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堂练习(全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第 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习目标】1.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2.通过观察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理解人类的进化。

3.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学习难点】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学习过程】一、预习指导(一)阅读教材第2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生活在什么地方?2.你怎样来证明他们是人类而不是类人猿?3.你来推理一下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二)阅读教材第3--5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境内除了最早的元谋人外,在北京地区还先后生活过两个远古居民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3.什么是氏族?二、合作探究1.观察《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看一看我国远古居民有哪些?各分布在什么地方?2.我们做游戏:看看彼此的面部特征与北京人、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有何不同?3.观察课本的插图,结合你已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如果你是北京人,你的一天该如何渡过?4.观察课本《山顶洞人的生活》插图,结合文字资料,你认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说明了什么?三、系统总结:试着用1、2、3三个数字总结本节知识点。

四、达标训练:1.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外,你还能()A.参观山顶洞人洞穴B.参观半坡遗址C.参观大汶口遗址D.参观元谋人遗址2.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A.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的化石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C.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在这里生活过D.这一遗址在我国首都北京境内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人工取火B.制造工具C.使用工具D.从事劳动4.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元煤人已经知道用火 B. 北京人已会人工取火C.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D. 北京人已会保存火种5.骨针是下列哪一远古居民曾使用过的工具()A.元煤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6.爱美之心远古就有之,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当中,懂得爱美的人是()A. 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元煤人 D.蓝田人7.下列有关氏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是按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B.氏族成员多劳多得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D.氏族内部没有贫富差别8.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练习(1)(含答案解析)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练习(1)(含答案解析)

2020 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练习( 1 )一、问答题(本大题共9 小题,共18.0 分)1. 想一想:下列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有什么用途?2. 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看看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3. 人类如何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说法。

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

那么,古人类在中国境内起源于何时、何地,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又如何?4. 问题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5. 半坡居民与河姆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6.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的?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7. 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约5000 年,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

请谈谈你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识。

8. 10000 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

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出现并发展。

中国早期农业是怎样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又呈现出什么特点?9.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后来的尧、舜、禹,都是著名的部族首领。

这些传说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呢?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10. 材料研读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三、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 分)11.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请在横线内画√。

______ 农作物的出现 _________ 家畜饲养 ________ 聚落 _______ 磨制工具 _______ 城市的出现。

答案和解析1. 【答案】北京人使用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把动物和植物果实作为食物,维持生存。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随堂练习(共23套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随堂练习(共23套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随堂练习(共23套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七年级的李梦同学暑假参观了我国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参观的是遗址。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观察下面示意图,判断“元谋人”应在什么位置( ) A.(a) B.(b) C.(c) D.(d) 3.岳阳市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河姆渡 D.陕西半坡村 4.黔东南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

”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5.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

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18 南通长江中学月考)在北京人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 ) A.已开始建造房屋定居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已开始制造工具 7.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关于北京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新石器时代 B.过着群居生活 C.已经会人工取火 D.会建造房屋 8.(2018河北廊坊十五中模拟)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

在分给大家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 ) A.石制工具 B.铁制工具 C.棍棒 D.硬质土块 9.下列远古人类,从其进化状况看,排列正确的是( ) A.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B.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 C.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D.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10.小明是个小马虎,在历史课上学习山顶洞人时,他做了如下笔记:“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使用天然火。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 课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 课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于舜B.舜传位于禹C.禹传子,家天下D.启打败有扈氏2.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后,定都在( )A.牧野B.镐京C.洛邑D.殷3.历史上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

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

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4.将下列朝代与相应的建立者、暴君连接起来。

5.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西周的都城A:。

(2)请写出周武王与商纣王交战的地点B:。

(3)西周的统治区域比商朝更大,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统治者采取了什么制度?(4)请写出图中1—5所代表的封国的名称。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礼记》里的这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商汤灭夏 B.奴隶社会结束C.舜传位给禹D.禹传位给启2.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3.电视剧《封神演义》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镜头,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4.《左传》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一史料反映出西周的社会制度是(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5.如下图,镐京与曲阜的关系是( )A.王都与封国都邑B.均为封国都邑C.王都与郡府D.均为郡府6.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7.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目录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华夏之祖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第18课三国鼎立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A.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 B.云南元谋县C.浙江余姚市D.山东大汶口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是否()A.会制造工具 B.会使用工具 C.会使用天然火 D.会人工取火3. 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A.一百七十万年 B.八十万年 C.七十万至二十万年D.一万八千年4.下列内容符合北京人的是()①直立行走②制造石器和木棒③使用天然火④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5.位于长江流域的远古人类遗址是()A.北京人 B.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蓝田人二、填空题1.人类是由进化而来的,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2.我国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约年, 是我国最早的居民。

3. 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了人,后来又在其顶部的洞穴里发现了人。

4. 北京人过着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

5.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国。

能力提升1.《韩非子》上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 )。

七年级历史上册 全册一课一练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全册一课一练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一课一练)附答案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单项选择题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B.605年C.589年D.611年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C.郡县制、租调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C.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C.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A.永济渠B.广通渠C.江南河D.灵渠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唐太宗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二多项选择题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A.隋朝官仓储粮多B.造船技术水平高C.洛阳商业盛极一时D.开凿大运河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C.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三材料解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

承其全实,遂恣荒淫。

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

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请回答:①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参考答案一1.B2.C3.D4.C5.B6.D7.C8.C9.B二10.ABCD11.ACD三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册答案四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册答案四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册答案【四篇】第1课一、原始人类和文化遗址1、A:北京人(距今约70万到20万年前)和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前);B: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D: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2、特点:范围广,数量多。

大多集中在长江黄河流域(大江大河流域)三、“神州轩辕自古传”1、黄帝;炎黄联盟;华夏族2.炎黄联盟打败东方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战。

3.神话虽然是对历史事实的加工和想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社会的情况,保留了一些历史事实,所以神话是我们了解历史事实的宝贵材料。

第2课二、先民的居所1.干栏式;长江;半地穴式;黄河2.(1)这两种房屋中干栏式建在地面之上,而半地穴式房屋建在地面之下。

(2)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南方湿润多雨,土壤潮湿,适合建造干栏式房屋,而北方地区土质疏松,气候干旱,适合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三、治水英雄1.开挖沟渠、疏通河道,使洪水沿着沟渠河道顺畅地流入大海。

2.大禹治水成功后,保障了人民的安全,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第3课一、牧野战歌1.夏——启;商——汤;周——姬发/周武王2.盘庚迁殷3.公元前1064年;是商周两个朝代更替的决定性战役三、繁复的宗法关系网1.因为乙不是嫡长子,有违宗法制2.丙3.丁为大宗;戊为小宗第4课一、“今天有雨吗?”1.商代;甲骨文2.占卜;卜辞3.占卜之风;二、铸鼎祭母1.BEADC2.司母戊方鼎3.尊、编钟、盘等有效处理学生的不当行为当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做出某些出格的行为时,他往往心里清楚教师将会对此做出什么反应。

他也知道自己有很多观众(教室里的其他学生),因此,他会更卖力地表现以哗众取宠。

很多教师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即当众处理某个学生的不当行为。

这么做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而且,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往往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当然,那些优秀教师已经掌握了有效应对这种学生的方法。

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们会私下里和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以消除个别学生在其他学生面前那旺盛的表演欲.在上一堂课中,相信你已经知道了规则和常规之间的区别。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后练习题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选择题1.媒体报道:近些年,不断有坟墓修建在古老的元谋人遗址上,元谋人遗址纪念碑已被数十坟堆“包围”。

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 )A.元谋县是著名的风景区B.元谋县是我国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地方C.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D.元谋人遗址出土了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2.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是访问历史遗址。

假如一个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告诉他去( )A.云南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C.陕西西安市 D.浙江余姚3.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4.“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5.电视剧《执着的追踪》艺术地再现了追踪神秘丢失的国宝“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故事。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距今约( )A.80万-30万年 B.70万-30万年C.70万-20万年 D.80万-20万年6.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大约有180万年。

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A. 10万年B. 20万年C. 100万年D. 110万年7.下列有关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磨制石器B.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C.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D.用骨针缝衣服8.下列各项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A.半地穴房屋 B.打制石器C.稻谷 D.彩陶器9.“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

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A.北京市 B.陕西省C.浙江省 D.云南省9.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课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课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第8课百家争鸣1.小明想了解老子的言论,他应该阅读( )A.《论语》B.《道德经》C.《孟子》D.《韩非子》2.《论语》记载的是我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言论( )A.老子B.孔子C.韩非D.墨子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属于孔子的( )A.礼治思想B.教育思想C.仁政思想D.法治思想4.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5.把下列人物前的序号填到下面相应内容前的括号里。

A.孔子B.墨子C.孟子D.庄子E.韩非(1)(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2)( )提出“仁”的学说,注意“因材施教”,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

(3)( )“春秋无义战”“仁政治国”。

(4)( )“兼爱”“非攻”。

(5)( )提出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国家。

1.《淮南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塞翁,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那里。

人们都来宽慰他。

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

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的儿子因骑马摔断了大腿。

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一致( )A.孔子B.孙武C.老子D.孟子2.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韩非D.孙武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下列关于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B.他编订的《诗》《书》和《春秋》等,成为后世重要的教学内容C.他坚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D.他晚年编订的《论语》为后人研究儒家思想提供了宝贵资料4.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A.乙B.丙C.甲、乙D.甲、丙5.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②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③英语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④历史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围,请你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持栏目,并说出道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 课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 课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下列原始居民中,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的是( )A.半坡原始居民B.河姆渡原始居民C.北京人D.山顶洞人2.西安半坡博物馆对外进行文物展览,你知道展会上展出的半坡原始居民制造的陶器主要是什么吗( )A.彩陶B.黑陶C.白陶D.黄陶3.距今约7 000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 )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4.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我国先民早已懂得挖井,并过着定居生活。

我国远古先民中最早懂得挖井技术的是( )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5.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A.农作物的种植B.家畜饲养的出现C.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D.打制石器的出现6.下面是小马同学的作文《想象半坡原始居民一天的生活》中的片段。

请找出不符合史实之处,并加以改正。

早晨,红日东升。

一群人从他们的干栏式房子里走出来,房子的四周有用于防护的壕沟。

人们开始劳动:他们有的在用石铲收割水稻,有的在喂养家畜(家畜的种类有猪、狗和水牛等),有的在窑场烧制黑陶,还有十几个小伙子在野外打猎,他们手持石斧,正在追赶一头鹿……天色愈来愈暗,劳动的人们开始陆续回家,留在村子里的一部分人已准备好了晚饭,他们吃着米饭,笑谈劳动中的趣事……夜渐深,大家渐渐都回去休息了。

(1)错误:;改正:。

(2)错误:;改正:。

(3)错误:;改正:。

(4)错误:;改正:。

(5)错误:;改正:。

1.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170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房子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2.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烧制彩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我国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北京人3.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C.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4.右图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该工具的主要功能是( )A.制陶B.耕地C.造房D.捕鱼5.下列图片中的内容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在生活方式上,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共同点是( )A.以采集为主B.以饲养家畜为主C.以狩猎和捕鱼为主D.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7.阅读下列材料: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诗句:“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把每次的七年级历史练习考试当成中考。

下⾯⼩编给⼤家分享⼀些⼈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家快来跟⼩编⼀起看看吧。

⼈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单项选择题: 1.张骞第⼀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的是( ) 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2.西域地区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3.今x疆地区成为我国领⼟不可分割的⼀部分最早开始于( ) A.秦 B.西汉 C.东汉 D.新朝 4.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的不同之处是( )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化交流 B.促进了中国与西域。

欧洲的友好往来 C.为统⼀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 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5.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的是( ) A.张骞 B.班超 C.汉武帝 D.⽢英 6.有关西域的范围,叙述正确的⼀项是:( ) A.今天天⼭南麓 B.今天⽢肃⽟门关和阳关以西 C.今天葱岭以西 D.今天敦煌以西的x疆地区即x疆地区和更西的地⽅。

7.有关西域都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班超经营西域后设⽴ B.管理西域事物,保护往来商旅 C.西域正式归附中央政权的开始 D.标志x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8.中央政府管辖⽟门关和阳关以西。

天⼭南北的⾏政。

军事机构是( ) A.⿊⽔都督府 B.西域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 9.与张骞第⼆次出使西域同年发⽣的事件是( ) A.⽩凳之围被解 B.卫青。

霍去病两路夹击匈奴 C.“七国之乱”发⽣ D.昭君出塞 10.公元前100年,中国⼈民难以在中原地区实现的是( ) A.吃⼩麦粉做的⾷物 B.穿丝绸⾐服。

吃葡萄 C.⽤铜镜欣赏⾃⼰ D.在洛阳看到⼤秦使者 11.⽣活在西汉武帝时期的富商王有望,想给母亲祝寿置办礼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世界课堂作业本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世界课堂作业本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堂作业本答案(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基础巩固】1、等高线分层设色2、等高等高距3、平缓陡峻4、1000 1500 海拔5 - 8 D C C D9 - 12 A A C B13、(1)C A 因为这里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和。

(2)自西向东。

(3)库区选择在包括C、E、F在内的河流上游区域。

因为这里地处河流上游,地势开阔,便于拦河筑坝,不会占用大量农田。

14、略【拓展提升】1、等深2、8999.433、D4、D5、(1)略(2)山谷山脊(3)③处错误。

因为这里是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

(4)略(5)东北西南(6)c,这里处在河谷地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堂作业本答案(二)人类的栖息地【基础巩固】1、71 292、大陆岛屿3、亚非巴拿马运河4 - 9 C A B C A C10 - 15 D C D A C A16、略【拓展提升】1、北美洲欧洲2、水球3 - 5 B B B6、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堂作业本答案(三)往来在区域之间【基础巩固】1、地理区域人文2、经济文化信息技术3、自然条件优势互补4、B5、D6、(1)小城镇。

(2)略7、略(分别从文化、经济、信息、技术等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拓展提升】1、丝绸之路2、(1)聚落(2)劳动生产方式工服务(3)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的耕地减少,剩余劳动力增加;而城市中生活条件好,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交通等一系列的条件要好于乡村,造成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3、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气温带气候类型主要特征分布主要地区典型动植物注意热带(大致在南北纬30ο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很潮湿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大象、猩猩不同类型气候的差异主要表表现在气温和降水的不同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热带雨林两侧长颈鹿、斑马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南岛甘蔗、橡胶、油棕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很少下雨,十分干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沙漠区骆驼、鸵鸟亚热带(大致南北纬30-40度之间) 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夏季经常下雨,冬季比较干燥我国南方、南北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温带(南北纬40-60度之间) 温带海洋气候夏天比较凉爽,冬天不冷,全年降雨较多,比较潮湿西欧、北美和南美洲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冬天较冷我国东北、华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及朝鲜半岛梅花鹿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很冷,夏天较热,全年降水较少我国西北地区、蒙古、西伯利亚寒带(南北极圈、极地附近) 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全年都很寒冷,积雪不会融化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格陵兰岛内陆地区驯鹿、北极熊、南极企鹅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之上高原高山气候气候寒冷,很多地方终年冰雪覆盖我国青藏高寒地区牦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二)季风气候类型方向中国季风源地季风方向性质(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夏季风海洋大陆太平洋和印度洋偏南风温暖湿润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冬季风大陆海洋蒙古和西伯利亚偏北风寒冷干燥季风气候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功劳(利) 气候湿润,适应人类生存;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的生长;丰沛的雨水补充了河流、湖泊的水量,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课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课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西汉都城位于( )A.咸阳B.长安C.镐京D.殷2.汉初首先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3.下列哪一措施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 )A.让士兵还乡务农,免除若干年徭役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C.减轻刑罚,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D.把田租定为“什五税一”4.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是( )A.“文景之治”B.百家争鸣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的大一统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的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

材料二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材料三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殷实,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因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盛世与乱世》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社会状况?(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初统治者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状况?1.经典诵读是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B.西汉—东汉C.东汉—三国D.三国—东晋★2.“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这里被称作“高祖”的是( )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3.今天我们采用“以德治国”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B.文景时期C.汉武帝时D.光武帝时4.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道出了勤俭对于持家、兴国的重要性。

下列古代帝王以“节俭”著称的是( )A.汉高祖B.秦始皇C.汉文帝D.汉武帝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 )A.主张以农为本B.让士兵还乡务农C.平定“七国之乱”D.定田租为三十税一6.西汉前期的三位皇帝汉景帝、汉高祖、汉文帝,其统治先后顺序是( )A.汉景帝汉高祖汉文帝B.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C.汉文帝汉景帝汉高祖D.汉文帝汉高祖汉景帝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堂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堂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堂练习第8课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

我国古代思想家中最早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2.“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

”材料中的“他”是 ( )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墨子3.有一位圣贤,出生于春秋时期。

500年后他成了“中国人”,又过了500年,他成了“东亚人”,现在他正逐步成为“世界人”。

这位“圣贤”是 ( )A.老子B.孔子C.赢政D.铁木真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句话符合下列哪家思想?A.儒家B.法家C.道教D.佛教5.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

这一学派最有可能是 (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6.“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此段材料出自 ( )A.《孟子》B.《道德经》C.《孙子兵法》D.《韩非子》7.“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整体的现代化,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教育现代化。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二.填写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简表。

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

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思辨色彩”?最能体现老子的思想思辨色彩的著作是什么?材料二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对秦王朝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

(2)材料二法治思想的内容是什么?根据此思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材料三墨子的思想体系有两大核心:一是“兼相爱,交相利”,即所谓的______ ;二是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知识梳理1时间:距今约年。

2发现地点:云南省。

3生产生活状况:已经会工具,知道用。

4意义: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1时间:距今约年至年。

2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3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北京人的进化过程,说明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4生产生活状况: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已经会使用,还会保存。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社会组织:共同劳动,共同分享,过着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三山顶洞人1时间:距今约。

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也就是活动过的地区。

3体质特征:他们的模样和人基本相同。

4生产生活状况:(1)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了技术。

(2)山顶洞人已会,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3)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4)他们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5)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5社会组织: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他们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梳理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时间:距今约年。

2地点:今浙江。

3生产生活状况:①已使用,用耒耜耕地,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②住着的房子,过定居生活,已经挖掘水井。

③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年。

2地点:陕西。

3生产生活状况:①普遍使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

他们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②饲养猪狗等动物,还打猎捕鱼。

③居住在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

④能够制造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⑤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1时间:距今约千年。

2地点:山东。

3生产生活状况:①农耕经济有更大发展,农具有磨制等。

最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试题(全册)

最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试题(全册)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达标试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元谋人2.“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

根据考古发现,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 )A.300万年B.170万年C.70万年D.20万年3.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A.30万—20万年B.70万—20万年C.170万—100万年D.130万—70万年4.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5.阅读下列材料:自从有了人,就开始了人类历史。

世界各国都有关于人类产生的神话传说。

但人类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是由一种近似于人的古猿——类人猿进化而来。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一部分古猿不得不成群地从树上下到林间草地上生活,逐渐地它们开始了直立行走,这促进了脑的发育。

经过长期的劳动和进化,古猿终于由使用天然工具过渡到制造工具,最终完成了由猿到人的进化。

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

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题前括号中画“√”;如果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画“×”。

[ ](1)关于人是如何产生的,在中国流传较广的神话传说是女娲造人。

[ ](2)劳动在由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 ](3)直立行走促进了古猿脑的发育,是由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培优促能1.参观云南元谋人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的文物包括( )①两颗门齿化石②有明显加工痕迹的打制石器③炭屑和烧骨④磨制的石珠和石坠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这种原始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A.云南境内B.北京境内C.陕西境内D.浙江境内3.某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课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课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

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实力不断增强,一心统一北方,他遇到的主要军事对手是( )A.刘表B.孙权C.刘备D.袁绍2.我国古代史上发生于公元208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3.东汉末年为“天下三分”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A.长平之战B.马陵之战C.赤壁之战D.官渡之战4.三国时期,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曹操B.曹丕C.刘备D.孙权5.据历史文献记载: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加强了海峡两岸的交流。

台湾在三国时被称为( )A.台湾B.夷洲C.流求D.琉球6.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故事广为流传。

下面这段叙述存在五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一些地方官吏和豪强势力趁机扩充实力,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集团。

在军阀混战中,曹操脱颖而出,政治上,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经济上,实行屯田,增强了经济实力。

200年,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打败了袁术,为以后统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打下基础。

接着,曹操挥师南下,企图一统全国。

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决战于官渡,曹操败走华容道,再也无力南下。

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植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古人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他,则可说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1)错误:;改正:。

(2)错误:;改正:。

(3)错误:;改正:。

(4)错误:;改正:。

(5)错误:;改正:。

1.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2.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输给了只有三四万人的曹操;8年后,曹操20余万大军却输给了约5万人的孙刘联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D )
①出现贫富分化 ②使用自然火
③磨制和钻孔技术 ④建造房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②③④①
2、原始农耕时代居住右图这种房屋的是( D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3、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B )
A.山顶洞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北京人
A.奴隶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4、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由“公
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B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5、从夏朝的灭亡中可以说吗一个朝代的 衰亡往往与下列哪个因素有直接关系( B )
A.外族入侵 B.当政者的暴政 C.国家的分裂 D.民族关系不融洽 6、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 周“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实行 的政治制度是( C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霸诸侯,一匡天下”指的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其他两 个“霸诸侯”的历史人物吗?
A.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B.周天子派人来参加会盟 C.管仲改革壮大了齐国的实力 D.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9、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 七雄”的是( A ) A.齐国 B.晋国 C.吴国 D.宋国
二、非选题
1、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A、B、C分别是 韩 国、 赵 国
B
和 魏 国,这三国是由春秋时期的 晋 国分
C
裂而来的。
A
(2)、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与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相关的著名战役是 桂陵
之战,
而长平之战留下的成语故事是“纸上谈兵 ”。
2、阅读下列材料: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管仲如何“相”桓公的?
①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②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③“尊王攘夷”,扩充疆
一、选择题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2006年7月13日,在第三十界世界遗产大会
上,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 此,中国已有33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你认 为殷虚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能更好的向世人展现 我国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B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业高度发展,工艺精 湛,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产生于我国 哪个朝代( B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3、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业高度发展,工艺精
湛,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C ) A.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青铜神树
4、通过甲骨卜辞,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殷
墟等遗物遗址,我们可以了解( B )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周朝历史
D.秦朝历史
方。”称颂的传说中中华民族的祖先是(A ) A.黄帝 B.炎帝 C.尧 D.尧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选择题
1、以下史实与西周分封制有关的是( C )
A.禹传子,家天下
B.盘庚迁殷
C.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D.分天下为36郡
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 A )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3、西周的众多诸侯产生的方式是( C )
4、中国在世界上最早配置的两种农作物是( D )
A.棉花与水稻
B.棉花与玉米
C.水稻和玉米
D.水稻和粟
❖ 5、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 A.在我国最先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 C.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 D.大汶口晚期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6、《长江之歌》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春潮 是你的风采,你想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下列能够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江流域繁衍生息 的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址是( A )
❖ 3、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
取火的是( C )

A.元谋人
B.北京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 4、下列考古中不属于山顶洞人的是( C )

A.钻孔技术 B.人工取火

C.使用铁器 D.制作装饰品
❖ ❖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 一、选择题

1、我国原始社会下列现象出现的选后顺序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选择题 1、1992年冬天,我国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
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头盖骨化石。他 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他所发现的远 古人类就是( B)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B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
3、与春秋时期的历史史实相符的是( A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王室得到诸侯的支持
C.尊王攘夷,辅助小国 D.各诸侯国听从周天子的命令
4、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A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秦穆公 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D )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城濮之战 6、下列成语典故,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 的是( C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北京人遗址
一、选择题 第三课
华夏之祖
1、某华侨要来大陆祭拜“人文初祖”,他应该去( D )
A.大禹陵 B.炎帝陵 C.秦始皇陵 D.黄帝陵
2、被毛泽东称为“赫始祖,吾华肇始”的“人文初祖”
是( D ) A.禹 B.关帝 C.尧 D.黄帝 3、“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
①道路以目 ②烽火戏诸侯 ③退避三舍 ④围魏救赵 ⑤纸上谈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7、“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 业。”这里的“他”是( B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8、齐桓公能够称霸的原因有许多,最重要的 一条是( C )
一、选择题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1、《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B )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2、战国初年,历史上发生了“三家分晋”事件,这里
的“三家”指的是( B )
A.秦、赵、魏 B.韩、赵、魏
C.齐、楚、燕 D.秦、楚、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