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期的欧洲》 习题
高中-世界史中古时期欧洲练习题
![高中-世界史中古时期欧洲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ed34894a7302768e99399b.png)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一、选择题1.“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
”材料体现的制度是()A.古代印度种姓制度B.古代雅典民主制度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古代日本幕府制度2.西欧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
这说明()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B.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的典型组织形式C.庄园是西欧时期独立的政治单位D.庄园内部的农奴没有任何政治权利3.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 A.古代印度B.古代希腊C.巴勒斯坦地区D.巴基斯坦4.教皇盖拉西说:“治理现世有两大系统,一为教士的神权,一为人主的君权……君主必须由教主代向天主负责。
”这种观点反映了中世纪的欧洲() A.王权大于神权B.神权大于王权C.王权与神权地位平等D.国王毫无权力5.11~12世纪,在西欧一些城市出现市民与封建主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冲突日益尖锐B.商品经济的发展C.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D.市民阶级的形成6.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
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A.阿克苏姆王国B.亚历山大帝国C.古代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7.“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
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②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③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④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A.②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8、中世纪是野蛮、专制、愚昧的黑暗时代,文艺复兴将人类从一个罪恶痛苦的深渊解放出来,带进一个科学自由光明的伟大时代。
第三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同步练习
![第三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85d56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a.png)
第三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下列属于西欧封建社会表现的是()①政治上形成封君封臣制度②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③基督教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④城市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2.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包括( )①封君封臣制②庄园与农奴制度③等级君主制④基督教的精神垄断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3.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B. 封君与封臣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C.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D.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4. 中古时期,西欧的封建制度明显不同于拜占庭和俄罗斯的中央集权,阿拉伯帝国的政治文明明显有别于印度的笈多帝国以及德里苏丹国。
这反映了亚欧大陆()A. 宗教信仰的多元化B. 区域文明的多元性C. 民族冲突的常态化D. 经济基础的统一性5. 俄罗斯发端于九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公元863年,在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的基础上创立了斯拉夫字母(基利尔文字),宗教则是拜占庭的东正教。
这说明基辅罗斯()A. 深受希腊帝国影响B. 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C. 不是一个独立国家D. 基辅罗斯未实现统一6. 11—13世纪,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拥有巨额资本的商人崛起为社会新权贵,他们不是凭借武力,也不依附于他人,而是工匠在经济上对他们的依赖,在原料供应、成品出口等环节中获利,例如巴黎权贵成立了控制水路贸易的商业行会,并选出1名市长和4名市政官,负责处理政务,管控经济,主持司法。
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权贵与庄园主相比,根本区别在于()A. 要求解除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B. 城市通过选举等办法确立了资本主义议会制度C. 城市权贵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D. 依靠经营工商业而不是通过控制土地获取财富与权势7. 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汇报时,展示了以下三张图片,该同学的研究主题是A. 忠君思想在西欧传播B. 西欧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C. 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D. 基督教在西欧的特殊地位8.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的正统文学,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
高中历史课题31 中古时期的欧洲 作业
![高中历史课题31 中古时期的欧洲 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ce99476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9.png)
课题31 中古时期的欧洲(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11世纪时,西欧封建制度已经普遍存在。
这一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宗法制度B.土地封赐C.武力征服D.爵位封赐【解析】选B。
西欧封建制度是封君封臣制度,以庄园经济为基础,土地主要源于封赐,故选B。
2.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使用的一切物品。
”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C.严格禁止竞争D.自耕农为主体【解析】选B。
根据题干信息“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使用的一切物品”可以看出中世纪庄园经济基本能够自给自足,故选B。
3. 右图是英国庄园示意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林地与荒地归领主直接经营B.领主土地的收入归庄园所有C.佃户不需要耕种领主的土地D.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解析】选D。
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内领主直接经营的是自营地,领主土地收入归领主所有,佃户要为领主提供劳役服务,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A、B、C说法均不符合史实;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自耕自收,D符合史实。
4.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后,市民阶层同封建领主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其主要目的是( )A.保卫城市B.谋求生存C.争取自治权D.支持国君【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后,市民阶层与封建领主展开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争取城市自治权,故选C。
【拓展延伸】城市自治对西欧城市发展的影响(1)使欧洲出现一个新的阶级——市民阶级。
(2)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庄园制度的瓦解,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城市与王权结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5.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利的获得。
《中古时代的欧洲》习题.doc
![《中古时代的欧洲》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f90e784681c758f5f71f6782.png)
A.苏美尔人B.希腊人C. 日耳曼人D. 犹太人 A. 4世纪末年 B. 5世纪末C. 6世纪末D. 7世纪末A.封建等级制B.封君封臣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 A.伯里克利B.查理•马特C.丕平D.屋大维A.公元5世纪B.公元6世纪C.公元7世纪D.公元8世纪 A.骑士B.农奴C. 奴隶D.平民 A •西罗马帝国灭亡 B.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C.丕平献土 A-国王 B.贵族C.教会 D •商人 A.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B.占有西欧三分Z 二的土地C.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 【)・是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 A.奴隶主 B.国王C.独裁者D.教会 A.公元8世纪前后 D.公元11世纪前后第6课中古时代的欧洲%1.选择题 1、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封建制国家的是(2、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是(3. 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4、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在位的宫相是5.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形成于(6、位于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最底层的是(7、罗马教皇国形成于下列的哪一事件屮(D •酋欧城市的兴起8、欧洲封建社会时期最大的封建主是(9、下列对教会权力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10、西欧历史上被称为“黑暗时代”指的是下列哪一阶层的统治(11、西欧城市的兴起是在() B.公元9世纪前后C.公元10世纪前后 12、H ^一二世纪,在西欧城市争取自治的斗争中,法国琅城人民最终赢得自治的方式A.赎买B.选举C.武装斗争D.国王特许 13、 在历史上,拜占廷帝国指的是() A.东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波斯帝国14、 查士丁尼的西征,给拜占廷帝国带来的影响是() A.恢复了罗马帝国时的疆域 B.成功的抵御了突厥人的进攻C.浪费人力物力,加剧国内政治危机D.促进了帝国的复兴15、15世纪中期灭掉拜占廷帝国的是()A.法兰克B.英国C.徳意志D.奥斯土耳英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1220年,教皇洪诺留三世建立“宗教裁判所”,从此教会可以公然对持有“异端思想”的人进行审判乃至处以极刑。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d75293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1.png)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同步练习1.1547年,17岁的伊凡四世亲政,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加冕典礼,自称“沙皇”。
此为俄国第一位沙皇。
伊凡四世自称沙皇,旨在A.标榜和宣扬自己对上帝的虔诚B.彰显俄罗斯成为亚欧非大帝国的荣耀C.宣示莫斯科公国为基辅罗斯所取代D.宣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君权2.解读下边的示意图,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是()A.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B.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就不能改变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D.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3.中世纪时,西欧的很多城市掀起了自治斗争,主要斗争的对象有()①教会①世俗封建主①资产阶级①市民阶级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下列图片可以用来说明,中古西欧A.学校教育为教会垄断B.民众深受基督教会盘剥C.君权神授思想的浓厚D.基督教会占有重要地位5.教皇英诺森三世认为,教皇是耶稣的代理人,其权力接受于上帝,皇帝和君主都应臣属于教皇,由教皇授予世俗权力。
教皇的这一观点折射出,中世纪的西欧()A.封建等级制度十分地森严B.教皇的统治深人人心C.教权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D.教权和王权相互依存6.在中古时期,西欧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活故事;6-7世纪,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在修道院;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建立“教皇国”,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A.中古时期西欧政治的黑暗和腐朽B.基督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C.基督教在中古西欧占有特殊地位D.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7.恩格斯曾经指出,西欧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是指A.君权神授观念B.人文主义思想C.基督教神学思想D.自然法精神8.1087年,英王威廉一世临终前以口头遗嘱的形式指定次子威廉为王位继承人。
虽然诺曼底和曼恩的贵族更倾向于其长子罗伯特继承英国王位,但最终其次子威廉顺利继任为英王。
2020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52e16bce2f0066f4332201.png)
中古时期的欧洲练习题1.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罗马帝国的分裂B.西罗马帝国的灭亡C.东罗马帝国的灭亡D.日耳曼人的渗入2.以下对农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B.农奴被固着于土地上C.农奴需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D.农奴需自备武器,跟随领主作战3.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拥有强大的经济和精神力量,以下不属于此的是( )A.拥有大量庄园的土地B.向信徒征收十一税C.教会内部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人人平等D.整个西欧社会几乎人人都是基督教徒,一生都要接受基督教会的控制指导4.以下不属于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与途径的是( )A.与封建主谈判B.以金钱赎买C.武装暴动D.自建城市5.俄罗斯发端于九世纪初建立的( )A.基辅罗斯B.金帐汗国C.莫斯科公国D.俄罗斯帝国6.对中世纪城市市民与封建领主之间的关系表达得比较恰当的一项是( )A.两者始终处于对立状况B.处于统治与被统治关系C.随城市发展而动态发展D.前期协作后期转向对立7.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
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下令国家法令使用法语,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
上述举措()A.引发了基督教改革运动B.导致封君封臣制度进一步强化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D.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8.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重要影响是( )A.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B.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C.基督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日趋完善D.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11.中古时期西欧分封制与中国西周时期分封制的根本区别在于( )A.分封的对象不同B.相差的时间很长C.维护的制度不同D.分封的方式不同12.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都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封建等级制、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教皇举行加冕礼、三分帝国等。
据此判断,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史前时期的人类B.西欧封建国家C.世界三大宗教D.亚洲文明古国13.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B.封君与封臣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14.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特征的是( )①封建庄园制度盛行②城市复兴③民主制度盛行④大学产生⑤基督教主主宰精神世界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15.“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同步练习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ff413e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1.png)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一、单选题1.中古后期的欧洲,城市逐渐成为政治活动的主战场,“最激进的运动总是最先出现在城市”“从12世纪起出现的异端邪说,无一不是在城市中有人皈依”。
这一现象说明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社会变革B.社会结构因经济发展而变化C.城市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D.对外贸易促进思想文化交融2.恩格斯说:“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一扫而光……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
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
”对于中世纪欧洲文明,材料可以支持下列的说法是A.与古典文明失去关联B.基督教具有广泛影响C.神权与王权矛盾尖锐D.难以孕育出近代文明3.1661年,路易十四在巴黎西郊修建规模宏大、极尽奢华的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修建好后,他把法国各地的贵族邀来居住,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势力,这时期的法国在本质上属于A.君主立宪下的军政合一国家B.教皇控制下的神权专制国家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4.1345年,《伦敦马刺业行会规章》规定:“本行会任何人俱不得在星期日,或任何其他类似星期日之宗教节日将其所制之马刺悬掛于……任何从事本行业之人,若非本城之自由人即不得在本城购买、建造或租货屋……”这表明当时的行会A.具有在经济领域的立法权B.束缚了伦敦制造业的发展C.代表的是社会上层的利益D.履行一定的城市自治职能5.“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材料说明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君封臣之间是一种A.对立关系B.平等关系C.雇佣关系D.契约关系6.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罗马法成了国王反对罗马教皇以及教皇支配的教会的有力武器。
这反映出罗马法的一项重要特征是A.维护罗马帝国的国家利益B.强调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C.倡导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D.保护私有财产的法治精神7.13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大翻译”运动,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
2020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52e16bce2f0066f4332201.png)
中古时期的欧洲练习题1.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罗马帝国的分裂B.西罗马帝国的灭亡C.东罗马帝国的灭亡D.日耳曼人的渗入2.以下对农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B.农奴被固着于土地上C.农奴需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D.农奴需自备武器,跟随领主作战3.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拥有强大的经济和精神力量,以下不属于此的是( )A.拥有大量庄园的土地B.向信徒征收十一税C.教会内部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人人平等D.整个西欧社会几乎人人都是基督教徒,一生都要接受基督教会的控制指导4.以下不属于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与途径的是( )A.与封建主谈判B.以金钱赎买C.武装暴动D.自建城市5.俄罗斯发端于九世纪初建立的( )A.基辅罗斯B.金帐汗国C.莫斯科公国D.俄罗斯帝国6.对中世纪城市市民与封建领主之间的关系表达得比较恰当的一项是( )A.两者始终处于对立状况B.处于统治与被统治关系C.随城市发展而动态发展D.前期协作后期转向对立7.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
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下令国家法令使用法语,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
上述举措()A.引发了基督教改革运动B.导致封君封臣制度进一步强化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D.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8.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重要影响是( )A.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B.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C.基督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日趋完善D.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11.中古时期西欧分封制与中国西周时期分封制的根本区别在于( )A.分封的对象不同B.相差的时间很长C.维护的制度不同D.分封的方式不同12.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都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封建等级制、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教皇举行加冕礼、三分帝国等。
据此判断,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史前时期的人类B.西欧封建国家C.世界三大宗教D.亚洲文明古国13.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B.封君与封臣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14.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特征的是( )①封建庄园制度盛行②城市复兴③民主制度盛行④大学产生⑤基督教主主宰精神世界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15.“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
高考历史《中古时期的欧洲》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历史《中古时期的欧洲》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02f26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05.png)
高考历史《中古时期的欧洲》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盐城市高三二模]中世纪中期,英国庄园文件记载,塞格菲尔德庄园的管家下令进行土地休耕,经农民同意,双方就土地休耕达成协议。
在科尔多普庄园,所有佃户都同意领主的提议,不要在某水域抓鱼。
这些记载表明中世纪英国庄园()A.等级观念淡化B.重视契约精神C.生产效率低下D.生产活动多样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从塞格菲尔德庄园的管家下令进行土地休耕,经农民同意,双方就土地休耕达成协议。
在科尔多普庄园,所有佃户都同意领主的提议,不要在某水域抓鱼,表明在庄园管理上庄园主和农民之间通过协商达成协议,本质上是双方对契约精神的遵守,B项正确;庄园管理实行严格等级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庄园的生产效率如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庄园生产领域的概述,不能得出生产活动多样,排除D项。
故选B项。
2.[2024·三明市高三一模]中世纪欧洲的一个封建誓约中记载:“我,封君(领主),愿以我的权力和尊严,将这片土地(领地)授予你,封臣,作为我对你的保护和你对我的效忠的象征。
……我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将由神明见证,并受到教会和世俗法律的保护。
”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教会在权力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B.封臣对所属领地拥有绝对所有权C.土地是维系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D.封君封臣制度是始终稳固的政体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封君……将这片土地(领地)授予你,封臣,作为我对你的保护和你对我的效忠的象征”可知,封地是维系封君和封臣之间关系的基本纽带(封君封臣制度的基本特征),C项正确;教会在封君封臣制度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材料并未说明教会是整个权力体系的核心,排除A项;封臣对封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排除B项;封君封臣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但它并不是“始终”稳固的政体,曾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和影响,排除D项。
故选C项。
3.[2024·保定市高三一模]753年,伦巴第人威胁罗马,教皇斯蒂芬二世亲自为丕平涂圣油、加冕(下图),并宣布今后禁止任何人从非加洛林家族中选立国王,违者将受到剥夺神职、逐出教门的处罚。
第6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同步练习
![第6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ada5edb168884868662d663.png)
第6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选择
1.5世纪时,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强大的法兰克王国的民族是()A.日耳曼人B.希腊人C.阿拉伯人D.蒙古人
2.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B.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尔曼的人侵D.这里是罗马征战时的古战场
3.西欧城市取得自治权的方式主要有()
①选举②用金钱赎买③和封建主进行谈判④通过武力斗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右图这座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
争与历史的沧桑,而她的美丽庄严,依然撼动每一个参观者的心,它见证了下列
哪个国家的兴衰()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拜占廷帝国
5.下列国家中最终灭掉了延续千年的拜占廷帝国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C.阿拉伯帝国D.罗马帝国
6.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
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B.天主教会控制了西欧的思想文化
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D.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二、填表
宗教名称创立时间产生地区创始人
佛教释迦摩尼
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默罕默德三、图中学史
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反映的是西欧什么制度的内容?
2.这一制度最先形成于哪一国家?是通过什么事件形成的?
3.在这一制度中,上下级之间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是以什么为纽带形成的?参考答案
一1.A 2.B 3.D 4.D 5.B 6.B
二、三略。
中古时期的欧洲【同步练习】
![中古时期的欧洲【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cf21fc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a.png)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同步训练1、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
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的封君。
这反映了在西欧封建社会( )A.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明显B.教会地位举足轻重C.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D.王权有进一步发展2、中世纪“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
”由上述材料可以得知( )A.君主和市民无矛盾冲突B.君主和市民有利益结合点C.王权不受其他因素制约D.市民成了封建统治的基础3、有学者称∶“中世纪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职业性学校。
它们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以后从事法律、医学、教学这些世俗专业或献身教会工作。
神学这一学科只是少数人所学的科目,是大学里一些最有才华的学生所期望的。
”该学者意在说明( )A.教会对大学的主导作用B.进行宗教改革的迫切性C.社会需求对教育的影响D.进行宗教改革的迫切性4、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
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还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
这说明( ) 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D.庄园中农奴受到沉重的剥削5、教皇盖拉西说:“治理现世有两大系统,一为教士的神权,一为人主的君权……君主必须由教主代向天主负责。
”这种观点反映了中世纪的欧洲( )A.神权大于王权B.王权大于神权C.王权与神权地位平等D.国王毫无权力6、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主要课程有经院哲学、神学等。
16世纪,德意志新建了 9所大学, 开设的科目包括:古典文学、伦理学、诗歌、物理学和神学等。
这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A.神学一统天下B.学术研究僵化C.人文主义发展D.大学教育普及7、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所有②农奴份地所有权属于农奴③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④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8、1245年,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宣布:在国王领地内禁止封建主之间的私人战争;在尚未并入国王领地的地方,实行“国王四十日”和平制度,规定发生争端后冲突双方在四十日内不准开战,受到挑战的一方可向国王申诉裁决。
高中历史必修下 第0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下 第0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cfca1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3.png)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中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A. 农场B. 农庄C. 庄园D. 种植园【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庄园。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庄园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庄园里。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
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这说明( )A. 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权益B. 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C. 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D. 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答案】B【解析】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随时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
法庭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在森林树下,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佃户之间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故选B。
3.下列说法符合西欧封建社会特点的是()①政治上形成了具有严格等级性的封君封臣制度;②经济上农村盛行庄园经济,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商品经济形态;③思想上人们信仰基督教,忍受生活的种种苦难,因为他们相信这是上帝安排的;④教育上从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判断,当时社会需要法律、医生、神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答案】C【解析】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通过采邑制度建立了封建的等级制度,政治上形成了具有严格等级性的封君封臣制度;经济上农村盛行庄园经济,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是商品经济形态;法兰克王国时期,基督教成为国教,后来基督教神学居于统治地位,思想上人们信仰基督教,忍受生活的种种苦难,因为他们相信这是上帝安排的;教育上从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判断,当时社会需要法律、医生、神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7bd4c7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8.png)
中古时期的欧洲一、选择题1.(2023·河北保定)在中世纪的西欧,城市自治政府以商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制定法律和制度,竭力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商人们因此拥有了一定的自由和权利、财产和人身安全保障。
据此可以推知,中世纪西欧( )A.国家分裂的趋势更加明显B.经济发展摆脱了宗教的束缚C.商业受到世俗封建主抵制D.城市自治助推商品经济发展2.(2023·江西新余)在拜占庭帝国初期,皇帝用拉丁语颁布敕令和法典时,会同时附带希腊语的译文;《荷马史诗》、柏拉图的作品等古希腊文献成为拜占庭教育体系的根基。
这体现出初期的拜占庭帝国( )A.吸纳了希腊民主B.强化了神权政治C.融合了希腊文化D.征服了古代希腊3.(2023·河南期末)伊凡四世设立了一些专门管理某些地域事务的衙门,如为征服西伯利亚地区,1637年设立了专门的西伯利亚事务衙门,该衙门要求西伯利亚各地督军经常请示汇报,由它下达批示。
衙门的建立( )A.加速了对拜占庭帝国的征服B.瓦解了封君封臣制C.有利于俄罗斯的对外扩张D.完善了行省制度4.(2023·浙江模拟)13世纪初的《大宪章》中规定:“除战时与余等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道与旱道,出入英格兰,或在英格兰全境逗留或耽搁以经营商业。
”这一规定( )A.取消了国王任意征税的权力B.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体现了自由竞争的启蒙思想D.适当照顾了市民阶层的利益5.(2023·山西期末)中古时期,欧洲的教育和文化知识被教士所垄断,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浸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
由此可知,中世纪欧洲的文化( )A.因为战争破坏而停滞B.神学色彩浓厚C.进入黑暗的衰退时期D.哲学加速发展6.(2023·黑龙江期末)中古时期,西欧教会控制着学校教育,提出“科学是宗教的仆役”“一切真理都在圣书上提出来了”的口号;从11世纪开始,律学、算学、医学等课程的比重日益增加。
(2)中古时期的欧洲
![(2)中古时期的欧洲](https://img.taocdn.com/s3/m/809dece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2.png)
1.答案 D解析庄园和城市是中世纪封建社会重要的经济政治实体,同时基督教会具有重要地位,形成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图示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封建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文主义精神,排除A项;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于16—19世纪,其产生的条件有确定的疆域、民族认同意识等,材料论及的是中世纪国家结构,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兴起的因素,排除C项。
2.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我的封君的封君,不是我的封君”可知,欧洲封建社会中民众只知有其领主不知有其国家,还未对国家产生归属感,C项正确;“开始出现”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世俗权力逐渐加强,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庄园经济,排除D项。
3.答案 C解析从材料“封臣们也可联合起来反对”国王、“国王应按照议事会的劝告行事”可知,国王权力受到限制,说明中世纪的西欧君主权力有其限度,故选C项;中世纪封君封臣制度下,并不存在君主的专制集权,排除A项;中世纪封君封臣相互间都有权利义务,同时也存在不同的等级,所以君臣共同主导政局、平等参与政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D项。
4.答案 C解析此时的西欧虽然进入封建时期,但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同时面临劳动力的缺乏,庄园主为了挽留住劳动力进而需要雇佣,与农奴形成劳役契约关系以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故选C;古希腊罗马实行奴隶制,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信仰基督教会说教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当时并不缺乏获得奴隶的途径,排除D项。
5.答案 A解析伴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领主直接经营自营地扩大,推动了“领主自营地出租成为一时潮流”,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自治的问题,排除B 项;材料反映的是领主出租自营地,是封建庄园制度的调整,并非强化,排除C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4世纪,排除D项。
6.答案 B解析教权与王权长期并立,排除A项;材料与封君封臣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基督教的影响力扩大的信息,排除D项。
《中古时期的欧洲》同步练习
![《中古时期的欧洲》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689d65f87c24028915fc377.png)
一、选择题1.5世纪,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中,最强大的是( )A.拜占廷帝国B.法兰克王国 C.英吉利王国 D.德意志王国2.以下当代国家同古时日耳曼人或日耳曼国家有关的是( )①埃及②英国③法国④德国⑤希腊⑥意大利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3.8世纪前期,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的领导者是 ( )A.查理·马特 B.亚历山大二世 C.罗马教皇 D.伯里克利4.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是西欧哪种制度的产物( ) A.世袭制 B.等级制 C.君主制 D.共和制5.下列反映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的语句是 ( )A.条条大道通罗马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 D.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6.骑士文学曾为广大统治者所欣赏,并风行一时,其叙述的内容应该出现在( )A.罗马文明时期 B.希腊文明时期 C.西欧封建时期 D.阿拉伯帝国时期7.在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社会地位最低的是 ( )A.国王B.农奴 C.封建主 D.骑士8.西欧比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晚了 ( )A.1000多年 B.近1000年 C.1500多年。
D.800年9.西欧封建社会里拥有土地最多的是( )A.国王 B.立功的贵族C.基督教会 D.军阀10.下列对西欧基督教的评价,不切合实际的是 ( )A.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B.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C.它的上层人物日益腐化堕落 D.对西欧科学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1.西欧城市兴起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是在 (A.5世纪 B.9世纪C.11世纪前后 D.12世纪前后12.西欧工商业城市兴起的意义在于 (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13.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当时的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 )A.商品经济发达 C.规划十分科学B.规模很大D.拥有自治权14.在法国有一个城市叫作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十一二世纪的哪一历史史实( )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B.琅城市民争取自主权的斗争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的袭击 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15.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 )A.罗马 B.柏林 C.君土坦丁堡 D.巴黎16.在历史上,拜占廷帝国指的是( )A.东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17.东罗马帝国衰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穷兵黩武,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B.奥斯曼土耳其是新兴的发达国家,实力强大C.东罗马帝国封建保守,国力衰微 D.奥斯曼土耳其军队骁勇善战,武器先进18.15世纪中期,攻陷君士坦丁堡的军队是 ( )A.阿拉伯 B.法兰克王国 C.西罗马 D.奥斯曼土耳其二、非选择题17.阅读下列图示材料:请回答:(1)上图反映的是西欧的什么制度的内容? 这种制度最先形成于哪一个国家?封建等级制度法兰克王国(2)这一制度是通过哪一事件形成的?在这种制度下,生活在最底层的是什么人?查理·马特改革农奴(3)在这种制度里,上下级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是以什么为纽带形成的?封建主与附庸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中古时代的欧洲
一、选择题
1、公元476年,日尔曼人在西罗马的废墟上建立的最重要的王国是()
A、法兰克王国
B、罗马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2、西欧封建社会实行的经济制度是()
A、班田制
B、均田制
C、采邑制
D、租庸调制
3、对罗马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评述不对的是()
A、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世俗权力,还控制着思想、文化。
B、但在政治生活中,教皇必须服从国王的领导。
C、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凌驾各国君主之上。
D、天主教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居西欧封建社会的中心地位。
4、对15世纪中期的东罗马帝国社会述说不正确的是()
A、仅剩君士坦丁堡孤城一座
B、帝国已名存实亡
C、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D、但仍有具大的政治实力
二、填空题
5、公元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马特推行的土地改革,史称“_____”
6、公元8世纪的土地改革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的_____的封建等级制。
7、8世纪中期,通过“______”,罗马教会获得大片土地,由此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8、12世纪前后,西欧诞生了一批最早的___。
9、____年,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覆亡。
三、简答题
10、指出课文《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中所说的西欧封建制的特点是什么?
11、你对西欧城市的复兴的作用有哪些特别的认识?
请看下面的对话:男生说:我国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城市规模大的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女生说: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
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产阶级文化和资本主义萌芽。
他们俩谁说的更有道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D
二、填空题 5、采邑改革 6、金字塔形 7、丕平献土 8、大学 9、1453
三、问答题
10、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国王查理·马特改革后,西欧社会逐渐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的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
国王是最高的封建主,以下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最后是骑士。
这种等级制度就是西欧封建的特点。
11、女生的说法更有道理。
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
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
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