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辨析题四:实践和认识
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
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一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二者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第二、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
第三、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尺度。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条件。
答:具体表现在: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实现条件:第一、必须掌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第二、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法用连续的观点看问题,反之,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客观性,肯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客观性,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二者对立的根本和焦点。
5、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第四章 实践和认识
第四章实践和认识1、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社会管理活动B.科学实验活动C.社会改革活动D.物质生产活动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休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A.前者源于书本,后者源于B.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D.前者来源于直接经验,后者来源于间接经验4、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 )A.全面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客观性5、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6、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 )A.肯定思维能正确的反映存在B.认为认识过程是纯粹的观念创造C.肯定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D.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创造的统一7、“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B.感知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D.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8、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实践标准( )A.既是抽象的又是特殊的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C.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D.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9、“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C.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类似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11、下列各项错误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的有(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C.是否承认认识具有能动性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12、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分析、归纳、综合D.识记、联想、假说13、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1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感觉—概念—感觉D.实践—认识—实践15、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能够( )A.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B.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C.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D.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16、“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17、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成人专升本政治真题2008年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成人专升本政治真题2008年(总分15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注:选择题从第1题到第13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的考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SSS_SINGLE_SELA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B 人生观的基本问题C 发展观的基本问题D 哲学的基本问题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D[解题指导] 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核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表述为精神和物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很重要的基础性或基本性的知识,2001年、2002年、2006年都曾命题考试,有时题干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有时题干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对于这种基本知识性的问题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
2.唯物主义的古代形态是SSS_SINGLE_SELA 机械唯物主义B 庸俗唯物主义C 朴素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C[解题指导] 唯物主义发展至今有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态、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态。
本题考核对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掌握的准确程度。
3.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把“天理”说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这是一种SSS_SINGLE_SEL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B[解题指导] 本题属于基本概念的考核题。
具体考核考生对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的准确理解和掌握。
解答本题,第一步,基于对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的正确理解,认定“理在事先”的命题,把精神、观念、理论等说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判断它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因而可以把“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予以排除。
第二步,确定它属于唯心主义的哪种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客观物质存在,都是人的主观精神、感觉、意识的产物,“存在就是被感知”就是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表现。
成人高考《政治》马哲第四章考点
>>>2015 成人高考《政治》马哲各章节考点及练习汇总
第四章 实践和认识
一、认识的本质
1.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1)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批判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主观精神活动的错误,也克 服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等同于动物本能活动的缺陷,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 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其一,承认和肯定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物 质世界,它是人们认识的对象,是认识内容的唯一来源。离开客观世界,离 开被反映者,认识就失去了对象和内容,也就不会产生反映。承认和肯定反 映论的这一基本观点,就是承认和肯定客观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主观精神 世界是第二性的,从而划清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界限。
(3)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的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生 产实践。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 生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二,社会交 往实践。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交往实践是为了配合生产实践所进行的 活动。在阶级社会中,这种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 改革等。第三,科学探索实践。科学探索实践是在近代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 来的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尝试性和准备性 的实践活动。在现代社会,这种实践活动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作用 越来越大。
(2)实践的基本特点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客观物质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实践的主体、手段、对象、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物质性的。只有坚持实践 的客观物质性,才能从根本上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第二,自觉能动 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的自 觉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它的创造性,即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本来没有的东 西。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其发挥程度的高低,是人类 实践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坚持实践的自觉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 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 活动。只有坚持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才能从根本上既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又 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大全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大全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一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及其差不多问题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经历口诀▲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答题要点A.世界观是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总的全然的看法和观点。
B.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然方法的学说。
2.哲学的差不多问题经历口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答题要点A.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B.(1)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为世界本原(2)思维、精神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和物质。
3.哲学的差不多派别经历口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答题要点A.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主张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差不多特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经历口诀▲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思想理论来源答题要点A.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不多特点经历口诀▲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答题要点A.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进展普遍规律的科学(1)马哲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2)各门具体科学的进展要以马哲为指导。
B.马哲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
(2)马哲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哲学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C.马哲的三个特点: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D.马中、中马、二飞、一毛二邓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经历口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答题要点A.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一辈子观B.全然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二、物质和意识(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经历口诀▲唯心唯物,物质意识谁先谁后答题要点A.唯心主义二大分支B.唯物主义三大分支C.物质的唯专门性:客观实在性2.运动是物质的全然属性和存在方式经历口诀▲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答题要点A.物质与运动不可分B.绝对运动相对静止运动是物质全然属性,物质具有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成人高考政治难点之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
成人高考政治难点之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2017成人高考政治难点之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成人高考是许多人升学的重要途径,而成考中政治考试是比较容易得分的科目之一,因此做好政治的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关于成人高考政治难点之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有哪些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成人高考政治难点之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希望大家喜欢。
成人高考政治难点之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l)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其有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就是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二者是同一含义的不同表达(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即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理论规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方向;理论制约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方向;理论规划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步骤和方法;正确认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行动,促进实践的发展和成功;错误认识能引导人们采取错误行动,从而在实践中遭受挫折。
(3)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实践和认识的统一不可能一次完成,而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一个具体过程的正确认识。
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将日益明确。
(l)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其有决定作用(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即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成考政治复习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B.英国古典经济学C.德国古典哲学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3.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本原和派生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4.否认相对静止的哲学是( )A.相对主义B.唯物主义C.唯心主义D.诡辩论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
专升本政治马哲各章辨析题
专升本政治马哲各章辨析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1)"科学之科学"是指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
古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知识的总汇",近代一些哲学家把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2)近代以来,随着各门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必须正确回答的重要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①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4)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这既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使哲学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不利于发展。
(本辨析题可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错误)2.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而不是唯一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它具有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
它以实践为基础,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
(2)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显著特点。
其他哲学都掩盖自己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公然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哲学。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简答题(二)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马哲的三条定义 2.马哲与具体科学的2条关系(对⽴、统⼀)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般与个别的关系,⼆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辩证统⼀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的研究对象,因⽽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然、社会和⼈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般规律作为⾃⼰的研究对象,因⽽其理论具有⼀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也不可能发展;另⼀⽅⾯,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法论。
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物质与运动的概念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的关系 ⼆、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切事物的⼀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表现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因为物质是世界上⼀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唯⼼主义。
如⿊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
另⼀⽅⾯,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因为运动是世界上⼀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形⽽上学。
如欧洲形⽽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的存在。
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的状态,但相对静⽌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绝对运动的⼀种特殊状态。
简述运动与静⽌的关系 1.运动与静⽌的概念 2.⼆者对⽴统⼀的关系 三、简述运动与静⽌的关系? 答:(1)运动即⼀切事物的⼀切变化与过程。
2008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复习笔记六
2008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复习笔记六认识论:一、认识论1. 绪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辩证)革命(实践)反映记(唯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一观点划清了三个界限:①它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底,是全面的、彻底的反映论,从面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②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③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克服了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2. 认识的基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实践是主体能动地发行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①客观物质性②自学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生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实践③科学实验。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3. 认识的本质:反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力的反映)①认识的主体。
认识的主体是人,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②认识的客体。
认识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③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
实践关系是主客体之间最根本、最基础的关系。
其次,认识关系,即主体和客观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
第三,价值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
最后,审美关系,指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欣赏、感受和体验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层次,它要求在真和善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理想世界。
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笔记第四章
实践和认识 考试⼤纲要求 1."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等基本概念". 2."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等基本原理". 3.掌握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坚持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本章的中⼼任务是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揭⽰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般规律,⽽且还揭⽰了⼈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所谓认识论就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认识论,把辩证法应⽤于反映论,使认识论成为真正科学的认识论。
学习本章,要重点把握好以下问题: ⾸先,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主义先验论以及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懂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命的反映论。
其次,要很好地掌握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并进⽽把握认识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实现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条件)及其规律。
再次,认识的直接任务在于获得真理,⽽要正确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就必须掌握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以及真理标准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同步练习 ⼀、选择题 1.实践是指⼈们()A.本能活动B.适应环境的⽣物性活动C.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D.精神活动 参考答案:C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性和第⼆性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参考答案:D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反映论的观点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参考答案:D 4.认识的主体是指()A.⼀切有⽣命的⼈B.⼀切有感觉能⼒的⼈C.⼀切有知识素养的⼈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 参考答案:D 5.认识的客体是指()A.⼀切客观实在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C.⼀切社会存在D.⼈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原始森林是客观事物,⽽不是认识的客体。
2008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复习笔记五
辩证法: 所谓联系也就是关系,是指⼀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信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
①联系的客观性 ②联系的普遍性 ③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个根本观点,是唯物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辩证法的总特征之⼀。
⼴义的发展,泛指运动、转化、联系、变化的⼀切过程,既包括上升的运动,也包括不降的运动;狭义的发展,特指事物由低级向⾼级、由简单向复杂、由⽆序向有序的运动。
2.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必然性: (1)适应性:新事物更具有强⼤的⽣命⼒; (2)优越性:在内容、形态、结构等⽅⾯都优于旧事物; (3)正义性: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阶级、⼈民群众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多数⼈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活进步的要求,因⽽最终能得到绝⼤多数⼈、特别是有远⼤前途的先进社会⼒量的⽀持。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规律是事物本⾝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这是规律最根本的特点。
⼀、⽭盾 概念:所谓⽭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稳中有降要素之间既相对⽴⼜相统⼀的关系。
简单地说,⽭盾就是对⽴统⼀关系或对⽴统⼀,⽭盾规律即对⽴统⼀规律。
1. 同⼀性 ⽭盾的同⼀性和⽃争性是⽭盾的两种基本关系或根本属性。
⽭盾的同⼀性是⽭盾双⽅在⼀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包含两⽅⾯的基本含义: (1)相互依存 ⽭盾双⽅相互依存,在⼀定条件下共处于⼀个统⼀体中 (2)相互贯通 ⽭盾双⽅相互贯通,即⽭盾双⽅在⼀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
2. ⽃争性 ⽭盾的⽃争性是⽭盾双⽅相互排斥、相互对⽴、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3. 关系 ⽭盾的同⼀性的⽃争性是既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 (1)统⼀:它们的相互联系表现在:同⼀性和⽃争性作为⽭盾双⽅的本质属性,缺少任何⼀⽅⾯都不成其为⽭盾。
2008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论述题资料二
2008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论述题资料二6.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l)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首先,二者是对立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个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或两种不同属性,它们各有不同的规定性,是有区别的。
其次,二者又是统一的。
这种统一表现在:其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
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
其二,相对真理可以向绝对真理转化。
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指导我们树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然后又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普遍真理。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客观真理,也就是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的正确认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绝对真理。
因此,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
要反对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错误倾向。
这种观点鼓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过时了”,怀疑和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因此,也就是怀疑和否定其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又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个别观点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
这说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时也是相对真理,不能把它变成僵死的万古不变的教条。
不承认这一点,也就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因此,必须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典范。
7.试述。
成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实践和认识学习资料
成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实践和认识学习资料一、认识论领域中的理论分歧(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1、可知论:主张人们可以认识世界。
2、不可知论:主张人们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世界。
(二)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1、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主张反映论。
2、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主张先验论。
(三)旧唯物主义的消极反映论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的区别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消极反映论缺陷:第一,不懂得实践,把实践排除在认识论问题之外。
第二,不懂得辩证法,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革命能动的反映论特点:第一,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
第二,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二、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三、认识的结构和本质(一)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1、认识主体2、认识客体3、认识工具(中介)4、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认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的基础——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实践使事物的特性充分显露,为人们的认识的发生提供可能性。
2、实践使人的感官与事物相接触,认识的形成由可能转变为现实。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课题,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
2、实践的发展为解决新课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材料,使发展新的科学知识成为可能。
3、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出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着人类认识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4、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不依人们的主观而定,客观对象也不可能自动的进行检验,只有通过人们的实践才能检验。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辨析题四:实践和认识
第四章实践和认识
辨析题
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这是把知识的来源与获得知识的途径混为一谈,把学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立起来。
(1)知识或认识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实践,但不能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书本知识和直接经验的关系的问题。
(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
(2)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但人们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一个人的多数知识来自于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没有直接经验就不可能有间接经验。
因此,在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同时,又必须重视学习间接经验用于指导实践。
(3)必须把学习间接经验同直接实践结合起来。
一方面,学习书本知识或他人的直接经验,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才能真正理解,变成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是否可靠和完善,也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检验、补充和发展。
错误。
2.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实践。
其中,生产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这是因为:
(l)生产实践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的因素。
(2)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都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生产实践为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4)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正确。
3.多数人拥护的就是真理。
(l)多数拥护的不一定就是真理。
(2)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检验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只有社会实践及其结果才能充当这一标准。
而人们是否拥护,这是一种主观判断,不能作为客观标准。
(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必然在指导实践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拥护,这是实践标准的作用。
但不能说获得多数人拥护的就一定是真理。
迷信和谎言在一定条件下被多数人拥护,但却不是真理;如果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开始时只有少数人拥护,也不能否认它是真理。
最终还是由实践来证明其真谬。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