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
![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63a545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7.png)
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辞海》中,秘书有五种涵义:一指职务名称之一,是领导的助手;二指官名,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王朝曾经设有尚书、秘书监、秘书令、秘书丞、秘书郎等官职,掌握官员向皇帝奏事的奏章、皇帝宣布命令的宣示以及宫禁的图书等工作;三指使馆中介于参赞和随员之间的外交人员,分一等秘书、二等秘书和三等秘书,受使馆馆长之命,进行工作,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四指宫禁里的藏书。
《晋书·苟勖传》:“及得汲郡(晋泰始二年置,治所在汲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市和新乡、汲县、辉县等县地。
其后治所,辖境屡有变迁)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 (藏于皇帝秘府中的经籍),列在秘书。
”五指谶纬图策等书。
现在所谓的秘书,指《辞海》的第一种涵义,是指人,即秘书人员。
但光把它解释为职务名称之一,是领导的助手,又嫌空泛。
比较详细的界定,大致有以下几种:秘书“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名称之一。
其职责是协助领导综合情况,研究政策,密切各方面工作的联系,办理文书、档案,人民来信来访、会务工作以及其他日常行政事务和交办事项。
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这一类工作的干部,统称为秘书工作人员,或者简称为秘书”。
(王千弓等:《秘书学与秘书工作》,第2页。
)“秘书,在我国现代主要是指党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院校内的一种行政职位。
其主要职责是辅助管理,综合服务;主要工作是撰拟文稿、管理文书、接待来访、组织会议、调查研究、处理信息、备供咨询、办理事务、联络协调、催办查办等等。
”(袁维国:《秘书学》,第 1—2 页。
)“秘书是身处领导机构或者附着个人,撰制掌管文书,辅助决策,并处理日常事务的服务人员。
而秘书从事的工作也就是秘书职业,秘书职业也是服务性的。
所以,秘书决不是一种职务,而是一种职业名称。
”(张家仪:《也谈“秘书”的定义》,载《秘书》 1986 年第 2 期。
)“秘书是领导、专家、管理人员在履行其职务时的辅助人员。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139eb1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c.png)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时期。
在古代,秘书是负责处理主要贵族、君主和政府文件事务的人。
他们通常由那些受过教育且能读写的人担任,他们需要熟悉各种文字和图书馆的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秘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并逐渐演化成我们今天熟悉的形式。
到了中世纪,随着行政机构的发展和教育普及,秘书的职责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个时期,他们负责书写和复制文件,处理主要的书信往来,以及协调行政事务。
秘书的角色逐渐与政府和贵族的核心运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现代国家的发展,秘书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在19世纪,随着工业、科技和贸易的发展,企业和组织的规模扩大,秘书成为了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在企业内部担任文件处理、日程安排、会议组织等重要工作,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高效的支持和协助。
20世纪初,随着行政管理学科的兴起和职业化的趋势,秘书的工作能力要求也逐渐提高。
大学开始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专门的秘书人才,帮助他们适应现代化办公环境的高速发展。
秘书们学习了更专业的技能,如文件管理、信息管理、办公技巧和人际沟通等。
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秘书工作也开始加速自动化。
传真机、电话、电脑等工具的普及使得秘书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文件的传递变得更加便捷,秘书可以更加快速地处理邮件和电话。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互联网和电子邮件的普及更是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秘书的工作职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过去,秘书主要负责处理文件和协调行政事务。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现代秘书更多地扮演着组织的重要角色,参与决策过程,进行战略规划和高级管理。
现代秘书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书写和号码速记技能,还需要掌握各种办公软件和信息技术,以及高级管理技能。
他们需要熟练处理各种文件和数据,编制报告和演示文稿,进行会议组织和项目管理,以及维护高效的办公室运作。
总而言之,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41322c96bd97f192279e9e8.png)
秘书制度:保密制度、文书制度(正副本、 归档)、用印制度。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秦朝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古代秘书图
秘书制度: 行文制度、三省制、一文一事、文书立卷制、限期 承办制、贴黄引黄制、条旨制、催办制、文书制度。
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历史
一、秘书与秘书工作的起源
国家说: 秘书活动起源于国家
文字说: 不依赖于国家,但先决条件是文书的出现
萌芽阶段的秘书工作
记言记行的史官活动 上传下达的纳言活动 听取意见的信访活动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夏商周三代,史官是主要的秘书官员。我 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产生于商朝末年,称太 史寮(相当于目前的中央秘书处)
三、英国
(一)独具特色的秘书分类 国家秘书 高级秘书 私人秘书 (二)简明清晰的秘书等级 行政级 执行级 文书级 助理文书级
阅读 女秘书工作---典型的一日 秘书史话
行政秘书 通信秘书 (二)举行严格有序的考试
特许职业秘书 (CPS)考试 (三)具有明确的任职资格要求 (四)设有全国秘书协会
秘书周、秘书节
二、日本 (一)秘书的分类 见习秘书 初级秘书 中级秘书 高级秘书 (二)完善的教育考核体系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秘书的资格考试 日本秘书技能检测考试 日本秘书协会组织的考试 (四)秘书的素质要求
公文文种固定 下行文:如命、诰、诏、旨。
上行文:章、表、奏政府 国民党中央政府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秘书工作 一、建党后、建国前的秘书工作 二、建国后的秘书工作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秘书工作
中国秘书史
![中国秘书史](https://img.taocdn.com/s3/m/051e2e611711cc7931b71625.png)
•
翰林学士
• 上官婉儿
唐朝的宦官秘书
秘书人员的参谋作用
• 6、宋代的秘书工作制度的发展
• ①一文一事制度已在宋开始实行,强调 “非一宗事者,不得同为一状”; • ②形成了“引黄、贴黄”制度; • 引黄——就是在文书的封皮和文书之前, 写出文书的主要内容或时间、地点。 • 贴黄——就是将诏敕有所改动的地方, 或情状意犹未尽,写在另外一块黄纸上, 并贴在诏敕上面。
四是文书种类有所发展;
五是保密制度有所加强,创建了封泥制度。
简牍文书由多片竹简或木片组 成,由绳连着,封页称“检”,在 “检”的结绳处糊上一块粘泥,在 泥上盖章,显出印文,粘土干后很 坚硬,这种印法成为“泥封”,也 称“封泥”。加盖封泥的文书称为 玺书。
六是文书档案拓宽了利用范围
公文传递制度
2、秦汉王朝政权系统的秘书性工 作
(2) 祭祀史官
负责商王的祭祀事务。祭坛的 布置,程序的安排,人员的拟定, 位次的排列等事务。
(3) 作册史官 专门负责制作册命,即文书、 保管册命并宣示王命,并兼管册命 诸侯大夫 。
(4)记事史官
负责记录商王言行、王朝大事、 保管典籍、观察天象、记录历法等。
甲骨文书是以龟甲或或占卜文书.是我国 已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
夏王朝的左史、右史、巫、遒 人、秩宗均为秘书性人员,从已经 掌握的历史文献资料看,“誓”是 我国最早的国家文书。
国家机构和夏代的文字
二、商王朝及其秘书性工作
最早的秘书机构太史寮的诞生
1、太史寮产生的社会背景如何?
2、为何说殷商是我国秘书工作的形 成时期?
(1) 贞卜史官
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介绍
![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726505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b.png)
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介绍秘书职位作为一个非常历史悠久的职业,自古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代职场中,秘书职位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秘书职位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一路追溯秘书职位的起源和发展。
1. 古代秘书早在古代,秘书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职人员,负责处理文书和接待外宾。
中国的古代秘书通常被称为“书记”。
特别是在明清两代,书记还负责监察地方官员,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欧洲,秘书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业,特别是在中世纪后期,秘书经常充当皇室和贵族家庭的高级管理人员,担负着管理、策划和谋划各种事务的职责。
2.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涌向城市,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
这个时期,秘书职位与管理职位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许多企业家开始聘请秘书帮助他们管理公司,而秘书的职责也从单纯的文书处理转向了更广泛的管理职责。
3. 二战后二战后,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企业的不断发展,秘书职位也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时期,秘书的职责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是文书处理和管理职能,同时也扮演了公司对外沟通的重要角色。
这个时期,许多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高管都聘请了私人秘书来管理他们的日常工作和个人生活。
4. 现代化时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工具的发展,秘书的职责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现代企业中的秘书通常要拥有更广泛的技能和能力,比如沟通技巧和organizational skills等。
此外,聘请多个秘书团队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以确保高管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秘书职位已经从单纯的文书处理转变成了一个非常多样化的角色。
如今,秘书对于公司的发展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成功扮演了重要角色。
秘书们不仅是支持高管理层日常工作的工具,还是企业文化和形象的缔造者。
尽管现代化的工具和软件可能代替了秘书的一部分职能,但其重要性在职场发展历史中不可替代。
我国秘书发展简史
![我国秘书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6b11476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6.png)
8、隋朝时,恢复了魏晋以来形成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制。
9、唐朝时,皇帝重用秘书官,用品位低、资历浅的小臣执掌 机要,以削弱和限制宰相的权力。这时的天子身边出现了私人 秘书—翰林学士,这些私人秘书有的甚至官至宰相。
10、宋代的秘书工作由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枢密院负责军机 事务;中书省负责行政事务,参与机密,直接取旨皇帝。
院,主要为皇帝办理文书及编撰史籍。 康熙时,设立了“南书房”,是皇帝的机要秘书机构。 雍正时,设立了“军机处”,是为皇帝服务的机要秘书处。 晚清时,为了适应外事工作需要,又增设了“司务厅”和
“清档房”,专管文书、档案工作。 1911年,清政府进行官制改革,实行内阁制,设置了秘书
职能机构——承宣厅。
6
11、元朝时,中央行政中枢是中书省,中书省内的秘书机构 是参议府,参议府内的专职秘书机构有承发司、管勾司、检校 所、照磨所、时政科等。
12、明代时,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设华盖殿、文渊阁。诸 殿阁大学士收阅奏章、批发文稿、协助政务,这是内阁的开始。
5
13、清代,秘书工作较前代有了较大发展—— 崇德三年,设“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
3、西周时期,太史寮趋于成熟,内部由太史、小史、内史、 外史、御史共“五史”组成,分工更加细密。
4、战国时期,史官的职责、地位起了重要变化,御史和尚 书不仅参与决策、草拟文书,而且还是国君的重要随从。如当 时楚国的“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 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3
5、秦朝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制度,设丞相府、 太尉府、御史大夫寺。御史大夫既是皇帝的秘书长,“受公卿 奏章,掌天下文书”,又是国家的监察官,“举劾按章”。
11
第16-19章重点内容提示
秘书工作历史沿革
![秘书工作历史沿革](https://img.taocdn.com/s3/m/a623ff5e03d8ce2f01662303.png)
1990年1月,党中央召开了一次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党委秘书长座谈会。(后称“第 四次全国秘书长会议”)。提出要把信息调 研和督促检查作为今后秘书工作的重点。
1991、1994、1996,又分别召开了三次全国 党委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座谈会。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 1927-1945年进行了三次“文书改革” 运动。
“公文改良法” “文书档案连锁法”
• 提出了秘书的任职资格问题 《国民政府秘书及科员任用规则》:国民
党党员;国内外大学或专门学校以上毕 业的学历;具备任文职三至四年的资历, 有特殊的学识经验;由国民党委员二人 推荐或主管长官保准。
• 大中型企业也设有秘书机构和秘书人员, 聘用私人秘书的也逐渐多了起来。
(二)秘书工作制度
文书工作制度:
保密制度 一文一事制 贴黄、引黄制 行移勘合制度
行文制度 三省制度 文书立卷制 限期承办制 批红、票拟制(条旨制) 限期承办制 催办制等
秦汉: • 对公文的名称、用途,甚至用语都作了
严格的规定。
《秦律》“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 请,毋羁请。”
“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 民称之为陛下,其言曰‘制诏’”
第六章 秘书工作历史沿革
第一节 我国古代秘书工作
一、秘书与秘书工作的起源
古代秘书名与实不符,主要从现代 秘书的基本职能去考察。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 仓颉造字,任黄帝的史官。《汉书.古今人表》
• “龙……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联命”
--《尚书.尧典》
“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
于下。”
“秘书长领导办公厅,统管政策研究 工作、秘书与行政工作、机关事务工作”
秘书发展史
![秘书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eacaa8d2a58da0116c1749e8.png)
文刑 史 载 的我 种法 事 了 历国 有、 实 尧 史现 典天 , 虞 文存 、文 保 、 献最 诰、 存 夏 资早 、地 了 、 料的 誓理 上 商 汇公 、等 古 、 编务 命方 大 周 本文 、面 量 的 书 谟的 的 一 汇 、资 政 些 尚编 训料 治 重 书本 等, 、 要 ,和 。主 哲 的 它最 要 学 历 记早 、 ——
•
君主的政令直接出自君主,但大部分是通 过臣僚辅助形成的。直接参与并负责保管 政令文书的,在商代有司理、典册、册命, 辅以贞、卜、史、巫观。甲骨金文中有 “作册”和“称册”的活动记载。从现存 的数以万计的甲骨契刻来看,作册、贞人 等主管书写、贞卜,又负责保管图书典籍。
秘书官职
• 1.我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史官。
秘书工作的保密制度:从产生之时就开始形成。秘 书官员作为历代统治者的近臣,必然接触到许多 国家机密,尤其在文书制发、运转和保管过程中 能否保密,之间影响到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 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保密工作,并制定了严格的 保密制度。
• 商朝的公文文体由夏朝的“誓”,增加了 “诰”(商王勉励臣下的文告)、“命” (商王或者大臣代表国家发布的命令性文 告)、“训”(大臣劝戒商王的上书)。
•
文书工作 文书从传说时代和奴隶制时期,主要有典、谟、 誓、训、诰等,主要是记录和传达王命的文书。 商代的甲骨文中的部分内容,如令、告、册等 字,也已包含着文书的某些特征。商王朝与各 诸侯国已存在着简单的公文往来,如诸侯向商 王报告敌情,商王则下达命令令其执行等。周 朝的分封制,使诸侯拥有高度的自治,周王较 少干预诸侯国内的事,缺乏中央集权,决定了 公文制度在殷周不能获得发展。
秘书发展史
![秘书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6fca366bb84ae45c3b358ce7.png)
1.商朝史官的分工:贞卜,察祀,作册记事史官2.太史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的中央秘书机构,在商末朝廷中出现的一所秘书机构,其长官为太史,下属有不同层次,分工各异的史官,主要负责商王的册.命.祭奠等事宜,在商朝仅为雏形,到西周才趋于成熟,成形的太史察秘书人员总称为“五史”。
3.肺室: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政府信访机构,是西周初年周公下令在中央政府建立的信访机构,以保证平名百姓陈诉冤情,肺室内设有一大块赤红如肺的石头,委派士专门掌管肺室。
4.甲骨文书: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书,甲骨文书上的卜辞从体例来看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格式。
从内容来看,以商王活动为中心,并出现了类似于请示报告的上行文,已初步具备了文书的基本要素,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官方文书,广泛适用于商朝后期。
5.金文文书:刻在青铜器上的文书,也称青铜铭文或钟鼎文,字体类似于甲骨文,已初步具有书史性质,因称金文文书。
6.简牍文书:刻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文书,主要用于记事,刻写在竹片上的称竹简或册;刻在木片上的称木牍或板牍,在商朝出现,西周大量广泛使用,是先秦时期使用最多的文书,一直沿用到西晋,桓温帝称帝才废止。
7.殷商甲骨档案保管规则:(1)甲骨档案被集中收存于都成,以便王室查证.参找所使用。
2)收藏于王室宗庙.社稷。
(3)甲骨档案按捡来的分类收藏,有的甲骨以帝王划分为类收藏,有的以内容分类收藏。
(4)甲骨档案有了简单的编号。
(5)简单的归档(6)祭祀史官兼管。
8.天府:西周时期设立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收藏版图.谱籍等重要文书,地处都城宗庙里,地位较高。
9..档案的利用:(1)统治和施政的工具(2)传授学问的工具(3)被汇成集。
10.西周社会调查制度兴起的原因:(1)鉴于商灭亡的教训,惧于人民强大的威力(2)周初统治者对新的统治区缺乏了解(3)西周统治者重人治轻鬼神(4)社会调查也是周的传统。
11.社会调查制度的内容:(1)有各类调查人员和不同调查方法。
秘书发展史
![秘书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7284f6272f60ddccda38a0df.png)
秘书工作发展简史一,中国古代秘书工作(上古至民国)(一)中国古代秘书工作之源1.我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史官。
虽然从理论上推断,我国秘书工作起源于黄帝之前的原始部落形成时期,但有史籍可考的最早的秘书官职则是国家出现以后的“史官”。
“史官”一职最早起于何时,现已无法准确考证,但许多典籍记载,自黄帝时代起即有了“史官”一职。
《史记》、《汉书》中都说仓颉、沮诵是黄帝的史官,负责记录黄帝的言行。
甚至还有人说,仓颉是黄帝的“左史”,主要负责“记行”;沮诵的黄帝的“右史”,主要负责“记言”。
这可能是根据后代“左史记行,右史记言”的分工来进行的主观推断,未必可言。
因为黄帝之后的有关尧、舜、禹的传说中,并没有“史官”一职。
从可考的史料看,“史官”之名见于夏代。
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距今四千多年。
有了国家,才有了严格意义上的官职。
“史官”这一秘书官职是最早设置的官职之一。
据《夏小正》载,夏朝重要官职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冠、太史令和秩宗,其中太史令是辅佐夏王处理国政的机要秘书长,其下还有左史、右史和遒人等从官。
上古时代的史官虽是主要的秘书官职,但不是唯一的秘书官职。
除了史官以外,唐虞时期和夏、商、周三代还有以下一些秘书官职。
(1)纳言传说舜当政时有“十二”官之设,其中“纳言”的职责是“出纳帝言”。
纳言是舜时特设之官,是典型的秘书职务,是一种上通下达、出纳君命的官职。
有的史家称纳言为舜的秘书长。
(2)巫祝和秩宗巫祝是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不事生产的神职人员。
巫负责在神人之间传达信息,祝在祭祀活动中负责致祝词,他们的工作带有秘书工作的性质。
秩宗是传说中尧、舜二王都设置的官职之一,其职责是司典宗教祭祀。
在夏代官职设置中,也有秩宗一职。
(3)西周天子的宫廷秘书——宰西周时,周王让宰掌管宫廷事务,使其成为宫廷秘书首领。
2.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秘书机构——太史寮。
随着国家管理的正规化,秘书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多,秘书官职和秘书人数也越来越多,秘书机构的设立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概述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cbede4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0.png)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概述秘书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君王和贵族都需要一些人来协助处理政务和日常事务。
这些人通常被称为秘书,他们负责记录各种会议和决策,并与君王或贵族的客人进行联络。
随着时间的推移,秘书工作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专业的职业。
以下是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概述。
在古代,秘书工作主要是由男性来担任的。
他们经常陪同君王或贵族一起工作,记录各种会议和活动,并承担一些文书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忠诚和保密的品质。
秘书在政治和决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会被君王或贵族认真考虑。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商业开始兴起,对秘书工作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商人们需要秘书帮助他们处理日常事务和商业文件。
这些秘书不仅要具备文书写作的技能,还需要了解商业法律和财务管理。
他们需要协助商人们进行会议安排、文件整理和客户联络等工作。
到了19世纪,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办公室秘书成为了企业和组织不可或缺的角色。
秘书们需要协助管理者处理文件、记录会议和安排日程等工作。
他们也负责处理来自外部的电话和邮件,并确保所有信息的及时传递。
这时的秘书们需要更高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办公室环境。
到了20世纪,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秘书们需要适应数字化的办公环境,学习使用各种办公软件和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
电子邮件和在线会议等工具使得秘书们能够更方便地与他人沟通和协作。
与此同时,秘书的角色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他们可以承担更多的管理和组织工作,参与决策和战略规划。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秘书工作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工作方式和工具。
例如,智能助理可以协助秘书处理邮件、安排会议和提供日程管理。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秘书工作更加高效和智能化,也释放了秘书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能够更专注于战略规划和高级管理工作。
总的来说,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需求的演变。
秘书的发展史
![秘书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4c098b3f121dd36a32d82f5.png)
古代1.起源:炎黄殷商前提:A社会组织、领导者需要辅助人员;B 文字书面信息的使用2.各朝具体情况原始社会后期:皇帝设“六相”,以仓颉[jié]为史官;尧舜设百揆[kuí]、秩宗、纳言等官职兼秘书工作特点:工作范围不广,一人负责多事,分工不明,但已脱离萌芽状态,有一定雏形夏商周:我国秘书工作正式确立夏朝建立,制度完善,秘书产生,太史令、左右史、秩宗殷商:巫史合一,称为“史巫”,负责占卜、传达王命、保管文书西周:史巫分家,史官任秘书工作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对内参与国王决策、起草文书、宣布命令;对外接访、信件特点:分工明确、职责重大、地位上升、可以参政秦汉:秦:御史大夫相当于眼下的秘书长汉:尚书台掌管奏章、参与决策;主薄、书佐为中下层秘书,保管文书、写公文特点:地位空前上升,身兼多职汉魏:曹操改秘书为秘书令两晋:设秘书寺,下设秘书卿,秘书少卿,秘书丞,主簿官,形成完整秘书机构特点:汉魏统治阶级内部争权激烈,低级秘书提拔为高级秘书隋唐:隋:避讳“忠”,中书省改为内史省,中书监改为内史监,门下省改为纳言唐: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审议,尚书执行唐玄宗:翰林学士,内相,学士型秘书军队:秘书官,参军地方:参事,主簿,书吏特点:要求高,科举,书法,文理判事,口才,外貌宋元:宋:中央集权空前集中,只有中书省参与机密,设枢密院元:曾设行中书省,行枢密院特点:a机构更繁杂,分工细密b军政分立,秘书工作分为枢密院,中书省c严格考选制度明清:明:内阁,六科,通政司,六书房,后期有司礼监清:内阁,南书房,军机处地方:师爷特点:已形成系统完备严密的秘书工作体制,皇权统治,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1.清末:纯粹以“秘书”二字命名秘书工作。
2.辛亥:承政厅、秘书长、政府文秘。
3.国民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健全秘书工作,明文规定职责,加强文书工作。
4.新中国:适合社会主义的工作组织组织制度,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ffa92c73186bceb19e8bb55.png)
(七) 办事制度
(八) 参谋言谏制度
七、古代社会对秘书的素质要求
第二节 我国近现代的秘书活动
一、近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名称演变
(一)清代末年秘书机构及演变
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军机处 保留
190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局, 后设秘书股
“预备立宪”后各省又设咨议局,内设秘 书长
国民政府成立后,内部机构有秘书处、副 官、参事处等。秘书处受主席或常委指 导,管理秘书事务。
进行了改革:第一是健全了秘书机构
第二是规定了各级秘书机构的职责范围与 秘书人员的任职条件。
第三是改革文书工作
四.建国前党领导下的秘书工作
1.建党初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秘书 工作。这一时期建立了中央秘书处,毛泽东同 志担任中央工作的第一任秘书。同时党内设置 了中央秘书长一职,首任秘书长是王若飞,在 大革命时期先后担任这一职务的还有邓小平、 周恩来、李维汉等人。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秘书机构及其演变
1911年建立中华民国,建立大总统府,效法资本 主义国家的政体,成立国务院,并设立了秘书 厅、厅下设秘书长、秘书。这是我国行政建制 史上秘书厅设置的由来。
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适应其资产阶级政权的需要, 对延习已久的封建王朝的秘书工作制度进行了 全面改革,主要表现为:简化文书种类,划一 公文程式;革除封建称谓,使用公元纪年;规 定办公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第四阶段:加入WTO后的秘书工作 1.科技性知识
现代化办公技术 的运用
2.复合性知识 一专多能:既能撰写文稿又能处理文书、 档案,既会使用电脑又懂外语,既能管 理好内部事务又能胜任公关、洽谈业务。
3.外向性知识 拓宽知识领域,增强对外沟通能力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0421c44b307e87101f69660.png)
▪ 文书载体由甲骨文书、金文文书、简牍文 书
▪ 初创了秘书性工作的管理制度 ▪ 商末出现了最早的秘书性机构——太史寮
▪ 西周: ▪ 出现了“卿事寮”和“太史寮”的分
工 ▪ 巫史分离 ▪ 秘书人员队伍扩大 ▪ 专设“天府”收藏保管文书档案 ▪ 加强了保密制度 ▪ 实施了采风调查制度 ▪ 文书工作有了初步的规则与程序
▪ 2、夏商西周时期的秘书性活动
▪ 夏: ▪ 左右史负责纪录国家重大事件和国王言行 ▪ 遒人掌管王命的传达发布 ▪ 秩宗及巫祝主掌占卜、祭祀 ▪ 使用了政务文书 ▪ “誓”是我国奴隶制国家最早的政务文书
▪ 商: ▪ 太宰总管庶务和机要
▪ 太史负责起草王命,发布公文;太宗负责 宗庙祭祀;太祝主持礼仪会务;太卜掌管 占卜和记录占卜情况
国秘书史第二阶段——发展成熟的阶段。 ▪ 秘书人员的选用,考核也日益规范,与秘书
工作紧密相关的公文与公文制度,档案管理 及使用,驿站邮传等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都逐 步地建立起来。
一、我国古代秘书性工作的发展
▪ (一)远古秘书性活动 ▪ 1、原始社会秘书性活动 ▪ 纳言活动 ▪ 原始信访活动 ▪ 原始会务活动 ▪ 记言记行的史官活动 ▪ 占卜预测吉凶的巫祝活动 ▪ 原是文书活动
▪ 隋唐:三省制——中书省拟令,门下省审 核,呈皇帝批准后尚书省执行。
▪ 宋代:形成“一文一事”制度,引黄贴黄 制度。诏令副署制度。
▪ 元代:健全公文传递网络,建立翻译、礼 仪等管理机构
▪ 明代: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 四)明代后期至清代的秘书性工作
▪ 明代后期:加强了公文核对、检查催办等 工作。健全发展了公文传递制度,票拟制 度,颁发了各类公文体式。
第三节 秘书工作发展
第一章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一章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634fc01bd64783e09122bba.png)
第一章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我国历代秘书工作与秘书制度,简要了解国外秘书工作的概况,从中认识秘书工作的性质及规律,深刻理解秘书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与形式。
一、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发展(一)远古秘书性活动 1.原始社会秘书性活动从炎黄二帝到尧舜,我们的先祖已进入原始部落联盟时代。
在这一时期,部落联盟首领身边的秘书性活动,大体有以下方面:(1)纳言活动。
负责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具有上下沟通,调查研究职能;(2)原始信访活动。
采用“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等形式,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我国信访工作之源头;(3)原始会务活动。
这是我国秘书办会的起点;(4)记言记行的史官活动。
后世秘书办文由此发端;(5)占卜预测吉凶的巫祝活动;(6)原始文书活动。
据《尚书》和《史记》记载,原始社会已有了“典”、“誓”、“诰”、“命”“谟”等公务文书,即以书面文字记录的公务文件。
由此也就有了文件撰拟、制作、传递、保管、提供利用等一系列办文工作。
2.夏商西周时期的秘书性活动夏中央政权机构已有了左、右史负责记录国家重大事件和国王言行并掌管机要文档史料;遒人掌管王命的传达发布;秩宗及巫祝是国王与鬼神沟通“解释天意”的使者,主掌占卜、祭祀等活动,是夏王身边影响力最大的秘书性人员。
夏王朝已使用了政务文书。
为后人所知的有《甘誓》,是夏王启讨伐扈氏时发布的檄文;《胤征》,是仲康命胤侯带兵征讨出征前发布的文书。
“誓”是我国奴隶制国家最早的政务文书。
商朝的国家秘书性活动较夏朝有所发展:(1)有太宰在商王身边总管庶务和机要;(2)太史负责起草王命,发布公文,太宗负责宗庙祭祀事宜,太祝主持礼仪、会务,太卜掌管占卜和记录占卜情况等;(3)史官有了分工;(4)文书载体有了甲骨文书、金文文书和简牍文书;(5)初创了秘书性工作的管理制度,确定了公文格式、文书档案管理制度;(6)在商末出现了最早的秘书性机构——太史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o ㈣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对国务院部门间出现的争议问 题提出处理意见,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决定。
o ㈤督促检查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对国务院公文、会议 决定事项及国务院领导同志报告有关指示的执行落实情况关跟 踪调研,及时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报告。
•三、秘书机构的 作用 •1、 综合作用 •2、 枢纽作用 •3、 过滤作用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五节 秘书机构 原则、设置
•秘书机构构建原则 •适用的原则 •精干的原则 •效益的原则 •精简的原则
•影响秘书机构设置的因素
•行政组织的存在决定了秘书 •机构设置的必然性和广泛性
•机关的管理权限和范围影响 •秘书机构设置的规模。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2020/11/30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
联 合
• 联合国第一任 秘书长赖伊、第二
国 任达格·哈马舍尔
历 德、第三任秘书长
任 吴丹,第四任秘书
秘 长库尔特·瓦尔德
书 海姆、第五任秘书
长 长佩雷斯·德奎利
亚尔联合国第六任
秘书长加利、联合
国第七任秘书长安
南和新当选的联合
国秘书长潘基文。
源
展
的
领
导
• 3、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到1949年国
者
民党的统治在大陆崩溃,是为中国秘书史的
孙
第三个阶段,这是秘书从古代走向现代化的
中
承前启后的阶段。
• 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以后,为中国秘书史的第四个阶段, 秘书工作从制度到理论进行全面建 设的新阶段。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
•…… 的问题,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审批。
•
• (七)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 报告来信来访中提出的重要建议和反映的重要问题,办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 同志交办的有关信访事项。 • (八)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组织专题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情况、 提出建议。 • (九)负责国务院值班工作,及时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报告重要情况,协 助处理各部门和各地区向国务院反映的重要问题。 • (十)做好行政事务工作,为国务院领导同志服务。 • (十一)办理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 • (摘自国办发 [1998] 31 号文)
雷英夫——周恩来的军事秘书
马 列——周恩来的外事秘书
钱嘉东——周恩来的外事秘书
韦 明——周恩来的文教秘书
李 岩——周恩来的经济秘书
顾 明——周恩来的工业秘书
杨 纯——周恩来的农业秘书 周研森——周恩来的行政秘书
•返回
王伏林——周恩来的秘书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o 国务院办公厅机构划分及工作职能 o 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国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
资格证书封面
• 秘书职业鉴定参考书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绪 论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 展
•【教学目的】 • 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我国历代秘书工作与秘书制度,简 要了解国外秘书工作的概况,从中认识秘书工作的性质及规律,深 刻理解秘书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 挥作用的途径与形式。
•【教学内容】 • 1、我国秘书活动的起源 • 2、我国古代的秘书活动 • 3、我国近代的秘书活动 • 4、我国现代的秘书活动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 源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 展
•一、秘书活动产生的条件
• 秘书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和工作门类,是人类摆脱了原始形
态而逐步地走向文明的时候的必然产物,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
•(二) 改革是近代秘书活动发展的主流
•(三) 近代秘书活动是过渡时期的必然产物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 我国现代的秘书活 动
•一、 民国政府的秘书活动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 展
•进行了改革:
• 第一是健全了秘书机构 • 第二是规定了各级秘书机构的职责范围与秘书人员 的任职条件。
• 第三是改革文书工作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秘书机构及其演变 • 1911年建立中华民国,建立大总统府,效法资本主义国 家的政体,成立国务院,并设立了秘书厅、厅下设秘书长、秘 书。这是我国行政建制史上秘书厅设置的由来。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链接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 展
•总理衙门
•点击图片返回上一层
• 总理衙门最初 主持外交与通商 事务,后来扩大 管理办工厂、修 铁路、开矿山、 办学校、派留学 生等,权力越来 越大,成为清政 府的重要决策机 构。它一成立, 正式委任李泰国 为总税务司。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链接
•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建立了 的总统府,右图为总统府外景,下图为 总统府会客厅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 展
•返 回 •下一页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我国近代的秘书活 动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 展
•二、我国近代的秘书活动的基本特点
•(一) 近代秘书活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特性
萌芽阶段
• 2、秦汉至于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是为中国秘书史第二阶
段——发展成熟的阶段。
• 秘书人员的选用,考核也日益规范,与秘书工作紧密相关的公
文与公文制度,档案管理及使用,驿站邮传等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都逐步地建立起来。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
山辛
亥
•第一节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
革 命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五节 秘书机构 概念
• 一、秘书机构的概念,秘书机构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 狭义的秘书机构,是指担负文牍性工作,并直接为领导工
作服务的办事部门,如办公室的秘书、文书、机要等业务部门。 • 广义的秘书机构,是指凡具有参谋助手、沟通协调、督促
检查的等功能,并为领导工作和机关工作服务的办事部门,如 办公室的秘书、文书、机要、调研、协调、督察、信访、接待 和值班等业务 。
•国务院办公厅是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处理国务 院日常工作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有: • (一)负责国务院会议的准备工作,协助 国务院领导同志组织会议决定事项的实施。 • (二)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组织起草或审 核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发布的公文。 •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五节 秘书机构 我国设置
• (三)研究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请示国务院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五节 秘书机构 性质、作用
•二、秘书机构的性质 • 秘书部门是领导的左右手,可概括为三 方面:
•1、秘书部门是辅助机构,而不是权力机关 •2、秘书部门是综合办事部门 •3、秘书部门是协调部门
• • 秘书机构的特点: •1、辅助功能的综合性 •2、所处位置的中枢性 •3、组织关系的封闭性
o
一是秘书的录用、考核、奖励、升迁、培训、交流等制度;
二是按工作岗位制定工作责任制;工作责任目标管理制度。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链接:周总理秘书分类
•周恩来的秘书们 (部分)
•赵 炜——周恩来的生活秘
•
书
越茂峰——周恩来的机要秘书
张永池——周恩来的贴身秘书
赵行杰——周恩来的警卫秘书
李越然——周恩来的俄文秘书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 我国现代的秘书活 动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 展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秘书活动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秘书活动
• 秘书工作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处在发展与上升期 •第二阶段: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处在下降、停滞期 •第三阶段:1978年12月党的三中全会以来,走上科学化 的道路
o ㈨负责国务院值班工作,及时向国务院领导 同志报告重要情况,协助处理各部门和各地 区向国务院反映的重要问题。
o ㈩做好行政事务工作,为国务院领导同志服 务。
o 根据职责,国务院办公厅设6个职能司局。
组成部分。
生
产
• 其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 个基本条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力 发 展
• 第一,前提条件;社会分
促
工的细化和社会生产发展及公
进
共事务管理的需要。
社
• 第二,必要条件:文字和 公文的出现。
会 分 工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 源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 展
•其历史发展分以下几个阶段:
•
• 1、原始社会后期至于秦统一六国之前,是第一阶段。——
o 2、一般企业可采用联合式 o “三合一”企业只设置一个秘书机构,全部的秘书
工作集中,统一由这个秘书机构办理(综合处)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秘书机构的建设
o
(一)队伍建设
o
1、 保持相对稳定
o
2、 提高综合素质
o
3、 优化队伍结构
o
4、发挥整体效能
o
(二)制度建设
o
1、秘书工作制度
o
2、秘书管理制度:
(三) 保密工作制度
•如《唐律》;清《惩治漏泄军事
机密章程》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 展
•(四) 信访工作制度 •(五) 印章管理制度 •(六) 工作报告制度 •(七) 办事制度 •(八) 参谋言谏制度
榜皇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我国近代的秘书活 动
•秘书工作的历史发 展
•一、近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名称演变 •(一)清代末年秘书机构及演变 • 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保留军机处 • 190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局,后设秘书股 • “预备立宪”后各省又设咨议局,内设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