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合集下载

论-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

论-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
垂 直 距 离 H, ;
( 3 ) 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与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 自由垂直距 H ; ( 4 ) 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与导靴或滚轮或护栏 最高部分之间的 自由垂直距 离H ,
型和耗能型 , 只要 电梯井道有 足够 的顶部 空间, 对重缓冲距可 以足 够大, 如顶层高度不够充足但又能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
牌标识 的压缩行程为计算依据 , 蓄能型的缓冲器以型式试验的数据 为计算依据 。
2 标准和枣令 技术规范 相关耍求
3 . 3 依据 G B 7 5 8 8 - 2 0 0 3 对 井道 顶层 空间 的不 同具 体要 求, 按 G B 7 5 8 8 - 2 0 0 3 (  ̄ 电梯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 5 . 7 . 1 . 1 对 曳引驱动 以下式子计算 出可能的对重缓冲距x 电梯 的顶 部间距有 以下规定 , 当对重完全压在它 的缓冲器上 时 , 应 X1 H1 一 Y~ ( 0 . 1 + o . 0 3 5 u 。 ) I 同时满足下雨四个条件: X2 = H2 - Y- - ( 1 , 0 + 0 , 0 3 5 u ) ; ( 1 ) 轿厢导轨长度应 能提供不小于0 . 1 + 0 . 0 3 5 u ( m) 的进一 步的 X3 = H3 m Y~ ( 0 . 3 + 0 . 0 3 5 u。 ) ; 制导 行程 ; X4 = H 一 Y~( Q . 1 + 0 . 0 3 5 u ) 。 ( 2 ) 符合8 . 1 3 . 2 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 不包括5 . 7 .
3 . 4依据以上计算结果, 确定最大允许缓 冲距 1 . 1 c 】 所述的部件面积 , 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 的水平 取x 、 、x 、X 中的最小值就是允 许的最大对重缓 冲距 。 面( 包括 梁和 固定在井道顶下 的零部件) 之间的 自由垂 直距离不应小 3 . 5在 对重 缓 冲器 附近 , 标 注 出醒 目、 永 久 的 允许 的最 大 对 于1 . 0 + 0 . 0 3 5 1 ) ( m) ; 重 缓 冲 距 标 识 ( 3 ) 井道顶 的最低部件与 : 需要说 明的是 , 从安全角度考虑 , 在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 1 ) 固定在轿厢顶上 的设备 的最高部件之 间的 自由垂直距离[ 不 器之前动作 的前提下 , 对重缓冲距 以小 为好 。 理论上 , 当电梯安装完 包括 下面2 】 所述 及的部件 , 不应 小于0 . 3 + 0 . 0 3 5 u ( m) 。 毕后顶部空 间的大就基本 固定 下来 , 但实 际上 电梯在使 用过程 中 2 ) 导靴或滚轮 、 曳弓I 绳附件 和垂直滑动 门的横梁或部件 的最高 曳引钢 丝绳会不可避 免地 出现伸长现象 , 那么对重与对重缓冲器之 部分 之间的 自由垂直 距离不应小于0 . 1 + 0 . 0 3 5 u 0 ( m ) 。 TS G T 7 0 0 1 -2 0 0 9 中第3 . 1 0 项要求极 限开关应 当电梯安装完 毕后 电梯在最上面层站平层 时轿厢顶部和井道 间的距 离越来越小 . 并且在缓冲器被压 缩期 间保持 顶部之 间的距离是固定 的值 , 但 电梯在使用过程 中曳引钢丝绳反复 在轿厢 或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 ,

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方面误区分析

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方面误区分析

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方面误区分析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而电梯维护保养人员的工作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电梯维护保养过程中,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维护保养人员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对电梯的安全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有必要对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方面存在的误区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我们需要明确重侧缓冲距离的定义。

重侧缓冲是指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当发生异常情况导致电梯无法正常停靠在地板平层位置时,就需要依靠重侧缓冲装置来缓冲电梯的速度,保证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而重侧缓冲距离就是指电梯在发生紧急制动时,从正常运行速度到完全停止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确保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一、对重侧缓冲距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维护保养人员对重侧缓冲距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电梯的紧急制动系统正常工作就可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忽视了重侧缓冲距离在电梯安全中的至关重要性。

实际上,重侧缓冲距离是电梯在紧急情况下保障乘客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只有合理的重侧缓冲距离才能有效地减缓电梯的速度,保证乘客在意外情况下不受伤害。

二、对重侧缓冲距离标准的理解不清对于重侧缓冲距离标准的理解不清也是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常见的误区之一。

重侧缓冲距离标准是由国家标准规定的,在不同类型的电梯和不同的工况下都有相应的标准要求,维护保养人员应该熟悉并严格遵守这些标准,确保电梯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缓冲,而不是随意调整或忽视这些标准。

三、对重侧缓冲装置的检查和维护不够重视在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中,有些维护保养人员对重侧缓冲装置的检查和维护不够重视,认为这些装置很少出现故障,因此忽略了对其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实际上,重侧缓冲装置作为电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对电梯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维护保养人员应该加强对重侧缓冲装置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1、测量出对重缓冲距离(轿厢在顶层平层时)2、将轿厢开到上端站平层,测量出上述距离包括:制导行程,站人距离,最高部件与顶部距离,绳头到顶部距离。

3、短接上限位上极限,轿厢检修上行至打滑状态,测量处上打滑距离。

4、计算出对重缓冲器压缩行程。

5、用额定速度代进上述四个公式计算出相应数值,6、用上述四个实测值减掉由公式计算出的相应数值,取一个最小值作为计算值,7、用这个计算值减掉缓冲器压缩行程即为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一般做法是:首先:在缓冲器没有压缩前的水平面对应的井道壁(可以明显观测处)划一标识A,即缓冲器压缩后应该复位的平面位置;第二:根据A标识,在顶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若是蓄能型缓冲器,则在该A 标识垂直距离350mm处再划一标识(表示对重缓冲距应该在这两标识之间);若是耗能型缓冲器。

则在该A标识垂直距离400mm处再划一标识;若在顶部空间不足情况下,应该根据GB7588-2003标准满足5.7.1.1的要求时,计算对重缓冲距的允许值,根据该允许值在A标识上垂直距离处再划一标识即可。

附:GB7588-2003标准5.7.1.1项: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υ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υ2 (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υ2 (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电梯对重与缓冲器顶面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

电梯对重与缓冲器顶面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

电梯对重与缓冲器顶面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
电梯对重与缓冲器顶面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
作者:刘跃进
作者机构:武汉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来源:中国电梯
ISSN:1001-7151
年:2012
卷:023
期:019
页码:65-66
页数:2
中图分类:TU85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垂直距离;缓冲器;电梯;顶面;计算;检验规则;监督检验;对重装置
摘要: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一一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已于2010年4月1日起开始执行。

(《新检规》的第3.16项第(5)款规定:“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中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笔者发现,有些特检人员至今对该条款的认识还是不很清楚。

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林生富【摘要】电梯对重缓冲距的大小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文中针对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问题,介绍了电梯顶部空间、极限开关对它的直接影响,提出了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余量、轿厢冲顶时的救援对它的间接影响,通过检验案例给出了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的具体计算方法,在案例基础上提出了检验注意事项.文中给出的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计算方法及检验注意事项,可为电梯对重缓冲距的设计、安装、维修、检验提供参考性建议.【期刊名称】《质量技术监督研究》【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4页(P34-36,46)【关键词】对重缓冲距;制导余量;冲顶救援;顶部空间;极限开关【作者】林生富【作者单位】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8【正文语种】中文对重缓冲距是电梯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参数,其值的大小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将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

由于缓冲距允许值的大小不仅涉及井道顶部空间设计值,还受到其它项目检验判定的影响,而目前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鉴于国内强制驱动电梯极少,以下论述的电梯缓冲距有关问题均针对曳引驱动电梯。

2.1 直接影响因素2.1.1 电梯顶部空间(1)轿厢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

轿厢导轨应能提供轿厢在各种工况下保持在导轨上运行的行程,对重缓冲距过大会导致轿厢在冲顶时跃出导轨的行程,轿厢脱离导轨或撞击井道顶部,造成事故。

检规TSG T7001-2009(以下简称“检规”)[1]规定轿厢导轨应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2)轿顶站人空间。

轿顶上应能提供足够的站人空间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对重缓冲距过大同样会导致轿厢在冲顶时轿顶站人空间的高度不足,无法保证轿顶上作业人员的安全。

检规规定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2(m),同时,轿顶上方应当有一个不小于0.5m×0.6m×0.8m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发表时间:2018-12-17T15:41:25.8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作者:马开宇[导读] 摘要: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距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扬州分院江苏省扬州市 225003摘要: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距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无论哪种检验方式都存在缓冲器越程的取值范围。电梯缓冲器越程关系到电梯的安全,这一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维护保养人员不安全的存在。为此,笔者就针对此问题进行以下论述。关键词:对重缓冲距;顶部空间前言:对重缓冲距是电梯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参数,其值的大小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将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由于缓冲距允许值的大小不仅涉及井道顶部空间设计值,还受到其它项目检验判定的影响,而目前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一、工况分析图1为电梯井道平面图,图2为电梯在顶层端站平层时对重所处位置,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图4为井道顶层空间,由图1中可知外缘水平自由距离为222mm。根据GB7588-2003中8.13.3.2(注:以下文中所提及的条款号均对应GB7588-2003中条款号),考虑到护栏扶手外缘水平的自由距离,扶手高度为:a) 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0.70m;b)当自由距离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1.10m。可知该电梯轿顶护栏高度为700mm即可(由图4可见)。图2中可知对重缓冲距定为200mm且该缓冲器是高度为80mm的蓄能型缓冲器。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此时按10.4.1.2对于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提到的术语"完全压缩n是指缓冲器被压缩掉9 0%的高度。即其被压缩了80x90%=72mm。因此对重与图2中相比,下降了200+72=272mm。此时图4中的原本在顶层端站平层的轿厢应该被对重上拉了272mm。参照5.7.1.1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H0.035V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注:0.035v2表示对应于115%额定速度v时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一半。即=0.0337v2,圆整为0.035V2。(其中115%的额定速度是源于0.3.12当轿厢速度在达到机械制动瞬间仍与主电源频率相关时,则此时的速度假定不超过115%额定速度或相应的分级速度。)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v2(m)。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此时,由图4不难测出5.7.1.1中的各值,详见下表。由此可见最小差值为73mm,所以该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不应大于200+73=273mm。二、最大值的意义每台电梯在设计之初,其对重缓冲距就是固定了的。但在实际使用中,曳引钢丝绳被不断拉伸,导致对重缓冲距逐步减小。按照10.5.1极限开关应在轿厢或对重位(如有)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的要求。如果对重缓冲距减小到先于极限开关起作用,就会有安全隐患。此时维保人员会对钢丝绳进行切割,以确保能满足10.5.1的要求。那么切割多少就是一个问题了。切得少,于事无补;切得多,会导致轿厢在极端清况下,不能有效保护轿顶维保人员的安全。此时标明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那切割多少,现一目了然。既方便了维护保养的操作,也保障了电梯的安全运行。三、检验注意事项检规和标准中许多项目是相互关联的,检验中在对电梯的某个项目进行判定时除了考虑与该项目直接相关的内容外的,还应考虑是否与其它项目存在关联。通过上述案例可知在检验对重缓冲距时应注意:(1)监督检验时,对重最大缓冲距通常会在缓冲器附近标出,检验员在对该值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判定时,应验算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多发生在无机房电梯,部分无机房电梯会将曳引机布置在对重导轨上方,占用了对重导轨的部分行程,实践中,多数该类电梯的对重最大缓冲距取值为所测得对重缓冲距值加上对重制导余量值。(2)定期检验时,由于电梯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会伸长,钢丝绳通常会被裁短,为了减少裁剪次数,通常会多裁掉一些,而以加墩子的形式来满足对重缓冲距在原有的允许范围内,这样对重框整体就上移了一段,当轿厢蹲底完全压缩缓冲器时,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就可能不足,此时不应直接判定对重缓冲距符合要求,应重新测量计算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是否符合要求,符合了以后,还需重新标注最大允许值。四、结束语缓冲器是电梯失控后安全保证的最后一道防线。缓冲距是保证轿顶工作人员安全的必备措施之一。为使缓冲距的检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上的取值范围是笔者的一点拙见。仅供电梯工作者们参考。参考文献[1]T 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2]何若泉,谢柳辉,张宏亮.电梯检验工艺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12.[3]张成钢.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监督检验方法的探讨[J].福州: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1,6.。

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检验与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探讨

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检验与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探讨
电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电梯是 一种比较特殊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所以它的安全性直接影 响着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电梯事故的危害不仅仅是针对 电梯乘客,其对电梯作业人员的伤害更大,无论是常规检修还 是检验,电梯作业人员都需要进入电梯井道,在井道的作业平 台当然是轿顶,因此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检验工作在电梯检验 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对电梯井道顶部空间与对重缓冲距 进行了探讨。
1)导靴上端距导轨顶端之间的距离较小值A; 2)轿顶最高可站人面积(上梁一般被认为是不可站人的) 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 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B; 3)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 (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C1; 4)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与导靴或滚轮或护栏最高部分之 间的自由垂直距离C2; 5)测量轿顶上最大的立方体空间; 6)用痕迹法或其他方法测量出轿厢在底层平层时对重导 轨制导行程D。
(a)
(b)
图2 极限开关安装位置示意图
(3)电梯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拉伸情况,当钢丝绳 不断伸长时,对重缓冲距就不断缩小,维修保养人员通常会采 用截短钢丝绳的方法来使缓冲距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 但截 短钢丝绳又会造成对重制导行程的减小,因此,最大允许距离
.标A识l还l应R考i虑g对ht重s制导Re行s程e。rved.
1 井道顶部空间检验
1.1 TSG/T7001—2009对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要求 (1)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 All1)R轿i厢gh导t轨s提R供e不se小r于v0e.d1+.0.035V( 2 m)的进一步制导
行程; 2)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

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

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

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
首先,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电梯缓冲器的安装位置应当在电梯井道的底部。

这样安装可以确保在电梯失速或者制动失灵的情况下,缓冲器能够及时发挥作用,减轻冲击力,保护电梯和乘客的安全。

同时,电梯缓冲器的安装位置还应该考虑到维修和更换的便利性,以便于日常维护和检修。

其次,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电梯类型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一般来说,电梯缓冲器与电梯底部的距离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以确保其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有效地起到缓冲作用。

同时,距离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电梯的额定载重和速度等参数,以保证缓冲器的设计和安装符合实际需求。

此外,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因素。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例如超高层建筑或者特殊结构的电梯井道,可能需要针对性地调整电梯缓冲器的安装位置和距离标准,以确保其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问题,需要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
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只有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才能确保电梯缓冲器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保护
电梯和乘客的安全。

综上所述,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是电梯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相关从业人员和管理者应当对其重视起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
保电梯缓冲器能够正常工作,保障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希望本文的
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方面误区分析

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方面误区分析

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方面误区分析电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工作中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包括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

一些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方面存在一些误区,这不仅可能导致维护保养工作的不规范,还会增加电梯运行中的安全隐患。

有必要对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正确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一、误区分析1. 对重侧缓冲距离认识不足一些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只要电梯的缓冲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就可以保证重侧缓冲距离的准确性,忽视了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这种认识不足导致了他们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对重侧缓冲距离的监测不够,存在安全隐患。

2. 忽视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调整另一些维护保养人员虽然了解重侧缓冲距离的重要性,却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了对其的调整。

他们认为电梯在安装调试时已经进行了重侧缓冲距离的调整,而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只需进行常规巡检和保养,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调整并不重要。

这种偏差的认识让他们忽视了电梯在长时间运行中由于磨损、老化等因素而导致的重侧缓冲距离偏差,增加了电梯运行的风险。

3. 对重侧缓冲距离的处理不当一些维护保养人员虽然重视对重侧缓冲距禿的调整,但在实际操作中处理不当。

他们可能过于追求效率,草率地进行调整,甚至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导致了重侧缓冲距离的偏差,并在之后的运行中引发安全问题。

二、正确的认识和处理方法1. 加强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应当加强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了解其重要性以及受到的影响因素。

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应该注重对重侧缓冲距离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重视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调整在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维护保养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调整。

新装电梯的对重与缓冲器间距

新装电梯的对重与缓冲器间距
作为检验人员,在电梯核验过程中,也应本着认真 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必要时要对对重侧制导行程进 行测量,尤其是在对重底部加上调节块的电梯,更不能 马虎大意。笔者采用的测量方法是(1)检验人员站在桥 顶开动电梯以检修状态向上运行,开至平层停梯,在对 重导轨工作面上涂上固体凡士林油脂。(2)在机房短接 下极限开关,使轿厢向下检修运行压在缓冲器上,曳引 绳在曳引轮上打滑为止。(3)轿厢恢复正常后,测量被 抹去的对重导轨上凡士林油迹的最高点与对重导轨顶 端的距离。这个距离应不小于O.1+0.035v2。
笔者认为,恰当的解决办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梯制造厂商在选用钢丝绳时应考虑到其伸长度的比 例,尽量采用高品质低伸长度的曳引绳。(2)对于高层 电梯,在井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延长导轨的长 度。(3)在曳引绳伸长后能够方便不效的调节,可以将 曳引绳绳头板的调节螺母留有100mm左右的调节余 量,也可以采用自锁楔型绳套的端接装置,在曳引绳伸 长后方便提收。
锅容管特I Subject
新装电梯的对重与缓冲器间距
丹东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
口代智夫
电梯作为一种载人载物的运输工具.其是否安全可 靠的运行与个人的安全保障息息相关。近年来,电梯蹲 底、冲项的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电梯控制方面 的因素、有安全保护系统的因素也有电气安全保护方面 的因素,而缓冲器与轿厢及对重的间距的设置也是诱发 该类事故的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而另一种设置方式是安装人员考虑到钢丝绳的伸 长,截短钢丝绳,使对重与缓冲器的间距超过350mm (以新安装的蓄能型缓冲器为例),而为了迎合行业和 检验标准,在对重撞板下又安装几个调整垫,这样一 来,即符合了要求,又可以在曳引绳伸长时方便调整, 而这种方式并非万全之策,GB7588—2003第5.7.1.2款 规定当轿厢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长度应 能提供不小于O.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上 面的这种安装方式,必然会缩短对重侧的制导行程,为 对重冲顶事故埋下隐患。2002版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中 对对重侧的制导行程又没有具体的检验内容与要求,致 使检验人员在电梯核验过程当中疏忽了该项目的检测。

电梯缓冲器的缓冲距标准

电梯缓冲器的缓冲距标准

电梯缓冲器的缓冲距标准
1、梯缓冲器的距离有多种标准,但是要知道具体的额定速度为多少才行,比如额定速度是在每秒0.5米到每秒一米之间,那他对中坠落的距离应该是控制在17~68毫米之间。

2、而如果核定速度为每秒1.6米到2.5米之间,那对中坠落的距离应该是控制在173~422毫米之间。

3、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150到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200到350mm,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大于20mm。

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

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 T e c h n o l o g y O v e r v i e w 工 艺 设 计 改 造 及 检 测 检 修
曳引式 电梯对重缓冲距 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
秦 宜 奋
(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上海 2 0 0 2 3 7 )
牌标识 的压缩行程为计算依据 , 蓄能型的缓冲器以型式试验的数据 为计算依据 。
2 标准和枣令 技术规范 相 8 8 - 2 0 0 3 对 井道 顶层 空间 的不 同具 体要 求, 按 G B 7 5 8 8 - 2 0 0 3 (  ̄ 电梯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 5 . 7 . 1 . 1 对 曳引驱动 以下式子计算 出可能的对重缓冲距x 电梯 的顶 部间距有 以下规定 , 当对重完全压在它 的缓冲器上 时 , 应 X1 H1 一 Y~ ( 0 . 1 + o . 0 3 5 u 。 ) I 同时满足下雨四个条件: X2 = H2 - Y- - ( 1 , 0 + 0 , 0 3 5 u ) ; ( 1 ) 轿厢导轨长度应 能提供不小于0 . 1 + 0 . 0 3 5 u ( m) 的进一 步的 X3 = H3 m Y~ ( 0 . 3 + 0 . 0 3 5 u。 ) ; 制导 行程 ; X4 = H 一 Y~( Q . 1 + 0 . 0 3 5 u ) 。 ( 2 ) 符合8 . 1 3 . 2 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 不包括5 . 7 .
垂 直 距 离 H, ;
( 3 ) 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与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 自由垂直距 H ; ( 4 ) 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与导靴或滚轮或护栏 最高部分之间的 自由垂直距 离H ,
型和耗能型 , 只要 电梯井道有 足够 的顶部 空间, 对重缓冲距可 以足 够大, 如顶层高度不够充足但又能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

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

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

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作者:秦宜奋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5年第19期【摘要】本文以《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中对电梯对重最大缓冲距的要求和《电梯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对电梯顶部空间和极限开关的相关技术要求为依据,分析计算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

【关键词】曳引驱动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1 概述电梯是现代高层建筑常用的一种交通工具,电梯轿厢冲顶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就要求电梯井道的顶部空间满足安全要求。

对于曳引驱动电梯电梯井道顶部足够大的空间可以有效防止电梯轿厢生冲顶时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

如果电梯井道的顶部空间不满足技术要求,在电梯冲顶时电梯会与井道顶面发生碰撞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的严重后果。

因此在安装人员安装电梯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井道顶部空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自2010年4月1日开始实施后,对重缓冲距的确定较与2002版检规有很大不同,在满足井道顶部空间要求和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的前提下,对重缓冲距已不再需要区别蓄能型和耗能型,只要电梯井道有足够的顶部空间,对重缓冲距可以足够大,如顶层高度不够充足但又能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对重缓冲距也可以小于150mm,甚至更小。

2 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相关要求GB7588-2003《电梯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5.7.1.1对曳引驱动电梯的顶部间距有以下规定,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1)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 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2)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υ2(m);(3)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υ2 (m)。

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要求

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要求

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要求为防止电梯冲顶,在电梯上都设置有:上端站强迫减速开关、上限位保护开关、上极限保护开关、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对重缓冲器等作为安全保护装置。

其中,上限位保护开关及上极限保护开关均是通过制动器制动来达到保护电梯安全的。

当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位置制动器失效、对重重量又大于轿厢重量时,电梯将向上溜车发生冲顶事故,这时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中4.5.1条"当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位置时,对于蓄能型缓冲器,缓冲器顶面与对重装置撞板之间的距离应为200mm~350mm,对于耗能型缓冲器,此距离应为150mm~400mm"。

此规定中对重与缓冲器距离能否满足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5.7.1、5.7.1.1条规定的电梯井道顶部间距,能否保证轿厢和乘客安全呢?现就此进行分析论证。

一、GB7588-2003标准对对重缓冲器距离的要求对重缓冲器距离是指: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时,对重装置撞板与缓冲器顶面之间的距离。

根据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7.1、5.7.1.1条规定:"曳引驱动电梯的井道顶部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b)、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V2m;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

曵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最小允许值计算方法分析

曵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最小允许值计算方法分析

曵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最小允许值计算方法分析韩园园【摘要】本文以《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曵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中对曵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的要求以及极限开关的技术要求,分析计算对重侧缓冲距的最大最小允许值.【期刊名称】《中国设备工程》【年(卷),期】2017(000)015【总页数】2页(P107,109)【关键词】电梯;允许值;计算方法【作者】韩园园【作者单位】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陕西西安 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57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常与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近年来,电梯冲顶、蹲底等事故时有发生,这就要求电梯井道顶部的空间满足规范的要求,顶部空间足够大可以有效防止轿厢冲顶时对人员和设备的损害,要求安装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井道顶部空间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而对重缓冲距符合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国关于电梯行业的检规,TSG 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曵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自2010年4月1日开始施行后,对于对重缓冲距的确定较2002版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分别探讨,以计算对重缓冲距的最大最小允许值。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2002)7.4项要求: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150~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200~350mm,这个规定最早是基于电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曵引钢丝绳会伸长方面考虑。

而2009版检规,在满足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和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的情况下,对重缓冲距已不再需要区别耗能还是蓄能,只要电梯顶部有足够的空间,对重缓冲距可以足够大;如顶层井道高度不够充足而能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对重缓冲器前动作,对重缓冲距也可以小与150mm,甚至更小。

2009版检规3.10项规定:井道上下两端应当装设极限开关,该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如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

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

电梯缓冲器距离标准电梯缓冲器是电梯安全装置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当电梯突然停止或者速度发生突变时,能够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保护乘客和电梯本身的安全。

而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则是指在安装电梯缓冲器时,需要满足一定的距离标准,以确保电梯缓冲器的正常使用和作用。

本文将从电梯缓冲器的作用、距离标准的重要性和具体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梯缓冲器的作用。

电梯缓冲器主要作用是在电梯运行中突发情况下,如电梯突然停止、速度发生突变时,能够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从而保护电梯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电梯缓冲器通过吸收和释放能量,将电梯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小电梯的冲击力,保护电梯和乘客不受损伤。

因此,电梯缓冲器的正常作用对于电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其次,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对于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样至关重要。

首先,电梯缓冲器的安装位置需要考虑到电梯在运行中的可能突发情况,如突然停止或速度发生突变,因此,安装位置的距离标准需要满足电梯运行中的各种情况。

其次,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电梯缓冲器本身的尺寸和作用范围,以确保电梯缓冲器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发挥作用,保护电梯和乘客的安全。

具体来说,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电梯缓冲器与地坑底部的距离,这个距离需要满足电梯缓冲器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吸收和释放能量,从而保护电梯和乘客的安全。

其次是电梯缓冲器与电梯底坑壁的距离,这个距离需要考虑到电梯缓冲器的尺寸和作用范围,以确保电梯缓冲器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发挥作用。

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梯缓冲器与电梯底坑顶部的距离,以及电梯缓冲器与电梯本体的距离等,这些距离标准都是为了确保电梯缓冲器在各种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保护电梯和乘客的安全。

总的来说,电梯缓冲器的距离标准是确保电梯缓冲器能够在各种情况下正常工作,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保护电梯和乘客的安全。

谈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分析

谈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分析

谈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分析摘要: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是判定电梯合格与否的重要检验项目,因此,有必要对这种越程距离的检查进行总结和整理,以便为相关检验工作提供更好的依据。

本文就对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工作。

关键词:电梯;对重越程距离;检验分析一、概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越来越多,对电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现在商场、超市、医院使用的电梯越来越多;办公大楼、居民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乘坐电梯已经成了人们工作和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关于电梯对重越程的距离有一个很清楚的定义,在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必须有一个永久的对重越程距离标识,在该标识中,当电梯轿厢在顶部平层的位置上,必须对对重装置撞板与它的缓冲器顶部间的最大垂直间距进行控制。

电梯对重越程距离标识,要标明最大允许值。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检验员必须在电梯顶部空间满足检规要求的情况下确定对重越程距离的最大值。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数量越来越多,对电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现在,在商场、超市、医院、写字楼、住宅等人群密集的地方电梯被广泛应用,已经逐渐的变成了一个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在日益增多的同时,也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电梯的安全性检验就显得格外的必要,尤其是对某些关键的检测项目,更要慎重、精确地掌握。

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中规定在对重缓冲器附近,应该有一个对重越程距离永久的清晰标志;这个标识表明当轿厢位于顶部平层时对重缓冲器顶部到对重装置撞板间的最大距离。

这个对重越程距离,本文就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1]。

二、影响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因素(一)电梯对重越程距离影响因素1.对重导轨制导行程也会影响对重越程距离。

因此,根据检规规定,当轿厢缓冲器完全被压缩时,对重轨道的制导行程不少于。

因此,在决定对重越程距离时,也要保证在轿厢缓冲器完全被压缩时,对重导轨的制导行程大于,在保证了最大的制导行程的情况下,剩余的对重导轨可以用来增大对重越程距离。

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方面误区分析

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方面误区分析

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方面误区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方面存在的误区。

文章强调了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对重侧缓冲距离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存在的误区:一是缺乏对重侧缓冲距离标准的了解;二是忽视维护保养手册中的重侧缓冲距离要求;三是对重侧缓冲距离检查不够严谨;四是认为重侧缓冲距离不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结论指出正确认识和重视重侧缓冲距离对于保障电梯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建议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应加强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和实践,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帮助电梯维护保养人员避免误区,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电梯维护保养人员、重侧缓冲距离、误区分析、标准、维护手册、检查、影响、认识、重要性、结论。

1. 引言1.1 引言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电梯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电梯维护保养人员的精心维护和保养。

在电梯维护保养过程中,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重侧缓冲距离是指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底坑与电梯底坎之间及电梯侧缓冲器与限位器之间的垂直距离。

这个距离的正确设置和检查对于保障乘客的安全和电梯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往往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方面存在的误区,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注意,确保电梯设施的安全运行。

2. 正文2.1 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对重侧缓冲距离的重要性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在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认识方面,重要性不言而喻。

重侧缓冲距离是指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通过重侧缓冲装置来减缓电梯的冲击力,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正确理解和掌握重侧缓冲距离的标准对于保护电梯运行安全至关重要。

电梯维护保养人员需要了解各种型号的电梯在不同情况下对重侧缓冲距离的要求。

不同型号的电梯可能有不同的重侧缓冲装置设计和标准,维护保养人员需要熟悉这些要求,确保电梯的重侧缓冲距离符合标准,以保证电梯在运行时的安全性。

电梯缓冲

电梯缓冲

电梯缓冲两种缓冲器的缓冲距离也不一样,蓄能缓冲器(弹簧式)缓冲距离为:200-350mm耗能缓冲器(液压式)缓冲距离为:150-400mm为什么总是测量对重侧的呢?因为如果曳引钢丝绳伸长,那么缓冲距离就小了,对重侧的距离会有变化,轿厢下面的距离一般都是新安装完的电梯才会测量,测量合格后就OK了,那个距离不会变化,所以没有必要总是去测量,因为轿厢运行到最底层的时候根据电梯井道里的平层装置电梯会在最底层平层,他的最底层平层的位置不会变化,所以缓冲距离也不好变化了,变化的只有对重一侧,如果绳子伸长了,轿厢运行到最顶层的时候对重这边就砸到缓冲器上了,绳子再长也不会改变轿厢最底层的平层位置,他总是不变的,所以就不用测量轿厢底部的距离了,不知道你明白与否。

电梯用缓冲器有两种主要形式:蓄能型缓冲器和耗能型缓冲器。

蓄能型缓冲器指的是弹簧缓冲器,主要部件是由圆形或方形钢丝制成的螺旋弹簧。

锥形弹簧目前已很少使用。

蓄能型缓冲器只能用于额定速度不超过1.0m/s 的电梯。

耗能型缓冲器适用于任何额定速度的电梯。

耗能型缓冲器应满足:当载有额定载荷的轿厢自由下落,并以设计缓冲器时所取的冲击速度作用到缓冲器上时平均减速度不应大于1g,减速度超过2.5g以上的作用时间不应大于0,04s。

二.弹簧缓冲器弹簧缓冲器在受到冲击后,它使轿厢或对重的动能和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变形能,由于弹簧的反作用力,使轿厢或对重减速。

当弹簧压缩到极限位置后,弹簧要释放缓冲过程中的弹性变形能,轿厢仍要反弹上升产生撞击。

撞击速度越高反弹速度越大。

因此弹簧式缓冲器只能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1.0m/s的电梯。

弹簧缓冲器一般由缓冲橡皮、缓冲座、弹簧、弹簧座组成,在底坑中并排设置二个三个,对重底下常用一个。

为了适应大吨位轿厢,压缩弹簧由组合弹簧叠合而成。

行程高度较大的弹簧缓冲器,为了增强弹弹簧的稳定性,在弹簧下部设有导套或在弹簧中设导向杆,也可在满足行程的前提下加高弹簧座高度,缩短无效行程。

最大缓冲距计算方法

最大缓冲距计算方法

对重缓冲距计算及标注方法
1 .导靴至轿厢导轨顶部的距离H1-S1-S2>0.1+0.035V 2。

2 .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导靴之间的间距H2-S1-S2>0.1+0.035V 2。

3 .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H3-S1-S2>0.3+0.035V 2。

4 .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相应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H4-S1-S2>1.0+ 0.035V 2。

5 .对重与缓冲器的距离S1, 对重压实缓冲器时缓冲器的压缩行程S2 。

S1从H1-S2-(0.1+0.035V 2)、H2-S2-(0.1+0.035V 2)、H3-S2-(0.3+0.035V 2)、H4-S2-(1.0+0.035V 2)中选最小值。

说明:轿厢压实在缓冲器上时还要保证对重制导距>0.1+0.035V 2。

一般情况第3条要求比较高,尤其要注意,标注S1时选择上述计算的最小值作为最大允许缓冲距,在缓冲器附近做个标识,格式不限。

缓冲距最小值不得小于上极限距(可以不标)。

S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摘要: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距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无论哪种检验方式都存在缓冲器越程的取值范围。电梯缓冲器越程关系到电梯的安全,这一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维护保养人员不安全的存在。为此,笔者就针对此问题进行以下论述。
关键词:对重缓冲距;顶部空间
前言:对重缓冲距是电梯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参数,其值的大小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将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由于缓冲距允许值的大小不仅涉及井道顶部空间设计值,还受到其它项目检验判定的影响,而目前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一、工况分析
图1为电梯井道平面图,图2为电梯在顶层端站平层时对重所处位置,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图4为井道顶层空间,由图1中可知外缘水平自由距离为222mm。根据GB7588-2003中8.13.3.2(注:以下文中所提及的条款号均对应GB7588-2003中条款号),考虑到护栏扶手外缘水平的自由距离,扶手高度为:
a) 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0.70m;
b)当自由距离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1.10m。
可知该电梯轿顶护栏高度为700mm即可(由图4可见)。
图2中可知对重缓冲距定为200mm且该缓冲器是高度为80mm的蓄能型缓冲器。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此时按10.4.1.2对于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提到的术语"完全压缩n是指缓冲器被压缩掉9 0%的高度。即其被压缩了80x90%=72mm。因此对重与图2中相比,下降了200+72=272mm。
此时图4中的原本在顶层端站平层的轿厢应该被对重上拉了272mm。参照
5.7.1.1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H0.035V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
注:0.035v2表示对应于115%额定速度v时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一半。即=0.0337v2,圆整为0.035V2。(其中115%的额定速度是源于0.3.12当轿厢速度在达到机械制动瞬间仍与主电源频率相关时,则此时的速度假定不超过115%额定速度或相应的分级速度。)
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v2(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此时,由图4不难测出5.7.1.1中的各值,详见下表。
由此可见最小差值为73mm,所以该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不应大于
200+73=273mm。
二、最大值的意义
每台电梯在设计之初,其对重缓冲距就是固定了的。但在实际使用中,曳引钢丝
绳被不断拉伸,导致对重缓冲距逐步减小。按照10.5.1极限开关应在轿厢或对重位(如有)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的要求。如果对重缓冲距减小到先于极限开关起作用,就会有安全隐患。此时维保人员会对钢丝
绳进行切割,以确保能满足10.5.1的要求。那么切割多少就是一个问题了。切得少,
于事无补;切得多,会导致轿厢在极端清况下,不能有效保护轿顶维保人员的安全。此时标明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那切割多少,现一目了然。既方便了维护保养的操作,也保障了电梯的安全运行。
三、检验注意事项
检规和标准中许多项目是相互关联的,检验中在对电梯的某个项目进行判定时除了考虑与该项目直接相关的内容外的,还应考虑是否与其它项目存在关联。通过
上述案例可知在检验对重缓冲距时应注意:
(1)监督检验时,对重最大缓冲距通常会在缓冲器附近标出,检验员在对该值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判定时,应验算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的情况多发生在无机房电梯,部分无机房电梯会将曳引机布置在对重导轨上方,占
用了对重导轨的部分行程,实践中,多数该类电梯的对重最大缓冲距取值为所测得
对重缓冲距值加上对重制导余量值。
(2)定期检验时,由于电梯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会伸长,钢丝绳通常会被裁短,为
了减少裁剪次数,通常会多裁掉一些,而以加墩子的形式来满足对重缓冲距在原有
的允许范围内,这样对重框整体就上移了一段,当轿厢蹲底完全压缩缓冲器时,对重
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就可能不足,此时不应直接判定对重缓冲距符合要求,应重新
测量计算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是否符合要求,符合了以后,还需重新标注最大
允许值。
四、结束语
缓冲器是电梯失控后安全保证的最后一道防线。缓冲距是保证轿顶工作人员安全的必备措施之一。为使缓冲距的检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上的取值范围是笔
者的一点拙见。仅供电梯工作者们参考。
参考文献
[1]T 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2]何若泉,谢柳辉,张宏亮.电梯检验工艺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12.
[3]张成钢.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监督检验方法的探讨[J].福州: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