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
海尔集团的国际化之路以海外投资为例
1、初步探索阶段(1990-2000 年)
在这个阶段,海尔集团主要通过产品出口方式进入海外市场。但由于文化差 异、市场环境不熟悉等原因,海尔集团在海外的销售并不理想。经过深入分析, 海尔集团认为单纯依靠产品出口无法满足海外市场需求,必须通过海外投资来了 解当地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本土化产品研发能力。
感谢观看
二、海外投资战略分析
1、收购国外品牌
为了提升自身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海尔集团不断收购国外知名品 牌。例如,2016年,海尔收购了美国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其 在北美市场的地位。此外,海尔还收购了意大利家电品牌Candy,以拓展欧洲市 场。
2、建立海外生产基地
除了收购国外品牌外,海尔集团还积极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目前,海尔在 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分布在北美、欧洲、亚洲等地。这些生产基地不 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海尔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
一、海尔集团国际化战略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制定国际化战略, 进军海外市场。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也积极响应国家“走出 去”战略,制定了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化战略。
二、海尔集团海外投资历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尔集团开始了国际化探索,从最初的产品出口到现 在的海外投资,已经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以下是海尔集团海外投资的主要 历程:
3、文化差异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消费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如果 海尔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文化,可能会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和市场竞争力下 降。因此,海尔需要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充分了解当地文化和市场需求,以便为消 费者提供更贴心的产品和服务。
六、结论
中国海尔集团的海外投资战略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收购国外 品牌、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和加强研发合作,海尔成功提升了自身在全球市场的地 位和影响力。然而,在面对来自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压力以及各种潜在风险时,海 尔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调研,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未来,随着 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新兴市场的崛起,海尔集团的海外投资战略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和挑战。
海尔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
营销研究商业经济文荟 2003年第6期海尔对我国企业 国际化经营的启示 □陈 军【摘 要】 近年来,海尔高擎国际化大旗,实施国际化战略,成果卓著。
尽管加入WTO后的我国市场是一个更加开放和急剧发展变化的市场,海尔仍然表现出了非比寻常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充分证实了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前瞻性。
分析研究海尔的成功经营经验对众多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有着现实而重大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 国际化经营战略 品牌 创新【中图分类号】 F27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728(2003)06-0018-03 尽管从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中,我国G DP以年均913%的速度在增长,处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但直到今天,我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仍是凤毛麟角。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世界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中,99%来自世界经合组织(OECD)国家,其中美国27家,日本17家,法国13家,德国11家。
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5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我国大陆也仅占6家。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跨国公司的挑战,我国企业只有顺应时代潮流,面向世界,迎接挑战,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海尔作为国内企业的先行者,已经先行一步,在国际化经营市场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一套经得起市场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国际化经营模式。
分析和研究海尔的成功经验能给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使更多的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少走弯路。
一、海尔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从1996年12月海尔印尼有限公司成立,首次实现跨国经营,海尔积极构筑其全球经营框架,并且成绩斐然。
6年前,海尔的海外市场销售为零,2002年营业额近10亿美元;6年前,海尔在世界白色家电业悄无声息,2002年海尔排名世界第5位。
海尔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在全球建立了13个工厂,18个贸易中心,产品出口到162个国家和地区。
海尔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案例
案例海尔集团的国际化经营一.海尔集团概况海尔集团是以电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电热水器等为主流产品,兼营房地产、信息产品、金融投资、生物工程等业务的产品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市场国际化的大型企业。
1999年海尔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68亿元,其中工业收入212亿元。
目前集团下设企业100多家,产品包括42大门类8600多个品种。
电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电热水器、吸尘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
在国际化战略的指导下,目前海尔出口国家和地区达87个,1999年出口创汇1.38亿美元。
除出口业务以外,海尔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在南斯拉夫、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美国等地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在东京、阿姆斯特丹、洛杉矶、硅谷、里昂、蒙特利尔建立海外设计分部,专门开发适合海外消费特点的家电产品。
二.海尔集团的国际化发展过程海尔从最初的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开始,逐步发展到产品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其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其国际化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实施名牌战略(1984-1991年)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家电行业冰箱厂蜂拥而起,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濒临倒闭,管理混乱,缺乏竞争优势。
为摆脱亏损,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青岛电冰箱总厂决定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生产世界一流的冰箱,创冰箱业的中国名牌。
1985年,青岛电冰箱厂与原西德利勃海尔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引进利勃海尔电冰箱散件,生产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
这一阶段,海尔狠抓质量管理,1988年获得了中国冰箱行业历史上第一枚国家级质量金牌,标志着名牌战略初步成功。
1992年,海尔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通过此项认证的企业。
2.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1992-1998年)所谓“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是指企业进入成本链相关的多个业务。
相关多元化使企业在各业务之间保持了一定的统一,技能转移和成本分担使多元化企业获得比独立运作时更多的利润,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促进技术转移,并成为竞争优势的基础。
家电企业参与国际直接投资提升竞争力分析——以海尔为例
产业科技创新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4Vol.2 No.29家电企业参与国际直接投资提升竞争力分析——以海尔为例崔忠权(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澳门 999078)摘要:我国家电企业从加工代生产向自主研发型转型。
海尔公司不断利用国内外资源,积极研发形成优秀的品牌体系,并不断向海外市场布局。
海尔公司作为我国家电企业的代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进入东道国市场、吸引了优质资源、加强了科研力量,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海尔公司的案例给了国内家电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经验参考,在应对好政治、法律风险的同时,积极利用好对外直接投资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家电企业;国际直接投资;核心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0)29-0004-021 问题的背景与意义中国国内市场因为人口基数大因此在家电领域一直十分兴盛。
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家电企业从事贴牌加工类生产。
后来逐渐诞生了一批本土家电企业如“海尔、美的、格力”等等,在家电企业尝试进军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遇到了与国外品牌相互抢夺市场份额的困难境地。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家电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提升竞争力,依靠对外直接投资的手段有其现实意义,但具体如何进行,可以研究成熟的家电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以此带动国内家电行业共同发展。
2 以海尔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展开讨论本章使用案例分析的模式,进一步探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家电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数据来自工商管理案例库。
2.1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降低生产成本从海尔的战略选择可以看出。
海尔比较偏好在较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可以较好地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先行占据市场。
制造行业控制成本的主要方式是降低原材料、人工成本,同时作为家电企业,控制运输成本也十分重要。
在东道国直接设厂进行制造,可以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或者是丰富的原材料。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研究--海尔为例(DOC 30页)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研究--海尔为例(DOC 30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学号密级________________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研究——以海尔为例院(系)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名称:工商管理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一二年五月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WUHAN UNIVERSITYCross-border Mergers & Acquisition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 Case Study of HaierColleg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ubject :Business AdministrationName :Ge XiaoxiaDirected by :Associate Prof. Pan ChanMay 2012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日期: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各国企业开始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跨国并购与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公司生存的基本形式。
跨国并购是由跨国公司推动的一种战略投资行为,从理论上研究这种投资行为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种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又是一种并购行为。
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角度,主要有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论;从并购行为角度,分为横向并购理论、纵向并购理论和混合并购理论。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比较
内容摘要
在研究的限制方面,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主要了大型家电企业,对中小型 家电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尚不完善。未来研究可以针对中小型家电企业展开, 探究其国际化战略的特点和需求。
内容摘要
总之,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需 充分考虑自身优劣势及市场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化战略。同时,政府、行 业协会等应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以推动中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 得更大的成功。
总结与启示
总之,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来 制定。通过对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战略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不同策略和取得的成果。这将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发 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内容摘要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基于对海尔、松下及三星国际化经营战 略的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必然趋 势。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如市场风险、技术壁垒、品 牌形象等。本次演示以海尔、松下、三星为例,探讨中国家电企业如何在国际化 经营中取得成功。
一、海尔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海尔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海尔是中国家电企业的佼佼者,其国际化经营战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国际化:海尔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提升自身品牌形象。例如, 海尔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达成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高端家电市场。
三、三星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2、多元化经营:三星通过多元化经营,拓展了海外市场。例如,三星通过收 购一家美国酒店公司进入了酒店业。
三、三星的际化经营战略
3、技术研发:三星注重技术研发,不断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例如,三星推 出了智能家居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我国跨国公司从海尔国际化经营中得到的启示
234学苑论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豪无例外,都加入到产品的国际生产和交换中。
世界各国的参与,优化了国际资源配置,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跨国企业的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各国的合作交流,促进了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
但我国跨国企业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面临着发达国家成本、技术上强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企业本身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制约着自身的发展。
如何从这场合作与较量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完善不足,成为我国跨国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分析跨国市场环境及特点,选择跨国经营区位和进入方式跨国公司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先难后易”或“先易后难”的方式。
海尔在目标市场上“先难后易”。
海尔先将产品卖到德国发达国家,之后是东南亚,中东等发展中国家。
以美国市场为例,海尔在经营方式上采取“先易后难”。
海尔自1995年起向美国出口冰箱,最初以OEM 方式,之后才开始推介自己的品牌。
在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后才设立“海尔美国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在产品种类上采取“先易后难”,海尔的策略是起初以一至两种产品打入美国市场,站住脚之后再多元化发展。
毋庸置疑,这些正确的战略决策,保证了海尔国际化过程中的一系列成功,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上了生动一课。
二、树立品牌观念海尔的宣传主题是:“海尔,中国造。
”张瑞敏对这一主题解释说:“要通过海尔这个品牌让世人认识到中国产品有能力在世界上参与竞争,有能力进入世界名牌行列。
”跨国企业要注重品牌的国际化经营。
品牌竞争已然成为各大跨国公司进行激烈市场角逐的法宝之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必定是品牌全球化的过程,当企业品牌发展成世界品牌时,就代表着会拥有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三、争取当地资源,与利益相关方合资合作以日本市场为例,海尔在日本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竞合阶段、合资阶段、兼并阶段、自主发展阶段。
竞合阶段中,海尔与三洋开创了一种互相开放销售渠道的新商业模式,这一模式使海尔获得了日本市场和经营渠道。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案例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案例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案例学院:商学院专业:国际金融班级:B1012姓名:郭褀学号:210011002262011年11月项目名称:海尔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分析及方法实践的目的:考查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内容:选择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进行分析。
要求:对所选择的企业的方法进行分析。
中国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海尔在美国的市场1999年4月30日,海尔在美国南卡来罗纳州开姆顿市破土动工,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园区占地700亩,年产能力50万台。
2000年3月,海尔美国电冰箱工厂正式投产生产家电产品,拥有当地员工约180人,并通过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逐渐打开市场。
这意味着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的成立,即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州。
2002年3月5日,海尔买下纽约中城格林尼治银行大厦作为北美的总部。
对海尔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代表着海尔对美国市场的承诺,即海尔要在美国扎根下去海尔美国建厂前,在美国的年销售额不到3000万美元,由于该建厂项目的带动,海尔在美国的年销售额3年内提高到2.5亿美元,增长了8倍。
冰箱销售量突破100万台,占美国市场份额11%,列第五位,冷柜份额9%,列第三位,空调份额12%,列第三位。
海尔投资进入模式分析1.建立独资企业的方式包括并购和创建两种。
创建时指国际化经营企业通过购买厂房设备、设立组织机构、招聘人员等工作建立一个全新的企业。
2.海尔在美国市场,海尔投资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在本地生产家电产品,并且聘有当地员工约180人。
所以,海尔美国公司是属于海尔集团在美国建立的独资企业。
海尔在欧洲市场欧洲是世界家电业的发祥地,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家电品牌,海尔冰箱技术就是来自德国。
自从1990年,海尔首次出口德国2万台冰箱,海尔吹响了向欧洲家电市场进军的号角。
2001年6月19日,海尔集团海尔以800万美元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冰箱工厂,海尔选择了更划算的收购而不是投资建厂方式,这是欧洲当地市场的历史、文化、法律、经济等诸多方面特点决定的。
中国企业如何突破技术引进的怪圈——以海尔集团为例
分企业只是充当了国外企业的“ 加工车间” 的作用, 赚取了一
点辛苦的加工费 , 而高 附加值 的部分全部被 国外的企业拿 走 , 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 因就是中国企业还没有 自己的叫 其 得响的国际名牌 。基于这样的考虑 , 海尔从一开始就把创立
自己 的品牌放在 了战 略 的高 度 , 施 品 牌走 出去 战略 , 施 实 实 “ 出去——走 进去— —走 上去 ” 走 的国际名 牌之 路 , 经过 几二 十年 的发 展 , 海尔 的这个 战略 已经基本 实现 。 3 以人才为 依托 的走进 去战略 . 众 多的跨 国公 司到 中国都 先后 遇到过 水土 不服 的 问题 ,
箱、 洗衣机 还被 国家质 检 总局 评 为 首批 中 国世界 名 牌 ,05 20
年8 3 月 0日, 尔被英 国《 海 金融时 报 》 为“ 评 中国十 大世 界级
地的人才结合起来, 利用当地人才 , 重用当地人才, 让当地人 才为海 尔服务 的精神 得到很 好地 贯彻 , 也很 好地完 成 了海尔
品牌 ” 首。海尔 已跻身世 界级 品牌行 列 。其 影 响力正 随着 之
全球市 场 的扩 张而快 速上升 。
二 、 尔的技 术 引进 战 略成功 的经验 海
海 尔从购 买德 国技 术到 在美 国建 立 自己 的工 业 园 , 到 再 在 3 多个 国家拥有 自己 的本 土化 的 设计 中心 、 0 制造 基 地 和
业园, 成功占领海外市场的制高点。
,
中国企业从走 出去到走进去的过程 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海 尔在 面临这个 问题 的时候 , 当地将 自己的海尔 文化 与 当 恰
到 20 年 , 05 海尔集 团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 白色家电制 造商 ,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 。集团下辖 20 4 多家法人 单位, 并在全球 3 多个 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 中心、 O 制造基 地和贸易公司, 全球员工总数超过 50 0 , 00 人 当年实现全球 营业额 13 亿元, 09 海尔 品牌价值评估为 72亿元, 尔冰 0 海
海尔的国际化经营之路案例报告
“海尔的国际化经营之路”案例报告小组成员:王楠、张晓雪、吕斌、赵亮、贾子辉、谢爽、姚唐、周伟指导教师:吴晓云教授完成日期:2004-10-23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国界概念已经消失,全世界80%的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经济形态迅速全球化。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全球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作为一个跨国公司,其经营活动必然被纳入国际经济活动之中,从全球战略为出发点,在世界市场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
在众多正在努力适应全球化潮流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之中,海尔无疑是在此道路上走得较快、势头强劲且颇受关注的企业之一。
本研究将深入剖析海尔的国际化经营模式,并将该经典案例与国际营销理论相结合,在分析海尔成功经验与面临的危机,以及整个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当今中国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实现由多母国战略向全球营销战略的转化。
本研究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海尔美国市场的规划。
该部分主要通过案例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归纳出海尔集团是如何规划美国市场,并选择怎样的市场进入方式。
第二章海尔的成功经验。
该部分探讨海尔集团国际化道路中成功的关键以及对于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来说,海尔的国际化之路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鉴。
第三章海尔全球化道路上面临的问题。
该部分探讨在国际化乃至实现全球化的过程中,海尔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将为下一章研究海尔国际化战略提升做好铺垫。
第四章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提升。
该部分将运用Zou and Cavusgil 在2002年提出的全球营销战略整合模型(Integrating Global Marketing Strategy: IGMS)对于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提升进行分析。
本研究,经过小组成员数次激烈讨论、撰写报告、修改润色,现提交研究报告。
对论文中的不当之处,诚恳欢迎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跨国公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企业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国际化进程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旨在通过对海尔集团财务管理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在跨国经营中的财务管理策略、挑战及其应对措施,以及这些策略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包括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随后,本文将详细分析海尔集团的国际财务管理实践,包括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税务筹划等方面。
特别地,本文将重点探讨海尔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行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如何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务规则和风险。
本文还将评估海尔集团财务管理对其财务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海尔集团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务表现,本文试图揭示其财务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潜在改进空间。
总体而言,本文不仅为理解海尔集团这一典型案例的财务管理提供深入见解,也为其他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财务管理方面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这一案例分析,本文期望为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贡献新的视角和思考。
二、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理论框架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本筹措、投资决策、利润分配、风险管理以及财务控制等多个方面。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在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最大化企业的财务效益,并有效管理各类财务风险。
资本筹措理论:主要关注跨国公司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筹集到所需的资金。
这包括权益融资、债务融资以及混合融资等多种方式。
投资决策理论:关注的是跨国公司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决策,包括投资项目的选择、投资规模的确定、投资时机的把握等。
这要求企业具备完善的投资决策机制,以及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
海尔集团案例分析报告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报告——海尔集团3081005 贾飞龙目录1、海尔集团简介 (3)2、海尔集团与电子商务 (3)2.1、海尔集团的电子商务理念 (3)2.2、海尔集团开展电子商务历程 (3)2.3、海尔集团B2C的应用 (4)2.4、海尔集团B2B的应用及企业内部管理 (5)3、海尔集团的企业战略 (6)3.1、海尔集团目标客户 (6)3.2、产品和服务 (6)3.3、名牌战略(1984年——1991年) (6)3.4、多元化战略(1992年——1998年) (7)3.5、国际化战略(1998年——2005年) (7)3.6、全球化品牌战略 (7)3.7、电子商务战略 (7)4市场定位 (8)4.1、优质优价 (8)4.2个性化差异化定位 (8)4.3营销在最后一公里 (9)4.4、海尔网络营销特色 (9)5、物流系统分析 (9)5.1、自营物流战略 (10)5.2、物流一体化战略 (10)5.3、综合物流战略 (11)5.4、及时物流战略 (11)6、海尔的核心能力 (12)7、阻碍海尔业务发展的因素及建议 (12)7.1、阻碍因素 (12)7.2、改善建议 (13)1、海尔集团简介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
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7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2007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86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6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浅析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
高继风浅析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如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与国之间的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层面,选择恰当的国际化战略已经变成企业在跨越国家的竞争中存活下去并盈利的重点。
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重点是品牌间的竞争,让中国品牌走出去,是当前时代赋予中国企业的使命。
而研究企业的国际化,可以更完美的实行“走出去”战略。
如今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对外投资不断增长,海尔从一家小企业成长为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的跨国公司,它的国际化战略对于想要走出去的企业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海尔国际化历程海尔国际化主要有四个时期。
从1984年到1990 年属于内向型发展。
在开始建立企业时,海尔对我国消费者的需求爱好进行了调查,创新了产品的外观性能,由于做到了当时市场上难得的创新,海尔很快于我国的家电行业赢得了很大市场,品牌形象也树立了起来。
1990年到1996年是出口时期。
1990年,海尔想要开始做出口,那时的出口市场选择了德国美国。
德国对生产产品的要求十分严格,为了打入这一市场,海尔想到了拿掉冰箱商标和德国生产的冰箱一同让经销商选择。
结果,海尔的冰箱因为性能高价格低获得胜利,拿到了2万台冰箱的大单子,由此开启了国际化道路。
通过一段时间的奋斗,海尔国际化有了很厉害的成绩,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售到美国、中东、日本等地。
1996年到1998年是对外投资时期。
1996年,海尔开始对外投资,建立了位于菲律宾的 CDLKG 电器有限公司。
随后,海尔在马来西亚、印尼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出口了他们的产品生产技术。
后来,海尔投资了美国、印尼、南斯拉夫等地区。
1999 年之后海尔重点实行本土化。
1999 年,海尔于美国创立了第一个本土化公司,该公司设计中心位于洛杉矶、营销中心位于纽约、生产中心位于南卡州,即“三位一体”。
在这之后,海尔按照不同国家不一样的背景环境,实行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以及管理的本土化。
二、海尔国际化策略海尔选择了“先难后易”的策略进入国际市场,也就是首先选择欧美发达国家攻克,后攻克发展中国家。
海尔的国际化分析
海尔的国际化进程分析一.背景介绍企业概况海尔集团成立于1991年,其前身是青岛电冰箱厂,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制造技术后始用海尔品牌。
通过20多年的迅速扩展,目前其主打产品包括电冰箱、空调、洗衣机与通讯产品等四大类,其家电产品占有30%左右的国内市场份额,行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其电冰箱在全球同类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上数一数二。
2003年其全球营业额高达806亿元,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
“走出去”的经过与形式海尔的国际化经营严格地说是开始于1999年,在这一年里海尔集团着手进行了三个转移及四个业务流程的再造。
三个转移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市场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转移。
海尔提出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转移,并不是把国内外市场割裂开来,而是通过出口和海外建厂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2000年是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年。
这一年的1~6月份海尔就实现出口额1.4亿美元,超过上一年全年。
特别是海尔彩电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在国内彩电行业业绩缩水的情况下,海尔彩电出口持续增长,截止2000年已出口到世界上5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月份出口比上年同期翻了5番。
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成本,同时在产品技术方面保持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海尔先后与荷兰飞利浦、德国迈兹、日本东芝等12家国际大公司组成技术联盟,共同进行产品研发。
纵观海尔的国际化战略,不难发现海尔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首先是设立海外营销中心,然后是从事制造业务,最后是在本土建立研发中心。
具体的方式如在国外建立销售网点、贸易中心,海外建厂,在海外建立信息中心与产品设计分部,最终实现其“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模式。
(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海尔的国际化进程(一)企业战略海尔在海外坚定有序地推进其国际化战略:第一步,先为国际大公司贴牌生产,然后开始用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
第二步,进入主流销售渠道。
海尔国际化战略研究
海尔国际化战略研究海尔国际化战略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中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凭借其创新能力和卓越品质在国内市场稳居前列。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跨越国界,海尔积极借助国际化战略,寻求全球化的竞争优势。
本文将对海尔国际化战略进行研究,探讨其战略意义、实施路径和风险挑战。
一、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意义国际化战略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国际化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销售额。
海尔作为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通过进入海外市场,能够进一步增加全球消费者的数量和市场需求,从而推动销售额的增长。
其次,国际化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海尔在产品设计、品牌认知、生产效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通过与全球化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再次,国际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形象。
通过在海外市场的推广和宣传,海尔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最后,国际化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和依赖。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销网络和供应链体系,海尔可以实现国际市场的多元化,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从而减轻市场风险带来的影响。
二、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路径1. 探索国际市场需求在制定国际化战略之前,海尔需要深入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
这包括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情况等。
通过市场研究、调研和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海尔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为产品定位和战略调整提供依据。
2. 建立全球布局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建立全球布局。
海尔通过建立海外分公司、建设生产基地、合资合作等方式,逐步扩大其全球业务版图。
在全球布局中,海尔注重与当地企业和政府的合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提升企业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
3. 加强品牌推广与传播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需要加强品牌推广和传播。
中国企业战略转型问题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
个 战略 阶 段 — —全球 化 品牌 战 略 阶段 。 每个 阶 段 , 战 略 也进 行 在 其 在企 业 战略 转 型 的过 程 中 ,到 底该 做 怎样 的 战略 考 虑 ? 略转 型 的 了不 同程 度的 转 变 ,以适 应 外 部环 境 的变 化 和企 业 的 战略 目标 。 战 方向 和 目标 是什 么 ?到 底该选 择什 么 样的产 业 ?时 机如 何把 握? 采 用何种 方 式进行 变革 ? 这一 系列 的 问题 都是 转 型 中的 中国企 业必 须
落 的开 端 ,在 转 折点 出现 时 ,无 论 在 产业 结构 上 、企 业 经营 方 式 、
三 、海尔的战略转型
1海 尔集 团 简介 . 海 尔 集 团是 世 界 白色 家 电第 一 品牌 、 中国 最具 价 值 品牌 。 0 9 20
还 是竞 争 方 式上 ,都 出现 了新 旧 交替 ,是一 个 量 变到 质 变 的过 程 。 年 , 尔 品牌 价 值 高达 8 2 海 1 亿元 。 尔 在全 球 建 立 了2 个 制造 基 地 , 海 9 而 能够 成功 跨 越 战略 转折 点 的 首要 条 件是 强 烈 的危机 意 识 和对 企 8 合研 发 中心 , 9 综 1 个海 外 贸 易公 司 , 全球 员 工 总数 超过 6 万人 , 已 业 自身 的 清醒 认 知 。 去 成功 的 经验 能 否继 续 沿用 ? 能否 实 现 自我 发 展成 为 大规 模 的 跨 国企 业 集 团 。 过 超越 ? 鲁 克 曾说 :“ 果一 切 重新 开 始 , 会 怎 么办 ? ”企业 的 战 德 如 你 略转 型 决 非一 蹴 而就 的 , 而是 一 项艰 巨 的 系统 工程 。同时 , 是 一 还
可 以是 局 部 的 , 可 以是 整体 的。 涉及 对企 业 原 有战 略 方 向的 重 元化 进 程 的开 始 。 93 , 尔 电冰 箱股 份 有限 公 司 在上 海 交易 所 也 它 19 年 海 大 调整 或 彻底 转 变 。 上市 , 得 资金 滚 动 发展 。 用 3 即建 成 了 中国 目前 最 大 的家 电 筹 仅 年
我国企业经营国际化策略探讨——以海尔国际化之路为例
洲 。 中, 的企 业 已在 海 外实现 的知名度 , 是 知名度仍 然很低 , 业 的经 营资源 , 现企 业规模 , 其 有 但 实 从
行 业 , 呈 现 多元 化 态势 。 都
年 时间里 , 尔在 德 国 、 国 、 要 包括 以下 几个 方 面 : 海 美 菲
( ) 建 企 业 一 新源自我 国制造 业 中的一些 大型企 律 宾 等 国开 设 了 1 3个 海 外工 厂
业表 现 出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和 2 个 贸易 中心 , 成功进 入 了 它 2 并
资 源 。 3 两 个 企 业 组 织 之 间 由 于 箱企 业 变成 了生 产各 类家 电产 品 () 卓越”作 为企 业精神 , 96年 7 19 月
存在 着组织文化方 面的差异 , 员 职 的企 业。 个 阶段 , 海 尔扩展 实 调 整 为 “ 业报 国 , 求卓 越” 海 这 是 敬 追 。 敬 之 间具有不 同的价值 观 , 也会 影响 力 的阶段 。 由于 实力 的扩 展 , 尔 尔企业 文化的价值 观就体现在 “ 海
企 业 进 入 一 个 国外 市 场 时 ,
们在长 期 的市场 竞争 中积累 了相 沃 尔玛 等美 国大 型连锁 ,占有 美 可 采 取 并 购 和 新 建 企 业 两 种 方
当的技 术 、 人才和 资本优 势。 最具 国 3 %的小 冰箱和 5 %酒柜 的市 式 , 绿地 投 资”的先 驱—— 海 尔 5 0 “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经验研究——以海尔集团“走出去”的成功经验为例
公 司 中, 尔 集 团 的本 土 化 是 比较 领 先 的 。 国外 , 尔 在 产 品 品 海 在 海
7 6台冰 箱 全 部 砸 毁 ,而 不 是 听 从 员 工 的意 见 将 其 降 价 作 为 福 利 卖 给 员 工 , 一 看 似 “ 家 ” 砸 冰 箱 事 件 砸 出 了 海 尔 人 的 “ 这 败 的 零 缺 陷 ” 量 意 识 。在 随 后 的市 场供 大 于 求 , 箱 纷 纷 降 价 的 情 况 质 冰
列 ,2 0多 种 , 有 白色 家 电 , 有 黑 色家 电和 米 色家 电 。 中 , 90 既 又 其 冰 箱 、 柜 、 衣机 、 冷 洗 空调 器 等 的 市场 占有 率 在全 国名 列 前 茅 。
第 三 阶 段 国际 化 战 略 阶 段 : 19 - 0 6年 ,海 尔 的 创 新 视 野 从 中 国 市 场 投 放 到 国 际 市 99 20 场 。 全 球 化 方 面 , 尔 先后 提 出 “ 难 后 易 ” 取 国 际 市 场 ;先 在 海 先 争 “ 易 后 难 ” 设 全 球 工 厂 ; 土 化 战 略 “ 位 一 体 , 融 一 创 ” 建 本 三 三 。
品 、 术 、 金 大 量 涌 入 国 内 。海 尔 选 择 制 定 了追 求 无 形 的 品牌 技 资
的 “ 牌 战 略 ” 海 尔 集 团总 裁 张 瑞 敏 大 胆 决 定 将 当 时有 瑕 疵 的 名 。
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 ——以海尔集团的国际化经营为例
233学苑论衡海尔的企业国际化分为三个阶段:“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走出去”意味着先要走出国门,与全球跨国企业竞争,让全球都认识该企业和品牌;“走进去”意味着挤进主流市场,成为东道国的主流产品;“走上去”意味着打造世界级品牌,真正成为全球品牌。
海尔“走出去”阶段采用的是“先难后易”的策略,先到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创立品牌,再以其品牌效应的优势进入发展中国家。
“走进去”阶段需要增加目标品牌与其他品牌的相似性,进而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增强大众对品牌的认知。
在“走上去”阶段,海尔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树立“高质量服务”的信誉,将品牌逐步打入国际市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一、因时而变:战略阶段性调整对于越来越多走出国门,投向国际化浪潮的中国企业而言,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首先,“走出去”要准,正确认识发展的阶段特征、目标及不足,实现长期与短期发展的正确取舍。
在“走出去”阶段,海尔选择进入发达国家,并从利基市场切入,短期内市场规模拓展难度最大,但长期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成果收效最大,实现了战略和战术的有效配合。
其次,“走进去”要稳,要持续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清醒的认识,培育自主品牌和并购国际品牌双管齐下,稳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最后,“走上去”要深,在核心竞争力层面不断强化,不断提升产品研发创新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牢牢把握客户需求,不断提高客户价值,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因物而变:资源阶段性整合需要各企业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紧跟时代变化,为用户创造最佳体验。
首先,“走出去”阶段,需要强大的市场洞察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让其能借助利基市场撬开发达国家的高级竞技场的“大门”,并得以成长。
其次,在“走进去”阶段,有效利用海外并购以获取资源,并在本土化策略实施中将资源升值。
最后,在“走上去”阶段,要形成包罗全球的研发基地,在顾客心中牢牢占据高品质的服务和品牌形象,构筑了其独特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对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战略、闭环生态圈等新兴事物资源的高度关注与运用,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企业在现有全球化资源平台下的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的案例分析摘要:当前世界已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之中,随着中国在加入WTO后,各项准入规则在中国的实施,中国市场将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与国际市场接轨,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已将眼光从国内市场转向了国际市场,本文以国内企业中走得较早,发展速度较快的企业之一青岛海尔集国为例对国内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趋势、发展前景、成功经验以及在国际化经营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资金、组织结构、产品、市场活动、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与建议。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海尔集团海外上市整合竞争1、从事国际化经营是国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1.1国际化经营是当前企业从事贸易活动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国界概念已经消失,在当今世界,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卷入到国际生产与交换之中,全世界80%的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经济形态迅速全球化,即使是那些国内贸易丰富、市场规模庞大的国家也难以避免地走上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
对外贸易、海外投资、跨国生产和国际技术交流已使各国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1.2我国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意义国内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有利于实现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全球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作为一个跨国经营型公司,其经营活动必然被纳入国际经济活动之中,从全球战略为出发点,在世界市场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我国在生产要素方面,总的来说,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在其他方面,不仅奖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而且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能源、自然资源、矿物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我国国民经济所需的45种主要矿产中,到20世纪末,已经有1/4资源不足,21世纪,将有1/2不能满足需要,到2020年,除煤、钼、稀土、岩盐、锡、锑等外,其余均难以满足需要,将出现矿产资源全面紧张的严重局面,这种局面只能通过国际经营的途径解决。
其次国内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企业国际化要求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国际市场变化、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通用标准办事的管理办法和生产技术标准;同时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也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自身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企业素质,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三国内企业跨国经营也有利于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企业国际化使企业直面国际市场,企业要想提高自已产品的竞争力,必须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产业,而国际化集团往往就是围绕发展自已的优势产业而建立起来的。
因此跨国经营对调整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国际化的企业会按照国际惯例,通过控股、参股和其他手续,把联合大量中小企业,形成紧密的集团企业,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组织结构。
第四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有利于利用发达国家的奖金、尖端技术优势。
发达国家银行业放松管制有利于我国在当地直接融资,全球金融一体化趋势更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实现全球融资。
同时,我国技术层次多元化发展与发达国家开展共同开发研究和技术合作,有利于获取高新技术和科技商品化、产业化的诀窍。
另外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后,可以在海外直接作为人才培训的基地,让一大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在国际环境中经受锻炼,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1.3我国企业国际经营现状过去20年,在对外开放市场,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一些产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具备了将一些成熟技术向国外有需求的市场进行转移的能力。
为此,根据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对战略性资源需求加大的实际,中共中央在十五大上提出了“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方针。
中共前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要有领导有步骤地组织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优势的国有企业走出去,到国外,主要是到非洲、中亚、中欧、南美等地投资办厂”。
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近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境外加工贸易和资源开发成效显著。
从行业覆盖面看,目前中国的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已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
从近年来的发展看,境外加工贸易(占22.2%)和资源开发(18.1%)增长比较快,截止到2001年9月,共有生产加工项目1613个,中方投资额17.57亿美元,其中包括境外加工贸易企业327个,中方投资额8.68亿美元;有资源开发项目137个,中方投资额14.33亿美元。
从行业分布看,国内从事国际化经营的贸易型企业最多,中方协议金额39.24亿美元;其次是生产加工项目17.57亿美元,其中包括境外加工贸易企业8.68亿美元;第三是资源开发项目14.33亿美元;还有农业及农产品开发1.5亿美元;交通运输1.29亿美元;承包工程1.19亿美元;咨询服务1.04亿美元;旅游0.9亿美元;其他1.97亿美元。
从投资主体看,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积极性高于国有企业,并且成功率也高。
由于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比较灵活,较少受到产权问题的困扰,且可以采用有效的激励创新机制,在跨国经营时,可采用分成、入股等方式强化企业内部的利益共享机制,稳定人才队伍,也可高薪聘用当地人才为我所用,并能够主动适应国外的市场环境,在资金、人才、网络建设、营销等方面全面实行“本土化”经营,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浙江万向集团建立的万向美国公司,生产汽车零部件,打入美国主流市场,为福特等全球汽车巨头供应零部件,树立了万向品牌;深圳华为、比迪亚、创维等也充分发挥其体制灵活的优势,将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江苏、浙江的个体经营者们则联合起来,在南非、中亚、俄罗斯、巴西等地建立了许多专业市场,带动了大量国产商品的出口,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海尔、康佳、中兴通讯、格力、先科等高科技企业为龙头,凭借其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如海尔在东南亚、美国和欧洲的冰箱生产加工项目,康佳在印度、墨西哥、印尼的彩电加工装配项目,金城摩托在哥伦比亚、阿根廷的摩托车生产项目,格力在巴西的电器项目,上广电在南非的电视机生产加工项目等。
2、从创牌到本土融智看海尔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发展2.1海尔集团国际化经营现状在众多正在努力适应全球化潮流进入或即将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之中,海尔无疑是在此道路上走得较早,速度较快,势头强劲且颇受关注的企业之一.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19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中型国际化企业集团。
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新浪财经网报道,海尔集团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
现有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22个,营销网点58800个。
在国内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的市场份额均达到30%左右;在海外市场,海尔产品已进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的12家、美国前10大连锁店。
在美国、欧洲初步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目标。
2002年1月8日和2月20日分别与日本三洋公司和台湾声宝集团建立竞合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发展。
实现了海尔与国际著名企业之间也从竞争向多边经合关系发展。
2002年3月4日,海尔在美国纽约中城百老汇购买原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的总部,此举标志着海尔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战略又上升到新的阶段,说明海尔已经在美国树立起本土化的名牌形象。
2003年8月20日,海尔霓虹灯广告在日本东京银座四丁目这一黄金地段点亮,这是中国企业第一个在东京银座竖起的广告牌,也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影响力上升的标志。
海尔在海内外美誉日渐扩大,2003年1月,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2002年全球最受尊敬企业名单,海尔雄居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第一名。
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
2003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
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
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按公司销量统计,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排名第五,按品牌销量统计,海尔跃升全球第二大白色家电品牌。
2.2海尔本土化三步曲2.2.1各国本土化海尔要分析海尔的国际化道路就应该从各个本土化海尔的发展说起。
张蕾、吴秋琴在《解读海尔国际化战略》一文中描绘出了各个本土化海尔。
美国海尔。
海尔是在1995年开始向美国出口冰箱的。
起初是以OEM的方式,然后开始打自己的品牌。
1999年4月28日,美国海尔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的揭牌仪式在联合国大厦举行。
1999年4月30日,美国海尔生产中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首府哥伦比亚市附近的汉姆顿举行奠基仪式。
一年多以后,第一台带有“美国制造”标签的海尔冰箱下线。
2002年3月4日,海尔在美国纽约中心百老汇购买原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的总部,此举标志着海尔已经在美国树立起本土化的名牌形象。
欧洲海尔。
海尔1990年向欧洲出口了第一批冰箱,目标选择了当时堪称全世界冰箱水平最高的德国。
1993年,德国权威质量检验机构“商品检验基金会”对进入德国市场的冰箱进行抽检。
在《TEST》上该机构公布的检测结果中,海尔冰箱在冷冻能力、温度回升、储藏温度、耗电量、门体密封性等五项指标上,获得8个“+”号,是被抽检的几个品牌中获得“+”号最多的冰箱。
正是凭借着优异的质量,海尔在欧洲市场迅速打开了销路,市场份额不断攀升。
欧洲许多国家的家电经销商都主动要求经销海尔的产品。
1997年,在参加德国科隆博览会期间,海尔集团向来自欧洲的十二位海尔产品经销商颁发了“海尔产品经销证书”。
2001年6月,海尔集团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所属的一家冰箱厂,签字仪式在海尔集团总部举行,海尔在欧洲也由此实现了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
亚洲海尔。
海尔在亚洲的本土化起步于东南亚。
1995年7月海尔在香港成立贸易公司。
1996年6月海尔在印尼成立莎保罗有限公司。
1997年6月海尔在菲律宾成立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同年8月在马来西亚组建海尔工业亚细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