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ppt
合集下载
肝门部胆管癌.ppt
病例数(MO) 切除组 R0 切除 R1R2 切除 198(22) 102(27) 96(14) 1年 (%) 69.1% 80.3% 53.2% 3年(%) 32.7% 41.9% 19.6% 5年(%) 28.0% 33.3% 14.7%
单纯引流组
未手术组
161(8)
35(7)
26.7%
9.8%
0.75
Group 3. 低分化腺癌 Group 1 vs 2 Group 1 vs 3 P<0.05 P<0.05
0.50
group 1
0.25
group 3
0.00 0 1 2 3 4
group 2
5 6 analysis time
7
8
9
10
肝门部胆管癌的生存分析-病理因素
肝门部胆管癌的生存分析-病理因素
左肝管(一级) 分支长1~5cm
20%~30% 无右肝管
“完美的”R0切除后远期疗效 为何不理想?
• • • • • • • 40/42例R0切除术,无死亡,无切缘残癌 术前多管PTBD减黄,患侧肝叶PE,胆道造影 3年生存率为40%,与同期文献比并不高 影响预后因素: 肝切除术式(右半肝) 病理分化程度 临床分期 Kondo S Ann Surg 2004;240:95-101
肝门部胆管癌
外科治疗进展与问题
周宁新 解放军总医院 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近期文献
• 胆管癌占人类癌症2% • 美国报告:7500例/年 • 肝门部胆管癌占胆管癌半数以上 (56%~67%) • 术前1/3患者评估不可切除 • 2/3术前评估可切除,但术中仅有一半可达 根治性切除,20%病理报告为阳性切缘 • 根治切除的5年生存率9%~33%,其手术死 亡率为3%~18%
单纯引流组
未手术组
161(8)
35(7)
26.7%
9.8%
0.75
Group 3. 低分化腺癌 Group 1 vs 2 Group 1 vs 3 P<0.05 P<0.05
0.50
group 1
0.25
group 3
0.00 0 1 2 3 4
group 2
5 6 analysis time
7
8
9
10
肝门部胆管癌的生存分析-病理因素
肝门部胆管癌的生存分析-病理因素
左肝管(一级) 分支长1~5cm
20%~30% 无右肝管
“完美的”R0切除后远期疗效 为何不理想?
• • • • • • • 40/42例R0切除术,无死亡,无切缘残癌 术前多管PTBD减黄,患侧肝叶PE,胆道造影 3年生存率为40%,与同期文献比并不高 影响预后因素: 肝切除术式(右半肝) 病理分化程度 临床分期 Kondo S Ann Surg 2004;240:95-101
肝门部胆管癌
外科治疗进展与问题
周宁新 解放军总医院 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近期文献
• 胆管癌占人类癌症2% • 美国报告:7500例/年 • 肝门部胆管癌占胆管癌半数以上 (56%~67%) • 术前1/3患者评估不可切除 • 2/3术前评估可切除,但术中仅有一半可达 根治性切除,20%病理报告为阳性切缘 • 根治切除的5年生存率9%~33%,其手术死 亡率为3%~18%
肝门胆管癌的诊断ppt课件
肝门胆管癌的MDCT诊断
1 2 3 4
概述 肝门胆管癌的特点
MDCT诊断
小结
二. 肝门胆管癌的特点
(一) 定义
肝门胆管癌:位于胆囊管开口水平以上至左右肝管 二级分支开口之间的胆管癌。 范围包括肝总管、汇合部胆管、左右肝管的一级分支 以及尾叶肝管的开口。
二. 肝门胆管癌的特点
(二) 病理
临床分期
IIA IIB
III
IV
肝门胆管癌的MDCT诊断
1 2 3 4
概述 肝门胆管癌的特点
MDCT诊断
小结
三. MDCT诊断
(一) MDCT诊断技术
16排以上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可以完成多期增 强扫描,有助于更客观地反映病灶的强化特征,提高 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对延迟扫描的时间有争议。 16排以上MDCT平扫和增强宜采用3-5mm层厚。 动脉期:注射造影剂后35s;门脉期:85s; 延迟期3min。 扫描范围包括整个上腹部。
病理大体上分为浸润型、外生肿块型和管内结节乳头 型,以浸润型多见。 组织学上分为腺癌、未分化癌、鳞状细胞癌、类癌等。 腺癌为多,又分为乳头状腺癌、硬化性腺癌及粘液样 腺癌。 特点:细胞少,纤维组织丰富。
二. 肝门胆管癌的特点
(三) 浸润转移途径
浸润转移的发生与胆管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三. MDCT诊断
各向同性技术,Z轴分辨率大为提高。
重建目的:肿瘤病灶的范围; 与相邻结构之间的关系; 血管受侵情况; 胆管扩张程度等。
主要重建技术:容积重建(VR); 多平面重建(MPR); 曲面重建(CPR)等。
三. MDCT诊断
三. MDCT诊断
三. MDCT诊断
肝门胆管癌医学PPT
2
2016.09.11上腹部CT平扫+增强示:肝门部胆管管壁增厚, 考虑胆管癌可能;后腹膜淋巴结影。
2016.09.11 胸片提示双肺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心脏横 径不大;
2016.09.11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 HR51bpm; 2016.09.17 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
09.10 65.9 37.3 267.10 183.9 13.79 555 390 621 1244 — 09.12 53.1 34.2 197.69 183.90 13.79 378 241 493 1369 138 09.17 53.2 33.5 93.60 76.34 17.26 123 40 311 787 267
6
病史汇报
9-20在全麻下行“根治性肝门胆管切除+右半肝切除+左肝管空肠 Rouxen-y术,术毕17:30入ICU监护治疗,带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 吸,鼻肠管夹毕,右肝创面和左胆肠吻合口各一根乳胶管接负压球吸 出淡血性液体,保留导尿通畅,颈静脉夹毕,术后予抗炎、止血、保 肝、营养支持治疗。9-21 01:30血压低遵医嘱予NS40+多巴胺100mg泵 入根据血压调节,15:00拔出气管插管,充分吸痰,15:10呕吐出咖啡 色胃液,予吸出口腔分泌物。9-22 09:40停用多巴胺,10:30呕吐出 约300ml褐色胃液,予置胃管一根,行胃肠减压,并予冰NS250+去甲 肾4mg洗胃。生命体征暂平稳于16:00转回科室继续治疗。胃管吸出褐 色液体考虑应激性溃疡出血,9-22/23/24分别输红细胞2u和血浆 400ml,9-26拔出胃管及鼻肠管。10-4拔出乳胶管一根,10-8拔出乳 胶管一根,现病情平稳,10-10出院。
2016.09.11上腹部CT平扫+增强示:肝门部胆管管壁增厚, 考虑胆管癌可能;后腹膜淋巴结影。
2016.09.11 胸片提示双肺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心脏横 径不大;
2016.09.11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 HR51bpm; 2016.09.17 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
09.10 65.9 37.3 267.10 183.9 13.79 555 390 621 1244 — 09.12 53.1 34.2 197.69 183.90 13.79 378 241 493 1369 138 09.17 53.2 33.5 93.60 76.34 17.26 123 40 311 787 267
6
病史汇报
9-20在全麻下行“根治性肝门胆管切除+右半肝切除+左肝管空肠 Rouxen-y术,术毕17:30入ICU监护治疗,带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 吸,鼻肠管夹毕,右肝创面和左胆肠吻合口各一根乳胶管接负压球吸 出淡血性液体,保留导尿通畅,颈静脉夹毕,术后予抗炎、止血、保 肝、营养支持治疗。9-21 01:30血压低遵医嘱予NS40+多巴胺100mg泵 入根据血压调节,15:00拔出气管插管,充分吸痰,15:10呕吐出咖啡 色胃液,予吸出口腔分泌物。9-22 09:40停用多巴胺,10:30呕吐出 约300ml褐色胃液,予置胃管一根,行胃肠减压,并予冰NS250+去甲 肾4mg洗胃。生命体征暂平稳于16:00转回科室继续治疗。胃管吸出褐 色液体考虑应激性溃疡出血,9-22/23/24分别输红细胞2u和血浆 400ml,9-26拔出胃管及鼻肠管。10-4拔出乳胶管一根,10-8拔出乳 胶管一根,现病情平稳,10-10出院。
肝门部胆管癌医学课件
诊断技术
研究热点在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最新成果包括开发出新型的分子诊 断标志物和影像学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肝门部胆管癌。
治疗方法
研究热点在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最新成果包括使用新型的 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效果。
医学技术进步与未来展望
未切除肿瘤的生存率
对于无法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生存率相对较低,通常在几个月到 一年左右。
综合治疗后的生存率
一些患者可能会接受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这些治疗的生存率也 会因个体差异而异。
提高生存率的建议
01
早期发现
肝门部胆管癌早期发现对于预后 至关重要,因此建议进行定期筛
查。
03
综合治疗
对于无法切除的肿瘤,可以采取 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以
基因编辑技术
01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通过基因治疗来预防和治
疗肝门部胆管癌。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02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提高肝门部胆管
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精准医疗
03
通过个体化的精准医疗,为每个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临床实践指南与共识意见
诊断流程
II型:肿瘤侵犯胆囊 管,但未侵犯肝总管 。
I型:肿瘤位于肝总 管上段,未侵犯胆囊 管。
肿瘤分期与分级
III型:肿瘤侵犯肝总管和胆囊 管,但未侵犯左右肝管汇合部 。
IV型:肿瘤侵犯左右肝管汇合 部,或侵犯左右肝管及其分支 。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级通常采用 WHO分级法,分为以下四级
肿瘤分期与分级
01
测量患者体重、观察皮肤黄疸 程度等
研究热点在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最新成果包括开发出新型的分子诊 断标志物和影像学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肝门部胆管癌。
治疗方法
研究热点在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最新成果包括使用新型的 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效果。
医学技术进步与未来展望
未切除肿瘤的生存率
对于无法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生存率相对较低,通常在几个月到 一年左右。
综合治疗后的生存率
一些患者可能会接受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这些治疗的生存率也 会因个体差异而异。
提高生存率的建议
01
早期发现
肝门部胆管癌早期发现对于预后 至关重要,因此建议进行定期筛
查。
03
综合治疗
对于无法切除的肿瘤,可以采取 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以
基因编辑技术
01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通过基因治疗来预防和治
疗肝门部胆管癌。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02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提高肝门部胆管
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精准医疗
03
通过个体化的精准医疗,为每个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临床实践指南与共识意见
诊断流程
II型:肿瘤侵犯胆囊 管,但未侵犯肝总管 。
I型:肿瘤位于肝总 管上段,未侵犯胆囊 管。
肿瘤分期与分级
III型:肿瘤侵犯肝总管和胆囊 管,但未侵犯左右肝管汇合部 。
IV型:肿瘤侵犯左右肝管汇合 部,或侵犯左右肝管及其分支 。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级通常采用 WHO分级法,分为以下四级
肿瘤分期与分级
01
测量患者体重、观察皮肤黄疸 程度等
肝门部胆管癌不同术式ppt文档
从本组资料看,内、外引流组及 姑息切除组生存期相近,而根治切除 组生存期明显延长,平均22个月。所 以能联合半肝切除根治的胆管癌,应 努力施行根治切除。但因该病的隐匿 性导致确诊较晚,能适合实行根治手 术的不多,本组仅12 例(32 %) 获根 治性切除,大多数为姑息性治疗。
❖ 有进行性加重的梗阻性黄疸病史,影像学检查 中有二项或二项以上提示肝门部胆管局限性梗 阻性病变。
❖ 影像检查包括彩超、MRCP、PTC、ERCP等。 ❖ 除外以下情况:①胆总管或肝管内结石。②以
前胆道手术病史导致胆道狭窄。③其他检查提 示邻近器官的恶性肿瘤。④根据病史考虑为硬 化性胆管炎。
讨论—
• 术中肉眼可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转移灶 者达12.5%
• 显微镜下可能有更多微转移灶 • 术中不易达到彻底清扫 • 术后复发者常位于肝门区
对这37例手术病历进行研究发 现,肝门胆管癌的肝脏侵润和区域 淋巴结转移率高达70.1%,一年死 亡率高达39.1%。
改善预后、延长术后生存期的
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术式(联合半肝 切除)、达到确实完全的根治。
20.1% 28.7% 21.3% 10.2%
7.9% 7.0% 2.4% 2.0%
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随访
百分率(%)
100
100 100
90
80 73.9 70
60
50
40
39.1
30
20
10
0 合并转移组
71.4 57.1
一年复发率 三年复发率 一年死亡率 三年死亡率
13.3
0 无转移组
肝十二指肠韧带结缔组织内转移是 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讨 论—诊
断
肝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 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早期诊断 困难。
肝门部胆管癌护理查房PPT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出院指导
术前护理措施
术前 常规
营养 术前
减轻
支持 护理
焦虑
阻塞性 黄疸
1. 减轻焦虑
患者由于长期食欲减退,一般情况差,对自己的 手术耐受力缺乏信心,担心手术意外和手术效果。 得悉自己患癌症后常常更为沮丧。
(1)积极主动关心病人,鼓励病人表达内心的 感受,让病人产生信赖感。
肝功能衰竭
➢积极进行保肝治疗,尽量避免使用对肝脏功能有损害 的药物。
➢术后定期检查肝功能,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黄疸加重、 发热、烦躁不安、昏迷、腹水和电解质紊乱等肝功能衰 竭的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胆汁的量及颜色。
➢若出现胆汁量减少、色泽浅淡和黄疸加深,应考虑肝 功能衰竭的可能。
➢
感染
➢体位:采取半坐或斜坡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 止腹腔内渗液积于膈下发生感染。
3、控制食用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减轻胆固酶代谢障碍,防止结 石形成。
饮食指导
饮食指导
4、补充蛋白质。充足的蛋白质可以补偿损耗,维持氮平衡,增 加机体免疫力,对修复肝细胞损伤,恢复正常功能有利。宜选择 的食物有鱼、虾、瘦肉、兔肉、鸡肉、豆腐。
5、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选择富含钙、钾、铁的食物。补充维 生素C和 B族维生素以及脂溶性维生素也很重要。
3. 梗阻性黄疸
皮肤瘙痒的病人应做好卫生宣教,剪 短指甲,每天用温开水擦浴并更衣,禁用 肥皂,防止碱性物质刺激皮肤而使症状加 重,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
术后护理
1.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及肝功能 一般情况下,管引流术后胆汁排泄问题解决后,黄疸
可逐渐消退。应注意观察全身皮肤、巩膜的颜色小便的 颜色、量、比重以及大便的颜色进食后注意观察胃纳、 消化情况定时抽查肝功能,了解肝功能及黄疸指数。
肝门部胆管癌PPT演示课件
• AFP多为阴性 • CA19-9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特别是由原
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演变的肝内胆管癌。
• CA50 • CA242 • 敏感性、特异性低 • 临床应用受限
39
鉴别诊断
• 乏血管性肝细胞癌 • 胆管炎性狭窄、畸形、结核、术中未被发
觉的胆管损伤、Mirizzi综合征、胰腺结核、 胰腺癌、慢性胰腺炎、肝癌胆管癌栓、肝 癌累及肝门胆管、肝门部转移性癌肿
见肝实质肿瘤侵犯或转移肿块影
➢B超还可显示肿瘤侵犯范围,门静脉、肝
动脉受压或被侵犯的程度;
27
CT检查
• 最常用检查方法 • 能显示梗阻近端胆管扩张 • 肝内转移病灶和区域淋巴结肿大 • 能显示胆管壁增厚和胆管腔内肿瘤
29
CT表现
• 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部分病例仅显示
肝内胆管扩张,未见明显肿块影。
33
浸润型
• a.b.VIBE动脉期和门脉期显示肝总管壁环状增厚、
强化,管腔狭窄,肝内胆管广泛扩张
• c.MPR显示增厚的胆管壁呈“双轨征” 34
内生型
• a.b.VIBE动脉期和门脉期显示肝门胆管腔内软组
织结节,与邻近肝动脉和门脉分界清晰
35
• a. VIBE清晰显示肝门胆管内结节 • b.2D T1增强不能清晰显示肿瘤轮廓,只能显示梗阻部位
M1
远处转移
22
组织病理学分级
G
组织病理学分级
G1
高分化
G2
中度分化
G3
低分化
G4
未分化
23
24
25
诊断
• 如何提高胆管癌早期诊断率 ➢凡是40岁以上黄疸病人 ➢原因不明上腹不适、胀痛、纳差等消化道
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演变的肝内胆管癌。
• CA50 • CA242 • 敏感性、特异性低 • 临床应用受限
39
鉴别诊断
• 乏血管性肝细胞癌 • 胆管炎性狭窄、畸形、结核、术中未被发
觉的胆管损伤、Mirizzi综合征、胰腺结核、 胰腺癌、慢性胰腺炎、肝癌胆管癌栓、肝 癌累及肝门胆管、肝门部转移性癌肿
见肝实质肿瘤侵犯或转移肿块影
➢B超还可显示肿瘤侵犯范围,门静脉、肝
动脉受压或被侵犯的程度;
27
CT检查
• 最常用检查方法 • 能显示梗阻近端胆管扩张 • 肝内转移病灶和区域淋巴结肿大 • 能显示胆管壁增厚和胆管腔内肿瘤
29
CT表现
• 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部分病例仅显示
肝内胆管扩张,未见明显肿块影。
33
浸润型
• a.b.VIBE动脉期和门脉期显示肝总管壁环状增厚、
强化,管腔狭窄,肝内胆管广泛扩张
• c.MPR显示增厚的胆管壁呈“双轨征” 34
内生型
• a.b.VIBE动脉期和门脉期显示肝门胆管腔内软组
织结节,与邻近肝动脉和门脉分界清晰
35
• a. VIBE清晰显示肝门胆管内结节 • b.2D T1增强不能清晰显示肿瘤轮廓,只能显示梗阻部位
M1
远处转移
22
组织病理学分级
G
组织病理学分级
G1
高分化
G2
中度分化
G3
低分化
G4
未分化
23
24
25
诊断
• 如何提高胆管癌早期诊断率 ➢凡是40岁以上黄疸病人 ➢原因不明上腹不适、胀痛、纳差等消化道
肝门部胆管癌ppt演示课件
心、腹胀或厌油、轻度腹泻等非特异性消 化道症状 • 进展期:进行性加重黄疸/上腹部疼痛
. 12
体
征
• 上段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 • 肝总管/汇合部肿瘤 肝脏呈一致性肿大,深度黄疸但胆囊空虚
--肝门部胆管癌特征 侵犯胆囊管--胆囊肿大积液
.
14
国际TNM分期(1992)
T TX T0 Tis T1 T1a T1b T2 T3 原发肿瘤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无癌瘤病理学证据 原位癌 肿瘤侵犯粘膜或肌层 肿瘤侵犯粘膜 肿瘤侵犯肌层 肿瘤侵犯肌肉周围结缔组织 肿瘤侵犯邻近结构:肝、胰、十二指肠、 胆囊、结肠、胃
.
32
肿块型
• a.VIBE动脉期肿瘤无强化 • b.VIBE门脉期肿瘤明显强化,但信号仍低于周围肝实质
. 33
浸润型
• a.b.VIBE动脉期和门脉期显示肝总管壁环状增厚、 •
强化,管腔狭窄,肝内胆管广泛扩张 c.MPR显示增厚的胆管壁呈“双轨征”
. 34
内生型
• a.b.VIBE动脉期和门脉期显示肝门胆管腔内软组
. 7
.
8
Bismuth分型 (1975 )
• I型 • Ⅱ型 • Ⅲa型 • Ⅲb 型 • Ⅳ型
肿瘤位于肝总管,未侵犯汇合部 肿瘤已累及汇合部未侵犯左右肝管 肿瘤已侵犯右肝管 肿瘤已侵犯左肝管 肿瘤已侵犯左右肝管
.
9
.
10
.
11
临床表现
• 起病隐匿 • 临床表现不典型 • 确诊时多为中晚期 • 早期 :腹部右上腹部钝痛,胃纳欠佳,恶
见肝实质肿瘤侵犯或转移肿块影 B超还可显示肿瘤侵犯范围,门静脉、肝 动脉受压或被侵犯的程度;
. 27
CT检查
. 12
体
征
• 上段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 • 肝总管/汇合部肿瘤 肝脏呈一致性肿大,深度黄疸但胆囊空虚
--肝门部胆管癌特征 侵犯胆囊管--胆囊肿大积液
.
14
国际TNM分期(1992)
T TX T0 Tis T1 T1a T1b T2 T3 原发肿瘤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无癌瘤病理学证据 原位癌 肿瘤侵犯粘膜或肌层 肿瘤侵犯粘膜 肿瘤侵犯肌层 肿瘤侵犯肌肉周围结缔组织 肿瘤侵犯邻近结构:肝、胰、十二指肠、 胆囊、结肠、胃
.
32
肿块型
• a.VIBE动脉期肿瘤无强化 • b.VIBE门脉期肿瘤明显强化,但信号仍低于周围肝实质
. 33
浸润型
• a.b.VIBE动脉期和门脉期显示肝总管壁环状增厚、 •
强化,管腔狭窄,肝内胆管广泛扩张 c.MPR显示增厚的胆管壁呈“双轨征”
. 34
内生型
• a.b.VIBE动脉期和门脉期显示肝门胆管腔内软组
. 7
.
8
Bismuth分型 (1975 )
• I型 • Ⅱ型 • Ⅲa型 • Ⅲb 型 • Ⅳ型
肿瘤位于肝总管,未侵犯汇合部 肿瘤已累及汇合部未侵犯左右肝管 肿瘤已侵犯右肝管 肿瘤已侵犯左肝管 肿瘤已侵犯左右肝管
.
9
.
10
.
11
临床表现
• 起病隐匿 • 临床表现不典型 • 确诊时多为中晚期 • 早期 :腹部右上腹部钝痛,胃纳欠佳,恶
见肝实质肿瘤侵犯或转移肿块影 B超还可显示肿瘤侵犯范围,门静脉、肝 动脉受压或被侵犯的程度;
. 27
CT检查
肝门部胆管癌医学课件
分类
肝门部胆管癌根据组织学可分为 腺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等类 型,其中腺癌最常见。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包括慢性炎症、结石、寄生虫感染 等导致的胆管上皮细胞损伤和基因突 变。
病因
长期胆道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胆道寄生虫感染等是肝门部胆管癌 的主要危险因素。
邀请肝胆外科、肿瘤科等领域的专家,分享他们在肝门部胆 管癌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经验,为年轻医生提供宝贵的指导。
THANKS.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观 察肿瘤位置、大小及浸润情况。
病理学诊断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 病理学诊断,是确诊的金标准。
鉴别诊断
硬化性胆管炎
硬化性胆管炎多见于中年 女性,病程较长,黄疸呈 波动性。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常伴有胆管炎 ,超声检查可发现结石。
胰头癌
胰头癌早期即可出现黄疸 ,但腹痛症状更为明显。
黄疸
肝门部胆管癌可导致胆道梗阻 ,进而引发黄疸,表现为皮肤
、巩膜黄染。
腹痛
肝门部胆管癌可引起右上腹疼 痛,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
食欲减退
由于胆道梗阻,患者可能出现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
体重下降
由于疾病消耗和食欲减退,患 者体重可能明显下降。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有助于初步判断。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患肝 门部胆管癌的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高危人群进 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门部胆管 癌。
预后评估
肿瘤分期
肝功能
根据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 情况,评估肿瘤的分期和恶性程度。
肝门部胆管癌根据组织学可分为 腺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等类 型,其中腺癌最常见。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包括慢性炎症、结石、寄生虫感染 等导致的胆管上皮细胞损伤和基因突 变。
病因
长期胆道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胆道寄生虫感染等是肝门部胆管癌 的主要危险因素。
邀请肝胆外科、肿瘤科等领域的专家,分享他们在肝门部胆 管癌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经验,为年轻医生提供宝贵的指导。
THANKS.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观 察肿瘤位置、大小及浸润情况。
病理学诊断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 病理学诊断,是确诊的金标准。
鉴别诊断
硬化性胆管炎
硬化性胆管炎多见于中年 女性,病程较长,黄疸呈 波动性。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常伴有胆管炎 ,超声检查可发现结石。
胰头癌
胰头癌早期即可出现黄疸 ,但腹痛症状更为明显。
黄疸
肝门部胆管癌可导致胆道梗阻 ,进而引发黄疸,表现为皮肤
、巩膜黄染。
腹痛
肝门部胆管癌可引起右上腹疼 痛,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
食欲减退
由于胆道梗阻,患者可能出现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
体重下降
由于疾病消耗和食欲减退,患 者体重可能明显下降。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有助于初步判断。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患肝 门部胆管癌的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高危人群进 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门部胆管 癌。
预后评估
肿瘤分期
肝功能
根据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 情况,评估肿瘤的分期和恶性程度。
《肝门部胆管癌》课件
年龄 性别 病因
地域
多发于50岁以上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胆石症、胆道感染等是肝 门部胆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的发病率
病因与发病机制
内源性因素
与肝管上皮的损伤、炎症、 肝纤维化等因素有关。
外源性因素
主要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生活方式、慢性 胆道疾病、营养不良等有关。
肝门部胆管癌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以肝门部胆管为原发部位的一种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一 直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次PPT将会从多个角度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详细 介绍。
基本概念与定义
1 胆管的组成
肝脏内的小叶间胆管汇入肝内胆管,肝内胆管汇集在肝门部形成左右肝管,左右肝管汇 合成为肝总管。肝总管末端与肠胃交界处的胆囊导管汇合成为胆总管。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根据肿瘤 位置、大小、浸润范围等不同情 况,可选择进行手术切除、淋巴 结清扫、胆管重建、肝移植等手 术方法。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期分类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期对预后评估 和治疗方案制定有着重要作用, 分期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深 度浸润、淋巴结转移等指标进行 分类。
流行病学数据与风险因素
关注家族史
保持身体健康,避免过度饮酒、 吸烟等不良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尽可能避免与病毒接触等,可以 有效预防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
肝门部胆管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遗 传风险,关注家族史,及时进行 体检,早期发现肝脏疾病,并积 极预防和治疗。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理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最终确诊肝门部胆管癌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活检、手术切除标本或肝穿刺等 方式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
治疗方法与选择
外科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应用最早、最广泛 – 只是定位,不是分期 – 未考虑肝叶萎缩与血管侵犯等因素 – 未考虑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 术前的影像学分型与术中所见术后病理有差距 – 与切除率,生存率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 早年的分型目的并未从手术切除的角度考虑
几种分型分期的优缺点比较(2)
• AJCC分期
– 考虑了肿瘤、淋巴结侵犯和远处转移
1、作”整块切除”,常规门静脉切除和重建; 2、根据门静脉受累情况选择性行门静脉切除和 重建; 3、门静脉切除不能提高生存率和R0切除率,不 主张行门静脉切除。
肝外型胆管癌应注意(横向)残癌
• Bismuth I,II型术后局部癌 复发率高达76%且无一生 存达5年者 • 骨骼化切除的根治切除率 明显低于联合肝切除术 • 肝移植+部分胰十二指肠 切除术(93%) • 术前术中联合放化疗有效
尽管有了详细的影像学检查,然而令人尴尬的是,仍 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以根治手术为目的手术无法达到根 治的目的;腹腔镜探查能够发现隐匿转移灶又减少了手术 创伤,Weber等应用腹腔镜探查结合MSKCC分期,发现 36%的T2/T3 期存在隐匿病灶,提示对T2/T3 期患者选择 性的应用腹腔镜探查具有一定价值。
Bismuth分型与手术预后关系
• 曾经认为BismuthIII型与IV型预后较差。 • 现在发现BismuthIII型或IV型的根治性切除率明显高 于I型与II型,其预后也较好。 • 根治切除率 5年生存率 • I型 33% 0% • II型 50% 0% • IIIa型 63% 48% • IIIb型 59% 40% • IV型 72% 34%
手术切除成果与争议
手术仍然是目前治愈肝门胆管癌的唯一希望
手术
“手术禁区”;
术前胆道引流; 肝切除范围; 联合血管切除; 淋巴清扫范围; 肝移植
R0切除率增加;
并发症和死亡 率下降; 长期生存率增加
治疗
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
一般状况
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 肝功能 胆道感染状况 肿瘤的评估 肿瘤大小 血管侵犯 肝叶萎缩 远处转移
Kinoshita H, Sakai K, Hirohashi K, et al. Preoperative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orld J Surg. 1986;10:803– 808.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胆汁atskin瘤切除 – 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 – 肝叶尾状叶切除 – 门静脉和/或肝动脉切除等
–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 联合胰十二指肠及周围脏器切除等
扩大根治术价值与风险
• 日本学者及部分学者主张行扩大根治术
• 价值:
– 可提高根治切除率 – 有望提高远期生存率 有报道5年生存率可达50%左右
门静脉栓塞术(PVE)
该研究认为对患者施行PVE可以增加术后残肝体积 和功能 术前PVE标准:
对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残肝小于全肝体积的20%时
考虑术前进行PVE;而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当预期 的FLR小于全肝体积的40%时,也应当推荐行术前PVE。 黄志强教授认为,当肝切除量大于肝实质总量的 60%时,需行术前一侧门静脉栓塞术。
肝门部胆 管癌
影像学检查:MRCP、ERCP、B 超、CT、PET-CT等
肿瘤标志物:胆管癌相关抗原 (CCRA) 、CEA等 病理检查:胆汁脱落细胞、刷取 细胞检查 、或组织检查等
肝门部胆管癌分型及分期
Bismuth-Corlette 分型
Bismuth-Corlette 分型反映了癌肿在胆管 系统的解剖定位,对选择术式有一定帮助,但 没有考虑到癌肿对周围结构浸润情况,在术前 判断肿瘤可切除性方面作用也有限。
诊断
临床表现
阻塞性黄疸
无疼痛和发热 血清胆红素波动性改变 胆囊空虚 影像学诊断 B-us CT MRCP ERCP PTC
临床特征
肝门部胆管癌病理生物学特点所带来的挑战:
高度侵袭性
难以获得根治性 切除
特殊的解剖部位
诊断
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的无痛 性黄疸等
手术相对禁忌证
患者因素 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 肝硬化或门脉高压 局部因素 肿瘤累及两侧二级肝管 肿瘤包绕或侵犯门静脉主干(?) 肝一叶萎缩,伴对侧门静脉干受侵犯(?) 肝一叶萎缩,伴对侧二级肝管受侵犯 远处转移 经组织学证实的N2淋巴结转移(?) 肝、肺或腹膜转移
– 是在多年的手术经验累积基础上提出的
– 考虑肝叶萎缩和血管侵犯对切除的影响,对临床有很大指导意义 – 与切除率和根治切除率相关密切
– 与生存率相关较密切
– 过分强调了门静脉受侵犯的作用,对扩大根治帮助不大 – 未考虑淋巴结侵犯和远处转移 – 对双侧二级胆管受累及的处理态度消极
术前处理
腹腔镜参与分期
复习文献
• 胆管癌占人类癌症2% • 美国报告:7500例/年 • 肝门部胆管癌占胆管癌半数以上 (56%~67%) • 术前1/3患者评估不可切除 • 2/3术前评估可切除,但术中仅有一半可达 根治性切除,20%病理报告为阳性切缘 • 根治切除的5年生存率9%~33%,其手术死 亡率为3%~18%
无淋巴结转移
47%
五年生存率30% 五年生存率15%
35%
区域淋巴结转移 腹主动脉旁淋巴 结转移
五年生存率12%
17%
依据胆道显影结果的肝切除策略( 同时解剖肝蒂及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并发症
感染(50%~80%)
围手术期 出血 胆瘘
主要并发症
肝衰竭
门静脉切除和重建
门静脉切除和重建治疗效果存在争议。 三种观点:
Neuhaus(Ann.Surg1999;230:808)
手术治疗结果
1、R0切除率增加 2、五年生存率增加 3、手术死亡率和并发 症下降
总体围手术期外 科治疗水平提高
肝门部胆管癌不同手术方式生存率比较
肝门部胆管癌的生存分析-病理因素
Kaplan-Meier survival estimates, by group 1.00
肝门部胆管癌诊治进展与问题
海南省人民医院
李灼日
概 况
Pro.Klatskin
• 高位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
– 累及胆囊管开口以上肝管的上1/3 肝外胆管,并常扩展至 肝管汇合部和一侧或双侧肝管的恶性肿瘤
• 1954年,Browns行第一例手术切除 • 1965年,Klatskin首次全面总结该病的临床、病 理特点,故又称Klatskin瘤
Group 1. 高分化腺癌 Group 2. 中分化腺癌
0.75
Group 3. 低分化腺癌 Group 1 vs 2 Group 1 vs 3 P<0.05 P<0.05
0.50
group 1
0.25
group 3
0.00 0 1 2 3 4
group 2
5 6 analysis time
7
8
9
• 风险:
– 具有手术创伤大 – 术后并发症多 – 仍难以全部达到根治性切除 – 术后长期生存率未得到进一步提高
扩大根治术价值与风险 扩大根治术价值与风
• 我们认为:
– 有条件应尽量做到根治切除
– 术中冰冻尽量保证切缘阴性
– 必要时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应行扩大根
治术
联合肝切除策略
彭淑牖教授推荐切除策略
• • • (Neuhaus AnnSurg1999;230:808) (Surgl One Clin of North Am 2002;11;909) (Am J Clin Oncol 2005;28:21-23)
右三叶切除及肝移植+部分胰十 二指肠切除根治性最佳
• 根治性切除率61%(58/95)1988~1999年 • 肝门切除14例;肝切除66例;LTPP-15例 • 总5年生存率R0;R1;R2分别为 37%,9%,0% • 根治性切除率:肝门29%;左半肝59%; 右半肝55%;右三叶65%;LTPP最高为 93% • (5年生存率=0%;28%;50%;57%;38%)
10
肝门部胆管癌的生存分析-病理因素
结论
• • • • • • Blumgart 分期对手术切除判断有价值 术前影像学对分型判断仅供参考,术中探查往往更改术前分型分期 只有根治性切除才能明显提高中长期生存率 合并肝叶切除才能提高根治性切除率 胆管癌肝内型比肝外型的预后好 尾状叶切除是保证胆管切缘阴性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 总的5年生存率10%左右 • 根治性切除5年生存率30%_60% • 根治性切除疗效优于其它任何方法 • 姑息性切除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姑息引流和未手术者,但无统计学差异
• 放疗、光动力治疗有一定的价值,但缺乏有力的对照研究的证据
• 肝脏移植疗效有争论,部分病人长期生存,目前大多数反对(淋巴结转移) • 总的术后并发症30%-40%,肝脏功能衰竭、感染常见 • 围手术期死亡率8%-10%, 但近期有报道连续数十例根治术死亡率为 0
• Neuhaus P Ann Surg1999;230:808
肝移植
优势:达到R0切除 缺点:长期生存率低(五年生存率约30%) 复发率高(约53%) 供肝缺乏、价格昂贵 近期研究:通过对患者的严格选择和联合术前新 辅助治疗,治疗HCC可以得到良好效果,但仍需要进 一步验证。
疗效、预后和并发症
淋巴结清扫
肝门部胆管癌常见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重要预 后因素。 Kitagawa等对110例施行了联合淋巴结清扫的手术切除患者进行 了评估。
无淋巴结转移
47%
五年生存率30% 五年生存率15%
35%
区域淋巴结转移 腹主动脉旁淋巴 结转移
几种分型分期的优缺点比较(2)
• AJCC分期
– 考虑了肿瘤、淋巴结侵犯和远处转移
1、作”整块切除”,常规门静脉切除和重建; 2、根据门静脉受累情况选择性行门静脉切除和 重建; 3、门静脉切除不能提高生存率和R0切除率,不 主张行门静脉切除。
肝外型胆管癌应注意(横向)残癌
• Bismuth I,II型术后局部癌 复发率高达76%且无一生 存达5年者 • 骨骼化切除的根治切除率 明显低于联合肝切除术 • 肝移植+部分胰十二指肠 切除术(93%) • 术前术中联合放化疗有效
尽管有了详细的影像学检查,然而令人尴尬的是,仍 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以根治手术为目的手术无法达到根 治的目的;腹腔镜探查能够发现隐匿转移灶又减少了手术 创伤,Weber等应用腹腔镜探查结合MSKCC分期,发现 36%的T2/T3 期存在隐匿病灶,提示对T2/T3 期患者选择 性的应用腹腔镜探查具有一定价值。
Bismuth分型与手术预后关系
• 曾经认为BismuthIII型与IV型预后较差。 • 现在发现BismuthIII型或IV型的根治性切除率明显高 于I型与II型,其预后也较好。 • 根治切除率 5年生存率 • I型 33% 0% • II型 50% 0% • IIIa型 63% 48% • IIIb型 59% 40% • IV型 72% 34%
手术切除成果与争议
手术仍然是目前治愈肝门胆管癌的唯一希望
手术
“手术禁区”;
术前胆道引流; 肝切除范围; 联合血管切除; 淋巴清扫范围; 肝移植
R0切除率增加;
并发症和死亡 率下降; 长期生存率增加
治疗
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
一般状况
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 肝功能 胆道感染状况 肿瘤的评估 肿瘤大小 血管侵犯 肝叶萎缩 远处转移
Kinoshita H, Sakai K, Hirohashi K, et al. Preoperative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orld J Surg. 1986;10:803– 808.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胆汁atskin瘤切除 – 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 – 肝叶尾状叶切除 – 门静脉和/或肝动脉切除等
–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 联合胰十二指肠及周围脏器切除等
扩大根治术价值与风险
• 日本学者及部分学者主张行扩大根治术
• 价值:
– 可提高根治切除率 – 有望提高远期生存率 有报道5年生存率可达50%左右
门静脉栓塞术(PVE)
该研究认为对患者施行PVE可以增加术后残肝体积 和功能 术前PVE标准:
对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残肝小于全肝体积的20%时
考虑术前进行PVE;而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当预期 的FLR小于全肝体积的40%时,也应当推荐行术前PVE。 黄志强教授认为,当肝切除量大于肝实质总量的 60%时,需行术前一侧门静脉栓塞术。
肝门部胆 管癌
影像学检查:MRCP、ERCP、B 超、CT、PET-CT等
肿瘤标志物:胆管癌相关抗原 (CCRA) 、CEA等 病理检查:胆汁脱落细胞、刷取 细胞检查 、或组织检查等
肝门部胆管癌分型及分期
Bismuth-Corlette 分型
Bismuth-Corlette 分型反映了癌肿在胆管 系统的解剖定位,对选择术式有一定帮助,但 没有考虑到癌肿对周围结构浸润情况,在术前 判断肿瘤可切除性方面作用也有限。
诊断
临床表现
阻塞性黄疸
无疼痛和发热 血清胆红素波动性改变 胆囊空虚 影像学诊断 B-us CT MRCP ERCP PTC
临床特征
肝门部胆管癌病理生物学特点所带来的挑战:
高度侵袭性
难以获得根治性 切除
特殊的解剖部位
诊断
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的无痛 性黄疸等
手术相对禁忌证
患者因素 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 肝硬化或门脉高压 局部因素 肿瘤累及两侧二级肝管 肿瘤包绕或侵犯门静脉主干(?) 肝一叶萎缩,伴对侧门静脉干受侵犯(?) 肝一叶萎缩,伴对侧二级肝管受侵犯 远处转移 经组织学证实的N2淋巴结转移(?) 肝、肺或腹膜转移
– 是在多年的手术经验累积基础上提出的
– 考虑肝叶萎缩和血管侵犯对切除的影响,对临床有很大指导意义 – 与切除率和根治切除率相关密切
– 与生存率相关较密切
– 过分强调了门静脉受侵犯的作用,对扩大根治帮助不大 – 未考虑淋巴结侵犯和远处转移 – 对双侧二级胆管受累及的处理态度消极
术前处理
腹腔镜参与分期
复习文献
• 胆管癌占人类癌症2% • 美国报告:7500例/年 • 肝门部胆管癌占胆管癌半数以上 (56%~67%) • 术前1/3患者评估不可切除 • 2/3术前评估可切除,但术中仅有一半可达 根治性切除,20%病理报告为阳性切缘 • 根治切除的5年生存率9%~33%,其手术死 亡率为3%~18%
无淋巴结转移
47%
五年生存率30% 五年生存率15%
35%
区域淋巴结转移 腹主动脉旁淋巴 结转移
五年生存率12%
17%
依据胆道显影结果的肝切除策略( 同时解剖肝蒂及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并发症
感染(50%~80%)
围手术期 出血 胆瘘
主要并发症
肝衰竭
门静脉切除和重建
门静脉切除和重建治疗效果存在争议。 三种观点:
Neuhaus(Ann.Surg1999;230:808)
手术治疗结果
1、R0切除率增加 2、五年生存率增加 3、手术死亡率和并发 症下降
总体围手术期外 科治疗水平提高
肝门部胆管癌不同手术方式生存率比较
肝门部胆管癌的生存分析-病理因素
Kaplan-Meier survival estimates, by group 1.00
肝门部胆管癌诊治进展与问题
海南省人民医院
李灼日
概 况
Pro.Klatskin
• 高位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
– 累及胆囊管开口以上肝管的上1/3 肝外胆管,并常扩展至 肝管汇合部和一侧或双侧肝管的恶性肿瘤
• 1954年,Browns行第一例手术切除 • 1965年,Klatskin首次全面总结该病的临床、病 理特点,故又称Klatskin瘤
Group 1. 高分化腺癌 Group 2. 中分化腺癌
0.75
Group 3. 低分化腺癌 Group 1 vs 2 Group 1 vs 3 P<0.05 P<0.05
0.50
group 1
0.25
group 3
0.00 0 1 2 3 4
group 2
5 6 analysis time
7
8
9
• 风险:
– 具有手术创伤大 – 术后并发症多 – 仍难以全部达到根治性切除 – 术后长期生存率未得到进一步提高
扩大根治术价值与风险 扩大根治术价值与风
• 我们认为:
– 有条件应尽量做到根治切除
– 术中冰冻尽量保证切缘阴性
– 必要时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应行扩大根
治术
联合肝切除策略
彭淑牖教授推荐切除策略
• • • (Neuhaus AnnSurg1999;230:808) (Surgl One Clin of North Am 2002;11;909) (Am J Clin Oncol 2005;28:21-23)
右三叶切除及肝移植+部分胰十 二指肠切除根治性最佳
• 根治性切除率61%(58/95)1988~1999年 • 肝门切除14例;肝切除66例;LTPP-15例 • 总5年生存率R0;R1;R2分别为 37%,9%,0% • 根治性切除率:肝门29%;左半肝59%; 右半肝55%;右三叶65%;LTPP最高为 93% • (5年生存率=0%;28%;50%;57%;38%)
10
肝门部胆管癌的生存分析-病理因素
结论
• • • • • • Blumgart 分期对手术切除判断有价值 术前影像学对分型判断仅供参考,术中探查往往更改术前分型分期 只有根治性切除才能明显提高中长期生存率 合并肝叶切除才能提高根治性切除率 胆管癌肝内型比肝外型的预后好 尾状叶切除是保证胆管切缘阴性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 总的5年生存率10%左右 • 根治性切除5年生存率30%_60% • 根治性切除疗效优于其它任何方法 • 姑息性切除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姑息引流和未手术者,但无统计学差异
• 放疗、光动力治疗有一定的价值,但缺乏有力的对照研究的证据
• 肝脏移植疗效有争论,部分病人长期生存,目前大多数反对(淋巴结转移) • 总的术后并发症30%-40%,肝脏功能衰竭、感染常见 • 围手术期死亡率8%-10%, 但近期有报道连续数十例根治术死亡率为 0
• Neuhaus P Ann Surg1999;230:808
肝移植
优势:达到R0切除 缺点:长期生存率低(五年生存率约30%) 复发率高(约53%) 供肝缺乏、价格昂贵 近期研究:通过对患者的严格选择和联合术前新 辅助治疗,治疗HCC可以得到良好效果,但仍需要进 一步验证。
疗效、预后和并发症
淋巴结清扫
肝门部胆管癌常见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重要预 后因素。 Kitagawa等对110例施行了联合淋巴结清扫的手术切除患者进行 了评估。
无淋巴结转移
47%
五年生存率30% 五年生存率15%
35%
区域淋巴结转移 腹主动脉旁淋巴 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