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性能
一、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它的构造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可是从原理上讲所有的电池都是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离物和容器组成的,其中正负两极的活性物质和电解质起电化反应,对电池产生电流起着主要作用,如图4-1所示。
在电池内部,正极和负极通过电解质构成电池的内电路,在电池外部接通两极的导线和负荷构成电池的外电路。
在电极和电解液的接触面有电极电位产生,不同的两极活性物质产生不同的电极电位,有着较高电位的电极叫做正极,有着较低电位的电极叫做负极,这样在正负极之间产生了电位差,当外电路接通时,就有电流从正极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再由负极经过内电路流向正极,电池向外电路输送电流的过程,叫做电池的放电。 在放电过程中,两极活性物质逐渐消耗,负极活性物质
1.电解质
2.负极
3.容量
4.正极
5.隔离物
6.导线
7.负荷 图4-1 电池构造示意图
放出电子而被氧化,正极活性物质吸收从外电路流回的电子而被还原,这样负极电位逐渐升高,正极电位逐渐降低,两极间的电位差也就逐渐降低,而且由于电化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增加了电池的内阻,使电池输出电流逐渐减少,直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或在外电路两电极之间端电压低于一定限度时,电池放电即告终。
电池放电以后,用外来直流电源以适当的反向电流通入,可以使已形成的新化合物还原成为原来的活性物质,而电池又能放电,这种用反向电流使活性物质还原的过程叫做充电。
蓄电池可以反复多次充电、放电,循环使用,使用寿命长,成本较低,能输出较大的能量,放电时电压下降很慢。
1.电动势的产生
铅蓄电池的正极是二氧化铅(PbO 2),负极是绒状铅(Pb),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活性物质,故和稀硫酸(H 2SO 4)起化学作用的结果也不同。在未接通负载时,由于化学作用
使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却多余电子,如图4-2所 图4-2 铅蓄电池电势产生过程 示,两极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
2.放电过程的化学反应
当外电路接上负载(比如灯泡)后,铅蓄电池在正、负极板间电位差(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Ⅰ从正极流出,经负载流向负极,也就是说,负极上的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如图4-3。同时在蓄电池内部产生化学反应:
.
在负极板上,每个铅原子(Pb)放出二个电子,而成铅正离子(Pb ++
),因此负极板上出现若干多余的电子,这些电子在电位差的作用下,不断地经外电路进入正极板。而在电解
液内部,因硫酸分子的电离便有氢正离子(H +)和硫酸根负离子(SO 4)-
存在。 图4-3 铅蓄电池放电时的化学反应
这时因电荷(离子)的静电作用,氢正离子(H +
)移向
正极板,硫酸根负离子(SO 4--
) 移向负极板,于是形成电池内部的离子电流。当硫酸根负离
子(SO 4--)与负极板上的铅正离子(Pb +
+)相遇时,便生成硫酸铅(PbSO 4)分子附在负极板上。
在正极板上, 由于电子自外电路进入, (PbO 2)与水作用离解出来的四价的铅正离子(P ++++)在取得二个电子后化合变成二价铅的正离子(Pb ++),再和正极板附近的硫酸根负离
子(SO 4--
)结合在一起,生成硫酸铅分子(PbSO 4)附在正极板上。与此同时,移向正极板的氢
正离子(H +)便和氧负离子(O --
)结合,生成水分子(H 2O)。
于是,放电时总的化学反应为:
PbO 2+2H 2SO 4+Pb −−→
−放电
PbSO 4+2H 2O +PbSO 4 (4-1) (正极)(硫酸)(负极) (正极) (水) (负极)
从放电反应式看出,随着蓄电池放电,硫酸逐渐消耗,电解液的比重逐渐下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电解液比重变化,判断铅蓄电池的放电程度。
3.充电过程的化学反应
充电是放电过程的逆过程,如图4-4所示。
图4-4 铅蓄电池在充电时的化学反应
.
充电时,应在蓄电池上外接充电电源(整流器),使正、负极板在放电时消耗了的活性物质还原,并把外加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在充电电源作用下,外电路的电流I 自蓄电池的正极板流入,经电解液和负极板流出。于是,电源从正极板中不断取得电子输送给负极板,促使正、负极板上的硫酸铅(PbSO 4)不断进入电解液而被游离,因此在电池内部产生如下的化学反应:
在负极板上,因获得了电子,所以二价的铅离子(Pb ++
)被中和为铅(Pb),并以固体状态附在负极板上。
在正极板上失去的电子,则由电解液中位于极板附近处于游离状态的二价铅离子(Pb ++
)
不断放出二个电子来补充。当它变成四价铅离子(Pb ++++
)以后,再和水中的氢氧根离子(10H)
结合,生成过渡状态的而且可离解的物质(Pb(OH)4)和游离状态的氢离子(H +
)。(Pb(OH)4)又继续被分解为二氧化铅(PbO 2)和水。
在电流作用下向负极板移动,同时向正极板移动,两种离子因静电引力而结合成硫酸。 于是,充电时总的化学反应式为:
PbSO 4+2H 2O +PbSO 4−−
→−充电
PbO 2+2H 2SO 4+Pb (4-2) (正极) (水) (负极) (正极) (硫酸) (负极)
从充电反应式看出,当蓄电池充电后,两极上原来被消耗的活性物质复原了,同时电解液中的硫酸成分增加,水分减少,电解液的比重升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电解液比重变化,来判断铅蓄电池的充电的程度。
二、铅酸蓄电池容量
蓄电池的容量不是恒定的常数,它与极板活性物质的多少、充电程度、放电电流的大小、放电时间长短、电液比重和温度高低等有关。使用中放电率和电液温度影响较大。
1、电池容量与极板尺寸及有效物质的关系:
极板愈薄,活性物质利用率愈高,电池容量就大;极板面积愈大,有效物质充分利用,容量则大;有效物质颗粒间存在微孔,使电解液接触有效物质的真实面积增大数百甚至几千倍。由于正极板上的有效物质利用率约为45%,低于负极板上有效物质利用率50%的数值,故电池容量以正极板容量为标称单位。正极板厚,浓差极化影响大,电解液向深处扩散困难,有效物质利用率变低。
有效物质的利用率即是被利用的有效物质数量与有效物质总量之比。 2.使用因素对容量的影响:
(1) 放电率影响:一般以10小时放电率的容量作为蓄电池的正常额定容量。放电率低于正常放电率时,可得较大的容量;反之,容量则变小。铅酸蓄电池因放电率引起的放电一变化见下面表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