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西师版小学数学总复习

西师版小学数学总复习

西师版小学数学总复习一、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1)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大的自然数。

像-2,-1,0,1,2这样的数称为整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还有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最小的整数。

也()最大的整数。

当测量时往往会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就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如:假分数,分子大于分母或等于分母。

如: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偶数是( ), 最小的奇数是( ).在自然数中,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 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1)读出表中的数,并说一说读多位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2)说一说,表中的分数、百分数分别表示什么。

1258表示把世界陆地面积平均分成125份,中国陆地面积占其中的8份。

%22,把2000年世界总人口数看成100份,中国人口占其中的22份(3)你会用“万”作单位的数表示表中的面积吗?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小数有限小数。

如:3.45,0.6, 5.0707无限小数不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

如:3.72混循环小数.如:4.3405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960 0000=960万1707 5400=1707.54万(4)说一说,怎样把一个较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万位或亿位,并把表中的人口精确到万位或亿位。

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总复习》活动导学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4 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总复习》活动导学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4 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总复习》活动导学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4 西师大版引入(5分钟)老师先让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知识点,然后提出本单元的重点是总复习,将让学生复习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并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学习内容(30分钟)1.基本算术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基本算术运算。

让学生翻开课本,分别回顾一下四种运算的相关概念和方法,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些基本的算术运算练习题。

2. 数量关系要求学生回顾在数学上理解数量关系的相关概念和方法,通过同桌展开讨论,来巩固和拓展这方面的知识点。

然后,老师提供一些实际的问题模拟,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通过这样的实践学习,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几何包括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等知识点,老师提供各种绘图题目,要求二年级的学生在纸上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同桌上的学生再进行讨论和互相纠正,直到完成所有题目。

4. 时间和空间老师可以利用颜色卡片等小工具,来帮助学生了解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概念,让他们尝试把每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单元与相应的颜色配对。

5. 数据与图表要求学生先从课本上学习数据和各种图表相关的知识点,掌握如何读取和使用它们。

然后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摆弄各自编写的数据图表,同时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活动设计(1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合理分类,完成分类的方式可以是手动整理,也可以尝试使用相关的科技支持工具,例如表格、电子文档等。

总复习(20分钟)老师提供总复习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知识。

老师可以将一些相关的问题和综合性编程案例,或者挑选一些题目进行联系,让学生在确认自己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同时,提升整体的学习能力。

总结(5分钟)总结本次课学习的重要内容,老师可以更加具体地、全面地对上述知识点进行概括和总结。

同时,请学生今天的课感受,是否还有压力和问题等都可以聆听他们的想法和看法。

能否及时提出问题,更好地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而了解课程教学的趋势,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愿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的第一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对前两个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以及针对重难点的巩固练习。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和理解万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理解质量单位和质量的概念,学会使用质量单位进行计量;掌握长度单位,学会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时间的读法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数的组成,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概念及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1. 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特别是大数的读写和组成。

2. 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换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3. 时间计算中的进位和借位。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挂图等。

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引导学生回顾前两个单元所学的内容,包括数的读写、组成,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概念及换算等。

3. 巩固练习: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2. 内容:数的读写、组成,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概念及换算,重难点提示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数的读写、组成,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换算。

2. 提高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西师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资料

西师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和结论〔一〕整数1、整数: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整数分为正整数、0和负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

0是最小的自然数,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0。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例如: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相等,都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所有倍数都是它的所有因数的倍数,一个数的所有因数都是它的所有倍数的因数。

6、能被2、3、5、8、9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204、48.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例如:234、630.能被4〔或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2年级 数学 下册 西师版 导学案 收集与整理1.分扣子

2年级 数学 下册 西师版 导学案 收集与整理1.分扣子

《分扣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在回顾、整理、交流的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三、教学准备:课件,根据教材内容准备纸质扣子,每组一份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课件出示谜面,学生猜谜语:兄弟几个人,各走各的门,谁要走错了,出来笑死人。

(打一服饰用品)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了是扣子,那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到扣子的世界里探究数学的奥秘。

1.说一说:师:都在哪儿见过扣子?2.让学生观察多种扣子杂乱的摆放在一起的画面,说说自己的发现。

3.想一想:师:这么多纽扣,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是什么样的扣子?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把扣子分一分就更清楚了,那我们就一起来分扣子。

(出示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究学习活动(一):分学具袋1的扣子1.讨论:怎样分扣子才能更清楚,跟你的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2.分一分,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方法动手分一分。

活动要求:(1).小组同学先商量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确定按什么标准分。

(2).合作一起动手分一分,分完后,组内互相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3.全班交流,汇报分类情况(1).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每种方法的分类标准,通过实物投影展示。

(2).观察对比分的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小结: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不同。

活动(二):在活动一的基础上继续分1.呈现学生中按形状分的情况,提出问题:如果再分下去,可以怎么分?按扣眼数分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形状扣眼个数扣眼个数形状2.继续分一分,然后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3.比较两种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按“形状”“扣眼个数”分和按照“扣眼个数”“形状”的顺序进行分类,结果一样。

《比多比少求和》问题解决总复习PPT

《比多比少求和》问题解决总复习PPT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
问题解决总复习大小有妙招。(口答)
(1) ( 28 )比27多1 (2) ( 55 )比67少12 (3) 36比20多( 16 ) (4)( 23 )比20多3 (5)20比( 12 )多8 (6)24比( 27 )少3
求大数 加加加,求小数、相差数减减减。

女生人数:240+18=258(人) 学生总数:240+258=498(人) 答:二年级有学生498人。
拓展练习(筛选信息我最棒!)
桃树400棵 桃树比梨树多90棵 苹果树比桃树多60棵


❶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梨树的棵数:400-90=310(棵) 桃树和梨树总共的棵数:400+310=710(棵)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有710棵。
课堂总结
同学们,生活中时时刻刻有数学,事事有 数学,因此,我们应该爱数学、学数学、用数 学,成为生活小能手。
我是生活小能手。

2. 余刚家养牛230头,苗苗家养的牛比余 刚家少78头。他们两家一共养牛多少头?
苗苗家牛的头数:230-78=152(头) 两家总共的头数:230+152=382(头) 答:他们两家一共养牛382头。
我是生活小能手。
3. 硕勋小学二年级有男生240人,男生比 女生少18人,二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拓展练习(筛选信息我最棒!)
桃树400棵 桃树比梨树多90棵 苹果树比桃树多60棵


❷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例如:苹果树有多少棵? 例如:桃树和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例如:梨树和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对于比多比少求和的问题解决,理清题意 是关键。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就是十,10个十就是一百,10个一百就是一千(1000),10个一千就是一万(10000)。

2、个、十、百、千、万都就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就是10。

3、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就是个位,第二位就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第4、写数就是从高位开始的,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5、读数就是从高位开始,千位上就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就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就是几读作几十……末尾的0不读。

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

6、数的组成。

(1)567就是由5个( )、( )个十与7个( )组成。

(2)4个百与2个一组成的数就是( )(3)857就是一个( )位数,5在( )位上,表示( )。

(4)用6、0、4,0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的最大四位数就是( ),最小四位数就是( )。

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 ),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 )。

(5)一个三位数加1就变成了一个四位数,这个三位( 999 ),一个四位数减1就变成了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就是( 1000 )。

7、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8、位数相同的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如果两个数就是四位数,就从千位开始比较,千位相同,再比百位,百位相同,再比十位,十位相同,在比个位,如果个位也相同,这两个数相等。

9、多得多就就是大得多,少得多就小得多。

二单元:千米的认识1、两地之间的距离及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表示。

2、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也叫公里),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除km与m之间的进率就是1000外,其余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就是10。

3、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4、进率: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5、 (1000) ( 10 ) ( 10 ) ( 10 )毫米就是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直尺上最小一格的长度就是1mm,1cm=10mm,生活中1mm的物体有:身份证的厚度大约就是1mm,10张纸的厚度大约就是1mm,芝麻的宽度大约就是1mm。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全册导学案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全册导学案

数数(第一课时)数数(第二课时)写数(第三课时)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整理与复习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拼组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3.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积极参与图形拼组的活动,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合作探索,以及对平行四边形边、角的认识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边。

课时安排:3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拼组图形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的意义.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确10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基础,联系生活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结合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与同学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与过程.3、能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4、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5、结合学习活动,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力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2、加法中的进位与连续进位、减法中的退位与连续退位;3、让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出事物的规律;4、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说明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三、教学难点:1、加法中的进位与连续进位、减法中的退位与连续退位;2、让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出事物的规律;3、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说明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四、课前准备:小棒、计数器、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18课时)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2课时2、加减法的估算-------------------------------------------------------2课时3、三位数的加法-------------------------------------------------------3课时4、三位数的减法-------------------------------------------------------4课时5、探索规律-------------------------------------------------------------2课时6、解决问题------------------------------------------------------------2课时7、整理与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学习"当家"--------------------------------------------2课时整十、整百数的加减(2课时)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加减法的估算(2课时)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三位数和加法(3课时)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三位数的减法(4课时)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探索规律(2课时)教学反思:探索规律(2课时)。

第八单元《总复习》大单元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第八单元《总复习》大单元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总复习》大单元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等。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对二年级下册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包括以下内容:1. 数的认识:100以内的数、整百数、整千数、时间和人民币。

2. 数的运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有余数的除法。

3. 测量: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4. 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5.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

6. 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注重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学生的易错点和难点。

3. 示范:通过示例,展示解题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总结: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7.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家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思考、参与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成绩: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3)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3)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有余数的除法(3)(西师大版)一、学习目标1.理解带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掌握用竖式算法进行带余数的除法运算。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前预习1. 概念回顾回顾之前学过的带余数的除法概念,带余数的除法是指某些除法没有整除结果,最后需要加上余数表示。

2. 以文字方式代数表达式代数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3. 案例分析小明除法算错了,他拿到的题目是442÷8=…,他想了一会儿算出了结果为54,但他忘记了检验自己的结果。

请你帮助小明进行检验,看看他的答案是不是正确的。

解题过程:先用小学奥数里的方法验证下,再利用公式进行检验:•用直接相乘法:–8 × 54 = 432•检验:被除数(442)- 商× 除数(8) = 442 - 8 × 54 = 442 - 432 = 10,余数是10,同题干中的余数一致,因此小明的答案是正确的。

三、课堂探究1. 教师演示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6页,跟随我一起来看这道题:84÷11=7 (7)我们可以用竖式算法来解这道题,具体步骤如下:1.84÷11=7余7。

2.把商写在竖式的左边,余数写在竖式的右上角。

竖式算法求84÷11的商和余数竖式算法求84÷11的商和余数2. 分组合作请同学们组成小组,自行选择2-3道带余数的除法题目,运用所学竖式算法进行计算,然后互相评价和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3. 收集问题请同学们在计算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问题和困惑,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和困惑,并分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和解决。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第56页第2题、第57页第1-2题,掌握用竖式算法进行带余数的除法运算。

2.思考并写下一道带余数的除法题目,除数和被除数各自是几位数并且余数是多少。

运用竖式算法进行计算,然后交给老师检查。

一步一步走(解决问题)【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一步一步走(解决问题)【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一步一步走(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所给的数列,找出规律,并写出下一项;
2.能够用等差数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
3.等比数列。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和常用公式,并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能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四、教学方法
讲解、练习、反思。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学生自测,总结数列的概念。

2. 学习等差数列
1.讲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和常用公式;
2.利用例题演示用等差数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自己尝试在不同情境下使用等差数列的方法解决问题。

3. 学习等比数列
1.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能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2.利用例题演示用等比数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自己尝试在不同情境下使用等比数列的方法解决问题。

4. 拓展
1.教师出一个问题,说明也可以使用不同公式(如三等分点公式等)解决;
2.提出一个思考题,让学生练习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讲解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常用公式,并且能够在实际问题中使用这些公式进行解决。

在拓展环节中,我们也提出了一些思考问题,让学生自由探究和思考。

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等比数列的概念不够清晰,需要加强讲解和练习。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让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 米和千米的认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 米和千米的认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 米和千米的认识 | 西师大版学习目标1.能够认识米和千米的概念。

2.能够将千米换算成米,或者将米换算成千米。

学习重点1.米和千米的概念。

2.米和千米的换算。

学习难点1.千米和毫米的换算。

学习内容1. 米和千米的认识米(m)是长度的基本单位之一,一般用来测量较短的距离,比如一条街的长度、一个教室的宽度等等。

千米(km)是长度的较大单位之一,一般用来测量较长的距离,比如城市之间的距离、长江的长度等等。

2. 米和千米的换算•1千米 = 1000米•1米 = 0.001千米换算时,可以通过乘以或者除以1000来计算。

具体来说,将千米的数值乘以1000,就可以得到对应的米数;将米的数值除以1000,就可以得到对应的千米数。

3. 认识其他长度单位除了米和千米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长度单位,包括:•毫米(mm),1毫米 = 0.001米•厘米(cm),1厘米 = 0.01米•分米(dm),1分米 = 0.1米在实际生活中,这些长度单位也经常被使用到。

4. 米和千米的实际应用米和千米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测量跑步的距离。

如果要跑10千米,就需要运动员跑10000米。

•量化车程。

如果要从A城开车到B城,可以通过千米来衡量两者之间的距离。

•计算物品的大小。

比如,一张A4纸的大小是21厘米 x 29.7厘米。

总结本章学习了米和千米的概念及其间的换算方法。

同时,还介绍了其他一些长度单位。

在生活中,应用起来也非常广泛。

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练习和探究。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导学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导学案

八总复习单元计划导学内容:1、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三位数加减法2、认识图形3、常见的量4、有余数的除法5、收集与整理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领域: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较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

2、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5、结合实际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会写除法竖式,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6、认识钟表,能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时、分、秒的长短,能结合具体情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7、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习最简单的整理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形,能完成相应的图形。

(二)数学思考领域:1、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能借助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能结合具体的估算情境,解释估算的过程。

2、在认识简单平面图形与拼组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

3、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说出主要的思维过程。

4、能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比较。

(三)解决问题领域: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3、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领域:1、在他人的帮助上,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拼组图形、探索规律、数据收集、测量、体验时、分、秒等有趣、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双山小学数学教学“导学案”双山小学数学教学“导学案”1.知识与能力:借助计数器认识万以内数的写法,能正确写万以内的数,结合具体的数,说出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会正确地写数表达交流信息,体验数学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与小伙伴的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一、认识数位顺序创设情景:小鸟回家教师拿出5个鸟巢,一边讲述一边贴在黑板上(贴在一横排);5名学生分别拿1张纸片,上面写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师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1借助计数器认识万以内数的写法,能正确写万以内的数,结合具体的数,说出写的方法。

2会正确地写数表达交流信息,体验数学的价值。

3通过与小伙伴的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学生列举出计数器。

学生写:85。

其余学生试着写数。

(填写例1的空)讨论:像这样没有0的数怎么写?做第8页的“试一试”。

2写末尾有0的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在黑板上出示算珠图。

刚才(例1)的3个数从个位起,每一位上都有算珠,每一位上都是0以外的数,写数时不会出现0。

而这两个数中,第1个数的个位和十位都没有算珠,第2个数的百位和十位都没有算珠。

1)先让学生尝试写。

(2)选两个学生上黑板写这两个数,全班交流写法。

(3)归纳“用文字叙述的数”怎样写。

得出:文字叙述的数的写法:数位上有几个计数单位就写几,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

然后做例3后面的“试一试”。

3写文字表示的数出示例3四千八百三千零七十五二、学习写数的方法教师:你们在哪些地方看见过这些数位呢?教师:计数器有什么作用呢?1写没有零的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在黑板上出示算珠图。

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下面板书:85。

请一学生拨珠,可以拨三位数(285)、四位数(3247),教师出示相应的算珠图。

启发学生逐步说出:(1)两位数先写十位数,再写个位数;(2)三位数先写百位数,再写十位数,然后写个位数;(3)四位数先写千位数,再写百位数,然后写十位数,最后写个位数(也就是从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写)。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概括能力,养成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2.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读写方法、大小比较等知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结束,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

(板书课题)二、整理全册所学内容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2)想一想: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整理要求:1.整理结果要简洁、清晰、有条理。

2.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的过程。

3.全班汇报交流、完善整理结果(1)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果。

(2)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3)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

如:全册内容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计量单位长度单位:千米、毫米时间单位:时、分、秒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统计三、整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1.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1)出示数5555,从右往左,你能依次说出每一个数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吗(2)填空: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10个千是()。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知识讲解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知识讲解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八、总复习第1课时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131~139页。

【教学目标】1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概括能力,养成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2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读写方法、大小比较等知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结束,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

(板书课题)二、整理全册所学内容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2)想一想: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整理要求:a整理结果要简洁、清晰、有条理。

b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的过程。

2全班汇报交流、完善整理结果(1)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果。

(2)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3)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

如:全册内容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计量单位长度单位:千米、毫米时间单位:时、分、秒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统计三、整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1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1)出示数5555,从右往左,你能依次说出每一个数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吗?(2)填空: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10个千是()。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优质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优质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况分析: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学生46名,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不错,但是与优秀班级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

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三位数的加减法”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

读写数中涉及“0”的读写、加减计算中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变化多、学生计算正确性差,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思考性强,这些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要特别注意。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是以一年级(下)初步感知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初步感知平形四边形,并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拼组图形。

第四单元“千米毫米”是继二年级(上)认识了米、厘米,知道分米且具备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介绍毫米的。

对毫米学习的要求要低一点,《标准》表述的是“认识行米,知道毫米”。

第五单元安排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二年级(上)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用口诀求商),三年级(上)将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用竖式求商。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有余数的除法(一)年级: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课1课题有余数的除法时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有余目数除法的算式。

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概括能力,能解决标教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材重让学生在一些列活动中,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分点析难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点导学过程备注一、导入出示:○○○○○○提问:你能看图列出两道除法算式吗?根据图说说,这两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二、学习过程1.摆一摆。

请小朋友拿出20 个圆片,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摆一摆。

(1) 20 个圆片,每组 4 个,可放几组?(2) 20 个圆片,每组5个,可放几组?(3) 20 个圆片,每组 6 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4) 20 个圆片,每组7 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根据学生操作后汇报的结果,填出下表:圆片个每组个余下个组数数数数20420520620720⋯2、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把一些物体平均时,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

这个剩余的数,在除法算式中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板书:余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3.20 个圆每组分 4 个,可以分给几人?怎样列式计算?20个圆每组分 5 个,可以分给几人?怎样列式计算?20 个圆每人分 6 个,可以分给几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除法?(平均分)分给几人?有没有分完?还剩几个?这 2 个还能再分一组吗?为什么?这剩下的 2 个能不能不写了?在算式中怎么表示呢?师板书: 20÷4=5(组)20÷5=4(组)20÷6=3(组)⋯⋯ 2(个)20÷7=2(组)⋯⋯ 6(个)商的单位是什么?余数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单位不一样?教师小结:像这样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怎么读呢?(点名读,板书: 20 除以 6 等于 3 余 2,)如果把 20 个圆片分给 8 个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生独立列式并写出读作,师板演,生互相核对,再点名说各部分名称)三、导学习题1、 21 ÷6=_⋯⋯_19÷4=_⋯⋯_67÷9=_⋯⋯_38÷5=_⋯⋯_52÷7=_⋯⋯_71÷8=_⋯⋯_17÷2=_⋯⋯_43÷9=_⋯⋯_2、□里最大能填几?□× 4<378×□< 7054>8×□□× 6<399×□< 6548>5×□3、有 32 本书,最少拿出几本后就可以平均分给 5 个小朋友?4、小刚买来 20 条金鱼,送给小明 4 条,剩下多少条金鱼?小刚把剩下的平均放在 3 个鱼缸,每个鱼缸放多少条金鱼?还剩多少条?5 、一本书共 86 页,小丽看了30 页,剩余的每天看7 页,还需要看几天?6、__________,平均分给 6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还剩几张?(补充条件,并解答出来)课堂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总方面更加努力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总复习
单元计划
导学内容:
1、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三位数加减法
2、认识图形
3、常见的量
4、有余数的除法
5、收集与整理
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较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

2、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5、结合实际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会写除法竖式,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6、认识钟表,能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时、分、秒的长短,能结合具体情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7、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习最简单的整理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形,能完成相应的图形。

(二)数学思考领域:
1、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能借助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能结合具体的估算情境,解释估算的过程。

2、在认识简单平面图形与拼组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

3、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说出主要的思维过程。

4、能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比较。

(三)解决问题领域: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3、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领域:
1、在他人的帮助上,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拼组图形、探索规律、数据收集、测量、体验时、分、秒等有趣、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上,能克服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测量、统计、实践活动等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在认识图形,时、分、秒,测量长度,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的学习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材分析:
本单元对整册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回顾和整理。

课本强化了全册知识的有序整理、引导学生在全面回忆的基础上对全册数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将全学期学习过的知识概括为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三位数加减法、认识图形、常见的量、有余数的除法和收集与整理几个板块进行整理和复习,并且各部分都通过一些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整理。

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2、能对本册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整体认识。

3、通过习题训练,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扩展思维。

4、在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查缺补漏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操作,在边操作边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探索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有密切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

2、初步培养乐于思考、合作交流、勇于质疑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3、培养善于总结、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导学重难点:
一、重点:
1、认识千位和万位,建立初步的数为顺序表。

掌握读数写数的基本方法。

2、建构1千米和1毫米的长度概念。

3、掌握三位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5、认识除法竖式和有余数的除法。

6、认识钟面时刻(几时几分),计算经过时间。

7、用画“正”的方法整理数据。

二、难点:
1、认识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写读数中,关于0的处理。

2、体会千米的含义,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4、辨认平行四边形。

5、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6、建立单位时间概念。

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刻。

7、正确的整理数据。

导学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

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

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练习,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认知需求,利用认知基础,培养迁移能力。

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链,利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独立思考。

注意活动经验的积累,建立时间单位的概念。

4、与生活密切联系。

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全班汇报小结。

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

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课时安排:(共6课时)
1、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三位数加减法(2课时)
2、认识图形(1课时)
3、常见的量(1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1课时)
5、收集与整理(1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