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园师勒诺特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之园师勒诺特尔

摘要

在学习法国园林时,索园、凡尔赛宫苑的轴线上的水池连成一片,一级一级向前延伸的画面开阔、沉静、而典雅,这种氛围深深打动了我。这种优美、庄严、宏大的风格也是法国17世纪园林的主导,其中有一位园艺师安德烈·勒·诺特尔对这种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这些法国、以及欧洲地区的一系列园林也被称为勒诺特尔式园林。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园林古典主义风格的形成原因,勒诺特尔造园庄重典雅风格的具体手段,介绍有王之园师之称的勒诺特尔。

关键词勒诺特尔法国古典主义风格轴线

勒诺特尔生平

安德烈·勒·诺特尔(Andre Le Notre,1613-1700)出生在巴黎的一个造园世家。他13岁时拜

宫廷画家伍埃为师。学画使他的艺术素养得到发展,同时结交了许多学艺的朋友,如勒久尔、米里亚尔、勒布伦等。他重友谊,富机智,开朗,办事谨慎的性格,都成为他取得成功的优越条件。1636年离开伍埃后,他曾跟随父亲在瓦窑宫苑做工,学习造园和园艺的工艺技术。尚未成名时,他曾为法国著名政治家、红衣主教黎塞留(Richelieu)公爵建造鲁依(Rueil)城堡和盖依龙(Gaillon)城堡的庭园。1650年孚·勒·维贡府邸开始建造,勒诺特尔被勒布伦推荐作为府邸庭园的设计师,得以发挥造园专长,这也成为了他的成名作品。1662年,他留在了凡尔赛宫成为路易十四的宫廷造园师。1681年他被封为贵族,并于1693年退职。

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形成原因

在勒诺特尔的时代,路易十四强化了中央集权,专制王权进入极盛时期,这个时期的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美学、绘画、雕塑艺术等均获得辉煌成就。在勒诺特尔主持下,建造和改造了一系列皇家和贵族的园林,具有与先前意大利台地园不同的古典主义典雅、开阔的风格。

在中国素来有“世之园林,三分匠,七分主人”的说法。园林作为游览赏景的行宫,常常寄托着其主人的意趣与追求。中国的园林构思,决定于其主人的喜好,而后才由工匠来实现。相似地,在勒诺特尔式园林中,对轴线的强调形成的序列感、均衡的布局,究其根本也是王权思想的一种体现。

主要作品及造园手法

勒诺特尔在欧洲的作品包括凡尔赛宫苑(1662-1688)、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1656-1671)、枫丹白露城堡花园(1660)、圣克洛花园(1663)、尚蒂伊府邸花园(1665)、丢勒里花园(1669)、索园(1673)、克拉涅花园(1674-1676)、默东花园(1679)等,这些作品呈现出一种优美、严谨的勒诺特尔式风格。我们可以由其中主要几个,体会勒诺特尔采用怎样的手法,来营造出开敞华丽、庄重典雅之风。

首先是勒诺特尔的成名之作,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花园位于巴黎南约50千米,是法国财政大臣尼古拉福凯的庄园,福凯在任职期间积累了大量财富,打算在这块土地实现他的荣华梦,这座宫苑也是欧洲新的庭院之风的开创。花园展开在几层台地上,每层构图各不相同,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把中轴线设计为全园最华丽、最丰富、最有艺术表现力的部分。中轴线全长1公里,宽约200米。勒诺特尔在各层台地上,围绕着中轴线布置了不同的题材,包括水池、植坛、雕像和喷泉等。首先在靠近花园府邸的台地上,两侧布置顺向长条绣花式花

坛;其次在低一级的台地上,布置着草坪花坛围绕的椭圆形水池,草地边上密排着被称做“水晶栅栏”的喷泉;最低处设置由一条水渠形成的横轴,并有一排小落水从石雕的假面和贝壳中涌出泻入渠中,另一岸有7个深龛,龛中设雕像。这一段处理丰富的水面也被称作"水剧场"。大力神海格里斯像也被安置在中轴线的交点处。而在轴线的两侧,均由大片的方形草坪展开,减弱其装饰性,再往两侧则种植为林地。这些处理使得轴线成为全园的中枢,进入园中,视线自然向轴线处集中。

凡尔赛宫苑中也体现了勒诺特尔式园林古典主义风格。凡尔赛宫苑是法国最著名的宫苑,地处巴黎西南22千米处的一个小村落。为修建该宫苑,路易十四集中法国17世纪下半叶最杰出的建筑师、雕塑家、造园家、画家和水利工程师,代表着当时法国在文化艺术和工程技术上的最高成就。总占地面积6000余公顷,围墙4千米,22个入口。东西向主轴长约3千米,从规模上形成宏大的气势。宫殿坐东朝西,中轴向东、西两边延伸,形成贯穿并统领全局的轴线。东面是三侧建筑围绕的前庭,路易十四面向东方的骑马雕像。庭院东入口处“军队广场”,从中放射出三条林阴大道向城市延伸。宫殿二楼正中朝东布置国王起居室,眺望穿越城市的林阴大道,象征路易十四控制巴黎、控制法兰西、甚至控制全欧洲的雄心壮志。园林位于宫殿的四面,从近处的花园过渡到远处的从林园,宫殿前平台上是一对矩形的大型水池,水池边装饰着山林水泽女神及河神的青铜卧像。平台的尽端,顺着轴线是国王林荫路以及大运河。从宫殿到大运河的主轴线长约3000米,气势恢宏。太阳神阿波罗驾马车的镀金雕塑放置在林荫路尽端的巨大椭圆形水池中,被其后广阔的十字形运河衬托着。运河的一臂形成宫苑的一条横轴。

凡尔赛宫的设计在中轴线上尺度巨大,追求宏伟的气势,作为王权象征;超尺度的十字形大运河(长1650米,宽62米,横臂长1013米)形成中心,加强了布局的均衡感与对称性,其中遍布的雕塑使得园林更华美,雕塑的放置也极为讲究,突出了场地的中心。

勒诺特尔为路易十四的财政督官设计的索园则更为简洁。索园是路易十四的财政监督官高勒拜尔(Colbert)的府邸。索园宫殿矮小,花园面积不大,并建了一些讨好国王和寓意自己的忠心的建筑和雕塑。勒·诺特尔建立了两条轴线,相互正交于建筑的前面。东西轴是从东面通向宫殿的一条壮观的林荫路。南北轴将原来陡峭的山坡设计为顺坡而下的水台阶,并将坡底的池塘改成了八角形的水池。高勒拜尔去世后,他的儿子塞涅勒伯爵将园林扩大了四倍,新建了橘宫,开挖了大运河,形成了一条新的南北轴,后来又挖建一条小运河将大运河与八角形水池联系了起来。法国大革命中,索园被没收,宫殿被推倒,花园变成了农田。19世纪,索园的重建工作在一片废墟上开始。现在的索园,从整体结构上仍然体现了高勒拜尔家族时代的面貌,但是许多细节已经改变,真正留下来的只有橘宫(Orangerie)和曙光亭(Pavillon de l’Aurore)。全园呈现出几条正交的轴线系统,轴线间有高差的变化,处在不同的水平面上。缓缓上升的林荫大道从城市一直引向宫殿的前院,宫殿处在高处,俯瞰前方的花园。中轴线两侧高大的紫杉树烘托了庄重严谨的气氛,远处是宽阔深远的四雕像草地。这是东西向主轴。南北向的轴线从狄安林荫路开始,经过宫殿西立面,而后是公爵夫人林荫路,经水台阶到达八边形水池,然后通过绿毯消失在树林中。大运河形成了另一条南北轴线,从宫殿前草地一侧的平台向下望去,宽阔的运河两岸列植着挺拔的杨树,整个场景气势恢弘。沿着小运河方向又形成了第四条轴线,一直通向大运河对岸草地尽端的一个优美的小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