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大作文满分范文:不学礼无以立
2020国考申论范文:不学礼,无以立
![2020国考申论范文: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e87c7e2e27284b73f24250ad.png)
2020国考申论范文:不学礼,无以立以“不学礼,无以立。
”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学礼,无以立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为社会运转订立了严密的人伦制度和行为规范。
“礼制”由此传扬千年,成就了我国“礼仪之邦”的美名。
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
”将“礼”的学习视为做人的“必修课程”,以此强调礼制学习的重要。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脚步虽快,但精神文化却未曾跟上,我国正应学习“礼制”,夯实发展的精神基础。
不学礼,自身不立。
对于个人来说,最重要的“礼”,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貌”。
“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文明规范,它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并非独立存有,而是生活在社交网络之中,在工作中,你需要同事配合,在生活中,你需要与他人相处,若是忽略“礼貌”,无异于违背了社会交往的法则,关死了交际的通道。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礼貌”是你获得他人协助的必需。
东汉末年,刘备出身不高,却鼎足三分,正在于他礼贤下士“甚得众心”,获得众人支持。
可见,对于个人来说,代表“礼”的礼貌是成就个人事业的重要组成。
不学礼,政府不立。
对于政府来说,最重要的“礼”,应该是我国传承多年借助仪式体现“规矩”的“礼仪”。
西汉开国,刘邦废除繁琐秦礼,但因为君臣礼节不严,由叔孙通召集儒生共订礼制,从此亲贵功臣谨守礼仪,显示出规整的景象。
这里的“礼仪”,就是指礼节仪式,其重点在于通过规整的仪式教导群臣严守规矩。
封建制度虽然在我国早已成为历史,但“守规矩”却依然是政府展开工作的底线。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我国部分地区官员存有“四风”弊病,甚至堕落腐化,正是忽视规矩的体现。
对于政府来讲,应该重新学习“礼制”中蕴含的守规矩思想,依据法律法规展开工作,才能真正获得长治久安。
不学礼,国家不立。
对于国家来说,最重要的“礼”,应该是在与国外沟通交往中塑造形象的“礼节”。
国考申论大作文满分范文:不学礼无以立
![国考申论大作文满分范文: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c810adfab0717fd5370cdc4f.png)
国考申论大作文满分范文:不学礼无以立现在的申论大作文往往要求结合一句话来写,如何理解这句话?是按照考生自己的认识想当然地去理解?还是按照句子或古语本来的意思理解?都不是,需要放到材料中去把握。
2016年国考申论大作文“不学礼,无以立”,本题首先需要准确理解所给句子的内涵,“学礼”是指什么?结合全文来看,是指“国民素质”,具体包括:道德素质、文明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
“立”是指什么?就个人而言,是指做人处事;就社会而言,是指社会发展进步;就国家而言,是指国家形象;就民族而言,是指民族精神的传承、民族复兴。
2016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第五题:“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
”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范文】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丝绸之路的开通、大唐盛世的开放包容、郑和下西洋,“中国范儿”走向世界,将传统文化传播海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如今,我们从自我封闭再次走向世界,对西方文化热情拥抱,将传统文化封藏箱底,却暴露出与大国风采不相称的国民素质。
硬形象离不开软实力,用传统文化滋养国民素质,造就时代新人(总论点)。
(开头:对比式)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要义(分论点一:承)。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因,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国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依托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
(分析论证,分析传统文化与国民素质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直是国民的道德追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故事,是千百年传颂的文明礼仪;诸之百家构建的思想体系,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沃土。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a40c741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5.png)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申论写作文章一直都是很多考生头疼的事情,但是要写好申论的文章,平时的读写积累必不可少,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论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告诫我们一个人若是不懂礼貌,不讲礼仪,就不懂得怎样做人处事,看似文明素养的形成只与个人有关,但在中华民族复兴的浩浩汤汤进程中,公民的素质教养恰是最基础的部分。
公民的素质教养提高关乎公民意识的觉醒,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是强国之基。
学礼关乎公民意识的自觉。
古话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此话便成了泱泱大国,每个人的追求。
提升公民素质教养有助于公民意识的觉醒,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自由建立在每个公民对于社会秩序、公德的自觉遵守与践行中。
而只有公民践行其中,乐享其中才能真正实现公民意识的自觉。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最该关注的应该是提升公民的素质教养,公民素质教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礼仪教养,更多程度上是对现代社会运行规则与契约的认同,并能自觉践行的涵养。
公民意识还包括将家国天下放在胸怀中的那份责任和情怀,自觉承担国家强盛的责任。
如今,实现我国百年复兴大业,需要社会大众群策群力,只有加强文化修养和教育,唤醒公民意识,才能使民众主动承担自身使命。
学礼关乎民族素养的提高。
民族素质提高的方向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便是“礼”,即文化素养,无论是校园中频繁的各类改革还是黄金档温情的公益广告;无论是倡导的书香社会还是铺天盖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其实都是礼教的宣传与体现。
而如今人才的定位再也不能忽视德行素质,众人都明白有才无德的人最为“致命”,无论是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培养青少年的标准,还是将操行分计入高考,这些举动体现了国家对提升公民素质的关注和对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视,因为这紧紧关乎未来整个民族的未来建造者的形象。
申论范文-不学礼,无以立
![申论范文-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b57f1028a417866fb84a8eaa.png)
不学礼,无以立——以礼仪之风彰显“大国意识”《论语》中曾经说过:“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可见,尙在千百年前,圣贤就曾明白礼仪教化之重要作用,古之君子也多以礼教自持。
崇礼尚礼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精神,它不断教化着人们“明是非,远罪疾”,成为推动华夏文明不断进步的文化内核。
然而放眼当下,古之礼教随着“破四旧”在一定程度被片面化,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被边缘化,使得公民素质低下的现象屡屡被曝光,使得我国之大国风范缺少精神的元素。
是故,有必要在我国不断发展的当下,倡导全民“学礼”,以礼仪之风春风化雨,以精神文明的软实力提携大国风范,让大国意识不断彰显。
“学礼”以促进民族素质提升,正道德之风。
懂规矩、讲文明,是每个国人年少时期就曾学过的基本做人道理。
然而在公共场合,我们也经常看到或听到:不守秩序、大声喧哗者有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者有之,任意妄为,四处留念者有之,这些低素质的不文明现象,令我们汗颜羞愧的同时,我们不禁思考,年少时曾经学过的规矩和道理都丢到了何处?当成人世界被功利和浮躁所裹挟,最初的礼义廉耻已被逐渐淡忘,你我的一言一行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族劣根性的刻板印象,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回归初心,以“学礼”,规范你我的言行举止,才能逐渐消除恶劣的刻板印象,提升民族素质,道德之风。
“学礼”以引导公民意识自觉,明主流价值。
公民意识是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是公民民族责任感与使用感的表征。
“大国意识”的汇聚离不开公民意识的觉醒,主流价值的养成。
积毁销骨,三人成虎,如若每个公民只管“各扫门前雪”,则主流价值就会愈加松散,反之,如若个人之力能够汇聚江河,则主流价值就会愈加紧密团结。
汶川地震的众志成城,慈善事业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充分彰显了传统礼仪教化之“仁爱”的价值,唯有每个公民都对社会发展怀有不辱使命的担当,遵循社会规范、敢于明辨是非、参与社会决策,才能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725d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b.png)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学习礼仪在我们人生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我们与他人相处、交流的基础,也是我们在社会中立足的支持。
没有学习礼仪的人,很难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在职场和人际关系中取得成功。
因此,不学习礼仪是无法让人有所申论的。
首先,学习礼仪可以培养我们的修养和素质。
礼仪是社会规则的具体体现,它教导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行为得体、言语得体。
通过学习礼仪,我们可以培养起谦虚、有礼貌的品质,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其次,学习礼仪有助于我们在职场中取得成功。
在职场中,学习好礼仪能让我们与同事、上司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在会议或商务场合中,如果我们能恰当地使用礼仪,例如尊重他人、礼让他人,那么我们就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并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再次,学习礼仪可以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人际关系中,学习礼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通过学习礼仪,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和冲突,增加与他人的和谐和友善。
最后,学习礼仪能够让我们在社会中更好地融入。
在社会中,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礼仪表现来判断对方的品质和价值观。
如果我们没有学习礼仪,就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从而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通过学习礼仪,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规则和要求,与他人和谐相处。
总之,学习礼仪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培养我们的修养和素质,还可以帮助我们在职场和人际关系中取得成功,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因此,不学习礼仪是无法立足社会并且无以在申论中有所成就的。
我们应该重视学习礼仪,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3a66d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e.png)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学礼是一种传统美德,它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精神修养。
不学礼,将会让我们在申论中失去立足之地,无法展现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能力。
下面是一篇关于学礼不可或缺的申论范文,希望能给您一些启发。
敬爱的评委们:学礼是一种尊重他人、注重自我修养的重要品质。
著名学者曾说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礼正是其中之一。
学礼不仅是一种传统的美德,更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在申论中,学礼更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首先,学礼在申论中展现了我们的道德修养。
我们作为申论者,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素养,还要有广博的见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学礼使我们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尊重不同观点和意见,避免使用激烈、侮辱性的言辞,以平和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修养不仅能让我们在申论中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让我们赢得评委们的认可和尊重。
其次,学礼使我们的申论更有说服力。
学礼不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规矩,更是体现了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在申论中,我们必须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在学礼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做出客观、全面的论述。
学礼也让我们的申论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最后,学礼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学礼不仅仅是为了在申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是为了培养人格,提升自身素质。
学礼使我们注重自我修养,从小事做起,涵养内心,培养起良好的品德。
只有通过学礼,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综上所述,学礼在申论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体现了我们的道德修养,还增强了我们的说服力,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因此,我们应该倍加重视学礼的意义,并努力将其贯彻于申论的实践中,以期在未来申论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谢谢!。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5942803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6.png)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1500字不学礼,无以立——从学习礼仪到塑造品格的重要性人们常说:“礼仪之邦,立身之本。
”这句古语表达了礼仪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学习和遵守礼仪的重视程度似乎有所降低。
一些人不再重视基本的礼貌、礼仪,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礼仪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培养学习礼仪的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于学习礼仪的重视,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礼仪的定义。
简单地说,礼仪就是人际交往的规范和准则,它包括了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如尊重、礼貌、谦逊等等。
同时,礼仪也是展现一个人修养和品格的重要途径。
通过遵守礼仪,我们能够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促进互相理解和和谐发展。
其次,学习和遵守礼仪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学习礼仪能够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有了合适的礼仪,我们能够更加自如地与他人进行交谈,有效地传递信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学习礼仪还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个人形象和修养。
当我们注重礼仪时,我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塑造出文明、优雅的形象,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
最后,学习礼仪能够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其成员的行为规范和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习和遵循礼仪,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尊重、宽容和和谐。
那么,如何培养和学习礼仪呢?首先,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儿童的礼仪意识。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礼仪意识,从小事做起,教育他们尊敬父母、帮助他人、注意礼节等。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礼仪教育。
学校是人们学习的主要场所,通过开设礼仪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各种礼仪知识,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社会应该加强对礼仪的宣传和引导。
媒体、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普及礼仪知识,提高人们的礼仪意识和素养。
不学礼,无以立 高分申论
![不学礼,无以立 高分申论](https://img.taocdn.com/s3/m/24bed85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7.png)
不学礼,无以立高分申论不学礼,无以立。
这简单的几个字,就像一把古老而神秘的钥匙,能开启很多扇门呢。
礼是什么呀?礼可不是那些个繁文缛节,让人看了就头疼的东西。
礼就像咱们平常走路的红绿灯,它规范着咱们在社会这个大路口的行动。
要是没有礼,那可就乱套喽。
就好比一群蚂蚁在搬东西,要是没有个秩序,每个蚂蚁都乱走乱撞,那这食物还能搬回窝吗?肯定不能啊。
人在社会里也是一样的,没有礼,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性子来,那社会就成了一锅乱炖的粥啦。
咱就说在公共场合吧。
你看那些在图书馆里大声喧哗的人,他们就不懂礼。
图书馆是个安静看书学习的地方,就像一片宁静的知识海洋。
大家都在里面安静地遨游,寻找智慧的宝藏。
可那些大声喧哗的人呢,就像在海洋里突然放起了鞭炮,把其他正在专心探索的鱼儿们都吓了一跳。
这不仅影响别人,也显得自己特别没素质。
而那些有礼貌的人呢,进图书馆轻手轻脚,手机调静音,说话也轻声细语的,就像一阵轻柔的微风,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再说说和人交往的时候吧。
礼就像咱们人际交往中的润滑油。
咱都有朋友吧,要是朋友之间说话没个分寸,不懂得尊重对方的想法和感受,那这朋友还能当得长久吗?肯定不能呀。
我有个朋友,他就是特别懂礼的人。
每次去别人家做客,他都会带点小礼物,哪怕就是一束花或者一盒小点心。
这不是图啥,就是一种礼貌,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而且他和人说话的时候,总是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听对方讲话,不会随便打断。
这就像给彼此的对话铺上了一层柔软的地毯,让每一句话都能稳稳当当地落在上面,不会磕着碰着。
在职场上,礼更是重要得很呢。
就像一场拔河比赛,两边都在使劲儿,礼就是中间那条醒目的红线。
不懂礼的人,可能会抢功劳,会在背后说同事坏话。
这就像拔河的时候,突然有人使坏,偷偷松了手或者拉偏了方向,这比赛还能好好进行吗?肯定不行啊。
而那些有礼貌的职场人呢,懂得尊重领导,和同事互相帮助,就像拔河队伍里齐心协力的队员,朝着同一个方向使劲儿。
这样的团队,能不成功吗?肯定能啊。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65777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a.png)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
大学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它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而且是学习礼仪的好地方。
不学礼,则无以立申论。
然而,礼仪在当今社会普遍被忽视,大学生也更不接受礼仪的学习,出现不学礼的现象。
礼仪的重要性在于培养一个人的自律性,以及形成良好的公民素养。
礼仪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够有效地运用礼仪,以良好的姿态与老师、同学、朋友之间互动,而不是态度不端正,对他人的态度恶劣。
另外,学习礼仪还有助于养成自觉守纪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
学习礼仪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有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也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学习礼仪的场景。
大学的组织,如艺术团、社团和志愿者组织,可以形成一个学习礼仪的机会,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学习礼仪行为的训练场。
另外,大学里还可以采取定期设置礼仪学习课程,让学生接受定期的礼仪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礼仪实践的能力,这样也能提高社会形象。
因此,学习礼仪对于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学习方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堂学习,掌握礼仪行为的艺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从而在将来的社会中,能够以端正的态度,展现出礼仪和礼节,受到社会的肯定。
- 1 -。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0753a35bed630b1c58eeb52a.png)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 申论写作文章一直都是很多考生头疼的事情,但是要写好申论的文章,平时的读写积累必不可少,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告诫我们一个人若是不懂礼貌,不讲礼仪,就不懂得怎样做人处事,看似文明素养的形成只与个人有关,但在中华民族复兴的浩浩汤汤进程中,公民的素质教养恰是最基础的部分。
公民的素质教养提高关乎公民意识的觉醒,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是强国之基。
学礼关乎公民意识的自觉。
古话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此话便成了泱泱大国,每个人的追求。
提升公民素质教养有助于公民意识的觉醒,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自由建立在每个公民对于社会秩序、公德的自觉遵守与践行中。
而只有公民践行其中,乐享其中才能真正实现公民意识的自觉。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最该关注的应该是提升公民的素质教养,公民素质教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礼仪教养,更多程度上是对现代社会运行规则与契约的认同,并能自觉践行的涵养。
公民意识还包括将家国天下放在胸怀中的那份责任和情怀,自觉承担国家强盛的责任。
如今,实现我国百年复兴大业,需要社会大众群策群力,只有加强文化修养和教育,唤醒公民意识,才能使民众主动承担自身使命。
学礼关乎民族素养的提高。
民族素质提高的方向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便是“礼”,即文化素养,无论是校园中频繁的各类改革还是黄金档温情的公益广告;无论是倡导的书香社会还是铺天盖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其实都是礼教的宣传与体现。
而如今人才的定位再也不能忽视德行素质,众人都明白有才无德的人最为“致命”,无论是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培养青少年的标准,还是将操行分计入高考,这些举动体现了国家对提升公民素质的关注和对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视,因为这紧紧关乎未来整个民族的未来建造者的形象。
申论范文不学礼无以立
![申论范文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3746b3ce2f60ddccdb38a000.png)
【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让别人做“亲情无怨叹,怨叹无亲情;深水流去慢,贵人言语迟;欲达己先达人,欲利己先利人.”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这八个字的修养,要做到很难很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也就是“己所欲,施于人.”后来佛家思想传到中国,翻译为“布施”.施字上加一个“布”字,就是普遍的意思.佛家的布施和儒家这个恕道思想一样,所谓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就是布施的精神.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施出来,就是施.这太难了,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自己都不愿去做的事情,凭什么要别人去做呢?自己不愿意去做,就不要让别人去做吧.。
不学礼无以立作文300左右一本好书,可以带给我们一个美的世界;一句良言,同样似一位良师益友,把我们带入真善美的殿堂。
“不学礼,无以立”。
它出自《论语》,意思是说,如果不学会文明礼貌和基本礼节,那么在社会中我们就会很难立足。
通过它,我们不难看出文明礼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传,张良在投奔刘邦之前,有一天在下邳桥上,一位老人故意三次将鞋掉入河中,而张良毕恭毕敬地三次将鞋捡起。
于是,老人便送给了他一部兵书。
通过这部兵书,张良的军事韬略增长了不少,为他在日后的楚汉战争中立下奇功奠定了基础。
之后,有人写诗称赞到:“张良尊长辈,孔融能让梨。
”“古人方少时,文明知礼仪。
无礼人所憎,有礼人所喜。
人不知礼仪,寸步也难移。
”现代的中国:孙中山尊重护士,彭德怀向警卫员鞠躬,贺龙与保健医生同看一部名著,鲁迅给青年朋友写信常称“先生”“兄弟”……这样许许多多的事情被人们传为佳话。
周恩来总理也凭借其许多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外交故事成了我们许多同学的偶像。
一个人的礼貌程度便是他内在心灵的展现。
我们首先就应该做到文明礼貌。
因为一个人的礼貌程度还是他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最直接体现。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d1202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06.png)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不学礼无以立》“礼”这个字,在我们的生活中那可太重要啦!咱老祖宗早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啥意思?就是说你要是不懂礼,在这社会上可就站不住脚。
就拿我前段时间的一次经历来说吧。
我去参加了一个朋友的婚礼,那场面,真叫一个热闹。
可就在这热闹之中,我还真就瞧见了一些和“礼”相关的事儿。
婚礼是在一家挺高档的酒店举行的。
我到的时候,宴会厅里已经坐了不少人。
我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就开始观察周围的情况。
不一会儿,婚礼正式开始了,新郎新娘在众人的掌声和祝福声中走进了宴会厅。
那场面,真是温馨又浪漫。
可就在新人准备上台致辞的时候,出了个小岔子。
旁边一桌的几个年轻人,可能是喝多了点,大声地喧哗起来,声音盖过了主持人的声音。
这一下,整个宴会厅的气氛都有点尴尬了。
新郎新娘在台上的表情也有点不自然,主持人也只能尽量提高音量,想把局面控制住。
我当时心里就想,这几个年轻人也太不懂礼了吧。
人家大喜的日子,这么重要的时刻,咱就算再高兴,也得注意点分寸不是?这是对新人最起码的尊重啊。
接下来是新人敬酒的环节。
按照常理,新人敬酒,大家说几句祝福的话,然后高高兴兴地喝一杯酒。
可又有情况出现了。
有一桌的一位大叔,拉着新郎非要多喝几杯,还说什么不喝就是不给面子。
新郎面露难色,但又不好拒绝,只能硬着头皮喝。
新娘在旁边看着,一脸的无奈。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真不是滋味。
这大叔咋就这么不懂事儿呢?人家新郎新娘已经敬了一圈酒了,肯定很累了,而且后面还有那么多桌要敬,哪能这么灌人家酒啊。
这不是让人家为难吗?这也太不符合“礼”的要求了吧。
再说说吃饭的时候。
大家都知道,婚宴上的菜一般都挺丰盛的。
可有些人的行为,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
有几个人,一看到菜上桌,就开始抢,完全不顾及别人。
特别是有一道烤鸭,刚端上来,还没等转到其他人面前,就被那几个人给瓜分完了。
旁边的人只能干看着,眼神里透着不满。
还有啊,有些人吃完饭,直接把擦嘴的纸巾扔在地上,也不管旁边有没有垃圾桶。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c5b3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2.png)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不学礼无以立申论。
礼,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一种行为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举止,更是一种精神修养。
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很多人似乎对于礼的重要性有所忽视,不学礼无以立申论。
首先,礼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这就是礼。
比如在家庭中,我们需要尊敬父母长辈,尊重兄弟姐妹,这就是家庭礼。
在学校中,我们需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这就是学校礼。
在工作场所,我们需要尊重领导,团结同事,这就是职场礼。
如果没有礼,社会秩序就会混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混乱不堪。
其次,礼是一种道德规范。
礼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道德规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根据礼来判断一个人的品德。
比如一个人是否有礼貌,是否懂得尊重他人,是否懂得感恩,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来判断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礼,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更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最后,礼是一种行为规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根据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比如在公共场合,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他人的感受,这就是公共礼。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倾听他人的意见,这就是人际礼。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遵守职业操守,尊重职业道德,这就是职业礼。
如果没有礼,我们的行为就会变得随意,社会秩序也会变得混乱不堪。
综上所述,不学礼无以立申论。
礼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一种行为规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这就是礼。
礼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道德规范。
如果没有礼,社会秩序就会混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混乱不堪。
礼是一种行为规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根据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如果没有礼,我们的行为就会变得随意,社会秩序也会变得混乱不堪。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3a7a5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1.png)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学习礼仪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体现了我们的修养和素质,更是我们与人交往中的一种尊重和尊严的体现。
正所谓“学而优则仕”,对于申论这样的写作形式来说,“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更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学习礼仪可以提升我们的形象素质。
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人际交往中,一个有修养、懂得礼仪的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申论中,以一个有素质的形象示人,可以给读者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进而让读者对我们的观点给予更多的认同和支持。
其次,学习礼仪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学习礼仪并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仪态和仪表,更是一种内心的修养和素养。
通过学习礼仪,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当我们在申论中涉及到复杂的议题和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逻辑思维、理性分析和清晰表达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有效地传达给读者,增加其可信度和说服力。
再次,学习礼仪可以培养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申论作为一种写作形式,要求我们以清晰、准确和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学习礼仪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使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得体、得当,避免冲突和误解的产生,从而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此外,学习礼仪还可以增强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
在申论中,我们往往需要通过引用他人的观点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论述,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稳固的人脉网络。
学习礼仪可以帮助我们做到冷静客观,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互动,增进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在申论中获得更多的论据和支持,提高文章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学习礼仪是我们写作申论范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形象素质,还能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增强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礼仪,我们才能在申论中展现出我们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写出一篇精彩绝伦的申论范文综上所述,学习礼仪对于写作申论范文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19c0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e.png)
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不学礼无以立申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础,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
在现代社会,礼仪虽然不再像古代那样严格,但依然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因为不学礼无以立,也无以申论。
首先,学习礼仪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社会交往中,如果我们没有基本的礼貌和礼仪,很容易给人留下不良印象,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交际关系。
比如,在与长辈交往时,如果我们不懂得尊敬长辈,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就会给人留下不尊重长辈的印象,这是不好的。
而且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们没有基本的礼貌和礼仪,就很难与他人和谐相处,也很难取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因此,学习礼仪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其次,学习礼仪也是我们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通过学习礼仪,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谦虚、有礼貌、有修养的品格。
比如,在与他人交往时,如果我们能够保持礼貌,尊重他人,就会使自己更加受人尊敬,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而且,学习礼仪也可以培养我们的自律和自制力,让我们更加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更加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
因此,学习礼仪也是我们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
最后,学习礼仪也是我们展现自己的文明素质的重要方式。
在现代社会,文明素质已经成为了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学习礼仪,就是我们展现自己文明素质的重要方式。
比如,在公共场合,如果我们能够保持良好的礼仪,就会使自己更加受人欢迎,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而且,学习礼仪也可以使我们更加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更加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更加懂得如何在社会中立足。
因此,学习礼仪也是我们展现自己文明素质的重要方式。
综上所述,学习礼仪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我们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更是我们展现自己文明素质的重要方式。
因此,不学礼无以立,也无以申论。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4e36a3e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7.png)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申论写作一直是占据着申论分数的大头,但是想提升申论写作的分数,平常需要自己下功夫,多读多写,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言,不学礼,无以立。
礼是古代封建王朝立邦之本,是新时期人们德行彰显之要;以学礼为本,能够提升自我思想道德修养,掌握人际技巧建构和谐社会,彰显华夏文明复兴强国之路。
以礼为本,传承礼仪美德,提高自我修养。
古有孔融让梨教导人们谦让之礼、王祥卧鱼传承孝道之礼,更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彰显诚意之礼。
礼自古是古代分帮建邦之本,帝国发展壮大的基石。
正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当今社会存在一些礼仪文明的缺失,导致个人责任意识的淡薄,这不利于我们自身价值观的树立,因此我们应该以史为鉴,用良好的礼仪规范我们自身的行为,提高自我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良美德。
以礼为本,掌握人际技巧,构建和谐社会。
人际交往是我们人生中的必修课,学会善用礼仪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处理一些人际关系的难题构建和谐美好社会。
中国自古讲求以和为贵,春秋战国时期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共同捍卫赵国荣辱,正是蔺相如以谦和的方式巧妙的化解了俩人间的矛盾。
所谓和者兴两利,斗则两败。
纵观当下,人们一味注重自身利益而忘记了谦逊之道,使人际交往之中存在很多矛盾,这与礼的本质背道而驰,不利于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
因此我们要坚守自我,体味古老预言之本意,巧用礼仪规范解决人际交往的困难,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一丝关爱。
以礼为本,彰显华夏文明,复兴强国之路。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在历史上有口皆碑,他重用贤才,对外族帮派施以开明的政策,刚柔并济使得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甘心臣服于唐政权。
这种文明有好的对外政策,在现如今也是一种传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对于其他国家倡导友好地外交往来。
申论范文:不学礼 无以立
![申论范文:不学礼 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b72434e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1.png)
申论范文: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不学礼无以立一、引言自古以来,礼仪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项重要文化传统,一直被赋予着极高的价值和关注。
礼仪不仅代表着文明进步的标志,而且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有力工具。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尤其是近年来一些现象的出现,我们不禁要开始思考,是否现代社会人们对礼仪的重视有所下降,是否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二、礼仪的重要性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与行为活动中所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它涉及到人们的言谈举止、仪态仪表、待人接物、用餐作法等各方面的细节,对于一个人的形象和社交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礼仪可以提升个人形象。
一个人的形象和外表,往往是别人第一时间判断其品质和修养的依据。
良好的仪表仪容,得体的着装,符合规范的言谈举止,都能够让人们对他产生积极的第一印象,为个人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礼仪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
社会交往是人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礼仪恰恰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都是礼仪的表现形式,遵循礼仪规范将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扩大社交圈子,获得更多的机遇和资源。
最后,礼仪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人口密度也越来越高,各种人群的需求和利益碰撞也日益增多。
而礼仪的遵守,能够使人们相互尊重、和谐相处,从而避免或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三、不学礼无法立足于社会然而,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个人利益的突出,一些人对礼仪的重视似乎有所下降。
他们或者因为自身素质和教养的问题,或者因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没有了对礼仪的基本了解,更谈不上去学习和遵守礼仪规范。
首先,不学礼将影响个人形象。
形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基础,对于职场中的升迁和发展,以及社交场合的交际和谈判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如何穿着得体、言谈得当,就难以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从而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
申论范文_不学礼 无以立
![申论范文_不学礼 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f65ac6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5.png)
申论范文_不学礼无以立申论范文:不学礼无以立在当今社会,礼仪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这句古训似乎已经被忽略。
与此同时,礼仪的缺失也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
本文旨在探讨为什么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至关重要的,以及礼仪缺失的影响和解决之道。
首先,学习和遵守礼仪是培养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内核的传承。
通过学习和遵守礼仪,个人可以培养出自律、自重、自信的修养,以及尊重他人的态度。
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个人修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贡献。
其次,礼仪的学习和遵守对个人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拥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在求职、谈判、公务活动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职场上,遵守职业道德和礼仪规范可以更好地展现个人的专业态度和工作能力,同时也能提升个人的形象和口碑。
如今,许多企业都将礼仪修养作为招聘和晋升的重要考察标准之一,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不学礼,无以立”的重要性。
然而,当前社会中缺乏礼仪的现象令人担忧。
一些人对他人的权益缺乏尊重,缺乏基本的礼貌和教养,甚至是傲慢无礼。
这种现象在公共场合、网络讨论和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给他人留下了恶劣的印象,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缺乏礼仪的人往往会失去与他人良好互动的机会,无法获得更多的合作和支持。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关注礼仪缺失问题,并想出相应的解决之道。
解决礼仪缺失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育是关键。
学校应将礼仪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修养。
同时,家庭也应承担起培养孩子良好礼仪的责任,从小教育他们尊重他人、遵守公共规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媒体和公共形象的引导也是必要的。
媒体应注重宣传礼仪,引导社会关注礼仪的重要性,同时在公共形象上树立起良好的榜样,让人们从身边的成功人士中学习良好的礼仪行为。
最后,个人也应自觉学习和遵守礼仪,将礼仪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 无以立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 无以立](https://img.taocdn.com/s3/m/b7e530c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a.png)
申论范文大全:不学礼无以立1500字不学礼无以立人们常说:“礼仪之邦兴,无礼则败。
”礼仪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良品质的体现,对于维系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塑造道德风尚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不学礼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个人形象与人际关系,也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不学礼既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也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首先,不学礼损害了个人形象与人际关系。
作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礼仪是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因素。
在社交场合中,一个人是否懂得礼仪、遵守社会规范,直接关系到他人对其印象的好坏。
如果一个人不学礼,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那么他就会给人留下粗鲁、无礼的印象,进而导致他人不愿与其交往。
长此以往,他的人际关系将变得疏远,甚至可能遭受社会孤立。
因此,不学礼不仅仅损害了个人形象,更影响了个人的社会交往。
其次,不学礼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个国家,如果其公民都不懂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基本礼仪,那么这个国家的社会秩序将会陷入混乱。
人们将会互相冲突,彼此不满,无法形成互助互爱的社会环境。
长此以往,社会将趋于分裂,社会矛盾也将日益加剧。
更严重的是,不学礼可能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一个不懂礼貌的人,在处理矛盾冲突时容易情绪激动,对他人采取过激行为。
这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和混乱。
因此,不学礼不仅仅是对个人形象的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的阻碍。
最后,不学礼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
礼仪作为人伦关系的基础,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
每个人都有义务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
如果一个人不学礼,不注重他人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权益,那么他就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成为了社会的“败类”。
在这个个人主义盛行、人情冷漠的社会中,人们更需要学习和弘扬传统的中华礼仪,以传统文化为指导,重新塑造社会的道德风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不学礼是对社会价值观的背离,不仅损害了个人形象与人际关系,也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考申论大作文满分范文:不学礼无以立现在的申论大作文往往要求结合一句话来写,如何理解这句话?是按照考生自己的认识想当然地去理解?还是按照句子或古语本来的意思理解?都不是,需要放到材料中去把握。
2016年国考申论大作文“不学礼,无以立”,本题首先需要准确理解所给句子的内涵,“学礼”是指什么?结合全文来看,是指“国民素质”,具体包括:道德素质、文明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
“立”是指什么?就个人而言,是指做人处事;就社会而言,是指社会发展进步;就国家而言,是指国家形象;就民族而言,是指民族精神的传承、民族复兴。
2016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第五题:“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
”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范文】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丝绸之路的开通、大唐盛世的开放包容、郑和下西洋,“中国范儿”走向世界,将传统文化传播海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如今,我们从自我封闭再次走向世界,对西方文化热情拥抱,将传统文化封藏箱底,却暴露出与大国风采不相称的国民素质。
硬形象离不开软实力,用传统文化滋养国民素质,造就时代新人(总论点)。
(开头:对比式)
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要义(分论点一:承)。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因,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国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依托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
(分析论证,分析传统文化与国民素质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直是国民的道德追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故事,是千百年传颂的文明礼仪;诸之百家构建的思想体系,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沃土。
(举例论证,三层分别对应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国民素质体现在每一个公民的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今天我们向世界展现“大国范儿”,更需要国民素质这一国家软实力的支撑,而传统文化便是国民素质的深厚源泉。
(正向论证)
传统文化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国民素质沉落在现实的土壤里(分论点二:转)。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
(反向论证)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我们义无反顾地将传统文化抛弃到历史的废墟里,待物质财富极大充实之时,国民素质却成为发展的最大致命伤。
“地沟油、有毒食品、公益欺诈、碰瓷、小悦悦事件、老人摔倒扶不扶”等事件和话题,引发社会对于道德滑坡的激烈讨论。
“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旅游景点刻下到此一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不文明的陋习层出不穷。
“快餐文化、低俗文化盛行,醉心浅阅读、心灵鸡汤,对国学一无所知……”,国民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现代化的瓶颈。
(举例论证,三层分别对应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论述传统文化缺失与国民素质下降的因果关系)
回归传统文化,学礼而后立身(分论点三:合)。
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之林,必须具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能够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而不像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诸多大国崛起又毁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孕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
(分析论证:分析为什么要回归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存在,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四书五经里,死记硬背经书内容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并无裨益。
传统文化是实践哲学,只有融入每一个人的行为,才能绽放炫耀的光彩。
我们应当借助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仁智礼义信”的优秀内涵,唤醒人们心中是非曲直的道德标准。
将“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伦理精神转化为走向世界的价值取向,树立彬彬有礼的国民风范。
(提出具体对策,如何学礼立身,在提出小对策前,先论证对策的必要性、可行性)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传统不意味着落后,反而是积淀。
传统文化虽历经沧桑,依然充满生机活力,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素质血液,扎深安身立命的根本。
(结尾:重复总论点)
【解析】
1.主题:“不学礼,无以立”,是一个必要条件分表述,是以“礼”为主,以“立”为辅。
所以,在具体行文时,可以双管齐下,同时写“礼”与“立”;也可以以“礼”为主,以“立”为辅;但绝对不能以“立”为主,以“礼”为辅;也不能只写“礼”,不写“立”;更绝对不能只写“立”,不写“礼”。
2.提出总论点:使用基本式,最好选择一个大角度,否则不容易展开论述。
本题材料里反复提到传统文化,是一个比较大的角度。
由此,可以提出总论点,用传统文化滋养国民素质,造就时代新人。
3.主体部分:围绕总论点,从正——反——合,来回反复论证总论点。
承,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要义;转,传统文化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国民素质沉落在现实的土壤里;合,回归传统文化,学礼而后立身。
4.论证:国民素质在材料里可以拆分为,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在论证分论点时,可以从这三个层次展开。
5.开头:使用对比式。
6.结尾:重述总论点。
7.标题:“用”字句。