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特点及思考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特点及思考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特点及思考2003年,在全球贸易处于低迷的形势下,中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
其中,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 %,居世界第三位;进口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
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地位的改变,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需要认真面对、深入研究,并适时转变观念,调整对外贸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
新形势与新要求第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
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东亚地区尤其引人注目;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天然秉赋,更取决于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和制度等要素的动态变化;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化的规则日益强化,以往推行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措施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迫使各国转向更加开放的竞争战略.第二,区域一体化迅速推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示范与刺激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方兴未艾。
到 2002年底,世界贸易组织累计收到 250个区域贸易协议的通报,预计到2005年,世界上将有300个区域贸易协议。
区域贸易协议具有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双重效应,有利于成员国企业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配置资源,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从而获得分工深化带来的效率提高,区域内贸易将由此增加。
尽管参加区域贸易协议会对国内部分原有产业造成冲击,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区域贸易协议采取更积极的态度。
第三,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本国的出口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由于国外投资的大量进入,国内外贸体制改革和竞争压力的增强,中国出口竞争力大大提高,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但近年来,中国出口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逐年增加,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对中国的经贸环境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及发展前景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及发展前景1.出口导向型: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以出口为主导,出口占据了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相当大的比重。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要优势,制造业成本相对较低,能够生产大量廉价商品满足世界市场需求。
2.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中国对外贸易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如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玩具等。
这种结构特点主要源于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
3.对外贸易依赖程度高:中国对外贸易依赖程度较高,对外需求大于输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贸易国之一,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高。
4.贸易伙伴分布广泛:中国的对外贸易伙伴分布广泛,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遍布世界各地。
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欧盟、东盟、日本等。
发展前景1.贸易多样化:中国对外贸易未来可能会更加多样化,不再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服务贸易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中国正在加快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和引领全球产业变革。
2.“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对外贸易带来了重大机遇。
该倡议旨在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便利化、金融合作等方面。
通过发展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中国有望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推动更广泛的国际经济合作。
3.内外市场双循环:中国正在推进“双循环”发展格局,即通过内循环满足国内需求,通过外循环扩大开放和对外合作。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外贸平衡发展,提高对外贸易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4.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全球经济格局和贸易方式。
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通过创新和应用数字技术,可以提高贸易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仍然乐观。
中国将继续深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特点及面临的问题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我国外贸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外贸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自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更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已俨然成为贸易大国。
但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
本文通过分析近期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的特点、以及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财政政策贸易顺差贸易壁垒1、近期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的特点自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各国政府也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工业,与此同时,贸易摩擦不断,贸易纠纷愈演愈烈,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显有发展,贸易外部环境不断恶化。
面对这一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出台了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等一系列稳外需政策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外贸发展出现积极变化。
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同2008年相比下降16%,进口10055.6亿美元,下降11.2%,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而且在进口方面仅次于美国、德国,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
2009年9月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2009年前8个月的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根据公布的外贸数据,反映出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一)与2008年同期相比,进出口贸易额大幅下降,贸易顺差明显减少,但是,出现回暖迹象据海关统计,2009年1月~8月我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13 386.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4%。
其中出口7 307.4亿美元,下降22.2%;进口6 079.2亿美元,下降22.7%。
累计贸易顺差1 228.2亿美元,减少19%。
海关统计显示,8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 917亿美元,其中出口值1 037亿美元,7月和8月两个月出口值连续稳定在千亿美元之上;进口880亿美元。
当代中国国际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趋势
当代中国国际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趋势当代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趋势近年来,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快速而稳定,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趋势。
首先,当代中国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贸易规模大幅增长。
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增加。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额超过了31万亿人民币,较上年增长约3.4%。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以及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
其次,中国国际贸易的特点之二是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近年来,中国的出口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正在逐渐从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模式转变成以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为导向的贸易模式。
例如,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机电产品和汽车等产品出口量在不断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力逐渐提高。
这种结构优化有利于中国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使中国贸易更加具有竞争力和创新力。
第三,中国国际贸易的特点之三是贸易方式不断创新。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新趋势。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
中国的跨境电商出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这一创新贸易方式的发展,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高效,为中国的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最后,谈到未来中国国际贸易的趋势,两个方面是值得关注的。
首先,中国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贸易结构调整力度。
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中国还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监管,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
其次,中国将加强多边贸易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潮,中国将积极主张自由贸易,推动全球贸易合作。
中国将继续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和制定贸易规则的进程,加强与各国的贸易往来,拓展贸易伙伴关系。
同时,中国还将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区域贸易和经济一体化。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首先,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增长迅速。
自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和进口额一直在稳步增长。
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1.54万亿人民币,位居全球首位。
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强劲发展态势。
其次,贸易结构逐渐优化。
我国对外贸易以出口为主,出口商品的种类相对单一,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类产品。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开始逐渐优化。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电子、机械、通信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商品。
同时,我国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占比逐渐增加,特别是旅游、教育、金融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
第三,贸易方式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出口和进口贸易外,我国逐渐加大了跨境电子商务、跨境投资和海外工程承包等贸易方式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同时,我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第四,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大国,我国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例如,积极参与并推动中美贸易谈判、中欧投资协定等重要贸易协议的谈判。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例如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等。
因此,我国需要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推动建立开放、包容、平衡和普惠的国际贸易体系。
最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推动力。
我国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这一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将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内外市场的联动和相互依存,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内外市场的良性互动,实现贸易的双向平衡和稳定发展。
我国当前贸易的特点,您对此有什么意见?
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大;2.经贸格局发生了变化,但实质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3.贸易伙伴过于集中、抗风险能力不足;4.传统的优势产业受到国际市场比较大的影响。
从微观层面分析,我国外贸企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国际贸易及国际金融方面的人才缺乏使企业承担更大的经营风险;2.信息不对称导致无序竞争;3.研发能力不足阻碍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若干对策建议1.完善中央、省、市三级分级化管理的纵向体系中央一级外贸部门的任务应包含以下几项:(1)参与WTO规则及双边协议的制定及修改;(2)分析全国性商品进出口结构,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3)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政策帮助;(4)对外贸进出口许可证发放的控制;(5)为企业提供完备的信息服务。
省、市两级外贸部门的任务相对类似,主要有:一是分析本地区进出口产品结构,确定本地区的优势产业;二是为本地区的进出口产品提供各方面的帮助。
2.建立以专业外贸公司为纽带的行业内部的横向战略联盟(1)人才自由流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2)应对冲击,特别是关于倾销的控诉;(3)建立行业信息平台,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
3.企业自身重视价值工程分析行业间的横向战略联盟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形式,联盟成员间依然存在自由竞争关系,所以企业自身应该努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这就要求企业运用价值工程来指导产品的研发、生产。
企业实行价值分析过程中可以利用外部资源。
自身研发能力不足可以借助高校资源,企业和高校间也可以建立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将高校的人才资源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和高校是一种双赢策略,而且也是一种相对快捷的方式。
以三个方面的对策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互动的。
联系它们的纽带是信息,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平台,这些对策的相互作用将会促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新趋势
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新趋势1. 引言1.1 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一直以快速增长和稳定发展为特点,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新趋势,并分析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因素。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括引言、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中国对外贸易的新趋势、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因素分析和结论五个部分。
首先,我们将介绍文章要讨论的主题,并概述整篇文章的结构。
接下来,会详细阐述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包括历史背景、主要出口产品与市场以及对外贸易政策与合作机制等方面。
然后,我们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新趋势,重点关注跨境电商与数字贸易发展、多边贸易协定与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接着,在影响因素分析部分,我们将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内部经济转型态势和货币汇率波动等角度探讨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因素。
最后,我们将对前文论述进行总结,同时展望未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以及新趋势,并深入分析导致这些特点和趋势的原因。
通过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可以增进我们对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地位的理解。
此外,文章还将探讨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因素,为了解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中国对外贸易领域实现持续、稳定和创新发展。
2. 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2.1 历史背景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其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丝绸之路时期。
近代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出口国和进口国。
2.2 主要出口产品与市场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和服装、家具和塑料制品等。
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东南亚等地。
2.3 对外贸易政策与合作机制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秉持着开放与合作的原则。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以及新挑战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以及新挑战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和贸易伙伴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不断优化。
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出现,给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首先,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超过32.2万亿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7.23万亿元,进口总额为14.97万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对外贸易规模稳居世界前列。
其次,贸易伙伴多元化。
中国对外贸易伙伴不断增加,传统的贸易伙伴如欧盟、美国、日本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而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的贸易合作有所加强。
再次,贸易结构逐渐优化。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品牌密集型转变,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装备制造产品出口占比逐年提高。
同时,对外贸易发展也从单纯的加工贸易向高质量贸易转变,出口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逐渐提升。
然而,我国对外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首先,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自2024年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加剧,贸易壁垒上升,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
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加剧了全球贸易环境的紧张局势,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国内外市场需求下降。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外贸易需求减弱,特别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际物流、供应链等方面的问题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加快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
再次,技术创新和贸易模式变化。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对全球贸易格局和贸易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兴起,如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对传统的对外贸易方式和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应对新挑战,我国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首先,加强国内市场建设,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对外贸易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且结构持续优化。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31.5万亿人民币,较上年增长3.4%。
贸易结构方面,中国的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产品以原材料、机电设备和高技术产品为主。
然而,中国对外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增加,贸易争端频发,这对中国的出口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
其次,中国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消费升级的趋势加强,对外贸易需求需要更多关注中高端产品。
再者,国际市场对于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的要求提高,中国在加强环境和劳工保护方面面临一定压力。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积极拥抱全球化,加强多边贸易合作。
中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通过加入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建立开放、透明、包容的贸易体系。
其次,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中国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向中高端产品升级,以适应消费升级和国内经济转型的需求。
再者,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和落实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
中国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实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保护,提高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和形象。
此外,中国还可以通过减少贸易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中国应进一步减少关税、非关税壁垒,简化贸易审批手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以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和提升中国的贸易环境。
同时,中国可以推动贸易多元化,加强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以减少对传统贸易伙伴的依赖。
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经济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入手,分析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
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1.外贸规模扩大:自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迅速成为全球领先的贸易大国。
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了31.54万亿元人民币,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2.贸易结构优化: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在不断优化,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服务贸易占比不断增加,对外直接投资也大幅增长。
3.区域贸易合作延伸: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参与了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等,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加深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
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面临的挑战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增强,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特别是美国的单边主义和贸易战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2.经济结构转型压力: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传统产业结构存在过剩产能和环境资源约束等问题,需要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外部环境不稳定: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不确定性加大,加剧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三、对外经济贸易的对策1.优化贸易结构:加大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力度,提升中国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同时,加快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服务产品。
3.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自由贸易港和自贸区建设,加大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力度。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知识产权秩序。
5.创新驱动升级: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升级。
新时期我国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特点分析及对策
新时期我国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特点分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我国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也面临着新的特点和挑战。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国国际贸易的特点是多元化和全球化。
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产品的多元化需求,我国的国际贸易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品贸易,而是逐渐向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转变。
我国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贸易壁垒,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推动国际贸易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
对外运输的特点是快速高效和多元化。
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外运输的速度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运输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航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
对外运输需要不断提升运输的速度和效率,提高运输服务的质量,推动物流和运输的一体化发展。
针对以上特点,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应对:一是加强贸易合作。
我国可以加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推动国际贸易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合作,助力其经济发展,构建命运共同体。
二是降低贸易壁垒。
我国可以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不同的贸易政策,逐步降低贸易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减少贸易摩擦和争端。
积极参与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加入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和组织。
三是加强物流和运输的一体化发展。
我国可以加大对物流和运输领域的投资,推动物流和运输的一体化发展。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物流和运输合作,共享物流信息和资源,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四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在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中占据技术优势地位。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的产品和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新时期我国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面临着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特点。
我国需要加强贸易合作,降低贸易壁垒,推动物流和运输的一体化发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以应对新时期的挑战并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的发展。
新形势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思考
摘要当前,全球经济因“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而陷入大幅减速的和深入调整,而出口总额占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国内出口企业减产和破产,大量外汇储备也遭受严重损失。
对于外贸依存度高的中国来说,必须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具有清醒认识。
因此,中国在新阶段、新形势下,须及时正确地对中国外贸发展进行思考和调整。
本文立足于经济危机的大背景,就其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新形势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以及对2011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展望和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对外贸易发展思考AbstractThe global economy was "once" into a financial crisis and a sharp slowdown in depth adjustment, while the total exports of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in the world,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nevitably affected the domestic export enterprises cut and bankruptcy, lar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lso suffered serious losses. For China, high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must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emendous changes. Therefore, the Chinese in the new stage, new situation, be timely and correctly to reflect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crisis, China's foreign trade on its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new situa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of 2011 made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prospects and problems.Key words: New Situation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Thinking新形势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分析及展望在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下,一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和转变,已实现持续发展,把握机会,重塑和提升国际经济地位。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
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当前外贸发展的新特点(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出口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在世界贸易大国中排名上升至第5位,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2003年1-7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4507.3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9%,其中出口达到2284.0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4%,进口2223.2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特别是单月出口增长速度和规模都远远大于2002年。
(二)2002年至2003年1-7月受关税下调和世界市场燃料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进口持续大幅增加,但对经济冲击不仅小于预期,而且对推动经济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
从总体来看,入世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提升经济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2002年加工贸易进口1799.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1%,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已达到50%。
占全部进口增量的54.6%。
2003年1-7月加工贸易进口854.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2%。
占进口增量的23%。
加工贸易设备进口114.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9%。
先进技术和短缺原材料占进口比重进一步上升。
由于入世后我国完善和调整了吸引外资的政策,利用外资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国进口管理制度和公平贸易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口增长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有所加大。
新时期我国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特点分析及对策
新时期我国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特点分析及对策一、国际贸易特点:1. 不断增长的贸易规模:新时期我国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我国贸易总额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1.54万亿元人民币。
2. 外贸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我国对外贸易结构逐渐优化,出口产品由传统资源型产品转向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等。
服务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亮点,知识产权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3. 扩大开放程度:新时期我国积极推行对外开放政策,降低关税壁垒,简化贸易手续,鼓励外商投资。
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开放平台的建设也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
二、对外运输特点:1. 运输需求大幅增加: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对外运输需求也大幅增加。
海运、空运、铁路等各种运输方式都面临着巨大的运力压力,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对外运输需求持续增长。
2. 运输技术和装备更新换代:新时期我国对外运输技术和装备不断更新换代,航空运输、高铁运输等新型运输方式的发展为对外运输提供了更快捷、更高效的选择。
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推进也为对外运输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3. 运输服务水平提升:我国对外运输服务水平在新时期不断提升。
加强物流协同,提升运输效率,提供多式联运、门到门服务等,努力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针对以上特点,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国际贸易方面:1. 继续积极推进对外开放,促进贸易便利化。
降低进口关税,拓展贸易伙伴,推动自由贸易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2.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建设,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品牌知名度和声誉,提升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3. 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水平。
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5篇)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5篇)第一篇: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
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1%;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4%;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9%。
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 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8%;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2%;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
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见表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8 倍。
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分析
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分析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连接经济全球化的纽带。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深,国际贸易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文将从贸易规模、贸易方式以及贸易结构三个方面对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是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
随着科技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跨国企业的兴起以及贸易壁垒的降低,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全球贸易总额从1990年的3.19万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19.47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7%。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其次,贸易方式呈现多元化和数字化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线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线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可以直接进行全球贸易,打破了地理和时间的限制。
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贸易过程更加高效和便捷。
例如,物流、支付和跨境结算等环节的数字化,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三,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是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之一、国际贸易逐渐由传统的资源和初级产品贸易向中高端产品和服务贸易转变。
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优势更多地体现在技术、品牌和创新等方面。
同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加快转型升级,从廉价劳动力国家向技术和价值链更高端的生产环节转移,提高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在未来的趋势分析中,我认为国际贸易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首先,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当前,一些国家在面对国内经济困境和就业压力时,往往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例如加征关税、限制外国投资等。
这种趋势可能导致国际贸易的壁垒进一步加强,影响全球贸易的发展。
因此,加强多边贸易机制和谈判,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举措。
其次,数字经济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变革。
随着全球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兴模式。
新时期我国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特点分析及对策
新时期我国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特点分析及对策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和运输环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新时期我国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保障我国的对外贸易稳定发展和提高我国运输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国际贸易的特点1. 外贸规模持续扩大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外贸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0.51万亿元人民币。
我国的贸易伙伴越来越广泛,贸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中小企业占比不断增加。
2.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我国对外贸易结构逐渐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产业转型升级。
在贸易中出口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逐渐提高的同时,服务贸易的份额也不断扩大。
3. 外贸风险挑战增多我国外贸发展过程中依赖程度高、贸易伙伴分布集中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面临的外贸风险挑战仍然不小。
如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对我国的贸易带来较大的压力。
二、我国对外运输的特点1. 物流效率提高我国对外运输的物流效率不断提高,运输时间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丰富的物流服务产业链和高效优质的物流服务体系,使得我国的物流水平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 运输方式多样化我国对外运输方式包括海运、空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多种方式,满足各种贸易需求。
随着陆海新通道的开通和航线网络的不断完善,我国运输方式的多样性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3. 运输安全问题需加强我国对外运输安全问题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海上运输领域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同时,疫情、天气等突发事件对运输的影响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针对以上特点的对策1. 加强贸易多元化应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限制,我国需要加强贸易多元化。
一方面,要继续深化与传统贸易伙伴的合作,与新的贸易伙伴进行更广泛的贸易投资合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要继续发展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贸易,积极推广服务贸易,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新时期我国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特点分析及对策
新时期我国国际贸易和对外运输特点分析及对策一、新时期我国国际贸易特点分析1. 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新时期我国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和进口额逐年增加。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4.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外经济交流不断加强。
2. 服务贸易不断增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服务业对外贸易也不断增长。
特别是在旅游、金融、文化等领域,我国的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支撑我国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拓展贸易伙伴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伙伴也在不断拓展,传统的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大国的依赖逐渐减少,对拉美、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贸易也在稳步增长。
这种多元化的贸易伙伴关系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贸易平衡发展。
1. 海运占主导地位我国对外贸易主要依赖海运,海运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运输的主导地位。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对外贸易货物中,约有90%是通过海运方式进行运输的。
2. 多式联运方式逐渐成熟我国通过陆海联运、铁海联运、铁路直通港口等多式联运方式,实现陆路和海运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提高货物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3. 供应链物流体系不断完善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对外运输的供应链物流体系不断完善。
各大物流企业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等措施,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物流保障。
1. 坚持开放合作,加强贸易伙伴关系在新时期,我国应继续坚持开放合作的政策,加强与各国的经贸交流合作,扩大国际贸易的覆盖范围,拓展贸易伙伴,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多元化水平。
2.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多式联运发展针对我国对外运输的特点,应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多式联运等现代物流模式的发展,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运输成本。
3.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提升对外运输能力我国应加强与国际物流大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物流合作,提升对外运输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特点及思考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特点及思考(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2003年,在全球贸易处于低迷的形势下,中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8512.1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7.1%。
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 34.6%,居世界第三位;进口412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9%,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
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地位的改变,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需要认真面对、深入研究,并适时转变观念,调整对外贸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
新形势与新要求第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
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东亚地区尤其引人注目;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天然秉赋,更取决于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和制度等要素的动态变化;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化的规则日益强化,以往推行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措施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迫使各国转向更加开放的竞争战略.第二,区域一体化迅速推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示范与刺激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方兴未艾。
到 2002年底,世界贸易组织累计收到 250个区域贸易协议的通报,预计到2005年,世界上将有300个区域贸易协议。
区域贸易协议具有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双重效应,有利于成员国企业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配置资源,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从而获得分工深化带来的效率提高,区域内贸易将由此增加。
尽管参加区域贸易协议会对国内部分原有产业造成冲击,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区域贸易协议采取更积极的态度。
第三,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本国的出口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由于国外投资的大量进入,国内外贸体制改革和竞争压力的增强,中国出口竞争力大大提高,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但近年来,中国出口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逐年增加,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对中国的经贸环境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
因此,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提升出口竞争力,而是要维护一个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通过开放市场让贸易伙伴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成长带来的机遇,努力创造一个共赢的新局面。
上述形势变化的特点要求我国的对外贸易体制、贸易政策都应该在国际新形势、新要求的大背景下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经济潮流,更好地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政策取向发生重大变化世界贸易组织(WTO)现有的决策机制框架是“每一成员一票、全体一致通过才能生效”的表决方式。
在任何问题上要达成一致都相当困难。
因此,多边贸易谈判的成本颇高。
这也是为何WTO成立以后反而出现了更多的区域化多边贸易协议的原因。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取向也顺应了这种变化趋势,在积极参与WTO事务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性的金融、贸易和经济合作。
第一,中国积极参与了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10+3)的合作机制。
目前虽然还不是一个正式的组织,但它为东亚各国之间的沟通,一些具体合作项目的落实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机制。
在“10+3”之后,中国又加强了与东盟的合作,形成了“10+3”的合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于2002年11月与东盟签订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使中国与东盟之间在10年内建立一个包括17亿消费者、约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以及1.23万亿美元贸易的大自由贸易区。
第二,2003年,中国内地先后与香港和澳门特区签订了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协议。
由于香港和澳门都是自由港,这种安排也就表明了中国政府进一步开放内地的决心与诚意。
第三,2003年,中国领导人还在不同场合表示了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组成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意向,并努力争取最终实现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
第四,中国还努力在上海合作组织范围内推进经济和贸易合作。
这一组织范围内的经济部长级会议机制已经建立。
此外,中国与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合作关系也在不断发展。
中国政府调整政策取向,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区域内的贸易经济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东亚与中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据2003年前 10个月的统计,东亚区域内的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已达到 49.4%,其中出口为44.5%,进口为54.4%。
日本、中国香港、东盟、中国台湾以及韩国都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
中国也已经是这些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
另一方面,东亚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相互间的贸易产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由于相当一部分的制成品是差异性产品,因此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在不断提高,使得各国家和地区不仅可以利用比较优势,进行互补性的产业间贸易,也可以利用规模经济进行相似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这使得中国加强区域内的合作有了更广阔的基础。
对外贸易格局明显改变多年来,我国已习惯于外贸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出口增长速度快于进口增长速度的思维模式和对外贸易格局。
2002年,中国进出口增长分别为21.2%和22.3%,出口只稍快于进口,就已经改变了前几年出口增长明显快于进口的态势;2003年进出口增长更快,进口和出口分别增长39.9%和 34.6%;出现了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变化。
对我国来说,一方面,出口需求已成为实现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增长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主要进口机器设备及各种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并且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利用进口投入品的加工贸易,因此,进口的增长提高了中国的供给能力和出口能力,也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全球生产结构的调整和转移,全球的贸易格局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而中国正是这个变化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由于世界主要制成品生产和出口国正在将其生产向中国转移,它们的制成品出口相对减少,而中国不断增加。
2003年初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以2002年为基础,到2020年,中国总的实际GDP仍小于美国、欧盟和日本,但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将接近美国,大大高于日本。
大约到2005年,中国会成为亚洲最大的进口国,2010年成为最大的出口国。
中国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是美国和欧洲,而超过一半的进口将来自东亚,包括韩国、中国台湾、日本和东盟国家。
因此,如果把世界分为三个部分,中国、东亚、欧美,那么一个贸易大三角就会出现。
这个大三角在2002年的特点是,中国以及东亚都对欧美有贸易顺差,而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的贸易既有顺差又有逆差。
但总的趋势是,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会出现越来越大的逆差,而中国与欧美的贸易顺差会有所扩大,东亚其他国家(地区)与欧美可能转为逆差。
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的流向已经显示,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全面逆差,说明这一趋势开始变得明朗。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这样一个趋势对中国隐含着几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中国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和强烈地显示出来。
随着中国进一步改革和开放,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会更大。
第二,中国的经济贸易必然会与东亚各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由于中国与欧美可能会有较长期的贸易顺差,因此与欧美,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会不断产生。
新贸易壁垒影响愈益严重加入WTO以来,以技术贸易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愈加趋向严重。
从目前趋势看,我国受限制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设置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广,因而新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障碍。
新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品市场准入和竞争力两个方面:(一)对市场准入的影响。
新贸易壁垒的直接影响,就是我国许多产品由于技术、环保或劳工因素无法进入目标市场。
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有四:一是我国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要求;二是贸易对象国任意提高标准,致使出口企业无法达到;三是标准提高增加了出口成本,一些企业无法承担,不得不退出市场;四是由于进口国为限制进口而实行双重标准,限制了我国产品。
(二)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新贸易壁垒对企业的间接影响表现在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一是技术、环保以及改善劳动条件的投入使成本增加,削弱了企业竞争力;二是国内缺乏先进的测试设备,进口大量设备增加了出口企业成本;三是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NextPage]新贸易壁垒在21世纪将成为世界上主流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由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新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冲击将更大,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面临的最大障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应对新贸易壁垒,关键在于企业全面提高综合竞争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加强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管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综合能力上缩短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
同时,由于新贸易壁垒涉及到技术、法律以及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政府须发挥主导作用,帮助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突破新贸易壁垒。
中国已进入贸易磨擦高发期目前,我国对美国贸易依存度由1997年的5.4%上升到2003年的8.95%。
外贸依存度提高成为近来中美贸易摩擦频率越来越高的根本原因。
2003年以来,美国先后对中国的彩电、纺织品、家具等商品展开一系列反倾销调查,并指责中国人为控制汇率向美国输入廉价商品,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国际贸易磨擦的高发期。
贸易磨擦高发期的到来,有着深刻的背景。
一是我国出口迅猛增加,但出口产品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且多为最终产品,在进口国的零售市场上中国产品随处可见,给进口国直接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二是我国对外贸易区域不平衡,在总体保持进出口贸易平衡的情况下,对美国等个别贸易伙伴存在巨额贸易顺差;三是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中的底部地位,真正称得上丰裕的资源只有劳动力,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比较优势,这种格局不仅使我国在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中只能控制生产中的低附加值加工环节,也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诉讼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低成本的竞争摩擦,摆脱底部依赖,向上层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我国加工贸易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因此,从根本上说,目前我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与压力,是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都将面对的,这也是任何一个新崛起的贸易大国都无法回避的。
为此,我国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慎重应对贸易磨擦高发期。
如,提升出口产品结构;规范出口秩序;加强对企业的指导与协调,积极应对各种贸易纠纷;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采取政治、经济多种手段,处理好与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关系,维护稳定的经济贸易环境;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防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