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易错题总结
高中一年级地理自学的错题分析与总结
高中一年级地理自学的错题分析与总结高中一年级地理自学的错题分析与总结在繁忙的学习中,高中一年级的地理课常常是新知识的源泉。
然而,自学过程中,错题如同在学习路上的小石子,时不时地绊倒学生的步伐。
对于这些错题的分析和总结,是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关键步骤。
让我们从这些错题的角度出发,探索如何更好地进行总结与改进。
错题的背后隐藏着对知识点的不理解或者理解上的偏差。
首先,错题常常表明学生在某些地理概念上存在模糊的认知。
比如,当学生在处理气候类型相关的题目时,可能因为对气候分类的基本特征掌握不牢,而犯错。
这要求学生在总结错题时,深入了解气候类型的定义、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确保对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不断复习这些基本知识,可以逐步减少此类错题的出现。
其次,错题也可能源于对题目要求的误解。
例如,在分析某一地理现象时,学生可能会偏离题目要求,进行无关的讨论。
这时,学生需要学会精确把握题目中的关键点,避免跑题。
对于这些错题,分析题目要求和解题步骤,寻找误解的原因,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错题的分析也应关注解题思路的完善。
如果学生在解答中漏掉了某些步骤,或者在步骤的顺序上出现问题,那么问题的根本在于解题方法的不成熟。
在总结这些错题时,学生需要回顾解题的整个过程,确保每一步都符合逻辑和地理知识的要求。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能力,使其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更好地进行处理。
错误的统计和归纳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规律。
通过对错题进行分类,比如将错题分为知识点错误、理解错误、方法错误等,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这种分类总结不仅能帮助学生针对性地复习,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避免类似的错误。
在进行错题总结时,还需注意将错题与对错题的改正方法结合起来。
学生在每次分析错题后,应当总结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并尝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类似问题中。
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增强其自学能力。
2024年高考地理易错题(新高考专用)专题06整体性与差异性易错突破(4大易错)
专题06整体性与差异性易错突破整体性与差异性来自于必修一课本和选择性必修一课本,是课本的重难点。
选择题通常以区域图或数据资料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自然带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分异的规律。
非选择题主要探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区域图为背景,结合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考查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和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陆地自然带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分异的规律,这些仍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一般为综合性很高的题,所有每年高考全国各地均有考查。
结合区域图文材料,比较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表现,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结合具体区域的环境特征,分析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主要成因,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观察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现象,调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并探究其成因,提升地理实践力。
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探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审视人地协调观的途径。
易错点01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问题易错点0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易错点0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易错点04 非地带性现象的分布易错点01整体认知动物与环境关系的主要分析角度(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三中校考期中)在风力作用下,沙漠中的沙粒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在其附近堆积,会发育成灌丛沙丘。
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和衷败退化可以指示环境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区域最可能发育灌丛沙丘的是()A.绿洲边缘B.泥沙淤积的河床C.绿洲内部D.沙漠内部2.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可以指示()A.土壤水分条件改善B.沙丘活动性增强C.气候趋于干旱D.植被覆盖率降低3.灌丛沙丘为人们提供了风沙防治的思路。
在沙漠地区,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大规模植树造林②铺设草方格③种植耐旱植物④抽水灌溉农田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1.A 2.A 3.B【解析】1.由材料“灌丛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沙物质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发生沉积而形成,属于特殊沙丘地貌。
高考题易错系列地理常见易错题解析
高考题易错系列地理常见易错题解析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常常给考生带来一些困惑和挑战。
在高考中,地理题往往是考试中易错的科目之一。
本文将针对地理常见易错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考试。
一、地理常见易错题解析1. 风力与地理在地理中,风力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很多考生容易混淆风力与风向,导致回答错误。
实际上,风力是指风的力量大小,而风向是指风的吹向方向。
因此,在解答关于风力的题目时,考生应准确区分风力与风向的概念,避免混淆造成错误答案。
2.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是地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考生常常容易将地球的内核、外核、地幔、地壳的概念搞混。
实际上,地球的内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固态铁镍组成,而外核是地球内核外围的一层液态铁镍。
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一层固态岩石,地壳则是地球的最外围一层薄壳。
因此,考生在解答与地球结构相关的题目时,应准确区分各个部分的概念,避免错误答案的出现。
3. 生态环境与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护是地理考试中的热点问题。
考生容易在解答关于生态环境与保护的题目时,陷入主观判断或简单分类的误区。
实际上,保护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等多个因素。
因此,考生在解答生态环境与保护的题目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4. 地球上的气候区划地球上的气候区划是地理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考生常常容易将气候与气象混淆,导致答题错误。
实际上,气侯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统计得到的天气状况,而气象是指短期天气变化的学科。
因此,考生在解答与地球上的气候区划相关的题目时,应注意区分气候与气象的概念,准确回答问题。
5.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高考地理考试的一个考点。
考生常常在解答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关的题目时,陷入记忆材料的死记硬背,而忽略对基础概念的理解。
实际上,地理信息技术是通过获取、管理和分析地理数据来解决地理问题的技术手段。
2024年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地貌地形气候易错点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地貌地形气候易错点1.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但要注意,这是指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方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北极是顺时针、南极是逆时针。
2.恒星日与太阳日: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间为23时56分4秒;太阳日是日常作息时间,为24小时。
要明确两者的区别和定义。
3.线速度的分布规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
同时要注意,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4.黄赤交角的影响: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要理解其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之间的关系。
5.近日点与远日点:地球公转在近日点( 1月初)时角速度、线速度快,在远日点( 7月初)时角速度、线速度慢。
不要记混时间和速度的特点。
6.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要根据不同季节和纬度进行分析。
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要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要注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
8.晨昏线的判断: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入昼的是晨线,由昼入夜的是昏线。
要能在图上准确判断。
9.地方时的计算:要注意“东加西减”的原则,同时要考虑是否跨越日界线。
10.时区的划分:要清楚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能根据经度计算所在时区。
1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但风向还要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12.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阴天、刮风、下雨、降温等;暖锋过境时多连续性降水。
不能混淆两者的天气表现。
13.气旋中心是低压,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是高压,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14.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要牢记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和位置,以及它们随季节的移动规律。
15.季风的形成原因:不仅仅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如南亚的夏季风还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
16.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易错题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易错题一.选择题(共19小题)1.马蹄湾是美国科罗拉多河的一截U形河道,也是格兰峡谷其中的一小段,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如图为马蹄湾景观。
完成问题。
图示马蹄湾河流两岸均存在大量沉积物,关于沉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凹岸沉积物成因与河流侵蚀有关②凹岸沉积物为风力沉积形成③凸岸沉积物成分与当地基岩相同④凹岸沉积物颗粒棱角较凸岸沉积物更加明显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石油与天然气一般生成于泥岩或页岩中,能通过地下岩石裂隙作为通道进行运移,并可在地下砂岩体等“储藏罐”中储存起来。
如图是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勘探实践表明,如图中X井在S1砂岩体中开采出了天然气。
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地质事件发生最早的是()A.断层F1发生B.地层Ⅳ沉积C.断层F2发生D.地层Ⅴ沉积3.依据S1砂岩体油气开采启示,可能开采出油气最多的砂岩体是()A.S2B.S3C.S4D.S54.第19届亚运会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
这届亚运会奖牌取名为“湖山”,设计灵感来自良诸文明玉琮。
良诸玉琮的主要材质是透闪石,一种由白云石和石英混合沉积后形成的变质岩。
完成下面小题。
上图中能够反映良渚玉琮的岩石类型及形成过程的分别为图中的()A.甲⑥B.乙①C.丁④D.戊⑤5.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发生自然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题目:牛轭湖的演化时序为()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6.读图,如果该图表示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A.b洋流为寒流B.c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C.形成d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西风D.a洋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7.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图1)和“某地貌景观图”(图2),乙、丙代表的岩石分别是()A.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B.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C.侵入型岩浆岩、变质岩D.变质岩、沉积岩8.读图,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线,则此时的北京时间是()A.6时B.15时20分C.3时20分D.12时9.如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
高中地理考试的错题总结
高中地理考试的错题总结在高中地理考试中,许多错题都反映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这些错题背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误解。
通过分析这些错题,我们可以窥见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普遍难点和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
首先,有一道题目问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很多学生倾向于将地理环境仅仅理解为自然环境,而忽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
地理环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还包括人类在这些环境中的活动和适应能力。
因此,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
另外,一道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题目也常引发学生的混淆。
有些学生容易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搞混,以及它们对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而地球公转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这两者是地球运动的基本现象,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影响对于正确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至关重要。
另外,关于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的题目也是考试中的常见难点。
学生往往容易陷入资源数量与人口增长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而忽略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
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资源分配、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
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对于解决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至关重要。
最后,有一些关于地图阅读和地理信息获取的题目也常常成为学生的短板。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工具,它不仅是空间信息的表达工具,还是理解地理现象和分析地理问题的关键。
学生需要掌握地图的基本符号、比例尺、方位角等基本要素,以及能够灵活运用地图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信息获取能力不仅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分析能力。
总的来说,高中地理考试中的错题总结反映了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理解难点和学习重点。
通过分析这些错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提升在考试中的成绩和应对地理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精析总结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精析总结
易错点1 对地图三要素理解不清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1)忽视图中的指向标,仍然按照“上北下南”的方法判断方向;(2)对比例尺理解错误,不清楚比例尺的缩放状况。
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关注以下相关知识:一、如何在地图上确定方向1.在一幅地图上判断方向,首先要看是否有经纬网或指向标,如果有经纬网,则根据经纬线的走向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果有指向标,则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方向来判断(一般箭头指向北方);在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情况下,按照一般规律来判断(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经纬网或者指向标的情况下,由于其方向与普通情况不一致,同学们极易判断错误,判断时可转换试卷或者书本的角度,使其与我们习惯的方向一致(即面对地图,上侧为北方),然后进行判断。
3.以上情况为平面上方向的判断。
在宇宙空间中,如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只有东西方向,且方向根据地球公转的情况来判断(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二、比例尺复习点睛1.比例尺的缩放地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中常出现“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等问题。
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放大”几倍或“放大了”几倍是比原比例尺多了几倍。
例如:“放大到”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2;“放大”或“放大了”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3。
同样,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1/5,则原比例尺乘以4/5;“缩小到”1/5就是原比例尺乘以1/5。
2. 图幅的缩放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而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
例如,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则图幅面积放大到原图面积的4倍。
3.实地范围和纸张大小已定,绘制地图时要求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其方法是先用纸张的长度除以实地长度,得出长度比例尺,然后用纸张的宽度除以实地宽度,求出宽度比例尺,然后比较长度比例尺和宽度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选用较小者或比较小者更小一些的比例尺,而绝不能采用大于较小者的比例尺。
高中地理40个易错题集锦
高中地理40个易错题集锦1、光照与热量光照指的是太阳辐射,一般与天气状况、日照时数、地势高低等因素有关。
热量指的是温度,与纬度位置有关,一般纬度越低,热量越丰富;纬度越高,热量越少。
光照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多,如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是热量不足,因为该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且该地区海拔较高,温度较低。
光照弱的地方热量不一定少,如四川盆地光照弱,但受盆地地形的影响,热量充足。
2、区时与地方时区时是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
例如北京时间不是北京所在的东经116°的地方时,而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3、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有无数个太阳高度角。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地方时12时),称为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只有一个。
4、气候要素与气候因素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等(若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主要从光照、热量、降水等方面去考虑)。
气候因素是指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5、积温与气温积温是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它反映某地气候生长期内温度的高低。
而气温是某地大气温度的反映。
6、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内最热月月均温与最冷月月均温的差值,气温年较差越大,表明气候的大陆性越强。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一般白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间气温低,有利于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
7、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候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引起的,常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
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导致海陆之间气压中心发生季节变化,从而引起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的现象。
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会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才会形成季风气候。
地理易错题总结与分析
高中地理各模块常考知识点总结和易错题分析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中地理各模块常考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1) 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原因(华北地区):(1) 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高考地理必纠人文地理易错易混点
高考地理必纠人文地理易错易混点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之间联系密切,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于商品农业,但劳动密集型农业大部分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
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热量非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亚洲国家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
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具体信息进行,防止脱离材料盲目归类。
5、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如我国河西走廊。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利亚和西欧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
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
9、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1、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密集型(意大利的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12、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新最高考高中地理必考纠错知识点总结
新最高考高中地理必考纠错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考试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很多地理知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下面总结了一些最高考高中地理必考的纠错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问题:地球不是标准的正球体,而是稍微扁平的椭球体。
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的赤道周长略大于通过极地的纬线周长。
2.地球自转问题:地球自转的轴倾角是23.5度,这是地球产生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地球公转到不同的位置时,太阳的斜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度和季节发生改变。
3.大地构造问题:地球的外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最上部的固体层,是地球上陆地和海底的表皮。
地幔是由固态和可流动的物质组成的,它构成了地球内部的大部分体积。
地核包括内核和外核,是地球的最内部,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4.土地利用问题: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林地、水域等。
合理的土地利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5.河流水系问题:河流水系是指由主河和其支流以及湖泊、河口等水域组成的系统。
河流水系具有层级性和有序性,主要特征包括发源、中游、下游、出海口等。
河流水系对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6.自然灾害问题:自然灾害是由自然力量在特定环境下引发的灾害事件,如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因此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预测和防范措施非常重要。
7.人口与城市问题:人口是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城市是指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
人口和城市问题关注的是人口分布与城市规模、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等相关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地区的人口呈现出向城市的集聚趋势。
8.区域经济问题:区域经济研究的是国土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布局和组织。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交通运输、政策环境等。
了解区域经济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规划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易错题归纳
高中地理易错题归纳一.选择题(共22小题)1.如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A.北温带B.南温带C.0°~23°26′N之间D.0°~23°26′S之间2.如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A.47°B.43°C.23.5°D.21.5°3.2017年7月7日当地时间下午1时,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53°33′N,10°E)举行。
会议召开时,汉堡正实行夏时制(时间拔快1小时)。
据此完成第11题。
峰会开始时,天津观众观看峰会网络直播的时间为()A.7月7日20时B.7月7日19时C.7月6日21时D.7月6日18时4.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则北京时间为()A.20时40分B.3时20分C.15时20分D.8时40分5.如图为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四地区位置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6.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第6﹣8题。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7.读近地面部分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18~19题.图中气压带代表()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8.读非洲大陆沿某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上空大气环流示意图(如图),回答11~12题。
图示季节()A.①地寒冷干燥B.②地高温多雨C.③地高温少雨D.④地温和多雨9.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2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自然地理易错点
高中地理人教版自然地理必修一易错点1.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黄赤交角目前约为 23°26′,其度数决定了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
3.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
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周期是回归年,约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
5.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纬度越高变化越大,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6.同一纬线上各地昼长相等,夜长也相等。
7.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反之。
8.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
9.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10.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而非太阳辐射。
1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12.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13.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风在近地面由郊区吹向城市。
1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高低气压相间分布,风带位于气压带之间。
15.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季节性移动。
16.季风环流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夏季风还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17.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降温、阴雨等天气;暖锋过境时,多连续性降水。
18.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19.低气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20.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21.气候类型的判断要综合考虑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
2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3.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分布在南北纬 40° - 60°大陆西岸。
24.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25.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易错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易错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经纬度的理解:经度是指从本初子午面开始,向东或向西测量的度数,而纬度是从赤道开始,向北或向南测量的度数。
学生常会混淆东西经和南北纬的判断。
2. 地图比例尺的运用: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比例关系,学生在使用时需注意单位换算和实际应用。
3. 地图符号解读: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代表不同的地理要素,如蓝色通常代表水体,绿色代表植被,学生需熟悉这些基本的地图语言。
二、自然地理1. 地球运动的影响: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等自然现象,学生需理解其科学原理。
2. 气候类型判断:高中地理中会介绍多种气候类型,学生需掌握每种气候的特征,以及如何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来判断气候类型。
3. 地质构造理解:板块构造理论是解释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的基础,学生需理解板块的边界类型及其对应的地质活动。
三、人文地理1. 人口分布与迁移: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学生需掌握人口迁移的模式和原因。
2.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及其带来的问题,如城市扩张、交通拥堵等,学生应了解城市化的多维度影响。
3. 农业与工业布局: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的选择,学生需理解不同产业布局的地理和经济原理。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应用: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获取中的应用,如土地利用、环境监测等,学生应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 GIS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理数据分析和管理中的作用,学生需掌握基础的GIS操作和分析方法。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在定位和导航中的作用,学生应了解GPS的工作原理和常见应用。
五、资源与环境1. 资源分类与利用:自然资源的分类(如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学生需了解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2. 环境保护措施: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措施。
3. 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学生需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及其应对策略。
高中地理100易考、易错点
高中地理易错、易考点考前总结100总汇等值线:1.相邻的等值线差值为等值差或0.2.等值线的特殊判断方法: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注:两条相邻的等值线之间的等值线取值只能是这两条相邻的等值线的数值。
等高线:3.高差计算。
对角线相减法。
开区间不能取两头数值。
注:陡崖高度取值可取小值4.地形的判断:山脊、山谷、陡崖、陡坡、缓坡、凸坡、凹坡、鞍部、火山口等5.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地形的标准:等深线判断:五大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和海岭。
注:地势平坦与地势低平不同。
湖和海的区别,是不是0米。
海滨浴场(稀疏)和港口(密集)6.地形特征分析:地形、地势。
7.等高线影响视觉:山脊的两侧、凸坡和陡崖看不见;山谷和凹坡看见。
8.水库的选址;在山间盆地的出口位置修大坝。
既布袋口处。
注:坝高和坝长。
河流和等高线相交,流向和等高线突出的方向相反。
9.等高线疏密反应出坡度、进而影响流速。
影响航运(地势平坦)和水能(落差大)。
10.地形的影响:气候的降水和温度。
注:海拔低的低山丘陵形不成迎风坡。
11.影响农业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和草地等。
12.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
注:山区和高原一般少。
但热带地区的高原较多,海拔高、天气凉爽。
墨西哥城、巴西利亚等大城市在热带地区的高原。
13.影响交通的选线和疏密。
在山区交通线大致与河谷平行或重合。
盘山公路与等高线大至平行。
注:隧道(交通设施)和索道(旅游设施)不同。
等压面和等压线:14.不同高度气压相等的面;低压向下凹;高压向上凸。
15.热力环流中,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相反。
温度低或高——气流下沉或上升——近地面气压高压或低压——晴朗或阴雨16.热力环流的应用:海陆风、山谷风和郊区风等:白天:海风、谷风。
晚上:陆风、山风17.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的气压相同的点的连线。
温差越大、气压差就越大、水平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18.风向的判定:(南或北)半球、(高或低)气压、近地面或高空三个信息就能确定。
高中地理知识点易错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易错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易错点在于忽略地球非完美球体,实际上地球是一个扁球体,赤道膨胀,两极略扁。
2. 地图比例尺:学生常混淆数字式和文字式比例尺的区别,数字式是直接的数值比例,文字式则用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对比表示。
3. 地图投影:不同地图投影会改变地理事物的形状和大小,如墨卡托投影会夸大高纬度地区的面积。
二、自然地理1. 气候类型:易将气候与天气混淆,气候是长期统计的平均状态,天气是短期内的大气状况。
2. 地壳运动:板块边界的类型(发散、收敛、横向移动)常被忽视,它们对地貌形态有重要影响。
3. 河流地貌:河流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的区分是易错点,学生往往忽略河流在不同阶段的主要作用。
三、人文地理1. 人口迁移:国际与国内迁移的区别和影响因素是易错点,需注意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的作用。
2.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速度和影响因素要区分,包括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3. 农业地域类型: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和生产方式,如水稻农业与旱作农业的区别,容易被忽视。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易混淆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的区别,主动遥感发射信号接收反射,被动遥感则接收地表自然辐射。
2.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而非地图制作或土地测量。
3.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应用范围广泛,但学生常忽略其在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中的作用。
五、资源与环境1. 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管理和利用策略。
2.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易忽略环境政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易错在于将其简单化为环境保护或经济增长的单一方面。
六、区域可持续发展1. 区域发展差异: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差异,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
2. 灾害防治: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和防治措施,易错点在于忽视灾害风险评估和减灾准备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例谈选择题解题中的几种错误
一、思维不严密:
例1、北半球夏至日时,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是700、500、300、100,那么关系A、B、C、D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B、
C、D四点既可能都在南半球,又可能都在北半球
B、A点的纬度一定低于B点的纬度
C、A、B、C、D四点的昼长和自转线速度肯定不等
D、A、B、C、D四点都不在极圈内
本题正确答案为C,但不少学生会误选A或B。
错误原因分析:不少同学根据“高度角的大小与各点距直射点所在的纬线的纬度有关”,加上题中告诉的A、B、C、D四点高度角逐渐递减,判断出这四点应离北回归线越来越远,当然向北每隔200可找到一点,向南每隔200也可找到一点,于是,很草率地选择了A。
这样考虑问题是正确的,但思维尚未完善,没有进一步考虑其结果,因为从北回归线向北每隔200找一点,一共只能找到A、B、C三点,即最北的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3026‘,也就是说北半球不可能有正午太阳高度角为100的D点,而向南200的A点尚未到南半球,仍在北半球(北纬3026’),其余3点在南半球。
大体上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尤其是春分、秋分日前后,但夏至日时,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根据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算出A点可能是北纬43026‘或北纬3026’,B点可能是北纬63026‘或南纬16034’,可知A点纬度不一定高于B。
思维拓展:如果题目中的条件变为冬至日,那么情况将和上面分析的类似,但如果改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正确答案是什么呢?如果要使A、B的自转线速度相等,太阳该直射在哪条纬线?
例2、某人从赤道以北80KM处分别沿经纬线向东、南、西、北各走100KM,最终他到达点位于出发点:
A、之东
B、之西
C、原地
D、之北
本题正确答案为B,不少同学会误选C。
错误原因分析:不少同学认为朝东西各走100KM可以相互抵消,朝南北各走100KM也可以相互抵消,故认为应回到出发地,从而误选了C。
但是根据经纬线的知识,我们知道:纬度差10的两地距离相等,都约为111KM;而经度差10的两地,距离并不等,它与所处纬度的余弦成正比。
根据这一知识点,南北向的100KM可以相互抵消,而在东西方向上的100KM,由于所处的纬度不同,它们对应的经度差却不同,故不能相互抵消。
思维拓展:如果分别是从赤道以北50KM、20KM处出发,情况还如上所述吗?如果一个人从某一点分别沿经纬线向北、东、南各走100KM,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二、画蛇添足:
例3、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方法是:
A、发展立体交通,改善道路状况,适度提高汽车行驶速度
B、建立绿化隔离带,实行人车分道行驶
C、错开上下班时间
D、修建以市中心为中心的放射状道路
本题正确答案为A,不少学生容易多选了B和C。
错误原因分析:B、C两项是我们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常采取的措施,这两句话是没有问题的,受这一因素的干扰,许多人多选了B和C,但本题的题干问的是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措施,B、C虽能减少交通而导致的汽车尾气污染,但并不能直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题中的减少排放这一限制性条件被忽视的结果。
思维拓展:如果题目改为: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或者请列举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具体方法?
三、因果关系不配对:
例4、有关商业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区的人口分布分散,商业网点比平原地区多
B、运输工具的现代化、大型化,有利于商品的长途运输
C、商业网点主要有流动、固定两种组织形式
D、人口的多少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本题正确答案为C,不少学生误选了B。
错误原因分析:目前,商品销售市场范围的扩大,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它包括两方面:1、交通技术的进步,运输工具日趋现代化、大型化;2、商品冷冻技术的提高、包装技术的发展。
第一种的进步,是商品调运的速度加快的原因,而第二种的进步,则是利于易腐易损商品的长途运输的原因。
由此可知,B项的前、后两段虽都是正确的,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例5、20世纪初,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得到飞快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人类发明了海上冷冻船
B、培育良种牛
C、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D、潘帕斯草原土地租金低
本题正确答案:A,不少学生误多选了B、C、D。
错误原因分析:潘帕斯草原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典型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代表地区之一,与它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和阿根廷人做的努力(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分不开的,初一看,好象ABCD都对,但只要认真推敲题目便知,本题并非统指阿根廷牧牛业的有利条件,而专指20世纪初迅速发展的原因,这很显然是因为人类发明了海上冷冻船,一下子扩大了阿根廷牛肉的市场,故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余3个与此都没有因果关系。
思维拓展:你能分别列举几个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的具体事例吗?
思维拓展参考答案:例1、ABC;100N 例2、从50KM处出发 C ;从20KM处出发A;要注意考虑从极点处出发、在南半球、在北半球、在赤道附近等几种情况例3、ABC;加强尾气排放研究,改变汽车所用的能源结构,发展公共交通等例4-5、一因一果:流星现象的发生是流星体与地
球大气磨擦的结果;一因多果: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各地降水量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等;一果多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是因为黄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差、该地夏季多暴雨等原因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