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

第一、二课时

“为政以德”讲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德治”,与之相应的是社会上所流行的“法治”。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首先疏理字词,概括各段要义;然后分析孔子“为政以德”的具体措施;最后将“德治”与“法治”相比较。

二、分析各章内容

(一)总起:“为政以德”的作用

2.1 为政以德

1.成语:众星拱北

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后因以比喻四方归向一处。

2.分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李零《丧家狗》:西方最早的乌托邦,是柏拉图的哲人王;我国最早的乌托邦,是孔子的道德王。它们都是幻想,人类最古老的人文幻想。

2.3 以德为政,以礼为政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状语后置

2.无耻

课文为动宾词组,指没有羞耻心,与“有耻”相对。现代汉语中为形容词,与“高尚”等相对。古义较今义宽泛。耻是一种道德观念,是指违背道义礼法而产生的羞辱感,与光彩、体面、荣誉之类的概念相对。这一点古今是相同的。但在古代不能自学遵守道义礼法、为社会所公认的不光彩不体面的言行都可以称为无耻,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中有品德方面的问题,也有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贪污腐败,甚至富贵子弟家道中落沦为劳动者都叫“无耻”,因为这样不体面,使父母宗族蒙羞。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比古代窄。

3.格

《礼记·缁衣篇》:“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这话可以看作孔子此言的最早注释,较为可信。此处“格心”和“遁心”相对成文,“遁”逃避的意思。逃避的反面应该是亲近、归服、向往,所以用“人心归服”来译它。

4.分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

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思考:免而无耻确实不好,问题是有耻且格后能免吗?

小结:2.1 2.3是全篇的总起部分,主要讲“为政以

德”的作用

(二)在这些章节中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什么措施?(13.9 12.7 11.17 12.9)

13.9 富民、教民

1.庶:人多。

2.又何加焉

3.富:使动

4.分析: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孔子主张“先富后教”,孟子、荀子也都继续发挥了这一主张。

“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

(赡(shàn):足,及。奚:何。暇:空闲时间。)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篇》

12.7 富民

1.足:使动用法,使……充足

2.民无信不立

民无信则国不立的省略。

民无信指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

3.分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富民、正己思想。

4.思考: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这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这个问题是汉代王充在《论衡·问孔》篇中提出来的。学生对此看法可以不同,但不注意避免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它材料结合起来看。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

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一个重点。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是一票否决的事。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本章因子贡善问,推理至极,遂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之说。然子适卫,告冉有:“既庶矣,当富之。既富矣,当教之。”与本章足食在前,而兵与信次之同意,可见为政者首以使民得食能保其生为先。惟遇不得已,则教民轻食重信,一处常,一临变,读者须于此善体,不可徒认自古皆有死之单辞,遂谓为政者可以不顾民命,而高悬一目标以强民之必从。此亦一义命之辨。为政者首重民食是义,宁去食是命。立身立群同是一理,立身有舍生取义,导群亦有去食存信,此与“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各申一面,不相害。(李泽厚《论语今读》)

11.17

1.鸣鼓而攻之

敲起鼓来声讨他。后这个词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2.分析

这与当时的田赋制度有关。孔子反对对贵族有利、对百姓有害的新财政制度,所以大发脾气。反对强征暴敛,主张藏富于民,一直是儒家政治思想传统之一。

孔子对季氏“聚敛”,极为痛恶,除了上面讲到的一点,还因为“季氏富于周公”本身就与礼相违,还要“聚敛”,这就更不合理了。

此处孔子说的“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也反映了“为政以德”的一个方面,即举贤去恶。孔子爱学生,但更爱礼义。

12.9 富民

1.如之何

2.君孰与不足

3.分析:

《朱注》: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这一章,可以联系上一章来看,讲得都是富民问题。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当以人为本,而有若的这一番高论也正体现了这一理念,怪不得西方社会亦主张学习儒家经典。儒家的民本思想。

思考:有若与哀公的对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儒家与统治者的分裂。

“抑哀公斯问也,其将丧邦乎?年饥,不忧民之饿莩,而忧己之不足,此岂君道哉?”(李光地《论误札记》)小结思考:

1、13.9 12.7 11.17 12.9 这些章节的关键词是什么?

富足

2、儒家提出了哪些“富民”政策?

富与教:主张先富后教,不是只富不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