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湖北恩施州中考数学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应用题

2013中考一次函数应用题1、(2013•十堰)张师傅驾车从甲地到乙地,两地相距500千米,汽车出发前油箱有油25升,途中加油若干升,加油前、后汽车都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油箱中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加油前油箱中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是y=﹣8t+25B.途中加油21升C.汽车加油后还可行驶4小时D.汽车到达乙地时油箱中还余油6升2、(2013哈尔滨)梅凯种子公司以一定价格销售“黄金1号”玉米种子,如果一次购买10千克以上(不含l0千克)的种子,超过l0千克的那部分种子的价格将打折,并依此得到付款金额y(单位:元)与一次购买种子数量x(单位: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四种说法:①一次购买种子数量不超过l0千克时,销售价格为5元/千克;②一次购买30千克种子时,付款金额为100元;③一次购买10千克以上种子时,超过l0千克的那部分种子的价格打五折:④一次购买40千克种子比分两次购买且每次购买20千克种子少花25元钱.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 4个3、(2013•孝感)如图,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的4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接着关闭进水管直到容器内的水放完.假设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两个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单位:升)与时间x(单位:分)之间的部分关系.那么,从关闭进水管起分钟该容器内的水恰好放完.4、(2013•黄冈)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中国政府已对钓鱼岛开展常态化巡逻.某天,为按计划准点到达指定海域,某巡逻艇凌晨1:00出发,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因中途出现故障耽搁了一段时间,故障排除后,该艇加快速度仍匀速前进,结果恰好准点到达.如图是该艇行驶的路程y(海里)与所用时间t(小时)的函数图象,则该巡逻艇原计划准点到达的时刻是.5、(2013•十堰)某商场计划购进A,B两种新型节能台灯共100盏,这两种台灯的进价、售价如表所示:类型价格进价(元/盏)售价(元/盏)A型30 45B型50 70(1)若商场预计进货款为3500元,则这两种台灯各购进多少盏?(2)若商场规定B型台灯的进货数量不超过A型台灯数量的3倍,应怎样进货才能使商场在销售完这批台灯时获利最多?此时利润为多少元?6、(13年安徽省8分、18)我们把正六边形的顶点及其对称中心称作如图(1)所示基本图的特征点,显然这样的基本图共有7个特征点。
2013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恩施州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3分)(2013•恩施州)的相反数是()2.(3分)(2013•恩施州)今年参加恩施州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考试约有39360人,请将数39360用科学记3.(3分)(2013•恩施州)如图所示,∠1+∠2=180°,∠3=100°,则∠4等于()4.(3分)(2013•恩施州)把x2y﹣2y2x+y3分解因式正确的是()8.(3分)(2013•恩施州)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上作随机扎针实验,针头扎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9.(3分)(2013•恩施州)把抛物线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10.(3分)(2013•恩施州)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E为OD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DC于点F,则DF:FC=()=11.(3分)(2013•恩施州)如甲、乙两图所示,恩施州统计局对2009年恩施州各县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成了以下图表,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2.(3分)(2013•恩施州)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将正方形ABCD 沿x轴的正方向无滑动的在x轴上滚动,当点A离开原点后第一次落在x轴上时,点A运动的路径线与x 轴围成的面积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13.(3分)(2013•恩施州)25的平方根是±5.14.(3分)(2013•恩施州)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3且x≠﹣2.15.(3分)(2013•恩施州)如图所示,一半径为1的圆内切于一个圆心角为60°的扇形,则扇形的周长为6+π.扇形的弧长为:16.(3分)(2013•恩施州)把奇数列成下表,根据表中数的排列规律,则上起第8行,左起第6列的数是17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8个小题,共72分。
湖北省恩施州中考数学试题

湖北省恩施州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9的相反数是()A.﹣9 B.9 C.D.【解析】9的相反数是﹣9,故选A.2.恩施州2013年建筑业生产总值为36900万元,将数369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3.69×105B.36.9×104C.3.69×104D.0.369×105【解析】36900=3.69×104;故选C.3.下列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解析】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3+3a3=5a6B.(x5)3=x8C.﹣2m(m﹣3)=﹣2m2﹣6m D.(﹣3a﹣2)(﹣3a+2)=9a2﹣4【解析】A、原式=5a3,错误;B、原式=x15,错误;C、原式=﹣2m2+6m,错误;D、原式=9a2﹣4,正确,故选D5.已知∠AOB=70°,以O为端点作射线OC,使∠AOC=42°,则∠BOC的度数为()A.28°B.112°C.28°或112°D.68°【解析】如图,当点C与点C1重合时,∠BOC=∠AOB﹣∠AOC=70°﹣42°=28°;当点C与点C2重合时,∠BOC=∠AOB+∠AOC=70°+42°=112°.故选C.6.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 B.x≥﹣1且x≠2 C.x≠±2 D.x>﹣1且x≠2【解析】根据题意得:,解得x≥﹣1且x≠2.故选:B.7.有6张看上去无差别的卡片,上面分别写着1,2,3,4,5,6,随机抽取一张后,放回并混在一起,再随机抽取一张,两次抽取的数字的积为奇数的概率是()A.B.C.D.【解析】画树状图为:共有3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次抽取的数字的积为奇数的结果数为9,所以随机抽取一张,两次抽取的数字的积为奇数的概率==.故选B.8.在广场的电子屏幕上有一个旋转的正方体,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恩施六城同创”六个字.如图是小明在三个不同时刻所观察到的图形,请你帮小明确定与“创”相对的面上的字是()A.恩B.施C.城D.同【解析】由题意可知和六相邻的是施、城、同、创,所以和六相对的是恩.因为和创相邻的是恩、施、六、城,所以和创相对的是同.故选D.9.关于x的不等式组恰有四个整数解,那么m的取值范围为()A.m≥﹣1 B.m<0 C.﹣1≤m<0 D.﹣1<m<0【解析】在中,解不等式①可得x>m,解不等式②可得x≤3,由题意可知原不等式组有解,∴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m<x≤3,∵该不等式组恰好有四个整数解,∴整数解为0,1,2,3,∴﹣1≤m<0,故选C.10.某商品的售价为100元,连续两次降价x%后售价降低了36元,则x为()A.8 B.20 C.36 D.18【解析】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00×(1﹣x%)2=100﹣36解得x1=20,x2=180(不符合题意,舍去).故选:B.11.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BC的周长为19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E的长为()A.3cm B.6cm C.12cm D.16cm【解析】∵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D=DC,AE=CE=AC,∵△ABC的周长为19cm,△ABD的周长为13cm,∴AB+BC+AC=19cm,AB+BD+AD=AB+BD+DC=AB+BC=13cm,∴AC=6cm,∴AE=3cm,故选A.12.抛物线y1=ax2+bx+c与直线y2=mx+n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①abc<0;②a+b+c >0;③5a﹣c=0;④当x<或x>6时,y1>y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 B.2 C.3 D.4【解析】①∵二次函数开口向上,∴a>0,∵二次函数与y轴交于正半轴,∴c>0,∵二次函数对称轴在y轴右侧,∴b<0,∴abc<0,所以此选项正确;②由图象可知:二次函数与x轴交于两点分别是(1,0)、(5,0),当x=1时,y=0,则a+b+c=0,所以此选项错误;③∵二次函数对称轴为:x=3,则﹣=3,b=﹣6a,代入a+b+c=0中得:a﹣6a+c=0,5a﹣c=0,所以此选项正确;④由图象得:当x<或x>6时,y1>y2;所以此选项正确.二、填空题(本题共有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3.因式分解:a2b﹣10ab+25b=.【解析】原式=b(a2﹣10a+25)=b(a﹣5)2,故答案为:b(a﹣5)21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x2﹣5x+1=0的两根为m,n,则m2+n2=.【解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m+n=,mn=,∴m2+n2=(m+n)2﹣2mn=﹣2×=,故答案为:.15.如图,平面内有16个格点,每个格点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解析】如图,∵GF∥HC,∴△AGF∽△AHC,∴==,∴GF=HC=,∴OF=OG﹣GF=2﹣=.同理MN=,则有OM=.=××=,∴S阴影=1﹣=.∴S△OFM故答案为:.16.观察下列等式:1+2+3+4+…+n=n(n+1);1+3+6+10+…+n(n+1)=n(n+1)(n+2);1+4+10+20+…+n(n+1)(n+2)=n(n+1)(n+2)(n+3);则有:1+5+15+35+…n(n+1)(n+2)(n+3)=.【解析】∵1+2+3+4+…+n=n(n+1)=n(n+1);1+3+6+10+…+n(n+1)=n(n+1)(n+2)=n(n+1)(n+2);1+4+10+20+…+n(n+1)(n+2)=n(n+1)(n+2)(n+3)=n(n+1)(n+2)(n+3),∴1+5+15+35+…n(n+1)(n+2)(n+3)=n(n+1)(n+2)(n+3)(n+4)=n (n+1)(n+2)(n+3)(n+4),故答案为:n(n+1)(n+2)(n+3)(n+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8个小题,共72分)17.先化简,再求值:÷(a+2),其中a=﹣3.【解析】原式=÷=•=,当a=﹣3时,原式==.18.如图,BE⊥AC,CD⊥AB,垂足分别为E,D,BE=CD.求证:AB=AC.【解答】证明:∵BE⊥AC,CD⊥AB,∴∠CEB=∠BDC=90°.∵在Rt△CBE与Rt△BCD中,,∴Rt△CBE≌Rt△BCD(HL),∴∠ECB=∠DBC,∴AB=AC.19.在恩施州2016年“书香校园,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中,有32万名学生参加比赛活动,其中有8万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从获奖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解答下列问题.获奖等级频数一等奖100二等奖a三等奖275(1)表格中a的值为125.(2)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获得一等奖的扇形的圆心角为72度.(3)估计全州有多少名学生获得三等奖?【解析】(1)∵抽取的获奖学生有100÷20%=500(人),∴a=500﹣100﹣275=125,故答案为:125;(2)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获得一等奖的扇形的圆心角为360°×20%=72°,故答案为:72;(3)8×=4.4(万人),答:估计全州有4.4万名学生获得三等奖.20.如图,在办公楼AB和实验楼CD之间有一旗杆EF,从办公楼AB顶部A点处经过旗杆顶部E点恰好看到实验楼CD的底部D点,且俯角为45°,从实验楼CD顶部C点处经过旗杆顶部E点恰好看到办公楼AB的G点,BG=1米,且俯角为30°,已知旗杆EF=9米,求办公楼AB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1.41,≈1.73)【解析】由题意可知∠BAD=∠ADB=45°,∴FD=EF=9米,AB=BD在Rt△GEH中,∵tan∠EGH==,即,∴BF=8,∴PG=BD=BF+FD=8+9,AB=(8+9)米≈23米,答:办公楼AB的高度约为23米.21.如图,直角三角板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边AB垂直x轴,垂足为Q,已知∠ACB=60°,点A,C,P均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分别作PF⊥x轴于F,AD⊥y轴于D,延长DA,FP交于点E,且点P为EF的中点.(1)求点B的坐标;(2)求四边形AOPE的面积.【解析】(1)∵∠ACB=60°,∴∠AOQ=60°,∴tan60°==,设点A(a,b),则,解得:或(不合题意,舍去)∴点A的坐标是(2,2),∴点C的坐标是(﹣2,﹣2),∴点B的坐标是(2,﹣2),(2)∵点A的坐标是(2,2),∴AQ=2,∴EF=AQ=2,∵点P为EF的中点,∴PF=,设点P的坐标是(m,n),则n=∵点P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S△OPF=|4|=2,∴m=4,∴OF=4,∴S长方形DEFO=OF•OD=4×2=8,∵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S△AOD=|4|=2,∴S四边形AOPE =S长方形DEFO﹣S△AOD﹣S△OPF=8﹣2﹣2=4.22.(10分)在清江河污水网管改造建设中,需要确保在汛期来临前将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清运完毕,每天至少需要清运渣土12720m3,施工方准备每天租用大、小两种运输车共80辆.已知每辆大车每天运送渣土200m3,每辆小车每天运送渣土120m3,大、小车每天每辆租车费用分别为1200元,900元,且要求每天租车的总费用不超过85300元.(1)施工方共有多少种租车方案?(2)哪种租车方案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解析】(1)设大车租x辆,则小车租(80﹣x)辆.由题意,解得39≤x≤44.5,∵x为整数,∴x=39或40或41或42或43或44.∴施工方共有6种租车方案.(2)设租车费用为w元,则w=1200x+900(80﹣x)=300x+7200,∵300>0,∴w随x增大而增大,∴x=39时,w最小,最小值为18900元.23.(10分)如图,在⊙O中,直径AB垂直弦CD于E,过点A作∠DAF=∠DAB,过点D作AF的垂线,垂足为F,交AB的延长线于点P,连接CO并延长交⊙O于点G,连接EG,已知DE=4,AE=8.(1)求证:DF是⊙O的切线;(2)求证:OC2=OE•OP;(3)求线段EG的长.【解答】(1)证明:连接OD,如图所示:∵OA=OD,∴∠DAB=∠ADO,∵∠DAF=∠DAB,∴∠ADO=∠DAF,∴OD∥AF,又∵DF⊥AF,∴DF⊥OD,∴DF是⊙O的切线;(2)证明:由(1)得:DF⊥OD,∴∠ODF=90°,∵AB⊥CD,∴由射影定理得:OD2=OE•OP,∵OC=OD,∴OC2=OE•OP;(3)解:∵AB⊥CD,∴DE=CE=4,∠OEC=90°,由相交弦定理得:DE2=AE×BE,即42=8×BE,解得:BE=2,∴CG=AB=AE+BE=8+2=10,∴OC=CG=5,∴cosC==,在△CEG中,由余弦定理得:EG2=CG2+CE2﹣2×CG×CE×cosC=102+42﹣2×10×4×=52,∴EG==2.24.(12分)如图,在矩形OABC纸片中,OA=7,OC=5,D为BC边上动点,将△OCD沿OD 折叠,当点C的对应点落在直线l:y=﹣x+7上时,记为点E,F,当点C的对应点落在边OA 上时,记为点G.(1)求点E,F的坐标;(2)求经过E,F,G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当点C的对应点落在直线l上时,求CD的长;(4)在(2)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E,F,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点E在直线l:y=﹣x+7上,∴设点E的坐标为(x,﹣x+7),∵OE=OC=5,∴=5,解得:x1=3,x2=4,∴点E的坐标为(3,4),点F的坐标为(4,3).(2)∵OG=OC=5,且点G在x正半轴上,∴G(5,0).设经过E,F,G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将E(3,4)、F(4,3)、G(5,0)代入y=ax2+bx+c中,得:,解得:,∴经过E,F,G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6x﹣5.(3)∵BC∥x轴,且OC=5,∴设点D的坐标为(m,5)(m>0),则CD=m.∵ED=CD或FD=CD,∴=m或=m,解得:m=或m=.∴当点C的对应点落在直线l上时,CD的长为或.(4)假设存在,设点P的坐标为(n,﹣n2+6n﹣5),∵E(3,4),F(4,3),∴EF==,PE=,PF=.以E,F,P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有三种情况:①当∠EFP为直角时,有PE2=PF2+EF2,即(n﹣3)2+(﹣n2+6n﹣9)2=2+(n﹣4)2+(﹣n2+6n﹣8)2,解得:n1=1,n2=4(舍去),此时点P的坐标为(1,0);②当∠FEP为直角时,有PF2=PE2+EF2,即(n﹣4)2+(﹣n2+6n﹣8)2=2+(n﹣3)2+(﹣n2+6n﹣9)2,解得:n3=2,n4=3(舍去),此时点P的坐标为(2,3);③当∠EPF为直角时,有EF2=PE2+PF2,即2=(n﹣3)2+(﹣n2+6n﹣9)2+(n﹣4)2+(﹣n2+6n﹣8)2,整理得:(n﹣4)(n﹣3)(n2﹣5n+7)=0,∵在n2﹣5n+7中△=(﹣5)2﹣4×7=﹣3<0,∴n2﹣5n+7≠0.解得:n5=3(舍去),n6=4(舍去).综上可知:在(2)中的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以E,F,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P的坐标为(1,0)或(2,3).第11 页。
中考数学菱形专题练习

AC图5中考菱形专题 附参考答案1、(2012•泸州)如图,菱形 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 O ,若 AC=6,BD=4,则菱 形 ABCD 的周长是( ) A .24 B .16 C .4 D .2DGO HB3 题图2、(2013 凉山州)如图,菱形 ABCD 中,∠B=60°,AB=4,则以 AC 为边长的正 方形 ACEF 的周长为( ) A .14 B .15 C .16 D .173、(2013•绵阳)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菱形,对角线 AC =8cm ,BD =6cm ,DH ⊥AB 于点 H ,且 DH 与 AC 交于 G ,则 GH =()A . 28 cm B . 21 cm C . 28 cm D . 25 cm252015214、(2013•内江)已知菱形 ABCD 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 6 和 8,M 、N 分别是边 BC 、 CD 的中点,P 是对角线 BD 上一点,则 PM+PN 的最小值= .DCAB DAPC (5 题)BE E FC5、(2013• 淄博)如图,菱形纸片 ABCD 中,∠ A =60 °,折叠菱形纸片 ABCD ,使点 C 落在 DP (P 为 AB 中点)所在的直线上,得到经过点 D 的折痕 DE .则∠DEC的大小为(A )78°(B )75°(C )60°(D )45° 6、(2013•黔西南州)如图 5 所示,菱形 ABCD 的边长为 4,且 AE ⊥ BC 于 E , AF ⊥ CD 于 F ,∠B=60°,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7、(2013,河北).如图 4,菱形 ABCD 中,点 M ,N 在 AC 上,ME ⊥AD , NF ⊥AB . 若 NF = NM = 2,ME = 3,则 AN =8、(2013•安徽)如图,菱形 ABCD 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 6 和 8,点 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点 M 、N 分别是边 AB 、BC 的中点,则 PM + P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9、(2013•临沂)如图,菱形ABCD中,AB=4,∠B=60°,AE⊥BC,AF⊥CD,垂足分别为E,F,连接△E F,则AEF的面积是.DAPCMBN第8题图10、(2013•黄冈)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H⊥AB于H,连接OH,求证:∠DHO=∠DCO.10题图11、(2013•遂宁)如图,已知四边形A BCD是平行四边形,DE⊥AB,DF⊥BC,垂足分别是E、F,并且DE=DF.求证:(△1)ADE≌△CDF;(2)四边形ABCD是菱形.12、(2013•恩施州)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AB=CD,E、F、G、H 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为菱形.13、(2013•常州)如图,在△ABC中,AB=AC,∠B=60°,∠FAC、∠ECA是△ABC 的两个外角,AD平分∠FAC,CD平分∠ECA.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14、(2013•南宁)如图,在菱形ABCD中,AC为对角线,点E、F分别是边BC、AD的中点.(△1)求证:ABE≌△CDF;(2)若∠B=60°,AB=4,求线段AE的长.15、(2013泰安)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E是CD上一点,BE交AC于F,连接DF.(1)证明:∠BAC=∠DAC,∠AFD=∠CFE.(2)若AB∥CD,试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3)在(2)的条件下,试确定E点的位置,∠EFD=∠BCD,并说明理由.16、(2013•乌鲁木齐)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D,AE平分∠BAC,分别于BC、CD交于E、F,EH⊥AB于H.连接FH,求证:四边形CFHE是菱形.17、(2013•临沂)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1)求证:AF=DC;(2)若AB⊥AC,试判断四边形AD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18、(2013•龙岩)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且AC=80,BD=60.动点M、N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D同时出发,分别沿A O D和D A运动,当点N到达点A时,M、N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菱形ABCD的周长;(2)记D D MN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解析式,并求S的最大值;(3)当t=30秒时,在线段OD的垂直平分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DPO=∠DON?若存在,这样的点P有几个?并求出点P到线段OD的距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18题图)cm B . cm C . cmD . cmAC答案考点: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菱形得出 AB=BC ,得出等边三角形 ABC ,求出 AC ,长,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 AF=EF=EC=AC=4,求出即可. 解答:解:∵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AB=BC , ∵∠B=60°,∴△ABC 是等边三角形, ∴AC=AB=4,∴正方形 ACEF 的周长是 AC+CE+EF+AF=4×4=16, 故选 C .(2013•绵阳)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菱形,对角线 AC =8cm ,BD =6cm ,DH ⊥AB 于点 H ,且DH 与 AC 交于 G ,则 GH =()A . 28 21 28 2525 20 15 21DGOH(2013•内江)已知菱形 ABCD 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 6 和 8,M 、N 分别是边 BC 、CD 的中点,BP 是对角线 BD 上一点,则 PM+PN 的最小值= 5 .10 题图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菱形的性质.分析:作 M 关于 BD 的对称点 Q ,连接 NQ ,交 BD 于 P ,连接 MP ,此时 MP+NP 的值最小,连接 AC ,求出 OC 、OB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BC 长,证出 MP+NP=QN=BC ,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作 M 关于 BD 的对称点 Q ,连接 NQ ,交 BD 于 P ,连接 MP ,此时 MP+NP 的值最小,连 接 AC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AC ⊥BD ,∠QBP=∠MBP , 即 Q 在 AB 上,∵MQ⊥BD,∴AC∥MQ,∵M为BC中点,∴Q为AB中点,∵N为CD中点,四边形ABCD是菱形,∴BQ∥CD,BQ=CN,∴四边形BQNC是平行四边形,∴NQ=BC,∵四边形ABCD是菱形,∴CO=AC=3,BO=BD=4,在△Rt BOC中,由勾股定理得:BC=5,即NQ=5,∴MP+NP=QP+NP=QN=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根据轴对称找出P的位置.(2013•遂宁)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E⊥AB,DF⊥BC,垂足分别是E、F,并且DE=DF.求证:(1△)ADE≌△CDF;(2)四边形ABCD是菱形.(2013•恩施州)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AB=CD,E、F、G、H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为菱形.(2013•黄冈)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H⊥AB于H,连接OH,求证:∠DHO=∠DCO.N A Dt∴MP=t=3∵Sin∠ADO==∴MP=(70-t)17题图(2013龙岩)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且AC=80,BD=60.动点M、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点、同时出发,分别沿A O D 和D A运动,当点N到达点A时,M、N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1)求菱形ABCD的周长;(2)记D D MN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解析式,并求S的最大值;(3)当t=30秒时,在线段OD的垂直平分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DPO=∠DON?若存在,这样的点P有几个?并求出点P到线段OD的距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25题图).(1)在菱形ABCD中,∵AC⊥BD∴AD=302+402=50.∴菱形ABCD的周长为200.·····························4分(2)过点M作MP⊥AD,垂足为点P.①当0<t≤40∵Sin∠OAD=MP OD3==AM AD5351∴S=⨯DN•MP210t2························································································································6分②当40<t≤50时,∴MD=80-tMP AOMD AD452= - t 2 + 28t = - (t - 35)2 + 490 ··························································································8 分⎪⎪10 t ,0 < t ≤ 40则NF = ND • Sin ∠ODA = 30 ⨯ = = 24DF = ND • Cos ∠ODA = 30 ⨯ 30 = = 2 ····································································11 分 ∴FG = OF+ ON 12 + 12 5 1 + 5 tan ∠GOF == 1 +5 =∴ ∠DPK = ∠DPO = ∠DON = ∠FOG ··································································12 分∴PK = ···········································································································13 分∴存在两个点 P 到 OD 的距离都是 15( 5 + 1)∴ S ∆DMN = 1DN • MP2 25 5⎧ 3 2 ∴ S =⎨⎪- 2(t - 35)2 + 490,40 < t ≤ 50 ⎪⎩ 5当 0<t ≤40 时,S 随 t 的增大而增大,当 t =40 时,最大值为 480.当 40<t ≤50 时,S 随 t 的增大而减小,当 t =40 时,最大值为 480.综上所述,S 的最大值为 480. ····························································································· 9 分 (3)存在 2 个点 P ,使得∠DPO =∠DON .········································································ 10 分 方法一:过点 N 作 NF ⊥OD 于点 F ,40 12050 5,90= = 18.50 5∴OF =12,∴ tan ∠NOD =NF 24 OF 12作 ∠NOD 的平分线交 NF 于点 G ,过点 G 作 GH ⊥ON 于点 H . ∴ S ∆ONF 1= OF • NF = S2∆OGN + S ∆OFG 1 1 1 = OF • FG + ON • GH = (OF + ON ) • FG 2 2 2OF • NF 12 + 24 24= =24∴ GF 2 OF 12 1 + 5设 OD 中垂线与 OD 的交点为 K ,由对称性可知:1 12 2 ∴ DK 15 2tan ∠DPK == = PK PK 1 + 515( 5 + 1)2根据菱形的对称性可知,在线段 OD 的下方存在与点 P 关于 OD 轴对称的点 P ' .2.··························································14 分方法二:如图,作 ON 的垂直平分线,交 EF 于点 I ,连结 OI ,IN.过点 N 作 NG ⊥OD ,NH ⊥EF ,垂足分别为 G ,H. 当 t =30 时,DN =OD =30,易知△DNG ∽△DAO ,∴即DN NG DG= = . DA AO OD 30 NG DG= = . 50 40 30⎪⎪∴PE=PI+IE=15+155.····························································································13分∴存在两个点P,到OD的距离都是.∴NG=24,DG=18.·······································································································10分∵EF垂直平分OD,∴OE=ED=15,EG=NH=3.······················································································11分设OI=R,EI=x,则在△Rt OEI中,有R2=152+x2①在△Rt NIH中,有R2=32+(24-x)2②⎧15x=2由①、②可得:⎨⎪R=155⎪⎩22根据对称性可得,在BD下方还存在一个点P'也满足条件.15(5+1)2(2013△?常州)如图,在ABC中,AB=AC,∠B=60°,∠FAC、∠ECA是△ABC的两个外角,AD平分∠FAC,CD平分∠ECA.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013•南京)如图,将菱形纸片ABCD折迭,使点A恰好落在菱形的对称中心O处,折痕为EF。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5--2:实数运算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3分)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
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3—10分)1、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2、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a (a ≥0)0≥a==a a 2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a (a <0) a ≥0 3、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一):实数运算

实数运算1、(2013•衡阳)计算的结果为( )A .B .C . 3D . 5 考点: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零指数幂.专题: 计算题.分析: 原式第一项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 解:原式=2+1=3.故选C点评: 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以及零指数幂,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013•常德)计算+的结果为( )A . ﹣1B . 1C . 4﹣3D . 7 考点: 实数的运算.专题: 计算题.分析: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即可.解答: 解:原式=+=4﹣3=1.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有的顺序进行.3、(2013年河北)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9=±3 B.3-8=2 C.(-2)0=0 D .2-1=12答案:D解析:9是9的算术平方根,9=3,故A 错;3-8=-2,B 错,(-2)0=1,C 也错,选D 。
4、(2013台湾、6)若有一正整数N 为65、104、260三个公倍数,则N 可能为下列何者?( )A .1300B .1560C .1690D .1800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找出三个数字的最小公倍数,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65、104、260三个公倍数为156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5、(2013•攀枝花)计算:2﹣1﹣(π﹣3)0﹣=﹣1.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涉及0指数幂、负指数幂、立方根等考点.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解答:解:原式=﹣1﹣=﹣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0指数幂、负指数幂、立方根考点的运算.6、(2013•衡阳)计算=2.考点:有理数的乘法.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4)×(﹣)=4×=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熟记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符号的处理.7、(2013•十堰)计算:+(﹣1)﹣1+(﹣2)0=2.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析:分别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的运算,然后合并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1+1=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涉及了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部分的运算法则.8、(2013•黔西南州)已知,则a b=1.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1=0,a+b+1=0,解得a=1,b=﹣2,所以,a b=1﹣2=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9、(2013杭州)把7的平方根和立方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 考点:实数大小比较.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分别得到7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然后比较大小.解答:解:7的平方根为﹣,;7的立方根为,所以7的平方根和立方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小.10、(2013•娄底)计算:= 2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分别进行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的化简等运算,然后按照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答: 解:原式=3﹣1﹣4×+2=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涉及了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的化简等知识点,属于基础题.11、(2013•恩施州)25的平方根是 ±5 .考点:平方根. 分析: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那么x 是a 是平方根,根据此定义即可解题. 解答: 解:∵(±5)2=25∴25的平方根±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定义的运用,比较简单.12、(2013陕西)计算:=-+-03)13()2( .考点:本题经常实数的简单计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零(负)指数幂及绝对值的计算。
中考真题电子版-数学湖北-2013

2013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是()A.-3B.0C.1D.22.式子√x-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的解集是()3.不等式组{x+2≥0,x-1≤0A.-2≤x≤1B.-2<x<1C.x≤-1D.x≥24.袋子中装有4个黑球和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三个球.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B.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白球C.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两个球是黑球D.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两个球是白球5.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则x1x2的值是()A.-2B.-3C.2D.36.如图,△ABC中,AB=AC,∠A=36°,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的度数是()A.18°B.24°C.30°D.36°7.如图是由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是()8.两条直线最多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最多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最多有6个交点,….那么六条直线最多有()A.21个交点B.18个交点C.15个交点D.10个交点9.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喜好,某校从八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要求每人只选取一种喜欢的书籍,如果没有喜欢的书籍,则作“其他”类统计.图(1)与图(2)是整理数据后的是()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以下结论不正确...图(1)图(2)A.由这两个统计图可知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有90人B.若该年级共有1200名学生,则由这两个统计图可估计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约有360人C.由这两个统计图不能确定喜欢“小说”的人数D.在扇形统计图中,“漫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72°10.如图,☉A与☉B外切于点D,PC,PD,PE分别是圆的切线,C,D,E是切点,若∠CED=x°,∠ECD=y°,☉B的半径为R,则DE⏜的长度是()A.π(90-x)R90B.π(90-y)R90C.π(180-x)R180D.π(180-y)R180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计算cos45°=.12.在2013年的体育中考中,某校6名学生的分数分别是27、28、29、28、26、28.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3.太阳的半径约为696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696000为.14.设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公路上匀速行驶,开始甲车在乙车的前面,当乙车追上甲车后,两车停下来,把乙车的货物转给甲车,然后甲车继续前行,乙车向原地返回.设x秒后两车间的距离为y米,y关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米/秒.15.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2AB,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0),(0,2),C,D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则k等于.16.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两个动点,满足AE=DF.连结CF交BD于点G,连结BE交AG于点H.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三、解答题(共9小题,共72分)17.(本小题满分6分)解方程2x-3=3 x .18.(本小题满分6分)直线y=2x+b经过点(3,5),求关于x的不等式2x+b≥0的解集.19.(本小题满分6分)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求证∠A=∠D.有两把不同的锁和四把不同的钥匙,其中两把钥匙恰好分别能打开这两把锁,其余的钥匙不能打开这两把锁.现在任意取出一把钥匙去开任意一把锁.(1)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上述试验所有可能的结果;(2)求一次打开锁的概率.21.(本小题满分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3,2),B(0,4),C(0,2).(1)将△ABC以点C为旋转中心旋转180°,画出旋转后对应的△A1B1C;平移△ABC,若点A的对应点A2的坐标为(0,-4),画出平移后对应的△A2B2C2;(2)若将△A1B1C绕某一点旋转可以得到△A2B2C2,请直接写出旋转中心的坐标;(3)在x轴上有一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如图,已知△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B=AC,点P是AB⏜的中点,连结PA,PB,PC.(1)如图①,若∠BPC=60°,求证AC=√3AP;,求tan∠PAB的值.(2)如图②,若sin∠BPC=2425图①图②23.(本小题满分10分)科幻小说《实验室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科学家把一种珍奇的植物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天后,测试出这种植物高度的增长情况(如下表).温度x/℃……-4-2024 4.5……植物每天高度增长量y/mm……414949412519.75……由这些数据,科学家推测出植物每天高度增长量y是温度x的函数,且这种函数是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中的一种.(1)请你选择一种适当的函数,求出它的函数关系式,并简要说明不选择另外两种函数的理由;(2)温度为多少时,这种植物每天高度增长量最大?(3)如果实验室温度保持不变,在10天内要使该植物高度增长量的总和超过250mm,那么实验室的温度x应该在哪个范围内选择?请直接写出结果.已知四边形ABCD 中,E,F 分别是AB,AD 边上的点,DE 与CF 交于点G. (1)如图①,若四边形ABCD 是矩形,且DE ⊥CF.求证DE CF =ADCD ;(2)如图②,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试探究:当∠B 与∠EGC 满足什么关系时,使得DE CF =ADCD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③,若BA=BC=6,DA=DC=8,∠BAD=90°,DE ⊥CF.请直接写出DE CF的值.图① 图② 图③25.(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点P 是直线l:y=-2x-2上的点,过点P 的另一条直线m 交抛物线y=x 2于A,B 两点. (1)若直线m 的解析式为y=-12x+32,求A,B 两点的坐标;(2)①若点P的坐标为(-2,t),当PA=AB时,请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②试证明:对于直线l上任意给定的一点P,在抛物线上都能找到点A,使得PA=AB成立;(3)设直线l交y轴于点C,若△AOB的外心在边AB上,且∠BPC=∠OCP,求点P的坐标.答案全解全析:1.D 因为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在数轴上,越往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越大,所以有-3<0<1<2.故选D.2.B 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得x-1≥0,解得x≥1.故选B.评析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概念、不等式解法的简单应用,通常学生易忽略“等于0”的情形,属容易题.3.A 解不等式x+2≥0得x≥-2,解不等式x-1≤0得x≤1,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故选A.4.A 因为必然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所以在装有4个黑球和2个白球的袋子中,“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一定会发生,而选项B、C、D中的事件都是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是随机事件,故选A.5.B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易得x1x2=-3,故选B.6.A ∵AB=AC,∠A=36°,×(180°-36°)=72°.∴∠ABC=∠C=12∵BD是AC边上的高,∴∠BDC=90°.∴∠DBC=90°-72°=18°.故选A.7.C 主视图是指从正面看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该几何体有三列正方体,且第三列的正方体有上下2层,故选C.8.C ∵两条直线最多有一个交点,在此基础上增加一条直线,则最多增加2个交点,即三条直线最多有1+2=3个交点;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条直线,则最多增加3个交点,即四条直线最多有1+2+3=6个交点;…,以此类推,六条直线最多有1+2+3+4+5=15个交点.故选C.9.C 由统计图可知喜欢“其他”类的人数为30人,占总体的10%,∴抽取的样本总数为30÷10%=300(人).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占30%,∴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有300×30%=90(人),显然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若该年级共有1 200名学生,则可估计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约有1200×90=360(人),显然选项B也正确,不符合题意;300又由统计图知喜欢“小说”的人数为300-90-60-30=120(人),显然选项C不正确,符合题意; 又由条形统计图可知喜欢“漫画”的人数为60人,占抽取样本的比例为20%,∴“漫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20%×360°=72°,显然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综上,选C.评析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体现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能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10.B 过D 作☉B 的直径DM,连结ME 、BE,则∠MED=90°,BE⊥PE. ∴∠BEM+∠BED=90°,∠PEB=∠BED+∠PED=90°. ∴∠PED=∠BEM. 又∵BE=BM,∴∠BEM=∠BME, ∴∠DBE=∠BEM+∠BME=2∠BEM. ∴∠BEM=12∠DBE, ∴∠PED=∠BEM=12∠DBE.由已知及切线长定理知PE=PD,PD=PC, ∴∠PED=∠PDE,∠PDC=∠PCD,∠PEC=∠PCE.在△CDE 中,∵∠CED=x°,∠ECD=y°,则x°+∠PDE+∠PDC+y°=180°, 即x°+x°+∠PEC+y°+∠PCE+y°=180°,∴x°+y°+∠PEC=90°,∴∠PED=x°+∠PEC=90°-y°,即12∠DBE=90°-y°. ∴∠DBE=2(90°-y°), ∴由弧长公式可知DE⏜的长度=2(90-y )πR 180=(90-y )πR90,故选B.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切线长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圆的弧长公式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解题关键是通过等角转化求出圆心角∠DBE 的大小.属中等难度题.11.答案 √22解析 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直接可得.12.答案 28解析 因为28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据,所以根据众数的概念可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8.13.答案 6.96×105解析 因为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所以696 000=6.96×105,故填6.96×105.14.答案 20解析 设甲车的速度是m 米/秒,乙车的速度为n 米/秒,由题意,得{100n -100m =500,20m +20n =900,解得{m =20,n =25.故甲车的速度为20米/秒. 15.答案 -12解析 如图.过D 作DH⊥y 轴于H,过C 作CF⊥DH 于F.则∠CFD=∠BOA=90°,又∵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CDH=∠BAO,DC=AB,∴△CFD≌△BOA.∴DF=OA=1,CF=OB=2.设D(x,y),则C(x+1,y+2).∵C、D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xy =(x+1)(y+2),即y=-(2x+2).过C 作CE⊥y 轴于E,由勾股定理得AB=√5,EC 2+EB 2=BC 2.即(x+1)2+y 2=(2√5)2,解方程组{y =-(2x +2),(x +1)2+y 2=(2√5)2, 得{x =-3,y =4或{x =1,y =-4(不合题意,舍去). ∴D(-3,4) .∴k=-12 .故答案为-12.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解题关键是巧妙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和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列出方程组,求出反比例函数上某一点的坐标.16.答案 √5-1解析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AD=DC,∠BAD=∠ADC=90°,∠ADG=∠CDG=45°.又∵AE=DF,DG=DG,∴△ABE≌△DCF,△ADG≌△CDG,∴∠ABE=∠DCG,∠DAG=∠DCG,∴∠ABE=∠DAG.∵∠BAH+∠DAG=90°,∴∠BAH+∠ABE=90°,∴∠AHB=90°.∴H 在以AB 为直径的☉M 上.连结MD 、MH (如图所示).则MH+HD≥MD.∵AB=AD=2,∴AM=BM=MH=1.∴在Rt△ADM 中,由勾股定理得DM=√AD 2+AM 2=√5.∴DH≥√5-1,∴DH 的最小值是√5-1.评析 本题是一道以正方形为载体的动态几何探究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圆周角定理的推论等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其解题关键是通过等角转化,确定动点H 运动的路径,从而求出线段DH 的最小值,属中等偏难题.17.解析 方程两边同乘以x(x-3),得2x=3(x-3),解得x=9.经检验,x=9是原方程的解.18.解析 ∵直线y=2x+b 经过点(3,5),∴5=2×3+b,∴b=-1.即不等式为2x-1≥0,解得x≥12.19.证明 ∵BE=CF,∴BE+EF=CF+EF,即BF=CE,在△ABF 和△DCE 中,{AB =DC ,∠B =∠C ,BF =CE ,∴△ABF≌△DCE,∴∠A=∠D.20.解析 (1)设两把不同的锁分别为A,B,能把A,B 两锁打开的钥匙分别为a,b,其余两把钥匙分别为m,n.根据题意,可以画出如下的树状图:由上图可知上述试验共有8种等可能的结果.(2)由(1)可知,任意取出一把钥匙去开任意的一把锁共有8种可能的结果,一次打开锁的结果有2种,且所有结果的可能性相等,∴P(一次打开锁)=28=14. 21.解析 (1)画出△A 1B 1C 如图,画出△A 2B 2C 2如图.(2)旋转中心坐标:(32,-1). (3)点P 的坐标:(-2,0).22.解析 (1)证明:∵BC⏜=BC ⏜,∠BPC=60°,∴∠BAC=∠BPC=60°. 又∵AB=AC,∴△ABC 为等边三角形,∴∠ACB=60°,∵点P 是AB⏜的中点,∴∠ACP=30°. 又∠APC=∠ABC=60°,∴∠PAC=90°.在Rt△PAC 中,∠ACP=30°,∴AC=√3AP.(2)连结AO 并延长交PC 于E,交BC 于F,过点E 作EG⊥AC 于点G,连结OC.∵AB=AC,且O 为△ABC 的外心,∴AF⊥BC,BF=CF.∵点P是AB⏜的中点,∴∠ACP=∠PCB,∴EG=EF.易知∠BPC=∠FOC,∴sin∠FOC=sin∠BPC=2425. 设FC=24a,则OC=OA=25a. ∴OF=7a,AF=32a.在Rt△AFC中,AC2=AF2+FC2, ∴AC=40a.在Rt△AGE和Rt△AFC中,sin∠FAC=EGAE =FC AC,∴EG32a-EG =24a40a,∴EG=12a.∴tan∠PAB=tan∠PCB=EFCF =12a24a=12.23.解析(1)选择二次函数,设y=ax2+bx+c(a≠0),得{c=49,4a-2b+c=49,4a+2b+c=41,解得{a=-1,b=-2,c=49.∴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y=-x2-2x+49.不选另外两个函数的理由:注意到点(0,49)不可能在任何反比例函数图象上,∴y不是x的反比例函数;点(-4,41),(-2,49),(2,41)不在同一直线上,∴y不是x的一次函数.(2)由(1),得y=-x2-2x+49=-(x+1)2+50.∵a=-1<0,∴当x=-1时,y的最大值为50.即当温度为-1 ℃时,这种植物每天高度增长量最大.(3)-6<x<4.24.解析 (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A=∠ADC=90°,∴∠ADE+∠CDE=90°,∵DE⊥CF,∴∠CDE+∠DCF=90°,∴∠ADE=∠DCF,∴△ADE∽△DCF,∴DE CF =AD DC .(2)当∠B+∠EGC=180°时,DE CF =AD DC 成立.证明如下:在AD 的延长线上取点M,使CF=CM,则∠CMF=∠CFM.∵AB∥CD,∴∠A=∠CDM.∵AD∥BC,∴∠CFM=∠FCB.∵∠B+∠EGC=180°,∴∠FCB+∠GEB=180°,又∠AED+∠GEB=180°,∴∠AED=∠FCB, ∴∠CMF=∠AED.∴△ADE∽△DCM,∴DE CM =AD DC ,即DE CF =AD DC .(3)DE CF =2524.25.解析 (1)依题意,得{y =-12x +32,y =x 2,解得{x 1=-32,y 1=94,{x 2=1,y 2=1.∴A (-32,94),B(1,1). (2)①A 1(-1,1),A 2(-3,9).②证明:过点P,B 分别作过点A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G,H. 设P(a,-2a-2),A(m,m 2).∵PA=AB,∴△PAG≌△BAH.∴AG=AH,PG=BH.∴B(2m -a,2m 2+2a+2).将点B 坐标代入抛物线y=x 2,得2m 2-4am+a 2-2a-2=0.∵Δ=16a 2-8(a 2-2a-2)=8a 2+16a+16=8(a+1)2+8>0,∴无论a 为何值时,关于m 的方程总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即对于任意给定的点P,抛物线上总能找到两个满足条件的点A.(3)设直线m:y=kx+b(k≠0)交y 轴于点D,设A(m,m 2),B(n,n 2).过A 、B 两点分别作AG 、BH 垂直x 轴于G 、H.∵△AOB 的外心在AB 上,∴∠AOB=90°.易得△AGO∽△OHB,∴AG OG =OH BH ,∴mn=-1.联立{y =kx +b ,y =x 2,得x 2-kx-b=0, 依题意,得m,n 是方程x 2-kx-b=0的两根.∴mn=-b,∴b=1,即D(0,1).由题可得C(0,-2). ∵∠BPC=∠OCP,∴DP=DC=3.设P(a,-2a-2),过点P 作PQ⊥y 轴于Q,在Rt△PDQ 中,PQ 2+DQ 2=PD 2,即a 2+(-2a-2-1)2=32,∴a 1=0(舍去),a 2=-125,∴P (-125,145).。
湖北省恩施州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带解析)

2012年恩施州中考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2•恩施州)5的相反数是()A.B.﹣5 C.±5D.﹣考点:相反数。
分析:据相反数的性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采用逐一检验法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概念,(5的相反数)+5=0,则5的相反数是﹣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2.(2012•恩施州)恩施生态旅游初步形成,2011年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8600000元.数9086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三个有效数字),正确的是()A.9.09×109B.9.087×1010C.9.08×109D.9.09×108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
分析:较大的数保留有效数字需要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用科学记数法保留有效数字,要在标准形式a×10n中a的部分保留,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数起,需要保留几位就数几位,然后根据四舍五入的原理进行取舍.解答:解:908600000=9.086×109≈9.09×109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及有效数字的定义.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的方法是:(1)确定a,a是只有一位整数的数;(2)确定n;当原数的绝对值≥10时,n为正整数,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为负整数,n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前零的个数(含整数位数上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开始数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3.(2012•恩施州)一个用于防震的L形包装塑料泡沫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俯视图是()A.B.C.D.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根据组合体的排放顺序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解答:解:从上面看该组合体的俯视图是一个矩形,并且被一条棱隔开,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比较简单.解决此题既要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又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4.(2012•恩施州)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4)3=a7B.3(a﹣2b)=3a﹣2b C.a4+a4=a8D.a5÷a3=a2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湖北省恩施州201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2013年恩施州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5的倒数是( )A .-5B .5C .- 15D .152.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今天,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
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3位有效数字)正确的是( )A .51019.5⨯B .61019.5⨯C .5102.5⨯D .6102.5⨯3.已知⊙O 1、⊙O 2的半径分别为5cm 、8cm ,且它们的圆心距为6cm ,则⊙O 1与⊙O 2的位置关系为( )A .外离B .相交C .相切D .内含4.如图,下列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有两个相同,而另一个不同的几何体是( )A.①②B.②③C. ②④D. ③④5.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A .50B .80C .65或50D .50或806. 如图,图中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图中的阴影三角形与△ABC 相似的是( ):7.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 2 + x ─ 1 =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该方程无实数根 D .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 8.2011年5月份,我市市区一周空气质量报告中某项污染指数的数据是: 31 35 31 34 30 32 3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A .32,31B .31,32C .31,31D .32,359.一名模型赛车手遥控一辆赛车,先前进1m ,然后,原地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0°<α<180°).被称为一次操作.若五次操作后,发现赛车回到出发点,则角α为( )A . 7 2°B .108°或14 4°C .144°D . 7 2°或144°10. 如图是一个圆锥形冰淇淋,已知它的母线长是5cm ,高是4cm ,则这个圆锥形冰淇淋的底面面积是( )A .210cm πB .29cm πC .220cm πD .2cm π①正方体②圆柱③圆锥④球第11题图FEDBAC第12题图第10题图11.如图是一张矩形纸片ABCD ,cm AD 10=,若将纸片沿DE 折叠,使DC落在DA上,点C 的对应点为点F ,若cm BE 6=,则DC 的长是( )A .cm 4B .cm 6C .cm 8D .cm 1012.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边上一点,以E 为圆心、EC 为半径的半圆与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的圆弧外切,则S 四边形ADCE ∶S 正方形ABCD 的值为(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 方程2132=-xx 的解是 ;14.如图,矩形ABCD 中,由8个面积均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L 型模板如图放置,则矩形ABCD 的周长为 _;15.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AB =3,D 、E 是BC 上的两点,AD 、AE 把△ABC 分割成周长相等的三个三角形,则CD = ;16.如图,已知Rt △ABC ,D 1是斜边AB 的中点,过D 1作D 1E 1⊥AC 于E 1,连结BE 1交CD 1于D 2;过D 2作D 2E 2⊥AC 于E 2,连结BE 2交CD 1于D 3;过D 3作D 3E 3⊥AC 于E 3,…,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E 4、E 5、…、E n ,分别记△BCE 1、△BCE 2、△BCE 3···△BCE n 的面积为S 1、S 2、S 3、…S n . 则S n = S △ABC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三、解答题(共8个小题,第17、19、20、21题各8分,第18题6分,第22题10分,第23、24题各12分,共72分)17.已知a 是一元二次方程2320x x +-=的实数根,求代数式2352362a a a a a -⎛⎫÷+- ⎪--⎝⎭的值.18.如图:把一张给定大小的矩形卡片ABCD 放在宽度为10mm 的横格纸中,恰好四个顶 点都在横格线上,已知α=25°,求长方形 卡片的周长。
2013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初中学业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2013年恩施州初中学业考试数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初中毕业数学学业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数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数学学业考试命题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数学背景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认知特点、不同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正常表现自己的学习状况。
学业考试要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初中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发展状况。
Ⅱ.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及本考试大纲.《2013年恩施州中考工作实施方案》和我州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力求反映考生真实的学业水平,发挥评价对初中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以促进全州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Ⅲ.命题原则⒈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状况。
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四基”的结果与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⒊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命题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⒋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试卷形式对每个学生而言要体现其公平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尊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表现形式。
⒌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试题背景应来自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
⒍试卷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结果与过程的考查,加强对学生思维水平与思维特征的考查。
中考试卷要有效发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求解)题、证明题、开放性问题、应用性问题、阅读分析题、探索性问题及其它各种题型的功能,试题设计必须与其评价的目标相一致.试题的求解思考过程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
2013年全国数学中考试卷分类汇编:规律探索题

2013中考全国100份试卷分类汇编规律探索题1、(绵阳市2013年)把所有正奇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现用等式A M=(i,j)表示正奇数M是第i组第j个数(从左往右数),如A7=(2,3),则A2013=( C )A.(45,77)B.(45,39)C.(32,46)D.(32,23)[解析]第1组的第一个数为1,第2组的第一个数为3,第3组的第一个数为9,第4组的第一个数为19,第5组的第一个数为33……将每组的第一个数组成数列:1,3,9,19,33……分别计作a1,a2,a3,a4,a5……a n,a n表示第n组的第一个数,a1 =1a2 = a1+2a3 = a2+2+4×1a4 = a3+2+4×2a5 = a4+2+4×3……a n = a n-1+2+4×(n-2)将上面各等式左右分别相加得:a n =1+2(n-1)+4(n-2+1)(n-2)/2=2n2-4n+3 (上面各等式左右分别相加时,抵消了相同部分a1 + a2 + a3 + a4 + a5 + …… + a n-1),当n=45时,a n = 3873 > 2013 ,2013不在第45组当n=32时,a n = 1923 < 2013 ,(2013-1923)÷2+1=46, A2013=(32,46).如果是非选择题:则2n2-4n+3≤2013,2n2-4n-2010≤0,假如2013是某组的第一个数,则2n2-4n-2010=0,解得n=1+ 1006 ,31<1006 <32,32<n<33, 2013在第32组,但不是第32组的第一个数,a32=1923, (2013-1923)÷2+1=46.(注意区别a n和A n)2、(2013济宁)如图,矩形ABCD的面积为20cm2,对角线交于点O;以AB、AO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AOC1B,对角线交于点O1;以AB、AO1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AO1C2B;…;依此类推,则平行四边形AO4C5B的面积为()A.cm2 B.cm2 C.cm2D.cm2考点: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下一个图形的面积是上一个图形的面积的,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设矩形ABCD的面积为S=20cm2,∵O为矩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平行四边形AOC1B底边AB上的高等于BC的,∴平行四边形AOC1B的面积=S,∵平行四边形AOC1B的对角线交于点O1,∴平行四边形AO1C2B的边AB上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AOC1B底边AB上的高的,∴平行四边形AO1C2B的面积=×S=,…,依此类推,平行四边形AO4C5B的面积===cm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得到下一个图形的面积是上一个图形的面积的是解题的关键.3、(2013年武汉)两条直线最多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最多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最多有6个交点,……,那么六条直线最多有()A.21个交点B.18个交点C.15个交点D.10个交点答案:C解析:两条直线的最多交点数为:12×1×2=1,三条直线的最多交点数为:12×2×3=3,四条直线的最多交点数为:12×3×4=6,所以,六条直线的最多交点数为:12×5×6=15,4、(2013•资阳)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适当的一个填入问号所在位置,使之呈现相同的特征()A.B.C.D.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根据图形的对称性找到规律解答.解答:解:第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第二个图形是轴对称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第三个图形是轴对称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第四个图形是中心对称但不是轴对称,所以第五个图形应该是轴对称但不是中心对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的观察图形并发现其中的规律.5、(2013•烟台)将正方形图1作如下操作:第1次:分别连接各边中点如图2,得到5个正方形;第2次: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3,得到9个正方形…,以此类推,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2013个正方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A.502 B.503 C.504 D.505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根据正方形的个数变化得出第n次得到2013个正方形,则4n+1=2013,求出即可.解解:∵第1次:分别连接各边中点如图2,得到4+1=5个正方形;答:第2次: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3,得到4×2+1=9个正方形…,以此类推,根据以上操作,若第n次得到2013个正方形,则4n+1=2013,解得:n=503.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根据已知得出正方形个数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6、(2013泰安)观察下列等式: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解答下列问题:3+32+33+34…+32013的末位数字是()A.0 B.1 C.3 D.7考点:尾数特征.分析:根据数字规律得出3+32+33+34…+32013的末位数字相当于:3+7+9+1+…+3进而得出末尾数字.解答:解:∵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末尾数,每4个一循环,∵2013÷4=503…1,∴3+32+33+34…+32013的末位数字相当于:3+7+9+1+…+3的末尾数为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根据已知得出数字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7、(2013•德州)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图案需7根火柴,第2个图案需13根火柴,…,依此规律,第11个图案需()根火柴.A.156 B.157 C.158 D.159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根据第1个图案需7根火柴,7=1×(1+3)+3,第2个图案需13根火柴,13=2×(2+3)+3,第3个图案需21根火柴,21=3×(3+3)+3,得出规律第n个图案需n(n+3)+3根火柴,再把11代入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第1个图案需7根火柴,7=1×(1+3)+3,第2个图案需13根火柴,13=2×(2+3)+3,第3个图案需21根火柴,21=3×(3+3)+3,…,第n个图案需n(n+3)+3根火柴,则第11个图案需:11×(11+3)+3=157(根);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图形,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出规律,再利用规律解决问题,难度一般偏大,属于难题.9、(2013•十堰)如图,是一组按照某种规律摆放成的图案,则图5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8B.9C.16 D.17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进而得出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第一个图案有三角形1个.第二图案有三角形1+3=5个.第三个图案有三角形1+3+4=8个,第四个图案有三角形1+3+4+4=12第五个图案有三角形1+3+4+4+4=16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变化规律,注意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10、(2013•恩施州)把奇数列成下表,根据表中数的排列规律,则上起第8行,左起第6列的数是171.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根据第6列数字从31开始,依次加14,16,18…得出第8行数字,进而求出即可.解答:解:由图表可得出:第6列数字从31开始,依次加14,16,18…则第8行,左起第6列的数为:31+14+16+18+20+22+24+26=171.故答案为:17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根据已知得出没行与每列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11、(2013•孝感)如图,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称图中的数1,5,12,22…为五边形数,则第6个五边形数是51.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规律型.分析:计算不难发现,相邻两个图形的小石子数的差值依次增加3,根据此规律依次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解:∵5﹣1=4,答:12﹣5=7,22﹣12=10,∴相邻两个图形的小石子数的差值依次增加3,∴第4个五边形数是22+13=35,第5个五边形数是35+16=51.故答案为:51.点评:本题是对图形变化规律的考查,仔细观察图形求出相邻两个图形的小石子数的差值依次增加3是解题的关键.12、(2013•绥化)如图所示,以O为端点画六条射线后OA,OB,OC,OD,OE,O后F,再从射线OA上某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描点并连线,若将各条射线所描的点依次记为1,2,3,4,5,6,7,8…后,那么所描的第2013个点在射线OC上.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根据规律得出每6个数为一周期.用2013除以3,根据余数来决定数2013在哪条射线上.解答:解:∵1在射线OA上,2在射线OB上,3在射线OC上,4在射线OD上,5在射线OE上,6在射线OF上,7在射线OA上,…每六个一循环,2013÷6=335…3,∴所描的第2013个点在射线和3所在射线一样,∴所描的第2013个点在射线OC上.故答案为:O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根据数的循环和余数来决定数的位置是解题关键.13、(2013•常德)小明在做数学题时,发现下面有趣的结果:3﹣2=18+7﹣6﹣5=415+14+13﹣12﹣11﹣10=924+23+22+21﹣20﹣19﹣18﹣17=16…根据以上规律可知第100行左起第一个数是10200.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根据3,8,15,24的变化规律得出第100行左起第一个数为1012﹣1求出即可.解答:解:∵3=22﹣1,8=32﹣1,15=42﹣1,24=52﹣1,…∴第100行左起第一个数是:1012﹣1=10200.故答案为:102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根据已知得出数字的变与不变是解题关键.14、(2013年河北)如图12,一段抛物线:y=-x(x-3)(0≤x≤3),记为C1,它与x 轴交于点O,A1;将C1绕点A1旋转180°得C2,交x 轴于点A2;将C2绕点A2旋转180°得C3,交x 轴于点A3;……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得C13.若P(37,m)在第13段抛物线C13上,则m =_________.答案:2解析:C1:y=-x(x-3)(0≤x≤3)C2:y=(x-3)(x-6)(3≤x≤6)C3:y=-(x-6)(x-9)(6≤x≤9)C4:y=(x-9)(x-12)(9≤x≤12)┉C13:y=-(x-36)(x-39)(36≤x≤39),当x=37时,y=2,所以,m=2。
湖北省恩施州年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湖北省恩施州2015 年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 分,中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则项请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15的绝对值是()A. —5B.—C.D. 5考点:绝对值. 分析: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0.解答:解: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得| —5|=5,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关键是掌握绝对值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0.2. 恩施气候独特,土壤天然含硒,盛产茶叶,恩施富硒茶叶201 3年总产量达64000 吨,将64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 54 5A. 64X 10B. X 10C. X 10D. X 10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x 10n的形式,其中K |a| v 10, 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 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v 1时,n是负数.解答:解:64000=X10 3 4,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x 10n的形式,其中1w|a| v 10, 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考点:分析:平行线的性质.延长ED交BC于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 MFC M B=70°,求出/ FDC=40,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 C=Z MFO Z MDC代入求出即可.3(3 分)(2015?恩施州)如图,已知AB// DE / ABC=70,/ CDE=140,则/ BCD 的值为()A. 20°B. 30°C. 40D. 70°解答:解:延长ED交BC于F,•/ AB// DE / ABC=70 ,•••/ MFC M B=70°,•••/ CDE=140 ,•••/ FDC=180 - 140°=40°,•••/ C=Z MF G/ MDC=7° - 40°=30°,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MFC 的度数,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 ( 3分)(2015?恩施州)函数 y=+x - 2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x >2B. x >2C. x ^2D. x <2考点:函 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 0,分母不等于 0,可以求 出 x 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 - 2>0且x - 2工0,解得: x > 2. 故选: B .点评: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5. ( 3 分) ( 2 0 1 5?恩施州)下列计算正确的是()3264372510A . 4x ?2x =8xB . a +a =aC . ( - x ) =- x 考点:单项式乘单项式;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 专题:计 算题. 分析:A 、原式利用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B 、 原式不能合并,错误;C 、 原式利用幕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D 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A 、原式=8x 5,错误; B 、 原式不能合并,错误;10C 、 原式=-x ,正确;D 原式=a 2- 2ab+b 2,错误, 故选 C点评:此题考查了单项式乘单项式, 合并同类项,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以及完全平方公式, 熟练掌握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6 . ( 3分) ( 2 0 1 5?恩施州)某中学开展“眼光体育一小时”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如图 决定开设“A :踢毽子,B :篮球,C :跳绳,D :乒乓球”四项运动项目(每位同学必须选择 一项),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项运动项目,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丙将调查结 果绘制成如图的统计图,则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最喜欢跳绳运动项目的学生数为( )A . 240B . 120C . 80D . 40考点:条 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分析:根据A 项的人数是80,所占的百分比是40%即可求得调查的总人数,然后李用总人数 减去其它组的人数即可求解.解答:解:调查的总人数是:80- 40%=200(人),2 2 2D . ( a - b ) =a - b则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最喜欢跳绳运动项目的学生数是:200 - 80 - 30 - 50=40 (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7.(3 分)(2015?恩施州)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其中的六个正方形内分别标有数字“0”、“1”、“2”、“5”和汉字、“数”、“学”,将其围成一个正方体后,则与“5”相对的是()A.0 B.2 C.数D.学考点: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数”相对的字是“ 1”;“学”相对的字是“ 2”;“5”相对的字是“ 0”.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 ( 3分)(2015?恩施州)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 v 3,那么m的取值范围为()A. m=3B. m>3C. m v 3D. m>3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专题:计算题.分析:不等式组中第一个不等式求出解集,根据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出m的范围即可. 解答:解:不等式组变形得: ,由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 v3,得到m的范围为m^3,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9. (3分)(2015?恩施州)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EF// AB交AD于E,交BD于F, DE EA=3: 4, EF=3,则CD的长为()A. 4B. 7C. 3D. 12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由EF/ AB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求得,则可求得AB的长,又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即可求得CD的长.解答解:•/ DE EA=3 4,••• DE DA=3: 7•/ EF// AB•,解得:AB=7,•••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 D=AB=.7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0. (3分)(2015?恩施州)如图,AB是OO的直径,弦CD交AB于点E,且E为OB的中点, / CDB=30,CD=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 nB. 4 nC. nD. n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分析:首先证明OE=OC=QB则可以证得△ OEC^A BED贝U S阴影=半圆-S扇形OCB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I/ COB=2CDB=60 ,又••• CDL AB•/ OCB=3°0 ,CE=DE,•O E=OC=OB=2OC=4.•O E=BE则在△ OEC和厶BED中,•△OEC2A BED•S阴影=半圆-S 扇形OC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证明△ OE QA BED得到S阴影=半圆-S扇形OCB是本题的关键.11. (3分)(2015?恩施州)随着服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某品牌服装专卖店一款服装按原售价降价a元后,再次降价20%现售价为b元,则原售价为()A. (a+b)元B. (a+b)元C. (b+a)元D. (b+a)元考点:列代数式.分析:可设原售价是x元,根据降价a元后,再次下调了20%后是b元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用含a,b 的代数式表示x 即可求解.解答:解:设原售价是x 元,则(x- a)(1 - 20% =b,解得x=a+b,故选A.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 a 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判断c 与0的关系, 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 x 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解答:解:•••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下,a v 0;•••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2 2.b - 4ac >0, 即卩 b >4ac ,故①正确由图象可知:对称轴 x= - = - 1, 2a — b=0, 故②错误;•••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y 轴的正半轴上, • c > 0由图象可知:当 x=1时y=0, • a+b+c=0; 故③错误;由图象可知:当 x= - 1时y > 0,•••点B (-, y 1)、C (-, y 2)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贝U y 1 v y 2, 故④正确. 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y=ax 2+bx+c 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抛物线与 x 轴交点的个数确定.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 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13. ( 3分)(2015?恩施州)4的平方根是 ±2 . 考点:平方根. 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 a 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 x ,使得x 2=a ,则x 就是a 的 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2解答:解:•(土 2) =4,•4的平方根是土 2.12. ( 3分)(2015?恩施州)如图是二次函数 0),对称轴为直线 x=- 1,给出四个结论: ①b > 4ac ;②2a+b=0;③a+b+c > 0;④若点 则 y i < y 2, 其中正确结论是( ) A .②④B.①④y=ax 2+bx+c 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 A (- 3,B (-, y i )、C (-, y 2)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C.①③D.②③故答案为:土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 314. (3 分)(2015?恩施州)因式分解:9bx y - by = by (3x+y)(3x- y)•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提取by,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 2 2解答:解:原式=by (9x - y )=by (3x+y)(3x - y),故答案为:by (3x+y)(3x- y)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5.(3分)(2015?恩施州)如图,半径为5的半圆的初始状态是直径平行于桌面上的直线b, 然后把半圆沿直线b进行无滑动滚动,使半圆的直径与直线b重合为止,则圆心O运动路径的长度等于5n .考点:弧长的计算;旋转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得出球在无滑动旋转中通过的路程为圆弧,根据弧长公式求出弧长即可.解答:解:由图形可知,圆心先向前走OO的长度即圆的周长,然后沿着弧OC2旋转圆的周长,则圆心O运动路径的长度为:X 2nX 5+X 2nX 5=5 n, 故答案为:5 n.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弧长的计算和旋转的知识,解题关键是确定半圆作无滑动翻转所经过的路线并求出长度.16. (3 分)(2015?恩施州)观察下列一组数:1, 2, 2, 3, 3, 3, 4, 4, 4, 4, 5, 5, 5, 5, 5, 6,…其中每个数n都连续出现n次,那么这一组数的第119个数是15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根据每个数n都连续出现n次,可列出1+2+3+4+- +x=119+1,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因为每个数n都连续出现n次,可得:1+2+3+4+…+x=119+1,解得:x=15,所以第119个数是15.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考查数字的规律,关键是根据题目首先应找出哪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满分72分,请在大题卷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8分)(2015?恩施州)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 - 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第一项约分后,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把x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x=2 - 1时,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 ( 8分)(2015?恩施州)如图,四边形ABCD BEFG匀为正方形,连接AG CE( 1 )求证:AG=CE;(2)求证:AGL C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B=CB / ABC d GBE=90 , BG=BE得出/ ABG M CBE由SAS证明△CBE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2)由厶CBE得出对应角相等/ BAG M BCE由/BAG# AMB=90 ,对顶角 / AMB M CMN 得出/ BCE# CMN=9° ,证出/ CNM=9° 即可.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 BEFG均为正方形,••• AB=CB M ABC# GBE=90 , BG=BE•••/ ABG# CBE在厶ABG和厶CBE中,,•△ABG^A CBE( SAS ,• AG=C;E(2)证明:如图所示:•••△ ABG^^ CBE•# BAG=# BCE,•••# ABC=90 ,•# BAG+# AMB=9°0 ,•••# AMB# CMN•# BCE+# CMN=9°0 ,•# CNM=9°0 ,• AG L CE.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线的证法;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 (8 分)(2015?恩施州)质地均匀的小正方体,六个面分别有数字“ 1”、“2”、“3”、“4”、“5”、“6”,同时投掷两枚,观察朝上一面的数字.(1)求数字“ 1”出现的概率;( 2 )求两个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专题:计算题.分析:(1)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数字“ 1”出现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2)找出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解答:解:(1)列表如下:1234561(1,1) ( 2,1) ( 3,1) ( 4,1) ( 5,1) ( 6,1)2(1,2) ( 2,2) ( 3,2) ( 4,2) ( 5,2) ( 6,2)3(1,3) ( 2,3) ( 3,3) ( 4,3) ( 5,3) ( 6,3)4(1,4) ( 2,4) ( 3,4) ( 4,4) ( 5,4) ( 6,4)5(1,5) ( 2,5) ( 3,5) ( 4,5) ( 5,5) ( 6,5)6(1,6) ( 2,6) ( 3,6) ( 4,6) ( 5,6) ( 6,6)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36 种,其中数字“ 1”出现的情况有11 种,则P (数字“ 1”出现)=;(2)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情况有18 种,则P (数字之和为偶数)==.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0. (8分)(2015?恩施州)如图,某渔船在海面上朝正西方向以20海里/时匀速航行,在A处观测到灯塔C在北偏西60°方向上,航行1小时到达B处,此时观察到灯塔C在北偏西30°方向上,若该船继续向西航行至离灯塔距离最近的位置,求此时渔船到灯塔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海里,参考数据:~)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分析:过点C作CDL AB于点D,则若该船继续向西航行至离灯塔距离最近的位置为CD的长度,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DLAB于点D,AB=20< 仁20 (海里),•••/ CAF=60,/ CBE=30 ,•••/ CBA d CBE k EBA=120,/ CAB=90 -/ CAF=30 ,•••/ C=180 -Z CBA-Z CAB=30 ,•••/ C=Z CAB•B C=BA=2(0 海里),Z CBD=90 -Z CBE=60°,• CD=BC?si Z CBD= 17 (海里).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问题,熟练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是解题关键.21. (8分)(2015?恩施州)如图,已知点A、P在反比例函数y= (k v 0)的图象上,点B、Q 在直线y=x - 3的图象上,点B的纵坐标为-1, AB Lx轴,且S MA=4,若P、Q两点关于y 轴对称,设点P 的坐标为(m,n).(1 )求点 A 的坐标和k 的值;(2)求的值.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1)先由点B在直线y=x - 3的图象上,点B的纵坐标为-1,将y= - 1代入y=x- 3, 求出x=2,即B (2,- 1).由AB丄x轴可设点A的坐标为(2, t),利用S ZA B=4列出方程(-1 - t )X 2=4,求出t= - 5,得到点A的坐标为(2,- 5);将点A的坐标代入y=,即可求出k的值;(2)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得到Q( m n),由点P (m, 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点Q在直线y=x - 3的图象上,得出mn=- 10, m+n=- 3,再将变形为,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解:(1)v点B在直线y=x - 3的图象上,点B的纵坐标为-1, •••当y= - 1 时,x - 3= - 1,解得x=2,二 B (2,- 1).设点A的坐标为(2, t ),则t V- 1, AB=- 1 - t .TS △OA=4,•••(- 1 - t )X 2=4,解得t= - 5 ,•••点A的坐标为(2,- 5).•••点A在反比例函数y= (k V 0)的图象上,•- 5=,解得k=- 10;(2)T p、Q两点关于y轴对称,点P的坐标为(m n),•Q(- m,n ),•••点P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点Q在直线y=x - 3的图象上,•n=-,n=- m- 3,•mn=- 10, m+n=- 3,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代数式求值,求出点A的坐标是解决第(1)小题的关键,根据条件得到mn=- 10, m+n=-3是解决第(2)小题的关键.22.(10 分)(2015?恩施州)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 千克,乙种原料290 千克,计划用这两种原料全部生产A B两种产品共50件,生产A B两种产品与所需原料情况如下表所示:原料型号甲种原料(千克)乙种原料(千克)A 产品(每件)9 3B 产品(每件) 4 10(1)该工厂生产A、 B 两种产品有哪几种方案(2)若生成一件A产品可获利80元,生产一件B产品可获利120元,怎样安排生产可获得最大利润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分析:(1)设工厂可安排生产x件A产品,则生产(50 - x)件B产品,根据不能多于原料的做为不等量关系可列不等式组求解;(2)可以分别求出三种方案比较即可.解答:解:(1)设工厂可安排生产x件A产品,则生产(50 - x)件B产品由题意得:解得:30W x w 32的整数.•••有三种生产方案:①A30件,B20件;②A31件,B19件;③A32件,B18件;(2)方法一:方案(一)A,30 件,B,20 件时,20X 120+30X 80=4800 (元).方案(二)A,31 件,B,19 件时,19X 120+31X 80=4760(元).方案(三)A,32 件,B,18 件时,18X 120+32X 80=4720(元).故方案(一)A,30 件,B,20 件利润最大.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题意的能力,关键是根据有甲种原料360千克,乙种原料290千克,做为限制列出不等式组求解,然后判断B生产的越多,A少的时候获得利润最大,从而求得解.23. (10分)(2015?恩施州)如图,AB是OO的直径,AB=6,过点O作OHL AB交圆于点H, 点C 是弧AH上异于A、B的动点,过点C作CD L OA CE L OH垂足分别为 D E,过点C的直线交OA 的延长线于点G,且/ GCD M CED(1)求证:GC是OO的切线;(2 )求DE的长;(3)过点C作CF L DE于点F,若/ CED=30,求CF的长.考点:圆的综合题.分析:(1)先证明四边形ODC區矩形,得出/ DCE=90 , DE=OC MC=M,得出 / CED#MDC=9° ,Z MDC W MCD 证出/ GCD乂MCD=9°,即可得出结论;(2)由(1)得:DE=OC=AB即可得出结果;(3)运用三角函数求出CE再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解答:(1)证明:连接OC交DE于M,如图所示:•/ OHL AB CD L OA CEL OH•# DOE#= OEC#= ODC=9°0•四边形ODCE是矩形,•# DCE=9°0 DE=OC MC=MD•# CED+# MDC=9°0 ,# MDC#= MCD,•••/ GCD# CED•# GCD#+ MCD=9°0即GC L OC•GC是OO的切线;( 2)解:由( 1)得:DE=OC=AB=;3(3)解:I / DCE=90 , / CED=30 ,•CE=DE?co#s CED=X3 =,••• CF=CE=点评:本题是圆的综合题目,考查了切线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函数、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本题有一定难度,综合性强,特别是(1)中,需要证明四边形是矩形,运用角的关系才能得出结论.24. (12分)(2015?恩施州)矩形AOCD绕顶点A( 0, 5)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旋转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边BE交边CD于M,且ME=2 CM=4( 1 )求AD 的长;(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和直线AM的解析式;(3)求经过A B、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4)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S A PA=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分析:(1)作BP丄AD于P, BQLMC于Q 如图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B=AO=5 BE=OC=AJD / ABE=90 ,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 ABP2 MBQ 可证明Rt△ ABP^Rt△ MBQ得到==, 设BQ=PD=x AP=y,则AD=x+y,所以BM=x+y- 2,利用比例性质得到PB?MQ=xy而PB -MQ=DQ MQ=DM=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勾股定理得到52- y2- 2xy+(x+y - 2)- x2=1,解得x+y=7,则BM=5 BE=BM+ME=7所以AD=7;(2)由AB=BM可判断Rt△ ABP^Rt△ MBQ 贝U BQ=PD=-AP, MQ=AP 利用勾股定理得到(7-MQ 2+M Q=52,解得MQ=4(舍去)或MQ=3则BQ=4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和梯形面积公式,利用S 阴影部分=S 梯形ABQD- S A BQM进行计算即可;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AM的解析式;(3)先确定B(3, 1),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4)当点P在线段AM的下方的抛物线上时,作PK//y轴交AM于K,如图2设P (x,2 2 2x - x+5),则K( x, - x+5),则KP=- x +x,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 x +x)?7=, 解得X1=3, X2=,于是得到此时P点坐标为(3, 1)、(,);再求出过点(3, 1)与(,)的直线I的解析式为y= -x+,则可得到直线l与y轴的交点A'的坐标为(0,),所以AA =,然后把直线AM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I ',直线l '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P 点,由于A〃(0,),则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 x+,再通过解方程组得P点坐标.解答:解:(1)作BP丄AD于P, B(QLMC于Q 如图1,•••矩形AOCD绕顶点A (0, 5)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矩形ABEF• AB=AO=5 BE=OC=AP / ABE=90 ,•••/ PBQ=90 ,•••/ ABP2 MBQ• Rt △ ABP^ Rt △ MBQ・ ?设BQ=PD=x AP=y,则AD=x+y, BM=x+y- 2,• ==,• PB?MQ=xy•/ PB- MQ=DQ MQ=DM=1•(PB- MQ)2=1 ,即PB2- 2PB?MQ+M2=Q1 ,2 2 2 2•••5 - y - 2xy+ (x+y - 2)- x =1,解得x+y=7,/• BM=5•B E=BM+ME=5+2,=7•A D=7;(2)v AB=BM• Rt △ ABP^ Rt △ MBQ• BQ=PD=-7 AP,MQ=AP,•/ B S+M Q=B M,•••( 7 - MQ 2+M Q=52,解得MQ=4(舍去)或MQ=3• BQ=7- 3=4,•S阴影部分=S 梯形ABQ- S^BQM=X(4+7)X 4-X 4X3=16;设直线AM的解析式为y=kx+b ,把A(0,5),M(7,4)代入得,解得,•直线AM的解析式为y= - x+5;2(3)设经过A、B 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 +bx+c,■/ AP=MQ=3 BP=DQ=4• B(3, 1 ),而A(0,5),D(7,5),•,解得,2•经过A、B、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 x+5;(4)存在.当点P在线段AM的下方的抛物线上时,作PK//y轴交AM于K,如图2,2设P (x, x - x+5),贝U K (x, - x+5),2 2• KP=- x+5-(x - x+5)=- x +x,•「S △ PAI=,• ?(- x2+x)?7=,整理得7x2- 46x+75,解得X i=3, x?=,此时P点坐标为(3, 1)、(,),求出过点(3, 1)与(,)的直线I的解析式为y= - x+,则直线I与y轴的交点A 的坐标为(0 ,),• AA =5 -=,把直线AM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I ',贝U A〃(0,),贝U直线I '的解析式为y= - x+, 解方程组得或,此时P点坐标为(,)或(,),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3, 1)、(,)、(,)、(,).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题: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于相似的判定与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会进行代数式的变形.。
2013中考数学求最短距离大全含答案解读

2013求最短距离问题大全一、填空题(共6小题)1、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顶点A到其内切圆周上的最远距离是_________,最短距离是_________.2、已知点P到⊙O上的点的最短距离为3cm,最长距离为5cm,则⊙O的半径为_________cm.3、(2011•广安)如图所示,若⊙O 的半径为13cm,点P是弦AB上一动点,且到圆心的最短距离为5cm,则弦AB的长为_________.4、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OB=3,母线SB=9,D为SB上一点,且SD=,则点A沿圆锥表面到D点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5、如图,P为半圆直径AB上一动点,C为半圆中点,D为弧AC的三等分点,若AB=2,则PC+PD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6、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和BD,且AC=BD,若点A到河岸CD的中点的距离为500米,则牧童从A处把牛牵到河边饮水再回家,最短距离是_________米.二、解答题(共4小题)7、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的中点为M,一只蚂蚁从A点爬行到M点的最短距离为多少?8、己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4cm,母线长为12cm,C为母线PB的中点,求从A到C在圆锥的侧面上的最短距离.9、已知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母线长为9cm,C是母线PB中点且在圆锥的侧面上,求从A到C的最短距离为多少厘米?10、如图,正方形ABCD,AB边上有一点E,AE=3,EB=1,在AC上有一点P,使EP+BP为最短.求:最短距离EP+BP.三、选择题(共4小题)11、如图,在底面周长为12,高为8的圆柱体上有A、B两点,则A、B两点的最短距离为()A、4B、8C、10D、512、(2003•贵阳)如图,圆柱的轴截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动点P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移动到BC 的中点S的最短距离为()A、B、C、D、13、如图,已知圆锥的母线长OA=6,底面圆的半径为2,一小虫在圆锥底面的点A处绕圆锥侧面一周又回到点A 处.则小虫所走的最短距离为()A、12B、4πC、D、14、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和BD,且AC=BD,若点A到河岸CD的中点的距离为500米,则牧童从A处把牛牵到河边饮水再回家,最短距离是()A 、750米B 、1000米C 、1500米D 、2000米用轴对称求最短距离最值问题,也就是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这类问题出现的试题,内容丰富,知识点多,涉及面广,解法灵活多样,本文举例介绍一些常见的求解方法,供读者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恩施州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数学试题卷本试卷共6页,24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1.考生答题全部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卷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及本试题卷上.3.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作答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4.作图必须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5.考生不得折叠答题卷,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择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2013湖北恩施州,1,3分)-31的相反数是( ) A .31 B .-31C .3D .-3【答案】 A2. (2013湖北恩施州,2,3分)今年参加恩施州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考生约有39360人,请将数3936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A .3.93410⨯ B .3.94410⨯ C .0.39510⨯ D .394210⨯ 【答案】 B3. (2013湖北恩施州,3,3分)如图1,,,︒=∠︒=∠+∠100318021则4∠等于( ) A .︒70 B .︒80 C .︒90 D .︒100图1 【答案】 D4. (2013湖北恩施州,4,3分)把3222y x y y x +-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2(22y xy x y +-B .)2(22y x y y x --C .2)(y x y -D .2)(y x y + 【答案】 C5. (2013湖北恩施州,5,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623x x x =∙ B .222523a a a =+ C .1)1(2-=-a a a D .743)(a a =【答案】 B 6.(2013湖北恩施州,6,3分)如图2,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正方体正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图2【答案】C7. (2013湖北恩施州,7,3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a >b ,b <c ,则a >cB .若a >b ,则ac >bcC .若a >b ,则ac 2>bc 2D .若ac 2>bc 2,则a >b 【答案】D8. (2013湖北恩施州,8,3分)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上作随机扎针实验,针头扎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 ) A .31 B .41 C .51 D .61→图3【答案】B9. (2013湖北恩施州,9,3分)把抛物线1212-=x y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在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 .3)1(212-+=x y B .3)1(212--=x yC .1)1(212++=x y D .1)1(212+-=x y【答案】B10. (2013湖北恩施州,10,3分)如图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E 为OD 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DC 于点F ,则DF ︰FC=( )A .1︰4B .1︰3C .2︰3D .1︰2图4【答案】D11. (2013湖北恩施州,11,3分)如图5,恩施州统计局对2009年恩施州各县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汇成了如下图表,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2009年恩施州各县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单位:亿元) 单位 恩施市 利川市 建始县 巴东县 宣恩县 咸丰县 来凤县 鹤峰县 州直 投资额602824231416155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2009年恩施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00亿元B .2009年恩施州各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中位数是16亿元C .2009年来凤县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5亿元D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恩施市的扇形的圆心角为110°图5【答案】D12. (2013湖北恩施州,12,3分)如图6,在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将正方形ABCD 沿x 轴的正方向无滑动的在x 轴上滚动,当点A 离开原点后第一次落在x 轴上时,点A 运动的路径线与x 轴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 A.212+πB. 12+πC. 1+πD. 21+π图6【答案】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3. (2013湖北恩施州,13,3分)25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答案】±514. (2013湖北恩施州,14,3分)函数23+-=x xy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答案】 x ≤3且x ≠-2。
15. (2013湖北恩施州,15,3分)如图7,一半径为1的圆内切于一个圆心角为60°的扇形,则扇形的周长为_________.图7【答案】 A16. (2013湖北恩施州,16,3分)把奇数列成下表,1 3 7 13 21 31 …… 5 9 15 23 33 …… 11 17 25 35 …… 19 27 37 …… 29 39 …… …………根据表中数的排列规律,则上起第8行,左起第6列的数是_________. 【答案】17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8个小题,共72分.请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2013湖北恩施州,17,8分)(满分8分)先化简,再求值:)335(622----÷--x x x x ,其中22-=x .原式=25(3)(3)2(3)3x x x x x ----+÷--=2(3)2(3)(2)(2)x x x x x --⨯---+=-12(2)x +。
当22-=x 时,原式=-12(222)-+=-24。
18. (2013湖北恩施州,18,8分)(满分8分)如图8,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CD ,E 、F 、G 、H 分别为边AB 、BC 、CD 、DA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 为菱形。
图8证明:连接AC 、BD 。
∵ E 、F 、G 、H 分别为边AB 、BC 、CD 、DA 的中点,∴ EH ∥BD ,FG ∥BD ,EH=12BD ,HG=12AC 。
∵ EH ∥BD ,FG ∥BD ,∴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 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CD , ∴ BD=AC ,∴ EH=HG ,∴ 平行四边形EFGH 是菱形。
19. (2013湖北恩施州,19,8分)(满分8分)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编号分别为1、2、3的球(除编号以外,其余都相同),其中1号球1个,3号球3个,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2号球的概率为31. (1)求袋子里2号球的个数.(2)甲、乙两人分别从袋中摸出一个球(不放回),甲摸出球的编号记为x ,乙摸出球的编号记为y ,用列表法求点A(x ,y)在直线y=x 下方的概率.解:(1)设袋子里2号球的个数为x ,则:1133x x =++,解得x=2。
经检验,x=2为所列方程的解。
∴ 袋子里2号球的个数为2。
(2)用列表格法表示为: 结果 1 2 2 3 3 3 1(2,1)(2,1)(3,1)(3,1)(3,1)2 (1,2) (2,2) (3,2) (3,2) (3,2) 2 (1,2) (2,2) (3,2) (3,2) (3,2)3 (1,3) (2,3) (2,3) (3,3) (3,3) 3 (1,3) (2,3) (2,3) (3,3) (3,3) 3(1,3)(2,3)(2,3)(3,3)(3,3)∴共有30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点在在直线y=x 下方的有:(2,1)、(2,1)、(3,1)、(3,1)、(3,1)、(3,2)、(3,2)、(3,2)、(3,2)、(3,2)、(3,2),共11种。
把事件“点A(x ,y)在直线y=x 下方”记作事件A ,∴P(A)=1130。
20. (2013湖北恩施州,20,8分)(满分8分)如图9,等边三角形ABC 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0)、B(6,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C. (1)求点C 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将等边△ABC 向上平移n 个单位,使点B 恰好落在双曲线上,求n 的值。
图9解: (1)过点C 作CH ⊥x 轴,垂足为H 。
∵△ABC 是等边三角形,∴AH=12AB=3,∴CH=22AC CH -=33,∴C(3,33)。
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 x,∴k=xy=93,即y=93x;(2)∵将等边△ABC 向上平移n 个单位,使点B 恰好落在双曲线上,∴设此时的点B 坐标为(6,n),∴6n=93,解得n=332。
21. (2013湖北恩施州,21,8分)(满分8分)“一炷香”是闻名中外的恩施大峡谷著名的景点.某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先在峡谷对面的广场上的A 处测得“香顶”N 的仰角为45°,此时,他们刚好与“香底”D 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沿着坡度为30°的斜坡正对着“一炷香”前行110米,到达B 处,测得“香顶”N 的仰角为60°。
根据以上条件求出“一炷香”的高度.(测角器的高度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732.13414.12≈≈,).图10【解】过点B 分别作BC ⊥AD 、BE ⊥ND ,垂足分别为C 、E 。
设BE=x ,在Rt △ABC 中,∠ACB=90°,∠BAC=30°,∴BC=12AB=55,AC=32AB=553,∴AD=553+x 。
在Rt △NBE 中,∠BEN=90°,∠NBE=60°,tan ∠NBE=NE BE,∴NE=3BE ,即NE=3x ,∴DN=3x+55。
∵在Rt △AND中,∠ADN=90°,∠NAD=45°,∴AD=DN,∴553+x=3x+55,解得x=55。
∴DN=355+55≈150(米)。
答:“一炷香”的高度约为150米。
22.(2013湖北恩施州,22,10分)(满分10分)某商店欲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已知甲的进价是乙的进价的一半,进3件甲商品和1件乙商品恰好用200元。
甲、乙两种商品的售价每件分别为80元、130元,该商店决定用不少于6710元且不超过6810元购进购进这两种商品共1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