给人留下像花一样美好的回忆。

1、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1)高尔基的儿子去看望他时做了什么事?用“”画出来。

(2)高尔基希望儿子怎样做?用“”画出来。

(3)“我”愿每个小朋友怎样做?用“”画出来。

2、结合文中的有关语句,写出题目中“给”的意思。

3、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八、作文。

你一定读了很多书,把自己的感觉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