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第二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清华大学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清华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0184ba916bec0975f465e2cf.png)
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威尼斯的历史始于公元453年。当时这个地方的农民和渔 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 小岛。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 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人们建起了威 尼斯。10世纪开始发展,14世纪前后,这里已经发展成为意大 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誉为整个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业贸易 旅游于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纪为威尼斯全盛时期,成为 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地中海贸易中心之 一。16世纪始,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威尼斯逐渐衰落, 1797年,威尼斯屈从于拿破仑的统治,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威 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1849年反奥地利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区和意大利才实现统一,从此成为意大利
世界会展中心 米兰是世界上展览,展会最多的城市之一,米兰曾承办过1906年世界博 览会,并即将主办2015年世界博览会,米兰展览馆是世界最大的展览中心。 米兰设计周,米兰家具设计展,米兰建筑双年展等固定展览在世界具有重要影 响,全世界各地展品源源不断地在米兰进行展览。一年一度的米兰国际博览会 是世界第四大博览会,对促进意大利对外贸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每年举办各 类展览80多个,参展商30000家左右,参观者达250万人次,展出面积37万 平方米。1974年4月中国第一次组团参加了米兰博览会。1984年4月上海市 对外贸易总公司作为上海米兰结好后首次组团去米兰博览会参展。 世界时尚之都 米兰是世界公认的四大时尚之都之一,也是四大时尚之都中最具影响力的 城市,米兰汇聚了众多世界时尚名品,阿玛尼,范思哲,普拉达,杜嘉班纳, 华伦天奴,古奇,莫斯奇诺等。米兰时装周是世界最为重要的时装周之一,有 世界时装晴雨表之称。蒙提拿破仑街是世界最为著名的奢侈品大道。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米兰城建于一千多年前,现在的城市是500~600年前建造的,米兰是文 艺复兴的重镇,达芬奇在这里生活工作,在这里留下了众多手稿和杰作《最后 的晚餐》,米兰保留着众多古迹,米兰从500多年前就是世界重要的城市。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PPT课件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04cd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b.png)
×1=0.7359(年)
二、久期的理论基础和计算
N
D= = ∑T=(1 CF×t DF×t t)
∑TN=(1 CF×t DF)t
(一)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
2.资产可转换理论 主要观点:银行能否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
资产的变现能力。 局限性:片面强调资产的转换能力而忽视了证券
和资产的质量;为信用膨胀提供了条件;当 市场运行出现问题时,资产的可转换性会大 大降低。
(一)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
3.预期收入理论 主要观点:该理论认为流动的保障归根结底来
(一)负债管理理论介绍 (二)负债管理的方法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负债管理理论(The Liability Management Theory) 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该理论主张商业银行资产应该 按照既定的目标增长,主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负债方项目, 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主动负债,或者"购买"资金来支持资产 规模扩张,实现银行三性原则的最佳组合。
源于客户的预期收入。为银行发放中长期贷 款提供了理论基础。 局限性:预期收入的主观性和可预测性是不能 确定的,在资产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务人 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变化 。
(二)资产管理方法
1.资金总库法
资金总库法示意图
资金总库
the Pool of Fund
2.资金分配方法
主要内容:商业银行把现有的资金分配到 各类资产上,应使各种资金来源的流通速 度或周转率与相应的资产期限相适应。即, 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应保持高度的对 称关系,所以也称期限对称方法。
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二章练习
![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二章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e98397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9.png)
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答案)1. 发行优先股对商业银行的不足之处不包括()。
A.股息税后支付,增加了资金成本B.总资本收益率下降时,会发生杠杆作用,影响普通股股东的权益C.不会稀释控制权D.可以在市场行情变动时对优先股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转化,增大了经营的不确定性2. 一旦银行破产、倒闭时,对银行的资产的要求权排在最后的是()。
A.优先股股东B.普通股股东C.债权人D.存款人3. 发行普通股对商业银行的不足之处不包括()。
A.发行成本比较高B.对商业银行的股东权益产生稀释作用C.资金成本总要高于优先股和债券D.总资本收益率下降时,会发生杠杆作用4. 资本盈余是指发行普通股时发行的实际价格高于()的部分A.发行的预计价格B.票面价值C.实际价值D.每股净资产5. 下列各项不属于发行资本债券特点的有()。
A.不稀释控制权B.能大量发行,满足融资需求C.利息税前支付,可降低税后成本D.利息固定,会发生杠杆作用6. 资本与总资产比率和资本与存款比率相比,克服了()的不足。
A.没考虑资金运用B.没反映银行资产结构C.没考虑风险D.没考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7. 下列关于纽约共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它根据商业银行资本风险程度的不同,将全部资本分做六类B.其中的无风险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同业拆借、国债、优质商业票据等C.亏损了的资产或固定资产也叫有问题资产,需要100%的资本保证D.商业银行只要将各类资产额分别乘以各自的资本资产比率要求,并进行加总,便可以求得商业银行所需的最低资本量8. 下列各项不属于综合分析法特点的有()。
A.非数量性B.不确定性C.繁琐D.客观性9. 下列各项不属于非公开储备特点的有()。
A.是指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公开标明的储备B.包括在核心资本中C.与公开储备具有相同的质量D.可以自由、及时地被用于应付未来不可预见的损失10. 下列关于资本需要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6ba26d551810a6f52486e8.png)
徐州师范大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资料第一章 商业银行管理学导论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企业性质:(1)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我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价值最大化。
(2)在性质上不同于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二、商业银行的职能:中介职能、支付职能、信用创造职能、金融服务职能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 最终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模式可表述如下:n i i i MaxPV )1()1(1221++++++=πππ ∑=+=nt tt i 1)1(π其中PV 为商业银行的价值,πt 为商业银行在第t 年的利润,i 为适当的折现率。
这一目标模式提出了这样一种经营理念: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是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时间上可至无穷)形成的。
二、基本目标:“三性”平衡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性”平衡。
基本目标与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商业银行只有围绕基本目标开展日常的经营活动才能实现其最终目标1.效益性(1)决策指标上,银行在配置每一笔资金时,都要考虑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选取机会成本最低的资产项目,或者在一定的机会成本水平上,选取收入最高的资产项目,以期取得最大的经济利润。
(2)会计指标上,银行在某一考核期内,表现出较高的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运营净收入率和每股利润等。
2.安全性:一是银行投入的信用资金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如期收回,能保持和发展银行的经营规模和业务能力;二是银行不会出现因贷款本息不能按期收回而影响客户提取存款的情况。
3.流动性商业银行经营的流动性主要表现在:时刻满足资金的流动性需求。
根据资金流动性变化规律,运用一定的预测分析工具对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和供给做出正确估计并做出适当的资金安排。
三、“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1.“三性”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2.资金的效益性是核心,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是实现效益性的基础。
离开资金的效益性,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就失去存在的价值;离开了这两个基础,资金的效益性就成了空中楼阁。
0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与理论
![0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与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4c08e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1.png)
从流动性保险功能的角度证明了金融中介 存在的理由。金融中介为存款人提供活期存款 合约并向借款人提供非流动性贷款,因而承担 着将非流动性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负债的流动性 转换功能。
一、流动性保险
银行提供的活期存款合约能为要求在不同 时间为消费的存款人提供更为有效的风险分担 形式,提高了竞争性市场的效率,因此,金融 中介的作用相当于为存款人提供了一种流动性 保险,允许他们在最需要的时候进行消费。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应当以表内业务为基础, 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管理也应建立在资产负债管 理的基础上,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Management Theory
二、影响银行管理行为的
Theory Hypotheses
理
论
假
说
(一)有效资本市场假说 (EMH)
资本市场的充分有效性是指在金融市场上信息 的迅速传播与信息占有的均等性。资本市场充分有 效的假设认为,新信息的出现会立即导致金融证券 价格的调整,而证券价格的变动程度则充分地反映 了所有的信息变化。充分有效的资本市场意味着证 券的现实价格体现了金融证券的预期收益。因此, 在这一市场中,没有任何个人或集团能够通过信息 垄断而获得超额市场利润。
Although self- sufficiency sounds appealing, it makes no economic sense. Many of your needs can be provide for more cheaply by others. Trade benefits everyone.
指股票价格反映的信息。如果市场是有效的,新的信 息将会迅速在市场中反映出来。
根据股票价格对信息反映程度不同,有效市场可以分为: 弱势有效的资本市场(Weak Efficient) 半强势有效的资本市场(Semi-strong Efficient) 强势有效资本市场(Strong Efficient)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2章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2章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7c4802844769eae009edbb.png)
8
《巴塞尔协议》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两类:一类是 核心资本(一级资本);另一类是附属资本(二 级资本)。 1、核心资本(一级资本) 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 股本包括已经发行并全额缴付的普通股和永久 性非累积的优先股; 公开储备指以公开的形式,通过保留盈余和其 他盈余,例如股票发行溢价、保留利润(凭国家 自行处理,包括在整个过程中用当年保持利润向 储备分配或储备提取)、普通准备金和法定准备 金的增值而创造和增加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 储备。
3.发行资本票据和债券 债务资本是 70 年代起被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广 泛使用的一种外源资本。这种债务资本所有者的求 偿权排在各类银行存款所有者之后,并且其原始期 限较长。债务资本通常有资本票据和债券两类。资 本票据是一种以固定利率计息的小面额证券,该证 券的期限为 7—15 年不等。它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 售,也可向银行的客户推销。债券的形式较多,通 常而言,银行债券性资本包括可转换后期偿付债券、 浮动利率后期偿付债券、选择性利率后期偿付债券 等等。
26
发行资本票据和债券筹资的优点在于: 1)由于债务的利息可以从银行税前收益中支出,而不必 缴纳所得税,因此,尽管长期债务的利息看上去比发行 股票的成本高,但考虑税收因素后,长期债务反而更便 宜; 2)在通过投资银行发行股票或债券时,通常发行股票的 成本要比发行债券的成本高一些; 3)虽然在西方的商业银行管理中,一般存款要缴存一定 比率的准备金,但商业银行通过发行资本票据和债券吸 收到资金,不必缴存准备金,这实际上增加了商业银行 可以运用的资金量,也就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 4)发行资本票据和债券可以强化财务杠杆效应。
22
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普通股筹资有以下缺点: 1)发行成本高。 2)会削弱原股东对银行的控制权。 3)会影响股票的收益。 4)如果市场利率比较低,通过债务方式进行 融资的成本较低,此时,发行新股会降低银 行的预期收益,这样将使普通股股东的收益 降低。
商业银行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商业银行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8ca03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d.png)
商业银⾏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商业银⾏管理学》课后习题及题解第⼀章商业银⾏管理学导论习题⼀、判断题1. 《⾦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核⼼内容之⼀就是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2. 政府放松⾦融管制与加强⾦融监管是相互⽭盾的。
3. 商业银⾏管理的最终⽬标是追求利润最⼤化。
4. 在⾦融市场上,商业银⾏等⾦融中介起着类似于中介经纪⼈的⾓⾊。
5. 商业银⾏具有明显的企业性质,所以常⽤于企业管理的最优化原理如边际分享原理、投⼊要素最优组合原理、规模经济原理也适⽤于商业银⾏。
6. ⾦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商业银⾏在⾦融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7. 企业价值最⼤化是商业银⾏管理的基本⽬标。
8. 商业银⾏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围绕稀缺资源信⽤资⾦的优化配置所展开的各种业务及相关的组织管理问题。
9. 商业银⾏资⾦的安全性指的是银⾏投⼊的信⽤资⾦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能如期收回。
⼆、简答题1. 试述商业银⾏的性质与功能。
2. 如何理解商业银⾏管理的⽬标?3. 现代商业银⾏经营的特点有哪些?4. 商业银⾏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5. 如何看待“三性”平衡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1. 论述商业银⾏的三性⽬标是什么,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2. 试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商业银⾏在⾦融体系中的作⽤。
第⼀章习题参考答案⼀、判断题1.√2.×3.×4.√5.×6.√7.×8.√9.√⼆、略;三、略。
第⼆章商业银⾏资本⾦管理习题⼀、判断题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商业银⾏的核⼼资本充⾜率仍为4%。
2. 巴塞尔协议规定,银⾏附属资本的合计⾦额不得超过其核⼼资本的50%。
3.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信⽤风险提供了两种⽅法: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
4. 资本充⾜率反映了商业银⾏抵御风险的能⼒。
5. 我国国有商业银⾏⽬前只能通过财政增资的⽅式增加资本⾦。
6. 商业银⾏计算信⽤风险加权资产的标准法中的风险权重由监管机关规定。
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53cc3b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a.png)
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第一节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概述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涵义商业银行是以货币和信用为经营对象的金融中介机构。
商业银行的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组织和营销;商业银行的管理是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控制与监督。
【例题·单选题】商业银行的经营是指对其所开展的各项业务活动的()。
A.组织和控制B.组织和营销C。
控制和监督D.计划和组织『正确答案』B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内容1。
商业银行的经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负债业务的组织和营销;(2)资产业务的组织和营销;(3)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组织和营销2。
商业银行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资产负债管理;(2)财务管理;(3)风险管理;(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关系经营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本,管理是为了确保经营的效率,服务于经营,为了更好地经营。
因此,两者是相互联系、互为依托的。
四、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通常把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归纳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三大原则.1。
安全性原则资金经营安全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资金流动和盈利、保持银行良好信誉的前提,被视为三大原则的首要原则。
2。
流动性原则银行的流动性体现在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1)资产的流动性,即银行资产在不受损失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变现的能力;(2)负债的流动性,即银行在需要时能够及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
3.盈利性原则盈利性是指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能力。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追求盈利是其经营的核心目标,也是其不断改进服务,扩大业务经营的内在动力。
(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原则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原则既有联系又有矛盾。
一般说来流动性与安全性成正比,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就越有保障。
然而,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成反比,流动性越高,安全性越好,而银行盈利水平则会越低,反之则相反。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复习资料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2963923b4daa58da0114ac4.png)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的特殊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总分行制:又叫分支行制,它是由一家总行和下设的如干架分支行形成的以总行为中心的庞大的银行网络。
3、集团银行制:又叫控股公司制,即由一个集团成立控股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
二、简答1、什么是商业银行?它具有哪些基本功能?(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的特殊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又不是一般的企业,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是特殊的银行。
(2)基本功能: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金融服务 e.调节经济2、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有哪些?如何贯彻这些目标以及协调目标之间的矛盾?(论述)安全性:安全性目标是指商业银行应努力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它的影响,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发展。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现和必要的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重含义。
盈利性: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层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银行的利润最大化。
作为一个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在实现盈利的过程中又要受到流动性与安全性的制约,忽视这两者,单纯追求盈利,商业银行的经营必然陷入混乱。
因此,现代商业银行在追求盈利性目标的同时,必须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
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从盈利性的角度看,商业银行的资产可以分为盈利资产和非盈利资产,盈利性目标要求提高盈利资产的运用率,而流动性目标却要求降低盈利性资产的运用率;资金的盈利性要求选择有较高收益的资产,而资金的安全性却要求选择有较低收益的资产。
事实上,商业银行经营"三性"目标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统一协调关系。
2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经营管理
![2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bb652458fb770bf78a55f3.png)
§2 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
一、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 二、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
§2 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
一、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 1、营业功能:购置固定资产。 2、保护功能:在银行停业清理时,用来偿 还存款及其他债券。 3、管理功能:提供的资金支持。 美国对商业银行资本的认识。
关键:银行资本能吸收意外损失,消除银 行的不稳定因素 (1)缓冲器,吸收经营亏损,保证正常经营 (2)银行正常经营之前的启动资金 (3)显示银行实力,维持市场信心 (4)为银行扩张和业务拓展提供资金 (5)适应监管当局的需要,保证银行的持续 增长
(三)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方法的优劣势比较 1、内部筹资:增加留存盈余(未分配利 润),是银行增加自有资本最方便、最廉 价的方法。 发行普通股 发行优先股 2、外部筹资
发行资本票据和资本债券 可转换债券
三、增加资本的几种方法比较
3、筹资方法的比较 案例分析2-1 几种增加资本方法的收益效 果
※对银行资产与银行资本关系的认识 (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银 行监管当局基本上将银行的最低资本额与银行的 总资产相联系,与各银行资产的质量及风险没有 直接的联系 (2)1986年,美国金融当局首先提出了银行资本 额应反映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 (3)1988年,BIS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 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规定12个参加国应以 国际间可比性及一致性为基础制定各自的银行资 本标准
二、银行资本的构成
(一)《巴塞尔协议》银行资本构成的划分 核心资本(一级资本) 附属资本(二级资本)
《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的分类
核心资本: (1)股本:普通股、永久非累积优先股 (2)公开储备:股票发行溢价、未分配利润等 附属资本: (1)未公开储备:没有公开,但反映在损益账上并为银行的 监管机构所接受的储备 (2)重估储备:对记入资产负债表上的银行自身房产的正 式重估和来自有隐蔽价值的资本的名义增值 (3)普通准备金:防备未来可能出现的一切亏损而设立 (4)混合资本工具:带有一定股本性质又有一定债务性质的 一些资本工具 (5)长期附属债务:资本债券与信用债券的合称
(完整版)《商业银行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商业银行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a7c98c0b4c2e3f56276377.png)
《商业银行管理学》课后习题及题解第一章商业银行管理学导论习题一、判断题1.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2. 政府放松金融管制与加强金融监管是相互矛盾的。
3. 商业银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4. 在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起着类似于中介经纪人的角色。
5. 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企业性质,所以常用于企业管理的最优化原理如边际分享原理、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原理、规模经济原理也适用于商业银行。
6. 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7.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目标。
8. 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围绕稀缺资源信用资金的优化配置所展开的各种业务及相关的组织管理问题。
9. 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指的是银行投入的信用资金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能如期收回。
二、简答题1. 试述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2. 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3.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有哪些?4. 商业银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5. 如何看待“三性”平衡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1. 论述商业银行的三性目标是什么,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2. 试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2.×3.×4.√5.×6.√7.×8.√9.√二、略;三、略。
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习题一、判断题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仍为4%。
2. 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附属资本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其核心资本的50%。
3.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信用风险提供了两种方法: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
4. 资本充足率反映了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5.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只能通过财政增资的方式增加资本金。
6. 商业银行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标准法中的风险权重由监管机关规定。
二、单选题1.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
商业银行管理学课程大纲
![商业银行管理学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c807965a98271fe910ef99d.png)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课程大纲课程编码:学分:3总学时:48课堂教学学时:48实验(上机)学时:0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先修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修读完或同时修读《会计学》、《国际金融学》、《银行会计学》、《证券投资学》、《货币银行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职业定向课程,以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提供的金融服务,讨论了商业银行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学生在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后,能够了解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趋势,为未来更好地从事金融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不仅给学生介绍当今银行业发展的最新前沿,而且全面介绍商业银行如何提高经营效率、控制金融风险的实用方法。
让学生掌握如何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技能和政策去分析、回答和解决银行管理中的各种现象与现实问题。
二、教学进程安排: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银行业务及金融服务管理简介第一章变化中的金融服务部门概览1.教学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探讨现代银行和与其相似的竞争者在经济中扮演的许多重要角色,并且看到怎样以及为什么银行业和金融服务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在快速变化。
2.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竞争性金融机构的内涵和熟悉银行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把握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3.教学内容和要求:1.1 什么是银行——了解银行的概念1.2 金融系统以及竞争性金融机构——掌握竞争性金融机构的内涵;1.3 银行与其竞争者向公众提供的服务——熟悉银行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1.4 影响所有金融机构的主要趋势——危机、变革、转变:把握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1.5 本书框架——了解整本书的框架4.教学过程与方法:以课堂授课为主要教学方式。
课堂授课以讲授重点、难点和疑点为主,系统讲解和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系、投资系)-教学大纲
![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系、投资系)-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6873da8844769eae009edfd.png)
《商业银行经营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173A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金融学、投资学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管理学》《基础会计》一、教学目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教育部指定的金融专业六门主干课程之一,也是金融学专业主要专业课。
课程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术,介绍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最新经验和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体制、经营机制、经营策略和经营方式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的最新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发展动向和经验,并通过案例的学习,能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面的业务操作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一)教学内容该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的一般理论、商业银行的功能与作用、商业银行制度与组织结构,掌握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经营管理实务,包括: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方法、存款业务的经营与管理、贷款业务的经营与管理、资本经营与管理、表外业务、流动性管理、财务报表与业绩分析等。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一些基本理论要作为重点内容细讲、精讲,对于重点内容可采用案例分析与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授。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准备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学生自学、实地调研等教学方法。
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保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三)学习要求本课程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现代管理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应用经济学课程,因此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的知识储备。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点笔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0a618e7ad51f01dc281f1fb.png)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笔记第一章:商业银行概述※※※(名词解释)商业银行概念:指依据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设立的,吸收社会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的,以利润最大化作为最终标准和唯一目标的多功能综合性机构。
※※※商业银行的性质(细看清楚)(作业题中出现):(1)商业银行是企业,具有一般企业特征(2)商业银行是特殊企业,它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这一特殊商品(3)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这种特殊体现在它与中央银行(服务对象是金融机构和中央政府)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一种或几种金融服务)的对比。
※※商业银行的职能(记住和理解)(作业题中出现)(应该是考选择判断):(1)支付中介职能:指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的有利地位为商品交易的货币结算提供一种付款机制。
(2)信用中介职能:这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它的意义有三点:①将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贷放给资金需求方,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②将储蓄货币转化为职能资本,扩大了投资规模③实现资本的续短为长。
(3)信用创造职能:形成派生存款,扩大了货币供应量。
(4)政策传导职能:国家许多的经济政策需要商业银行的配合(5)信息生产和传递职能:商业银行收集掌握了大量信息资料,既指导自身业务发展也向外界有偿提供。
(6)代理监督职能:一定程度上起着监督企业经营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社会地位(问答题):它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是社会资本运动的主体,影响着全社会货币资金的供应数量,聚集了大量社会经济信息,是国家实现宏微观调控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1)效益性原则:指商业银行进行业务活动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盈利(2)流动性原则:指商业银行要在资产不受损失的条件下满足客户存贷款需求的能力(3)安全性原则:指商业银行应避免各类风险对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商业银行的效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从整体来看是一致的、统一的,但是也存在矛盾性。
统一性表现在各个原则之间是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矛盾性表现在一个原则的实现和其他原则存在一定冲突。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a04edf652d380eb63946d56.png)
1.名词解释1)第一章导论●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展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种功能、综合性效劳的金融企业。
●信用中介: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信用创造:当商业银行吸收了一笔原始活期存款并将其贷放出去后,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根底上,贷款又会转化为存款,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致使商业银行系统形成数倍于原始活期存款的派生活期存款。
●金融效劳: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效劳。
这些效劳主要有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计算机效劳、现金管理以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效劳等。
●股份制银行:以股份公司为组织形式的银行。
在我国,股份制银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非公众公司,即不面向社会公众发行股份筹集资本金的银行;二是公众公司,即局部或全部股份向公众出售筹集股本资金的银行。
●国有银行:产权归国家所有,或由国家控股的银行。
●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以金融业为主;一般以一个金融企业为控股母公司,全资拥有(或控股)专门从事某些具体业务(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的各个子公司;这些子公司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都有相关的营业执照,都可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公司董事会有权决定或影响其子公司最高管理层的任免决定及重大决策。
通过内部的资源配置,集团实际上可以从事多样化经营(包括全能制经营)。
●分业经营:按照法规将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信托业务等分开,规定商业银行除了可以进展投资代理、经营制定的政府债券、用自有资本有限制地购置某些股票和债券之外,不得经营证券投资业务,不能设立从事证券投资的子公司。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第二章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cee561631711cc7930b71608.png)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 (三)盈利性原则要求银行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 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 1.减少非盈利资产,提高盈利性资产的比重。 • 2.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更多资金。 • 3.减少贷款和投资的损失。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 (四)“三性”之间的协调 • 从本质上来说,“三性”原则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共同 保证了商业银行正常有效的经营活动。安全性是前提, 流动性是条件,盈利性是目的。可以说安全性和流动性 是保证银行盈利的条件。但是“三性”之间存在着矛盾。 由于安全系数越大的资金,往往盈利水平较低;而安全 系数小、风险大的项目,往往盈利水平高。所以安全性 和流动性的提高必然削弱盈利性;要提高盈利性,安全 性和流动性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节
第二节
商业银行财务评价
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
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
一、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
•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是对银行进行评价的重要财务资料, 要了解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并对其进行评价,最重要的是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 资产负债表是存量报表,静态地反映银行经营活动; • 利润表提供流量信息,动态地反映银行业绩; • 现金流量表则将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报表连接起来;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 • 附注是对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 做的补充说明和详细解释。
第二章 商业银行评价
学习目的
• 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经营原则
• 掌握商业银行财务评价的主要方法 • 了解外部评级机构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方法
• 了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外部监管的内容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与原则
目录
第二节 商业银行财务评价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课件(PPT47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课件(PPT47页)](https://img.taocdn.com/s3/m/73af4d565ef7ba0d4a733bf0.png)
1、创立商业银行的条件
(1)有符合《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 定的章程。 (2)拥有最低注册资本限额以上的资本。我国《商业银行法》 规定: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设立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 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为1亿元人民币,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 000 万元人民币。 (3)银行拥有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长(行长)、 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符合 有关要求。
(2)根据银行实力,确立风险管理目标
在确定风险管理目标时,充分了解银行的整体实力和 抗风险的能力,把握整个银行所能承受的风险度。这通 常可以通过测算以下指标来掌握:年预期收益、年有价 证券收益(市价减去账面价值)、自有资本及出售不动产 收益。这些指标既可用于反映全行经营成果,反映银行 抗风险的实际能力,又可用于激励全行员工重视风险管 理。因为这些指标值的变动直接与员工利益相关,其中, 第三个指标还可调动起全体股东关心银行风险管理的积 极性。
(3)招募入股
当申请营业登记书被核准之后,发起人应依照股份公 司的有关规定,进行招股。发起人要制定招股章程及 营业计划书,写明发行规模、股份种类。如果是委托 其他银行代发,则要写明代募行的名称等。然后由监 管机构审批,待批准后进行股本招募工作。商业银行 股本招募可以采取公募和私募两种形式。
(4)领取营业执照,开始营业
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效率高的金融机构将会不断 发展壮大,效率低的金融机构将面临被淘汰的境地。 在竞争过程中,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 高,金融工具将会不断增加和创新,整个行业的效率 将会不断得到改善,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 推动作用。否则,银行业走向垄断,将会导致金融服 务质次价高,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业银行经营学(第六版)教学课件第二章 银行资本
![商业银行经营学(第六版)教学课件第二章 银行资本](https://img.taocdn.com/s3/m/8329a96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0.png)
巴塞尔资本协议发展历程
1988年:《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 的协议》(巴I)
1996年:《资本协议市场风险补充规定》 2004年:《新资本协议》(巴II) 2009年:《新资本协议修正案》、《新资本协议市
场风险修正案》、《交易账户新增风险资本计量指导 原则》; 2010年: 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巴III)
完全以居住用途的房产作抵押的贷款
100%
对私人机构的债权; 对OECD之外国家的中央政府的债权;对公共部门 所属的商业公司的债权; 房屋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不动产和其他投 资;所有其他的资产。
26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
普通风险资产 政府公债以外的证券投资和证券贷款
12%
高风险资产 信用水平较低和担保不足的贷款
20%
有问题资产 逾期贷款和可疑贷款
50%
亏损和固定资 无法收回的资产。银行经营所需要的房地 100%
产
产和设备
19
巴塞尔协议与资本监管
一、Basel I→Basel II→ Basel III
(一) Basel I (1988年资本协议) 该《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
总计
负债与净值
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创新存款(CD、NOW、S-NOW等)
借款:向央行借(再贴现、再抵押)、向
同业借(转贴现、转抵押)、发行债券等
资本与净值:股本、未分配利润、
资本公积等
总计
3
银行资产负债表简表
资产 现金 存放同业 投资性证券 各类贷款
减:呆账准备 固定资产 其他资产
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学(商业银行资本)
![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学(商业银行资本)](https://img.taocdn.com/s3/m/fb3e740f7cd184254b35352f.png)
(2)资本/资产比率,表明银行的资产在多大程度上由
其资本提供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银行抵御资产意外
损失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反映资本与银行资产结构和资产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后的西方 国家监管当局就颁布了资本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并将其作为银行资本充足程 度的检验标准。 该比率计算方法虽简便,能使银行通过资本增加来抵御意外的资产坏账损 失,但它的缺点是没有考虑到银行总资产中,多种资产的风险程度是不一 样的,而采用将总资产作分母的比率不能把不同风险程度的资产区别开来, 这样,作为一个统一标准,其评价、考核和监管的意义显然不大。
划转股本实现或部分实现
在银行不盈利或少盈利时,可动用资本盈余 发放股息
2、留存盈余(undivided profits)
定义:是尚未动用的银行累计税后利润 国内银行会计科目上称未分配利润,它是银行年终利润清算后,分 配给优先股东和普通股东股息及红利之后的余额,属于银行普通股 东权益的一部分。
分类:以前年度累计留存,本年度留存(按留存的时间划分)
产损失而对当年收益造成的冲击
因税前列支,使银行享有税收优惠
一些学者的分类方法
产权资本——普通股、资本盈余、优先股、留存盈余、储备账户 非产权资本——长期资本性票据和债券、重估储备 重估储备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某些国家允许银行按时地重估它们的固定资产, 从而使其中的商业楼宇等与变化中的市值保持一致,并将这种重估储备反映在 资产负债表上。 第二种储备是具有隐藏价值,却以成本价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持有的 股票等证券。 根据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以上两种类型重估储备都可包括在银行的第 二级资本内,但条件是必须慎重评估资产,并充分反映价格波动和被迫抛售的 可能性,并要按历史成本与市价的差额打55%折扣。 由于重估储备不是从银行利润中提取,与银行经营无关,所以将它作为银行的 非产权资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筹集债务资本策略
债务资本是指各种在将来时间支付固定利息的计 息债务。主要形式是资本票据和资本债券。
第三节银行资本需要量及其测算
一、关于资本金持有量的不同观点 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分析 三、银行资本需要量计算公式及说明 四、计算资本充足率的相关要求 五、案例分析
一、关于资本金持有量的不同观点
(一)股东的观点 要求在不影响股东利益的情况下持有资本金。追 求股东收益最大化。 (二)监管当局 监管当局为了实现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的目标,希望银行的资本 金越多越好。最低实现8%的资本充足率。
三、银行筹集资本金策略的选择
(1)小银行为吸引投资者、增强其筹资灵活性, 应力求以普通股筹措资本;而大银行则可相对扩大 资本性债券,以降低资本的使用成本。 (2)当贷款需求不足而存款供给相对充分时,银 行增资的方式应以增加附属资本为主,反之,应采 取增加银行核心资本的做法。
●总而言之,以增加筹资的灵活性、降低成本以 及不影响股东的利益为宗旨。
实收资本是指银行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 数额。[P35]
(三) 按投资主体划分(p35) 1、国家资本金。 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银行 形成的资本金。如国家财政部、汇金公司等。 2、法人资本金。 指其他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银行形成的资 本金。如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宝钢等投资建行。 3、个人资本金。 指社会个人或者本银行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的财产投入银行 形成的资本金。如上海银行30%的股份由职工个人持有。 4、外商资本金。 指外国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投资者以其资 产投入银行形成的资本金。如亚洲金融控股公司投资建行。
(二)监管资本 是按照外部监管机构规定商业银行应该持有的资本。按照 《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资本除了所有者权益外,还包 括一定比例的债务资本。商业银行资本具有双重资本的特点。 因此,常将商业银行所有者权益称为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而 将债务资本称为二级资本或附属资本。 1988年7月,由西方12国的央行在瑞士通过的《巴塞尔协议 》统一了国际银行业的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确立了商业银行 资本双重性的国际规范。
持有者对银行拥有所有权。因此,普通股票 也是一种权利证书,这种权利包括盈余分配 权和银行控制权。
盈余分配权:是指普通股股东有权分配 和处置银行的税后利润。
银行控制权:是指普通股的股东有权选 举董事,对银行的各项决策有投票权。
因此,可以说普通股股东是银行利益的 主要代表。
(二) 发行优先股策略 优先股是指对银行的收益和资产分配权先于
●资本票据是指那些固定利息的期限较短,面额 较小的银行债务凭证。
●资本债券是指那些期限较长、发行面额较大的 债务凭证。
由于这类债务在银行盈利时,必须先支付它们的 利息,余下的才能在优先股和普通股中分配;且在银 行破产清算时,银行资产只有在偿还了存款人和贷款 人的资金后,才偿还这类债务。因此,又将二者称为 附属债务。
(三)经济资本 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置信水平下,为了应对未来一定期限
内资产的非预期损失而应该持有的资本金。经济资本是一种 完全取决于银行实际风险水平的资本。(是银行内部管理者要 求的)
商业银行管理者一般将银行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 损失和极端损失。
预期损失, 作为正常的财务成本影响银行当期收益,银行用 预提的风险拨备来进行抵御。
非预期损失,则将消耗银行资本,影响银行的长远发展,并 构成银行真正的风险。银行用经济资本来进行抵御。
对于极端损失,银行无法用经济资本来进行抵御,一旦发生 就意味着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银行通常通过压力测试和情景 模拟等手段予以关注,并制定紧急预案。
二、银行资本金的构成[P47]
(一) 按监管当局的要求分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
程婵娟 主讲
主要内容 第一节银行资本金的构成及功能 第二节资本金的筹集 第三节资本需要量及其测算 第四节新资本协议及其实施安排 第五节银行资本金管理
第一节银行资本金的构成及功能 一、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定义
(一)会计资本 资本金是指资产总值减去负债总额后的净值,这个净值称
所有者权益或产权资本或自有资金。它包括投资人投入的和营 运后的本公积
行 (一级) 盈余公积(公开储备)
资
未分配利润
本
金
重估储备
的
一般准备
构 附属资本 优先股 成 (二级) 可转换债券
长期次级债券
构成银行 权益资本 重要部分
债务资本
(二)按注册要求划分 ●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
注册资本(也称为法定资本)是指银行按要求在 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时登记的资本数额,列示在银行 的营业执照上。注册资本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
③取决于税收政策。
二、外源资本策略
在运用外源资本策略时,对核心资本不足的银 行,应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增加资本;反之,若 核心资本已占全部资本的50%以上,可通过发行债 务等方式筹集资本。
(一) 发行普通股策略
(二) 发行优先股策略
(三) 筹集债务资本策略
(一) 发行普通股策略 普通股是银行资本的基本形式,普通股
三、银行资本金的功能[P36]
(一)是银行开业的先决条件 (二)是债权人利益的有力保障 (三)是增强银行信誉的决定因素 (四)对银行损失起缓冲的作用(能吸纳 非预期的经营损失) (五)是金融监管的重要参数 (六)具有“门票”的功能
第二节资本金的筹集【P38】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筹集包括内部筹集和 外部筹集两种途径。也称为内源资本策略 和外源资本策略。 一、内源资本策略 二、外源资本策略 三、银行筹集资本金策略的选择
一、内源资本策略
内部筹集一般采取收益留存或提取准备方法实现。 这是最廉价的增加资本的途径。其成本低于发行股票、 长期债券而获得的外源资本的成本。但由于银行的税 后纯利润首先要支付优先股股息,然后在留存盈余和 普通股股息两者之间进行分配。所以有一定的限制。 具体受以下几个条件的制约:
①利润的多少;
②取决于分红的政策、规模、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