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进化-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生命起源与进化史论文
生命起源与进化史论文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生物演化的主要阶段和特征摘要:如果我们把地层比作一本书,化石则是书中的一种文字,它记载着地球的演化历史。
虽然这本“历史典籍”不可避免地有残缺之处,但它仍清楚地向人们展示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
而从这本书中体现出来的生物演化的历史,实在是一个十分迷人又令人惊叹的过程。
关键词:生物演化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在上了一个学期张建平老师的《生命起源和进化史》的课后,我对生命起源和进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对生命起源和进化中的一个部分——生物演化的主要阶段和特征做出了以下总结。
1.显生宙以前的化石根据现今测定的数据,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所占时间最长,约为40亿年。
冥古宙是地球刚刚形成的时代,生命可能正在开始发生化学进化,所以找不到细胞形态的化石。
太古宙时期,地球外周有了大气圈和原始的海洋,在此时期的地层中找到了很原始的生物化石。
例如在澳大利亚西部找到的丝状体化石,可能是微生物遗体的化石。
在南非的沉积岩中也找到了直径为5微米到25微米的碳质球状体和丝状体,有人认为也是原始微生物化石。
此外,在太古宙地层中还发现了很多的称为叠层石的化石,叠层石是蓝藻和光合细菌等原始生命代谢生长产生的碳质和硅质沉积物积累而成的多层结物。
叠层石的存在说明了这一时期已经有了原核细胞或光合自养的原核生物了,太古宙之后为元古宙。
元古宙的叠层石也很多。
说明这一时期的原核生物已经很发达。
在元古宙晚期地层中还发现了一些可能是真核生物的化石。
例如在澳大利亚的9亿到7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绿藻化石;在美国的一些8亿到6亿年前的白云石中发现了丝状分化石,也被认为是藻类化石;在澳大利亚厄底卡拉地区的6亿年前地层中还发现了大量多细胞生物,如分节蠕虫等的化石。
2.寒武纪物种的暴发式突增在元古宙之前,生命几乎一直只是单细胞的。
生命科学导论结课论文
《生命科学导论》姓名:学号:《生命科学导论》这主要涵盖的内容,非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意义作为一个理科生,《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主要讲述的内容与高中所上的内容极为相似,可以说是我们高中所学习的一个延续,同样的介绍了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组成的元素、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免疫系统、基因工程、遗传与变异、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等,这些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是每个人都必须了解的常识。
如在生物的多样性中,通过了解丰富多彩的植物,来学习它们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同时我们学习它可以对我们自身了解进一步加深。
生命科学的本质就是研究生命现象,研究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紧急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等。
所以,我们不能说不是本专业学了就没用,这种想法是十分肤浅的。
任何知识既然能流传下来,必然有它传下来的道理,学习它们能够拓宽我们的事业,也可以在我们今后研究我们的产品以原生态为主,将污染降到最小。
合理安排膳食现代人因为时间等各种原因,导致不能够合理安排日常饮食,而导致身体健康的缺损,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大的。
通过学习了生命科学导论第二节课生物化学的组成,我从本质上了解组成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
如C、好、O、N是每个都不可少的,是常量元素,约占99.9%,还有碳、氢、氧、磷、硫、钙、钾、镁、钠、氯等10种还有必须的八种微量元素碘、锌、硒、铜、钼、铬、钴及铁微量元素含量尽管很少,但却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微量元素摄入过多对人体也不利。
我们日常食物大体分为粮食类、肉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
常量元素一般都不缺,主要是微量元素的摄入。
本人从网上查了一下科学安排的合理膳食如下安排:(一)人每天应该摄入300—500克谷类食物,这主要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是人体热能最主要的来源。
在食用谷类食物时,应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些粗粮、杂粮。
(二)人每天应食鸡蛋或鸭蛋1个(40—60克),鱼肉100—200克。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llll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研究动物细胞融合是从细胞水平来改变动物细胞的遗传性,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疫苗等特定的生物制品,改良培育动物新品种,缩短动物的育种过程。
动物细胞融合的应用范围已广及生物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特别是在绘制人类基因图谱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虽然细胞杂交属于理论生物学范畴,但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对研究细胞分化、基因定位、肿瘤发生机制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方面,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在药物定向释放系统、细胞治疗以及抗肿瘤免疫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个人认为动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基因定位和绘制人类基因图谱JP2 杂种细胞中某一染色体或其片段的存在与否与细胞的某一性状表达与否相联系,从而可以实现把基因定位于某一染色体或某一区段上。
1967年Weise和Green发现在人和鼠的融合细胞中,人的染色体优先丢失,并证明利用这一特点有可能对人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定位。
1970年Ruddle等开始系统地用融合细胞作为实验系统来绘制人类基因图。
人类基因图谱的完成,是医学上一场革命的开始,但这场革命的成功将需要更长的时间。
中国科学家承担了这个工程1%的工作量。
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完成,给即将广泛推行的全新基因医疗手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使人类向真正的“个性化医疗”时代又迈进一步。
2)用于生产树突状细胞抗肿瘤疫苗一般认为肿瘤细胞表面抗原不能诱导强的免疫应答反应,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能够有效地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无论是在动物研究还是在人体早期临床试验中都证明这是一种方便、安全、可行的方法。
并且由于融合细胞可以在体内存活,因此可以维持较长时期的免疫应答,有利于诱发机体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
肿瘤抗原可以肽段或完整蛋白的形式与集散控制技术结合,或者将肿瘤抗原基因转化进集散控制技术中,使其内源性地表达抗原,这两种方法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均有效,但适于免疫的肿瘤抗原及其基因难以鉴定从而限制了其应用,有实验证明用这两种方法制备的肿瘤疫苗的免疫原性不及肿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直接融合的异核细胞,融合细胞保持了集散控制技术和肿瘤细胞的特性,并且能高效地将未知的肿瘤抗原提呈给免疫系统,今后肿瘤疫苗的研究工作将集中在疫苗的纯化上,以期用高度纯化的杂合细胞来激发更为有效和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使得这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更为实际。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课程论文
未来我们将是什么郭建雄2011年12月摘要:我们可以利用科学对人类祖先的骨骼化石、生活遗迹、分布地域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出人类的起源与演化过程,知道现代人是从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一步步进化而来的。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人类将来的进化方向呢?许多科幻小说中设想过很多人类未来的进化方向。
如果基于现实来预想未来,我们会进化成什么样子?或将是什么?也许,未来人就是我们所向往的样子……关键字:进化未来进化路径 新人种 新特征随着科学家对化石的研究和基因科学的进展,人类过去的进化进程正逐渐被揭示出来。
但这种进化的未来又将向何处去呢?目前有丰富的迹象表明,人类仍在进化之中。
但是人类是否会沿着许多科幻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样进化下去却是令人怀疑的。
一、对未来人类进化路径的猜想人类未来将进化成什么样?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认为提前对人类未来发展进行预测是一种轻率的行为。
因为科学家甚至连人类未来一千年怎样适应环境变化都无法准确预测,更别提上百万年了。
但有人不这么认为。
美国华盛顿大学古生物学家彼得·沃特在《未来进化》一书中推断,人类至少还能再存在5亿年,因为地球还将存在5亿年。
人类真的可以活那么长吗?先不要管那么多,根据过去的进化理论和目前人类发展趋势,科学家给出了人类未来发展的机几种道路。
(一)单一人单一人:不同肤色融合到一起,眼睛比现代人大,种族特征逐渐消失。
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多样性专家斯图亚特·皮姆指出,人类非但不再分化,反而一直在“聚合”。
他说:“人类目前拥有6500种语言。
如果到了下几代,很有可能只剩下600种。
”一百万年后,高度全球化的后果可能是不同人种均被同化,不同肤色融合到一起,种族特征逐渐消失。
进化为“单一人”会实现所谓世界大同。
但是,像所有单一物种一样,单一人种也更容易受到传染性疾病的威胁。
因为基因的可变性能够在一些病毒来袭时保护基因多样化的物种不受大规模的伤害(二)幸存人幸存人:具有抗辐射能力,他们的眉毛和皮肤都能防辐射。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超有用)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的连系越来越紧密,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
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无须赋于生活物质一种神秘的活力。
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入了解,无疑也能促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它知识领域的发展。
比如生命科学中一个世纪性的难题是“智力从何而来?”我们对单一神经元的活动了如指掌,但对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组合成大脑后如何产生出智力却一无所知。
可以说对人类智力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解释智力本身。
对这一问题的逐步深入破解也将会相应地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
生命科学研究不但依赖物理、化学知识,也依靠后者提供的仪器,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蛋白质电泳仪、超速离机、X-射线仪、核磁共振分光计、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等等,举不胜举。
生命科学学家也是由各个学科汇聚而来。
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造成了许多前景无限的生长点与新兴学科。
正是世界上这各种各样些生物物种的存在,使得我们的自然界变得丰富多彩,但是由于人类的快速发展,许多物种面临着灭绝和已灭绝的危机,就拿离我们很近的20世纪来说,大约20多万种的物种从此消失在了地球上,昆士兰毛鼻袋熊,1900灭绝.;澳米氏弹鼠,1901年灭绝.;曾经世界上最凶猛的熊--堪查加棕熊,1920年灭绝了;新墨西哥狼,1920年灭绝;中国豚鹿1960年灭绝;台湾云豹1972年灭绝.;西亚虎,1980年后的人是看不见它了;亚欧水貂灭绝时间大概是1995--1999年之间。
生命的起源、进化和未来发展
生命的起源、进化和未来发展生命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事物之一。
古时候,人们认为生命是由神创造的,而近代科学表明,生命是由化学物质和物理力学过程所组成的复杂系统。
生命的起源、进化和未来发展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简述有关生命的这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一、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的起源,科学界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然而,研究人员已经发现,生命可能源于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远古的地球上。
由于世界上早期的环境条件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化学反应可能很难在现代实验室中重现。
不过,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很多实验来模拟早期地球的化学环境。
一些研究表明,早期地球的环境可能有助于化学物质组成蛋白质或其他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然而,如何从简单的化学物质得到复杂的有机物质,以及如何将这些有机物质组合在一起形成生命,仍然是未解之谜。
一些研究者认为,人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原始生命体的化学结构和组成,以便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
二、生命的进化生命进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科学家们已经研究了很多年。
生物学家们通过对现代生物以及已灭绝的物种的研究,已经了解到了生命进化的许多细节。
这些研究帮助人们了解生命如何从早期的生命形式逐渐进化成现代的生物。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这些细胞通过分裂来繁殖。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逐渐发展成了多细胞生物,具备了更加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逐渐灭绝,而其他生物逐渐进化成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形态。
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自然选择。
这是达尔文所提出的理论,它认为,生物中具备有利特性的个体会更容易繁殖,从而传递这些特性给后代。
这样,有利特性就会在种群中逐渐普及,并推动生物进化。
生命进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遗传变异。
每个物种都有一些基因异于其他物种,这些基因异质性使得物种具备不同的适应性,从而在进化的过程中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征。
三、生命的未来发展人类对于生命的未来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论文摘要:学习生命科学知识不仅是生物专业学生的需要,对非生物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为非生物专业学生开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实践和探索,并就师资队伍建设、实验课开设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时代,生物科学日新月异,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人类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问题,如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不仅是科技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这要求生物类和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必须有广博的生命科学知识。
因此,面向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生物类相关课程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手段之一、如果大学生毕业时不懂得什么是DNA、什么叫克隆等基本概念,不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不了解生物技术与人类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将可能有会成为一种遗憾。
在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背景下,国内外许多高校已将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设为本科生通用选修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上海海洋大学作为一所有其自身特色的院校,推进非生物类专业的生命科学素质教育已有十多年,在2000年《生命科学导论》作为公共选修课在学校开设。
根据我国高校课程的教学思路,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对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一些尝试,并作出一些思考。
一、优化教学内容二、更新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是本科教学最重要、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如何提高生命科学导论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生命科学导论的课程内容涉及生命的组成、细胞、代谢、遗传、分子生物学、进化、生态、健康与疾病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教学内容跨度大、面广且不易深入。
因此,除采用板书、讲述、引导和启发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外,我们积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生命起源与进化期末论文三篇.doc
生命起源与进化期末论文三篇篇一:生命起源与进化期末论文期末考试论文专用课程名称:人类现代化之反思班号:学号:成绩:纵观时间从地球上第一个小分子经过千万次的碰撞和结合,并形成有机大分子以来,地球上的生命一直在延续,在进化,我们伟大的祖先,从深寒的海底慢慢来到陆地,中间经历了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到哺乳类,数不尽的世纪沧桑,今天,人类凭借着高速发展的科技,我们能回看祖先们这一路的心酸,性情之人,难免潸然泪下,感动也好,心痛也好,不管如何,当我们回看之后,再展望时间上的未知区域,其实,冷笑一下,人类只是这一场永不休止的进化剧中的沧海一粟,终究,我们要被取代的,终究有一天,会有更高级的智能生物在地球的某个地层里,研究那个曾经被称为“人类”的生物化石,他们同样在研究人类当初的繁盛,人类灭绝的因素,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想和假说,简言之,就像我们今天研究恐龙一样,人类终会成为被研究的对象,我说的有点远,不过我相信这是必然趋势,今天面对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足迹,是不是应该具有最根本的尊重和反思呢?横看世界Iphone席卷全球,sn,各类社交工具应接不暇,人们发展经济,科技,武器,医疗卫生,为了强大,再强大,就在这片我们祖先曾经走过的世界,忘了团结,忘了和平,忘了和谐,忘了茹毛饮血刀耕火种,人们吃他们的同伴,你所能想到的,人就能吃得到,大到海底鲸鱼鲨翅,小到路上鼠兔蛆虫,人们住豪宅,开好车,穿时装,用补品,幸福的日子太平淡,偶尔还挑起点战火,火药不足以满足人们的仇恨心理和对爽快的需求,人们制造出一种不光能毁灭敌人的,还能用来自杀的核武器!总之我不批评人们如何的进步,只想尽一下微薄之力,提醒我们不要忘本,爱护好我们的家园,构建一个和平的大家庭,因为,我们人类终究会长眠好久!宇宙,每当想起这个名词,心里所有的杂念与伤心都会抛开,宇宙何其大,我们又怎么能单单用大这个词来形容呢,她根本就是所有!我有何其小,小到不足以作宇宙的一条染色体,我这点心事,又岂能当做天大的愁怨呢?放大点说,我如此之渺小,纵横比较,和生命的进化历程比较,和宇宙的广袤比较,就算整个人类加在一起,哪怕人类有上天入地,博古通今预言未来的能力,哪怕人类有对其他生灵有生杀予夺的“特权”,哪怕有一天地球已然阻挡不了人类的能量直到被毁掉,人类,不是依然那么渺小么?现代化的进步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但现代化不代表物欲膨胀,忘本求生,不代表自私肤浅,自毁家园!社会要进步,人类要和平,后代要生存,所有生灵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再迅猛的科技不能赋予人天大的权力,再雄厚的经济基础买不来地球家园的万物和谐,人不是主宰,在进化的历程中,人只是比其他生灵多了语言和思维能力,恃才傲物总是要物极必返的,谁都希望看到人与自然一派和谐的气息。
对地球生物进化发展过程的理解——生命科学导论结课论文
对地球生物进化发展过程的理解摘要:本人通过初中以来从课本上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以及课外兴趣中阅读的一些生物类书籍,于地球生物进化方面稍有基本知识的储备。
在生命科学导论结课论文的要求下,又大体阅读了《普通生物学》等通论书籍内的有关章节,加深了对进化问题的宏观印象,并参照《生态学精要》等课本了解了一下微观机制,同时泛读了一些进化方面的课本和杂书,时间与能力有限,没有形成更系统的概念,只能简单阐述一下个人对地球生物进化发展过程的学习和理解。
关键词:自然选择,进化,地球生物一、地球历史中的生命演化地球历史中的生命是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下来的。
早在18世纪,科学家在寻找矿产的生产活动中发现,古生物化石的面貌最能反映地层系统的新老顺序。
19世纪地质学家基本完成了地层系统(界、系、统)的建立,并提出与地层系统相对应的地质年代表(代、纪、世)。
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表的建立主要根据古生物进化发展的阶段。
以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高级藻类植物为主,以低级脊椎动物无颌类及高等植物罗蕨类出现的阶段,成为早古生代;以海洋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向陆地侵进(从出现于早古生代的无颌类逐渐演化出鱼类、两栖动物及原始爬行动),以及植物占领陆地(从裸蕨发展到石松类及其他蕨类、种子蕨类及原始裸子植物)的阶段,成为晚古生代;爬行动物的恐龙类盛极一时,裸子植物大发展,鸟类、哺乳类以及被子植物出现的阶段,成为中生代;哺乳类和被子植物大发展的阶段,成为新生代。
我们人类出现在新生代末期。
二、科学史上博物学家们的讨论与各派学说发展(一)布丰的观点布丰是法国的博物学家,也是最早阐述生物进化观点的学者。
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变异的原因在于环境的变化,且变化会遗传给后代。
他相信构造简单的生物是自然发生的,但由于教会的强烈指责,他被迫放弃了有悖于教义的观点。
(二)拉马克学说拉马克也是法国博物学家,生物学伟大奠基人之一。
他在1809年出版的《动物学哲学》中系统阐释的进化观点可以概括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认为生物体是在向着复杂化发展的欲望中进化的。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心得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心得生命科学导论论文心得导语:当今,人类面临着许多重大的问题和挑战。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生命科学导论论文心得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生命科学导论论文心得1作为文科生,我在高中时所学的生物较为浅显,但一直以来对生物总是充满了好奇。
怀揣着一颗兴趣盎然的心,这学期我选了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
还记得第一节课我坐在第一排听着老师讲绪论,我对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充满了敬畏:感觉生命真的好神奇,感觉生命科学真的好博大精深,感觉自己对生命竟然一无所知,好无知!这门课让我明白: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我,一个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理应有生命科学基础,而不应该成为“生物盲”!此时此刻,面对着复杂系统的许多问题,科学界将把目光转向生命科学,积极地寻求新的概念,新的观点,新的思路,面对着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愈益严重的人口,粮食,环境,资源,健康等社会问题,我们将终意识到是时候从生命科学中去寻求出路了!因为是选修课,课时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了解到了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我知晓了细胞与细胞工程的神秘;我惊叹了基因与基因工程的作用,端正了对转基因产品的看法;我理解了遗传病的根源;我知道了信息传递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内容,神经系统在信息传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理解了激素系统和细胞信息的传递;我冲破了癌症的迷雾重重,深刻的认识了癌症这种可怕的疾病;我解除了对人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的种种疑惑,提高了自己的预防意识;我深化了对微生物的认识,了解到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残忍”的破坏;我接触到了纳米科学,看到了并纳米在生物及医学方面的应用与发展;我真正理解了雾霾天气的形成因素及危害,体会到了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后,人类自食恶果的无奈。
简单的概括涵盖不了通过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我所学到的知识;也不能充分说明我的受益匪浅;更加不能表达我对这门课的感谢之情。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理论论文
生命的起源理论引言: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一直是很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之所以说它古老是因为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说它年轻是因为直到现在人们对此还没研究透彻,并且不断有新的发现。
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不仅有利于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更有利于我们未的发展。
浩瀚的宇宙广袤无垠,地球不过只是其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这颗体积不大貌似普通的蓝色星球却进化出了形形色色的生物从而变得与众不同丰富多彩。
关于地球的起源比较公认的假说是约66亿年前银河系里发生过一次大爆炸,约50亿年前尘埃星云开始收缩,轻的物质向外逸散重的物质向内部集中形成行星,而地球约于46亿年前形成。
而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生命痕迹大约生存在距今34亿年前,那么,混沌初开之时,地球上的原始生命物质和原始生命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1.神创说:创世说是把生命起源这一科学命题划人神学领域,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上帝设计创造的,或者是由于某种超自然的东西干预产生的。
19世纪以前西方流行创世说这一学说。
近年来,在科学的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创世说的支持者为坚持这一非科学的观点,不得不作出新的努力使圣经与科学调和,用科学知识来证明圣经的故事,如将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一些“证据”来证明上帝造物和物种不变的观点,这就是现代的新创世说。
这一学说无论怎样修饰都是不科学的。
2.宇宙发生说(自生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的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到达地球,从而使地球具有了初始的生命。
这个学说仍然不能解释宇宙间最初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
此外,宇宙空间的物理因素,如紫外线、温度等对生命是致死的,生命又是怎样穿过宇宙空间而不会死亡呢?3.自然发生说:这一假说提倡“一切生命来自生命”的观点,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即“地上生命,天外飞来”。
宇宙太空中的“生命胚种”可以随着陨石或其他途径跌落在地球表面,即成为最初的生命起点。
这一学说在17世纪曾流行于欧洲。
生命的进化-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生命的进化生命,一个多么美妙的字眼。
我想说,每个男孩小时候一定都是好奇的,而我把这份好奇保留到了现在,也许这就是我不同于他人的地方,我好奇一切,有我自己的主观思想,并且为了捍卫它愿意做出努力,这就是我成功的所在。
从高三起开始对生物感兴趣,并且选择生物这门学科作为我自己的目的与追求,虽然我现在所学的专业并不是生物,但是我希望在考研的时候选择生物作为我的学习方向。
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一个很工科的专业,但是这也是我所希望的,科学研究离不开硬件的进步,虽然这并不一定绝对,但是至少是我现在安心学习这个专业的理由。
受当时科技风气的影响,我对于生物体的基因更感兴趣,也许这和当时各种新闻报道有关,人们一味的崇拜基因,认为基因就是人类自我的至高神,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基因。
科学家们也祈求在基因上可以找到上帝的存在,当然这只是比喻,但是就这样让我喜欢上了人类基因。
多细胞生物和单细胞生物究竟何者更像一个生物?我们多细胞生物究竟算不算是纯粹的生物?还是仅仅只是什么?意识和肉体究竟是何关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吸引我,让我狂热的投身其中,也许为来我不会成功,但是我一定不会屈服于命运,我会始终记着我的梦想的。
进化究竟什么才叫进化,是基因的改变?还是别的什么?我们在高中学到的知识说,基因的突变是随机的,人类基因的保留是因为选择,选择掉一部分,剩下的人中他们的基因的就得以保存下来,这样的理论确实十分可行,但一定是这样的吗?人类有可能自己改变自身的基因吗?这样的改变能被叫做进化吗?或者说我们人类在现在这个科技非常发达的社会,自然的选择已经很难再让我们的人群发生大面积的被淘汰了,那么,我们的进化会不会逐渐减慢到无限趋近于零呢?这里面要注意两点,一,现在的社会是不是确实很少能淘汰人,或者说有很多自然选择的淘汰换了一种方式,更平和,更不能让人发现,如经济实力弱的人更难将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经济实力强的人可以让自己的基因更稳妥的延续下去,这里的稳妥包括数量的多和对子女的保护的好,那么,进化的平衡要继续维持,是不是要有一种用进废退的思想,这样才能让进化以不那么慢的速度进行下去,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人类自己改变自己的基因的原因,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来改变自己的基因吗?还是我们的身体其实是一个不全部受我们的意识控制的生物,它能够将我们拥有的能力通过改变基因保存下来?那么,我们通过人工的手段是否也可以改变我们的基因呢?二、这也是我所怀疑的,进化就一定有好处吗?什么叫做进化,如果进化一定就是好的话,那么这个宇宙中就一定有绝对的好和坏的差别,超级耐冷、超级耐热可以共存,也就是说进化是一种生存的能力的提高咯?那么是不是在一种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这里的能力是技能的意思)一定可以和在另一种环境中的能力共存咯?这些多是对前面一个固定假设“进化一定是好的”或者说“有一种一定好的变化叫进化”的推理,如果说这些推理有一个不成立,那么上面的假设就是不完全正确的。
生命科学选修课进化论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达尔文进化论学院:电信学院学号:091041430姓名:吴瑶达尔文的进化论几乎从我们接受教育的年代起,达尔文的进化论就像吮吸母亲的乳汁一样被我们无条件地接受了。
我们所接受的所谓进化论,实际上无非是“适者生存”和“弱肉强食”,无非是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
但是,这就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全部内容吗?否。
这只是达尔文进化论内容的一部分,它所揭示的,也仅仅是生物界存在现象的一部分。
而另一部分,内容与之完全相反的部分,却被人们普遍忽略了。
这就是达尔文关于“爱”和道德的理论。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十分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矛盾和斗争的一面,而没有注意或很少注意到生物与自然环境和谐的一面。
公平地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不应过分夸大。
如果过分夸大,就看不到不同生物之间协作共生的一面,相反相成的一面;而环境也就无所谓生命性,无所谓生机活力,更看不到环境的“灵性”。
因此才导致了达尔文进化论过分强调生存竞争,而忘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这种和谐就包括生物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不同种群之间的和谐(生物群落),种群与环境背景之间的和谐。
因此,在后达尔文主义者中,有人开始注意达尔文理论中的另一面,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大卫.洛耶所著《达尔文.爱的理论》。
他根据达尔文晚年的著作《人类的由来》,而企图极力纠正人们对达尔文理论的误解,那就是我们通过大众传媒和一般教育所接受的达尔文进化论,仅仅强调生存竞争的一面。
为了生存竞争而不择手段,这就与人类的道德原则相冲突。
达尔文晚年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才花大力气写出了《人类的由来》一书,企图纠正这种理论偏失。
但是这样一来,达尔文理论就是断裂的,前后矛盾和不统一的。
《物种起源》一书在欧洲引起重大反响。
这种理论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辩证地历史地思考问题起了极大作用。
但是,一些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却片面地发展了这一理 论,并把它直接运用到社会生活领域,认为社会生活遵循 着与自然界同样的原则,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这股思潮 的表现之一。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融基础知识与前言进展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作为非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丰富我们的生物学科学知识,促进我们不断提高对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进展及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加深对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理解,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激情,促进学科交叉,帮助我们提高科技素养、促进知识迁移,主动适应职业需求变化,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有关于细胞癌变的知识。
细胞的癌变是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或接触化学物质,或感染某些病毒就有可能使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
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外因和内因。
目前导致细胞癌变的外因主要为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化学致癌因子则有数千种之多,无机化合物如石棉、砷化物等,有机化合物如联苯胺、黄曲霉素等;病毒致癌因子也称生物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致癌病毒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癌变,主要是因为他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算序列。
他们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如Rous肉瘤病毒等。
致癌的内因,一些科学家已经证明人和动物体内普遍存在原癌基因,正常处于抑制状态。
原癌基因一旦被激活,就有可能发生癌变。
细胞有癌变的可能性,那我们就要尽可能的预防,从而减少这种可能性。
是以普世价值原则为基础的全球性规则和约定无法有效的遵行,这直接使得生命科学技术在全球引发伦理困境的背景下仍然能够在某一国取得飞速发展。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无论重技术还是重伦理都不能真正解决技术与伦理之间的冲突。
唯有找到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契合点才能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基因工程又称作 DNA 体外重组技术。
基因工程是在 DNA 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
基因工程已经深入到细胞水平,现在科学家可以用基因技术来改造生物的本性,这样就大大的扩大了育种的范围,打破了物种之间的杂交障碍。
生命起源与进化 论文
生命起源与进化12级金融1班秦月1243124一、无脊椎动物<一>草履虫中文学名:草履虫拉丁学名:paramoecium草履虫Paramecium是纤毛纲的代表种,也是原生动物的代表种。
草履虫生活在淡水中,一般池沼,小河中都可采到。
世界已知22种,大草履虫是最常见者。
草履虫一般呈长圆筒形,前端钝圆,后端宽而略尖,形状似倒置的草鞋,因此得名。
草履虫全身长满纵行排列的纤毛,纤毛和鞭毛的结构基本相同。
虫体的表面为表膜,由3层膜组成,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里面的细胞质分化为内质与外质。
每一根纤毛从位于表膜下的一个基体发出来,整个表膜下的基体由纵横连接的小纤维连接成网,起到协调纤毛活动的作用。
(二)蚯蚓中文学名:蚯蚓拉丁名:Earthworm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
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
身体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
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
目前已知蚯蚓有200多种,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
蚯蚓的躯体分为多数体节(陆正蚓多达150节)。
某些内脏器官(如排泄器官)见於每一体节。
第32~37节稍粗,无节间沟,色稍浅,在生殖季节能分泌黏稠物质,形成蚓茧,包裹排出的卵。
蚯蚓躯体前後两端渐细,尾端稍钝。
蚯蚓无视觉及听觉器官,但能感受光线及震动。
(三)乌贼中文学名:乌贼拉丁名:Sepiida乌贼,本名乌鲗,又称花枝、墨斗鱼或墨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的动物。
乌贼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
其皮肤中有色素小囊,会随“情绪”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和大小。
乌贼会跃出海面,具有惊人的空中飞行能力。
乌贼身体可区分为头、足和躯干三个部分,躯干相当于内脏团,外被肌肉性套膜,具石灰质内壳。
头位体前端,呈球形,其顶端为口,四周围具口膜,外围有5对腕。
生物学视角下的生命起源与进化论
生物学视角下的生命起源与进化论生命起源与进化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
在生物学视角下,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化学反应、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和自然选择等来探索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过程。
本文将从生物学的角度,以科学的方法来探讨生命起源和进化论。
一、生命起源: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据现有证据,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大约38亿年前的“自然实验室”中,也就是早期的海洋环境。
通过实验和模拟,研究者们提出了几种可能的生命起源假说。
1. 原始地球环境下的生物前体分子反应在原始地球的气候和化学环境中,一些简单化学物质可能发生了复杂有机物的合成反应。
比如,通过电火花实验,米勒和尤里在20世纪50年代成功地合成了许多氨基酸等生命中必需的有机分子。
这一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环境中,存在合成生命前体分子的可能性。
2. 碳基有机物和水的相互作用碳是生命的基础元素之一,碳基有机物在生命起源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模拟早期地球的条件,研究者们发现,一些简单的碳基有机物,如甲烷、氰化物和二氧化碳等,与水和能量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更复杂的有机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等。
3. RNA世界假说近年来,科学家提出了RNA世界假说,即早期地球上的生命可能以RNA为基础,而不是以蛋白质为基础。
RNA具有自我复制和催化反应的特性,可以作为遗传信息储存和传递的分子。
通过实验和模拟,研究者们已经成功合成了一些具有类似于RNA的功能的分子,并且发现RNA分子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和突变来进行自然选择。
二、生物进化:从原始细胞到多样性生命的演化生命的进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进化的过程中,生物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发展出各种形态和特征,从而产生了地球上的多样性生命。
1. 原始细胞的演化在生命起源后的早期,最早的细胞可能是一种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通过自我复制和突变,原核细胞逐渐进化出真核细胞,其中包括了更复杂的细胞组织结构和功能。
真核细胞的出现推动了生物的进一步演化。
对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认识(本站推荐)
对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认识(本站推荐)第一篇:对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认识(本站推荐)对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认识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虽然很早人们就开始对生命的起源进行了研究,对生命的起源也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但并没有被世人完全接受。
直至目前还没有某种被广泛认可的解释,从某种层面来讲,生命的起源仍是一个巨大的谜。
同生命的起源一样,生命是如何向前发展,如何一步一步进化成现在的样子,并在未来生命又该如何进化也还是个无法解决的谜。
在此文中我将从我的观点出发对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做一个简短地介绍,由于理解和知识有限,部分观点可能不全或错误,望理解!一、生命起源宇宙、星体、地球、以及众生都是经由长时间的演变而来,其演化过程连绵不绝,循序渐进。
生命也是这种特别的、很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在物质的一般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作为新物质而产生。
从演化理论来探讨生命起源和进化规律,已经流行了几百年。
至今已经形成多种较成熟的观点,且大部分已经被世人所接受,本文就其中几个观点作介绍:1.关于“宇宙来源说”持这一学说的学者们认为生命起源与地球的形成不同源,在原始地球形成后,原始生命物质通过不同方式从空间来到地球上后,才不断演变、化合、凝聚、和缔合形成原始生命,再由原始生命形成真正的生命体。
【1】与“宇宙来源说”大致相同的还有“宇宙生物说”,学者认为地球上最早有机体的起源,是由于宇宙天体早已有生命存在,其微生物“孢子”通过陨石带到原始的地球上以后,就在适合的环境下逐渐而且缓慢地发展为这些有机体,这些有机体从而成为地球上各种生命类型的祖先。
2.关于“化学起源说”“化学起源说”目前已经被大部分学者所接受,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渐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来。
【2】生命进化地球诞生后,包围着地壳的原始地球大气层和现在的大气层的成分完全不一样,没有游离的氧分子,主要成分是甲烷、水、氮气、氨、二氧化碳和一部分氢,大气是还原性的。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理论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理论从古至今,人们对生命的起源一直感到神秘和不可知。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始通过探索自然、化学和生物学的法则,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假说。
本文将探讨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理论。
一、地球上的生命起源自然界有很多有机分子,它们都可以通过天然物理和化学过程的作用在自然环境中生成。
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生命起源的假设和实验,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是护士细胞假说和RNA世界假说。
护士细胞假说认为,生命起源于某种学名为“护士细胞”的微生物。
一些科学家认为,当该微生物被孢子或病毒感染时,会形成膜结构,这个“护士细胞”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其内部也存在一些基因、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
由于能够抵抗外界环境的影响,该细胞具有某种简单的生命特征,进而演化出高等生命形式。
RNA世界假说则认为,生命起源于RNA分子。
RNA是一种核酸,与蛋白质和DNA类似,但是它能够自我复制,并且具有催化反应的能力。
在早期地球上,RNA分子较早出现,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自组装性、催化能力和遗传特征,从而在地球上演化成为了生命。
二、进化论与自然选择生命的演化是生命起源之后的另一个研究重点。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论是目前国际上最被广泛接受的演化学说,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所有生物都能够适应环境,但因为环境的变化和选择因素的作用,有些生物能够生存下来,有些生物则会逐渐消失,例如先进化的生物逐渐取代了落后的生物。
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生命的进化是由于环境和生物的相互作用进而形成。
较弱的生物容易被更适应环境的生物淘汰,更强壮、更适应环境的生物则能生存下来,这也是进化的重要动力。
当生物种群发生变化时,生物个体的适应能力随之改变,这便会进一步影响生物的进化方向。
自然选择是进化与生存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三、人类进化的演变人类进化的起点是什么?当人类起源于非洲、走向世界的时候,经历了怎样的演化和考验?这一系列问题都迎刃而解,文明学家们也在持续研究着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科学公开课生命演化作文精选
科学公开课生命演化作文精选自7月20日起,第二季《科学公开课》将于每周三至周六晚8点,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央视频等媒体平台同步直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公开课生命演化作文精选,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科学公开课生命演化作文1眼睛是每个人和动物必须有的东西。
一提起谁的眼睛最犀利,我们脑海中自然就会浮现凶猛的雄鹰;一提起谁的眼睛最短浅,那必须是贼头贼脑的老鼠。
而大家都认为自已的眼睛最好。
先说老鹰吧:它的视野特别宽阔,视力非常敏锐,就算它翱翔在两三千米的高空中,往下一望,不过两三秒就能看到一只正在飞奔的野兔和一只正在啄米的小鸡。
谈起虎和豹的眼睛,那是长在头顶的前方它们的视野看东西是重叠的,比别人看的东西更加立体,能够清楚地发现猎物,测定位置和距离并且马上捕捉。
说到牛和羊的视野,它们的眼睛是长在头顶两侧的,看东西也非常宽广,那眼睛可以防止天敌的偷袭。
例如:野兔的眼睛能够看见前后左右的所有东西,监视着周围的事物。
但是人并不要有这样的眼睛,不用怕被人追着吃掉。
每个动物都有不同的眼睛,如:猫是在陆地上的,不可以在水里和空中,因为那有气压,猫的眼睛无法承受。
人也不可以,不然眼睛会严重出血。
但是有些动物的眼睛既可以在水中,又可以在陆地,如:鳄鱼、海豹……大部分动物都是昼夜睡,而夜晚值班的猫头鹰就恰恰相反。
猫的瞳孔是能够自由调节的,可以变成绿色的。
长颈鹿喜欢看高处,它的个头高。
老鼠喜欢看低处,它的个头矮,喜欢贴着地走,所以它只直看前方。
变色龙的眼睛有点儿独特,它的眼睛可以相互独立往不同的方向转,一只眼看向前方,一只眼盯向后方,防止有“黄雀在后”袭击。
如果你把海豚和蝙蝠的眼睛蒙住,它们都可以通过声纳“看”到前方。
然而蚯蚓既没有眼,也没有耳,是通过身上的感光细胞知道在泥土里生生不息。
每种动物都认为自已是最好的,这难道不是自然界的原则吗?都是为了适应生存。
科学公开课生命演化作文2生命是什么?如果说世界是一趟列车,那么生命便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张单程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进化-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生命的进化
生命,一个多么美妙的字眼。
我想说,每个男孩小时候一定都是好奇的,而我把这份好奇保留到了现在,也许这就是我不同于他人的地方,我好奇一切,有我自己的主观思想,并且为了捍卫它愿意做出努力,这就是我成功的所在。
从高三起开始对生物感兴趣,并且选择生物这门学科作为我自己的目的与追求,虽然我现在所学的专业并不是生物,但是我希望在考研的时候选择生物作为我的学习方向。
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一个很工科的专业,但是这也是我所希望的,科学研究离不开硬件的进步,虽然这并不一定绝对,但是至少是我现在安心学习这个专业的理由。
受当时科技风气的影响,我对于生物体的基因更感兴趣,也许这和当时各种新闻报道有关,人们一味的崇拜基因,认为基因就是人类自我的至高神,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基因。
科学家们也祈求在基因上可以找到上帝的存在,当然这只是比喻,但是就这样让我喜欢上了人类基因。
多细胞生物和单细胞生物究竟何者更像一个生物,我们多细胞生物究竟算不算是纯粹的生物,还是仅仅只是什么,意识和肉体究竟是何关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吸引我,让我狂热的投身其中,也许为来我不会成功,但是我一定不会屈服于命运,我会始终记着我的梦想的。
进化
究竟什么才叫进化,是基因的改变,还是别的什么,我们在高
中学到的知识说,基因的突变是随机的,人类基因的保留是因为选择,选择掉一部分,剩下的人中他们的基因的就得以保存下来,这样的理论确实十分可行,但一定是这样的吗,人类有可能自己改变自身的基因吗,这样的改变能被叫做进化吗,或者说我们人类在现在这个科技非常发达的社会,自然的选择已经很难再让我们的
人群发生大面积的被淘汰了,那么,我们的进化会不会逐渐减慢到无限趋近于零呢,这里面要注意两点,一,现在的社会是不是确实很少能淘汰人,或者说有很多自然选择的淘汰换了一种方式,更平和,更不能让人发现,如经济实力弱的人更难将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经济实力强的人可以让自己的基因更稳妥的延续下去,这里的稳妥包括数量的多和对子女的保护的好,那么,进化的平衡要继续维持,是不是要有一种用进废退的思想,这样才能让进化以不那么慢的速度进行下去,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人类自己改变自己的基因的原因,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来改变自己的基因吗,还是我们的身体其实是一个不全部受我们的意识控制的生物,它能够将我们拥有的能力通过改变基因保存下来,那么,我们通过人工的手段是否也可以改变我们的基因呢,二、这也是我所怀疑的,进化就一定有好处吗,什么叫做进化,如果进化一定就是好的话,那么这个宇宙中就一定有绝对的好和坏的差别,超级耐冷、超级耐热可以共存,也就是说进化是一种生存的能力的提高咯,那么是不是在一种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这里的能力是技能的意思)一定可以和在另一种环境中的能力共存咯,这些多是对前面一个固定假设“进化一定是好
的”或者说“有一种一定好的变化叫进化”的推理,如果说这些推理有一个不成立,那么上面的假设就是不完全正确的。
人工改造基因
很多科幻片中都有远超常人的存在,这些存在不一定都是基因跟别人不同,有些是体内具有一些物质,有些才是细胞,这里的细胞本身就可以认为是基因,基因的不同于常人。
但是如果是依靠一些体外摄入的物质一样可以通过改变基因来完成,但是,前提是我们人类的细胞能够制造所有一切已知的元素,虽然我觉得这确实是有点不可能。
那么我们稍微降低点难度,建设人类的细胞能够制造大部分人类已知的元素,那么我们还需要通过一个环节,就是合成,将产生的元素合成成我们所需要的物质,这个我觉得我们的细胞应该能够完成,虽然只是应该,呵呵。
那么,假设合成的物质我们的肉体可以使之永久、半永久、短期的保存在体内,那么
我们还需要可以利用这些新生成的物质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是另一些物质,或者某些细胞器,某些组织,某些器官。
就这样:产生元素,合成物质,运用物质。
这三个步骤就是我的假说的构想,然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我这些构想都是按照人体已有的步骤来的,那么是否有我们人类现在没有的步骤来完成呢,也有,半机器人的存在就是其中,究竟半机器人算不算人,那么具有常人所没有的物质的人还能叫人吗,只是一个是机器可以叫人较为直观的感受到,一个只是微观的物质,让人不那么直观的感受到罢了,其实他们身体的本身早已经不能叫做人了。
不过最主要的原因不过是他们只是
少数罢了,如果全世界的人都重新变的相似,相信大家也就不会大惊小怪了,惊讶,畏惧,只是在于不了解,或者了解之后的巨大差距。
人类畏惧鬼怪,但是如果人类自己变成鬼怪,相信也不会畏惧。
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那么就是必要性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使一部分人类变得跟别人不同呢,我相信原因会有很多,但是在未来这些原因也许一个都不会来,不过那又怎么样呢?我们人类做一些事都是有他的需要,这些需要可以被称为动机,也可以被称为欲望。
至少现在的时代大潮是需要我们去研究基因工程的。
好吧,论文就写到这里,希望老师您能够喜欢。
本来不应该只写这么一点的,但是写到刚才我才突然发现我想要做的一切也许都没有什么意义,我还需要多想想。
最后感谢老师您能看完我写的东西,说是论文其实只有我的一些想法,很多东西都并没有被付诸实践,这一点我会尽量改的,真心感谢老师您给了我一次那么贴近生命科学的机会,也感谢老师您的强迫给了我这么一次写出我自己想法的机会。
我一定会在生物方面做出成就来的~
祝老师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