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虾论文摘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是养殖日本对虾最早的国家。1933年,藤永元作博士等海洋生物学家就已经开始进行日本对虾的育苗研究工作。经过30多年的实验,1963年藤永元作在山口县秋穗池塘中创立了企业性池塘养殖。1966年以后,日本许多虾场的经济效益扭亏为盈。由于日本对虾养殖技术的提高,养殖者获得了较高的利润,从而促使日本对虾养殖得到迅速发展。

日本在日本对虾苗种放流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放流技术比较先进。日本学者滨崎活幸(2006)指出,日本自从1964 年开展育苗增殖放流以来,日本对虾每年的捕获量在1300 吨与3700 吨之间波动,每年的放流种苗曾增加到3亿尾,后又下降到1.4 亿尾,同时放流规格有相应的增加。通过对整个日本对虾放流量和回捕量的历史数据分析表明,日本对虾种群数量波动取决于沿岸海域环境的条件,尤其是孵化栖息地的潮汐影响,而且孵化卵放流并不能成功达到种群增产的目的。另外,他们利用编码金属丝标志及尾肢剪切两种标志放流方法设计放流实验,从中检验了40 组情况,得出:日本对虾放流回捕率范围是0-22.1%,但是其中仅两组超过10%。在较广阔的潮汐育苗场中放流较小规格的种苗获得的回捕率较高。为评估增殖放流的效果,山口忠则(2003)对底部流网的作业船数和作业天数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取样调查,估测了标志放流日本对虾的回捕数量,并评估了其精确度。

李旭杰. 古镇口湾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增殖放流的初步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08.

从1973年起,在日本西部的濑户内海,(位于日本本州、四国之间)受国家委托开始了日本对虾、梭子蟹、褐菖帅、真鲷等游动性较大的鱼虾类的大规模增殖实验,这些鱼虾类苗种的大量生产、育苗、放流管理技术,诓在获得显著的提高,其中日本对虾,已能生产数亿尾的人工苗种,用这些苗种进行放流实验的结果(包括由网围、人造海滩、坑塘等建成的育苗场、管理技术)证实,可以做到维持和增加资源,并且正在向专业化生产发展。

日本对虾资源的补充

1人工苗种放流在1972—1924年期间,每年向大海湾放流的苗种达800—1,000万尾,人工苗种在放流后24小时内有明显的减耗。减耗率因苗种本身状况和放流环境条件的不同差异很大,所以仅根据放流尾数难·以预报培育的资源量。所渭定居苗种,就是苗种一经放流,超过24小时以后残存的苗种。这时,因其成活率比较稳定,这是可望培育成为渔获对象的资源。1972—1974年在大海湾的定居苗种,每年大致在200万尾的水平上。

2.天然资源的补充据1972年的调查,湾内现有海滩(约50公顷)上闩本对虾资源的估计补充量,约在150万尾(7月少量,8月10万,9月40万,10月100万)的水平上。根据底质和地基高度等因素来推测,在现有200公顷海滩(包括佐波川河滩在内)上的年总定居量,大约不超过250万尾。总之,苗种为偏于晚期补充的苗种,这是它的特征。、根掂渔获量逆算出来的估计补充量,在1961年以后呈逐渐减:L、的趋势(图皿一5—3)。尤其是早期补充,在1966年以后,主要是靠放流的苗种,因为天然资源的补充实际上是处于零的状态

放流效果

重捕率]972—1974年期间,在大海湾放流的人工苗种约为2,300万尾,从中捕捞了41

万尾(约10吨,2500万日元),重捕率平均为1.8%

资源协会, 刘卓, 李善勋. 日本水产增养殖业[M]. 农业出版社, 1981.

日本对虾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印度西太平洋:来自红海东部、非洲东南部到韩国,日本和马来群岛,斐济也有报道。东大西洋:物种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东地中海,到达土耳其南部海岸。在日本,除了北海道日本对虾都有分布,是渔业和养殖业最重要的甲壳类之一。

Hamasaki K, Kitada S. A review of kuruma prawn Penaeus japonicus stock enhancement in Japan[J]. Fisheries Research, 2006, 80(1):80-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