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人际关系学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人际关系学的研究
第一部分:一个人一生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一、人际关系控制点
二、人格
三、自尊
二、人际关系控制点(决定了人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在人的一生中是变化的
13岁之前的少年儿童的人际关系控制点是外在的,他们的人际关系是由他们的家长控制的。
13岁以后的青年人的人际关系控制点逐渐内移,变成内在的个人因素,他们的人际关系是由他们自己的心理原因控制的。
25岁以后的婚恋中的年轻人的人际关系控制点完全内移,变成了完全个人的事情。
如果中间残废或者到了70岁以后的需要别人帮助护理的老年人的
人际关系控制点逐渐外移,变成了护工控制的人际关系。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人际关系控制点内向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要好,学习方法也明显有效。
三、人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什么是人格: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包括
【human dignity∶人的道德品质】
一、精神面貌
每个人身体素质怎么样,工作是不是投入卖力,是不是充满干劲。包括这个人小时候社会发生过什么大的动荡(尤其在现代大陆地区的年轻人都有社会发展过程的影响),心理受过什么伤害等等,这些都是人的精神面貌的一部分。还有这个人属于什么少数民族或者什么地方出生长大的人,有什么特殊的风俗习惯等等。
二、道德品质
每个人小时候处在什么样的社会阶段,受过什么样的家长和团体的思想熏陶,就会潜移默化的形成这个人的道德品质。
总体而言: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就是这个人的人格。
人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原理(求同存异,相似相容),所以往往人格相同的人会比较和的来,会变成好朋友,就是通常说的脾气相投的朋友,或者臭味相投。
人格是人际关系的正面影响和选择性来源,人格越强烈控制点越内在自尊心越强(内向型),人格越弱化控制点外在自尊心越弱(外向型)。
相对而言,内向型人才的能力要显著优于外向型人才,俗话说小人求助于人,君子求诸于己。
四、自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什么是自尊:自尊是指自我觉察错误和羞耻的能力,并且是自勉自改的动因。
一、知道什么是羞耻。
二、自己尊重自己,自己勉励自己,自己改正并承认错误。
自尊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人际关系受到挫折时候,当遇到别人批评和责怪的时候心里怎么反应,自尊心决定了个人怎么解决和别人的人际冲突(自尊强的人的事发初期人际冲突会比较强烈,但是后期处理会比较正确和有效;自尊弱的人比较随和事发初期人际冲突比较弱,但是后期处理会比较马马虎虎处理效果也不一定好)。所以重要的事情不能捏软柿子,要不然重要的事情办不好。
自尊心强的人羞耻感强,往往经常自勉自改,但是自尊心强的人人际关系控制点内向,人格也比较强烈。自尊心弱的人羞耻感弱,往往失察,不会自勉自改,人际关系控制点外向,人格比较弱化。
五、人一生人际关系发展轨迹
1、小学阶段是人际关系控制点外在的阶段,人际关系是家长决定的。
2、青春期阶段人际关系控制点逐渐内在,人际关系逐渐由自己决定,但是人格和自尊还没有成型,所以还不知道交什么样的朋友,所以比较迷茫可塑性强。
青春期的几个毛病:
1、多疑:由于思维活跃,喜欢假设,又缺乏交流所以疑心重重,无中生有,内心总有解不开的矛盾和疑惑。
2、害羞:控制点内移,对别人评价很敏感,在陌生和人多的场合尤其不自然害怕和别人交流总受控于环境。
3、孤僻:生活总有重大挫折,自命清高,总觉得与人交往是同流合污。
4、没有群体认同感:没有学会人际交往步骤和工具,价值观和是非观不明确,自尊心和人格还未完全成型。
3、结婚以后人际关系控制点完全内在,人际关系完全由自己决定,人格和自尊已经成型,可以交几个好朋友一起干事业,这时候才是臭味相投。
4、70岁或者伤残以后人际关系控制点又外移,人际关系靠护工决定,要和护工搞好关系,要逐渐变随和不要变得古怪。
第二部分:东西方人际关系理论和研究的不同
一、中国有史以来的人际关系发展简要
1、先秦时期的人际关系思想:家天下,等级制度:帅其宗室,籍其分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春秋时期的人际关系思想:孔子;中庸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人际交往法则:孝、忠、恕、信、娣、义
人际交往模式:智、勇、温、良、恭、俭、让
3、战国时期的人际关系思想:仁义
4、两汉时期的人际关系思想:仁义、三纲五常
5、魏晋南北朝时期人际关系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宋明时期人际关系思想:太虚即气、礼学、天理(朱熹)
7、宋朝就开始分析心理学和人际关系:陆九渊;解除心蔽、剥落错误思想、做到本心(心理学的本我)至善。
8、明末青初的人际关系思想:社会阶层说(农工之超而为商贾、商贾之超而为士、士之超而为圣贤(社会各阶层通过自己的努力比实超而实为之))
9、清朝人际关系思想:均贫富,天下大同(人人皆公,人人皆平)。
10、民国(废除三纲五常,平等博爱,为民服务,打破中国和外国的界限,向往自由和平等(接受西方启蒙思想))
二、西方有史以来的人际关系发展
1、古希腊时期的人际关系思想:(铁器时代)主持正义和公道,反对人际关系的弱肉强食。
德谟克利特:人的知识来自于自己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神的启示。
亚里士多德:美德是一种适中(类似于中国的中庸),提倡实践。
2、欧洲中世纪的人际关系思想:(圣经时代)逆来顺受、爱人如己、讲信用、热情、虔诚、忍耐、富于同情心、能顺从人(爱是永久忍耐和虔诚)。
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际关系思想:反封建、反宗教;主张个性独立和个人奋斗。为了个人幸福应该不受社会约束。因此文艺复兴时代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