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合集下载

人工智能课程大纲课程体系:《机器视觉技术》课程产品白皮书(2019V1.0)

人工智能课程大纲课程体系:《机器视觉技术》课程产品白皮书(2019V1.0)

《机器视觉技术》产品白皮书目录1引言........................................................................ - 3 -2产品概述.................................................................... - 4 -2.1产品体系............................................................ - 4 -2.2产品资源............................................................ - 5 -3产品介绍.................................................................... - 8 -3.1机器视觉技术........................................................ - 8 -3.1.1课程说明........................................................ - 8 -3.1.2教学大纲....................................................... - 12 -3.1.3教学指导....................................................... - 16 -4配套产品................................................................... - 19 -4.1实验设备........................................................... - 19 -4.2软件平台........................................................... - 24 -5技术支持................................................................... - 28 -5.1.1升级服务....................................................... - 28 -5.1.2师资培训....................................................... - 28 -1引言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2019云网融合发展白皮书解读》

《2019云网融合发展白皮书解读》

编写背景云网融合概念需要统一云网融合连接场景待明确云网服务体系架构形成云网基本能力标准化特点与趋势明朗化云网产品不断丰富概念统一 场景明确 体系清晰 能力标准化1.1 云网融合发展背景1.2 云网融合概念1.3 云网融合服务能力框架2.1 混合云2.2 同一公有云的多中心互联2.3 跨云服务商的云资源池互联3.云网融合三大特点4.行业场景:医疗、教育、能源、工业5.云网融合四大趋势典型案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云、鹏博士1.云网融合发展状况概述2.云网融合典型应用场景3.云网融合发展特点4.云网融合在典型行业应用情况5.云网融合发展趋势附录:典型云网融合解决方案实际案例云网融合是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并行驱动带来的网络架构深刻变革,使得云和网高度协同,互为支撑,互为借鉴的一种概念模式云服务与网络的敏捷打通按需开放网络能力最终服务于企业上云基础运营商始终处于云网融合领域的头部,强大的基础网络能力与政企资源是运营商的最大优势传统云服务商对云网融合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云网产品也较为丰富,但只能处于领域的第二阵营云网融合最终服务于企业上云,在上云的过程中,云网协同能力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国家出台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与安全领域的深度融合SD-WAN服务商是云网融合领域的有力竞争者云网融合对运营商来说是战略级调整,是重构新业务生态的契机网络服务商的切入代表着云网融合开放性不断扩大云与网络的深度融合也带来监管方面的新课题网络服务商逐渐切入云网融合市场,通过服务商自有的云专网接入多种公有云资源形成云网平台。

云网融合企业上云企业对云网融合产品或服务的选择43.4%32.4%27.9%13.2%9.6%云专线云间高速通道云联网SD-WAN组网方案其他云专线是云网融合连接场景中应用最多的产品;SD-WAN 发展迅猛,已经成为行业热点45.4%39.2%33.8%32.7%21.1%20.3%19.4%网络性能计费方式业务扩展性一站式开通和配置业务可用性故障恢复时间可视化监控企业选择云网融合产品的考虑因素42.3%28.7%22.3%21.4%14.6%5.6%专线/专网成本过高部署复杂网络质量有待提高运维成本高无法对全网网络状况进行监控分支机构开通困难网络性能与运维管理是衡量云网产品优劣的两大关键因素。

广电总局发布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

广电总局发布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
《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2018)》重点分析了广播 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现状,探讨了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关 键技术及体系架构,梳理了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典型 案例,展望了人工智能在广播电视行业应用的发展前景。
《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2018)》的主要 内容包括 :
1. 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应用关键技术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 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
前期,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组织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等 广播电视行业内外相关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公 司等开展了广播电视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工作,在此基础 上编制了《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2018)》。希望本 白皮书能为各单位推动人工智能在广播电视领域的深入应用 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推动广播电视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激发新活力,促进广播电视行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
智能编目 智能制播
CDN
内容推
智能检索 图像增强 SDN/NFV 智能终端
技术监测 内容监测
质量评价 预警/自愈 态势感知
...
内容评价 智能
防护/ 复
智能识别 有监 学
智能生成
智能处理
无监 学
智能分析 监学
智能传输 强化学
... ...
业的融合发展。 广播电视行业具有海量优质媒
体资源,建设了融合媒体制播与服 务云平台和广播电视融合传输覆盖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广电总局发布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
2019 年 5 月 16 日下午,在首 届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 论坛(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分论坛)
选题策划 智能终端
媒资管理 监测监管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一、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高效、精确和智能化的服务。

未来几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智能家居市场智能家居市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随着家庭网络设备的普及,智能家居设备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美元。

2.智能机器人随着工业4.0的到来,智能化生产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在工业生产中,智能机器人将取代人类完成大量重复性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智能机器人也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家庭保洁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

3.智能医疗智能医疗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智能医疗技术可以提高病人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费用。

未来,智能医疗技术将成为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趋势。

4.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将在人机交互、智能问答系统、智能客服、智能翻译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二、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对中国的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优势。

未来,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生产效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中国的生产企业将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交货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从而提高中国的经济效益。

2.助推智能制造中国始终致力于发展制造业,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加速智能制造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中国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智能物流和智能服务,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3.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智能化生产和智能穿戴设备的应用将促进消费升级,智能交通系统和城市智能化将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智能健康和智能医疗将优化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2019年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2019年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2019年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风起云涌: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相得益彰:人工智能赋能产业与应用场景百川归海: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逐步建立各领风骚:全球人工智能公司一览目 录01020304前言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概括而言是对人的意识和思维过程的模拟,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法赋予机器类人的能力。

人工智能将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在有效降低劳动成本、优化产品和服务、创造新市场和就业等方面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革命性的转变。

据Sage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为全球GDP带来额外14%的提升,相当于15.7万亿美元的增长。

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组织逐渐认识到人工智能在经济和战略上的重要性,并从国家战略和商业活动上涉足人工智能。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在未来几年经历现象级的增长。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世界人工智能市场将在2020年达到680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26.2%,而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也将在2020年达到71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44.5%。

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比如开放的市场环境、海量的数据资源、强有力的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丰富的应用场景等,但仍存在基础研究和原创算法薄弱、高端元器件缺乏、没有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等短板。

此份报告不但对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智适应学习技术、群体智能技术、自主无人系统技术、智能芯片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等)、人工智能典型应用产业与场景(安防、金融、零售、交通、教育、医疗、制造、健康等)做出了梳理,而且同时强调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重要性,并列举百度Apollo开放平台、阿里云城市大脑、腾讯觅影AI辅诊开放平台、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开放创新平台、商汤智能视觉开放创新平台、松鼠AI智适应教育开放平台、京东人工智能开放平台NeuHub、搜狗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等典型案例呈现给读者。

我国在人工智能伦理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

我国在人工智能伦理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

我国在人工智能伦理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焦点之一。

我国政府早在2017年就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并在2019年正式发布了《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5年)》。

这些政策文件和规划旨在引导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并确保其在技术、应用和伦理方面的可持续性。

在伦理方面,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会对社会和个人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我国在人工智能伦理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网络安全的法律。

该法律明确规定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和保护措施,包括:1. 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防止人工智能系统被利用进行网络攻击和破坏。

2. 网络运营者应当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和测试,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人工智能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技术更新和安全检查。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6月10日通过,将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明确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应用和限制。

1. 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处理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不得违反个人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2. 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处理必须经过个人同意,不得强制收集和使用。

3. 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处理必须保证其安全性和保密性,不得泄露和滥用。

4. 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处理必须遵守最小化原则,不得收集和使用与目的无关的信息。

5. 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处理必须遵守公正原则,不得歧视、损害和侵犯任何个人的权益。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工智能安全评估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工智能安全评估管理办法》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规范人工智能安全评估的程序和标准,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和可靠性。

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2-1-1 国家层面人工智能 行业发展政策分析 2015年以来,人工智能在国内获得快速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步入新阶段。2019年,人工智能
连续第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继2017、2018年的“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关键词后,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了“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等关键词 。从“加快”、“加强”到“深化”,说明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 已经走过了萌芽阶段与初步发展阶段,下个阶段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且更加注重应用落地。
2015年以来,人工智能在中国国内获得快速发展,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中国人工智能 步入新阶段。2017-2019年,人工智能连续三年被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人工智能迅速从国家层面上升至战略高度。这说明,中 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已经走过了萌芽阶段与初步发展阶段,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且更加注重应用落地。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 展,国内人工智能产业上中下游格局也逐渐清晰。其中,上游提供基础能力,中游将基础能力转化成人工智能技术,下游则将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特定行业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加快信息网络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突破大数据和云计算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工业和大型管理软件、新兴领域人工智
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能技术,人工智能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
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元;工业机器人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

2019年人工智能十大趋势

2019年人工智能十大趋势

2019年人工智能十大趋势[导读]IDC预计,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98 4亿美元。

白皮书从技术走向、落地实施、应用价值、市场生态四个维度预测了2019年人工智能十大趋势。

12月20日,国际数据公司(IDC)与百度AI产业研究中心(BACC)联合发布《百度大脑领导力白皮书》,白皮书预测了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发展趋势,通过实际案例解析人工智能如何从技术到落地,并提出“100天AI部署计划”。

IDC预计,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98.4亿美元。

白皮书从技术走向、落地实施、应用价值、市场生态四个维度预测了2019年人工智能十大趋势:展望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开始走进传统企业。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将走进企业内部,为企业提供以决策为中心的服务。

同时,深度学习也将继续广泛应用在图像、音频、文本等非结构化数据处理中。

尤其是传统行业中的大中型企业,采用机器学习平台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将逐渐成为主流。

IDC预计到2020年行业前15%的企业都将采用机器学习。

展望二:融合视觉、语音、语义等多模态计算开始落地。

仅能够看清听清的机器智能已经不能满足人类需求,融合视觉、语音、语义及情感的多模态计算成为实现真正智能的迫切刚需。

预计未来三年多模态计算将在实际应用中开始落地。

展望三:多模型数据库开始走向市场。

随着物联网的投资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企业内各种非结构化数据高速增长,使得能够支持多种格式数据管理的多模型数据库成为迫切需求。

IDC预计到2023年,多模型数据库的支出将达到NoSQL数据库支出的30%。

展望四:低代码量开发平台降低AI技术使用门槛。

低代码量/无代码开发平台促进AI部署自动化,降低技术使用门槛,使中小企业也能平等使用AI,实现普惠AI。

用户可以上传图片、音频、文本等原始数据,系统即可自动训练出合适的模型。

典型的案例—谷歌AutoML,百度EasyDL。

展望五:人工智能从云端部署向边缘计算扩展。

数字孪生白皮书(2019年)

数字孪生白皮书(2019年)

机理模型
数据驱动模型
赛博空间 模型 软件
软件是载体
模型算法化
算法代码化
代码软件化
描述
诊断
预测
决策
数据驱动
模型支撑
软件定义
精准映射
智能决策
2.4 数字孪生典型特征:数据驱动、模型支撑、软件定义、 精准映射、智能决策
数据驱动 模型支撑 软件定义 精准映射 智能决策
• 数字孪生的本质是在比特的汪洋中重构原子的运行轨道,以数据的流动实现 物理世界的资源优化。
④产业化
②确定方案 ③试运行
评价产业化效果和投资效益
推进试行项目虚体,以 虚控实,实现产业化
运用数字孪生模型模拟 物理实体运行
数字孪生应用场景
3.1 数字化设计 3.2 虚拟工厂 3.3 设备预测性维护
3.4 智慧城市 3.5 车联网 3.6 智慧医疗
3.1 数字化设计:数字孪生+产品创新
➢ 达索、PTC、波音等公司综合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产品设计数字孪生体,在赛博空间进行体系化仿真 ,实现反馈式设计、迭代式创新和持续性优化。目前,在汽车、轮船、航空航天、精密装备制造等领域已 普遍开展原型设计、工艺设计、工程设计、数字样机等形式的数字化设计实践。
2.2 数字孪生定义:实现物理空间在赛博空间交互映射的通用使能技术
➢ 数字孪生是综合运用感知、计算、建模等信息技术,通过软件定义,对物理空间进行描述、 诊断、预测、决策,进而实现物理空间与赛博空间的交互映射。
⚫ 数据是基础
物理对象
原理+数据
控制器
⚫ 模型是核心
动态调整
机理模型
模型
+
数据驱动模型
自我学习

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责任及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替代人类的见解

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责任及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替代人类的见解
人以意义来理解世界,也以此与他人交流、合作。米塞斯曾举过一个例子,假如某人闯入了一个从未去过的原始部落。那些原始人未开化,没有语言,或者即使有语言他也听不懂。但是,如果他看到这些原始人架锅生火,他就会知道,他们是要做饭了。人类有相似的心智结构,即使语言不通,也可以相互理解。如果换成机器人呢?除非是科幻电影里那些由演员扮演的机器人,否则它只会搜索和输出代码,而不会真正试图去理解眼前所发生的事。
1、人工智能的责任问题
在人工智能的多个应用领域,目前都已产生了实际的责任问题。比如,在自动驾驶领域,已发生过多起由人工智能导致的交通事故。2018年3月,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生了一起优步自动驾驶汽车引发的车祸,导致一名路人死亡。在事后的调查和报道中,关于责任认定存在一定争议。有报道提出,该起事故应归责于软件缺陷,也有报道认为是行人的责任而非车辆的责任。这个案例引出的问题是:自动驾驶领域中交通事故的责任该由谁负责?是通过自动驾驶法案的政府、自动驾驶程序编程人员、汽车制造公司,还是优步、用户、行人?
(2)研发者:这类主体是指从事人工智能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的组织或个人。人工智能所要遵循的伦理原则、价值与标准需要在研发环节置入。由于人工智能的行为及功能由算法决定,研发主体需要充分考虑其研发成果可能导致的风险,明确人工智能需要遵循的人类价值观和伦理规则,如公平、安全、透明与多样性等。其中透明原则是发展“负责任”人工智能的基本要求。因为,在“黑箱”情况下,主体很难承担责任。另外,人工智能技术不是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研发主体需要考虑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并考虑价值设置的优先等级,如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中要求重视集体利益、社会稳定等。
(3)生产制造者:这类主体是指从事人工智能产品生产制造的组织或个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将人工智能产品界定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成果集成化、产品化”,并将人工智能产品分为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终端、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类型。在这些人工智能产品的生产中,生产主体应严格遵守人工智能领域的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所制造的产品符合社会及人类利益;充分评估产品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设置相应的应急机制;保证产品的可解释性和可说明性,并为使用者提供关于产品功能、使用方式及风险应对等方面的明确信息。

人工智能安全白皮书

人工智能安全白皮书

人工智能安全白皮书(2018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2018年9月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单位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日益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数据量爆发式增长、计算能力显著性提升、深度学习算法突破性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发展。

自动驾驶、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安防、智能投顾等人工智能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并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技术的进步往往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为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提升人类经济社会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提供了新手段和新途径。

但同时,人工智能在技术转化和应用场景落地过程中,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带来冲击网络安全、社会就业、法律伦理等问题,并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世界主要国家都将人工智能安全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对安全风险的前瞻研究和主动预防,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安全领域应用,力图在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本白皮书从人工智能安全内涵出发,首次归纳提出了人工智能安全体系架构,在系统梳理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和安全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国内外人工智能安全的管理现状,研究提出了我国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应对与未来发展建议。

目录一、人工智能安全内涵与体系架构 (1)(一)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1)(二)人工智能安全内涵 (2)(三)人工智能安全体系架构 (3)二、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分析 (6)(一)网络安全风险 (6)(二)数据安全风险 (8)(三)算法安全风险 (9)(四)信息安全风险 (12)(五)社会安全风险 (13)(六)国家安全风险 (15)三、人工智能安全应用情况 (16)(一)网络信息安全应用 (17)(二)社会公共安全应用 (20)四、人工智能安全管理现状 (23)(一)主要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关注重点 (23)(二)主要国家人工智能安全法规政策制定情况 (26)(三)国内外人工智能安全标准规范制定情况 (29)(四)国内外人工智能安全技术手段建设情况 (31)(五)国内外人工智能重点应用的安全评估情况 (33)(六)国内外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34)(七)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培育情况 (36)五、人工智能安全发展建议 (37)(一)加强自主创新,突破共性关键技术 (37)(二)完善法律法规,制定伦理道德规范 (38)(三)健全监管体系,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39)(四)强化标准引领,构建安全评估体系 (40)(五)促进行业协作,推动技术安全应用 (40)(六)加大人才培养,提升人员就业技能 (41)(七)加强国际交流,应对共有安全风险 (42)(八)加大社会宣传,科学处理安全问题 (43)一、人工智能安全内涵与体系架构(一)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1、人工智能基本概念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在1950年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提出了“机器智能”以及著名的“图灵测试”: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电信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

电信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

电信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2021年3月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

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致谢本白皮书是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产学研融合与应用工作组指导下,由电信项目组组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牵头,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等联合参与起草。

限于编写时间、起草人员知识积累与人工智能电信行业应用发展尚未完全定型等方面的因素,内容恐有疏漏,烦请不吝指正。

主要起草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程强、刘姿杉、吕博;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张欢、吴博、王静、宋晓佳、李爱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王峰、赵龙刚、钱兵、曾宇、白燕南;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韩赛、胡雅坤、张冬月、师严、赵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后希旭;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袁丽雅;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王海宁。

前言利用人工智能提供的强大分析、预测与策略优化等能力来赋能网元、网络和业务系统,实现电信网络的智能规建、智能运维、智能优化管控与业务能力提升,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电信行业的发展重点。

国内外运营商、设备商和服务商等在电信网络智能化方面纷纷布局,电信网络智能化在标准研究、技术验证与落地应用等方面均有重要推进。

2020年,伴随着5G网络的大规模商用和网络人工智能平台的建设成熟,越来越多的网络智能化应用与业务得以落地并发挥良好效果。

人工智能作为电信网络的重要使能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网络内生智能将带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演进,促进网络、计算、数据与影响的融合与协同,为ICT和各个垂直行业带来全面智能能力的支撑与推动。

本白皮书系统分析目前电信网络智能化的总体发展态势与应用现状,集中展示AI技术在移动网、固定网络和业务服务应用场景的落地案例,包括故障根因分析、异常小区发现、基站节能、业务内容智能推荐、网络质量智能监控与业务智能识别调优等。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 ----可拓学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二○一六年九月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可拓学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编委会 主 任:李德毅 执行主任:王国胤 副 主 任:杨放春 谭铁牛 黄河燕 焦李成 马少平 刘 宏
蒋昌俊 任福继 杨 强 胡 郁 委 员:陈 杰 董振江杜军平 桂卫华 韩力群 何 清
杨春燕 陈文伟 汤龙
赵燕伟 刘巍 周玉
邹广天 李卫华 汪明慧
杨国为 余永权 潘旭伟
全书统稿:杨春燕,汤龙
1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可拓学
目录
第 1 章 可拓学概述 ...............................................................................1 1.1 可拓学的学科体系...................................................................1 1.1.1 可拓学的定义和定位........................................................1 1.1.2 可拓学的理论体系——可拓论.........................................1 1.2 可拓学的方法体系——可拓创新方法....................................3 1.2.1 拓展分析方法.....................................................................5 1.2.2 共轭分析方法.....................................................................5 1.2.3 可拓变换方法.....................................................................5 1.2.4 可拓集方法.........................................................................5 1.2.5 优度评价方法.....................................................................6 1.3 可拓工程 ..................................................................................6 1.3.1 可拓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6 1.3.2 可拓学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9 1.3.3 管理可拓工程...................................................................10 1.3.4 可拓学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10

《2019年国内外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梳理》

《2019年国内外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梳理》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呈现出了对社会与行业巨大的变革能力,已被普遍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推力㊂最近三年,人工智能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2019年人工智能仍然保持着强势的延续,得到了蓬勃发展㊂无论是政策㊁产业,还是关键技术研究㊁应用场景呈现等,都在全面㊁快速㊁深入地推进㊂1.1国内外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梳理1.1.1国际上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动态人工智能在科技㊁产业和社会变革等方面表现出的巨大潜力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同,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涉及人工智能的国家政策㊂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战略与政策观察(2019)“中指出, 自2013年以来,全球已有美国㊁中国㊁欧盟㊁英国㊁日本㊁德国㊁法国㊁韩国㊁印度㊁丹麦㊁芬兰㊁新西兰㊁俄罗斯㊁加拿大㊁新加坡㊁阿联酋㊁意大利㊁瑞典㊁荷兰㊁越南㊁西班牙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战略㊁规划或重大计划㊂欧盟28国2018年签署‘人工智能合作宣言“共推人工智能发展;东盟正在计划制定‘东盟数字融合框架行动计划“,促进人工智能合作发展 ㊂国际社会推出的人工智能政策呈现出以下态势㊂1.以美国㊁英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在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新兴国家正积极跟进2019年美国㊁英国等国家进一步升级了各自的国家战略㊂以美国为例,在对人工智能深度评估的基础上,美国于2019年对2016年版的‘人工智能战略“做出了更新,基本概况如表1-1所示㊂表1-1美国‘人工智能战略“不同版本的战略要点更新情况在上述7条战略更新的基础上,美国于2019年还提出了战略8,即 扩大公私合作,加速人工智能的发展 ,这反映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对研发人工智能日益重要㊂发达国家对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视引起了新兴国家的极大关注㊂印度㊁俄罗斯等国家纷纷加入了对人工智能的战略布局,先后发布了各自国家的人工智能战略㊂2.人工智能战略布局正在从几年前少数大国关注,走向2019年全球布局的新格局(见图1-1)图1-1主要经济体人工智能战略发布(源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战略与政策观察(2019)“)3.人工智能政策正由过去重点关注基础理论㊁技术应用与行业落地等层面的协同推进,拓展为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的安全利用与治理例如,2018年加拿大G7峰会(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发布的‘沙勒瓦人工智能未来的共同愿景“提出,要 致力于推广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和其商业应用,并继续推进适当的技术㊁道德和技术中立的举措 ㊂2019年5月,O E C D(O r g a n i z a t i o n f o rE c o n o m i cC o-o p e r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7个成员国及阿根廷㊁巴西等共42国投票通过了人工智能指导原则,以规范各国开发和利用人工智能的行为㊂2019年6月,G20(二十国集团)部长级会议通过‘G20人工智能原则“,推动建立可信赖人工智能的国家政策和国际合作㊂2019年6月,中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 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明确提出和谐友好㊁公平公正㊁包容共享㊁尊重隐私㊁安全可控㊁共担责任㊁开放协作㊁敏捷治理八条原则㊂1.1.2国内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情况自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我国人工智能政策处于持续加码态势㊂1.近三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人工智能的相关表述从近三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人工智能的相关表述看,国家对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如表1-2所示㊂表1-2近三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人工智能的表述续表2.各部委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行动为落实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落地,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如表1-3所示㊂表1-3近两年国家有关部委发布的人工智能政策文件除上述政策外,科学技术部于2019年8月公布了最新一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这支被称为 人工智能国家队 的成员已增加到15家,覆盖自动驾驶㊁城市大脑㊁医疗影像㊁智能语音㊁智能视觉㊁基础软硬件㊁智能供应链㊁图像感知㊁视觉计算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㊂从政策文件看,政策内容覆盖人工智能基础㊁经济㊁民生㊁行业㊁人才布局等方方面面,政策的密集出台,对推动人工智能在我国经济民生领域快速而有质量地发展具有积极重要的导向作用㊂其中, 2019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提及 智能 关键词有94个,涉及水利㊁钢铁㊁煤炭㊁石化化工㊁建材等数十个领域,间接提及人工智能产品及技术的鼓励类条目多达百余条,这为社会各行业转段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㊂3.政策驱动下各省市发布人工智能的政策情况在由科学技术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中指出,自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以来,全国已有19个省(自治区㊁直辖市)发布了26项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并提出了各自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如表1-4所示㊂表1-4部分省市出台的人工智能政策从上述不同层面出台的政策看,在国内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窗口期,政府正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度布局㊂1.2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概况1.2.1人工智能学术研究总体态势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在技术与理论层面,离不开学术界的持续㊁深度研究与拓展㊂1.论文与活动方面近几年,学术界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与探索,一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㊂来自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19人工智能索引报告“(2019A I I n d e xR e p o r t)指出,从1998年到2018年,同行评议的人工智能论文数量增长了300%以上,占同行评议期刊出版物的3%,占已发表会议论文的9%;而人工智能会议的出席人员也越来越多,2019年,仅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N e u r I P S,全球最受瞩目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顶级盛会之一)就有13500人参加,比2018年增长41%,比2012年增长800%㊂A A A I(t h eA s s o c i a t i o n f o r t h eA d v a n c e o fA r t i f i c i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美国人工智能协会)和C V P R[I E E E (I n s t i t u t eo fE l e c t r i c a l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sE n g i n e e r s,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C o n f e r e n c eo n C o m p u t e rV i s i o na n dP a t t e r nR e c o g n i t i o n,I E E E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会议出席人员也增长了30%㊂在中国知网(C N K I)平台中,以主题关键词 人工智能 进行搜索,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6日期间,中国本地学者发表的人工智能相关论文总量如图1-2所示㊂通过图表我们能看出,中国学者在人工智能的学术研究方面,一直处于高位增长㊂2.专利申请与公开情况我们以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等关键词,在中国智慧芽专利数据库中检索,按年度处理得到图1-3㊂通过图表,我们感受到世界范围内涉及人工智能的专利公开量正在快速攀升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2019年度)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四、人工智能重塑各行业
02
4 1.14 1.2
5 1.38 1.413 1.521 1.623 1.7629 1.831
40 2.140 2.242 2.345
52 3.153 3.254 3.354 3.455 3.555
58 4.160 4.265 4.370 4.471 4.575 4.679 4.782 4.886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主要发现主要发现:
1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主要发现
2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主要发现
3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 一、AI 创新融合新趋势
4
一、AI 创新融合新趋势
1.1 人工智能正全方位商业化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步入全方位商业化阶段,并对传统行业各参与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改变了各行业的生态。

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企业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参与企业管理流程与生产流程,企业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部分企业已实现了较为成熟的智慧化应用。

这类企业已能够通过各类技
术手段对多维度用户信息进行收集与利用,并向消费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同时通过对数据进行优化洞察发展趋势,满足消费者潜在需求。

第二层是行业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变革造成传统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人工智能的参与导致上游产品提供者类型增加,同时用户也会可能因为产品属性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由个人消
费者转变为企业消费者,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第三层是人力变革。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提升信息利用效率,减少企业员工数量。

此外,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取代从事流程化工作的劳动力, 导致技术与管理人员占比上升,企业人力结构发生变化。

图表1-1: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全方位变革
1. 企业变革
销售
安防 反欺诈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 个人助理 智能工具
2. 行业变革
3. 人力变革
增强现实
手势识别 机器人 情绪识别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德勤研究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 一、AI 创新融合新趋势
5
1.2 AI 全面进入机器学习时代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学习知识的途径逐渐从进化、经验和传承演化为了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传播和储 存。

由于计算机的出现,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开始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在不久的将来,绝大多数的知识将被机器提
取和储存。

强大的计算机算法将逐渐获得类人的能力,包括视觉、说话的能力和方向感等。

在人工智能众多的分支领域中,“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

包括89%的人
工智能专利申请和40%人工智能范围内的相关专利均为机器学习范畴。

最初的研究动机是为了让计算机系统具有人的学习能力以便实现人工智能。

机器在现有的知识找到空缺,接着机器效仿人脑并模拟进化,系统化地减少不确定性, 识别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并完成学习。

图表1-2:人工智能各层级图示
技术支持
资料来源:德勤研究
传感器
芯片
数据
软件框架
云服务
AI 应用领域
智慧医疗
智慧教育
智慧城市
AI 技术领域
智慧金融
数字政府
智能制造
无人驾驶

反向传播算法
概率推理
逆演绎算法 线性算法

决策树
基因编程
逻辑回归
核机器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机
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