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文化遗存(最后)
(完整版)陕西民俗文化

略谈陕西民俗文化论文摘要:陕西具有丰富多彩古朴独特的民俗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失去其生存的土壤,因此它的传承和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其现状的了解,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期待陕西民俗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陕西民俗文化民俗开发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或重要政权先后在这里建都,又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所在地,典籍丰富、文化遗存也多,许多风俗习惯多有可供追寻的历史渊源.地域上:东面黄河、西望关陇;北临塞外草原,南接巴蜀水乡,横跨陕北高原、渭水盆地和秦巴山区。
民风民俗既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一陕西民俗文化的地域划分和秦、汉时期的发展陕西民俗的地域划分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和陕南地区.关于关中地区的地理特点、历史地位、早期经营及至西汉初期的尚农遗风,《史记·货殖传》说:“关中自千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
而公刘适邠,太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都镐,故其人犹有先王遗风,好稼墙,殖五谷。
”关于陕北地区新的人文风貌的出现、地域特点与习尚,《册府元龟》说:“秦始皇遗蒙恬攘却匈奴.得其河南造阳之北千里地甚好,于是筑城郭,徙民居之,名曰‘新秦’。
”《汉书·地理志》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翟,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气力,以射猎为先。
”这一背景,与陕北腰鼓的声象相联系是可以相互印证的.关于陕西地区的早期风习,《汉中府志》说:“汉中府,其俗强劲质朴,力农习射。
武都氏叟多羌戎之民,其人半秦,多勇戆;土地险隘,其人半楚,风俗略与荆州、沔州郡同."《寰宇记》说:“汉高祖发巴蜀,伐三秦,迁蜀七姓于商洛,其俗多猎山伐木,深有楚风。
”《宁强州志》也说:“宁强州"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蜀。
都充分显示着相邻地区风习的相互影响作用和风习的地域特点.关于对先秦风习的评价,《薛思庵(野录)》说:“读《秦风》喜得无淫奔之诗,见得秦俗好。
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讲解稿

新陈列讲解稿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游览。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它占地面积七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五万六千平方米,馆内收藏了出土于陕西各地的文物精品三十七万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近两万件,国宝级文物十八件(组)。
神秘瑰丽的西周青铜器、丰富多彩的历代陶俑、精美绝伦的唐代金银器、独具魅力的唐墓壁画,构成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的特色。
开馆以来,陕西历史博物馆以朗阔庄重的唐风建筑群﹑琳琅满目的文物精品﹑全面系统的历史陈列﹑现代化的管理设施以及多层次的优质服务,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普遍好评,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遗愿建造的:那是在1973年的6月,周恩来总理来陕西视察时,感到当时陕西省博物馆的展厅非常狭小,库房黑暗潮湿,当即指示“陕西应在适当的时候建一个新的博物馆”,而且还明确指出,新建博物馆的馆址可以选在大雁塔附近。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由国家计委和陕西省政府共同投资了一亿四千四百万元人民币,建造了这座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建筑是由中国建筑学界泰斗梁思成大师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设计的。
建筑整体为仿唐风格,着重突出了盛唐风采,反映出那个辉煌时代的风貌;在布局上,借鉴了中国宫殿建筑“轴线对称﹑中央殿堂﹑四隅崇楼﹑高低错落﹑主从有序”的特点,突出了古朴凝重的韵味,并创造了一种古代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氛围,象征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展览面积为1﹒1万平方米,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三大部分。
基本陈列也就是常设陈列,为《陕西古代文明》展,这是我馆开馆17年以来对原基本陈列《陕西古代史》进行大规模的更新改造后,于2008年3月26 日隆重推出的精品陈列。
这个展览集中展示了我馆藏品精华和陕西近几年重大考古发现出土的文物珍品三千余件,系统地展示了陕西古代文明的丰硕成就以及对中华文明的突出贡献。
陕西历史博物馆: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文艺汇陕西历史博物馆: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文本刊全媒体记者邓苗苗发自陕西西安西安市大雁塔西北侧,耸立着一栋大唐风格的建筑,它就是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作为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这里浓缩了三秦大地丰富的文化遗存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深秋,三秦大地寒意已浓,这里依然熙熙攘攘,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正被一场别开生面的廉洁文物展览所吸引。
文物大筛选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西安调研,他当时强调:“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陕西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中国历史上较为繁盛辉煌的西周、秦、西汉、唐等多个朝代都曾在此地建都。
北濒渭河、南依秦岭,位于关中平原中部的西安得天独厚,素有“八水润长安”的说法。
唐代诗人骆宾王在《帝京篇》中,便用“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的诗句描绘此地壮丽之景。
坐拥丰富的资源,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对于陕西这个文物大省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在去年一次座谈会上,陕西省文物局提出举办廉洁文物展的初步想法,陕西省纪委监委、陕西历史博物馆一拍即合,研究决定由陕西省纪委监委、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举办“秦风颂廉——陕西廉政文物展”,并将其作为陕西廉政文化精品建设的重要内容。
办展的重要一步,是筛选文物。
对大量的文物进行取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是一次梳理家底的过程,而通过文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文物大省的责任和担当。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贾强如是说。
确定以廉政为主题后,陕西省文物局对全省29家文博单位的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一次大的筛选,初步摸排出与廉政相关的188件可移动文物、84处不可移动文物。
把握文物的“点”,对解读角度进行转换,是这项工作的一个难点。
对于陕西省文物局、陕西历史博物馆来说,可能更侧重从文物的角度进行解读,但陕西省纪委监委的视角,则更关注文物如何体现廉政文化。
“比如,四十三年逨鼎,从文物的角度来看,它是西周时期的重要青铜器。
陕西历史文化与人文传承

陕西历史文化与人文传承自古以来,陕西便是中华文化的重镇、中心之地。
作为中国的十三朝古都,陕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传承。
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有着众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这些资料验证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博物馆、文化街区、民俗文化等方面,深入探讨陕西的历史文化与人文传承。
一、历史文化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
首先,陕西是中国的十三朝古都,这里有着长时间、众多的政治、文化中心遗址和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平原吕氏墓、恒山汉墓、晋阳郡王墓、明清时期壁画、庙会艺术、古典文学、剧种文化,这些文化表现极为丰富,不只说明了陕西繁荣一时的历史景象,也反映了就地人民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境内的夏、商、周、秦、汉、唐、明等许多朝代建造的宫殿、壁画、神殿、建筑都是十分具有观赏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如阿房宫、华清宫、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大唐芙蓉园、汉阳陵等历史遗址都在这里。
这些都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珍贵遗存和源泉,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博物馆陕西省有着各类精品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积极地为推广陕西历史文化和人文传承开展各种类型的展览和文化交流。
其中比较著名的博物馆有:西安博物馆、大唐西市、风筝之都陕西陈列馆、兵马俑博物馆、钟楼博物馆、中国石窟艺术博物馆。
这些博物馆都集孔子思想、唐朝文化、石窟艺术、兵马俑、历史风景等多种因素于一体,它们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在这些博物馆中,最为人所知的恐怕是西安博物馆和兵马俑博物馆了。
西安博物馆是全国第一个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球最顶尖的20家博物馆之一,它的典藏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品,馆内陈列的文物遗存跨越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时期。
而兵马俑博物馆则以其世界独一无二的历史、艺术魅力,成为游人眼中的绝妙之宝。
三、文化街区陕西许多旅游景点的周边便是文化街区,如大唐芙蓉园、环城南路、西安老城墙、葡萄花村、大龙潭美食城等等,或分散在城市中的小店和小巷里。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9篇)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9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

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在陕西省北部神木县的群山之中,隐藏着一处震惊世界的古老遗址——石峁遗址。
这个遗址是距今约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的人类聚居地,以其独特的考古价值和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者和游客前来探访。
本文将带大家走进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揭示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秘密。
关键词: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历史文化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
在这个四面环山的地方,古人选择在石峁这块风水宝地定居,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从地理位置上看,石峁遗址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是一个典型的半干旱地区。
尽管环境恶劣,但这里却见证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人类文明的繁荣。
石峁遗址的发掘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发现了房屋、窖穴、墓葬等大量遗迹,以及石器、陶器、玉器、铜器等珍贵文物。
通过这些丰富的考古发现,学者们对石峁文化的特征、演变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石峁遗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根据考古发现,石峁文化具有独特的特征,如精美的石器工艺、成熟的陶器制作技术、复杂的城市规划和严密的丧葬制度等。
此外,石峁文化还与中原夏商文明、北方草原文明等有着密切的,对于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的发现和研究对于历史文化、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个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实物资料。
其次,石峁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对于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此外,石峁遗址还为考古学家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史前城市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早期城市规划、社会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这个遗址还为环境考古学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陕西存藏碑刻的史料价值

陕西存藏碑刻的史料价值刘思怡(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本文分门别类的研究分析了陕西境内存藏的数量巨大的碑刻资料,指出这些资料对于补史、正史以及研究陕西地方史、家族史、宗教史、农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陕西;碑刻;史料价值陕西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大省,历史文化遗存丰厚,碑刻存藏量巨大,其中不乏精品,因此价值不容小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有大量的墓志碑刻类书籍相继出版,这些碑刻成为相关学科进行学术研究的宝贵资料,其珍贵价值已为世人所公认。
本文试图对陕藏碑刻的史料价值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和研究,主要涉及碑刻的补史正史作用,以及碑刻在研究陕西地方史、家族史、宗教、农业等方面的的史料价值。
不足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指正。
一、补史、正史陕西存藏着数量可观的历代碑刻,其中不乏重要历史人物的墓志,信手拈来,便可以找到大量补史、正(证)史的资料,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已经很多了,本文仅取陕西境内存藏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碑刻资料,以期抛砖引玉,并说明此一命题。
以下为详细论述。
出土于咸阳的《周独孤浑贞墓志铭》[1],记述了鲜卑北秀容部落酋长,也就是后来的西魏陇西王尔朱天光部下独孤浑贞的生平事迹,独孤浑贞北周时升至骠骑大将军、大将军,地位显赫,但史书无载,此志则可补其阙。
志载其“魏永安二年(529),从故陇西王尔朱天光西征,时为别将”则证明了北魏于建义元年(528),以尔朱天光为统帅,率领贺拔岳与侯莫陈悦入关,镇压关陇各族人民起义[2],并由此完成了北魏武川军人和晋北部民族的最大一次迁徙的史实。
出土于潼关县的《隋杨素墓志铭》,其补史、证史之价值,已有专文发表[3],此处不再赘述。
出土于乾县乾陵附近的《唐永泰公主志石文》[4],载永泰公主“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凋春,忿双童之秘药”,即因难产而死。
而关于永泰公主的死因,两《唐书》和《资治通鉴》均载为武则天所杀害,故此引发了学术界很大的争议。
若墓志记载准确,那么此志即纠正了史书之误。
中华文化概说论文-陕西民俗文化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中华文化概说分校(工作站) 开放学院大众科培教学点专业会计学(本科)学号学生姓名2015年1月陕西民俗文化摘要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或重要政权先后在这里建都,又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所在地,典籍丰富、文化遗存也多,许多风俗习惯多有可供追寻的历史渊源。
地域上:东面黄河、西望关陇;北临塞外草原,南接巴蜀水乡,横跨陕北高原、渭水盆地和秦巴山区。
有着丰富多彩古朴独特的乡土文化、民风民俗既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关键词:陕西民俗文化表现形式措施保护产业一、什么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
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
《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
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
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
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
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
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
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
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
就比如《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侠义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意识范畴。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
“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
陕西历史文化景点

陕西历史文化景点游览推荐二〇一五年六月陕西历史文化简介陕西在上古时代是华夏“九州”中的“雍州”和“梁州”,历史悠久,早在11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灞河两岸生息繁衍;西安城东的半坡遗址,展示着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大约五千年前,华夏始祖炎帝、黄帝带领各自的部落,在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一带开创了中华文明;后稷开启农耕文明,仓吉创造汉字,张骞发轫丝绸之路,司马迁独领传记史书之风骚……无不标志着陕西古代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心。
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长达1180年。
另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次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
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陕西具有重要的位置。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13个春秋,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
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推荐游览景点目录一、西安市区(一)钟楼、鼓楼(二)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三)西安碑林(四)陕西历史博物馆(五)唐大明宫(六)大雁塔(七)小雁塔(八)大唐不夜城(九)大唐芙蓉园(十)曲江寒窑(十一)西安古城墙、南门广场二、西安周边(一)临潼区:秦始皇帝陵博物馆(二)临潼区:华清池(《长恨歌》)(三)周至县:楼观台(四)宝鸡市:法门寺(五)黄陵县:黄帝陵(六)韩城市:司马迁祠、党家村(七)富平县:习老陵园、习老故里(八)铜川市:照金革命老区推荐游览景点介绍一、西安市区(一)钟楼、鼓楼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
西安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面积1377.64平方米,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
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与陕西电视业的发展

通 过 分 析 可 以 看 到 ,丰 沃 的 历 史 文 遗 产 ,对 于 塑 造 卫 视 频 道 的 品牌 ,对 于 1 对 文 化 的 崇 尚和 强烈 的 历 史文 化 发挥了很好 的作用 。陕西 电视 台副台长 .
开发 主体 , 历史 文化 这一 特殊 客体 进 陕南三大板块均 以渔猎 文化作为其最基 民网转 载中新 网的报道 ,陕西红色文化 对
行 的解 剖 、分析 、吸收 、点染 和创造 性 本的生存特征而具有鲜 明的 内倾 性和柔 资源 丰富 ,革命 遗址达2 5 个 : “ 01 中新 的重新建 构。它实质上是 民族文化 的科 韧品格。崇 尚道义 与信奉儒 家文化 ,向 网西安6 6E电 ( 月2 t 张一辰 )6 8 月2 日, 学延续 、发展 、创新 、升华和再造 。这 往人 的 自由超脱而信奉道 家文化 ,明显 记者从陕西省外 宣办获悉 ,截至2 1年 00
学解读下 的陕西历 史文化资源创新开发 文化 重要 的实践区域 ,已成 为当代陕西 西省是全 国红 色文 化资源最丰富 的地 区
研究 》 一文 中从历 史发生学角度认为 , “ 陕西 历 史文 化 资 源可 分 为周 、秦 、
人 的文化 意识 的兴奋点之一 。 “ 延安”
之一 ,涵盖 了中国革命 的各个时期 ,数 已成 为一 个符号 ,提到延安 ,人 们便 自 量多 、分布广、影 响大 。”⑤
毒 嘲知讯 2 1年第0 期 3 I 02 3
本刊特稿
一
“ 强| a 鞋 魏 . s = 丰 富 。非 任 ,从而为打造陕西 电视业 的核心竞争 大型的历史文化类报道活 动 ,一些 历史 物 质文 化是 历 史上 形 成 、至 今仍 然 存 力 服 务 。
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共4篇(4篇通用)

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共4篇(4篇通用)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共4篇(篇1)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奇妙之旅站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门前,我被这座宏伟的建筑所震撼。
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诉说着这片土地上千年来的沧桑与辉煌。
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每一件展品都充满了故事,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
这次旅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陕西深厚的历史底蕴。
陕西,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摇篮。
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看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才情。
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瑰宝。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我们要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历史。
这次旅行也让我对陕西有了更深的感情。
我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省份而感到自豪。
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更多地了解和传承陕西的文化,为这片土地注入更多的活力和生机。
陕西历史博物馆:穿越时空的旅程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矗立在西安市中心的宏伟建筑,它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座历史的殿堂。
走进这座博物馆,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
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样,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历史文物,无一不展示着陕西深厚的历史底蕴。
每一件展品都充满了故事,它们见证了陕西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
在这次旅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看到了祖先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文明;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如何在历经磨难后依然屹立不倒、奋发向前。
这些历史故事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这次旅行也让我对陕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陕西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概念,更是一个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
这里有中华民族的根脉,有华夏文明的源头。
陕西十大怪

陕西十大怪陕西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有许多神秘的历史事件和不解之谜,这些不同寻常的现象被称为“陕西十大怪”。
作为一名知名学者,我将以文字的形式为大家揭示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宝鸡天神涧宝鸡天神涧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周原村,涧内有一座古代神庙,传说中这里是司马迁写《史记》的地方。
然而,神庙内有一片神奇的土地,据说吃上这里的泥土,能够治愈许多疑难杂症。
这种特殊的泥土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少见,仅仅只有这里有。
二、黄帝故里扶风黄帝故里扶风位于渭南市华县,是黄帝的出生地。
传说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这里的人民孝敬黄帝,传承黄帝文化,世代相传。
黄帝故里扶风曾多次被授予“中华文化名城”、“国家文化名镇”等殊荣。
三、陕北神秘坑洞陕北神秘坑洞位于延安市黄陵县五井镇的凤凰山下,是一处实验领域。
这里有人工开凿的坑道、洞室,据说这是当年为了进行核试验所建造的地下工程。
然而,这里的内部结构却异常复杂,至今仍有许多谜团未解开。
四、华山绝顶仙女峰华山绝顶仙女峰,传说中是女儿国的国王所在地,是一处神秘的地方。
这里的仙女峰一年四季云雾缭绕,气氛神秘,常常有神秘的人物从这里出现。
五、洛川鸟语花香洛川是一个美丽的小城,有着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特色。
这里的机场有着天使之眼的美誉,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六、延安古城墙延安古城墙是全国著名的古城墙之一,是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重要军事防线之一。
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游客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气息。
七、陕西鲁迅研究所陕西鲁迅研究所位于西安市鄠邑区土门镇崔家庄村,是一处历史遗迹。
这里是鲁迅曾经生活和创作的地方,也是鲁迅思想遗产的一个重要场所。
八、宝鸡鸳鸯渠宝鸡鸳鸯渠被誉为“天下第一渠”,是一处十分神秘的地方。
这条 46.5 公里长的渠道,来源神秘,渠水全部是自然流出而不加人工。
九、蟠龙山石窟蟠龙山石窟位于杨凌区董家沟,是一处古代道教文化遗址。
这里依山傍水,奇峰怪石,是许多道教头目所钟爱的地方。
十、宝鸡府署宝鸡府署位于宝鸡市中心,是一处历史建筑。
历史文化悠久的陕西古建筑

历史文化悠久的陕西古建筑Shaanxi Ancient Architecture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王建润(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天津301636)WANG Jian-run(Tianjin University Renai College, Tianjin 301636, China)【摘要】陕西历史文化久远厚重,几千年来遗留和传承下来独有特色的古建筑,以其厚重的文化积淀、渊源的血脉承栽着各个光辉时代的中华历史文明,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在历史长河中世代传承,记忆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表现出非凡的创造 才能,是人类创造的智慧成果,就像镶嵌在地球上的一颗颗明珠,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辉。
论文主要从古建筑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 值和建筑实例3个方面着重介绍陕西古建筑,分析了从上古时代到近现代的各个时期的代表建筑,呼吁人们保护古建筑,传承中华 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Abstract 】Shaanxi has a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ancient buildings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left over and passed down for thousands ofyears carry the Chinese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o f various glorious times with its heavy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d origin. The historical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 contained in it are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 the long history, remembe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h uman civilization and showing extraordinary creativity, It is the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created by human beings, just like the pearls inlaid on the earth, shining with the brillia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haanxi ancient buildings from three aspects of historical value, cultural value and architectural examples, analyzes the representative buildings from ancient times to modem times, and appeals to people to protect ancient buildings and inheri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 he Chinese nation.【关键词】中国古建筑;陕西古建筑;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文化自信【Keywords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Shaanxi ancient architecture; historical value; cultural value; cultural confidence【中图分类号】TU 2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9467 (2021) 01 -0016-03【DOI 】10.13616/j .cnki.gcjsysj .2021.01.207工程建设与设计Construction & Design For P roject1引言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其中最重 要的组成部分是古建筑文彳匕。
长安有哪些古迹留下来了呢

长安有哪些古迹留下来了呢
长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古都,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许多历史事件在这座古城中发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古迹。
下面将为您介绍长安这座古都留下来的一些重要古迹。
大雁塔
大雁塔是长安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它位于今天的西安市南郊。
大雁塔原为唐代玄奘法师为存放由印度取经回来的佛经而兴建的。
如今的大雁塔是多次修复后的建筑,是中国古代砖木结构的代表之一。
大雁塔见证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辉煌。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城墙之一。
这座城墙是明代永乐年间修建的,高约12米,底宽约15米。
城墙周长约14公里,共有城门18座,疏密有致。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西安城市的全貌,感受古城的宏伟气势。
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是唐代长安的皇宫,规模庞大,建筑壮丽,被誉为“国内无双、海外罕见”。
如今,大明宫已经成为一处遗址,但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宫殿的地基遗迹和一些零碎的石雕。
这里曾经是唐代帝王处理政务、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
钟楼与鼓楼
西安的钟楼和鼓楼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是明代建筑,高36米。
鼓楼也是明代建筑,位于钟楼北侧,整体呈方形,是古代用来报时的设施。
每天都有表演者在鼓楼上演奏古乐,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
以上是一些长安古都留下来的重要古迹,这些古迹见证了长安这座古城的辉煌历史和文化底蕴。
希望这些珍贵的遗迹能够得到有效保护,让后人能够继续感受古城的魅力与文化。
1。
陕西地域文化

陕西地域文化摘要说起陕西那则是山川壮美、物产丰富、人文荟萃之地。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陕西曾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所和重要人物活动的舞台,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都发挥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陕西有中国人最为自豪和珍贵的记忆,陕西有无数的史书典籍、出土文物和古迹遗址在诉说着它的辉煌与沧桑。
关键词:陕西中华文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一、概述陕西,古为雍州、梁州之地,位于中国地理版图之中心。
处于黄河中游和汉江中上游、纵贯南北、连通东西。
陕西简称“陕”或“秦”。
“陕”指陕陌,在今河南省陕县西南。
“秦”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地峡区主要在这一带。
人们又称陕西为三秦,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或重要政权先后在这里建都,又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所在地,典籍丰富、文化遗存也多,许多风俗习惯多有可供追寻的历史渊源。
地域上:东面黄河、西望关陇;北临塞外草原,南接巴蜀水乡,横跨陕北高原、渭水盆地和秦巴山区。
民风乡土既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三秦”一般从陕西地地理特征来划分,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
二、陕西文化的地域结构划分(一)、陕西的地域结构划分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和陕南地区。
关中即四关之中,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再加上秦岭和黄河地天然屏障,关中地腹西安(长安)“沃野千里”“四塞以为固”天然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建都理想之所。
关于关中地区的历史地位、早期经营及至西汉初期的尚农遗风《史记·货殖传》说:“关中自千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
而公刘适邠,太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都镐,故其人犹有先王遗风,好稼墙,殖五谷。
”关于陕北地区新的人文风貌的出现、地域特点与习尚,《册府元龟》说:“秦始皇遗蒙恬攘却匈奴。
得其河南造阳之北千里地甚好,于是筑城郭,徙民居之,名曰‘新秦’。
”《汉书·地理志》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翟,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气力,以射猎为先。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文史大陕西——陕西历史博物馆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
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
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
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1717950件(组)。
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
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
开馆以来,充分发挥文物藏品优势,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把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功能有机相结合,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陈列展览,形成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互为补充、交相辉映的陈列体系,从多角度、多侧面向广大观众揭示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
同时,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国门,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光彩夺目的三秦文化呈现给世界各国人民。
作为被首批确定为中国“4A”级旅游景点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优上的陈列、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秩序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中外宾客纷至沓来,已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在21世纪里,这座汇集着三秦大地文物精华的文化殿堂,将会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面貌,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陕西家乡的历史沿革手抄报内容

陕西家乡的历史沿革手抄报内容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遗存在陕西西安、临潼、渭南等地多有发现。
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仰韶文化的有半坡人、姜寨人和史家人等,以半坡人最为典型。
半坡人生活的时代距今约6000年左右,主要经营农业,同时从事家畜饲养、捕鱼打猎和采集等。
生产工具主要为石器和骨器。
石器有斧、锛、凿、刀、铲、敲砸器、磨棒、磨盘、箭头、网坠纺轮等;骨器有骨针和鱼钩等。
当时种植的谷物是粟,蔬菜有白菜、芥菜。
农业和采集主要由妇女承担,男子主要从事渔猎。
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有钵、盆、碗、壶、瓮、罐、瓶等。
在一些陶器上有红底黑花彩绘几何图纹和动、植物图象,表现了半坡人对绘画、彩塑艺术的了解和使用;有些陶器上还刻划着笔划简单的符号,共22种113个,如×、+、I、K等,可能为记事记数的符号;特别是在遗址里发现的利用重心原理制作的便于从河中打水的尖底瓶,表明半坡人对物理知识已有了解和运用。
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男女分葬和同性合葬墓表明,半坡人实行族外婚,本氏族不能结婚,死后夫妻各自埋在自己氏族的公共墓地里。
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龙山文化在陕西以临潼“康家文化”和长安“客省庄第二期文化”为代表,距今约4000年左右。
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
石斧体形圆扁,磨制得非常光滑;石铲大而薄,刃部锋利;还发明了镰刀。
除石制工具外,还有了蚌器。
畜牧业也繁盛起来,仰韶文化时期只有狗和猪,这时又有了马、牛、鸡。
男女分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男子的随葬品中大多是劳动工具和工艺工具,而妇女多是纺轮、锥、针一类物品,这说明男子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工具制造,妇女则着重从事纺织、缝纫一类活动。
周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族始祖名弃,“好耕农”,“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帝舜……封弃于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号日后稷,别姓姬氏。
”弃传了三代,到公刘做部落首领时,率族众迁到分阝(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
陕西历史博物馆

一、免费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参观时间:夏季(3月16日至11月14日)8:30—18:00(16:30停止发票)。
周一全天闭馆整修(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免费开放实行“免费不免票”(需排队凭身份证领票)1、每天限量限时发放免费参观券4000张(每日14时前限2500张,下午限1500张),发完为止。
但是你得去早点,要不然排队领票的人非常多,你还得排好长的队。
也可以买票。
买票也有一个好处,领的票不能参观《大唐逸宝》,买的票可以。
里面有好多宝贝。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
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由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组成,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
位于西安市小寨东路与翠华路的交叉路口西北侧,占地约7万平方米,是国家级历史博物馆,也是我国最大型、最现代化的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大型的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
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63平方米。
1991年6月20日建成开馆。
博物馆建筑吸取了唐代建筑雄浑博大,洗练洒脱的特色,借鉴了中国传统宫殿“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规模宏大,典雅凝重,古朴大方,体现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博物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管理,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文物资料,馆区厅室设有灵活控制的空调系统,多种是大型的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
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63平方米。
1999年6月20日建成开馆。
博物馆建筑吸取了唐代建筑雄浑博大,洗练洒脱的特色,借鉴了中国传统宫殿“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规模宏大,典雅凝重,古朴大方,体现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博物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管理,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文物资料,馆区厅室设有灵活控制的空调系统,多种功能的照明系统,严密的防火防盗系统,有专门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有6国语言同声传译系统,有电脑控制的图书馆和近万平方米设备先进的文物库房,各类设施功能完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历史文化遗存
1 陕西省历史及文化遗存总体简介
1.1 分点详细介绍
1.2 系统布局
1.3 总结
陕西省是华夏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
陕西二字属古地名,名称源于西周初年,《辞海》中诠释:“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周武王伐纣建立了西周王朝,召集召公管辖治理“陕而西者”,陕西由此得名,陕西古地名距今3000多年了。
有时也称为“秦”,其主要原因是,咸阳市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秦国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简称“秦”[1]全省现有各类文物点3.58万处、博物馆151座、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首位[2]。
早在100万年前就有蓝田人在此生息劳作,从公元前11世纪起,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
这里文物古迹荟萃之地,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古长安城的遗迹、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壮观雄伟的大小72座帝陵……博大悠远的华夏文明使这座城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因为它的悠久历史而容光焕发。
在陕西这片文化底蕴丰厚的沃土上,蕴藏了几千年的历史。
经过岁月的累积,朝代的更替,不同的文明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从而铸就了一个“人文陕西·山水秦岭”的美名。
据目前有效资料考证,陕西省境内有5个5A和46个4A国家级景区、8个历史古镇、18个文化遗存、26个具有陕西省文化特色的景点和48个历史博物馆。
1.1 景点分点详细介绍
陕西省境内有5个国家级5A级景区、46个国家级4A级景区、8个历史古镇、18处文化遗存、26个具有陕西特色的景点和48个历史博物馆
1.1.1 5个国家级5A景区: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华清池景区、延安黄陵县黄帝陵景区、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渭南华阴市华山景区;
1.1.2 46个国家级4A景区:华清池、大慈恩寺、大雁塔、大雁塔北广场、骊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安碑林博物馆、曲江海洋公园、西安城墙、陕西历史博物馆、翠华山、太平国家森林公园、秦岭野生动物园、大唐西市等46个
1.1.3 8个历史古镇:华阳古镇、陈炉古镇、青木川古镇、户县东韩村、长安上王村、韩城党家村、柞水凤凰古道、礼泉袁家村;
1.1.4 18个文化遗存:西安城墙、大雁塔小雁塔、兵马俑,秦皇陵、骊山,华清池、西安碑林、黄帝陵、楼观台、华山、岐山周公庙等18个;
1.1.5 26个具有陕西特色的景点:秦岭野生动物园、兴教寺、卧龙寺、阿房宫遗址、秦始皇陵、楼观台、华清池、大雁塔寺·大慈恩寺、小雁塔、兵马俑、饮马池、蔡伦墓祠、马超墓祠、定军山、午子山等26个。
1.1.6 48个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西安博物院、长安区博物馆、长安杜甫纪念馆、临潼区扁鹊纪念馆、蔡文姬纪念馆、鄂豫陕葛牌苏维埃纪念馆;咸阳博物馆、武功苏武纪念馆、于右任纪念馆、淳化县博物馆、旬邑县博物馆、泾阳县安吴青训班旧址、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等48个;
1.2 景点及文化遗存的系统布局
陕西省在地域上可分为陕北黄土高原区,关中盆地区(也称关中平原),陕南山地区三大板块。
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和制约,所以在不同的地域上形成了不同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文化,但这些都孕育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人民。
三千年的历史,铸就了这片沃土上丰富的历史文化。
咸阳,开创了中国古代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西安,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 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长达1180 年,古代丝绸之路的七点;延安,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缔造了中国的近现代史……
1.2.1 陕西省境内有5个5A级景区和8个历史古镇
5A级景区大体布局在关中地区,具体处于西安渭南两个城市,既方便了旅游部门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方便了游客的出行。
景点间的直线距离在20~80公里之间,形成了三角形的空间格局。
8个古镇布局在关中及陕南地区,这些都是渊源于关中的秦汉唐文化和汉中蜀地的三国文化,例如位于汉中市宁强县西北角的青木川古镇,该古镇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有“一脚踏三省”之誉。
据考证,青木川发轫于明中叶,成型于清中后期,鼎盛于民国,是羌汉杂居地区,青木川曾是入川的要道之一,历经岁月沧桑,现有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古街、古祠、古栈道、古建筑等历史遗迹。
一条“回龙场”古街从南向北把小镇拉得悠长,两边的明清民居错落有致地连缀在一起,雕刻精美的窗棂、门楣、瓦当风格典雅,古朴的青石板街道尽显古镇的静谧安详[3]。
5个5A级景区和八大古镇形成了合理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如图1)。
陕西省5A级景区及八大古镇图(图1)
1.2.2 陕西省境内有18处文化遗存和48个历史博物馆
18处文化遗存较均匀分布在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山地地区。
这些文化遗存旧址,历史悠久,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陕西的磅礴文化底蕴。
例如陕北佳县的白云观,乾隆皇帝御赐道藏,毛主席在此问道;陕南汉中的古栈道(由子午道、褒斜道、金牛道、陈仓道四部分组成),传说中“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在于此;西安户县的楼观台景区,相传为老子写《道德经》,讲学的地方;西安市内的兴教寺,据有效资料认证,是唐朝高僧玄奘从西天取回真经修行的地方;渭南市华阴的华山景区,相传为陈抟老祖修炼,升天的地方,此处还是三圣母之子陈香“劈山救母”之地[4]。
在48个历史博物馆中,以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为首,其馆藏量局西北地区第一。
全省各地的博物馆内陈列的西周青铜器、秦代铜
车马、汉代石雕、唐代金银器、宋代瓷器及历代碑刻等稀世珍宝,闪烁着耀眼的历史光环,
昔日的周秦风采、汉唐雄风从中可窥一斑[5]。
位于咸阳乾县东南隅韩家堡北的唐懿德太子墓,1971年发掘被,是乾陵的陪葬墓。
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因不满武则天的专制,大足元年(公元701年)被处死于洛阳,时年19岁。
其墓有封土堆及围墙,由墓道、3个过洞、7个天井、8个小龛、前后甬道及墓室等8部分组成,全长100.8米。
此墓规模宏大,随葬品十分丰富。
墓内壁画比较完整,有40幅,分别绘在墓道、过洞、天井等处。
墓画色彩绚丽,姿态各异,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宫廷的日常生活。
此外,此墓还出土文物1000多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6](如图2)。
陕西省文化遗存及历史博物馆图(图2)
1.3 总结
陕西在历史上曾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80余年,留下了无数古都城、古遗址,是我们今天从中透视历史风云的佐证。
追忆风雨沧桑,感悟风云变幻,陕西的古镇
老城更象是一部深遂的历史画卷,岁月让它们褪去了色彩,新时代却让它们历久弥新。
让我们一起走进古镇,去找寻和体味那些流逝的历史印记。
[1]/link?url=_r8RThiz89UM_mBVJ7VjHOvw4eEppoEd3gWSdzXzf7 kakvbj326CFYOD8FCoaFSihHxDbNehQ3IQGTSMv12F1K .
[2]任秦生,中国最古老的地方——陕西,缤纷文化.
[3]/additional/newsinfo.php?newsid=2227&page=1 .
[4]/link?url=_r8RThiz89UM_mBVJ7VjHOvw4eEppoEd3gWSdzXzf 7kakvbj326CFYOD8FCoaFSihHxDbNehQ3IQGTSMv12F1K .
[5]/link?url=_r8RThiz89UM_mBVJ7VjHOvw4eEppoEd3gWSdzXzf 7kakvbj326CFYOD8FCoaFSihHxDbNehQ3IQGTSMv12F1K .
[6]/doc/629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