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学案含解析必修3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更[考纲明细]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更(Ⅱ) 3.试验: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更考点1 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肯定的□01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02全部个体。
2.种群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①概念:种群在□01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②调查方法③意义:种群□02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①诞生率和死亡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03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②迁入率和迁出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04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③意义: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05确定种群密度变更的干脆因素。
(3)年龄组成①概念:□06种群中各个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②类型(如图):③意义:在肯定程度上能□10预料种群数量变更趋势。
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11诞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4)性别比例①概念: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②意义:通过影响□12诞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3.种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01植物、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
①适用对象:□②过程③留意事项a.□07随机取样。
b.样方大小适中。
c.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2)标记重捕法08强、活动范围□09大的动物。
①适用生物:活动实力□②过程③留意事项a.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诞生和死亡。
b.标记物对所调查动物生命活动□12无影响,并不能太醒目。
(3)黑光灯诱捕法对于趋光性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深挖教材(必修3 P61探究T2、T3改编)进行样方法调查时,为何要强调“随机”取样?样方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提示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状况,应做到“随机取样”。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一轮复习课堂达标)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一轮复习课堂达标):A组双基题组1.(201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二模)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2.(2014·山东省临沂市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种群是物种繁殖和生物进化的单位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一些濒危动物的K值3.统计某农田中玉米种植后植株平均高度,结果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50天左右玉米植株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B.90天左右玉米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C.该农田中玉米长势整齐,因此该农田没有群落的垂直结构D.由于种内斗争的加剧,玉米平均株高达到160 cm后不再增长4.(2014·绍兴一中高三阶段性测试)研究人员调查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根据该曲线,为充分利用草鱼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应从哪一年进行捕捞,每年最多捕捞草鱼的量是多少() A.第三年捕捞量为(K/2-0)B.第四年捕捞量为(n-K/2)C.第五年捕捞量为(m-n)D.第六年捕捞量为(K-m)B组高考题组1.(2013·浙江高考)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2.(2013·山东高考)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导学教程》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讲义:第九单元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第1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纲要求]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试验: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考点1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1.种群的特征【解惑】(1)一个种群不是个体简洁的累加,而是具有进展、自我调整、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整体。
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年龄组成通过影响诞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
(4)性别比例只影响诞生率。
1.正误推断(1)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2022·江苏卷)(√)(2)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诞生率为10%(2021·浙江卷)(×)(3)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诞生率最高(2021·浙江卷)(×)(4)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选择植物生长茂密处取样(2022·海南卷)(×)(5)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种群的密度(×)(6)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打算的(2022·四川卷)(√)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适用范围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取样关键随机性常用取样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2)标志重捕法:①适用范围:活动力量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②计算公式:N=M×n/m(N为种群数量,M为标记个体数,捕获数量为n,被捕获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为m)。
3.回答年龄组成的相关问题(1)写出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
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
(2)依据图示分析,将各年龄组成类型、特点及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用线连起来。
1.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观看下图中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种群和群落》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种群和群落》【考点梳理.逐个击破】1.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2.种群特征(1)种群的数量特征:①种群密度(最基本):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个体数②出生率、死亡率 ③迁入率、迁出率 ④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出生率→种群密度)增长型 ⑤年龄组成 稳定性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衰退型(2)种群特征的空间关系①均匀分布 ②随机分布 ③集群分布(在自然种群众最广泛)3.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①产生条件: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天敌、传染病)②数学方程式:Nt=No λt③种群增长率:不变(λ-1)[(Nt -Nt -1)/Nt -1](2)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①产生条件:食物和空间有限,有敌害(天敌、传染病)②存在种群环境容纳量,即存在K 值,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0 ,K 值可改变,由环境(食物、空间、敌害)决定③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K/2时增长率最大,K/2时捕捞鱼时获得最大捕捞量4.群落: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5.群落的特征:丰富度(重要特征)、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空间结构)(1)丰富度:群落中的物种树目的多少,越靠近热带的地区(温度越高)物种越丰富(2)种间关系:①互利共生 ②捕食 ③寄生 ④竞争(3)群落的结构①垂直结构:生物种群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包括地面以上、地面以下、以及水域生态系统)植物分层分布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其栖息条件有关,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②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呈镶嵌分布)3.群落的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优势物种的取代)(2)类型——起点不同、速度不同①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的消灭了的地 方发生的演替。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2专题十四第1讲种群特征、种群的增长方式及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生态因素学案
专题十四种群与群落2.1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2.1.1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2.1.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2.1.3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2.1.4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2.1.5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2.1.6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第1讲种群特征、种群的增长方式及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生态因素一、种群1.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体。
2.通常一个物种包含很多种群,同一物种的种群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种群长期地理隔离会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
3.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在“①某地区所有的儿童;②某中学全体学生的总和;③某地区所有人的总和;④某地区所有生物的总和”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的是?[提示]是“③某地区所有人的总和”,其中不能称为种群的原因是:①②不具有种群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如出生率、年龄结构等;④某地区的所有生物是一个群落,不是一个种群。
二、种群特征1.种群密度2.种群特征的相互关系(1)种群密度是反映种群大小的最常用指标。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相差很大,主要是由动物性成熟的时间、每次产仔(卵)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的。
(3)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4)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只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5)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采用干扰和破坏害虫自然性别比例的方法来降低害虫的数量。
(6)年龄结构可用年龄金字塔来表示,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如下图)。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40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3、学生小组讨论重点完成《一本》P230—232;“抓重点”、“学方法”部分。
4、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指导和强调。
课
堂
训
练
题组一 种群数量特征及数量变化
1.(2011·海南卷,23)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号
Ⅰ
Ⅱ
Ⅲ
Ⅳ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8.(2011·江苏卷,25)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5.下图是对某地种植的广东松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
A.总能量增加B.种群密度上升
C.环境阻力不变D.营养级能量降低
问题
质疑
自主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展示课导学案(编号:GSYLSW040)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试题(含解析)
种群与群落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一、种群的数量特征(填空)1.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______生物的______个体。
答案:1.同种 全部2.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①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______,是种群______的数量特征。
②调查方法⎩⎨⎧ ⎩⎪⎨⎪⎧ 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常用的样方法有 和 两种 :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③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对农林害虫的__________,渔业上__________的确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________的比例。
(3)迁入率和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的个体占该种群________的比例。
(4)年龄组成。
①概念:种群中各_____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5)性别比例:种群中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答案:2.(1)①个体数 最基本 ②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标志重捕法③监测和预防捕捞强度(2)该种群个体总数(3)迁入或迁出个体总数(4)①年龄期②增长型越来越少3.判断正误。
(1)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多。
()(2)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
()(3)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4)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5)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6)1000个人的村庄一年出生10个小孩,则出生率为10/(1000+10)×100%=0.9%。
()答案:(1)×(2)×(3)√(4)√(5)×(6)×解惑:(1)一个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而是具有发展、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整体,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考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实践应用
本考点在高考中选择题与简答题
都有所呈现,通过增长曲线数学模
型、新情景材料、表格等形式综合考 命题解读
查考生的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对生物学
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合理判断的能
力。高考很可能延续这种命题方式
示例2 (2010·浙江高考)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 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 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 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准确识记
1.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1)种群数量变化内容: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 降等。
(2)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因素: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有很多,主要的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增长模型
项目
“J”型曲线
理想状态:资源
5.种群在空间分布上只有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两 种。( )
6.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
二、种群增长曲线[填空] 1.模型构建的形式、步骤及意义 (1)表现形式及意义 通过________和数学方程式表现种群数量变化,属 于________模型,可以用来描述、________和________ 种群数量变化。
(2)适用范围 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和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蚯蚓、蚜 虫、跳蝻等)的种群密度。 (3)注意事项 ①随机取样。 ②样本数量足够大。 ③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
(4)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计数要点 ①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 ②样方相邻两边及顶角个体都要计数,即计上不计 下,计左不计右。
高三第一轮复习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ppt课件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种 群 增 长 速 率
五、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 密度下降。性别比例也一般分三种类型:
(1)雌雄相当型: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2)雌多雄少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 动物。
(3)雌少雄多型: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蜜蜂若只考察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也可看做雌少雄多型。
度的确定。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特别 样方法研究是取样研究的一种方法,无论是研究种 群密度,还是种群关系,只要这些生物相对不移动 或移动范围很小,就可采用取样方的方法。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标志重捕法
对象: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
分个体作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 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 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总 体密度。
三、种群增长曲线
1.模型构建的形式、步骤及意义 (1)意义 可以用来描述、解释 和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4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第24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最新考纲(1)列举种群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活动)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种群属于生命系统,具有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科学思维建立模型:构建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科学探究制订并实施方案: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考点一种群的特征【知识回顾1】种群的数量特征概念意义【思考】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1)图中①~⑤分别代表种群的什么特征?(2)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3)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降低害虫的密度,原理是怎样的?(4)某生物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进行研究后大胆预测:不久后蝗灾会更加严重,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最可能是。
【知识回顾2】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1)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①适用对象:②取样方法:和。
③取样关键:。
(2)标志重捕法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记物对所调查动物生命活动无影响,不能太过醒目、不易脱落①适用对象:。
②计算公式:(3)黑光灯诱捕法对于有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4)抽样检测法对于酵母菌等可以用抽样检测法调查种群密度。
注意: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
【阅读】(1)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应注意的问题(2)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误差分析【知识回顾3】种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跟踪训练1】25min1.下列对种群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迁入率、迁出率B.种群数量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没有死亡率才能导致其数量增长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D.任何种群中雄性和雌性的数量比例均为1∶12.下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③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3.(2013·全国卷Ⅰ,5)某农场面积为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4.(2016·全国卷Ⅱ,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5.(2017·全国卷Ⅲ,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6.(2018·全国卷Ⅰ,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
思
维
要
发
点
散
梳
素
理
能
夯 实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培 优
基
础
图
考纲 引领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导 思 维 点 点
高
必
频
清
考
点
剖
验
限
时
检
测
要点梳理 ·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 一、种群的特征 •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 (1)样方法:
• (1)若图1中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 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曲线 增长。( ) • (2)在×图2中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 控制种群密度。 ( ) • (3)若图1中所示√ 的生物种群出生率提高,则个 体数量的增加会大幅超过b点。 ( ) •别比例(4)可在防图止2中c点若出利现用。性( 引诱) 剂诱×杀雄虫,改变性
适用范围 取样关键 常用取样法
植物、 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随机性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 (2)标志重捕法:
• ①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标记②个计体算数公,式捕:捉N数=量M为×nn,/m被(N捕为捉种个群体数中量被,标M记为 个体数为m)。
• 2.年龄组成
• (1)写出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
√
• (3)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环境容 纳量,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2011·安徽 卷) ( × )
• (4)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2010·山东卷) • (√)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一轮复习)
——卢志伟
考点明示
点击考纲 高考频率 对应考点
★★★☆☆ 考点1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Ⅰ) 种群的数量变化 (Ⅱ) 实验:探究培养 液中酵母菌数量 ☆☆☆☆☆ 考点4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 种群数量的变化 6年4考 考点2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种群数量的变化
★★★☆☆ 考点3 6年3考
不一样 增长率是指新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 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即:种群增长率 =(本次总数-上次总数)/上次总数,无单位; 增长速率是指新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 值,即增长速率=(本次总数-上次总数)/时间, 有单位(如个/年等)。在坐标图上可用某时间 内对应曲线的斜率表示,斜率大则增长速率快。
2、K值和K/2值在生产上的应用
(1)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通过清扫卫生、做
粮食贮存、饲养天敌等来降低 环境容纳量 __________ (K值) (2)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 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 提高K值 ,是保护大熊猫的根 改善栖息环境,__________ 本措施。
时间
(2)乙图为 “S”型 曲线。 条件:自然界的 空间和资源 是有限的。 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 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K值:又称 环境容纳量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 最大数量 。 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_________
问题
“增长率”和“增长速率”一样吗?
(2)出生率和死亡率 群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 个体总数 的比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 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占该种群 个体总数 ________的比 率。
(4)年龄组成 年龄期 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①概念:种群中各________ ②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型
物理模型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真核生物三维结构模型等
概念模型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血糖调节的模型等
数学模型 孟德尔遗传定律 种群增长模型等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数学模型
1、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数学模型
细菌的分裂生殖
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 数学形式. 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
骤:
观察研究对象, 提出问题
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
提出合理的假设
资源空间无限多,细菌种群 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 影响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 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 的性质进行表达
Nn=2n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 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 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 进行检验或修正
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
的如人工控制的种群——牛、鸡等。
练习2:下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 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 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 日捕获量
解析 本题考查了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 关系及应用。有害动物在繁殖初期或幼龄时控 制最有效,也就是说在种群密度较小时控制最 有效;图示揭示了种群密度与出生率和死亡率 的关系,但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自行有效 地进行调控人口密度,因此不可作为控制人口 增长的依据;种群密度虽受多种因素影响,但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可用 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在K/2时捕捞鱼 类有利于可持续生产,但要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则在K时更为合适。
3.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 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 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三者B.增长型和衰退型 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个
甲
体
数
个
乙
体
数
年龄
年龄
4.(改造)下列结合种群特征概念图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C.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D.我国近年来沿海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答案】 D
时间 分钟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细菌 数量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曲线图与数学方程 式比较,优缺点?
直观, 但不够精确。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理想状态:
种群数量
食 物 充__足__ , 空 间
_足__够__大_,气候____, 没适有宜____等天敌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种鱼数量的两倍 【解析】 此曲线的纵坐标为“种群增长速率”,其种群为“S”型增
长,t2时刻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故C错误。t3时刻年龄结构应 为增长型,A错误。t4时刻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非在新环境中逐 渐消失,B错误。 【答案】 D
第1节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一、种群:
(一)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 体的总和。
(二)要点:
1、种群也是物种的进化单位 2、种群也是物种的繁殖单位
(三)种群的数量特征 1.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图解
练习1: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
错误的是( D ) 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
体
没有自然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 数
a
a
b
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____,用达尔文
的进过化度理繁论殖解释,这是由于生物具
时间
有__________特性。
⑵如果b将该种群置入有限制的自然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也就是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环量。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 迁入率 线是迁__出__率_,用达尔出文生进率化理论分析死图亡中率的阴影部分表示
种群数量的波动
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在自然界中,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人类活动等.
除此之外,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哪些?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2.图示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
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时间
(2)公式:Nt=N0·λt (N0为该种群的起始 数量,t为时间, 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若λ>1,种群密度增大,为增长型种群; λ<1,种群密度减小,为衰退型种群; λ=1,种群数量不变,为稳定型种群)。
现实状态——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是_有__限__的, 种内斗争不断_加__剧__,捕食者数量不断_增__加__。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600 种群数量/个
K=375
400
200
0
00Biblioteka 246t/d
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
环境容纳量
在环境条件 __不__受__破__坏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 持的种群_____数 量最。大
例: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 仔细分析图中去先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个
1.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2.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
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3.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 4.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改变性别比例来降
低出生率。 5.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干扰雌雄蛾正常交
尾——降低出生率。 6.性别比例中,♂多于♀的如蚂蚁等;♀多于♂
3.下图表示接种到一定容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生 长曲线图,曲线中哪段表示由于有限空间资源的 限制使种内斗争增加
D
A.CD段(增长速度慢) B.DE段(速度加快) C.EF段(变化速率加快) D.FG段(速度逐渐变慢)
和迁移率
B.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
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
有其社会制约因素
D.影响不同人口种群出生率的原因是生殖年龄
和个体数
(人与一般动物不同,影响其出生率的因素 除了自身的生理基础,、生殖年龄等, 社会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人的 生育观念和计划生育制度等。)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