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综合实验指导书(给学生)

合集下载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完整)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完整)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通信教研室安阳工学院二零零九年三月第1章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1.1 实验目的● 学会运用MATLAB 求解离散时间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学会运用MATLAB 求解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取样响应;● 学会运用MATLAB 求解离散时间系统的卷积和。

1.2 实验原理及实例分析1.2.1 离散时间系统的响应离散时间LTI 系统可用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来描述,即∑∑==-=-Mj jN i i j n x b i n y a 00)()( (1-1) 其中,i a (0=i ,1,…,N )和j b (0=j ,1,…,M )为实常数。

MATLAB 中函数filter 可对式(13-1)的差分方程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输入序列所产生的响应进行求解。

函数filter 的语句格式为y=filter(b,a,x)其中,x 为输入的离散序列;y 为输出的离散序列;y 的长度与x 的长度一样;b 与a 分别为差分方程右端与左端的系数向量。

【实例1-1】 已知某LTI 系统的差分方程为)1(2)()2(2)1(4)(3-+=-+--n x n x n y n y n y试用MATLAB 命令绘出当激励信号为)()2/1()(n u n x n=时,该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解:MATLAB 源程序为>>a=[3 -4 2];>>b=[1 2];>>n=0:30;>>x=(1/2).^n;>>y=filter(b,a,x);>>stem(n,y,'fill'),grid on>>xlabel('n'),title('系统响应y(n)')程序运行结果如图1-1所示。

1.2.2 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取样响应系统的单位取样响应定义为系统在)(n 激励下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用)(n h 表示。

综合实验(2)任务书

综合实验(2)任务书

计算机基础综合实验(2)任务书一、综合实验目的C语言程序设计是本科工科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主要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编程技巧。

综合实验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的能力,为使学生对C语言有更全面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运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算法、指定输入输出来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并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做准备。

二、综合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参加综合实验的学生,应当认真完成综合实验的全部内容。

最终提交综合实验成果来证明其独立完成各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从而反映出理解和运用本课程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具体如下:1、代码编写规范,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2、程序须有一定的健壮性和必要的提示信息,考虑问题的多种可能和边界数据。

3、提交综合实验报告电子稿、装订的打印稿。

综合实验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程序的总体设计和算法分析。

●程序流程图、函数说明●源程序代码清单●测试数据和测试过程记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综合实验小结4. 程序运行方式构建一个简易菜单,形如:用户通过输入数值选择所需运行的子程序,当一个子程序运行结束后回到菜单界面,直至用户输入0后退出程序。

三、综合实验的进度安排熟悉指针、结构体、文件内容1天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编代码1天编代码、调试和测试1天综合实验报告书写1天演示软件1天四、综合实验的考核评价是检测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综合实验报告,严格检查以下各项任务完成情况:1、设计文档中要求项目是否齐全。

2、程序中运行时的屏幕提示信息是否准确:如果在程序执行期间有足够的指导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显示,这些用户文档可以是很简要的,也许只限于解释如何装入并运行程序。

3、问题和任务的陈述(描述问题,而且问题是合理原始的、应当包括输入、输出及其预期范围)是否正确。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适合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二O一四年十月前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应用性很强。

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实验目的是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加深对操作系统基本方法的理解,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Linux环境下调用一些常用的函数编写功能较简单的程序来实现操作系统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应用方面打下一定基础。

要求学生在实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自行完成各个操作环节,并能实现且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完成一个实验解决一类问题。

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设计和解答类似问题;对此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够熟练使用Linux用户界面;掌握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概念和控制方法;了解进程的并发,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了解虚拟存储管理的基本思想。

同时培养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成实验分析、实验方法、实验操作与测试、实验过程的观察、理解和归纳能力。

为了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书。

在指导书中,每一个实验均按照该课程实验大纲的要求编写,力求紧扣理论知识点、突出设计方法、明确设计思路,通过多种形式完成实验任务,最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完成实验任务,得出实验结果。

任课教师在实验前对实验任务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讲解,要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实验的具体要求提前完成准备工作,如:查找资料、设计程序、完成程序、写出预习报告等,做到有准备地上机。

进行实验时,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调试过程给予积极指导。

实验完毕后,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及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由学习委员统一收齐后交指导教师审阅评定。

实验成绩考核:实验成绩占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总评成绩的20%。

指导教师每次实验对学生进行出勤考核,对实验效果作记录,并及时批改实验报告,综合评定每一次的实验成绩,在学期终了以平均成绩作为该生的实验成绩。

oracle综合性实验指导

oracle综合性实验指导

湖南科技学院综合性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PL/SQL编程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所涉及课程:Oracle数据库计划学时:4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PL/SQL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PL/SQL中控制结构的使用。

具体包括选择结构语句(IF语句和CASE语句),循环结构(四种循环结构)。

(3)熟练使用PL/SQL中系统函数。

(4)掌握PL/SQL中异常处理语句的使用(5)掌握PL/SQL中SELECT语句和DML语句的综合运用。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创建用户,指定密码、表空间。

用户名命名以本人姓名的缩写+‘_’+学号最后两位。

2.为该用户授予sysdba、connect、resource权限。

3.以本人的用户身份登录。

4.练习选择结构语句的使用方法。

1、条件语句IF 语法:IF <条件表达式> THEN<执行语句> …… <执行语句n>[ELSIF <条件表达式> THEN<执行语句> …… <执行语句n>……ELSE<执行语句>]END IF;2、分支语句CASE 语法:CASE <变量>WHEN <表达式1> THEN 值1WHEN <表达式2> THEN 值2……WHEN <表达式n> THEN 值nELSE 值n + 1END;例1:声明一个整型变量Num,使用IF语句判断Num变量是正数、负数或0。

SET ServerOutput ON;DECLARENum INTEGER := -11;BEGINIF Num < 0 THENdbms_output.put_line('负数');ELSIF Num >0 THENdbms_output.put_line('正数');ELSEdbms_output.put_line('0');END IF;END;例2、使用CASE语句根据给定的整数输出对应的星期值:SET ServerOutput ON;DECLAREvarDAY INTEGER := 3;Result V ARCHAR2(20);BEGINResult := CASE varDA YWHEN 1 THEN '星期一'WHEN 2 THEN '星期二'WHEN 3 THEN '星期三'WHEN 4 THEN '星期四'WHEN 5 THEN '星期五'WHEN 6 THEN '星期六'WHEN 7 THEN '星期七'ELSE '数据越界'END;dbms_output.put_line(Result);END;5.练习循环结构语句的使用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实验中心2017-11-20实验一 常见离散信号的MATLAB 产生和图形显示一、实验目的:加深对常用离散信号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基础知识:R1.1 单位样本序列10[]0n n n δ=⎧=⎨≠⎩如果()n δ在时间轴上延迟了k 个单位,得到()n k δ-,即:1[]0n k n k n kδ=⎧-=⎨≠⎩R1.2 单位阶跃序列10[]0n u n n ≥⎧=⎨<⎩ R1.3 指数序列[]n x n A α=,其中()00j e σωα+=,j A A e φ=,则前式化为()000000[]cos()sin()n j n n n x n A eA e n j A e n σωφσσωφωφ++==+++R1.4 正弦序列0[]cos()x n A n ωφ=+,其中A ,0ω,φ是实数,分别称为正弦序列的振幅、角频率和初始相位。

00/2f ωπ=称为频率。

2、用到的MATLAB 命令 运算符和特殊符号 : . + -* / .^ ; %基本矩阵和矩阵控制 i ones pirand randnzeros基本函数 cos sin exp imag real二维图形 axis gird legendplotstem title xlabel ylabelstairs 通用图形函数 clf subplot三、实验内容及要求:编制程序产生信号,并绘出其图形。

例1.1单位样本和单位阶跃序列% 程序 P1.1% 一个单位样本序列的产生clf;% 产生一个从-10到20的向量n = -10:20;% 产生单位样本序列u = [zeros(1,10) 1 zeros(1,20)];% 绘制单位样本序列stem(n,u);xlabel('时间序号 n');ylabel('振幅');title('单位样本序列');axis([-10 20 0 1.2]);习题:Q1.1 运行程序P1.1,以产生单位样本序列u[n]并记录它。

《信息资源管理》实验指导书

《信息资源管理》实验指导书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信息资源管理》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1 建立工资主文件及其程序 ................................................... - 2 - 实验2 工资管理系统模拟实验 ....................................................... - 1 - 实验3 科达电脑外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 12 - 实验4 科达组装电脑管理信息系统 ............................................. - 25 - 实验5 客房管理信息系统 ............................................................. - 70 -实验1 建立工资主文件及其程序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VFP6.0程序设计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

2、熟悉E-R图的设计过程。

二、实验要求:用VFP6.0完成教材(管理信息系统(高教版))87页实例3.2的设计。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1、用VFP把工资主文件建立在硬盘上2、每输入一个记录后,能通过屏幕显示输入内容,提供校验。

只有当操作者回答“Y”时,才将数据存盘。

3、如果主文件中已有某人的数据,屏幕应提示:“该人已有数据!回车后重输!”提示:1、在建立主程序时尽量先不看书中的源程序。

复习与巩固VFP基本编程语句。

2、教程中的屏幕输出语句也可通过消息框加以实现。

实验2 工资管理系统模拟实验一、实验概述该实验采用的系统是由山东经济学院信通科技开发公司开发的工资管理系统。

该软件操作界面亲切直观,操作简便,操作人员无需具备专业计算机知识,便可正常工作。

工资核算系统主要是输入与职工工资计算和管理有关的原始数据,提供工资结算信息,及时处理企业职工调入、调出、调资结算等数据,并打印输出各种工资报表。

信息技术实验教案

信息技术实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信息技术实验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适用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

2. 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信息技术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

2. 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技巧。

2. 信息处理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实验设备和材料:计算机、网络连接、实验软件等。

2. 实验指导和示范:编写实验指导书,准备实验示范视频或步骤图解。

3. 学习资源: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文献。

学生准备:1. 前置知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学习用品: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信息技术实验的目的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2. 实验指导和示范:教师讲解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进行示范演示,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和提供帮助。

4. 实验结果展示和讨论: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解决方法。

5. 总结和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总结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强调信息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思考的深度。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实验的相关知识。

3.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实验内容,预习实验指导和示范。

六、实验一:计算机硬件认识实验目的: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 学会识别各种硬件设备及其功能。

实验内容:1. 认识计算机的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基本硬件。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

注意此书用的时候N要先付值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目录前言 (1)第一章MATLAB基础知识 (1)第二章MATLAB基本数值运算 (4)第三章MATLAB的图形处理功能 (8)第四章MATLAB的程序设计 (11)第五章常用数字信号处理函数 (16)第六章MATLAB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23)实验一常见离散信号的MATLAB产生和图形显示 (33)实验二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和零、极点分布 (37)实验三序列线性卷积、圆周卷积的计算及其关系的研究 (39)实验四利用DFT分析信号的频谱 (41)实验五信号时间尺度变换的研究 (43)实验六快速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 (47)实验七IIR滤波器的实现与应用 (56)实验八FIR滤波器的实现与应用 (61)第一章MATLAB基础知识§1-1 MA TLAB软件简介MATLAB,Matrix Laboratory的缩写,是由Mathworks公司开发的一套用于科学工程计算的可视化高性能语言,具有强大的矩阵运算能力。

它集数值分析、矩阵运算、信号处理和图形显示于一体,构成了一个界面友好的用户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问题与求解都能方便地以数学的语言(主要是矩阵形式)或图形方式表示出来。

与大家常用的Fortran 和C等高级语言相比,MA TLAB的语法规则更简单,更贴近人的思维方式,被称为“草稿纸式的语言”。

§1-2 MA TLAB应用入门1.MATLAB的安装与卸载MATLAB软件在用户接口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其安装过程比较典型,直接运行光盘中的安装向导支撑程序SETUP.exe,按其提示一步步选择即可。

MATLAB自身带有卸载程序,在其安装目录下有uninstall子目录,运行该目录下uninstall.exe的即可;也可以通过Windows系统的安装卸载程序进行卸载。

2.MATLAB的启动与退出MATLAB安装完成后,会自动在Windows桌面上生成一个MA TLAB图标,它是指向安装目录下\bin\win32\matlab.exe的链接,双击这个图标即可来到MATLAB集成环境的基本窗口;也可以在开始菜单的程序选项中选择MATLAB 快捷方式;还可以在MA TLAB的安装路径的bin子目录中双击可执行文件matlab.exe。

(完整版) 初中信息技术创新实验

(完整版) 初中信息技术创新实验

(完整版) 初中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初中信息技术创新实验1. 引言本实验旨在帮助初中学生探索和应用信息技术,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和实验,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及培养他们在信息时代中所需的技能。

2. 实验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 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和操作。

- 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内容本实验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将研究如何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通过实际例子展示其应用。

- 网页设计与开发:学生将研究基本的网页设计和开发知识,创建自己的个人网页并展示其作品。

- 程序设计与编码:学生将研究基础的编程概念和语言,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 多媒体制作与编辑:学生将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图片、音频和视频的编辑和制作,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

4. 实验要求-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

-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学生需要按时完成实验任务,并准备相应的实验报告。

5. 实验评估本实验将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内容进行评估。

评估标准包括创新性、解决问题能力、工作质量等方面。

6. 实验资源- 计算机实验室设备和软件- 网络资源和教学材料- 实验指导书和研究资料7. 结语通过初中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他们的创新潜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实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未来的信息社会做出贡献。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二○一二年前言数字信号处理(DSP)研究数字序列信号的表示方法,并对信号进行运算,以提取包含在其中的特殊信息。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我们根据当前通信类新课程体系的流行趋势,充分考虑通信工程类专业的特殊要求,编写了这门实验课程指导书。

在内容安排上,我们在自身的教学基础上,吸收了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

我们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上,力求丰富实验内容,简化实验方法与步骤,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通过实验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信息处理和信息加工的能力,为以后在信息领域的发明和创造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实验的具体编排上,我们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加深实验内容,注意前后实验之间的连贯性,强化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保证实验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增强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课程的兴趣。

目录实验一信号的谱分析 (1)实验二基-2FFT算法的软件实现 (6)实验三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12)实验四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16)实验一 信号的谱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快速离散傅里叶变换(FFT )的原理及用FFT 进行频谱分析的基本方法;2、熟悉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加深对时域采样定理的理解;3、进一步了解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及FFT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理1、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及其主要性质DFT 表示离散信号的离散频谱,DFT 的主要性质中有奇偶对称特性,虚实特性等。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理解。

例如:实序列的DFT 具有偶对称的实部和奇对称的虚部,这可以证明如下: 由定义∑-==10)()(N n knNW n x k X∑∑-=-=-=1010)2sin()()2cos()(N n N n kn N n x j kn N n x ππ ∑-=-=-10)()()(N n nk N NW n x k N X∑-=-=1)(N n kn NNnW Wn x∑-=-=10)(N n knN W n x∑∑-=-=+=1010)2sin()()2cos()(N n N n kn N n x j kn N n x ππ)(*)(k N X k X -=∴对于单一频率的三角序列来说它的DFT 谱线也是单一的,这个物理意义我们可以从实验中得到验证,在理论上可以推导如下: 设:)()2sin()(n R n N n x N π=其DFT 为:∑-=-=102)()(N n kn Njen x k X πkn Nj N n e n N ππ210)2sin(--=∑=kn N j N n n Nj nN j e e e j πππ21022)(21--=-∑-=∑-=+----=10)1(2)1(2)(21N n k n Nj k n N j e e j ππ从而∑-=-=-=10220)(21)0(N n n Nj nN j e e j X ππ∑-=--==-=10422)1(21)1(N n n Nj N j j N e j X π0)2(=X0)2(=-N X22)(21)1(102)2(2N j j N e e j N X N n n j n N N j =-=-=-∑-=--ππ以上这串式中)0(X 反映了)(n x 的直流分量,)1(X 是)(n x 的一次谐波,又根据虚实特性)1()1(X N X -=-,而其它分量均为零。

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作业指导书

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作业指导书

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在物理实验中,采集大量的实验数据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仅仅采集到数据并不足以满足实验目的,更重要的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有意义的结论。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

二、数据采集和记录1. 数据采集准备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需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调整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等。

确保实验环境尽可能无扰动,并做好相应的实验记录表格。

2. 数据采集方法在开始实验前,要明确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和数据的数量。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准确测量实验数据。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测量仪器的示值稳定后再记录数据,避免误差的积累。

3. 数据记录规范为了便于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记录应具备以下要求:- 清晰可读:使用工整的字迹,避免涂改和混淆。

- 完整准确:将实验数据和相应的测量单位一并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单位标注:确保数据的单位正确标注,以免给后续处理带来困扰。

- 记录时间:记录实验数据的时间和顺序,有助于后续分析和对比。

三、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整理和筛选在数据处理之前,应先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

将一组实验数据按照测量的顺序依次排列,删除明显异常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若存在多组数据需要处理时,要分别整理和筛选每组数据。

2. 数据平均值计算常常使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随机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计算平均值时,应将所有测量数据相加后除以总的测量次数。

平均值的计算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验的整体情况。

3. 数据误差分析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对误差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计算和分析。

随机误差可以通过计算测量值的标准差来确定,而系统误差则需要通过对比理论值和实际测量值来分析。

4. 数据图表绘制为了更直观地观察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常常使用图表来展示实验数据。

《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

《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

《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一、基本目的:1.使学生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应用于实践。

2.强化学生规范化系统开发思想和开发方法与工具的掌握。

二、实验环境:文档制作工具为WORD、VISIO、PROJECT等。

三、实验要求:以4人为一个小组,每组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也可自选题目。

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分工和制定标准等管理工作。

2.实验内容包括进行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各组全体成员共同协商讨论完成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定义系统目标与功能,划分系统功能结构。

然后每个成员就一个子系统进行设计,设计过程考虑系统方案的整合。

3.实验报告要求包括可行性分析报告、需求规格说明书、总体设计规格说明书。

全组文档格式、内容参照附件中模板,提交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提交打印和电子两种形式)。

四、实验题目:1、某城建档案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某城建档案馆馆藏大量各种比例地形图、底图,还有大量的其它档案资料,是其所在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真实记录,是该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目前,馆藏资料的接收、整理、入库等工作全部为传统的手工作业,其难度高、成卷工作量大,而且缺乏系统管理手段,存贮问题日益突出,利用效率低,共享程度差。

为了21世纪信息社会使档案能更好地充分体现其社会价值,该市建委决定建立一个满足国家标准和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的"**市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为此,要求该系统开发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既要最先进,又要成熟、安全、可靠,同时要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

2、某省科技厅科学基金管理系统为实现政务公开,某省拟采用网上自然基金申报和审批,需开发一套包括基金申报(使用说明、文档提交、申报情况查询)、基金信息公告(基金公告、基金新闻、最新立项)、网上审批与鉴定(专家定量网上审批、项目鉴定)、基金项目管理(发布申报计划、批复申请、查询申请项目等)与推荐优秀基金项目等功能的办公网站。

要求具有基金申报管理(申报文档提交,申报情况查询等),信息公告维护(增加,撤除和修改等),审批流程管理(管理员可指定审批流程,对需执行审批的专家显示审批流程,进行审批提示),项目鉴定管理(管理员可指定鉴定流程,对需执行鉴定的专家显示审批流程,进行鉴定提示)等功能。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详细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详细版)

实验一 RJ-45接口连线实验【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两种类型的RJ-45接头直通线、交叉线。

2)掌握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连接方法。

3)掌握测线仪的使用方法。

【实验环境】具有RJ-45接口网卡的计算机、5类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测线器。

【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学习双绞线识别、制作、测试器的使用。

难点:掌握制作正确双绞线的方法。

【实验指导】RJ-45连接器包括一个插头和一个插孔(或插座)。

插孔安装在机器上,而插头和连接导线(现在最常用的就是采用无屏蔽双绞线的5类线)相连。

EIA/TIA制定的布线标准规定了8根针脚的编号。

如果看插孔,使针脚接触点在上方,那么最左边是①,最右边是⑧(见下图)。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如果看插头,将插头的末端面对眼睛,而且针脚的接触点插头的在下方,那么最左边是①,最右边是⑧(见下图)。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在10 /兆比秒和100 Mb/s以太网中只使用两对导线。

也就是说,只使用4根针脚。

那么我们应当将导线连接到哪4根针脚呢?按照T568B(T568A)的标准制作双绞线。

T568B和T568A为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EIA/TIA)两种双绞线制作标准。

其中T568B标准在以太网中应用较广泛。

T568A和T568B的管脚编号T568B线序Straight-Through Cable(直通线):双绞线线缆的两端使用同一种标准,即同时采用T568B标准或同时采用T568A标准。

在10M/100M以太网中8芯只使用4芯,在1000M以太网中8芯全部使用。

Crossover Cable(交叉线):双绞线在制作时一端采用T568B标准,另一端采用T568A标准。

DTE 类设备:PC、路由器、交换机uplink口、HUB级联口DCE 类设备:交换机普通口、HUB普通口同类设备间相连使用交叉线方式;异类设备间相连使用直通线方式。

说明: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是数据终端设备,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发送和接收数据能力的设备。

《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名称: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实验环境:普通PC机房软件: WORD2003 序号:第4个实验实验日期: 年月日实验地点:一、实验目的:(1)掌握Word2003的启动和退出;(2)掌握文档的创建、打开、保存及通用模板的使用;(3)熟练掌握文档的基本编辑;(4)熟练掌握文档编辑中的自动换行、段落标记、查找与替换;(5)掌握标尺的使用;(6)掌握文档的属性.(7)熟练使用文档格式化工具:格式化菜单与工具栏、快显菜单、样式、标尺;(8)熟练掌握对字符的格式化操作:掌握文字的格式化,包括字号、字体、字型的选择,文字的粗体、斜体和下划线,上标与下标,文字颜色的改变以及加入特殊字符,字符间距、动画效果、边框;熟练掌握对段落的格式化操作:缩进、段前距、段后距、字间距和行间距、对齐方式;掌握项目符号和编号的设置和使用;掌握并排字符、分散字符和组合字符的方法;(12)掌握边框与底纹的设置和使用方法;(13)掌握首字下沉的使用方法及不同格式设置;(14)掌握对页面格式化的操作:版面编排、分栏、分页、页面边框;(15)掌握更改文字方向的操作.(16)掌握表格的建立及表格内容的输入、修改;(17)掌握对表格的编辑:列宽、列间距、行高、行、列(栏);(18)掌握对表格单元格的删除、插入、移动、复制、拆分和合并;(19)掌握对行、列的移动和复制,表格的移动、复制、拆分和合并;(20)掌握表格的外观(边框和底纹)设置,表格式样的制作及表格自动套用格式;(21)对表格单元格进行自动计算、表格排序,在表格中应用公式;(22)学会在表格编辑过程中使用绘图工具栏;(23)学会表格与文本的相互转换;(24)熟练掌握插入图片、图片编辑、格式化;(25)掌握绘制简单的图形和格式化;(26)掌握艺术字体的使用;(27)学会公式编辑器的使用;(28)掌握文本框的使用;(29)掌握图文混排、页面排版.二、实验类型:操作性三、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详见实验指导书P26-42)(一)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启动WORD2003,实现如下所示效果:1. 创建新文档步骤1:双击桌面上的Word 2003的快捷方式图标,或者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命令,启动Word 2003.步骤2:执行【文件】|【保存】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Word练习一",单击【保存】按钮.2. 输入标题在光标停留处输入"庆奥运大酬宾",如图4-1-2 所示.3. 设置标题格式选中标题文字后,在工具栏的【字体】下拉框中选择"幼圆",再在【字号】下拉框中设置字号大小为"28",然后单击【居中对齐】按钮,使标题居中,效果如图4-1-3 所示.4. 输入"HOT"在标题的末尾输入一个空格,然后输入"HOT"并选中它,再将字体设置为"Verdana",字号设置为"小四",并单击加粗按钮,使文字加粗显示,最后将字体颜色设置成红色.5. 设置字体格式步骤1: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弹出【字体】对话框.步骤2:选中【字体】选项卡的【效果】栏中的【上标】复选框,再单击【字符间距】选项卡,打开【位置】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提升",最后将【磅值】设置为"14",如图4-1-4所示.在下面的预览栏中,可以看到设置后的效果.步骤3:单击【确定】按钮,回到文档中.6. 设置段落格式步骤1:按回车键后,设置文字为【左对齐】;设置【字体】为【宋体】;设置【字号】为【三号】.步骤2: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段落】,打开【段落】对话框.然后在【缩进】栏的【特殊格式】下拉列表框,选择"首行缩进",再回到编辑状态.7. 输入正文内容输入启事的具体内容.然后将启事中的"全部商品"和"8 折"设置为加粗.然后将光标定位在要插入符号的位置,执行【插入】|【符号】命令,弹出如图4-1-5 所示的【符号】对话框,在【符号】选项卡中,选择【字体】为"Wingdings 2",插入符号(、(,最后将这两个符号设置为红色,效果如图4-1-6 所示.图4-1-5 【符号】对话框图4-1-6 输入文字及符号8.插入日期和时间内容输入完后,另起一行,并设置文字输入为【右对齐】.单击【插入】菜单中的【日期与时间】命令,在【日期与时间】对话框中选择一种【可用格式】.如图4-1-7 所示.最后输入启事的发布者,按回车键另起一行,输入"销售部",得到最终的效果如图4-1-8 所示.图4-1-7 插入日期和时间图4-1-8 完成的效果9.字数统计如果我们想统计一下这篇启事的字数,单击【工具】菜单中的【字数统计】命令即可. Word 2003 新增了一个功能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样打开【字数统计】对话框后,会发现下面多了一个按钮【显示工具栏】,单击它,便出现了【字数统计】工具栏,如图4-1-9 所示,我们可以将它拖放到工具栏中.这样,用户任意选中一部分文字后,单击【重新计数】按钮,左侧就会显示出所选文字的数量,用户还可以在左侧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对字符、非字符、段落等数量的统计.10. 设置密码执行【工具】|【选项】命令,在弹出的【选项】对话框中选择【安全性】选项卡,接着输入【打开文件时的密码】和【修改文件时的密码】,如图4-1-10 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再在弹出的【确认密码】对话框中输入刚才设置的两个密码.图4-1-10 设置打开和修改密码将文档保存后,再次打开该文档,就会弹出对话框,要求用户输入打开文档的密码和修改文档的密码,这样就起到了保护文档的作用.(二)编辑文档.实现如下所示效果:1. 输入文字步骤1:打开Word 2003程序,新建一个文档.步骤2:执行【文件】|【保存】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Word 练习二",单击【保存】按钮.步骤3:复制如下文字到文档中.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名为《夕阳萧鼓》(又名为《夕阳萧歌》,亦名为《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和"风回曲水"的意境.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 欸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欸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2. 设置文字及段落样式步骤1:选择标题文字"春江花月夜",设置文字样式为"标题2",单击样式工具栏上的"加粗"按钮,使标题文字加粗.步骤2:选择除标题外的所有文字,执行【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将【特殊格式】设置为"首行缩进",【度量值】为"2 字符".步骤3:将光标定位在正文第二个段落的开头,然后执行【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将【段前】和【段后】都设置为"1 行",单击【确定】按钮.步骤4: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其他段落的行距.具体过程:将光标定位在正文最后一段的开头,执行【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将【段前】设置为"1 行",【段后】保持默认的"0 行",单击【确定】按钮.3. 插入图片并设置版式步骤1:执行【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弹出【插入图片】对话框,选择准备好的图片文件.步骤2:在插入的图片上双击鼠标左键,弹出【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将【缩放】的【宽度】和【高度】都设置为"21".步骤3:在【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切换到【版式】选项板下,将【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将图片拖动到合适的位置松开鼠标.4. 插入副标题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第一段的开头,按回车键,然后输入副标题"——诗歌分析".步骤2:选择刚输入的副标题,将字体设置为"华文行楷",字号为"小三",在副标题前加入一些空格,使它的位置合适就行.5. 复制、移动、删除文字步骤1:选择副标题文字"诗歌分析",按键盘上的Ctrl+C 进行复制.步骤2:将光标定位在第三段文字的开头,然后按键盘上的Ctrl+V 键进行粘贴.步骤3:选择第三段开头的文字"诗歌分析",按住鼠标左健将它拖动到第二段的开头,按回车键使它单独成行.步骤4:选择第二段开头的"诗歌"两字,按键盘上的Del 键将其删除,然后输入"意境"两字. 6. 替换文字将文中所有的"名"替换为"名为".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第一段的开头,执行【编辑】|【替换】命令,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在【查找内容】后的文本框中输入"名",在【替换为】后的文本框中输入"名为".步骤2:如果要将文中所有的"名"都进行替换,就可以直接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如果只想替换个别的内容,可以先单击【查找下一处】按钮,找到要替换的内容,然后单击【替换】按钮.(三)格式化文档.实现如下所示效果:1. 输入文字步骤1:打开Word 2003程序,新建一个文档.步骤2:执行【文件】|【保存】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Word 练习三",单击【保存】按钮.步骤3:复制以下文字到文档中.分析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含义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来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2. 给标题添加边框和阴影步骤1:选择标题文字"分析二十四节气",将其【字体】设置为"黑体",【字号】设置为"小三",然后将标题文字设置为"居中"对齐.步骤2:确定标题文字处于选中状态,执行【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弹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左侧选择【方框】按钮,然后在【线型】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双线效果,并将【颜色】设置为红色,为了使标题具有阴影的效果,我们可以单击左侧的【阴影】按钮,最后单击【应用于】下拉列表框,在其中选择【文字】,单击【确定】按钮.3. 插入图片并设置版式步骤1:执行【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在该文档中插入一个准备好的图片.步骤2:在插入的图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命令,弹出【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切换到【版式】选项卡中,将【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最后单击【确定】按钮.步骤3:将图片拖动到合适的位置.4. 设置首字下沉及段落样式步骤1:选择第二段开头的"含义"两字,执行【格式】|【首字下沉】命令,弹出【首字下沉】对话框,将【位置】设置为【下沉】,【字体】设置为【华文行楷】,【下沉行数】设置为2.步骤2:将光标定位在第一段的任意处,执行【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将【间距】下的【段前】和【段后】分别设置为"1行"和"0行".步骤3:将光标定位在第二段的任意处,执行【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将【间距】下的【段前】和【段后】分别设置为"1 行"和"0.5 行".步骤4:适当调节图片的位置,也可以调节首字下沉的"含义"的位置,如下所示.5. 设置项目符号并分栏步骤1:选择从"立春"到"小寒"之间所有的段落,执行【格式】|【项目符号和编辑】命令,弹出【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符号,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选择从"夏至"到"小寒"之间所有的段落,执行【格式】|【分栏】命令,弹出【分栏】对话框,选择【两栏】.6. 添加批注步骤1:执行【工具】|【修订】命令,打开【审阅】工具条,选择第三段开头的"立春"两字,然后单击【审阅】工具条上的【插入批注】按钮,如下图所示,接着就可以输入批注的内容了.步骤2:输入批注的内容.7. 设置页眉和页脚步骤1:执行【视图】|【页眉和页脚】命令,在页眉位置输入"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步骤2:在【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单击【在页眉和页脚间切换】按钮,如下图所示,这时页脚进入编辑状态.步骤3: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的【插入"自动图文集"】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第X 页共Y页",然后再将页脚居中.(四)表格的制作与编辑下面是2001 年期末考试的学生统计文本,其中每一项以制表符断开,下面我们将它转换成如表4-4-1 所示的表格效果.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总分张戎80 91 93 90 89 443赵大81 98 87 87 87 440刘乙97 74 87 89 85 432张三99 94 84 82 75 431胡天77 86 87 90 85 425王五83 78 94 83 86 424陈甲93 88 86 90 65 422钱二72 92 86 85 85 420刘七78 88 89 86 76 417李四78 87 89 86 76 416李海87 76 93 81 75 412木树87 76 93 81 75 412郭二87 76 93 81 75 412贾六86 53 84 87 96 406钱九86 53 84 87 96 406周丙87 62 93 81 75 398表4-4-1 2001 年期末考试的学生统计表1. 文本转换成表格复制上面表格数据到WORD中,然后将其全部选中,执行【表格】|【转换】|【文本转换成表格】命令,弹出【文本转换成表格】对话框,将【列数】设置为"7",在【文字分割位置】栏中选择【制表符】单选钮,最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样一个17 行7列的表格就生成了,如图所示.2. 调整表格先在最上方给表格加一个标题.选中第一个单元格,再执行【表格】|【插入】|【行(在上方)】命令,然后合并单元格,并输入标题"2001 年期末考试成绩表",接着将表格的对齐方式全部设置成【垂直居中对齐】.3. 绘制斜线表头将光标定位在第二行、第一列,然后执行【表格】|【绘制表格】命令,弹出【表格和边框】对话框.单击【绘制表格】按钮,使鼠标指针变成铅笔形,然后在单元格中画出一条斜线,在斜线的两侧分别输入"科目"和"姓名",再分别设置其对齐方式为【右对齐】和【左对齐】,如图所示.4. 数据排序下面对总分进行排序.选中"总分"下面的一列,再选择【表格】|【排序】命令,弹出【排序】对话框.在其中设置【主要关键字】为"列7",类型为"数字",按照【降序】排列,单击【确定】按钮后,表格中的数据就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好了.5. 计算单科平均数步骤1:先在表格的下方插入一行,再在插入行的第一个单元格内输入"平均分",如下所示.步骤2:将光标定位在第二个单元格内,然后选择【表格】|【公式】命令,弹出【公式】对话框.在【公式】栏内输入"=SUM(ABOVE)/16"后,单击【确定】按钮,语文的平均分就算出来了.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其他科目的平均分,可以按F4 键重复上次操作.6.保存文件:执行【文件】|【保存】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Word练习四",单击【保存】按钮.。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带源程序)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带源程序)

实验一离散时间系统与MA TLAB一. 实验目的1. 进一步加深对离散时间系统的理解。

2. 学习在MATLAB中怎样表示离散时间信号。

3. 熟悉离散时间信号的作图。

二. 实验步骤1. 复习离散时间系统的有关容。

2. 复习MA TLAB的基本语法。

3. 按实验容熟悉stem。

4. 编写程序。

5. 输出结果,总结结论,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三. 实验容1.掌握stem函数STEM(Y) plots the data sequence Y as stems from the x axis terminated with circles for the data value.STEM(X,Y) plots the data sequence Y at the values specified in X.例:t=[0:0.1:2]; x=cos(pi*t+0.6); stem(t,x);xn=[4,2,2,3,6,7]; stem(xn);思考:STEM(Y)与STEM(X,Y)有什么不同?STEM与PLOT函数有什么不同?2.掌握subplot函数H = SUBPLOT(m,n,p), or SUBPLOT(mnp), breaks the Figure window into an m-by-n matrix of small axes, selects the p-th axes for the current plot, and returns the axis handle. The axes are counted along the top row of the Figure window, then the second row, etc.例:n1=0:3;x1=[1,1,1,1];subplot(221);stem(n1,x1);title('x1序列');n2=0:7;x2=[1,2,3,4,4,3,2,1];subplot(222);stem(n2,x2);title('x2序列');n3=0:7;x3=[4,3,2,1,1,2,3,4];subplot(223);stem(n3,x3);title('x3序列');n4=0:7;x41=cos((pi/4)*n4);subplot(224);stem(n4,x41);title('x4序列');思考:subplot是怎样分配各个作图分区的顺序号的?3.信号的运算]0,1.0,4.0,7.0,1[)(1=n x ,]9.0,7.0,5.0,3.0,1.0[)(2=n x ,请作出)()(21n x n x +,)()(21n x n x 的图形。

初中生物信息处理教案

初中生物信息处理教案

初中生物信息处理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生物信息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学会运用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生物学研究和数据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生物信息的定义、生物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生物数据的分析方法。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教材和课件,包括生物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案例分析。

2.准备实例数据和分析工具,让学生能够实际操作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步骤: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信息?为什么生物信息处理在生物学中很重要?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通过课件介绍生物信息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讲解生物信息处理的常见技术和工具,如基因组测序、蛋白质结构预测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1.通过实例数据,让学生利用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生物数据的分析,如寻找基因序列相似性或预测蛋白质的功能等。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数据的可靠性和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四、总结与讨论(10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生物信息处理的重要性。

2.讨论生物信息处理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课后作业:
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写一份关于生物信息处理的小结。

2.找到一篇相关的科研文章,并分析其中生物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对生物信息处理的理解,能够运用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生物数据分析,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意识。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编写:刘梦亭审核:司玉娟阎维和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电子信息与工程系2009年9月目录实验一:离散时间信号分析 (1)实验二: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3)实验三: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6)实验四:FFT频谱分析及应用 (9)实验五: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12)实验六: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16)附录: MATLAB基本操作及常用命令 (20)实验一:离散时间信号分析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离散卷积计算方法; 2) 学会差分方程的迭代解法;3) 了解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初始状态的物理意义和具体求法; 二、实验内容 1、信号的加数学描述 )()()(21n x n x n x += MATLAB 实现 21X X X +=设[ x10=[1 0.7 0.4 0.1 0]; x20=[0.1 0.3 0.5 0.7 0.9 1];]2、信号的乘数学描述 )()()(21n x n x n x *= MATLAB 实现 2.1X X X *=设[ x10=[1 0.7 0.4 0.1 0]; x20=[0.1 0.3 0.5 0.7 0.9 1];]3、计算卷积用MATLAB 计算序列{-2 0 1 –1 3}和序列{1 2 0 -1}的离散卷积。

首先用手工计算,然后用MATLAB 编程验证。

三、实验组织运行要求1、学生在进行实验前必须进行充分的预习,熟悉实验内容;2、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读懂并理解相应的程序;3、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配合和服从实验室人员管理;4、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予以必要的辅导,独立完成实验;5、采用集中授课形式。

四、实验条件1、具有WINDOWS 98/2000/NT/XP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一台; 2.、MATLAB 编程软件。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宁夏理工学院计算机公共教研室目录实验1 WINDOWS 的基本操作 (4)1.1实验目的 (4)1.2实验环境 (4)1.3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4)1.4操作练习 (14)实验2 资源管理器的使用与管理 (15)2.1实验目的 (15)2.2实验环境 (15)2.3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5)2.4操作练习 (23)实验3 WINDOWS XP 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 (24)3.1实验目的 (24)3.2实验环境 (24)3.3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24)3.4操作练习 (29)实验 4 WORD XP 文档的编辑 (30)4.1实验目的 (30)4.2实验环境 (30)4.3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30)4.4操作练习 (35)实验 5 WORD XP 文档的排版 (37)5.1实验目的 (37)5.2实验环境 (37)5.3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37)5.4操作练习 (44)实验 6 WORD 综合实验 (46)6.1、实验目的: (46)6.2、实验设备:每学生一台微型计算机 (46)6.3、实验学时:4学时 (46)6.4、实验内容: (46)实验7 MICROSOFT EXCEL XP应用 (48)7.1、实验目的 (48)7.2、实验环境 (48)7.3、实验内容与步骤 (48)7.4、实验报告要求 (60)实验8 演示文稿的建立、编辑与格式化 (64)8.1实验目的 (64)8.2实验环境 (64)8.3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64)8.4操作练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 Windows 的基本操作一个电脑新手,看到刚买回来的电脑,不知如何下手。

如何用电脑写报告,报告如何分类整理存放,如何让自己的桌面有个性,如何一边工作一边听音乐一边查资料……一串串的问题浮现在他的眼前。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cx)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wcx)
三பைடு நூலகம்实验内容
1.线性和非线性系统
例2-1设系统为
y[n]-0.4y[n-1]+0.75y[n-2]=2.2403x[n]+2.4908x[n-1]+2.2403x[n-2]
要求用MATLAB程序仿真系统,输入三个不同的输入序列x1(n),x2(n)和
x(n)=a.x1(n)+b.x2(n),计算并求出相应的输出响应y1[n],y2[n]和y[n]。
数字信号处理应用的一个常见例子是从被加性噪声污染的信号中移除噪声。假定信号s[n]被噪声d[n]所污染,得到一个含有噪声的信号x[n]=s[n]+d[n]。我们需要对x[n]进行运算,产生一个合理的逼近s[n],对时刻n的样本求平均,产生输出信号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如:三点滑动平均的信号。
程序1-3实现三点滑动平均的信号运算:
(2)程序1-2:正弦序列的产生和绘制
% Program P1_2
% Generation of a sinusoidal sequence
n = 0:40;
f = 0.1;
phase = 0;
A = 1.5;
arg = 2*pi*f*n - phase;
x = A*cos(arg);
clf;% Clear old graph
由固冇频率wn把模拟低通滤波器原型转换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运用脉冲响应不变法或双线性变换法把模拟滤波器转换成数字滤波器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提供了儿个用于直接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函数这一直接设计iir数字滤波器1butterworth模拟和数字滤波器设计数字域
数字信号处理
实验指导书
王创新文卉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信号的产生、时域变换及卷积计算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 画图指令及基本函数的调用、编写方法。

2.掌握用MATLAB 实现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1.用MATLAB 表示)(),(),(),(00n n n n n u n u --δδ。

2.三角波f(t)如图所示,试利用MATLAB 画出f(2t)和f(2-2t)的波形。

已知该三角波在matlab 中表示为tripuls (t ,4,0.5)。

3. 用MATLAB 计算序列{-2 0 1 –1 3}和序列{1 2 0 -1}的离散卷积。

三、实验预备知识1.stem 和plot 函数的用法 (1)用stem 画短的离散时间序列(2)用plot 画连续时间信号已采样的近似图,或者画那些离散值个数难以控制增长的很长的离散时间信号。

(3)与stem 不同,plot 用直线将相邻的各元素连接起来,故当时间标号取得是够细的话,用直线所连接的结果是该原始连续时间信号图形的一个好的近似。

2.几种典型信号的表示方法 (1)单位脉冲序列k=-50:50;delta=[zeros(1,50),1,zeros(1,50)]; stem(k,delta)(2)单位阶跃序列方法1:k=-50:50;uk=[zeros(1,50),ones(1,50)]; stem(k,uk)3.信号的尺度变换、翻转、平移信号的翻转运算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它运算较简单。

(1)在信号翻转f(-t)和f[-k]运算中,函数的自变量乘以一个负号,在MATLAB 中可以直接写出。

(2)翻转运算在MATLAB中还可以利用fliplr(f)函数实现,而翻转后信号的坐标则可以由-fliplr(k)。

4.三角波的产生tripuls() –该函数产生连续的、非周期的、幅度为1 的三角形脉冲信号,其调用格式如下:y=tripuls(t,w,s)其中,t 为时间向量,脉冲的时间中心为t=0,w 为脉冲的宽度,s 表示三角波的倾斜度,当s=0 时,产生对称的三角脉冲信号。

5.信号的卷积conv(a,b)四、实验步骤1.编写程序。

2.调试程序。

3.写出程序运行结果。

五、思考题1.编写阶跃信号、冲激信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编程求任意两个数字序列的叠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如何美化输出波形界面。

实验二 抽样定理、调制定理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抽样定理, 熟悉Matlab 下simulink 的使用方法2、掌握信号的幅度调制的方法,深刻理解信号调制的频谱变化。

3、学会使用MATLAB 实现信号的调制及解调。

二、试验内容:1 用 Matlab 中simulink 仿真模拟信号的抽样, 比较在不同抽样间隔下的信号变化 。

2. 对时域信号f (t ),如图所示,用)150*2cos(t 信号对其进行幅度调制(抑制载波幅度调制),利用MA TLABB 编程调制,绘出时域、频域图形。

三、实验预备知识:1 抽样定理:一个频带限制在(0, f H )赫内的时间连续信号m (t ) ,如果以秒的间隔对它进行等间隔(均匀)抽样,则m (t ) 将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抽样脉冲序列是一个周期性冲击序列, 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取样可获得离散时间信号,取样器可看作一 个乘法器,连续信号 f(t)和开关函数 s(t)在取样相乘后输出离散时间信号 fs(t)。

如下图所示:如果令取样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等于原信 号频率的最高频率,那么取样信号中大于原信号最高频率的频率 成分被滤去,而仅存原信号频谱的频率成分,这样低通滤波器的 输出为得到恢复的原信号。

如:当开关函数为周期性矩形脉冲, 且脉冲宽度为,则原信号与取样信号的频谱图如下:根据抽样定理,只有在抽样频率 fs 大于等于二倍的原信号频率 fm 时,取样信号的频谱才不会发生。

当抽样频率过低时将会发生频谱重叠,如下图:这样将无法恢复原信号。

结果讨论 :抽样定理是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理论基础 ,它告诉我们: 如果对某一带宽的有限时间连续信号 (模拟信号) 进行抽样 ,且在抽样率达到一定数值时, 根据这些抽样值可以在接收端准确地恢复原信号 .也就是说 ,要传输模拟信号不一定传输模拟信号本身, 只需传输按抽样定理得到的抽样值就可以了。

2 傅立叶变换:dt e t f F t f t j ⎰∞∞--=↔ωω)()()(对t 0cos ω,傅立叶变换为:)]()([cos 000ωωδωωδπω-++↔t则:t t f t y 0cos )()(ω=为对f (t )的幅度调制:)]()([21)]()([*)(21cos )(00000ωωωωωωδωωδπωπω-++=-++↔F F F t t f 得出结论:已调信号的频谱是将基带信号频谱的搬移。

四、实验步骤 4.编写程序。

5.调试程序。

6.写出程序运行结果。

五、思考题1.如何使用抽样定理?2.总结幅度调制的基本原理。

实验三 离散系统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悉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2.掌握离散时间系统频域分析的MATLAB 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1.三阶归一化的Butterworth 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为1)(2)(2)(1)(23+++=jw jw jw jw H试画出系统的幅度响应)(jw H 和相位响应)(w ϕ。

2.已知RC 电路如图所示,系统的输入电压信号为f(t),输出信号为电阻两端的电压y(t)。

当RC=0.04,f(t)=cos5t+cos100t,-∞<t<∞。

试求该系统的响应y(t)。

三、实验预备知识1. 利用MA TLAB 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当系统的频率响应H (jw )是jw 的有理式时,有:)1()()()1()()()()()(1)2()1(1)2()1(++++++++==--M a jw a jw a N b jw b jw b w A w B jw H M M N N MATLAB 信号处理工具箱提供的freqs 函数可直接计算函数系统的频率响应。

格式:H=freqs(b,a,w) 说明:(1)b 是上式中分子多项式的系数;a 是上式中分母多项式的系数。

(2)w 为需计算的H (jw )的抽样点。

(数组w 中最少需包含两个w 的抽样点)。

2. 正余弦信号作用于LTI 系统时,输出的零状态响应仍为同频率的信号,且为稳态响应。

输出信号的幅度由系统的幅度函数H(w0)确定,输出信号的相位相对于输入信号偏移了)(0w ϕ。

故输出y =|H(0w )| f (0w t+)(0w ϕ+θ) 四、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

2.调试程序。

3.写出程序运行结果。

五、思考题1.总结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响特性分析方法。

2.总结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响特性分析方法。

实验四 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一、实验目的1.熟悉连续周期、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及MATLAB 编程实现方法。

2.掌握离散周期、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及MATLAB 编程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1.试用MATLAB 计算如图所示周期矩形波序列的DFS 系数。

2.试画出9.0±=α时,()Ω--=j j eeF αα11幅度频谱。

三、实验预备知识1.离散周期信号傅立叶级数DFS 分析若设定DFS 和1DFS 的求和范围为0到N-1,{}==][][k f DFS m F ∑-=10][N kmkNW k f (1){}==][][m f IDFS k F ∑--=1][1N mmkNW m F N (2)Nj N eW π2-=则MATLAB 提供的函数F=fft(f),可用来计算(1)式定义的N 个DFS 系数。

说明:信号的周期N 由上式中序列f 长度确定。

返回的序列F 给出的是10-≤≤N m 时的DFS 系数。

类似地,可用MATLAB 提供的函数f=ifft(F)由DFS 系数F(m)按(2)式计算出时域信号f[k]。

2.离散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当序列的DTFT 可写成Ωj e的有理多项式时,MATLAB 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 中的fregz 函数可用来计算DTFT 的值。

另外MATLAB 提供的abs,angle,real,imad 等基本函数可用来计算DTFT 的幅度,相位,实部,虚部。

设DTFT 的有理多项式为:)1()()()(1010ΩΩΩΩΩΩΩ++++++==j N j j M j j j j e a e a a e b e b b e A e B e F则freqz 的调用形式为:h=freqz(b,a,w) (2) 说明:(1)b 和a 分别为(1)式中分子多项式和分母多项式函数的向量。

],,,[10M b b b b =],,,[10N a a a a =(2)W 为抽样的频率点(3)在以(2)式形式调用freqz 函数时,W 中至少要有2个频率点。

(4)返回的值h 就是DTFT 在抽样点W 上的值,H 的值一般是复数。

注:∑∞-∞=Ω-Ω==K kj j ek f k f DTFT e F ][]}[{][Ω==ΩΩΩ⎰d e e F e F IDTFT k f k j j j )(21)}({][2ππ一般来说)(Ωj e F 是实变量Ω的复值函数,可用实部和虚部将其表示为:)(Ωj e F =)(Ωj R e F +)(Ωj I e jF ,其中)(Ωj R e F 和)(Ωj I e F 分别是)(Ωj e F 的实部和虚部;也可用幅度和相位将)(Ωj eF 表示为:)(Ωj e F =|)(Ωj e F |)()(ΩΦj e ,其中|)(Ωj e F |和)(ΩΦ分别为序列][k f 幅度谱和相位谱。

四、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

2.调试程序。

3.写出程序运行结果。

五、思考题1.总结周期连续、离散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方法。

2.总结非周期连续、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分析方法。

实验五 应用FFT 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一.实验目的1.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次实验,加深对FFT 的理解,熟悉FFT 算法及其程序的编写。

2.熟悉应用FFT 对典型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方法。

3.了解应用FFT 进行信号频谱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在实际中正确应用FFT 。

二.实验内容用FFT 对如下典型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并观察其图形(1)高斯序列:⎪⎩⎪⎨⎧≤≤=--else n en x q p n a 0150)(2)((2)衰减正旋序列:⎩⎨⎧≤≤=-else n fn e n x n b 01502sin )(πα(3)三角波序列⎪⎩⎪⎨⎧≤≤-≤≤+=else n n n n n x c 0748301)((4)反三角序列⎪⎩⎪⎨⎧≤≤-≤≤-=else n n n n n x d 0743304)(三、试验预备知识一个连续信号的频谱可以用它的傅立叶变换表示为⎰+∞∞-Ω-=Ωdt e t x j X tj a a )()( (2-1)如果对该信号进行理想采样,可以得到采样序列)()(nT x n x a = (2-2)同样可以对该序列进行Z 变换,其中T 为采样周期∑+∞-∞=-=n nzn x Z X )()( (2-3)当ωj e z =的时候,我们就得到了序列的傅立叶变换∑+∞-∞=-=n nj j en x e X ωω)()( (2-4)其中ω为数字角频率,和模拟域频率的关系为s f T /Ω=Ω=ω (2-5)式中的s f 是采样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